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4月28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新闻纪录电影向更高的水平跃进
沈容
大跃进以来,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我们的新闻纪录电影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短短两年内,全国各省普遍建立了电影制片厂,新闻纪录电影摄影师的足迹几乎遍及全国。1958年和1959年全国生产了新闻纪录片二千二百三十六本,相当于过去八年产量的总和。1959年生产的影片中,省、市、自治区制片厂的出品占了70%。很多优秀影片在国内外都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
“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一、二集据不完全统计,观众有八千多万人次,“平息西藏叛乱”有六千多万人次;“人定胜天”有三千多万人次;“上海英雄交响曲”在上海上映的日子不多,就有七十多万观众。向国外输出的纪录片也在逐年增加。1958年就输出一百五十五部,其中有十六部长纪录片、一百三十九部短纪录片。大量新闻纪录片及时地反映了我国翻天复地的变化,报道了我国一日千里的发展,宣传了新人新事,鼓舞了广大人民的斗志和干劲。新闻纪录电影这一重要的片种,党的宣传工作中这个不可缺少的有力武器,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正愈来愈起着重要的作用,愈来愈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人民群众给了这个工作以很高的评价,他们把新闻纪录电影叫做“活报纸”,把新闻电影院叫做“政治课堂”和“业余大学”,这是我们的新闻纪录电影工作者最大的光荣。
新闻纪录电影之所以能取得这样巨大的成绩,是党的重视和不断加强政治思想领导的结果。我们党从来就是重视这个工作的,我们最早建立的电影机构——延安的“电影团”,首先拍摄的就是新闻纪录片。现在各省市的党委,经常为新闻纪录电影确定主题,研究内容,有的书记亲自修改电影的解说词。党的领导是新闻纪录电影获得成绩的最可靠的保证。新闻纪录电影能不能及时地、正确地反映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完满地和出色地完成我们光荣的任务,最重要的决定于我们是不是紧紧依靠党的领导。
新闻纪录电影之所以取得这样大的成绩,还由于坚决贯彻执行了毛主席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我国的新闻纪录电影历史虽短,但是一开始就紧紧结合当前的斗争,具有鲜明的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倾向性和目的性。这是新闻纪录电影所以深受群众欢迎的最根本的原因。目前,全国人民正在鼓足干劲,为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无疑地,新闻纪录电影必须为这一崇高的目的服务。
新闻纪录电影是“形象化的政论,而其精神应该符合于我们优秀苏维埃报纸所遵循的路线”。列宁的这个指示,已经为我们新闻纪录电影工作非常丰富的经验所证实。这就要求我们的新闻纪录电影应该像党报那样,既要有高度的思想性和政策性,又要有严格的真实性和尽可能完美的形式。我们的许多好的纪录片就具有这些特色。我们曾经批判了各种错误的思想。我们一贯不渝地坚持了新闻纪录电影的真实性。新闻纪录电影和故事片不同,和小说、戏剧不同,它不能像其他艺术那样通过作者的想像、虚构和夸张的手法来创造典型,而只应该像报纸那样从生活中实际存在的真人真事和正在发生的事象中来选择典型,进行报道。它不允许虚构、浮夸和扮演。它的主要的手段应该是采访摄影,不是万不得已,不应该进行事后的补拍和所谓的“组织拍摄”,也不可能像故事片那样细致地描写人物的心理状态。
过去曾经有个别同志主张电影工作者可以向被拍摄的单位提出某些建议,如组织生产竞赛,举行联欢等等,然后拍成电影,并且认为这是推动工作的一种方法。这种主张显然是错误的。因为领导人民群众前进的是当地的党委,而不是外面去的电影工作者,新闻纪录电影工作者应该在当地党委领导下,深入生活,积极参加群众的斗争,根据宣传报道要求,采访材料,研究材料,然后进行拍摄。
新闻纪录电影这种真实性的原则,是由这个片种的特性决定的。只有严格遵守这个原则,新闻纪录片才能正确地反映人民的生活和斗争,得到群众的信任。只有在真实性的基础上,才谈得上影片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如果新闻纪录片不真实,就会影响影片的政治威信,从而也必将影响党的宣传工作的威信。所以只有以办党报的精神来要求新闻纪录电影,才是唯一正确的道路。我们的新闻纪录电影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威信,人民群众把它叫做“活报纸”,这绝不是偶然的。有些人曾经片面地强调影片的艺术性,忽视了真实性的重要意义,忽视了影片在政治上的影响。他们认为强调影片的真实性就会束缚作者的创作,影响影片的艺术性,他们强调“补拍”、“组织拍摄”、“扮演”的艺术效果好。这样他们就把真实性和艺术性对立起来了,而不了解新闻纪录片的艺术性必须建立在真实性的基础上,建立在高度的思想性的基础上。
当然,我们在坚持新闻纪录电影的真实性的同时,还应该不断地努力提高新闻纪录电影的艺术性。新闻纪录电影的艺术性,主要表现在:影片的内容力求准确、鲜明、生动;结构紧凑,逻辑严密,具有说服力;画面清晰,能突出主题思想。影片的解说词应该力求顺畅、精练、生动、通俗易懂,避免洋八股和学生腔。影片的音乐应与画面结合,具有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我们的影片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做到群众化和民族化,使农民看得懂,喜欢看。这实质上是为五亿农民着想的问题,也是电影工作者的群众观点问题。
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向新闻纪录影片提出了新的任务。为了新闻纪录电影向更高的水平跃进,新闻纪录电影工作者需要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主席著作的学习,加强思想改造,坚持深入生活和劳动锻炼,努力提高业务能力,拍摄出更多更好的反映我们的英雄时代和英雄人物的、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纪录片来!


第7版()
专栏:

继续提高电影发行放映工作
杨少任
我国的电影是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人民,配合生产建设,推广先进技术经验,并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有力工具。而电影发行放映工作则是把电影输送给广大观众,使电影更好地发挥宣传教育作用,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一项政治思想性极强的工作。随着工农业的全面大跃进和电影事业的飞速发展,两年来,电影发行放映工作也获得了很大的成绩,全国放映单位已达到一万四千五百六十五个(不包括部队数字),其中87%分布在工矿和农村。为广大农村和部分工矿、部队放映的拷贝供应量,也比大跃进前的最高年度供应量有了成倍的增加。因此,使广大工农兵群众、少数民族,以及住在山区、海岛、边远地带的居民,都有可能看到电影。两年来共有观众七十亿一千万人次(不包括部队数字),超过了前八年六十八亿二千万人次的观众累计数,仅1959年观众数就达到了四十一亿四千万人次。
随着电影发行放映工作的发展,我们的电影对一年数十亿的观众来说,已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精神世界,有力地配合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广大观众提高了阶级觉悟,激发了革命热情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河北涿县涞水镇三姐妹放映队在垒子煤矿映出影片“矿灯”时,把解放前后矿工生活编成今昔对比材料进行宣传。映出后,老工人含泪诉说道:“解放前吃不饱,穿不暖,贼工头不是打就是骂,真是牛马不如;如今我们成了煤矿的主人,再不好好干,怎么对得起共产党和毛主席啊!”全体矿工纷纷表示了决心,第二天生产量立即在日产一百五十吨的基础上,提高到日产二百吨。很多优秀影片如“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上甘岭”、“万水千山”、“党的女儿”等,在许多单位映出后,党委立即召开座谈会,结合当时当地情况进行讨论,产生了极大的政治效果。不少地方以影片中英雄人物的名字,为自己的生产队或工地命名,成为一种克服困难、推动生产的强大精神力量。电影在各个生产战线上鼓舞劳动热情、促进技术革新的生动事例也很多。影片中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成为观众的学习榜样,甚至提出要为祖国创造出新的成绩以争取上银幕。影片“三八河边”在金沙江边普木管理区放映后,当地五个妇女自动组成突击队,参加积肥工作。她们激动地对党支部书记说:“电影上陈淑贞是妇女,我们也是妇女,难道只看别人,我们就松劲吗?”那些及时反映时代面貌和新人新事的新闻纪录片,以及介绍先进技术的科教片,更为观众所热烈欢迎。他们赞扬这些影片是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和传授科学技术的活教材,往往反复看片,逐句记录,描绘图样,并迅速掀起学习新技术的热潮。科教片“八字宪法保丰收”“天上飞”等在农村、工地受到了普遍重视,有的观众当场表示:“电影上能干,咱就办得到!”电影发行放映工作的发展,也大大地丰富了人民文化生活,使电影成为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电影发行放映工作者是联系群众最广泛的一支党的宣传队伍。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正确地执行了毛主席的文艺方针。特别是电影发行体制下放以后,在中央和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以及县委、基层党委的领导和重视下,电影发行放映工作更加紧密地配合了当地的政治运动和党的中心工作,为政治、为生产服务。大跃进以来,随着经济发展高潮的到来,人民的生活逐步得到提高和进一步改善。特别是扫盲工作、普及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广大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要也日益增长,因而促使电影发行放映工作必然要迅速发展,以满足人民文化生活的需要,这是电影事业发展的基础。
在党的教育下,电影发行放映工作者的思想面貌也起了很大变化,逐渐认识清楚自己所肩负的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的政治思想工作。在工作中更加充分发挥了革命积极性和创造性,因而以有限的物质条件发挥了巨大的政治作用,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无论为观众选择影片,洗印分配拷贝,以及组织观众,配合中心任务进行宣传等一系列的组织工作中,都体现了政治标准第一的原则。广大放映队员更是长年翻山越岭,不辞艰辛地深入到工农兵基本观众中去,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不仅是好的放映员,而且随时随地传达党委指示,号召群众完成当前中心任务,表扬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他们经常自己编写材料和绘画,利用幻灯、民歌、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生动地结合影片进行宣传工作,更加充实了影片本身的宣传战斗力量,形成了一支文艺战线上多才多艺的宣传队伍。两年来,在党的总路线的鼓舞下,放映技术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技术革新上获得了丰富的成果。尤其是在条件较差的农村放映工作中,像简易的白昼银幕的普遍应用,为农民利用休息时间看电影,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最近哈尔滨市东北影院在党委大力支持下,经过职工的艰苦努力,实现了全部以自动线来操作放映,出现了先进的技术水平。目前许多地方的技术革新成就,还有待于进一步集中交流、迅速推广,以达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要求。
电影发行放映工作各方面的成绩都是很大的,在制片与观众之间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更加注意到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问题。我们的电影工业是在“一穷二白”的家底上发展起来的,尽管发展速度很快,但各种设备还赶不上实际的需要。因此对影片发行数量,要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和需要,充分提高拷贝的使用率。过去在一部分发行放映人员中重视艺术片,轻视新闻、科教短片,重视城市影院工作,轻视农村、工矿放映队工作的现象,虽然已有了极大改变,但是还要努力克服过去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面向农村,加强农村中的电影发行放映工作,更紧密地配合农业生产,为五亿农民观众服务;并要加强新闻、科教短片的发行放映工作,使“形象化的政论”及“通俗化的演讲”的片种,在观众中更及时、广泛地密切配合生产,在目前正在轰轰烈烈开展的伟大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群众运动中,尤其要更好地发行、放映科教片。
电影发行放映工作者身负着向广大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宣传教育的重任,几年来工作是有成绩的,在今后的大跃进中,我们还要巩固已取得的成绩,坚持贯彻总路线,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更好地完成党所交付的光荣任务。


第7版()
专栏:

使科学教育电影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洪林
我国科学教育电影自1952年诞生以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已经迅速地成长茁壮起来。拿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来说,几年来共摄制了三百一十余部科教片,七十七号“科学与技术”杂志片,还翻译了苏联及各人民民主国家的科教片近三百部。影片的质量也逐年提高,拍摄了像“培育壮秧”、“淡水养鱼”、“长江大桥是怎样建成的”、“人造卫星上了天”、“红旗颂”、“生命的凯歌”、“小麦大面积丰收”、“中国猿人”等优秀影片。
特别是在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提出以后,随着全国大跃进的形势,科学教育电影也与其他片种一样,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影片在贯彻为政治服务、为生产服务的方针上更加坚定,与当前政治形势、生产实践结合得更为密切。有关工农业生产的题材比例由过去的60%上升到85%,这样使得在大跃进中群众创造的先进生产经验,能以在影片中大量地反映出来,传至各地。对于一些重大的题材,又实行了成批拍摄的办法,如关于炼钢炼铁的技术,工厂的技术革新,水稻丰产经验,农具改革,农田水利等,均曾连续摄制成几部或一、二十部影片,许多影片的政治性思想性提高了,而在科学内容和表现手法上也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目前科学教育影片不仅为广大观众所熟悉、所喜爱,而且在不少地区还得到了很好的运用,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如河南省安阳市配合向工人进行看机械图纸的教育,曾连续组织工人观看“速成看图法”影片四次,帮助了工人早日掌握看图技术。上海一家翻砂厂的工人在看了“漏模造型”影片后,回到厂里就按片中所介绍的方法做了,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一倍。黑龙江密山水库工人已经从工具改革的影片中学会了几种工具,并来信给制片厂要求寄给另一种新工具的图样。一些县和公社则运用农业丰产经验的影片来推广农业生产技术,他们对于农业八字宪法的影片,尤其感到兴趣。群众把看科教片视为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方法,有的观众甚至一面看电影,一面在影院内摸黑记笔记,或是利用放映中的间歇时间组织讨论。我国科学教育电影的一切成就,都是在党的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在毛主席文艺思想指导下所取得的。
积极地为生产服务,为文化革命技术革命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紧密地与我国政治形势和生产实践相结合,这是科学教育电影事业所应遵循的基本方针。而要服务得好,结合得好,科学教育片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执行它的任务的。
一是传播先进生产经验,大力推广生产技术。在蓬勃发展的群众性的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运动中,新的创造发明层出叠现,生产技术也是日新月异,其中有许多项是迫切地需要迅速推广,在这里,科教片便成了一种有力的宣传工具。这类影片的专业性较强,有的甚至是专为某个部门中的某个工种的工人而摄制的(如最近拍摄的“侧吹碱性转炉操作法”即是专为这种转炉的冶炼工人的),其作用亦不同于一般影片,虽然它的观众面有着一定的限制,但是却可以更直接地为生产服务,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此对于这类影片的发行工作,就要有一套相适应的“对口放映”的办法。
在这类技术推广片中,目前需要用较多力量来反映农业技术改造,实现农业现代化中的技术问题,更好地为五亿农民服务。譬如现在正在全国推广的七种已定型的插秧机,便需要迅速地拍成影片,来配合各地训练机械插秧操作手的工作。农业“八字宪法”是我国农业生产经验的结晶,也还需要作进一步有系统的介绍,使之成为一套完整的科学教育片。
二是普及科学知识,提高人民科学文化水平。在目前向科学进军的群众性的运动中,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已成热潮,陆定一同志在去年全国群英会上曾说了这样一段话:“工农群众一旦掌握了文化科学和技术,在生产中好比骏马添了双翼,就能够更充分地发挥他们丰富的生产经验和创造性,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飞跃前进。”科学教育电影就应当肩负起这种为骏马添双翼的工作,拍摄各种普及科学知识的影片,如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天文学等。这些影片必须联系实际,通俗易懂,为一般观众所喜爱,真正做到列宁对科学教育影片所指示的那样,成为“形象化的通俗演讲”。在这类影片中也不能忽视对新的现代化科学知识的介绍,对一些新兴科学作些深入浅出的解释。除了以成人为对象的影片以外,还可专门拍摄一些为少年儿童们看的科学技术影片,鼓励我们的下一代钻研科学的顽强意志,扩展他们的知识领域。
三是为教学拍摄的影片。这类影片我们过去拍的很少,但这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今后也需要大大加强。这种影片是根据教学需要,依照教学大纲,并按不同年级不同对象而进行拍摄的。尤其对于教学中的难点,教学影片可以充分发挥电影形象的特点,帮助学生迅速理解。这类影片既可用之于大中小学,也可用之于业余学校、电视大学,它是教学中有力的辅导工具。
四是纪录性的科学技术影片。这类影片着重介绍我国劳动人民敢想敢说敢做的创造精神,介绍科学技术上的新成就。虽然这种影片对于技术问题讲得不像技术推广片那样细致,但它的启发性很大,使人们可以举一隅而反三,用之于自己的工作部门。它和一般新闻纪录片不同的地方,是它对于人类改造自然的斗争,对于一些技术革新中的窍门,要着重于科学的解释。如前不久上映的影片“小厂实现机械化”,便是具体地介绍了上海的一家里弄无缝钢管厂怎样攻破了几个技术关键问题,而实现了机械化的过程。有的工厂工人看了此片后,觉得人家设备很差,尚能如此大胆革新,那么自己条件好,也一定能提前实现机械化,因而学习影片中介绍的攻关键的精神,获得了很好的成绩。
按照以上所说的任务、对象,我们对于科学教育片大体上可以划分为技术推广片、科学普及片、教学片、科学纪录片等四类。自然,这种分类是不可以机械地理解的,很多影片便是兼有两种以上的任务的。除了这四种以外,也还有科学研究片、科技杂志片、科学幻想片等等。但是,不管哪一类的科学教育影片,都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性思想性,丰富的科学内容,和生动鲜明的形象。这一点是我们在提高影片质量方面的主要体会。
在我们厂里曾经出现过一种论调,认为科教片就是讲科学技术问题的,不必谈什么思想性,他们企图以所谓科教片的特殊功能来取消影片的政治思想教育作用。实际上,毛主席所说的“以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以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是适合于一切文艺作品的,作为电影的一个片种——科学教育片绝不能例外。
传播知识本身并不是我们的最后目的,一部影片的效果,归根到底,是要看它在促进生产方面的作用如何,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得如何,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进行得如何。早在我国刚刚开始拍摄科学教育片的时候,党和国家就指出,这种影片必须以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来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必须和各种各样的唯心主义观点作斗争。就像我们拍摄“中国猿人”这样一部影片,便应以劳动创造人类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作为红线,所有关于猿人的体质特征、工具制造、火的使用,都要紧紧地围绕着这一观点。如果没有这种观点,那么影片至多只能成为支离破碎、杂乱无章的知识片断。毛主席告诉我们:“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抽去了影片的思想性,就是抽去了影片的灵魂。因此,要提高科教片的质量,必须要不断地为提高影片的政治性思想性而努力。
当然,科教片有它的特性,它和其他片种是不同的,它是要传授科学技术知识的,因此一部好的科教片,必须有丰富的科学技术内容。观众到影院里来看科教片,总希望多获得一些知识。他们要求这种知识是正确的、深刻的、新颖的,同时又是为自己能够懂得能够接受的。这几年出品的科教片中,知识内容是在逐渐充实着,但是也仍然有些影片是比较肤浅的,单薄的,甚至个别地方还有不完全正确的。比较多的情况,是在重要的关键所在,轻轻滑过。观众们正是在这个地方需要知其所以然,需要探求其本质,而有的影片恰是讲到这里就含糊起来,或是转移到别的问题上去了。同时也有的影片为了加强科学性,不必要地增加一些复杂的公式数字和动画,使人感到深奥难懂,这样的做法,也同样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纠正这种模糊肤浅与深奥难懂的现象,力求在内容上丰富充实而又恰切易懂,这确是目前科教片创作中一个重要问题。
为了提高科教片的质量,还要有优美生动的表现形式。有人认为,讲述科学技术的影片总免不了会枯燥乏味,生硬呆板的,这实是一种误解。高尔基在论述科学文艺读物的文章中,早就谈到了这一问题。许多优秀的科教片也在事实上证明了它们是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当然,科教片的表现形式,也应有自己的特色,它无法细致地刻划人物,不可以离开科学内容去虚构情节,它特别需要层次分明结构严密,把问题说得清清楚楚,使观众在理解的基础上产生兴趣,而逐步深入到科学的内在规律中去。
高度的思想性与丰富的科学内容相结合,同时又尽可能具有生动优美的形象,这便是我们对于科学教育影片的要求。
新中国已经跨进了第二个更光辉的十年,在新的十年内,要基本上实现工业、农业和科学文化的现代化,把我国建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目前一个全国性的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运动,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着,广大群众高呼着要攻下文化山,闯进科学宫。在这样的形势下,科学教育电影所担负的使命更加重大了。党和国家决定大力发展这一事业,许多地区和许多部门都将陆续拍摄大量的科教片。而在工厂中、农村中、学校中运用电影进行科学技术教育的工作也将有新的进展。这一切对于我们从事这一工作的人来说,确是无比兴奋的事。我们决心在党的领导下,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和各兄弟单位一道,更好地完成党和国家所交付给我们的光荣任务,力争科学教育电影的更大丰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