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4月5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
专栏:

以生产为中心把街道居民组织起来
彭冲代表的发言主席、各位代表:
我完全同意李富春、李先念两位副总理所作的报告,并根据报告中所提的任务坚决贯彻执行。现在,我就南京市以发展生产为中心,把城市街道居民全面地组织起来的问题,发表一点意见。
一支新兴的社会生产力量出现了
大跃进以来,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南京全民办工业的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街道工业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社会生产力量。它像满天星斗一样,光彩夺目,使整个工业生产如虎添翼,力量倍增。目前,全市街道生产事业已有四千多个单位,其中街道工厂一千七百四十五个,居民生产组二千一百四十八个,交通运输队一百二十二个,建筑队一百一十八个,参加生产的居民达十三万多人。街道工业有化工、电讯仪表、五金机械、金属冶炼、建筑材料、玻璃仪器、木器家具、印刷装订、纺织、缝纫、食品加工等十多个行业。产品有一千多种,包括变压器、电动机、拉丝机、盐酸、烧碱、电解铜、医疗灯泡及高频瓷、扬声器等无线电仪表元件,其中有些产品的质量已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今年1、2月份,全市街道工业的产值和加工费共为二亿一千三百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十二倍。解放前,南京是一个典型的消费城市,1949年全市全年工业总产值只有五千多万元。而现在呢?仅仅街道工业,两个月的产值和加工费,就相等于1949年全市全年工业总产值的四倍。这是多么巨大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街道工业的发展,带动了街道集体福利和服务事业的全面大发展,目前,全市共有街道公共食堂一千七百七十所,民办托儿所、幼儿园二千一百二十八所,敬老院十九所,服务站九百二十六个,有洗衣、缝纫、理发、护理病人、作饭、写信、代办储蓄、收购废品和代销一部分商品等成百个服务项目。还有不少街道建立了医院(医疗所)、综合商店、俱乐部、浴室、阅览室。这些事业的发展,都为街道居民参加生产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直接帮助了街道生产事业的不断发展。
街道工业是总路线和大跃进的产物。它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一经出现,就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一年多来,街道工业在为大工业、为城乡人民生活、为农业、为出口服务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全市很多街道工厂,都和大工厂建立了比较固定的加工关系,由大工厂供给原材料或利用大厂的边材废料,生产各种零件,部件以至成套的机器。例如,畅销国内外市场的熊猫牌收音机,就有好些零件、部件是由街道工厂制造、加工的。去年,全市街道冶炼工厂,从大厂垃圾中提炼出来的铜、铅、铝、锡等金属就有三千多吨。街道工业为大工业制造零件和部件,就使大厂能够腾出手来生产更多的高级、精密、尖端产品,并且为大厂培养了技术后备力量,有力地支援了大工业生产;而大型企业对街道工业在技术、设备、原料、材料上的支援,也是街道工业不断发展的重要条件。这样互相支援,互相协作,可以各得其所,共同跃进。1959年,全市生产的小五金、小百货,有60%以上是街道工业生产的。街道办的建筑队,也担负着全市民房修缮、改建家园的繁重任务。
现在,全市街道居民已经有90%以上参加了各种生产和社会服务劳动,其中绝大部分是家庭妇女。她们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走上了生产岗位,成为街道生产、服务事业中的主力军。几千年来,广大妇女要求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彻底解放的愿望,已经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实现了。她们心花怒放地歌唱道:“全党全民办工业,我们妇女大解放,放下搓板离锅旁,走出家门进工厂,终身不忘毛主席,积极劳动报答党。”街道上的老、弱和盲、聋、哑、残人等也参加了力所能及的劳动,做到了“老年人老而不衰,残废人残而不废”。
工业、服务事业、文教卫生全面大高涨
在广大街道居民参加社会劳动之后,迫切要求学习文化、提高技术,而各种集体福利和服务事业的发展,又为群众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因此,全民办工业的高潮也带来了全民办学的热潮。现在,全市的民办中小学已经有二百多所,入学人数达三万多人。同时还普遍兴办了业余文化学校。
街道生产、服务事业的发展,大大改善了广大居民群众的生活。1959年,全市参加街道生产和服务事业的人员,共领得工资一千五百多万元。原来需要救济的人,都可以用自己的劳动来养活自己了。一年多来,街道居民因陋就简自己动手改建的瓦房就有七千六百多间,(十四万六千多平方米),有平房,有楼房。不少棚户区都在短短时间内焕然一新,变成了有工厂、学校、医院、公共食堂、托儿所的环境幽美的新街坊。
街道工业和文教卫生、服务事业的大发展,也使街道居民的政治觉悟和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人劳动、户户生产、互相学习、你追我赶、团结互助、亲如一家的新风气已经普遍形成。街道工作的内容更加丰富、全面了。
“街道工作千万条,发展生产第一条。”领导生产已经成为突出的中心工作。很多街道干部已经成为组织生产的能手。在街道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街道办事处已经不仅是管理行政事务的机关,同时也成为街道居民生产和生活福利的统一组织者。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在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光辉旗帜下,城市的街道工作已经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街道生产福利事业的大跃进,首先是在党的领导下大搞群众运动的结果。1958年5月间,我们根据党的总路线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在全市范围掀起了一个全民办工业的群众运动。由于这个运动完全符合广大居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一开始就出现了一呼百应、遍地开花的局面。原来有些人认为:街道居民办工业,一无资金,二无设备,三无技术,四无经验,感到困难重重,信心不大。但是,在党的领导下广大群众发扬了敢想敢说敢干的共产主义风格,表现了“天不怕、地不怕,赤手空拳创天下”的英雄气概。所有这些困难一一克服了。没有资金大家凑,没有房子大家让,没有设备大家找,没有技术刻苦学。就这样,在短短的时间内,全市办起了千百个街道工厂。以鼓楼区丁家桥办事处东风机械厂为例,这个工厂就是五个家庭妇女穷办苦干起来的。现在已经是一个有三百多名职工、三十多台机床设备、能够生产各种型号的老虎钳、合金针等十多种产品的五金工厂了。正如他们自己所说的:“遍访大厂四处找,废料堆里来寻宝,三把钳子四把锉,决心要把车床造,床面不平马路拖,锉子不行用手磨,乘着东风鼓大志,凤凰出自小鸡窝。”秦淮区双乐园冶炼厂的发展过程也是非常动人的。这个地方的一部分居民过去是以淘垃圾为生的,懂得一些金属冶炼的知识。他们一听到党提出全民大办工业的号召,就组织了一个有十六个人参加的五金冶炼组,没有钱,没有工具,就设法拼凑。没有厂房,就露天开炉。夏天背上晒脱了皮,雨天顶上一块破麻包,从来不叫苦,越干越起劲。一年多来,像滚雪球似的,发展成为一个近二百人、有十多个生产项目的综合工厂。东风机械厂和双乐园冶炼厂的发展道路,也就是全市街道工业所走的道路。它生动地显示了穷办苦干、自力更生的方针具有多么巨大的生命力。
因人因事制宜组织生产有集中也有分散
街道工业的生产,是采取以集中为主、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形式,因人因事制宜,灵活运用。一般说来,集中生产便于管理,便于学习和推广新技术,也便于工厂进一步发展和提高,这种形式适合于产品比较固定、生产过程比较复杂的生产单位。对于季节性、临时性较大,生产过程比较简单的,可以采取分散生产的办法,使那些每天只有几小时空闲时间的家庭妇女也能够参加生产。这两种方式很好地结合起来,就可以把社会上的劳动力最大限度地组织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不断发展,不断巩固,是街道工业健康发展的保证。1958年,全市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就建立起成千个生产单位。由于发展很快,时间较短,缺乏全民办工业的经验,在组织管理等方面难免产生一些缺点和问题。1959年,全市抽调了近千名干部,组成专门的办公机构和工作组,开展了以加强党的领导、提高群众觉悟、搞好生产为中心的整顿街道工业的运动;并抽调大批干部,充实了街道基层组织。这样做不仅纯洁和健全了组织,而且出现了一个声势更大的大办街道工业和服务事业的新高潮。目前我们正在街道工业中,大搞手工操作机械化半机械化的群众运动;并进一步研究解决积累分配等问题。预计在今年之内,街道工业的机械化半机械化水平,可以由现在的10%提高到40%以上,街道工业的面貌将有一个更加显著的改变,不仅生产能力可以大大提高,而且可以生产更多高级的产品。
逐渐扩大家务劳动社会化的范围
以发展生产为中心,把街道的集体福利、社会服务和文教卫生事业成套地配备起来,是把城市居民全面地组织起来的关键。当广大街道居民从生产上组织起来以后,他们原来的生活方式就不相适应了,而迫切要求在生活上组织起来,使家务劳动社会化。为了适应这一形势的需要,我们在大力发展街道生产的同时,开展了大规模的组织人民经济生活的活动。以办好公共食堂、托儿所和服务站为重点,有计划地把街道的集体福利、文教卫生和服务事业成套地配备起来。要求每一个街道办事处不仅要办好食堂、托儿所和服务站,而且要普遍设立医院(医疗所)、敬老院、综合商店以及阅览室、俱乐部、业余体育队、业余文艺队等文娱体育组织,逐步建立起从初小到高中的职工业余教育体系;积极进行绿化、爱国卫生、改造家园的工作;大力发展家禽家畜等副业生产;进一步健全民兵组织,加强治安保卫工作。
经过两年来的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以发展生产为中心,把城市街道居民组织起来,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速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城市的重要途径,也是城市工作中必须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早在1943年,毛主席就在“组织起来”的演讲中指示我们,要“把群众组织起来,把一切老百姓的力量、一切部队机关学校的力量、一切男女老少的全劳动力半劳动力,只要是可能的,就要毫无例外地动员起来,组织起来,成为一支劳动大军。”“这是人民群众得到解放的必由之路,由穷苦变富裕的必由之路”。历史的发展完全证明了毛主席指示的英明、正确。现在,我国农村已经通过合作社的道路,进入了伟大的人民公社的时代。在城市中,原来分散的街道居民,现在也已经和正在走上生产、生活集体化的道路,这就为城市人民公社的诞生创造了成熟的条件。我们相信,在“三面红旗”的光辉照耀下,南京的城市工作,将与全国各兄弟城市一样,即将出现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的局面。


第10版()
专栏:

重庆市是怎样组织人民经济生活的
廖苏华代表的发言各位代表:
我完全同意李富春、李先念副总理向大会所作的报告,并在实际工作中坚决贯彻执行。
现在,我把重庆市组织人民经济生活的情况作如下发言:
大跃进以来,随着生产的大发展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城市人民也迫切要求进一步组织起来参加生产并过集体生活。特别是广大妇女走出家庭,集中力量参加社会生产之后,对烧饭、洗衣、带孩子、料理家务等便无暇兼顾,迫切要求家务劳动社会化,把生活与生活有关的各种服务事业和福利事业,全面地进一步地组织起来就成了城市居民的共同愿望。为了适应这一新的情况,我们在中共省委领导下,根据中央“一手抓生产、一手抓生活”的指示,以发展生产为中心,把群众的生产、生活、教育统一组织起来,由点到面,逐步铺开,取得了日益显著的效果。
通过组织人民经济生活,进一步挖掘了社会劳动力的潜力,有力地支援了生产大发展
通过组织人民经济生活,进一步挖掘了社会劳动潜力,有力地支援了生产的发展。1958年以来,全市有三十三万人就了业,相当于过去八年就业人数总和的两倍多。全市街道居民有劳动能力的绝大部分都参加了社会生产和社会服务事业。总计有十一万多人支援了大型厂矿,有一万二千多人支援了运输战线,还有十万人左右参加了街道生产劳动,社会上“人人忙生产,户户无闲人”到处是一片生气勃勃的气象。
现在,我们已经把各街道居民从生产上、生活上、学习上进一步组织起来了。全市共办了集体食堂六千多个,搭伙人数占居民总数的82%左右;还办起了两万多个托儿所(站),入托儿童占适龄儿童的60%左右;建立了各种群众性的自我服务组织三千多处,做到了大家的事大家办,群众的事群众管。由于家务劳动逐步为社会劳动所代替,使得更多的妇女走出了厨房,她们除了参加大型国营企业的生产以外,还在街道党组织的统一安排下,兴办了大量的街道工厂和各种服务事业。去年一年,街道生产总值达二亿多元,相当于同年全市工农业生产总值的6%。街道生产事业的普遍发展,不仅起到了为大工业生产填空补缺的作用,而且还为市场增加了货源,增加了居民的经济收入,改善了居民生活。同时经过统筹兼顾,全面安排,把那些在社会主义改造中遗留下来的保持个体经营的“三小”(即小商贩、小业主、小手工业)也组织起来,使他们走上了集体化的道路。这样,就在经济上、思想上更加彻底地堵塞了资本主义道路。
通过组织人民经济生活,激发了群众学习政治、文化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在街道居民中掀起了大搞文化革命的热潮。自1958年以来,全市街道居民共办了小学五十八所,中学三十六所,入学人数达三万八千四百多人。还兴办了业余小学三百二十一所,业余中学十四所。群众不仅积极学习文化,还认真学习理论,开展了一个“听毛主席的话、读毛主席的书”的运动。市中区王家坡居民人人都学习毛主席的著作,还结合实际工作写出了学习心得和一批诗歌、文章,街道的文化教育正在蓬勃发展,居民的思想觉悟也有很大的提高。
值得特别提出的是:通过组织人民经济生活,进一步发展了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新关系,新的道德风尚树立了,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精神普遍发扬。在集体生活中,人人关心集体,爱护集体,形成一种把“困难留给自己,便利让给别人,好事推给集体,荣誉归于国家”的新气象。社会上尊老爱幼、扶病救伤、拾金不昧、家庭团结,邻里和睦的事例到处都有。市中区七星岗有一个小院,里边住了十几户人家,过去常为一口井的用水争吵不休;现在不仅在一个食堂吃饭,而且连那块被人认为惹事生非的井台边也成了共同学习的好地方。由于家庭、邻里的纠纷大大减少了,很多地方的法院、派出所不再忙于一些婆婆妈妈的调解工作了,市中区七星岗和南岸区上新街去年一年只处理过几件民事纠纷。
从重庆市现在的情况来看,组织城市人民经济生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城市的一个重要方面。全面开展这一工作,不仅有利于在发展生产的前提下,组织群众自己管好自己的生活,使他们自觉地走上集体化的道路;而且有利于按照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原则进一步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改变旧的生活方式和旧的思想意识对人们的影响,提高群众的组织性和觉悟程度,从而使生产关系更加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在党的统一领导下,依靠群众,各方大协作,以生产为中心,生产、生活、教育一齐抓
重庆市组织人民经济生活是从1958年初开始的。当时中共重庆市委即提出了以生产为中心,把居民的生产、生活、教育三位一体组织起来。根据市委指示精神,全市各地区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以财贸部门为主,联系政法部门和妇联等群众组织,依靠群众,协作各方,广泛地开展了组织人民经济生活的工作。两年来的实践证明,组织人民经济生活的过程,也就是党不断关心群众生活,组织群众自己管好自己生活的过程。在作法上,我们主要抓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大办集体食堂。帮助群众办好集体食堂,是适应广大群众在参加生产后生活也要集体化这一中心要求提出的。群众对办食堂的热情很高。但是由于过去很多是小锅小灶作饭,还缺乏各家各户联合起来办大食堂的经验,因此一开始就需要进行帮助。重庆市主要是通过商业部门对集体食堂实行“六帮”,即:帮助筹建、帮助解决设备、帮助提高技术、帮助改善经营管理、帮助解决副食品的生产和供应、帮助建立一些附属的服务网点。通过“六帮”,使全市六千多个食堂一天比一天巩固下来,现在,已经成为冲不散、打不垮的集体生活单位了。集体食堂的巩固,主要得力于以下几项工作:1、商业、粮食部门派人帮助食堂共同研究计划用粮的方法,研究提高出饭率的技术,加强管理,杜绝了浪费口粮,使搭伙群众在节约的原则下能够吃饱、吃好。2、全市集体食堂大力发展了副食品生产,到去年底止,已养猪十三万头,种菜二万多亩,不断地提高了伙食质量,同时商业部门在商品供应上,也给予了适当的照顾,使食堂能够做到饭香菜美,花色齐全。3、根据“大集体、小自由”的原则,采取了许多便利群众的措施,如允许吃多少买多少;允许礼拜天回家自作自吃;允许群众到食堂弄菜并代为加工;对家里无人照顾的老人、小孩、病人,则实行点菜送饭办法,这就使得所有参加在集体食堂吃饭的人都认为很方便。4、在食堂周围设有面食小卖部、冷酒馆、日用杂品供应点、茶馆、简易浴室、文娱室等,这样就不仅使得食堂在一个地区内成为组织人民经济生活的中心,而且也成为群众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了。5、逐步建立并健全了各项经营管理制度,杜绝了贪污浪费现象。这样的食堂,比在家里起伙更经济、又方便,群众十分喜爱。他们说:“共产主义不远,生活越过越甜,吃得津津有味,玩得喜喜欢欢,歌声响彻云端,干劲冲破九天。”
集体食堂的优越性,也不是一开始就被所有的人认识而自觉参加的,它有一个发展提高和巩固的过程。如沙坪坝区石井坡七段集体食堂初办时,很多人就认为几个妇女搞不出什么名堂,初期只有四十多人参加。但是,这几十人一直很坚定,大家想了很多办法来提高伙食质量,降低费用,还自力更生地养猪、种菜,这样伙食就一天一天地办好起来了,周围的人看清楚了集体食堂的好处,纷纷要求加入,几个月之间,搭伙人数即增加到三千二百多人。妇女们对参加集体食堂的前后是这样比较的:“过去在家三顿饭,一天到晚锅边转,早晨转到太阳落,走不出个小圈圈,忙了丈夫忙孩子,一世光阴都磨完。如今有了大食堂,吃饭喝水全包光,走出厨房赶工厂,生产学习样样强,为啥妇女得解放,全靠恩人共产党。”目前,全市集体食堂在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运动中正进行多项炊具改革,很多地方搞起了简易的切菜机、洗菜机、淘米机、合面机、馒头机、土蒸气锅炉等,一个人可以做上千人的饭,劳动力的使用更加合理,经营管理也有了进一步的改善,食堂的根子扎得更加牢固了。
(二)大办托儿所。街道居民大办托儿所(站),主要是在财贸、政法、妇联等单位的帮助下,依靠群众力量,根据“因陋就简,因地制宜,照顾特点,方便群众”的精神办的。为了适应居民的不同要求,入托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在有条件的地方办起了固定托儿所外,更多的是兴办了各种临时性的托儿所。这些托儿所是专为妇女们参加中心运动和季节性生产举办的。其特点是收费很低,对家庭经济较困难的儿童,不收或只收很少的保育费。目前全市许多街道都设有流动托儿站,专为参加临时工作、会议和学习的妇女们代管孩子,使她们无后顾之忧。在一些交通要道、文娱场所附近,设有计时托儿站,专为那些到外地办事或看电影的父母收托儿童,给家长以很大的方便。在南岸区上新街、江北区忠恕沱、市中区七星岗等地方,还采取“定时、定点、定人、定内容”的办法,把七岁以下、三岁以上未入托的儿童组织起来,教他们懂礼貌、爱劳动。现在看来,凡是这样组织了的地方,全街内外,很难见到有孩子打闹,叫骂的现象,儿童身心健康,大人满意,全家欢喜。
为了带好孩子,托儿所(站)工作人员也想了很多办法,特别是经常注意疾病预防工作。如上新街街道托儿所的人员每逢暑天就上山采集草药,熬水替儿童洗澡,消暑,并用土风扇和土自来水为住地降温,因而那里的四百多个儿童两年来不生疮、不害病,在温度高达到摄氏四十一度的情况下,都没有长痱子,获得了“无病托儿所”的称号。同时,商业部门也根据儿童的不同需要,安排经济实用的“菜谱”,保证供应必需的副食品,并派厨师下去帮助托儿所提高做饭做菜的技术,使儿童吃的既营养又卫生,长的好,长的结实。
(三)大搞生活互助组。组织群众生活互助,是实现群众的生活群众管的一个好办法。在这一方面,开初出现的是家庭互助组,它是由毗邻的十户、八户人家在自愿的原则下自由结合的。其主要服务内容是代办一些家务琐事,如购买日用品,到集体食堂取饭菜,打开水等。在作法上采取轮流当值,彼此互助,一家劳动,十家受益。以后对老、弱、病、残、鳏寡孤独以及夫妇都在工作的职工等也扩大了生活互助,所有这些人家的繁杂事务全部由群众包干负责。
生活互助组发展到第二阶段,增加了储金互助的内容,即以一个村、一个段为单位,成立互助储金会,各家分期集资,多少不拘,自觉自愿;集中存入银行,谁有临时困难,谁可借用,手续简单,用钱方便。这一互助活动在市中区有了普遍的发展,如华一村五百三十六户人家,一个月就集资三千二百元。目前生活互助组已进一步发展到运用集体力量,大办群众福利事业。如市中区的很多居民段都办起了简易理发室、浴室、茶馆、俱乐部,不少事情能够就地解决了。有的居民还把自己的房屋、床铺、垫盖用具借出来,在一个院子里,办起了简易招待所,解决了临时来客的住宿问题。
生活互助组,是群众中的一项新生事物,通过这一组织,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了,助人为善,舍己为群的共产主义风格大大发扬了,出现了不少动人事例。如上新街地区有个“五保户”张素兰,全身瘫痪,每天由互助组员刘秀英照料生活起居,张素兰感激不尽,特地托人请来了附近小学教师替她写出了几句感人肺腑的话:“总路线、放光芒,毛主席,恩情长,互助组,刘妈妈,送茶送水到我家,无女无男无依靠,邻里骨肉亲一家。”
(四)建立生活服务网。重庆市在组织人民经济生活中所普遍建立的生活服务网,包括有居民服务站、代销店、单身工人服务队、女工服务队、“万能服务部”等。这些服务组织的服务项目多的达三百余种,少的也有一百种以上,生、老、病、死无所不管。其中又以“万能服务部”特别受人欢迎。这是一种非商品性的服务组织,专门为群众解决特殊困难。如病人需要特殊药物可以委托服务部代买;没有时间去迎接客人,可以委托服务部代接;只花三块钱,就可以委托服务部把一对男女结婚要办的各种事情办得妥妥贴贴的。总之,花钱不多,费事不大,但解决的问题可不少。服务部里的服务员,都是由群众中的积极分子(大部分是妇女)担任的,她们办事非常热心,不怕累,不怕烦,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如南岸区郭家沱“万能服务部”服务员赵应莲,一听说工属李云碧生孩子无人照顾,就立即赶去送她到医院,帮她做小孩的衣帽;产后每天去为她做菜烧饭,请餐厅的厨师为她做猪脚汤;还专门为产妇订牛奶,每天把牛奶送到产妇家里去。大事小事安排得很好,邻居们看到都说:“现在生小孩都有人照应,这才是千古难遇的好社会。”
(五)合理分配商品。重庆市商业部门根据“保证重点,安排一般,照顾特需”的原则,广泛地依靠群众,开展了合理分配商品运动。在解决一般需要的基础上,保证了特殊需要。这一方面除了采取送货下村、车间供应、井下供应、夜间供应等办法外,目前对解决特殊需要又有了新的发展。如市中区在主要街道上设置了专为老、弱、病、幼服务的“康复园”、“敬老阁”、“儿童餐厅”、“红婴园”和为流动人口服务的“旅客食堂”等等,使他们在社会上得到充分的照顾。其中“康复园”是为所在地区需要短期休养的病员增进营养而设的。同时请有特约医生为病员检查身体,组织病员适当的进行体育活动,那里实际上已成对病员进行四大治疗法(营养、病理、心理、教育)的社会医疗站。又如“寿星阁”是专为五十五岁以上老人设的餐厅,供应新鲜热烙、软硬适宜、量少质高的商品。同时,设有雅致的休息室,琴棋书画,样样俱全,老人们也可以在那里找到乐趣。随着这些街道福利组织的出现,社会上敬老爱幼的风气更加发扬了。一位七十高龄的老人写诗赞道:“人生七十古来稀,社会主义出奇迹,专为老人设餐厅,敬老爱幼新风气,有口皆碑共产党,人人敬仰毛主席。”
目前合理分配商品的工作正向深入、细致的方向发展。很多地区商店、工矿贸易商店的营业员,都有一本“经济户口”,经常记载供应范围内的上千户人家的经济状况、生活习惯、消费特点和生、老、病、残的需要等,从而做到了全面熟悉消费者的情况,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由于营业员在合理分配商品中工作做得很细,群众把他们比之为“户籍”。如叫“菜户籍”、“煤户籍”等。
分配的商品只是各种日用品、副食品中的一部分,大部分东西还是实行自由选购的办法。一些专业商店在这一时期内也有所发展,并且扩大了营业项目,便利了消费者的需要。
妇女找到了摆脱琐碎家务劳动的道路
从重庆市的具体情况来看,组织人民经济生活是城市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不仅发挥了城市人力、物力的潜在作用,支持了生产,改善了生活,彻底地改变了城市的面貌;而且还为妇女的彻底解放指出了一条重要途径。列宁在“伟大的创举”一文里指出:“只有在开始把琐碎家务普遍改造为社会主义大经济的地方,才有真正的妇女解放,才有真正的共产主义。”基于这一要求,现在看来,组织人民经济生活,对进一步解放家庭妇女是有着深远意义的。
首先,由于组织了人民经济生活,实现了家务劳动社会化,就把妇女从繁琐的家务劳动中解放了出来。由于办起了大量的集体食堂、托儿所、互助组、服务站,过去那种一家一户的生活活动逐步地被组织起来的一个村段、一个地区的集体生活活动所代替,家务事变为社会化的事情了,不用个人操心费力了,这就使得广大的家庭妇女走出了家庭,参加了社会主义建设,从各个方面发挥了妇女的作用。实践证明,妇女有了施展本领的地方,她们的工作能够同男子一样做得好。如南岸区上新街组织人民经济生活之后,就有五千七百多个妇女投入了生产。仅以参加街道工厂的一千七百余人统计,1959年一年就为国家生产了矿粉、石棉制品等重要物资四千六百二十五吨,生产了市场急需的手巾、毯子等七万四千零一十三件,全年总产值达一百五十九万元。同时,搬运各种物资六万九千二百三十吨,仅运费收入即达六万七千元。妇女们为社会增加了生产,也为国家积累了财富,全街民办事业为国家上缴的税收和利润即达十一万三千五百四十三元。
其次,由于组织了人民经济生活,妇女参加了劳动,社会财富增加了,她们个人的收入也增加了。一方面提高了妇女在家庭中的经济地位;另一方面也改善了自己的生活。仅据上新街一地调查,1959年街道企业、事业和群众自我服务事业的个人总收入即为四十五万元,加上原有工资收入,平均每户每月收入达到六十至七十元,大大超过了过去生活水平。突出的如街道织造厂的王云碧夫妇,解放前无吃无穿,东西讨食,常年都吃不饱饭。解放后男的先参加了工作,一家生活有了保障;1958年女的有了工作后,生活更加富裕了。现在两人生活都过得很好,银行还有存款。解放前两人都不认字,现在男女都有了文化,男的是工厂技工;女的当了街道工厂的厂长,会写会算,十分能干。像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多少年来造成妇女们愚昧无知的阴云已被新时代的狂风吹得无影无踪了。
再次,由于组织了人民经济生活,也促进了妇女思想意识上的变化。人们在集体里工作、生活、学习,逐步感到了集体的温暖超过了小家庭的温暖,集体生活的方便,超过了小家庭的方便,自然而然地促进了“大、公、共”思想的成长,逐步代替克服了原来的“小、私、资”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这一方面的例子也是说不完的。上新街第一街道食堂的一位搭伙户蒋文彬(女),在为食堂挑运红苕时,明知道收入不多,但她偏用两担箩筐去担,一天担了四十几挑,才得三角二分工钱,她说得很在理:“这是集体的事,不给钱我也要带头干。”市中区华一村有位七十五岁的老太太刘淑贤,集体食堂刚一成立,她就去搭伙,并把家里用了很多年的坛坛、罐罐、缸钵盆盘等都搬到食堂去了,她逢人便说:“毛主席为我们安排的这样好,我要再活几十年,我要盼到共产主义。”
同全国各地一样,重庆市在组织人民经济生活中能够做出这样的成绩,归根结蒂是加强了党的领导,坚持政治挂帅,充分发动和组织群众的结果,这是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伟大胜利,是党中央毛主席思想的伟大胜利。
这些事情使我们再一次认识到,在党中央和毛主席制定的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我国人民一定能够通过各种途径迅速摆脱“一穷二白”的落后状态。我国人民是勤劳勇敢的,我们的革命事业是无往不胜的,我们的党是无比坚强的。我们能够在短短几年中取得了国民经济高速度发展的伟大胜利,我们也一定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完成更为艰巨的历史任务。胜利永远属于人民、属于党,属于我国人民最敬爱的和伟大的领袖毛主席。
以上发言,如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第10版()
专栏:

劲上加劲力争一年完成五年任务
庞明义代表的发言代表同志们:
我完全拥护李富春副总理和李先念副总理的报告。
我是安徽省淮南矿山机械厂的钳工,能在这个庄严的大会上讲话,心情万分的兴奋激动。要说的话真多,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这里只说说这些年来,我在党的教育下,做了些什么。
我是生长在贫农的家庭,从小挨冻受饿,十六岁那年,就离乡背井,自找生路,受尽折磨。全国解放了,我也翻了身,是党给我带来了新的生命,回想过去,看看现在,望望将来,不能不引起我对旧社会的无比痛恨,同时也使我要更加热爱新社会。
十年来,党已把我由一个技术不熟练的机器工人,培养成了七级技工;由只字不识的文盲,培养成了业余工业大学机械系预备班的学生。我现在已是一个光荣的共产党员。所有这一切,是党和敬爱的领袖毛主席教导的结果。
我时刻在想:怎样来报答党和毛主席对劳动人民的恩情呢?怎样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我们伟大的党,伟大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呢?我设想唯一的办法就是竭尽我全部的精力,为共产主义大厦增添一些砖和瓦。因此,我不仅要苦干,更要想法巧干,几年来我改进的工具和操作方法共二百七十七件,使我能够年年超额完成国家生产任务。1955年超额一倍多,1956年超额二倍多,1957年一年完成二年半的工作量,1958年我在总路线的鼓舞下,抽出了几个月的时间大炼钢铁。这四年,我完成了八年的工作量。去年,党提出反右倾,鼓干劲,大战8、9两月的伟大号召,更加鼓舞了我的干劲,9月份只用了六天就完成了全月任务,全年完成了四年的工作量。去年年底,党号召我们要继续高举总路线的红旗,实现持续大跃进,夺得1960年的开门红,并要做到月月红、季季红、满堂红、红到底。我浑身是劲,我就想,咱们经常干的各种花垫圈零件,形状古怪,过去一直靠工人先用剪刀剪或铲子铲,再用锉刀锉,效率低,劳动强度高,非常累人,如果能用冲模冲制一定会好些。这就促使我着手试验。第一次用冲模冲制,结果比手工操作提高效率三十多倍。以后,我又制成一套复合冲模,内孔外圆都可同时冲出,效率又提高一倍多。但是,改来改去还是需要两三个人用大锤打,劳动强度还是重。同时,冲制较厚的垫圈,还是不行,怎么办呢?我能就此停止不前吗?我能因为已提高了效率而满足吗?不能,决不能。我必须迎接困难,继续改进。经过几天几夜的深思苦虑,终于设计出一种能自剪、自插、自冲的冲床方案。这个方案一提出,就得到党和车间领导的支持、鼓励。经过全组同志的努力和其他工种老师傅的援助,三用冲床终于胜利的制成了。现在只要一个人,一手送材料,一手操作机器,零件就会“卡察”“卡察”地掉下来,效率又提高六百四十八倍,而且冲出来的垫圈又规矩又光滑,同时,我又把冲制各种铁板的方法,进一步推广去冲制各种纸垫圈,橡皮垫圈和瓦口垫片。这样,就基本上实现了制造垫圈和瓦口垫片的钳工冲模化、机械化,还减轻了劳动强度。今年元月2号一上班,我就用自己创造的五种冲模来冲一米六绞车瓦口垫,结果,以一秒四的时间完成了原来需要四十分钟的任务,提高工效一千七百一十四倍;从元月2日至19日的十七个工作日中就干完了一年零五天半的工作量。如果按照原来的定额计算,到元月19日止,我就在干1968年7月份的活了。
新生事物总是在和旧事物的斗争中成长壮大的。毛主席说过:“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向错误的东西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我们的创造,同样碰到各种各样保守思想的抵抗。比如,当我最初试验冲橡皮垫圈时,就有人反对说:“橡皮不比铁板,软硬不吃,谁也没有见过能用模子冲的。”这时候,党支持我,鼓舞我,并对我说:“咱们没有见过的东西多着呢!处处等现成,谁来开第一炮呢?”有党的支持,我的试验终于获得成功。仅仅功效大大提高还不行,高产还必须优质,党的“高产必须优质”的要求,在我脑子里一刻也没有忘掉。在生产中,我总是全神贯注,毫不分心。每次干好第一件活总是先交检查员检查,合格后,才放心干下去。每当拿工具,看图纸,也从不马虎草率。比如有一次我加工翻车机上的弹簧,图纸工艺规程规定弹簧芯子和弹簧内径一样粗。我一看,有问题,弹簧有弹性,在缠的时候两头卡死了,当然服服贴贴缠在芯上,可是一松开,由于弹性的恢复,尺寸就要比图纸大了。根据我的领会,应把弹簧芯子的直径车小些才行。当时天已晚了,设计人员又不在办公室。我想我是一个共产党员,有责任不使祖国财产受到损失。马上我就找了值班技术员反复地进行了研究,重新决定了芯子尺寸,制成了符合要求的弹簧。事后了解,原来是编工艺的同志粗心大意,把尺寸搞错了。这一批险将报废的零件,被我在关口上卡住了。由于我坚决贯彻了“高产必须优质”的要求,并不断地改进工具、夹具、冲模等,七年来,经我加工的近三十万个零件,件件合格,没有出过一件废品。
我在取得高产优质的同时,还坚决地贯彻了党的安全生产方针。党经常进行的安全生产的教育,使我充分的认识了安全生产的重大意义,平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积极防护,时刻警惕,袖口没扎好,鎯头没抓紧,从不冒冒失失的干活。因此保持了二千五百多天安全生产无事故。
记得还是刚解放的初期,我对出勤的认识十分模糊的,认为:“工厂里人多着啦,一个人耽误个把班没有什么”。后来,经过了党的教育,使我逐渐地扭转这种错误的想法,特别是厂里领导告诉我:“只要把出勤率提高1%,我们工厂每年就能为国家多生产几十台机器,增产十万多元的财富”。从那时起,我再也不愿缺一天勤。平时,我特别注意身体健康,不要为生灾害病影响生产,好给国家多创造财富。就是这样,七年多来,我从未迟到早退,更未歇过一班,一直满勤。
革命工作,光凭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还必须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向群众学习,“人多热气大”“众人拾柴火焰高”这是党经常教育我们的。因此,平时我在小组里就从政治上关心和团结同志,和他们融洽一致,同志们也帮助我,共同努力完成生产任务。我有事总是多和大家商量,并合理的安排人力,根据工作性质,组织流水作业,这样既能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也能更快提高大家的技术。
我做的工作,是十分平凡的。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一个建设社会主义的战士来说,只不过是做了自己应做的一份事,可是党和人民却给了我极大的荣誉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从1953年起,我每年每季都评为先进生产者,连获三十次先进生产者的光荣称号,去年,又被选为人民代表,出席了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见到了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今天又在大会上发言。这些荣誉,给了我无穷力量和鼓舞。现在,我向党、向毛主席、向全国人民表示:今后我一定劲上加劲,巧上加巧,响应党的号召,大搞技术革命,力争一年完成五年任务,为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贡献出我的全部力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