1960年5月18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延平公社各项事业扶摇直上
创建工厂两百多个,一季度产值接近去年全年产值
居民精神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全社涌现五百多先进生产者
本报讯 在1958年大跃进中诞生的福建省南平市延平人民公社,像初升的太阳一样光芒四射。它在迅速发展城市生产建设、组织集体生活等方面,都显示了伟大的生命力。
延平人民公社有三个管理区,包括二十个居民委员会、一个农场和一个畜牧场,社员共六万八千多人(包括南平地市委直属单位干部、职工及其家属)。公社建立后,自力更生,白手起家,陆续办起两百三十一个小型工厂。这些工厂生产内容多种多样,服务范围极为广泛。有为大工业服务的机械修配厂、建筑材料厂、林产化工厂和其他各类加工厂;有为农业服务的农具、农药和板车厂;还有为人民生活及出口服务的芳香油、刺锈、竹帘、针织、缝纫等加工厂。由于社办工厂具有灵活多样的特点,能够广泛利用当地资源和废料旧料,在生产中发挥了“拾遗补缺”的作用,有力地支援了生产建设。建溪水电站水库工程全面动工时,需要大量的洋镐柄、锄头柄和各种铁钉,当时外地供应赶不上,社办工厂就担负起这项生产任务。单是洋镐柄就突击赶制出十二万根,保证了这个工地的正常施工需要。社办机械修配厂积极为第二机器厂生产各种机器配套零件、铸件和锻件。许多社办工厂还大量生产各种生活日用品,供应居民生活需要。去年光是已供应到市场的日用商品就有一千三百九十二种、一百四十七万件。据公社统计,单是去年办起的六十二个工厂,一年中就生产了三百一十三万多件产品,总产值达到一百二十一万元,比公社化前增长十五倍,相当于1952年全市工业总产值的二点四倍。今年随着社办工业的发展,工业生产更是扶摇直上,第一季度就完成工业产值一百一十五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29%,接近于去年全年产值。公社副食品生产基地建立后,全社二百八十一个农户在公社职工和居民协作支援下,大闹革新,大搞生产,去年就生产了六百四十万斤蔬菜,饲养了一千二百多头猪、一百七十五头奶牛,日产牛奶五百多斤,并且种植果树三万九千多株,造林二千多亩。
在组织发展生产的同时,公社又组织居民社员大办集体福利事业。到目前为止,全社已办起公共食堂六十三个,使98%的街道居民都参加了食堂。这些食堂根据“因陋就简、因地制宜、照顾特殊、便利群众”的原则,做到“三热”(菜热、饭热、汤热)、“六有”(饭有干有稀,菜有荤有素,有汤、有开水),品种多样,既照顾生产战线上职工的需要,又照顾在食堂吃饭的孩子们的需要。为适应集体生产的需要,这个公社还组织社员办起四十二个托儿所和幼儿园,收托了一千五百二十个儿童,并办起二十三个服务站,十七个食堂服务部和四十六个服务小组。社会服务项目大致有四种类型:第一种是修补服务组,补衣服、补鞋、修补家具用具;第二种是专业性服务组织,如临时托儿所、简易治疗所;第三种是家务劳动服务组,主要是上门服务、洗衣、挑水、照顾病人、照顾产妇、为产妇代买东西等;第四种组织是经营代办业务,主要是代售邮票、书报、代办伙食、代办户口等。
公社建立以后,随着生产、服务事业的发展,街道经济面貌和居民精神面貌都起了很大的变化。过去妇女是“从早到晚三件事,洗衣煮饭抱孩子,针线花布零用钱,全靠丈夫和孩子”,政治上经济上都没有地位。参加生产建设后,她们被埋没的智慧放出了光彩。去年年底评比,全社就涌现出五百三十五名先进生产者和先进工作者。广大居民收入普遍增加,生活得到了改善。居民的储蓄去年比1958年增加一倍。购买力也有很大提高。随着人们经济生活的改善,文教卫生事业的发展也更快了。现在全社已办了九所小学,入学儿童达一千五百五十二人,并建立三十四所业余文化学校和三所业余师范。
(附图片)
读报——城市人民公社小景 吴强年(木刻)


第7版()
专栏:要闻快报

要闻快报
唐山一批工人当了技术干部
唐山市广大工人,在党的长期培养教育下,技术水平有很大提高。
最近,各企业提拔了一批优秀的工人为工程技术人员。截至4月底,全市共提拔了一千七百九十名工程技术干部。
这次提拔的工人中,有全国闻名的炼钢英雄王益元,纺织能手徐秀敏,有山海关桥梁厂老英雄赵连仲,还有敢想敢干九年革新三百多项工具的闯将——开滦赵各庄矿工人赵西宁。
重庆高速消灭钩虫病
原来钩虫病严重流行的重庆市,一年多来已在二百二十万农村人口中消灭了钩虫病,使两万多个原来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重钩虫病患者恢复了健康,增强了劳动能力。全市钩虫病的感染率由原来的80%降低到30%以下,增加了相当于十多万个农业劳动力,对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四十三名老工人大学毕业
山西晋西机器厂第一批四十三名工人大学生在半工半读大学结业。这批工人在自己的工厂里,经过二年半工半读,受完高等教育。
现在这一批老工人大学生,已成为全厂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中的“攻关突击队”。他们选择的八个设计项目都是厂里较大的技术关键。这八个项目的“设计关”已被他们全部攻破,其中有一项已经试制成功并投入生产。
哈尔滨儿童从小锻炼身体
哈尔滨市开展了空气浴、日光浴、冷水浴及摩擦、体操等项小儿卫生体育锻炼。截至今年3月末,全市已有五百二十三处托儿所、幼儿园开展了这一工作,参加锻炼的儿童有三万多人。经过锻炼的儿童,在生长发育、增强体质等方面,都收到良好效果。如哈尔滨市人委幼儿园儿童,锻炼了三年。全园97.5%的儿童发育健全,发病率也大为降低。
山东文教战线支援农业生产
山东省文教战线各部门千方百计地支援农业生产。目前,各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都已纷纷同附近县、郊区的人民公社挂上钩,固定支援对象,一包到底。
科学技术部门人员也积极为农业生产服务,他们把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原子)应用于研究预防小麦倒伏、棉花脱铃、合理密植用种量以及粘虫的生活史等方面,都获得一定成绩。文化艺术部门经常组织各种文艺服务团,在水利工地、抗旱前线边劳动边演出,电影放影队也到田间放映影片。
农民专家黎润初作科学论文
贵州省思南县农民出身的昆虫学家黎润初,刻苦钻研昆虫学,掌握了一百多种昆虫的生活史,配制成许多杀虫效率高的土农药,防治了多种虫害。不久前,黎润初以昆虫学专家的身份,出席了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所举办的科学讨论会,会上还宣读了他的论文。
改善城市环境卫生的新办法
湖南省郴州市在大搞环境卫生中,实行垃圾无害化处理,全市建立了四百六十三个垃圾焚化窑,每天焚化垃圾,不但消灭了病菌和蚊蝇孳生场所,而且积攒了大批优质肥料。从今年元月到4月底,市内支援农村的二十九万多担肥料中,就有十二万多担焚化垃圾精肥。
电容器油试制成功
中国科学院西安化学研究所、西北大学化学系和西安电力电容器厂共同协作,用土法试制成功了电容器油。经过鉴定,完全合乎要求。
采用这种电容器油,电容器的容量可以提高一半以上;电容器的体积大大缩小,节省了大量钢材和高级绝缘纸;化学性能稳定,既不爆炸,又不易氧化,还可以延长电容器寿命,原来能使用五至六年的电容器,现在即可使用二十年左右。


第7版()
专栏:

吉林群众文化学习出现新局面
五百多单位全部扫除文盲,正乘胜前进普及初等教育
第一所培养高级技术人材县办全日制大学开始上课
本报讯 吉林省最近出现了一批无盲公社、无盲街道、无盲厂矿。全省扫盲运动业余教育出现了新的局面。
目前,全省已有大安县两家、德惠县德惠镇、榆树县沿河、珲春县凉水、延吉县东盛等十六个人民公社,和永吉县岔路河人民公社南崴子管理区等二百四十五个管理区、十八个城市街道成为无盲公社、无盲管理区、无盲街道。在“五一”前,省内又有二百八十四个厂矿全部扫除了文盲,成为无盲厂矿。
这些无盲单位在扫除文盲后,又紧密结合生产和中心工作,普及了业余初等教育,并发展了业余中等教育。大安县两家人民公社已经办起一百零四个业余高小班、十二个初中班和一个技术班,有四千二百多人分别参加各级学校学习。长春市保温材料厂、汪清森工局等单位,在本单位消灭文盲之后,都采取“原兵,原将,原战场”的办法,普及了业余初等教育。
广大工农群众脱盲之后,积极攻读毛主席著作,钻研科学技术知识。珲春县凉水人民公社坚持学习毛主席著作的人数,由1958年的七十八人增加到现在的三千一百多人。广大干部和社员学习了毛主席的著作,提高了觉悟,解放了思想,敢想敢干,积极钻研科学技术知识。延吉县朝阳人民公社,在扫除文盲的基础上,通过业余技术学习,已经培养出五十名拖拉机手和六百多名各种技术人材。
现在,各地通过总结、考试,进一步激发了学员们的学习积极性,掀起了学先进、赶先进的学习热潮,为继续普及业余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据新华社长春17日电 吉林省第一所培养高级农业科学技术人材的县办全日制大学——农安县农业速成高等专科学校,在最近开学上课。
这所大学招收具有初中毕业文化水平的学生。学习期限为五年,其中预科两年,主要学习基础课,专科三年,集中学习专业课,毕业后达到国家全日制高等院校毕业生水平。目前,全校设有农学和农业机械两个专业,有学生一百零一名。由于这学期学生大多是从国家办的县农业学校抽调的,他们已经具有高中一年半的文化水平,所以这学期学生的学习年限缩短为三年半。
为了贯彻党的“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学校建立了包括有农场和农业机械厂的生产劳动基地,供学校师生生产劳动。
中共农安县委为了提前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指标,制定了全县农业技术改造的跃进规划。按照规划要求,从现在到1962年,全县需要农业机械、作物栽培、园艺果树、水利等各种技术干部两万多名。为此,中共农安县委决定自力更生地加快培养农业科学技术人材,创办了这所新型的农业速成高等专科学校。


第7版()
专栏:

回汉兄弟在公社大家庭里
高庆琪
在青海省西宁市清真巷人民公社的缝纫厂、被服厂、针织刺绣厂里,人们可以看到回族和汉族的男女工人们,在一个车间里并肩劳动、互相传授各种技术,彼此关心得像一家人一样,共同建设着美满幸福的生活。
教徒弟
在公社制鞋厂的车间里,一百多个女工人正在忙碌地制作布鞋,并熟练地绱鞋、纳底、扎口。不了解情况的人,一定以为她们都是老制鞋工人。其实,不久前她们还是家庭妇女呢。这些工人制鞋技术的迅速提高,和回族制鞋工人谭国英热情地教徒弟是分不开的。他在清真巷人民公社成立前,一直在街道上零星给人家修鞋、补鞋,技术相当熟练。公社成立后,他就来到鞋厂。刚开始时,鞋厂只有几十个工人,都是家庭妇女,都不会制鞋,当时,鞋厂党支部为了使全厂工人技术水平很快提高,提出了“包教保学,师傅带徒弟”的号召。谭国英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想尽一切办法教新工人掌握制鞋技术。一个名叫吴桂珍的汉族女工,刚进厂时,拿起锥子丢了针,拿起针又丢了锥子,谭国英就坐下来亲自操作,让吴桂珍在一旁细心看,一个星期后,吴桂珍就学会了制鞋技术。过去她两天才能纳一双鞋,现在一天就能纳三双多。
谭国英在教新工人制鞋时,总是要求大家要眼快,手勤,专心听讲。每个星期他都要分别给纳底、绱鞋、切粘三个车间的一百八十多工人讲一次课。在他的耐心帮助下,现在,全厂的回、汉族工人已有90%以上的人都从生手变成了熟手,每天可生产二百多双布鞋,供应市场需要。
亲如一家人
原来清真巷二十七号院内居住着五户回族和一户汉族。汉族人名叫李耀亭,在中医门诊部当医生。有时,当他下班回来,就发现屋子里的水瓶已经灌满了水,还放有蔬菜。一打听,才知道这都是同院的回族老奶奶马应全替他办的。这个院子里的回族男女青壮年有的在公社矿石厂工作,有的在缝纫厂做工,一到白天,就剩下老人和小孩,院子里的一切事情都由老年人担负起来,小孩子吃饭、喝水、睡觉用不着在外工作的人担心。李耀亭还经常给回族小孩看病,有时从门诊部回家时把药给买了带回来,还给小孩熬药、喂药。
这个院子里的人上班或上街时,都不锁门,从来没有发现丢失过什么东西。虽然居住着五户回族和一户汉族,但从未吵过架,就好像是生活在一个家庭里一样。正如同那位中医李耀亭所说的:“我上班时,就没有为家务事操过心!”
这个院子里的卫生做得很好,到处打扫得干干净净,没有一点垃圾;室内明窗净几,一尘不染,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互相拜年
人们都知道,回族有自己的节日,不过汉族的年节;汉族也有自己的节日,不过回族的尔德节。但在公社化后的清真巷,却出现了回族和汉族互相拜年的新气象。
公社被服厂共有二百一十八个工人,除了二十七个汉族工人外,剩下的都是回族。女厂长罗秀英也是回族。去年春节时,罗厂长和回族工人古玉芳、马香兰等人,买了茶叶、饼干、肥皂、袜子等礼物,到汉族工人林发梅的家里去拜年。
在清真巷里的回族人民中经常有这样一种亲切的说法:清真巷内80%以上都是回族,回族要从各方面照顾汉族。
去年3月,林发梅得了感冒,躺在家里,不能到被服厂上工。回族厂长、车间主任轮流去看望她,问寒问暖。


第7版()
专栏:

让农中成为公社科学研究基地
安徽各地农业中学结合当地生产制订今年研究规划
本报讯 中共安徽省委大抓农业中学的科学研究工作,要把全省的农业中学,培养成为人民公社农业科学研究的基地。
目前全省八百一十二所农业中学结合当地当前生产,开展了广泛的科学研究活动。来安县储茂公社农业中学根据春季生产的需要,提前进行了水稻、小麦、玉米、土壤、肥料等的科学研究,并且已取得了初步成果。该校根据当地去年水稻发生白叶死的情况,用显微镜对稻种进行了检查,发现稻种上有斑点病菌,采用盐水消毒,找到了杀死附在种子上的病菌的办法。在土壤化验中,发现学校种的水田有一百六十多亩是弱酸性土壤,不利于水稻的生长,经过试验,每亩用十五斤石灰、四担牛粪和三十担绿肥来改良土壤,已获得成功,弱酸性土壤已变成中性土壤。和县濮集公社农业中学,在去年当地农民不愿种的狗肝土上,采取下秧草施暖性牛粪及增施塘泥等办法,种上“六十子”水稻,亩产达一千二百五十斤,比当地水稻亩产提高50%;同时改良了黄泥土,种上棉花,亩产皮棉三百斤。肖县黄口公社农业中学研究制成了固氮菌、磷细菌等细菌肥料,六十多名师生掌握了全套制造技术,并且建立了日产三万斤的氮磷钾、草木灰硫酸钾、磷胺、土制钾等综合性的土化肥厂,保证了十五万亩农作物的肥料供应。
安徽各地农业中学所取得的成就,说明农业中学不但可以承担起为农业生产服务,为提高农村文化和技术准备初级干部的任务,而且作为公社科学研究基地,推动群众性的技术革新运动,也是合适的。
安徽各地农业中学都结合当地农业生产情况,制订出了今年要着手进行科学研究的规划,并且抓住以下几个重点进行研究:一、粮、棉、油料作物的增产综合性措施的研究,根据中共安徽省委提出的农业生产三项改革精神,使粮、棉、油增产快、增产大、花钱少、花力少。二、抓紧猪的速生多产措施和优良品种、防疫的研究。三、进行对农副产品和野生植物的综合利用的研究,做到一物多用,物尽其用。四、进行沼气的研究工作。五、以“农业八字宪法”为纲,以种、肥、土、保为重点进行单项研究试验。此外还要进行工具改革和气象的研究。
安徽各地党委对培养农业中学为公社科学研究的基地这一工作,十分重视,积极从人力、物力上进行支持。农业中学的校长都是公社党委负责人亲自兼任的,公社划给试验的土地,配备师资,增添必要的设备。


第7版()
专栏:

工农群众扫盲运动的新任务
吉林省委书记 富振声
入春以来,吉林省群众性的扫盲学习运动和业余教育,在中央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紧密结合当前工农业生产持续跃进的大好形势,已经出现了“巩固起来,坚持下去,提高质量,继续发展”的新局面。全省十六个人民公社、二百四十五个管理区和十八个城市街道、二百八十四个厂矿企业全部扫除青壮年中的剩余文盲,实现了无盲公社和无盲厂矿的历史任务。这是吉林省人民的大喜事,正如脱盲后的群众在诗歌中所写的那样:“党的恩情真伟大,教的哑叭会说话,文盲也能睁了眼,奇迹处处开红花。”这是文化革命的伟大胜利,党的教育方针的伟大胜利,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伟大胜利。
吉林省出现这样一个群众扫盲运动的新高潮,完全不是偶然的。它是在1958年和1959年连续两年大跃进的基础上,随着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群众运动的高潮而形成的。现在工农业生产是持续跃进的局面,技术革命运动正在深入发展,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已经普遍地开展起来。工、农群众对文化翻身的要求更为迫切了,这对于继续深入开展扫盲和业余教育奠定了有利的基础。我们应当抓住当前的大好形势,因势利导,把群众性的扫盲运动推向新的高潮,力争在1960年内基本实现无盲省。同时,扫盲必须与业余高小紧密衔接,趁热打铁,一气呵成,必须做到凡是脱盲的而又有条件学习的一律进入业余高小班。这样做,一是为了巩固扫盲成果,二是为了扩大与发展这个成果,普及业余初等教育,继续提高工农群众的文化水平,为普及业余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打下基础。
今年基本实现无盲省的任务是艰巨的,但也是可能的。我们现在有了一批实现无盲人民公社和无盲厂矿企业的典型例子,他们给所有尚未脱盲的公社和厂矿树立了榜样,可以吸取别的单位经验解决自己的问题了。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全部扫除剩余文盲,实现无盲公社、无盲厂矿、无盲县、无盲市、无盲地区乃至达到无盲省的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问题是要认真学习他们的经验。这就是要在党委的领导下,坚决贯彻执行“结合生产,统一安排,灵活多样,因材施教”和“闲时多学,忙时少学,大忙机动学,力争不间断”的原则,并且普遍地推广注音扫盲的先进办法。这些就是他们的共同的普遍的经验,可以应用于一切扫盲的地方。
现在来看,上述经验已经运用到全省大多数的城乡人民公社和厂矿企业中,相信不久将会相继实现无盲的任务。
吉林省现在还有部分地区和单位的扫盲和业余教育没有搞得很好,扫了几年文盲,但成绩并不十分显著。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其主要原因,不过是:第一,生产与学习分家,抓了生产就忘了学习,或者生产一忙,就停止了学习。他们不是按照中央指示的“结合生产,统一安排”的精神办事,而是按照相反的精神去办事;第二,不是始终一贯地抓紧领导,而是“一轰、二空、三松”,有头无尾,有始无终;第三,对于新鲜事物缺乏敏感,或者对于新经验学习推广的不够有力。有了这样三条原因,就难于搞好扫盲和业余教育工作了。应当认识到扫除文盲和普及业余教育是个极为艰巨的历史任务,没有雄心大志,缺乏革命干劲,是不能出色地完成这个历史性的任务的。
事实证明中央的指示是十分正确的,只要我们坚决去做就能做到。是不是“扫盲学习不能结合生产”了呢?是不是“安排不过来”了呢?错了。问题不在于不能结合生产,而在于不去结合生产,这一点在已经报捷和将要报捷的人民公社和厂矿企业党委的同志们是结合得恰当的。问题不在于安排不过来,而在于安排不安排,这一点在已经报捷和将要报捷的人民公社和厂矿企业党委中,有的根本不存在,有的开始是存在的,但是,很快就解决了。举例来说,在德惠镇那里,开始的时候是有这个问题的,但是党委采取了革命的态度,连续召开了党委扩大会议、各单位领导干部会议和全民向文化进军的动员大会,进行了“讲(学习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作用)、反(在学习中的右倾思想)、辩(生产忙能否学习,扫除文盲可不可以高速度)、表(表示决心、制订规划)、比(干劲和行动)”这样有力的思想教育工作,问题很快地得到了解决。
所谓“安排扫盲和业余教育就会影响生产”,那些已经报捷的公社和厂矿的情况又怎样解释呢?难道在一些地方忙在另一些地方就不忙吗?其实客观条件似乎都没有多大的差别,应该从主观能动性上去寻找答案。在这些无盲公社和无盲工矿那里,忙也罢,闲也罢,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在党委的领导下,统一安排,全面部署,结合生产,坚持学习。春夏秋冬,寒来暑往,真正做到了“四季常青”。这里不妨列举大安县两家人民公社的例子来说明,他们那里共有农民青壮年文盲四千八百一十人,现在全部扫除文盲,并且全体参加了各级各类业余学校学习。他们扫盲运动进展之快,成绩之大,出乎人们意料之外。公社党委在总结生产跃进的经验中,正确地指出:开展群众性的学习运动,对于促进生产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过去该社新安管理区的群众说:“黄土岗,不打粮”,每公顷最多不过产四石粮。而1959年由于群众在业余学校学习了“农业技术课本”,根据农业“八字宪法”的要求,进行了适时早播、合理密植、深翻细作、加肥加水和加强田间管理,结果平均每公顷产量达八石一斗,粮食翻一番。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中,全社创造与改制了二百多件新式农具。其中两家管理区社员孙长富在脱盲以后,积极钻研技术,创造了马拉割槎机,不仅解除了笨重的体力劳动,而且提高工效达五倍之多,现已在全社推广。群众在提高文化以后说:“脑筋开了窍,经验到处跑,人人钻科学,技术大提高”。所以,我们的结论是,各级党委必须加强领导,坚决贯彻执行“结合生产,统一安排,灵活多样,因材施教”和“闲时多学,忙时少学,大忙机动学,力争不间断”的原则,把工农群众的扫盲运动推向新的高潮,力争今年基本实现“无盲省”的光荣伟大任务。
为了在1960年实现无盲省的这一光荣伟大的历史任务,从现在起,必须在全省普遍推广注音扫盲的经验。推广这个经验,对于吉林省在1960年完成扫盲任务,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注音扫盲的重大作用,正如中央指示的那样:“解决了扫盲运动中的两个大问题,一个是消灭了扫过盲又大量回生的现象,另一个是保证了认识一千多字的农民可以无师自通地阅读注音书
报,在自习中不断增加识字的数量。这就大大便利和加快了业余高小的工作,并且使农村读书成风,真正表现出了农村文化高潮到来的气象。”现在吉林省许多人民公社和厂矿企业推广了这个经验,凡是利用注音进行扫盲的,都显示了它的优越性,在短时期内扫除了大批的青壮年文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经验证明,注音扫盲的办法,是多快好省地扫除文盲、巩固与扩大扫盲成果的好办法,是加速工农知识化的捷径。永吉县岔路河人民公社南崴子管理区,就是用注音扫盲的办法,扫除了长期以来不能扫除的文盲。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在掌握了汉语拼音这个工具达到扫盲标准之后,就可以不受识字数目的限制,大量阅读注音读物,练习写作;就可以无师自学,举一反三,互教互学,从而使群众性的学习运动更加容易广泛地、持久地开展起来。注音扫盲是个新东西,它同一切新生事物一样,开始不会一下子就被所有的人都能认识和接受的。在推广的过程中,不可能不遇到各种保守思想的抵触和旧习惯势力的反对,但是新的战斗任务要求我们非推广不可,于是多快好省同少慢差费的两种思想的斗争是不可避免的了。因此各级党委必须加强领导,实行政治挂帅,放手发动群众,大搞群众运动,注音扫盲的经验就一定能够推广起来,新生事物就一定能够战胜旧的事物,在党的扶植下迅速地成长起来,发挥它的巨大作用。
在加强党的领导下,进一步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工农业余教育的原则,普遍推广注音扫盲的经验,结合当前的工农业生产,放手发动群众,大搞群众运动,鼓足革命干劲,在1960年内基本实现无盲省的目的就一定可以达到。


第7版()
专栏:

农业中学要成为科学研究据点
本报评论员
随着农村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高潮的到来,许多农业科学技术问题迫待人们去解决。农业中学的师生是农村里一支力量很大的知识分子队伍,他们有责任把这副光荣的重担挑起来。
农业中学开展科学研究活动,不应当是单纯的学术性活动,而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当地的农业生产水平的活动。因此,农业中学的科学研究必须以贯彻农业“八字宪法”为出发点,要抓住当地主要农作物的增产问题进行研究。在人民公社的范围内,土壤等条件各不相同,农作物也十分复杂,农业中学在开展科学研究活动时,要深入调查研究当地的情况,根据当地的特点、条件、需要进行工作。农业中学的师生要树立雄心大志,力争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超过当地,并在农业技术改造的主要方面树立榜样,这样,才能使农业中学逐步成为人民公社的科学研究据点。在过去两年中,许多农业中学进行科学试验,树立了高额丰产的红旗,在累累硕果的面前,群众不再认为“农业中学不过学些庄稼汉的活,没有学头”,而是觉得大有可学了。今天,农业中学在人民公社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广泛开展科学研究活动,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以后农村的科学研究将更加繁重,涉及的方面也将更广泛,农业中学的师生们决不能满足于已有的成绩,要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虚心向群众学习,做群众的小学生,只有向群众学习,才能使农业中学的科学研究不断进步,才能更好地完成当前的新任务。有些农业中学还没有认真进行农业科学的研究工作,这些农业中学应当把把这一工作迅速开展起来。
当然,在目前的经济条件下,农业中学开展科学研究活动还会遇到许多困难,如缺乏仪器、设备、经费和技术人员等。面对这些困难应当怎么办?农业中学的师生们,在过去的两年里,曾经克服了种种困难,使农业中学这枝新苗在农村扎下了根,成为群众心目中的“宝贝”、“金子”。现在,成千万朝气蓬勃的教师和学生又投入了一个新的战斗,他们在党的领导下,一定能够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安徽省来安县储茂农业中学的师生们开展科学研究,条件很差,缺乏仪器和设备,他们在困难面前不是摇头叹气,也不是眼睛朝上,采取“伸手派”的办法,而是开动脑筋,用自己的双手制作了土仪器,研究效果很好,他们就这样自力更生为自己创造了科学研究的条件。我们并不忽视客观条件的决定作用,但是,我们认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往往能够创造条件,或者使不利条件改变为有利条件。我们应该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观察一切事物,条件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随着国家和人民公社经济的飞跃发展,农业中学的科学研究条件将越来越好,仪器、设备将会逐步完善,这是不容怀疑的。我们强调自力更生并不等于排斥外力援助。我们不仅毫不排斥外力援助,而且要使这种共产主义的协作精神进一步得到发扬光大,今后农村的科学研究任务将日益繁重,农业中学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要更好地争取有关方面的协作和帮助,有些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请人民公社和县的科学研究机构、农场等协助解决。近来,有些农业中学开展科学研究活动,采取同人民公社和实验站合一或同生产队挂钩等办法,解决设备、技术指导等问题,这些作法值得重视。
农业中学是半天学习半天生产劳动的半日制学校,开展科学研究必须紧紧围绕生产,结合教学,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生产的发展。学生们通过科学研究,将更深刻地理解书本中知识,对科学发生浓厚的兴趣,同时,还可以培养师生们对于改造自然、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农村的信心和决心。我们相信,农业中学的教学、生产劳动和科学研究的三结合,将会使农业中学的水平大大提高一步。(附图片)
江苏省吴县全庭公社建设农业中学,经常把在教学中研究成功的经验向农民推广,并从农民那里吸取经验,提高教学质量。这是师生们和公社社员在一起交流经验 新华社记者 丁峻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