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3月31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兴水利灭干旱 把坏事变好事
云南掀起大规模抗旱斗争
力争全部农田都能充分灌溉,无雨也要丰收
新华社昆明29日电 在变干旱为好事的思想指导下,云南各地掀起了大规模的抗旱斗争。经过各族人民实干苦干巧干,现在各地新修和原有的水利工程,蓄水量已能保证约90%的稻田及时插秧,玉米和经济作物的用水,也基本上有了保证。目前各地正在继续抢修小型水利工程和制造提水工具,力争全部农田都能得到充分的灌溉,争取今年农业继续跃进。
云南大部分地区已有几个月没有下过透雨,春旱日趋严重。由于干旱,近几个月来的气温也比往年同期高一至二度。但是根据历年抗旱经验和仔细观察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只要水利搞好,保证农田灌溉,春旱不仅没有坏处,反而由于地温增高,能够促使农作物加速成长,获得丰收。例如地处高寒山区的昭通专区,1959年收获的越冬小麦和今年即将收获的越冬小麦,都是南大二四一九优良品种,去年的小麦从播种到抽穗历时五个月零十天;而今年的小麦从播种到抽穗还不到五个月。
在有水的条件下春旱气温高,能促进农作物加速成长的情况,进一步鼓舞了广大社员力争继续跃进的信心和干劲。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投入了规模巨大的抗旱斗争。对栽种前能完工的水利工程正加紧进行施工,并采取边修边蓄的办法,力争这些工程都能在春耕生产中发挥作用。现在全省正在兴修的两百多处大中型工程已蓄水六亿一千多万立方米,加上原有的水利工程,全省已蓄水七十五亿多立方米,大春有效水量比去年增加二十三亿立方米,加强了抗御旱象的能力。各个人民公社还抓紧时机抢修了大批小型的、临时性的水利工程,全省已兴修了十五万多件临时性的水渠和拦河坝。历年干旱最严重的楚雄彝族自治州,数十万抗旱大军,满山遍野的寻找水源,在短时间内,已打井挖塘八千九百多件,封沟灌流七千多件,新增灌溉面积十七万多亩。
各地在抗旱防旱斗争中,通过逐级算水账,把水落实到田,建立节约用水的制度,一般使水库水的利用率提高了20%。如曲靖县西河水库算了水库来水、用水、排水和蒸发量等四笔大账后,采取设立配水站、推行浅水灌溉和尽量减低输水损耗率三条措施,节约用水,使灌溉面积由原来的两万八千六百多亩增加到八万九千八百多亩。
各地还抓紧时机安装抽水机械,抢修和赶制提水工具。今年全省新添的二百零二台电动抽水机和四百五十九台煤气抽水机,都要抢在3月底以前安装好。各地已经备好的各种提水工具共达十万多件。现在,云南高原上较大的二十四个湖泊,正日夜不停向农田供水。


第5版()
专栏:

提水上山灌麦田 吴懋祥


第5版()
专栏:

抗旱斗争促进灌溉制度大改革
洛惠渠灌溉面积翻一番
本报讯 陕西省洛惠渠灌溉区依据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向反面转化的辩证规律指导水利灌溉工作,在旱象持续发展、渠水减少一半的严重困难面前,改进灌溉技术,不仅节约了用水,扩大了灌溉面积,并且进一步掌握了科学用水的规律,把灌溉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今年春灌中,每秒公方水一昼夜的灌溉面积,由去年冬灌时的一千二百亩左右增加到了二千四百亩左右,并提高了灌溉质量。全灌溉区春灌总亩数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一点三倍。
洛惠渠是陕西省较大的渠道之一,这条渠道一般情况下水源比较充足,往年灌溉中水的浪费十分严重,用水量超过一般灌溉水量一倍到一倍半。今年,春旱严重水量减少,每秒公方水要负担的灌溉面积达到了七万亩左右,比往年增加了二倍半。中共大荔县委针对天旱水少这种客观上不利的一面,经过主观努力,使其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借以促进灌溉制度的大改革。县委制定了“改变洛惠渠灌溉区面貌的二十条奋斗目标”,并由县委书记亲自带领灌溉区各公社、管理区、生产队等一百多名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先后两次到灌溉区系统的检查了灌溉情况和总结了经验。以后又在全灌溉区以生产队为单位,组织群众展开了大辩论。辩论中,大家算了两笔账:一笔是算节约用水账。往年一亩地用的水今年要用在三亩地上,因此就要千方百计节约用水,点水必争,爱水如粮。另一笔是算合理灌溉增产账。如埝桥公社杨家庄生产队算了1959年棉花不同灌溉方法的产量对比账,在其它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细流沟灌的亩产籽棉六百七十四斤,大水漫灌的亩产六百二十一斤,因灌溉方法不同而每亩产量就相差了五十三斤。通过这种算账对比,教育和鼓舞了大家,立即掀起了改进灌溉技术的群众运动。
群众性的改进灌溉技术的结果,不仅节约了大量渠水,而且把整个灌溉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首先是实行了科学的灌溉方法,改大水漫灌为小畦沟浇。全灌区都实行了计划用水。每个生产队灌溉前都由灌溉技术人员测量土壤水分,按不同作物需水量确定恰当的灌水量,适时适量灌溉,既节约了用水,又有利于作物的生长。提高了灌溉质量,同时还建立了一套灌溉渠系和管理组织。全灌溉区彻底整修了渠道和平整了土地,九千多条大小渠道全部都截弯取直、铲除杂草、填平夯实,加快了流速,减少了渗漏,杜绝了跑水,大大提高了渠水利用率。  (薛永)


第5版()
专栏:

安徽山西河南天津春菜种得又早又多又好
许堂公社许直大队党总支书记张远生在种蔬菜试验田时
总结出一套快速种菜的好办法,比旧法种菜可早熟十天
本报讯 安徽省已种春菜六百多万亩,超额达到了原定每人种菜两分地的要求。目前各人民公社的社员正在新种的菜地上浇水施肥,积极加强蔬菜田间管理,保证菜田水满肥足,增加产量。
安徽省各人民公社在一开始安排春菜生产时,就明确提出了“数量、质量同时并重,多种多收”的口号。各地普遍组织专业队,采取包种、包管、包质量的办法,狠抓种菜质量。灵璧县灵城公社已种的二万多亩春菜,普遍深耕八寸,每亩施肥三百担,并且做到大片畦田化,小片园田化。全椒县已种的五万多亩春菜,全部施足了基肥,并且达到了畦田化的标准。为使蔬菜生产种了必收,收必高产,各公社、大队、生产队还建立了蔬菜生产基地,以便先走一步,提高技术,推广经验。阜南县许堂公社许直大队党总支书记张远生在建立蔬菜基地中,总结出了一套快速种菜的好办法。他种的五亩蔬菜试验田,在栽菜时,采取浅浇水、勤灌水,浇根不浇心等办法,使栽下的菜三天就返青;播种的菜,采取先撒浇,后漫灌的办法,两天就出芽,比旧法栽菜种菜提前十天成熟。
为使蔬菜生产少占用耕地,各地除充分利用荒地、家前屋后及空隙地种菜外,还采取间种、套种、混种、复种等办法,并做到长期菜和短期菜相结合,粗菜和细菜相结合,旺季和淡季适当调剂,以便达到四季常青,一年到头都能吃到新鲜蔬菜。
据新华社太原30日电 安排早、动手早、进度快、质量高,是山西省今年蔬菜生产的特点。目前全省各地蔬菜生产备耕工作已基本就绪。晋南和晋中部分地区已开始播种春菜和着手夏菜育苗,动手较早的太原市已经完成了播种计划的一半,播种期比往年提早半月至二十天。今年蔬菜生产条件也比往年好。全省水地蔬菜面积,比去年扩大了一倍。各地都抓住了越冬蔬菜管理,晋南和太原市的部分春菜已经上市,预计全省今年春菜的上市量可比去年增加一倍。
山西省今年的蔬菜总产量,要求比大丰收的1959年增加85%。为完成这个计划,又做到不与粮食、棉花、油料及其他各项作物争地,各地在各级党委领导下,都找到了许多扩大蔬菜耕地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好办法。首先是认真地全面地贯彻农业“八字宪法”,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其中特别要解决好水和肥的问题。第二,多种茬次,充分发挥土地利用率。运城县解州人民公社,在去年种菜中,由于采取了混种、隔畦栽培、育苗培植等办法,实现了八种七收和六种六收。今年各地都要求老菜田普遍种到四茬。第三,在小麦收获后,用一部分麦田,复播蔬菜。第四,大搞套种、带种。各地要在玉米、高粱、谷子、豆类、棉花等地内,补种或带种萝卜、蔓青、芥圪塔等蔬菜。
据新华社郑州30日电 人人动手,利用一切空闲地,大种蔬菜的群众运动,已在河南省各地开展起来。据统计:全省开垦荒地已达五百余万亩,其中四百多万亩已经种上了春菜和其它经济作物。太康、遂平、新县、泌阳等县和不少社队已经达到或超额完成了每人种春菜二、三分、南瓜二十窝的要求。
河南省利用空闲地大种春菜运动所以开展的迅速猛烈,主要是贯彻执行农业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中共河南省委和河南省人民委员会,曾连续发出紧急指示,召开电话会和广播会等,号召全省广大社员,充分利用闲地、隙地多种春菜,要求每人种春菜二分到三分,种南瓜二十窝。各专、市、县都根据指示作了具体布置。扶沟县在保证抗旱浇麦春播的前提下,出动二万大军,大干一个月,开垦荒地十三万亩,其中大部分进行了深翻、施肥、平整、打畦,基本实现园田化,有九万一千多亩种上了春菜和其它经济作物。各机关、工厂、部队、学校也都利用空隙时间,积极开荒种菜,力争蔬菜达到自给自足。
各地还根据荒地片小、分散的特点,因地种植。泌阳针对境内山、岭、沟、岗多的特点,开展大种南瓜岭、南瓜沟、南瓜岗,十里长堤南瓜网运动。在规划种植品种时,各地除保证全年有菜吃以外,还大量种植了早熟速生菜。滑县推行了植株高与植株低结合;生长期长与生长期短的结合;根深与根浅结合的栽培法,全县种的菜又多又快又好。种上的十七万多亩春菜,已大部出土。
据新华社天津30日电 天津市近郊区各人民公社,千方百计增产早春蔬菜。往年惊蛰时,早春菜刚刚下种,而今年这个时候,全市近郊区种下的早春菜四万多亩有的已经出土,播种面积也比去年增加了很多。
今春,当中共天津市委向近郊广大农民发出“早播种、早下货,缩短蔬菜供应淡季”的号召以后,各公社的干部、老农和技术员,纷纷研究“早”的办法;大家边研究、边行动,加紧整地、送肥、处理籽种,为春菜早下种作好准备。河北区兴淀公社欢坨生产队经技术研究小组进行研究后,使全队一百多亩小水萝卜比去年提早二十六天下了种。现在,有三十亩萝卜苗已经长到二寸高。各公社在播种早春蔬菜中,还做到品种花样多。立春以后,新立村公社顾庄子生产队,就派人到区蔬菜公司、钢厂征求意见,回来以后就立即召开了老农座谈会研究增加蔬菜品种。北仓公社王庄生产队已经试验成功在初春种黄瓜。现在他们种的黄瓜已经出土,开始分枝,生长茁壮。
在早春蔬菜生产中,各公社、生产队之间还开展了大协作。由于今年不少生产队是第一次大面积的播种早春蔬菜,因此缺少防寒设备和种子,在栽培技术上也缺乏经验。为了克服这些困难,各公社都开展了大协作。兴淀公社大张庄生产队,去年一亩早春菜也没有种,今年他们却要大量种植。南孙庄管理区知道以后,立即抽出四个技术最高的老农,带着籽种来到了大张庄。现在,大张庄已经种上了小白菜、菠菜等九种早春菜五百亩。


第5版()
专栏:

河北甘薯面积扩大一倍
湖北襄阳专区平均每人种一亩甘薯
本报天津30日电 河北省各级党组织,本着“以粮为纲”的精神,大力发展甘薯生产。今年全省计划种植薯类作物二千万亩,比去年扩大一倍多。目前,各人民公社、生产队正在积极进行育秧、送肥、整地建方、灌水保墒等各项播种准备工作。
河北省是种植薯类作物的老区。几年来,以甘薯为主的高产作物面积,占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的五分之一,但产量却占粮食总产量的近一半。去年全省九百七十五万亩甘薯,平均亩产折粮六百五十斤,比玉米亩产高一点四倍,比水稻亩产高38%。因此,广大干部群众十分重视甘薯的生产。他们说,甘薯是高产之王,一亩要顶几亩田,用途广,人吃也很可口。
为保证把甘薯种好,实现省委提出的“千斤粮、百斤棉、万斤薯”大面积丰产的号召,广大社员群众,从1月份就动手精选薯种,开始育秧,一般地区都比往年提前二十天到一个月。目前,南部邯郸、石家庄、保定等地区,不少薯床秧苗已经出土,有的秧苗已高达一尺左右。为保证扩种甘薯有足够的种苗,各地事先大抓薯种调换,许多地区实现了薯种优良化,并对薯种普遍进行了选精去劣、温汤浸种等措施。对于一些缺薯种的社、队,通过相互支援,互通有无,缺薯种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在育秧工作中,各地还积极培训技术人员,推广先进的育苗经验。石家庄地区共训练了二十多万名技术人员,天津地区已固定各级干部一千多人,农民技术人员一万二千人,专管育苗工作。承德地区在全区范围内普遍推广了专区科学研究所创造的“高温快速育秧法”,用这种育秧方法,比用旧方法育秧早出秧四、五天,并且秧苗壮,棵数也比过去增加了二倍多,全区六十四万多亩甘薯,可以节省薯种一千五百多万斤。
各地在甘薯备耕工作中,大抓水、肥、土等农田基本建设,大搞甘薯丰产方、园田化,力争所有甘薯田作到能灌能排,旱涝双保险。石家庄地区的甘薯田中,有二百万亩划分了丰产方。目前,已有不少地区完成了送肥、春灌、深翻土地等播种准备工作。藁城县二十万亩春薯田,普遍进行了春灌和深翻,并有七万八千多亩打好了埂,等待栽种。各地在大搞水肥的同时,还广泛地开展了亩产万斤薯的大面积丰产竞赛运动。县与县、社与社、队与队之间开展携手赛、对手赛和连边赛。唐山地区的昌黎县由木井、安山等四个公社的四十八个生产队分别经营的甘薯丰产方,向全区各兄弟社提出了挑战竞赛。通过竞赛有力地推动了甘薯备耕工作,全部方田每亩平均已送粪二万斤,普遍深翻了一遍,并有八万多亩浇上了水。
本报讯 湖北襄阳专区在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安排多种经营的方针下,大种甘薯。
襄阳专区向有种甘薯的习惯。1958年,全区甘薯面积有一百六十八万亩,总产量达到六亿六千多万斤(折粮)。广大群众对扩大甘薯种植面积的积极性很高。中共襄阳地委和各县、各公社党委早在去年秋、冬间,就开始领导群众开荒、提前炕地、多留甘薯种等工作。去秋以来,全区新开荒地五百万亩以上,这样就给农业全面增产、特别是扩大甘薯面积打下了基础。经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讨论,全区决定今年甘薯面积扩大到三百五十万亩至四百万亩,较过去增加一倍多。平均每个农业人口约有一亩甘薯。均县是个山区,全县三十万人,去年栽了二十万亩甘薯,获得了大旱大丰收;今年计划扩大到五十万亩甘薯,平均每人合一亩半多。其中以四十万亩甘薯作为食粮和发展地方副食品生产;以十万亩甘薯专作猪饲料,按每亩甘薯养三头猪计算,全县能养三十万头猪,达到平均每人一头猪。
入春以来,襄阳专区农民就忙着提早深翻甘薯地,多犁细耙,施足底肥。现在又忙着提早打好垅,提早下种育苗。均县四十万亩冬闲甘薯地,已经全部翻耕两道,其中有二十一万亩整过三至四道,80%以上的甘薯地都深耕六寸至八寸,作到了地平垡碎,并且施了底肥,打好了垅(堆)。许多地区提出“甘薯上山”的口号,改造荒山野岭,充分利用土地,全区不完全统计,已经开辟了二万二千多个“甘薯山”、“甘薯岭”。郧县在2月间就调集十二万劳动力,由一万二千多名干部带领上山扎营,大干十天,边开荒改田,边深耕细整,边施肥打垅,到2月底已经整好了十二万亩春甘薯地。
近来,各地正在下种育苗,比往年甘薯下种期提早了二十天到一个月左右。许多县和公社全部下完了种,并固定专业班子负责加强甘薯苗池的管理工作;因为下种提早了,普遍注意做好防寒防冻措施,保护好薯苗。
今年甘薯种得多了,就要考虑将来保管、处理好,做到综合利用。各地计划大力推广甘薯切片机(晒干)、饲料粉碎机及其他加工设备(建立淀粉厂、酒厂、养猪场等),做到种好、管好、收好、藏好、利用好。


第5版()
专栏:

如今天旱心不慌
从前天旱心发慌,
又叩头来又烧香;
祷告老天天不灵,
田中禾苗旱死光。
庄稼人,流离失所苦难当!
如今天旱心不慌,
社员就是活龙王;
千渠万井吐清水,
田中禾苗翻碧浪,
社员们,高歌万曲赞颂党!


第5版()
专栏:

黄河流域和南方广大地区降雨
雨小地区仍在继续防旱抗旱
据新华社29日讯 3月23日到25日,黄河流域和南方广大地区又获得了一次范围较大的雨(雪),内蒙古地区24日以来也普遍下了雪。这次春雨(雪)对小麦返青、拔节和春播插秧都起到很大作用,不少原来受旱的地区旱情有不同程度的缓和。但雨雪较小的地区仍感干旱。河北、山西、甘肃的大部地区,河南、山东、陕西和内蒙古的部分地区仍在继续抗旱。南方广东省的海南地区干旱仍比较严重。
河南省3月以来,黄河以南雨量较大,一般在五十毫米以上,黄河以北雨量较小,有二十毫米。全省除豫北地区外,大部地区已经透墒或基本接墒。目前各地仍在继续大打机井和大搞库、塘、渠、坝、田的蓄水运动。
陕西省一个月来,陕南和关中少数地区雨量达五十毫米以上,陕北地区雨量在十毫米左右,旱情还较严重。当前各地在坚持抗旱斗争,到25日全省已春灌农田三千多万亩(包括抗旱点浇面积)。
山西省23日到24日普降雨雪。晋南、晋东南雨量一般在二十毫米以上,晋中、晋北只有一两毫米,由于雨量小,旱象还在持续。
甘肃省22日到24日也下了雨或雪,除临夏地区雨量达十五毫米以上外,平凉、定西、天水等专区雨量一般都不超过十毫米。河北省23日到24日邯郸等地下了雨,雨量五、六毫米。山东省24日到25日全省普降小雨,雨量一般几毫米,临沂和青岛市雨量较大,在十毫米以上。内蒙古自治区24日以来也下了雪,降水量一般都在十毫米以下,东部地区降水量只有两三毫米。以上省区目前仍在继续抗旱防旱。
南方的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浙江、江苏等省区3月以来雨水一般较多,广东省的大部地区旱情已缓和,海南岛等部分地区少雨,干旱仍较严重。


第5版()
专栏:

湖北力争苎麻三季平衡增产
江西瑞昌扩大苎麻面积 广西鹿寨完成洋麻种植计划
据新华社讯 湖北省今年苎麻种植面积比去年扩大将近一倍。各产麻地区目前正在开展大面积高产运动,认真加强春季麻田培育管理工作。武汉地区今年种植的苎麻,已经普遍除草一遍到两遍,每亩施肥一百担到二百担。
为了改变过去二麻、后麻产量低的现象,力争三季平衡增产,各产麻区根据往年经验,都提出大搞粪垱化,每十亩到二十亩麻田挖一个粪垱,结合建立养猪场,要求每季麻施三次肥,即催芽肥、壮苗肥和长肉肥;同时要求松土除草三、四次,做好防虫、防渍、防风工作,大搞麻地灌溉自流化,做到快剥麻,快砍秆,快松土除草,快追肥,为下季丰收创造条件。许多地区都把规划、措施落实到队到地。阳新、黄石等地从上到下都建立专业班子,由专人领导苎麻生产。石首、江陵等县最近还先后召开苎麻现场会议和训练班,训练大批苎麻生产能手。
本报讯 全国著名的苎麻产地——江西省瑞昌县,在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指导下,因地制宜地积极发展苎麻生产。
这个县今年种植苎麻的面积比去年增加了七千多亩,计划亩产量比去年提高五十斤。在发展苎麻生产上,出现了苎麻与粮、棉争地、争肥、争劳力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公社召开了老农座谈会,从总结大跃进的经验入手,找到了很多有效的办法:一、将新麻地安排在避北风、靠山窝、土层深厚的丘陵山地,解决麻棉争地的问题。二、利用十五年以上的老麻繁殖。三、开展技术革新,解决劳力不足的矛盾。
目前全县正在开展争取苎麻大丰收的竞赛,夏畈公社北畈大队党支部书记王忠群,为了改变低产田的面貌,带领二十多名社员就地烧火粪,每亩地增加了暖性肥料三百多担。大格公社红壤土较多,他们便固定了一百一十人到赤湖挑泥,全社三百二十五亩麻地,也有二百八十五亩培了土,为实现苎麻丰收打下了基础。
本报讯 广西僮族自治区鹿寨县大抓洋麻生产,全县现已播种洋麻四万七千多亩,种植面积比去年扩大了三倍,播种时间比去年提早了二十五天到三十天。播种洋麻的土地普遍经过深耕,种子经过选种消毒,施足基肥,做到了合理密植,因此,出土的麻苗茁壮,现已长到三、四寸高。
这个县的各级党委都很重视洋麻生产,今春开始抢种洋麻时,有的人认为时间还早,可以慢慢来,有的人强调劳动力不足,抢种不过来。经过发动社员讨论提早播种的好处和总结了往年的经验,明确了早播种有三大好处:一、可以增产;二、可以避免春耕大忙时节各项农活争劳力的情况;三、在工作上争取主动,可以做到精心管理各项农作物。在这个基础上,全县调动了四万多人抢种洋麻,龙城公社在党委第一书记的带动下,全社共组织四千八百多人突击抢种,共种洋麻一万一千亩,超额57%完成了种植任务。
为了加强洋麻的培育管理,县农牧局的专业干部在城镇公社交通大队搞了四百亩洋麻的示范区。各麻区公社、生产大队、生产小队都大搞洋麻试验田、丰产片。县里先后召开了三次播种现场会议,通过参观评比、交流生产经验,全县有二万五千亩麻田划为丰产片,为洋麻大丰收奠定了基础。(附图片)
浙江萧山县瓜沥公社新生生产队社员在麦麻间作的千亩麻田丰产方里平整土地,改造老麻田。   新华社记者 章耕辛摄


第5版()
专栏:

努力加快麻类增产速度
本报评论员
麻类是工业特别是纺织工业、农业、渔业所不可缺少的物资。例如黄麻、洋麻是纺织麻袋最好的原料。随着工农业生产的持续跃进,工业产品的包装运输量越来越大,需要的麻袋和麻包布也越来越多。苎麻织成的夏布衣服凉爽、美观、耐穿,一般可顶三件棉布衣服穿用,可代替部分棉布供应市场;它又是重要的出口物资,每一吨苎麻,可换回五吨薄钢板。大麻也可以织布,做绳索,制造高级卷烟纸;大麻子含油率达到30%,可作食用、点灯,还可制造油漆、肥皂,榨完油后的油粕可作饲料。许多农具和大车上的绳索离不开麻,一台绳索牵引机就需麻七十至八十斤。水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麻类纤维制成的渔网和绳索等捕捞工具。各种麻秆是造纸的原料,还可以提炼酒精,等等。
解放后,我国麻类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麻类的生产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飞跃发展的需要。以黄洋麻为例,1959年的生产量比1949年增长了六倍多,但仅能满足1960年国家需要量的50%左右。其他麻类也有这种情况。这说明,麻类生产是当前农业生产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为了迅速改变这个局面,必须坚决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高速度地发展麻类生产。
麻类生产的商品性强,农村自用的数量也相当大。所以人民公社在安排麻类生产的时候,还应当贯彻执行商品性生产与自给性生产同时并举的方针。一切适于发展麻类生产的公社都要生产足够的商品麻,保证完成国家商品麻的收购任务。经验证明,搞好麻类商品基地是完成商品麻生产任务的根本保证,建议各级领导予以高度重视,加强具体领导,并大力给以物资支援,千方百计地完成商品麻生产任务。与此同时,人民公社和生产队也要对自己的集体用麻和社员用麻的生产积极加以安排,保证自用麻的自给,否则就会影响国家商品麻收购任务的完成。
我国土地辽阔,麻类繁多,差不多每个地区都适宜种植这种或那种麻类作物,只要我们充分发挥人民公社的优越性,就一定能使麻类生产来一个大发展。人民公社既大且公,便于统一领导,便于按照统一的土地利用规划,因地制宜地、大面积地成片种植麻类作物。几年来,各地出现了不少麻类高产田,在今年的麻类生产中可以广泛运用这些经验。各地的养猪业正在大发展,伏后肥料来源更多了,这也有利于改变麻田的施肥情况。我们应当很好地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力争麻类生产大跃进。
当前,最中心的问题是按照国家要求和公社的需要适当扩大麻类种植面积,保证完成计划播种面积;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高速度发展麻类生产。有人怕扩大了麻田会影响粮食增产。其实,在一省一县来说,麻田即使扩大一些,它所占耕地面积也很有限,况且今年各地都开垦了大量荒地,在大量扩大粮食面积的条件下,适当扩大麻田面积,是不会影响粮食增产的。江苏今年扩大麻田面积较多,麻田面积也仅占耕地面积的1.2%左右,该省已下决心,力争利用少量的耕地大大提高麻的产量,做到省内用麻自给。山西长治市去年大麻种植面积是二万多亩,今年通过查土地,找出大量改种了别的作物的老麻地,麻田面积一跃而增加到六万亩。这也说明只要领导决心大,安排得好,麻类计划种植面积是可以完成的。目前,最迫切的任务是迅速地将麻类种植面积,落实到生产队,落实到地块。浙江省已有90%以上的黄麻面积落实到了地块。其他各地也应当赶快这样做。
在保证完成计划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大力提高麻田单位面积产量,是今年麻类生产跃进的决定性环节。关键在于大搞麻类丰产方、丰产田运动,实行集中成片种植。目前,有些地区麻田布局仍过于零星、分散,这将严重地影响麻田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有必要进行合理调整。麻田集中成片的好处很多,首先可以引起各级领导和群众的重视,可以统一制定增产措施,高标准地进行麻田基本建设,做到精耕细作,全面地贯彻执行农业“八字宪法”。浙江萧山县公社化后调整黄麻地五万七千亩,改变了过去麻地分散、管理不便的局面,麻区内兴修渠道四十二条,战胜了干旱,每个生产环节都认真贯彻了“八字宪法”,1959年全县二十多万亩黄麻亩产高达七百斤,比全国黄麻每亩平均产量高一点三倍多。如果今年各种麻类丰产片的面积能达到总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二,采取各种措施,大力贯彻农业“八字宪法”,精心培育管理,使这些丰产片的产量达到总产量的80%,其余20%的任务由其他麻田来完成,就比较容易了。
目前离麻类全面播种期不远了,应当加强对麻类生产的具体领导,任务还没有落实的,要赶快落实到生产单位,落实到地块,同时作好种子、肥料、药械、播种工具的准备,加强技术训练,做好麻田整理,保证完成麻田播种面积计划,提高播种质量,给今年的麻类生产的跃进创造一个良好开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