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4月11日人民日报 第15版

第15版()
专栏:

建筑工作者的新任务
梁思成代表谈大办城市人民公社后要考虑新的城乡规划
我国的城市建设和农村建设,都是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划,有计划地进行的。农村人民公社的进一步巩固和城市大办人民公社,就不仅要求我们去完成更多的城乡规划任务,而且要解决许多新的问题。妥善地解决这些问题,这是我们建筑工作者的光荣任务。主席、各位代表、各位委员:
我完全同意李富春、李先念、谭震林三位副总理的报告,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报告和陈叔通副主席的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三位副总理的报告是振奋人心、鼓舞干劲的战斗的号角。作为一个建筑工作者,我以无比兴奋的心情注意到国家预算中基本建设投资额是三百二十五亿元,占国家总支出的46%左右。再加上上年结余和地方自筹的投资约六十亿元,总额就达到三百八十五亿元左右了。在基本建设中,一般工业企业的费用约有一半用在建筑上,假使大体上照这样推算下来,在1960年中,将有大约一百九十亿元的资金由我们建筑工作者手中花出去。这就使我们更具体地体会到李先念副总理所指出的和1960年美国政府预算的鲜明对比。美国预算的军费占57.1%,是一个剑拔弩张,青面獠牙的扩军备战的预算。而我们的预算中,仅仅是基本建设投资就占了45%左右,这就有力地说明我们“从事和平劳动的热烈愿望和节减国家经费加速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强决心”。这样的具体体会给了我们更大的鼓舞,鼓起了我们更高的干劲。我们建筑工作者坚决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一定更多、更快、更好、更省地完成党和政府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
我们的社会主义建筑是按照全国和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计划而进行建设的。每一个城市、工人镇或人民公社的建设都必须首先按照计划的要求,将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建筑做出合理安排。那就是我们城乡规划和建设的工作。现在我就这方面的问题发表一些意见。
十年来,随着各项建设事业、特别是工业建设的蓬勃发展,我国的城市建设也有迅速发展。据统计,我们已经在二千一百多个城镇中进行了程度不同的建设工作;其中平地起家,完全新建的城镇有一百六十七个;大规模扩建、改建的城市有一百二十四个。由于大规模地进行了新建、改建和扩建工作,就使我国城市的分布状况,旧城市的经济构成、内部布局和城市面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城市人口已经比解放前的四千多万,增加了一倍以上。许多城市的建筑面积增长了几倍或几十倍。我国的城市建设在十年以内已经跑过了历史上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路程。
在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1958年的大跃进开始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我们国家的各项事业就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到处都在轰轰烈烈地进行建设。国民经济持续大跃进,特别是工业建设大发展的需要,促使我国的城市建设也以飞快的步伐向前奔跑。我国的城市正在以空前的高速度,从来没有过的大规模在发展着、建设着。根据初步统计,两年来,在城镇里建成的工厂、住宅和公共建筑的面积约达两亿九千万平方米以上。举个例子来说,若按上海市现有的建筑面积计算,在仅仅两年中,我们就已建成了三个乃至四个大上海了。许多新的工业基地正在大规模地进行建设。新的城市正在迅速地形成。许多大中城市、省会和自治区首府的改建工作正在有计划地进行。规模巨大的首都改建工作正在全面展开;十大工程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首都天安门广场和长安街,上海的闵行一条街,南昌的八一大道等,都以其宏伟的气魄,优美的风格表现出社会主义城市的新面貌。在城市建设飞跃发展的同时,农村人民公社也进行了大量的新型农村的建设。河北徐水的商庄人民公社,广东花县新华人民公社,上海的长征人民公社,四川成都的金牛人民公社等等,都以飞快的速度建成了第一批新农村。社员们高高兴兴地住上了过去城里人都住不上的,阳光充足,清洁美观的新房子。我国的城市和农村正向着现代化的园林化的方向发展。这是十分令人兴奋的事情,作为一个建筑工作者,我尤其感到欢欣鼓舞。
我国的城市建设和农村建设都是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划,有计划地进行的。城乡规划和区域规划也有了很大的开展。1958年以来,全国城市规划已经由重点而普及到所有的城市。在设市的一百八十多个城市中,都有了深度不同的总体规划。我们已进行了许多县城和新工人镇的规划。在全国一千七百多个县城中,大约三分之二以上都有了粗略的规划。这样就保证了城市中各项建设项目、特别是大量的工业建设项目比较合理的安排和整个城市比较合理的布局,使城市的各个局部有机地结合起来,近期和远期相互照应。
为了适应农村人民公社的发展,各地贯彻了党的八届六中全会关于“逐步改造现有的旧式房屋,分期分批地建设新型的园林化的乡镇和村的居民点”的指示,进行了农村人民公社居民点的建设规划试点,取得了初步经验。
区域规划也正在大力开展。据我所知道的,全国有四十几个地区,正在进行着初步的规划安排,对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水利、电力、城镇、居民点等开始进行战略性的部署。
全国城乡规划和建设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实在是一个惊人的奇迹。只有在像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才会出现。这是在党的领导下,大走群众路线的成果,也是全体城乡规划和建筑工作人员不断地进行思想革命、技术革命的成果。
1958年6月建筑工程部在青岛召开的全国城市规划工作座谈会,对全国城乡规划的大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根据总路线的要求和大跃进的新形势,提出了城市规划工作的方针、任务和从实际出发逐步实现城市现代化的方向,把城市规划推向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座谈会强调了党委领导,政治挂帅,大搞群众运动,提倡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发扬敢想、敢说、敢做的共产主义风格。因而促进城市规划工作大大的向前迈进了一步。几年以来,城市规划工作人员的思想,在实际工作中经历了一个有破有立的过程。那就是:破只能少数人搞规划的神秘观点,立党的领导、政治挂帅、依靠群众和各部门协作搞规划的思想;破不合理的规章制度,立简便易行的规划做法;破重远景规划轻近期规划的作法,立远近结合、以近期规划为主的作法;破不问城市大小,不分轻重缓急,硬要按照一定程序去作,立由粗到细,先粗后细,逐步深入的规划方法。这一套的破立就使城市规划干部的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技术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创造了适合我国情况的群众路线的规划方法。目前在规划设计部门开展的以快速优质为中心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规划设计的技术工作初步实现了资料手册化、计算图表化、设计模型化、绘图工具的机械化和半机械化。有的并且配套成龙。由于依靠党的领导,大走群众路线的规划方法,再加上进行了这一系列的思想革命和技术革命,就大大缩短了城市规划的时间。像辽宁朝阳地区的区域规划这样复杂的工作,由于党委领导,书记挂帅,大走群众路线,大搞共产主义协作,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就基本上初步完成了任务。已经搞过的城市规划,除去部分大中城市,一般搞的较深较细以外,其他都比较粗一点。但是也基本上适应了建设的需要,初步安排了各项建设,而且这些规划还在不断地充实、完善、加深加细。
社会主义革命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向前发展,总是给我们提出需要解决的新任务和新问题。1960年是我国第二个五年计划后三年的第一年。按照国民经济计划草案的要求,国家的工农业生产和基本建设规模,将有很大的增长。农村人民公社的进一步巩固发展,和城市大办人民公社,就不仅要求我们去完成新的更多的城乡规划任务,而且要解决许多新的问题。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也是我们建筑工作者的一项崭新的光荣任务。这些问题很多,在这里我只能就几个主要方面谈一下。
党和政府所规定的我国城市的发展将是大中小相结合,以发展中小城市为主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这个方针符合工业建设遍地开花的情况,有利于生产力的合理分布,加速城乡差别的消灭,并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变化。建筑工程部青岛城市规划工作座谈会所提出的:大城市应该有计划的建立卫星城镇,以及从实际出发,我国城市逐步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必须根据我国的目前经济状况,勤俭办理城市的一切建设事业。从几年来的实际情况看来,我个人认为也是很恰当的。既有利于生产,也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的现代化城市。我们应该努力贯彻实现。
李富春副总理在报告中说:“现在,全国各城市正在大办人民公社,大办街道工业,大办郊区农业,大办公共福利事业,大办公共食堂,广泛地组织居民的经济生活,把城市人民进一步地组织起来,并且使成千成万的城市家庭妇女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参加社会劳动”。如何根据城市人民公社发展的要求进行城市规划,是摆在建筑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问题。我们应该很好的加以研究。社会主义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事实上就是通过工厂、住宅、公共建筑、街道、绿地等等的合理安排,发挥着组织人民经济和生活的作用。因此,城市规划要考虑进一步妥善地安排为家庭妇女参加社会劳动所需要的街道工厂和为全体居民服务的公共食堂、托儿所、幼儿园等生活福利设施。
除此而外,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城市人民公社这个新思想、新生活、新问题、新事物是我们过去所不熟悉的。我们对于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可能不那么习惯。在这方面如何改造我们的旧思想、旧观点和旧的生活习惯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我们应该研究它、了解它;而且只有亲身参加到这个运动中才能深刻地体会到它的伟大正确和深远意义,并为之欢欣鼓舞。我们一定要坚决地跟着党走,在党的领导下,为城市人民公社的普遍实现而努力。
我国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如此高速度的发展,旧城市的改建也成了一个现实的问题,在市政设施、房屋住宅和城市面貌的改造以及实现园林化方面的任务还是很大的。现在,在许多大中城市开始进行的或正在酝酿的城市中心区和一条街的改建计划是一个很好的开端。我们建筑工作者在改建城市的过程中,应该发挥更大的积极性,创造丰富多采的,各具特色的城市建筑面貌。
1960年的国民经济计划确定“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并且号召“各个部门都要把支援农业当作自己的重要任务”。我们建筑工作者应该十分重视这方面的问题。我们的新农村不但将是现代化农业的农村,而且也将是具有公社工业的新农村。这种新型农村的规划和建设是我们今后的重要任务。一年多以来,我们虽然已经进行了若干个人民公社的规划,但工作还做得不够。今后我们应该拿出更大的力量,给以更多的支援,和群众在一起,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积极参加农村人民公社居民点的规划和建设。除了合理部署住宅和一整套的生活福利设施,以及牛棚、猪舍、拖拉机汽车站和各式各样的农村工厂、车间外,还应该为这些建筑物提供设计图纸,并在技术上给予指导,培养农村的规划建设干部和建筑工人。
结合着支援农业和培养干部问题,在这里举一个例子附带汇报一下一个高等学校在这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清华大学建筑系、土木系在1958年就在毛主席曾经去过的徐水大寺各庄和社员们一道规划、设计并建立了一个居民点。一年多以来,社员们生产热情更加高涨了。他们说:“去年咱村夺得保定专区的丰产大帅旗,这些楼房也得记一功。”“就凭对生产的方便和社员们住楼的高兴,咱村的生产今年又得翻一番。”从此清华大学在徐水就扎下了根。最近又有一批师生约九十余人响应中央的号召开到徐水,在县委和公社党委的领导下,和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一道作出了公社的建设规划,解决了由于实现农业现代化所提出来的迫切任务,为马上就要建设的公社工业和拖拉机站和机耕道路、医院建筑等等做了安排、定了线。师生们并结合当地为实现“千百万”(千斤粮、百斤棉、万斤薯)的中心宣传任务,画了一幅一丈八尺长的宣传画,编了快板诗,在田间在街头广泛宣传,形象地描绘了共产主义商庄建设的情景,大大地鼓舞了社员们的积极性,师生们自己也得到了深刻的教育。由于他们在整个工作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把政治和思想教育和规划业务结合起来,把群众性宣传工作和规划的业务工作结合起来,使大家获得了思想、业务双丰收。这又一次生动地证明了党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之英明、正确。一批又红又专的建设干部在战斗中迅速成长起来了。
城乡规划的技术革命,在已经取得显著成果的基础上,正在继续大力进行中。不论在规划的组织领导、内容和作法上都大有发展。不断地进行技术革命,不仅是完成新的巨大的规划和建设任务所需要,而且也是为解决面临的新问题所不能缺少的。在目前飞跃发展的形势下,在这里汇报城市规划工作上的技术革新、技术革命是不太容易的。今天的新鲜事,明天就会被更新鲜的事超过去、比了下去。但我还是抑制不住谈一谈我所知道的最近的情况。例如许多规划部门已经创造了成龙配套的快速规划设计法以及各种各样或土或洋的仪器工具。还创造了规划过程中的“几化、几法”,例如设计标准化、计算图表化电气化、制图装配化印刷化、工具机械化半机械化、资料系统化、手册化,和模型法、查表法、摄影化、模板法、剪贴法、拼凑法、滚筒法、印刷法等等。这个运动正在蓬勃深入地开展,毫无疑问,就在此刻,更多的新的“化”、新的“法”,新的理论,更重要的,新的思想已经又出现了。
我们城市规划设计的工作人员一向是十分努力的,已经做出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我觉得我国现有的规划技术干部,毕竟还是不多的,比任何部门的技术人员少的多。城市规划力量,应该大大发展;各省和各大中城市都应该建立和发展自己的规划设计机构,以便适应大规模的城市建设需要。除有关的学校和规划部门应该积极地、大量地、迅速地培养这方面的干部以外,建议有关部门注意这方面干部的配备。发展我们的队伍,壮大我们的力量。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两位副总理的报告是我们战斗的号角,也是一首美丽的诗篇,是一幅光辉灿烂的画图。它给我们每一个人指出了自己的工作任务和奋斗的目标。李富春副总理已经给了我们莫大的喜报:1960年第一季度的工业总产值预计比去年同期增长80%。在基本建设方面,和解放前以至解放初期对比,当黄河以北,过去还是刚刚解冻破土的季节,今天我们却已经完成了20%左右了。现在,春暖花开,适宜于建筑施工的季节已经到来,建筑工作将以更大的速度跃进。我还想到,无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哪一样不需要房屋呢?无论城市、工人镇、人民公社、居民点,哪一个不需要规划呢?我们的建筑工作就是直接地、全面地和每一个人的生产和生活密切联系着的。我们深深地意识到我们工作的光荣和艰巨,东风越刮,我们的干劲越鼓。我们有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广大群众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我们只要更加努力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毛泽东思想,我们就可以无往而不胜利。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我们全国的建筑工作者将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的红旗,立下更大雄心壮志,鼓起冲天干劲,为在伟大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土地上,规划并建造千千万万个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新城镇、新农村——更正确地说,为促进城市和农村差别的逐步消灭的光荣任务而奋斗。


第15版()
专栏:

马楼今昔
苏殿选代表谈公社化给马楼人民带来的幸福各位代表、各位同志:
我热烈拥护李富春、李先念副总理和人大常委所作的各项报告。今天我主要讲一讲公社化给马楼人民带来的幸福。
马楼人民公社位于河南省鲁山县的东南部,是一个浅山区。全社共有二十个生产大队,四万九千九百多人,七万三千余亩耕地。现在,当人们来到我们的公社,就可以看到在澎山脚下有一座青山环绕的人工湖,这就是公社新修的澎河水库。湖下边有一条澎河大渠,由东向西灌溉着二十余万亩土地。去年国庆节前建成的三座水力发电站,已经使许多农民点上了电灯。公社购买的七部拖拉机,正在日夜进行耕作。我们多年盼望的“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的理想已经开始实现了。
解放前的马楼是:洪水泛滥遭灾殃,肥沃土地变汪洋
马楼人民公社虽然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好地方,但是,在解放前,由于国民党和地主恶霸的压迫与剥削,加上连年的水旱灾害,广大群众常年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当时群众中流传着这样两首歌谣:“澎河水湾长又长,洪水泛滥遭灾殃,房屋倒塌千万间,肥沃土地变汪洋”,“天高人心凉,毒蛇缠身上,草根当饭吃,泪水养爹娘。”这就是当时群众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
1948年,马楼人民在共产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得到了解放。1949年实行了土地改革。1950年广大农民为了积极发展生产,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开始成立了互助组。1952年建立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建社的第二年,小麦单产达到了三百零六斤,比单干户增产一倍还多,这就吸引了更多的农民群众积极要求加入合作社;到1955年上半年,全乡组织了五十二个初级社;1955年冬季农业合作化高潮到来,又由五十二个初级社建成了一个拥有五千多农户参加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7年粮食亩产达到六百零三斤,比解放前的1948年增产两倍以上;并且在建立高级社后的第一年,挖了一条五里长的沙河渠,打井三百二十一眼,把全社灌溉面积扩大到一万八千亩,使一部分土地初步实现了水利化。这些生动的事实,有力地证明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在改造自然、发展生产等方面比个体经济不知优越多少倍。可是,这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马楼乡的自然面貌,一遇大旱,渠塘水干,井水降落;一遭多雨,便成涝灾。因此,解决水旱灾害的问题,仍然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1957年冬季马楼乡党委作了认真的研究,决心根治澎河,引水由东往西倒流,灌溉马楼乡的土地。经过大战一冬一春,修筑了一座长十五米、宽七米的澎河大坝。按照计划还要修一个能蓄水五千九百万立方米,灌溉二十万亩土地的澎河大水库。这一宏伟的计划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支持,人人充满了根治澎河的决心和信心。当年全乡共抽出四千五百名劳动力投入了治理澎河的工程。但是,要修澎河水库也暴露出几个问题是我们一个社难以解决的,第一,修澎河水库要占用外社鹅凹大坡等九个村的一千五百多亩土地和二百五十多户的房屋;第二,举办这样大的工程需要二百五十万个劳动日,再加上开渠、挖塘、治山和农业生产需要三百一十六万五千个劳动日,全社一万多个劳动力,按每日全都出勤计算,需要两年半才能完成;第三水库工程需要投资二百一十万元,而我们全社积累只有三十一万多元;此外,技术力量也很缺乏,物资的来源也有很多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深深地感觉到社小、地少、劳力不足的困难。在大规模生产运动的面前,单纯的经营以农业为主的高级社,已经不能适应大跃进形势的需要了。大家都有并大社的要求,这样各个高级社便主动地进行联社、并社,进行社会主义大协作,联合起来搞水利。1958年秋季,毛主席指示“人民公社好”,随之,一个由二十七个高级社组成的、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便应运而生了。
人民公社力量大,硬叫澎河水倒流
人民公社一建立,就从根本上解决了高级社时社小、地少、劳力不足,不能集中统一使用人力、物力、财力的矛盾,充分显示了它的强大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依靠人民公社的力量,我们实现了澎河水倒流的理想。在人民公社的统一领导和计划之下,在更大的范围内调配了劳动力,组织了各个生产大队进行了广泛的社会主义大协作,有力地推动了水利建设的开展。特别是人民公社使广大农民的眼界开阔了,思想解放了,大大提高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发扬了敢想、敢说、敢干和互相支援的共产主义风格。邻近的张良、杨村、张官营、宗庄、辛集等十几个兄弟公社,和平顶山市、襄县、叶县等地,都在人力、物力方面大力支援了我们治理澎河的工程。在治理澎河的斗争中,涌现出了一千多名英雄模范人物,创造了许多惊人的事迹。例如:老年英雄王多三,带着他的三个儿子,一气打夯七百二十多回也不肯休息,当别人劝他休息时,他总是说:“幸福是共产党给的,是公社化带来的;命是毛主席救活的,不加紧干,怎么能对得起共产党和毛主席”。在广大群众的积极努力下,可以蓄水五千九百五十万立方米的澎河大水库很快地就修好了。水库修好之后,紧接着又全面地开展了渠道建设,完成了一条长达三十华里的纵贯全社南北的澎河大渠,和一条三十七华里长的横贯全社东西的北大沙河跃进渠;在大干渠的两旁共挖了一百一十三条支渠,六千余条斗、农、毛渠,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灌溉网。当广大群众亲眼看到澎河水由东往西倒流时,人人兴高采烈,个个笑逐颜开,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只有共产党、毛主席和人民公社才能使澎河水倒流”。那些有严重右倾保守思想的人们,过去曾预言:“如果能让澎河水倒流,除非西边出日头”,现在面对着这一铁的事实,也不得不认错认输了。
在特大干旱的一年获得特大的丰收
由于水利化的实现,我们战胜了1959年7月以来的严重干旱,保证了农业大丰收。在去年以来的抗旱保丰收斗争中,澎河水利工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保证了95%的耕地浇水四次,80%的耕地浇水五次,因而在百日无透雨的严重干旱的情况下,全社农业生产仍然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社员们说:“今年的干旱在马楼历史上是特大的一次,农业大丰收也是马楼历史上特大的一次。”秋季粮食单产达到五百二十九斤,比大跃进的1958年增长38%,比高级社的1957年增长一倍以上。1959年全社粮食总产量达到五千九百二十七万斤,比1958年增长32.9%,全年共卖给国家余粮八百多万斤。其他经济作物也有很大增长。油料作物亩产比1958年增长33%,烟叶亩产增长48.5%,棉花亩产增长16%,去年种植的三千多亩水稻,平均单产一千斤。社员们高兴地说:“河水遍地流,庄稼绿油油,百日无透雨,还是大丰收。”
农业大发展,促进了林、牧、副、渔、工全面大跃进
人民公社农业的大发展,促进了社办工业和林、牧、副、渔各业的全面大跃进。因为农业大发展了,工业和多种经营就有了丰富的原料,也就能够更快地发展。1959年全社先后建立了机械、水泥、炸药、化肥、砖瓦、酿酒、面粉等十个较大的工厂,和铁木农具修配、编织等二十二个小型工厂。各个工厂由于都实行了半机械化和机械化,全社投入社办工业的劳动力,由原来的一千五百人减少为八百人,1959年提前两个月完成了收入计划。一年多来社办机械厂为农业制造了轨道、钢套、深翻犁、运土机等先进工具一千八百多件;水泥厂制造出水泥五百六十多吨,标号由原来二百号提高到四百号;化肥厂制造出化肥一百七十吨;砖瓦厂制造出砖瓦二百五十万块;炸药厂制造出炸药一万五千斤。大大地支持了农林牧副渔各业的迅速发展,加速了农业的技术改造。1959年社有经济总产值达三百七十七万元,比1958年增长六倍以上,占公社总收入的54.5%。在多种经营方面,特别是在养猪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由于我们认真地贯彻执行了“以集体喂养为主,公养私养并举”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到今年元月22日止,生猪已经发展到八万零九百七十六头,平均一亩地一点一一头,比1958年七千八百头增长九点三八倍,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现象。通过养猪又积攒了大量的优质肥料,促进了农业的大发展。积猪粪由1958年每亩平均一千五百一十斤,1959年上升为每亩平均七千斤,增长三倍以上。养猪事业的大发展,使我们收到了猪多、肥多、粮多、钱多的效果。此外,公社的林业、牧业、副业、渔业和文教卫生等事业,也都有很大的发展。人民公社各项生产的飞跃发展,社有经济不断扩大,公共积累不断增多,有力地促进了机械化、电气化的发展。1959年一年,我们公社就添置拖拉机七部,联合收割机一部,播种机三部,圆盘耙三组,锅驼机、柴油机、煤气机二十部,电动机七部,汽车两部,并建成了三座水力发电站,发电八十八瓩。全社25%以上的耕地都实行了机耕、机播;并有五个大队使上了电灯,十个大型的社办工厂使用了电力。所有这些,要不是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优越性,要不是有人民公社雄厚的物质力量,那是不可能实现的。
全面大跃进,使六个穷队赶上或超过了富队
随着1959年各项生产的全面大跃进,不但使全社六个穷队赶上或超过了富队,而且社员的收入也有很大增加。1959年全社每人平均收入一百零三元,比1958年每人平均收入六十九点七元,提高47.8%,社员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特别是人民公社化以后,举办了以公共食堂为中心的集体福利事业,实现了吃饭不要钱、按月发工资、老人进了敬老院、孩子进了托儿所或幼儿园、儿童入了学,还有医院、妇产院等各种福利事业,使社员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个个喜气洋洋,生产干劲更大。
各位代表,在共产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人民公社制度给马楼人民带来的幸福是说不完的。为了报答党和毛主席的恩情,为了更快地建设社会主义,我们马楼人民公社的全体社员决心以更大的革命干劲,继续苦干、实干、巧干,为实现1960年的持续大跃进,为迅速实现农业的机械化、电气化,实现更高级的水利化,而英勇奋斗。


第15版()
专栏:

高举毛泽东思想的红旗 大闹技术革命 保证运输生产大跃进
郭树德代表谈北京市铁路职工技术革命动向主席、各位代表:
我完全同意李富春副总理关于国民经济计划草案的报告、李先念副总理关于国家决算和国家预算草案的报告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我们北京市的铁路职工和其他方面的职工一样正在开展一个如火如荼的以机械化、半机械化、自动化、半自动化为中心的技术革命运动,这个运动现在已经形成高潮,仅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就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现在,我仅就装卸机械化、改造“土驼峰”成为“洋驼峰”和改造机车等三个问题作一个简要汇报。
一、装卸机械化。我们的铁路运输是现代化的运输,但是在过去装卸的方式还很落后,机械化的水平很低,主要依靠笨重的体力劳动,装卸的时间长、效率低,北京各站装卸工作就占用了七千多个劳动力,这种落后的装卸方式和现代化运输工具,特别与目前繁重的运输任务显然是不相适应的,工人说这是“跑在中间、窝在两头”。从北京铁路办事处的范围内如果把装卸作业停留时间普遍的压缩一半,就等于增加一百辆车皮。如果实现了装卸机械化、半机械化,装卸效率翻一番,人员减少一半,这是多么大的潜力啊!我们在北京铁路局的领导下,今年年初开展了一个以装卸机械化、半机械化为中心的技术革新、技术革命的群众性运动。我们采取的办法是分阶段进行突击。自2月初开始掀起了一个全民性的大搞装卸机械化、半机械化的高潮,组织了四百多个单位、五万多人,进行了大协作。经过二十多天的战斗,制造出各种土洋机具二百五十七种,四千九百七十件,使北京城周围的广安门、东郊等七个主要货运站基本实现了装卸机械化、半机械化。使机械化的程度由原来的12.1%一跃而为70%以上。例如过去卸一列车煤需要二百人、四十分钟左右的时间;现在我们改造了车辆,利用风力自动开关车门,只要一个人,搬一下操作柄,在几分钟的时间内就可以把一列车的煤全部卸完。在广安门车站,过去卸十吨以上的大件货物,需要三十多人、卸三个多小时的时间;现在使用电动吊车,只用六个人、几分钟就卸下来,提高了效率将近二十倍。工人歌颂说:这是“肩压几十年,腰疼腿又酸,党来领导咱,大搞机械化,抛掉棍和锹,幸福万万年。”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在3月份继续努力的结果,在许多中、小车站也实现了装卸机械化和半机械化。这一运动目前正向纵深发展,预计今年“五一”节以前在装卸作业上,就能实现中共北京市委和市人民委员会提出的“效率翻一番、人员减一半”的号召。
二、“土驼峰”变“洋驼峰”。北京铁路丰台车站是联接京山、京广、京包、京承四大干线的枢纽,这里的调车路线星罗棋布,密如蛛网,这里每天有成千上万的车辆穿梭般地往来,这些车辆要在丰台站经过解体、编组等作业然后再转送到全国各地。大跃进以来,随着运输量的急剧增长,丰台站的调车能力跟不上运输量的增长,显得非常紧张。1958年大跃进中,工人们解放思想、破除迷信,丰台站首先创造了我国第一个“土驼峰”,把过去的平面的调车方法改变为利用坡度来调车,使车站的列车改编能力提高了65%。但是今年运量又有很大增长,设备仍感不足,为了保证运量迅速增长的需要,做好跃进中的先行官,在今年2月大搞装卸机械化的同时,丰台地区铁路职工与科学研究机关结合,又以不断革命的精神决心要把“土驼峰”变成“洋驼峰”。在党委的领导下,职工们苦心钻研,在原有“土驼峰”的基础上,安装了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的新的技术装备。过去,在“土驼峰”调车场上,当机车顶着几十节车皮,从高起的土坡(驼峰)上利用坡度,使车皮分别滑到各条股道上去的时候,除了信号机以外,车辆制动、道岔搬动等等都要用手工操作,搬道员、调车员和制动员的体力劳动十分繁重;现在,经过这一系列的改革之后,搬道员只要坐在操作楼内,根据轨道照明盘的指示,轻便地按动电钮,线路上的道岔就会自动地移动。搬道员再也不用跟着车辆跑来跑去去搬道岔,线路上的值班员只要通过电视机上的萤光屏,就能全面正确地掌握现场机车车辆运行状况、动态和停车位置等等情况。老工人热情地歌颂说:“铁路运输大发展,电气道岔电钮按,集中楼上看全面,道岔再不用手搬。”“土驼峰”变“洋驼峰”是大协作的产物,在这个运动中,共有四十多个单位的二千多名职工、解放军官兵、学生和街道居民参加了进来,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学院也给了很大的支持和技术上帮助。运动中,职工群众自始至终贯彻了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为辅的方针,穷干、苦干、巧干,缺乏材料,他们就因陋就简,千方百计地节约、寻找代用材料,搜集了一切可以利用的废旧料。他们采取了领导干部、工人和技术人员三结合的办法,攻克了技术关,解决了不少技术上的问题。这样他们终于突破了重重困难,仅用十七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土驼峰”洋化的革新工程。这一重大改革,再加到发线和牵出线的改造调车效率还可以提高62%,劳动生产率提高了70%。“土驼峰”变洋,花钱少、速度快、效率高,不仅基本上满足了运量增长对丰台枢纽站调车作业的需要,大大地改善了工人们的劳动条件,而且是铁路运输工作中的一项意义重大的革新创举。这证明了“土”可以变“洋”,土洋并举的威力无穷。土中出洋,我们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的前途无限光明。
三、现在我谈一谈红旗招展十四年,安全行车一百一十多万公里的“毛泽东号”机车的技术改造的情况。在全民性的技术革新运动中,作为铁路运输动力的火车头更应迅速地向高标准的现代化、自动化迈进。丰台机务段“毛泽东号”机车在这一重大改革中起了带头作用。
在党的领导与支持下,“毛泽东号”机车包乘组与工厂、学校大搞共产主义协作,从2月中旬开始,大闹技术革命,大战二十天,对机车进行了一百多项现代化的技术改造,其中有二十四项实现了自动化。经过技术改造后,加大了进气口与排气口,安装了锅炉给水的加温器,并对烟室、烟筒和一些部件进行了调整,这样就使煤能充分燃烧、蒸汽能充分利用,增大了锅炉的蒸发量,使机车的牵引能力提高37%,他们在3月8日由丰台到天津南仓站牵引一列货车,拉了四千一百五十吨,每小时的技术速度达到六十四公里。
在这次技术改造中,还出现了一些自动线和流水线。机车从上煤到清炉完全用半自动化和机械化代替了人的笨重体力劳动。机车上水、量水、投软水剂、开关水柜盖也组成了一条半自动流水线。一台机车有九百多处要经常注油润滑。以前都用手工操作,有的只能在停车时才能给油;在主要部件上安装了自动给油器后,可以不必停车自动给油。
由于机车上装上了车内信号与自动停车装置,现在司机坐在座椅上,就可以看到行车信号。即使司机没有注意显示的停车信号,列车到达一定距离时,也会向司机发出警报,并能自动停下,这就保证了行车的绝对安全。机车的这一系列的技术改造证明什么呢?证明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是无止境的,不但土的可以变洋,而且已经是很洋的现代化的机车,还可以通过技术革新,提高,提高,再提高。
在“毛泽东号”机车包乘组的带动下,目前丰台机务段全段正奔向革新技术改造机车的高潮。
我们北京铁路办事处职工在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的胜利,是政治挂帅的胜利,是大搞群众运动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毛泽东思想是工人阶级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思想武器,哪个单位工人学习了理论,哪个单位生产就搞得更好。我们丰台机务段九个理论学习较好的小组都是段、局、市或全国的先进集体。制动组工人认真学习毛主席的“矛盾论”、“实践论”,他们的工作不断跃进,成为思想、生产双跃进的一面红旗。他们学习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之后,对主客观的辩证关系有了进一步理解,运用到工作中,懂得了从实际出发,掌握客观规律,认识到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改造世界的重大作用。这样就大鼓干劲,推动他们在生产上不断地创造奇迹。如机车耗水量1959年初达到一小时六百六十四公斤,许多水蒸汽无谓地被消耗掉了,如何降低耗水量就成为节煤中的主要关键。对这个问题,当时有些人认为是由于配件质量低、设备条件不好,无法改进。但在学习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道理以后,这些同志的认识转变了,经过各个包修组积极开会研究,找出了加工不细、主观努力不够是耗水量大的主要原因,他们苦心钻研,改进了工具,作到了细检细修,结果将耗水量压缩到一小时五十四点五公斤。学习了辩证法,克服了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进一步认识了多快好省的辩证关系,加深了对总路线的理解,打下了全面跃进的思想基础。证明了学习理论对于指导我们行动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学习中我们强调联系实际,批判了“多拉快跑就不能安全、节煤”、“要安全节煤就不能多拉快跑”的片面观点,认识到它们之间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保证了效率、安全、质量、成本全面跃进。有的职工,过去每当发生事故时就情绪低沉,但当懂得了坏事可以变为好事的道理之后,再遇到发生事故时,就以积极的态度,找原因、吸取教训、采取措施,结果就进一步增强了消灭事故的信心和决心,更多地防止了类似事故的发生。在工人中用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实践,充分证明了马克思所说的:“理论一旦掌握群众,便变成物质力量”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也证明了组织工人学习理论是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促进生产跃进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法。
目前,北京铁路办事处全体职工中正在掀起一个学文化、学技术和学理论、学习毛泽东著作的高潮。经常参加文化学习和技术学习的职工都在90%以上。参加理论学习的共有一千五百多个小组,职工达三万八千人,约占职工总数的80%左右。在这个学习理论的高潮中,涌现出工人讲师三百六十二人,辅导员四百三十八人,写出了二千三百六十三篇文章。钳工张永发同志曾到石油学院、地下铁道工程局干部训练班作过“破除迷信学理论”的报告,受到听众欢迎。
无数的事实,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只要高举毛泽东思想的红旗,解放思想,破除迷信,不断革命,就能够有力地促进技术革命大开展,而技术革命运动又有力地促进了运输生产大跃进。为了完成日益增长的运输任务,担负起“先行官”的光荣职责,千方百计挖掘运输潜力,迅速改变铁路运输这一薄弱环节,我们全办事处职工正在继续深入学习毛泽东著作,以毛泽东思想武装全体干部和职工。在学文化学技术的同时和思想跃进的基础上,掀起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的新高潮,进一步消除笨重体力劳动,提高装卸机械化和连续化的水平,大搞产、供、运、销一条龙大协作,使技术装备上的革命和运输组织上的革命互相结合、互相促进,为保证工农业生产和基本建设的跃进,掀起一个高运量运动。
在党中央和毛主席英明领导下,我们充满信心地正从胜利走向更伟大的胜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