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3月28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一条心大鼓革命干劲 一股劲大挖增产潜力
四川要把各县农业生产提高到先进县水平
增产经验迅速传播 “学赶超帮”竞赛热烈展开 春季生产运动波澜壮阔
本报讯 四川省各级党委采取各种措施,力争将全省各县的农业生产水平都提高到先进县的水平。目前,全省各地蓬勃开展的春季生产运动出现了全民一条心、一股劲、一个样的新的跃进局面,各项生产工作正齐头并进:五千多万亩小麦、油菜等小春作物已普遍追肥、灌水三四次,高产田追肥灌水五、六次,苗稼生长大大超过往年,一、二类苗占90%左右。早春作物播种和大春生产准备,也做得又快又好。到3月上旬全省早玉米播种计划已提前超额完成,培育早稻秧苗二百三十多万亩,甘薯播种计划也基本完成。在春播中,各地普遍贯彻分批培育壮秧、定向密植等先进技术。去年少数先进县的棉花、甘薯温床育苗等先进经验,今年已在全省普遍推广。各种大春作物的播种育苗时间,平均比往年提早一至二个节令。
四川省连获十年丰收,特别是1958年大跃进以来,农业生产取得了巨大成就。粮、棉、油以及各种经济作物都得到高速度的发展。但是,公社与公社、县与县之间比较起来还存在着先进、中间和落后的三种状况,增产幅度各有不同,少数先进县增产幅度相当突出。各地大量种植的各种作物“王”的单株产量,更是数倍甚至数十倍地超过一般产量。这些差别表明,各地农业生产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增产潜力。
为了把全省农业生产水平迅速提高到先进县的水平,各级党委在领导农业生产中都突出地注意抓先进,广树高产标兵,并把他们的先进思想和各种先进经验,迅速传播。全省红旗县——乐至县和武胜县自然条件并不好,但是这两个县全党全民一条心、一股劲,连续实现了1958年1959年各项生产和工作的全面跃进。今年一开始,这两个县又创造出一个波澜壮阔、全面跃进的新形势。不仅小春作物种得多、长得好,而且大春各项生产准备比任何一年充分、扎实。最近省委认真总结了这两个县的先进经验,号召全省学习。到目前为止,全省无论是平坝、丘陵和山区,以及粮、棉、油等各种作物,都树立有高产县作标兵,并积累了成套的增产经验。各级党委负责同志深入群众、满腔热情对待生产和工作中涌现出的各种先进经验,一经发现就及时加以总结推广。去冬以来,全省和各专区以各高产县为基地,广泛召开了小麦、油菜、棉花、甘薯等现场会一百多次,大力交流和推广先进经验。内江专区采取政治与技术相结合、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等办法,就实论虚、虚实结合,把去年各县分散零星的经验,总结提炼成比较系统的经验达两百多项。然后又以各种作物高产县为课堂,先进经验为教材,培养技术骨干。全区最近为大春生产训练的水稻、棉花、甘蔗、花生等技术骨干就有三千多人,平均每个公社有七至八人。这些技术人员回去后又举办各种训练班,层层传授技术,使个别高产县的先进经验迅速普及到全区各个角落。郫县等地除认真总结各项作物的高产经验外,还将高产经验的创造者组成农业技术报告团,到各地巡回报告,就地讲解。
四川全民培植各种作物“王”,大搞高产路,广泛开展“学、赶、超、帮”的竞赛运动,有力地促进了一般生产水平的迅速提高。今年全省普遍推广油菜高产县忠县的经验后,种植了油菜王十多亿株。各地还开展了一般田向油菜“王”看齐的高标准田间管理的热烈竞赛,推动了一般田向先进田看齐。
全省各地广泛开展的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的竞赛热潮汹涌澎湃。为了追赶乐至县,许多地区的干部和农民,都由各级领导干部亲自带领,有的带上被盖,有的背上干粮,星夜赶去参观。仅两个月时间,全省就有十多个专区,一百多个县的三万多干部和农民去乐至县进行参观学习。不少参观访问的干部和农民都连夜打电话回去传播先进经验,有的还就地开展辩论,制订追赶规划。南充、温江、内江等专区还普遍采取一般县与先进县挂钩,开展对手协作竞赛,相互促进。
对于生产水平低于全省水平以下的部分县、社,各地进行了具体分析,归纳起来,大都是由于干部力量弱、地区偏僻和自然条件差等原因。因此,各地对症下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了不同措施。对于干部力量弱的地区,主要是增派干部,加强领导。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最近增派到农业战线各薄弱环节的县一级领导干部就有一百二十多人。各地还选拔了大批立场坚定,干劲十足,作风深入的干部,层层树立坚强的领导核心。涪陵、万县等九个专区的初步统计,最近选拔了一万二千多名积极分子,充实公社、管理区和生产队各级领导岗位。内江专区组织了一千多人的突击落后地区专业队,具体帮助生产水平较低的落后地区。对于地区偏僻、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和穷社穷队,各地主要是加强他们的思想教育,鼓励他们树立雄心大志,自力更生。内江县专门召开了全县四十九个穷队的代表会,通过组织辩论,大家认识到迅速改变穷困面貌的根本问题在于进一步鼓足革命干劲,大挖增产潜力。经过讨论大大激发了追赶富队的志气,行行制订了追赶富队改变面貌的生产规划。武隆县中兴公社的穷队广岭区队发动群众找原因订规划后,广大干部和社员雄心勃勃、斗志昂扬。仅三天时间全队小麦即全部二薅二淋,大春土地85%以上完成了深翻。与此同时,国家还在资金、技术、物资等方面大力给穷社穷队以支援和帮助,许多地区制订了先进带动落后,富队帮穷队的规划,工业、财经、文教等部门也一齐动手,热情帮助,做到了“一地有困难、大家来支援”。(附图片)
四川省简阳县今年大面积推广分厢套种的方法,以提高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这是解放公社社员正在小麦套种豌豆、蚕豆田间施肥
新华社记者 孙忠靖摄


第3版()
专栏:

万紫千红
苏宜
我们的英雄时代的特色,是先进辈出,先进集体辈出。以千千万万先进生产者和革新能手为骨干的先进集体,每时每刻在全国各个地区、各个部门涌现,这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飞跃发展的明证,是六亿人民思想觉悟大大提高的明证。今天,我们又高兴地看到四川省力争将全省各县农业生产提高到先进县水平的消息。追先进、赶先进的范围不仅仅止于一个生产队、一个公社,而是扩大到县的范围,在全省内统一行动起来。
这一事实的出现,自然是近两年来生产连续大跃进的结果,是人民公社健全发展的结果,也是政治挂帅,大搞群众运动在农业生产中的进一步发展,是各个集体之间学、赶、超、帮的竞赛运动开展得愈来愈广泛、愈来愈深入的结果。这样,便把一个县的几十万、上百万人口,各行各业的人都吸收进去,参加竞赛的行列,真正形成全党全民性的竞赛运动。它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提高生产的愿望,反映了社会主义生产不断上升和发展的客观规律。
四川省这个力争将各县的农业生产提高到先进县的水平的竞赛运动,为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前景。运动虽然刚刚开始,便已经在今年春季生产中发挥出巨大的威力。各县的春季生产齐头并进,步步主动,比去年同期的生产大为提高。如果全国各省都能注意把县的农业生产水平都提高一步,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全国农业生产的水平。我们希望先进县的蓓蕾能开遍全国,形成万紫千红一片春色,将我们祖国六十年代的第一个春天打扮得分外美好。


第3版()
专栏:

江苏及早防治麦类作物病虫害
河南偃师“水肥混施”猛攻小麦拔节关
新华社南京27日电 江苏各地防治麦类作物病虫害的工作,动手早,行动快。在“不放松一病一虫,不漏治一块麦田”的口号下,到3月15日为止,全省发生病虫害的麦田,已经普遍防治一次,部分麦田防治了两次以上。目前各地正在广泛开展检查评比,使防治运动逐步深入开展。
根据去冬今春气温较高,小麦、元麦、大麦的病虫害有可能提早发生的特点,各级党委早就建立了防治指挥机构,领导各公社提早进行了防治病虫害的准备工作。目前各地已经训练了防治病虫害的技术员三十三万多人,建立防治专业队六千六百三十九个。
为了做到“药足械齐,有备无患”,各地都根据“土洋并举”的方针,提早生产农药和添造、检修药械。今年全省准备防治麦病的硫磺和多硫化钡比过去充足。另外各地人民公社还建土农药厂一万七千七百多个,生产土农药二亿余斤。喷雾喷粉器也提前进行了修理。到3月15日止,应修的药械中已有71%修理完毕。常熟、铜山、邳县等地在检修药械中,以土代洋,用过水不涨的檀木加工为喷雾器的旋水塞,用墨水瓶盖做喷头盖,用旧套鞋剪成垫口代替牛皮垫口,用竹筒代替钢铁做唧水筒等,使检修工作又好又快,适应了防治病虫害的需要。
各地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组织也有了发展。全省已建立预测预报站一百六十六个,公社情报点二千二百零七个,情报员五万七千余人,达到每县平均有两个站,每社有一至二个点,每个大队有二至三个情报员。给病虫布下天罗地网。
新华社郑州27日电 河南偃师县在小麦普浇返青水,胜利渡过返青关的基础上,全面加强麦田管理,猛攻小麦拔节关。
偃师县各公社今年对小麦返青期间的田间管理抓的早、抓的狠,各地麦苗普遍生长旺盛。现在春分已过,天气逐渐暖和,小麦普遍开始拔节,这是麦田中期管理的重要关口,管理得好,能使小麦多发头,长大穗,搞不好,不是变黄就是倒伏。为此各公社在春雨过后,都由书记挂帅,发动社员,掀起了以管好三类苗为中心的麦田管理高潮。各公社对三类麦一般每亩都施入人粪尿三十至六十担,力争高速度赶上一类麦。大口公社大口大队有四百六十亩黄瘦麦,采取“水肥混施法”,组织十二个专业队开沟条施,施后封盖,以保持充足的肥效,三类苗很快升了级。同时,对一、二类麦增施了磷钾肥,防止倒伏。老城公社东寺庄大队,对一类麦苗土壤含水量经常控制在18%—20%;每亩增施草木灰三百斤,过磷酸钙五百至一千斤,防止倒伏;根据去年喷洒磷肥增产的经验,对一类麦苗每亩用喷雾器喷洒二十斤磷肥。各公社还根据去年老城、翟镇等公社一些大队“培土防倒伏”的成功经验,结合中耕给麦苗培土。现在全县三十万亩丰产方,普遍培了老墙土,计每亩约一万斤左右。翟镇公社岳滩大队对一类苗计划培三次土,已培两次,每亩培土两万斤。通过上述各种措施和科学管理,全县小麦正在更加健壮地发育生长。
偃师县还及早动手防治病虫害和霜冻等自然灾害。(附图片)
河南省襄城县“八七”人民公社青年生产队党支部书记冯德富(右)和技术员张海滨(左),在检查小麦拔节的生长情况 新华社记者 唐茂林摄


第3版()
专栏:编后

早动手为强
去冬今春气温较高,入春以来大部地区干旱,病虫害很易发生和发展。各地应该像江苏省那样,认清形势,及早组织力量,普遍进行防治,这对保证今年夏收作物丰收,有极其重要的关系。
农业害虫发生时间、出现地点往往是很复杂的,一方面我们既要大力发展预测站,另一方面还必须依靠群众,随时发现虫害,及时报告、及时消灭。江苏全省设有情报员五万七千多人,这就给消灭害虫布下了天罗地网。江苏省还根据“土洋并举”方针大造土农药,也是值得提倡的作法。
麦锈病有了高效治疗剂,这是振奋人心的消息。由于对氨基苯磺酸在防治小麦锈病上是一种新药,希望有关部门大力组织回收、加速调拨,农业科学部门要具体指导农民使用。


第3版()
专栏:

麦锈病有高效治疗剂
对氨基苯磺酸能被植株内吸,可以抑制侵入植株体内的锈菌发育。对条锈防治效果为80%;对叶锈和秆锈防治效果为90%以上。
本报讯 目前,我国防治小麦锈病有了一种高效灭锈剂——对氨基苯磺酸。这种灭锈治疗剂和一般保护药剂不同,它能被植株内吸,并且吸入的速度较快。因此喷用以后,不怕雨水冲洗,可以抑制已经侵入植株体内的锈病菌的发育。1959年,在福建、安徽、河南、吉林等冬麦区和春麦区进行大田试验证明:对氨基苯磺酸对三种小麦锈病的防治效果甚为显著。对条锈病的防治效果为80%,对叶锈病和秆锈病的防治效果为90%以上,而通常使用的波美0.5度石硫合剂的效果只有50%左右。
对氨基苯磺酸的使用方法简便,将它配制成水溶液,均匀喷射在植株上即可;使用浓度为0.4%,即每四克对氨基苯磺酸溶解于二市斤水中。如果用冷水溶解较慢时,可先用少量温水或开水溶解后再以冷水稀释。使用时要注意药剂是否溶尽,否则既会造成浪费,防治效果也受一定影响。当锈病发生的普遍率达到0.1%—1%时即可开始喷射,每亩每次喷施二百至二百五十斤水溶液,共喷二至三次,每隔十天到半月喷射一次,可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对氨基苯磺酸的化学结构为H2N-?-So3H。它的精制品为白色结晶,粗制品常呈灰白色,制造磺胺类药物副产的对氨基苯磺酸的粗制品,呈淡红色的片状结晶。通常以硫酸和苯胺直接合成,生产磺胺药物时也有大量副产,因此制药厂或化工厂可以大量组织回收。国际文献上曾提及对氨基苯磺酸对个别锈病有治疗效果,但未进行田间试验,因此在生产实践上未介绍应用。


第3版()
专栏:

乐亭协作抗旱又好又快
已浇麦田和春白地五十七万亩
河北乐亭县在当前的抗旱斗争中,展开大支援、大协作,全县抗旱斗争进行得又好又快。
这个县有七十万亩土地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受旱地区大部分在水源缺乏的阎各庄等四个公社,其他六个公社旱情较轻,而水源和提水工具比较充足。针对这种情况,中共乐亭县委号召各公社发扬共产主义精神,开展大协作。旱情较轻的六个公社,共抽调出三万名壮劳力,带着三十五台动力机和全套抽水设备,到旱情严重的四个公社帮助抗旱。他们的作法是:第一步消灭失墒的麦田,第二步消灭准备播种早熟作物的旱地,第三步消灭失墒的春白地。为了灌溉最干旱的土地,城关人民公社把自己渠道的水,主动让给旱情严重的大钊公社。
全县已浇麦田和春白地五十七万多亩。还有三十多万亩土地进行了平整,做好了春灌的准备。
为了做好长期抗旱的准备,支援大军还帮助缺乏水源的社兴修水利工程,从多方面开发水源。阎各庄公社在兄弟社的大力支援下,已修好能蓄三十八万立方水的一座小水库。汀流河公社抽出五千名劳力,大干一天就挖通了两条引水支渠,给下游的兄弟社、队提供了新的水源。


第3版()
专栏:

互相支援 通力协作
上街公社战胜春旱
福建省闽侯县上街人民公社开展协作,战胜了春旱。
这个公社抗旱工作发展不平衡,公社党委号召各个生产队互通有无,支援薄弱队。各个生产队响应党委的号召,溪源大队抽调了一百五十个劳力组成烧木炭专业队,赶烧木炭,使全社十二架抽水机,有了充足的燃料。榕槁大队腾出七十八架水车,支援了水利建设差、受旱面积多的歧安、建平两个大队。侯官大队去冬安下四十五马力的抽水机一台,能灌田二千亩,但需要开一条渠道,才能发挥作用。上街、新峰两大队就抽出劳力支援,把渠道建成了,使侯官大队麦田普遍灌了水。侯官大队派出社员协助厚美大队抢修了二条田间渠道,使厚美大队的麦田也灌上了水。
(中共上街公社党委报道组)


第3版()
专栏:

大柳公社支援缺水区
甘肃省武威县大柳公社,积极打井挖泉提引地下水,把本社范围内的河水让给其它公社灌溉。
这个公社在抗旱斗争中,为了支援缺乏水源的公社,全社开展起了打井挖泉的高潮,烧坊生产队队长王松山说:“我们一定把兄弟社的事当做自己的事一样,积极打井挖泉,支援兄弟社。”全社经过两个月的努力,新打成一批水井,新修了渠道,全社除一小部分地势较高的田地还需要河水灌溉外,其余的田地都用地下水灌溉,节余下来的河水,全部让给了高坝公社、下双公社和民勤县的公社。
 (润生、永祥)


第3版()
专栏:

让水
山西省侯马市郊侯马公社,把水让给横桥公社浇麦。去冬,中共侯马市委分配侯马公社修一段长十五华里的大干渠,侯马公社感到有些困难,这时横桥公社派出援兵,帮助侯马公社提前完成了任务。今年入春麦苗显出旱象,侯马公社党委提出,把方便让给横桥公社,把困难留给自己,应该把水让给横桥公社先浇。横桥公社的干部听到后,感到上游没浇下游就先浇,不尽情理,一定要让侯马公社先浇。两个公社互相推让。经过协商决定:一家用半个流量,横桥公社在汾浍滩上的八千多亩干旱麦田,得到了提前灌溉。
社员们看见碧清的渠水流进干旱的麦田,一个个乐在心里,喜在眉头。他们说:人民公社力量大,咱帮他来他帮咱,土地增加新营养,人们成长新思想。(附图片)


第3版()
专栏:

团结渠
陕西省宝鸡市益门公社金渭生产队,去年冬天新修成了一条太寅渠。最近,社员们日夜不停地用这条渠的水浇地抗旱。这个生产队的党支部书记郭子珍看到附近有一块麦田受了旱(这块麦田是县公人民公社林家村生产队的),心里想虽然我们不是一个公社,也绝不能只管自己不顾别人呀!他就和队干部、社员商量,决定要发扬协作互助精神,调水支援林家村生产队。
可是要用水,中间还得修一段渠,林家村生产队又感到劳力有困难。金渭生产队就抽调了二十名壮劳力,由党支部书记带领和林家村生产队一起,修了一条二里长的水渠。金渭生产队帮助林家村生产队修了渠,又调来了水,使林家村生产队二百多亩小麦得到了灌溉。为庆祝这件事,两个队的社员在一起开了联欢会,并决定把新开的这条渠命名为“团结渠”。


第3版()
专栏:四川通讯

花的海洋,“王”的世界
本报记者 于竞祁
3月春深,川西平原上正是草木竞长、群芳斗艳的季节。新都县的四万多亩油菜,经过一冬精心培植,已全部进入花期。从全省各县以至全国不少省份来参观的人群川流不息。在这里,人人为新都油菜而振奋,而歌唱!
是什么这样地吸引了人们的心灵?是什么使人如此陶醉?一个参观者在留言簿上做了回答:“你们的油菜是鲜花的海洋,是‘王’的世界!大自然的秘密被揭开了,油菜低产帽子被摘掉了。你们的干劲和智慧,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学习榜样!”
大地皆“王”
简短的几句话,道出了人心相共的缘由。看吧!油菜园里,指挥田中,路边、河旁、房前、屋后,到处都是“油菜王”;它们一片片、一排排,个个高大多枝,株株英姿雄发。
种“油菜王”在新都还是从去年才开始的。今年种“油菜王”便迅速发展成为全民的运动,从城镇到乡村,男女老少齐动手,全县种了五百多万株。
桂湖公社的“油菜王”是远近驰名的。桂湖公社共青团员赵跃芬领导的专业小组管理的那二百三十多株“油菜王”,油菜株与株间纵横株距都是五尺,下面培土为厢,每厢见方三尺,厢高半尺,中央种着油菜。田内光洁如镜,找不到一点杂草,土壤泛出黑油油的光彩。这个公社第一食堂前面二百三十多株“油菜王”,如今大都长到一人多高,株围直径两米左右,每株分枝四百个以上,多的已达一千六、七百个。每个分枝顶上都花蕾累累。第一分枝上的花都已盛开,朵朵鲜艳金黄,玲珑透剔;下部翠绿的菜荚密密层层;整个花枝像一把把镶满珠宝的花伞,亭亭玉立。这些“王”都已经大大超过去年“王”的同期生长的水平。而现在离成熟期还有两个月,只要水肥充足,分枝还会增多,花也还会多开。
学“王”赶“王”
然而这还不是“王”的世界全部。由于学“王”赶“王”运动的开展,许多大面积油菜也已达到“王”的生长水平。在那金光闪闪的大面积油菜田里,它们长得特别出众。每一株都是一人多高,一团团,一簇簇,枝叶相连,花果重叠,繁星万点。站在这种“王”海中,恍若置身天外仙境,使人强烈地感到,在我们的时代里,世界是在我们的手中。
三河公社刘家群小组管的九亩多油菜田,两个月前还是一大片三类苗。因为这片油菜播种晚了半个月。但现在,出现在眼前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田里的油菜已经和那里一般的“油菜王”媲美了。刘家群和她的伙伴们却还不罢手。挑着粪桶在田间飞跑,向油菜高喊着:“快点长吧!再往大长!”
当县委发出开展高标准田间管理运动,号召大面积油菜学“王”赶“王”的时候,她们就毫不犹豫地把这片油菜列入学“王”、赶“王”计划。有人替她们担心,认为这片田条件太差,要白费劲。但她们回答说:“有党、有人民公社、有干劲,这就是最好的条件。”她们马上跑到桂湖公社去参观,学习了管“王”的经验,回来就制订了全盘战斗纲领:用加倍的措施赶上去!
这些被社员们形容为“小老虎”的青年们,立刻把原来七天追肥一次改成了三天,把每瓢粪水浇四株改成浇两株,把生长太差的苗分出来开“小灶”,多加水肥,给特殊照顾;把原订浇灌一到两次水改成了勤浇勤灌。两个月来,她们就像母亲抚育婴儿一般,日夜守护在田间。肩膀挑肿了,衣服磨破了,人却愈干愈欢。不久前,田里发生了蚜虫,她们连夜熬药水,第二天就下田。她们一连几天,吃在田里,睡在附近,把油菜叶子一片一片地翻过来喷药,终于迅速而彻底地消灭了虫害。
也就在这个期间,全社社员在公社党委领导下开展了一次又一次的全民突击积肥运动,铲草皮,掏厕所,挖千脚泥和老墙泥,到几十里外去运回大批粪便;化肥不够,全社又突击搞副业,用采集碎石出售的收入购回大批硫酸錏;天旱水浅,全社抽出几百个社员两天就闸堵了全部河道,提高了水位。正如她们原来所说的,公社是她们的、也是别的队、组的学“王”赶“王”的力量的泉源。
好带路人
在新都一株株“油菜王”、一片片丰产片和指挥片前,到处都插着标着负责管理的各级党的负责人和干部姓名的责任牌。他们亲手培植“王”,摸索经验,又领导在指挥片中贯彻推行,带动全县油菜田向“王”看齐。他们是“王”的培育者、支持者和提倡者。我们曾几次在“油菜王”前遇到县委第一书记王海香。这位来自北方的老干部和女同志,在家乡连油菜都没见过,但现在已成为全县油菜高产运动的带路人。去年,她就和县委其他领导干部共同培育了“油菜王”,总结了重施底肥、适当放宽株行距、合理密植、早播早栽等许多重要经验。今年,她又亲自种植了两株大“油菜王”,其中一株分枝已达一千六百多枝,高近二米。人们谈论着她如何冒着大雨领导干部、群众突击中耕;如何和社员一道研究出给“王”施保温肥;从心底流露出无比的敬爱。
正因为如此,油菜高产运动在新都如此广泛和深入。不仅青年、妇女、老农,连七、八十岁的老人和上小学的儿童也都投入了这一热潮。人们挑战、竞赛,田间管理标准愈来愈高,高产田面积愈来愈大,如今全县已找不到油菜一般田。无论从规划上,从实际生长情况来看,全部都成了高产田。而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达到“王”的水平的油菜田还在不断增加。有几千亩已赶上去年“王”的水平,上千亩赶上了今年“王”的水平(一般王),全县油菜真是一片竞相称“王”的景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