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4月20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在印度三个多月
——参加世界农业博览会归来 四川新繁县新民人民公社社长 罗世发
飞机从祖国首都出发,载着满机中国农民和中国农民的心意,穿云破雾,朝印度首都飞去。
机身很平稳,我的心却非常激动。是印度人民的邀请,是祖国的党和人民的嘱咐,是全国农民弟兄的委托,我们才得到了参加世界农业博览会的机会,去和印度农民交流农业生产经验。我们的责任多么重大!我们的任务多么光荣!
越往南飞,天气越热。12月里,祖国北方铺天盖地,一片白雪;到印度却见鲜花开放,树枝、草地绿油油的。我们都赞不绝口。老马同志
(河北定县韩家洼人民公社社长马宝山)说:“印度的自然条件多好!隆冬季节都能长庄稼。”他注视了半晌,又说:“这样的自然条件,我看一年可以收四季庄稼。2月里收麦子,下茬种大麦,6月里收了大麦可以种谷子,9月里收完谷子再种红薯或荞麦。”他是个老农民出身的人,农业生产的经验是非常丰富的。我们后来知道,印度一般一年只收一季庄稼。
三百五十万人次参观
世界农业博览会在去年12月11日开幕了,有十三个国家参加展出。中国馆是这次博览会中三个最大的展览馆之一。我们的展览品以实物为主,图表、照片、模型为辅,共四千余件,还配合着放映了二十四部电影,印发了二十七种材料,传播了我们农业生产的技术和经验。
印度人民,特别是印度农民弟兄和农业工作者,对我们中国馆是这样的热烈欢迎,真叫人感动。开馆第一天,就人山人海,挤得不得了。差不多每天都有三、四万人来参观,最多的一天达到十五万。我们展览馆的屋子后面有一条铁路,每天从休息室的窗子里望出去,总看到一列列火车挤得满满的,连车顶上、车门脚踏板上都攀满了人,人们嚷嚷着,挥着手,我们问翻译同志,说是他们在欢呼:“中国馆到了,中国馆到了!”有些参观者挤不上火车,就从一百英里以外徒步前来。有些参观者参观了二次三次五次,还不满足。有人在留言簿上写道:“我已经接连花了八天时间,在你们馆里参观了八遍,总觉得看不够,还想来看!”有些参观者出不起博览会的门票,就一面要饭一面走,饿着肚子也要来参观。有个没了双脚的残废人,一路用手撑着爬着进来要参观,我们连忙扶他坐上凳子,他却耐心地坚持看完全馆。开馆时间是每天下午二时到九时,后来我们不得不提早到上午十一时开馆。闭馆日期原定在2月15日,一再延长,直到2月29日才结束。我们怎能忍心不去满足千万个已看和未看的人们的希望啊!展览八十一天,参观人次达到三百五十万。这期间我们还举行了八百多次农业技术交流座谈会。
“广阔前途”
参观的人们抑止不住心头的激动,纷纷在留言簿上写着热烈的赞扬和鼓励的话。说“中国馆是最丰富的一个馆”,“是真正交流农业经验的馆”;说“从这个馆可以看出中国进步的广阔前途,这是人类进步的一个范例,一个光辉榜样。”当人们看到我们展出的一百四十粒的大麦穗、一尺三寸长的玉米棒、十五尺的高粱、十三尺高的甘蔗、一百七十多个棉桃的棉株、八百七十八个夹的大豆、六尺多高的油菜,以及果实累累的花生、芝麻的时候,都又惊讶,又兴奋。旁遮普省来的一批农民兄弟,激动地交谈:“我们省的玉米和棉花在全印数第一,但一比中国,就差远了。”参观者纷纷向我们要种子,可惜我们带得不多,只有两千多份,很快就分送完了。
印度农民弟兄特别感兴趣的是我们的人民公社。当我指着实物、模型、图片介绍我所在的公社现在已经“点灯不用油,操田不用牛”、盖了几幢居民大楼、买了几辆载货汽车、还有公社电影队……等等的时候,他们听得都入了神。等他们看到听到我们在解放那年还是衣不遮体、食不饱肚的悲惨光景的时候,他们又都沉默不语了。
印度农业工作者更感兴趣的是我们技术革新后出现的改良农具。例如小型的水稻插秧机,最引起人们的注意。他们对每一个零件都详尽地询问、细致地观察、拍照、画图样、记笔记。不久以后,印度许多省邦的农业技术人员进行了仿制,马德拉斯邦已在他们自己的展览馆中展出了仿制品。印度人民多么智慧、多么好学不倦啊!
印度也有许多先进的农业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发现他们已经普遍地做到了水牛产乳,所以印度牛奶很多。我国的水牛近来也能产乳了,但还不普遍,这一项宝贵经验,就大大值得我们学习!
兄弟情
我感到博览会的更大影响更大效果,还在于加深了中印两国人民的友谊。这方面有着数不尽的感人的小故事。
有位农民弟兄从一百二十英里以外的旁遮普省赶来,一连参观了五天以后,便找到我,非常诚恳地说:“我要交个中国农民做朋友,我要学习中国农民的经验。”我们亲切地作了长谈,满足了他的要求。我们还送他两包玉米种子,他高兴极了,激动地说:“我要让我们全村知道,这是中国的种子,它会在我们印度土地上结出比中国更好的果实来!”他几次三番跑来邀请我们到他们村里去作客,因为忙,我们抽不出身来,觉得非常抱歉。他却不以为意,回去带来了全村八十多位农民兄弟,说:“知道你们太忙,就让我们来吧,反正不见面是不甘心的。”闭馆那天,都半夜十二点了,他忽然又找到我的住处,见了面也不说什么,最后,慢慢地说:
“不知道哪天再能相会啊?亲爱的兄弟,回国后可别忘记我们!……”
还有一个新德里的电气工人,更使我难忘。从开馆到闭馆,他没缺过一天,天天下工后赶来参观,对馆的展览内容熟悉到闭着眼也能指对和背出。中间有几次他带着他全家和邻居亲友一同来,他让我休息,说:“你累了,我代你讲解介绍。”他讲解介绍得比我详细、生动得多,听得人们连声称赞:“阿恰,阿恰(好,好)!”他也几次请我去他家作客,亲切地说:“我的住处简陋矮小极了,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招待您,但是有一块干净的草地可以坐,还可以请你喝一杯奶茶。”我还是因为抽不出工夫,辜负了他的盛情。闭馆那天,他留恋不走,忽然说:“你等我一下。”他出去了一小会儿,拿着一个新的羽毛球拍,双手递给我:“兄弟啊,我不送你一个纪念品我不甘心,但我的经济力量只能买一个,你回国后看到它,就如同看到我,我们的友谊永世难忘!”我们交换了礼品。我们紧握着手,好久不分开。我见他眼里泪水汪汪,说不出话来。
我们的老陈同志(河南遂平县嵖岈山人民公社社长)也和许多印度农民弟兄结成了深厚的友谊。一位头发灰白的中年人,他不断跟老陈拍着自己的心,说:“我们心连心,我们的心是一样的!”他因为邀请老陈作客未成,也带着全家老小,提着家做的饭菜、点心、烟酒,跟我们聚了一次餐。闭馆那天,他又带着点心来找老陈:“请你再尝一尝吧!明天我们就要分别了。为了印中人民千年万年的友情,我装了一瓶恒河的神水,我要天天跪着祈祷!”
几乎所有的参观者都在展览会上挂着的周总理和尼赫鲁总理相互友好访问的巨幅照片面前停步,一往情深地注视着,半天还不肯离开。人们说:“周总理虽是中国人民的领袖之一,我们同样非常尊重敬爱他,多么希望他再来印度啊!”他们纷纷向我们打听周总理近况,要我们捎信给总理问好。
中国馆要闭幕了,大批参观者,留恋忘返,情不自禁地提起笔来在留言簿上说一些知心话。这个说:“到了中国馆,就像到了自己的家,如今要和家告别了!”那个说:“我祈祷上帝,让毛泽东先生长生不老,他使中国人民得到了最大的幸福!”这个说:“我太喜欢你们了,你们心胸宽大,善良热情,肯帮助我们!”那个说:“河可干,山可崩,我们两国人民的友谊永垂不朽!”……
飞机从印度首都起飞,载满印度农民的深情和中印两国人民的友谊,穿云破雾,直向祖国首都飞来。
机身照样平稳,我的心比去时更加激动。三个多月的印度逗留,等于上了多少次生动而有教育意义的课程!印度人民是这样的勤劳朴质,这样的智慧热情!亲爱的兄弟,亲爱的朋友,我怎会忘记你们!让我们的友谊万古长青,光照日月!


第8版()
专栏:

我怎样塑造列宁的形象 俄罗斯联邦人民美术家 茹可夫
当我最初在美术作品中表现列宁的时候,在很长时间内,我的画总是因袭他人,没有创造性。我没有看见过列宁,只能根据他的战友、朋友和亲人的回忆,根据照片、纪录片和一些雕塑来了解列宁的形象。
研究各个画家画的列宁的形象,观察许多演员扮演的列宁,我得出一个结论:某些造型艺术作品和舞台表演,自然主义的气味太重。我自己也有这个毛病。
有一次,我画一张表现列宁参加义务劳动的画。在画模特的时候,我尽量寻找扛圆木时最优美的动作。许多尝试,都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后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找到最理想的姿势。我觉得,这个姿势真实地表现了人们扛圆木时自然的状态。为了检查作品的效果,我把画拿给朋友们看。所有的人都觉得画上的圆木太大,列宁扛起来太重,最好把木头画小一些。听了这些意见,我拿起橡皮,就像拿刨子刨木头一样,把圆木的份量减轻了。然后再拿给观众看,请他们对这幅画提意见。可是,大家仍然给我提出了同样的意见。我企图为我的画辩护,我强调说明这个姿势是自然的,强调说明列宁的体力很大。可是谁也不同意我的说法,每个人都坚持要缩小画面上的圆木。只好再一次缩小圆木,大大减轻重量。即使这样,还有人怀疑:“不太重吗?”不等我回答,他们就肯定地说:“似乎太重,不行,不行。”这时我明白了,观众所以提出这些意见,不是因为圆木真的太大,而是因为他们都衷心爱戴列宁,看到列宁扛很重的东西,心里觉得过意不去。
关于在克里姆林宫进行义务劳动的回忆录,我再次读了几遍。一件事吸引了我的注意。列宁从人民委员会大楼出来,看见人们排成队,准备去参加义务劳动。他要求警卫队长允许他站到群众的队列中去。队长请列宁站到排头。于是,我好像亲眼看见列宁跟人们站在一个行列里,人们扛着铁锹、镐头和铁棍,跟着自己的领袖前进。这支义务劳动队伍的背后是古老的克里姆林宫。我心里豁然开朗了,无论是义务劳动的题材,还是新的、更形象的东西,都可以这样处理。而从前的处理是自然主义的,肤浅的。
想到一个题材以后,不论从技术上,还是从思想内容上,事前都要考虑周到,像导演似地把它安排好。这是十分重要的。
有一次,共青团第三次代表大会的一位代表对我讲了下面一段故事。这件事发生在大会进行期间。列宁的演讲结束了。人们提出一些问题请列宁解答。一个来自远方的农村小伙子提了一个问题。他问,什么地方可以买到上车轱辘的松焦油,乡下特别缺少松焦油。在那么庄严的晚会上,对伟大的革命领袖提出这样的问题,使人感到窘促。许多人大笑起来,并说,看你问些什么。这时,列宁作了一个手势,阻止了笑声。列宁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很合乎情理的问题,对于受到战争破坏的农村来说,这确是一个有本质意义的问题。他向青年们问道:如果在农民的经济生活中那么需要的大车都停了下来,我们每天谈论,每天关怀的革命车轮还能顺利地旋转吗?
在这个绝妙的对比中,列宁揭示了一个多么合情合理的联系啊!大厅里的气氛顿时改变了,人们感到列宁多么和蔼可亲。
这就是劳动者,特别是工人和农民关于列宁的回忆最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最能为画家提供丰富材料的原因。
了解了类似的材料,就不难想像出列宁在日常生活中的情景。这样,我又想到几个题材,即:“犀利的武器”、“关于布琼尼骑兵的故事”、“嫩芽”。处理“嫩芽”这个题材时,我运用了风景的效果:春天,列宁在大自然的环境里。草木的嫩芽使列宁产生了对于未来的革命幼苗的想望。我想,这种处理方法是可以把画家的构思传达给观众的。
在造型艺术中,美术家塑造的列宁的形象,大多是热烈的政论家和无产阶级革命的领袖。这些题材常常要求作者采用夸张手法,采用招贴画的缩影法,要求作者把形象表现得雄伟。但是,当你阅读列宁的亲人、近人和战友们的回忆录时,看到他那异常渊深的智慧和可爱的形象,看到他那淳朴的作风、高尚的道德和完美无缺的性格,简直使你惊讶。
在四十年代,当我刚刚开始创造列宁的形象的时候,我只有一个小的愿望,即完成几幅表现列宁的画。现在,当我创作了几十幅表现列宁的画以后,我的构思一年比一年多了。我认为要创造劳动人民伟大领袖的题材,一个美术家一生也画不完。
(摘自第十一期“苏中友好”)(附图片)
前线报道
茹可夫


第8版()
专栏:

红日颂 李树瀛 王永泉
1870年4月22日,
为旧世界准备了定时炸弹——
伟大的列宁诞生了!
红日就要赶走黑暗。
列宁,人类的儿子,
他挺身革命风暴的前面。
他一手高举马克思战旗,
他一手高举起阶级利剑!
1917年11月7日,
定时炸弹火山般爆发了!
红旗插上冬宫,
列宁将红日托上地平线……
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人民掌握了政权!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就要崩溃在列宁面前!
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革命的指南,
在亿万人的欢呼声中,
毛泽东登上天安门!
东方巨人高瞻远瞩,
眼前是共产主义道路,
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
不断革命直奔人间乐园……
今天,列宁九十大寿,
帝国主义心惊胆寒;
列宁的年龄在增长,
帝国主义的寿命在缩短!
列宁,无产阶级的红日,
列宁照耀人类向前!
听吧,当列宁再一次欢呼,
旧世界彻底完蛋!


第8版()
专栏:诗情画意

诗情画意
李琦画 江城诗
——妈妈当了工人阿姨啦,
——不,妈妈当了中学生。
两个孩子围着桌子,
像花喜鹊一样争个不停。
妈妈听了哈哈笑,
好孩子,你们猜透了妈妈的心。
若不是成立人民公社,
妈妈哪能当工人又当学生!


第8版()
专栏:春城新歌

春城新歌
新景 苏宗仁 王慧秋
食堂里饭菜热腾腾,
抹桌又端凳;
大嫂笑颜开,
席间穿梭行……
桌旁有人问:
“为啥这样起劲?”
“当这么大的家,
我怎能不高兴!” 缝纫组
挂灯结彩,
喜气洋洋;
敲锣又打鼓,
鞭炮连声响……
“妈妈,这么热闹,
谁家娶新娘?”
“孩子,别嚷!
“你看!缝纫机进新房”……
理发室
张家小明,
王家小华,
个个争坐镜台前,
要大姐理发。
白帽白罩衣,
大姐笑得像朵花;
巧手使夹剪——
人人容光焕发……
托儿所
老李下班回,
门内静悄悄;
“素兰呢?哪里去了——”
房里摇篮排成行,
她坐床边把手摇:
“嘘!别吵!
孩子们才睡着……”
两次作客
王功藩
二月前我路过北京,
顺便拜望了大婶。
她围着锅台打转,
床上的孩子弹腿啼喊。
大婶忙给孩子穿衣,
又把换下的尿布洗净,
火炉上饭锅冒出焦味,
急得她热汗浇头怨声阵阵。
昨天我又从北京路过,
顺便又去看望大婶,
只见她家的房门虚掩,
满屋清洁却不见人影。
我正在暗地纳闷,
东邻奶奶过来搭岔:
“你大婶在民办鞋厂工作,
我也刚把她屋里拾掇干净”。
老奶奶的话尚未落音,
走廊里响起格格笑声,
一群妇女下班归来,
大婶急步踏入门坎。
大婶的脸上红光闪闪,
又说又笑还双手指划,
看她那股高兴劲儿,
仿佛一位少女青春。
不等我插话开腔,
她紧把我的手搀起:
“走!到咱居民食堂,
请你吃一顿饺子!”
我尾随大婶穿过街心,
道旁的行人面容可亲,
棵棵白杨吐出碧绿新芽,
我的心呀像春潮翻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