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4月7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党委书记手记

文化之花开遍红朵沟
中共吉林九台县委第一书记 李沛贤
九台县上河湾公社红朵沟管理区,在党的领导下,立雄心、树大志,大闹文化革命。十多年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农民业余教育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社员们夸赞他们文化革命的胜利和幸福生活时说:
薄地变良田,
穷山变富原;
文化翻了身,
有吃又有穿;
从前大老粗,
如今作诗篇;
多亏党领导,
步步登高山。
红朵沟位于九台县东北部、距县城一百八十华里的上河湾人民公社境内。周围群山环绕、丛林密布,柴草满山,三百来户人家生活在这富饶的山村。可是在旧社会全村一千二百多人口,念过三年两年书的就是这里的“圣人”。稍有文化的只有七、八个人。当时在群众中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
红朵是盲村,仅有几个识字人,
亲朋故友来封信,数里之外去求人。
解放后,群众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之后,文化翻身的要求也就越来越迫切了。正在这时,党组织发出了学习文化的号召,他们就办起了民校,开展了识字运动。
过去一个字也不识的人,如今也能写诗作画,看书读报。傅景龙童年的时候,被旧社会剥夺了学习文化的权利,现在不仅红朵沟的画廊报、墙头上有他的美术作品,而且还常被上河湾人民公社请去搞创作。人们称他是“自己的画家”。文化革命欣欣向荣的气氛笼罩着幸福的山村。你看!彩门上写着“站起来向自然搏斗,坐下来向文化进军”,这是多么雄壮而动人的战斗口号。你看!画廊报上贴满了社员自己创作的漫画、诗歌、快板等作品,都在歌颂共产党、毛主席,歌颂人民公社和大跃进。红朵沟民校建校开始,当时的村长、共产党员马洪友,协同民校教师梁万生,首先办起了第一所民校。群众看到有不少人在民校学到了文化,都争先报名入学。原来认为“年纪大,笨手笨脚学不了”而没有入学的董玉琪、董玉连等人,虽然家离校较远,也积极报名,翻山越岭来求学。学生越来越多,民校越办越好。随着第一所民校的诞生,本地其它的民校也一所跟一所建立起来了。学员们的学习热情也越来越高涨,真是:“风雨无阻,雷打不散”。经过几年的努力,一批又一批的男女青壮年被摘掉了文盲帽子,一处又一处的业余初小班、高小班、中学班跟着建立起来了。当时学员们曾写了一篇顺口溜表示自己的态度说:“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机械化、水利化、电气化,农民工人化,不论是啥化,离不开文化,为了我国现代化,决心继续学文化”。
解决生产和学习时间上的矛盾,是巩固民校的中心环节。开始办校只是冬春两季开课,一到夏秋农忙季节,学校就散了。农民对不能坚持常年学习感到不满足地说:“年年上冬学,年年从头学”。随着互助合作运动的发展,村里缺少记工员、记账员,迫切需要有文化的人。党支部根据农村发展的新形势,决定把冬学办成常年民校,加速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并提出“生产到那里学习到那里,工作到那里学习到那里”的口号,采取小忙集中学,大忙分散学的方法,组织群众坚持常年学习,打破了生产忙、学习停的常规。他们把全年学习划分为几个阶段,冬夏两季利用晚间两小时集中学习;春播时间利用一小时集中学习;夏秋大忙季节,他们就采用集中上课,分散辅导,平日按时学,雨天整日学和变田间为课堂,变集中为分散,变两小时为一小时,师生到田间,课本黑板到田间,文化娱乐到田间等办法。这种学习方法深受社员欢迎。
红朵沟民校从第一所开始,就坚持了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勤俭办学的方针。开始办民校没有房子,学员们就自己带着小油灯,每天晚间轮流到各家去学习。后来党员马洪友和民校教师梁万生就把自己住的屋子挤了挤,腾出房子让大家上冬学。天长日久入学人数增加了,炕上地下挤也挤不开了。党组织发现这个问题,就领导学员进行讨论,研究解决的办法。大家一致提出:人多力量大,依靠大家修校舍,没有材料大家凑,没有烧柴上山打。师生们响应了支部的号召,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献方献计,上山打柴。在广大群众的协助下,几天的工夫平地上盖起了两所宽敞的民校,同时安装了火炉,用自己打的柴火解决了冬季取暖的问题。以后,师生们就常常用上山打柴的办法,解决了学校桌、椅、板凳、灯油、纸笔等困难,并且还买了一千多册图书,建立了一座图书馆。
在解决巩固扫盲成果这个问题中,他们创造了“见物识字牌”的办法,几年来,这里的村头、街口、墙上、树上、各种工具上,甚至牛角、牛尾巴上都挂着“见物识字牌”。这个办法已受到了社员们的热烈欢迎,都称它为“无人老师”;他们还在学员中开展了“写千字”、“读百篇”的识字运动。这样不但巩固了扫盲成果,还锻炼了写字能力,增加了革命知识。
“千条万条党的领导是第一条”。这是被红朵沟十多年来农民文化革命运动的胜利再一次证明的真理。红朵沟管理区党支部为了加强对文化革命的领导,把农民业余教育工作放到了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管理区的书记和主任,生产队的队长都是民校的好学生。管理区七个干部,有六个是业余中学的学生。党支部书记张立功,原来不识字,团支部书记李文芝原来就是贫苦家庭出身的放牛姑娘,现在他们都有初中文化程度。他们不但开会能记录,而且还能写总结报告。
红朵沟管理区在农民业余教育工作上,由于坚持政治、文化、技术三结合,大大地提高了社员政治觉悟,破除了迷信,解放了思想,培养了干部和技术人材,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十年来在脱盲的学员中,培养选拔了管理区书记、主任一级干部十一名,生产队长十九名,记账员十八名,管理员四名,民校教师四名。这些人已经成为能写会算、能文能武的全能干部了。过去一个字也不识的栾凤阳,已经是一个能写会算的管理区主任了。
现在这个管理区建有图书馆一处,各生产队分别设有流动图书站。在图书馆和图书站里,备有四千多册图书,社员们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自己心爱的读物。管理区还建立了一所容纳一百多人的俱乐部,脱盲学员二十多人组成的业余剧团,经常配合党的中心工作,给社员作慰问演出。随着农村文教事业发展和生活的改善,家家安上了广播喇叭,社员们坐在家里就可以听到悦耳的音乐和国内外大事。管理区还建立了卫生所,社员们有病不用出屯,即可得到医生及时的治疗,并且也改变了山区的卫生条件。到处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过去十分荒凉的红朵沟,现在终于变成了丰衣足食的幸福的文化山村。可是他们并不满足,本着不断革命的精神,现在他们已经制定了一个再有十年左右时间,全管理区青壮年全部达到大学程度的雄伟规划。


第8版()
专栏:影评

一部最有生命力的影片
中共山西平陆县委第一书记 郝世山
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电影,已经与全国许多城乡的广大观众见面了。在这部影片中所出现的闪耀着共产主义光辉的人物形象,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有的同志看到首都人民协作送药那一段,激动得热泪盈眶。这部影片的放映,对广大人民来说,确实是一堂生动的共产主义教育课,对我们平陆的干部和人民来说,也给予了无限的精神力量。
这部影片从编剧到摄成,仅仅用了二十余天的时间。首都优秀的艺术工作者,以高度的革命热情,克服一切困难,奔赴现场进行抢拍,人人抢时间,争分秒,通宵不眠,赶排赶练,演员急读台词,乐队苦练配曲。在拍摄的过程中,全国各地都大兴共产主义风格,给以极大的支援。这部影片能很快拍成,它本身又是一曲共产主义的凯歌。
“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影片的拍摄,再一次证明了毛主席的文艺思想的强大力量,只有坚决贯彻文艺为政治服务、与工农兵相结合的方针,艺术才能获得真正的生命,才能取得广大群众的欢迎。所以,影片放映以后,场场满座,观众一看再看,他们共同的反映是:“看一次十分干劲,看两次百倍信心”。这说明人民群众是多么热爱反映他们自己现实生活的艺术呀!
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随着社会主义革命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建设高速度的发展,人民群众这种“先人后己、舍己为人”的共产主义风格,人与人之间这种新型的阶级友爱关系,“一人有事万人相助,一处困难八方支援”的共产主义的协作精神,必然会更加昂扬。让首都人民的共产主义精神,在全国广大人们的心目中,开出更鲜艳的花朵,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乘影片放映之机,让我们再次感谢党和毛主席对我们的关怀,再次向首都军民及艺术工作者们致以敬意。我们将把首都军民崇高的共产主义风格,永远作为学习的榜样。让我们共同在党的领导下,高举毛泽东思想的红旗,为完成和超额完成1960年的任务而英勇奋战。 (原载山西日报)


第8版()
专栏:影评

光辉的群像
贾霁
歌颂我们伟大的时代精神,歌颂我们伟大时代人民的共产主义风格,这是我们当前和今后文艺创作的主要主题。电影“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从现实生活中紧紧地抓住了这一点,描写得很真实、很动人、很有深度。影片在思想上艺术上最大的特色之一,是在于犹如在“平陆事件”中一样,在影片中出现的各式各样的人,表现了我们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集体。
人们在电影中看到了一些著名的艺术家和一些还不熟悉的艺术家(像山西文工团和平陆蒲剧团的演员)。他们在这次演出中担负的任务十分光荣,然而又是多么艰巨:他们几乎是要在很短的“篇幅”里,有时甚至是在一个镜头或者几个“字句”里,表现他们所扮演的人物的丰富的思想感情和高尚的风格、情操。这是令人感激的,这些艺术家确实完成了这样的任务:通过他们极端简炼、质朴而动人的表演,描绘出了一些光辉的普通的英雄的肖像。正是这闪烁着新的思想、新的道德的光辉的群像,激动着鼓舞着我们每一个人,使人们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学习的榜样。
当张平同志扮演的县委书记出现在银幕上的时候,人们不难想起曾在生活中遇见过的那些可敬的党的基层领导者的形象。正是这样,这个人物使人特别感到亲切,而且引人深思。这就是:我所看到的还不止是在农村合作化、人民公社化的时期夜以继日地忘我地领导群众进行建设的县委书记,我似乎看到了他的过去:在对敌斗争中,他披着羊皮袄,领着武工队,翻山越岭打游击的情景。张平同志在这里没有刻意去追求一些外在的东西来描画这个人物,他着重表现的是人物的精神的美和力量、那种无时无刻不在关心人民的崇高的风貌和那种遇事沉着镇定而又坚决果断的优秀的特征。
影片中动人的形象很多。像有个小护士在她接到了飞机送药来的电话的时候,就只在一个镜头里,演员也表现了人物,那真挚的深情和情绪的变化,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像一个老大爷在他的儿子打针获救之后,也只有几句话,却充满了思想感情内容,把一个老解放区老农民典型的肖像勾画出来。在一系列这样的人物中,人们不能忘记赵联和赵钱孙这两位同志所创造的年轻的商业工作人员的形象,他们如同在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共青团员一样:生气勃勃,不怕困难,乐观而自信;于洋同志在他全部“戏”里面只有八个字就出色地创造了他第一次扮演的角色;而其余的许多演员,也都在人物塑造上获得了一定的成绩。
同时,像在月色蒙胧中飞机凌空而起,一队队民兵扛着枪跑步出发,以及千万人翘首夜空等待“神药”的那一系列场景;像在三岔路上同时出现的三队民工(都是六十一个人),扛着旗、欢呼着奔赴工地的场景;像黄河夜渡中船上的灯火明灭,岸上的人们紧张地了望的场景——都表现了我们的集体的主人公。在这些场景里,导演和演员表现出来的决不止是镜头里所表现了的东西。这些场面和音乐、歌词,组成了一首宏伟的共产主义的交响乐,在我们心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经久难忘。
我相信,这些艺术家(包括编剧、导演、演员、作曲、作词、摄影师)所以能在极短的时间里,用最快的速度和用极其简炼的笔触,完成了一群英雄的形象,主要就是因为他们自己在这次实践中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在内心上更接近了英雄,因而有了高度的无产阶级的政治热情,有了对于生活、对于人物的最真切而深刻的热爱和理解。
这部电影的迅速拍成并获得成千成万观众的热烈欢迎,又一次生动地证明了执行毛泽东同志所指示的文艺方向的力量。这就是发扬了文艺紧密结合政治、为政治服务的传统,并且是在整个创作过程中贯彻了共产主义的协作精神。看到了这部电影,使我们确信:我们的艺术家必能更好地遵循这一方向,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进一步改造和提高思想;这样就必能更好地从我们伟大时代的伟大生活中汲取到丰富的营养和用之不尽的创作源泉,从而创作出最新最美的作品来。


第8版()
专栏:

握手不分开
郑州热电厂工人 傅占元
真叫人心焦,
真叫人急坏,
浇麦的水泵,
怎么也转不起来!
不要心焦,
不要急坏,
你看工人抗旱大队,
浩浩荡荡地走来……
这个老电工,
一下子就检查出毛病来,
原来是——
接错了线圈。
接好线圈,
又重新装起来,
再把电钮按,
哈!水泵哗哗地打水叫人真痛快!
哈!真痛快,
哈!真痛快,
眼睛对着眼睛笑,
工农握手不分开……


第8版()
专栏:

从红朵沟看全国
顾明
读了“文化之花开遍红朵沟”这篇“党委书记手记”,令人感动兴奋不已。你看,在一个历来是文盲村,“仅有几个识字人,亲朋故友来封信,数里之外去求人”的地方,经过党的领导和群众自己的艰苦奋斗,已经培养出大批有文化的干部和技术人材。这里面有管理区书记、主任,也有生产队长、记账员、管理员、民校教师,还有能够掌握新式农具、先进耕作技术的农民技术手和技术员。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巨大变化。
在他们那种“站起来向自然搏斗,坐下来向文化进军”的顽强斗志之下,还有什么困难可以阻挡他们,还有什么文化高山不能攻克!他们“生产到那里学习到那里,工作到那里学习到那里”的争分夺秒的精神,终于使学校常年不散,打破了生产忙、学习停的常规。他们自力更生勤俭办学,绝不两眼望青天,向上级伸手。没有材料就大家凑,没有烧柴就上山打,平地盖起了两所宽敞的民校,并且解决了学校桌、椅、板凳、灯油、纸笔的困难,还建立了自己的图书馆。
列宁说过:“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里,是建成不了共产主义社会的。”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我们人民公社这个优越的社会组织里,这个问题完全有力量加以解决。在红朵沟里遍开文化之花,这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从红朵沟的变化,一幅有高度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农村的远景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第8版()
专栏:

九州生气恃风雷
李冬生
最近由于工作的机会,曾到安徽省的一些人民公社“走马看花”,真是满园春色,使人目不暇及。由于大搞技术革新,去年巢县黄麓公社的棉花,果枝长得又密又壮,棉桃结得又多又大,在大片岗地上长出了好棉花。阜阳插花公社已经普遍使用沼气作燃料和照明,并且正在解决拖拉机利用沼气作动力的问题,而被誉为“沼气之花”。寿县爱国公社两万多亩瘠地已经变成良田,危害严重的螟虫已经基本绝迹,公社科学研究所培养的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水稻新品种,已在进行第二代试验,成为远近闻名的“科学研究之花”。……
如果不了解情况,看到那些令人惊奇的成就,也许会以为是农学家或者工程师的研究成果。的确,在我到过的每一个公社中,我都碰到过许多农学家和工程师,但是,他们都是新型的专家,都是在人民公社成立以后,在大搞科学研究活动里迅速成长起来的专家。一个名叫朱丽华的青年妇女,在公社成立前还是文盲,现在,不仅成为植棉和防治棉花病虫害的能手,而且创造出自动开沟、下种和盖土的播种机,而且能够阅读通俗的科学技术读物。社员们夸奖这些“土专家”,称赞他们既勇于斗力,又善于斗智。
广大劳动群众为什么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能掌握科学技术知识,进行发明创造而成为我们时代的专家呢?一夜春风,万树花开,正是党的总路线鼓舞着广大劳动群众的昂扬斗志,照亮了他们的思想,使得他们的敢想、敢说、敢干的共产主义风格得到大大发扬。正是春风化雨,雨水灌溉着茁壮的新芽,开放出技术革新的红花。但是,从目不识丁到阅读科学技术读物,从不懂科学技术到掌握科学技术,也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土专家”们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三条平凡的真理:
一是刻苦钻研。他们都有“愚公移山”的精神,肯于动脑筋,下苦功。为了钻研技术,他们聚精会神,废寝忘食,苦学苦钻。由于他们功夫下得深,所以能把“铁杵磨成针”。二是依靠集体。他们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善于向别人学习,不懂就问,不会就学,遇到困难就摆出来请大家出主意、想点子。“一人一个计,三人出个大主意”,集中群众的智慧,任何难题自可迎刃而解。三是坚持到底。他们不怕困难,不怕失败,遇到困难不低头,遭到失败不灰心,碰到挫折,就积极寻找所以失败的原因,研究对策,再接再厉,勇往直前,有了这种革命的气概,攀登文化技术高峰,自然不在话下。这三条平凡的真理,贯穿着一根光辉夺目的红线,那就是一颗为党、为人民、为社会主义的红心。有了一颗为着彻底改变贫困落后面貌,为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早日实现的红心,就会把革新创造看作集体的事业,既坚又韧地钻下去,钻到底,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干字当头,钻字挂帅,想字别忘,怕字丢开”,是千万个“土专家”精神状态最生动的写照。
“九州生气恃风雷”,这个令人振奋的事实,标志着我国广大劳动人民克服文化科学落后,创造社会主义文化科学的伟大进军,标志着我国广大劳动人民正在文化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大道上奋勇迈进,随之而来的,一定是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第8版()
专栏:

春风催人忙
张家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