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3月27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时间提早 质量提高 面积扩大
广东进入插秧大忙季节
浙江精心育秧苗七十五万亩江西全面展开防寒护秧斗争
本报广州26日电 广东今年春耕生产早、快、多、好。到3月20日为止,全省栽插的早稻已占计划面积一半。目前,全省集中70%以上的劳力进行抢栽抢插,插秧进度每天达到一百多万亩。
早,是广东各地争取今年农业生产继续跃进的一项革命性措施。为了早,广东农民在去年秋收一结束,便开展规模浩大的农田基本建设运动,不论是水利建设、深耕改土或积肥,都比去年提前一两个月超额完成了原定计划。因此,今年无论播种、送肥、办田、插秧,都比去年提早半个月以上。
以更高的标准贯彻农业“八字宪法”,要低产田变高产、高产田更高产的群众性高产运动,规模之大,前所未有。这是广东今年春耕的另一个特点。去年首倡“千斤稻万斤薯”运动的汕头专区,确定了高产田二百多万亩,占早稻总面积近一半,经营高产田的干部和群众约有二百万人。新会县从县委到生产大队都成立了高产指挥部,由农业书记挂帅;并决定县委、公社、大队分别各搞一万亩、一千亩、一百亩高产示范区,指导高产运动。此外,以合理密植为中心的先进栽培技术已为广大农民所掌握,进入了在全省范围普及的新阶段,因此今年插秧质量特别好。
以粮为纲全面跃进和多种高产多收的方针,今年春耕中也贯彻得更好。今年全省计划种植早稻面积扩大到三千二百多万亩,比去年增加六百万亩。在扩大早稻面积的同时,除了去冬种下二千二百多万亩番薯、小麦、绿肥、饲料等春收作物外,今春全省又开垦荒地九百八十多万亩,按农业人口平均,每人增加了三分耕地。现在已种了甘蔗、花生、蔬菜和近百万亩各类果树,都比去年种得多种得好。
广东今年春耕生产最大的特点是干部指挥坚定,群众认识一致,因而由备耕到插秧,整个生产运动环环紧扣,浪浪比高,既是万马奔腾,又有节奏起伏。
本报杭州26日电 浙江省春播工作已全面展开。到3月20日止,全省已播种早稻秧田七十五万亩,第一批播的种子已扎根转青。
浙江省今年的播种质量比往年更好,播种时间普遍比往年提早五天到七天。已播的早稻,90%以上的种子都经过风选、筛选、盐水选或药剂消毒处理。秧田做得平整,干软适度,基肥也施得足,播种均匀。
浙江省今年早稻面积将比去年扩大二百六十多万亩。为了适时完成播种计划,各地在春播中都开展了耕播工具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制造和推广了大批深耕播种新工具。宁波专区各地人民公社创造了三湿耙、施灰车、秧坭板、播种器等新工具。建德县乾潭人民公社在制造和推广了大批深耕犁、播种器、秧田平板器后,实现了播种高工效、高质量。嘉兴专区平湖、桐乡、德清等县普遍推广蒸汽育秧,减少了秧田用地和解决了劳力不足的矛盾。宁波专区大力推广的直播分苗经验,不仅减少了秧田面积,而且还能够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各地在提高播种质量的基础上,都及时加强秧田管理工作。宁波专区的许多社员在“人不离田,与秧共眠,一株不烂,株株健壮”的口号下,都到田头扎营,精心管理秧苗。温州专区有80%的生产队已建立了秧田管理责任制。嘉兴专区的一万五千个生产队还挑选了大批党团员和优秀社员专管秧田。上虞县各公社的干部还都建立了育秧指挥田,及时总结和传播培育壮秧的经验。
本报南昌26日电 江西各地广大社员日战田间、夜伴禾眠,展开紧张的护种护秧战斗。
江西省二百六十万亩早稻秧田,70%已经播种出苗,秧苗露出水面一般有三、四寸高;其余30%左右正在浸种或刚刚播种。但从3月中旬开始,由于寒潮侵袭,各地连绵阴雨,气温降到十度以下,严重威胁着秧苗生长和种谷出芽。为了防止烂种烂秧,确保早稻丰收,全省各级党委都采取紧急措施,从县到社、到队层层建立起育秧护秧指挥机构,由党委书记亲自挂帅,领导和组织社员投入护秧战斗,千方百计保护秧苗安全度过寒潮、雨季。
在紧急的大规模的护种护秧战斗中,各地人民公社统一调度安排人力、物力,迅即组成大批专业队、战斗组日夜轮战田间,突击抗寒护种护秧。九江专区在寒潮到来当天,各公社即组织起一万五千七百多个护秧专业队、战斗组,四万六千多名社员连夜用门板、草垫等为秧田抢盖了七千一百个防风、防雨的护秧棚。同时,各公社还集中大量柴禾、茅草、草皮,在田头田边烧火熏烟,保证了秧田温度。在护秧战斗中,各地社与社之间还广泛开展了人力、物力的大协作。
现在抗寒护秧工作还在步步加强,各地护秧战斗员提出“保秧保到底,不胜天时不收兵”的口号,人不离田,夜与禾眠。在人们的精心护理下,各地已播种下的秧苗正斗寒生长,田野里出现了一片往年灾害季节所没有的盛绿景象。(附图片)
广西容县容城公社用新式插秧机插早稻。 文波摄(新华社稿)


第1版()
专栏:

集中劳力 抢住火色 种上早稻 完成春收
湖南加强春耕春收第一线
本报长沙26日电 为了夺取今年农业生产的继续跃进,湖南省迅速集中了70%以上的劳动力,投入以春收、春耕为中心的大生产第一线。
湖南省计划今年平均每人生产一千斤粮食,一头猪。早稻种植面积计划由去年的一千七百万亩增加到二千五百万亩,春收麦子、油菜等作物达四千五百万亩,比去年增加一千五百万亩。为了取得水田旱地双丰收,要求在4月中、下旬完成春收,抢住火色种上早稻,同时还要把一千三百万亩旱地杂粮作物提前在早稻插秧以前种完。这样一来,今年的春季生产任务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大,时间又很紧迫,质量要求得更高。早在2月间,中共湖南省委就分析了这一情况,认为当前是夺得全年大丰收的一个重要关口,赢得时间,就是胜利,省委要求各级党委当机立断,下决心调集农村中一切可以集中的劳力,投入春收、春耕第一线,这是夺取今年春季生产大胜利的中心环节。省委在2月23日发布决定,其中具体要求集中7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经营粮食和经济作物(其中90%以上集中用于经营粮食生产)。在一个作业组中,要求每十亩水田或旱地,平均有一个整劳动力。
省委的指示下达以后,各地都认真进行了研究讨论,根据本地区具体情况进行贯彻。各级党委一面向干部说明集中劳力打春收、春耕一仗的重要意义,一面具体检查了劳力安排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迅速将劳力集中到春收、春耕第一线。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第一、对水利、交通基本建设方面的劳动力,除省委规定的重点工程留下必要劳动力外,迅速转移到春耕战线上来。第二、对公社、大队所属厂矿企业所用的劳动力,本着“减人增产”、“农忙少搞,农闲大搞”的原则,算清劳动力账,紧缩人员,投入春耕。安乡县安城公社从社、队办的工业中抽出来投入春耕的人员就达二百五十人。第三、在保证安排好社员生活的原则下,生活福利方面严格实行定员定额,并且在服务性工作人员中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组织大家学会做“一专多能”的多面手,抽出人员投入春耕生产。龙山县通过炊事工具的改革,全县三千六百多个食堂共抽出七千六百多人投入春耕生产。第四、推迟一些暂时可以不办的事情,腾出劳力。第五、组织农村各方面闲散劳力投入春耕。采取以上办法后,全省一千五百九十五万劳力在2月底就有70%以上投入春收、春耕的第一线,满足了生产需要。
目前,湖南省春收、春耕战线由于劳力集中,兵强马壮,各项生产都比历年抓得早,抓得扎实,抓得全面。今年全省各项农活比往年提早半个月到二十天。据最近统计,早稻已浸种五亿七千多万斤,其中下泥的有一亿一千多万斤。早稻秧田计划面积三百零七万八千亩,现在已整好二百九十一万亩。全省平均每亩田已积肥料三百担左右,比去年同期增加40%。春播杂粮作物玉米、高粱、春荞等,现在已种下九百多万亩,大约等于去年同期的九倍。


第1版()
专栏:

山西大力改造低产区低产田 山东迅速发展大面积丰产方
本报太原26日电 山西省今年突出地抓生产落后环节,大力改造低产区低产田,已使当前春季生产工作共同高涨全面跃进。
山西省经过各地调查排队共有一千五百万亩左右低产田。占全省耕地面积近四分之一。这些低产田大部分分布在吕梁、五台、太行山区和部分平川低洼、盐碱化地区。这些低产田解放以后经过土地改革和互助合作运动,特别是实现公社化以来,产量都不断提高,而且成倍提高,但是由于这些地区石厚土薄、地广人稀、耕作粗糙,历史习惯没有根除,再加以缺乏水利设施,比起条件较好的地区耕地增产速度就显得落后了一步。其次,占全省麦田总面积41%的回茬麦地,由于麦收后进行复种,播种晚土地不能休闲,肥料不足,单位面积产量远远赶不上不进行复种的麦田。这就大大影响到全省农业生产高速度全面发展。因此,改造低产区低产田就成了提高全省农业生产实现继续跃进的决定性的关键。
针对这一情况,山西省各级党委从去冬开始,就采取了政治挂帅,加强党的领导,发动群众大搞思想革命和技术革新的办法。晋东南专区普遍讨论了人民公社化第一年在低产区涌现出来的高产典型——屯长县路村公社,从而普遍树雄心立大志,要把低产区低产田消灭在1960年。晋北专区各县分别召开了穷管理区、后进管理区和遭灾管理区的干部会议,一方面批判了唯条件论、落后论和甘居低产的思想,克服消极情绪;一方面具体分析大跃进、人民公社为改造低产区低产田带来的有利条件,大调积极因素,全区所有低产区和有低产田的公社、管理区都鼓起斗志,制出计划,都要超过和赶上当地富裕管理区水平。
为了保证低产区低产田翻身,各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低产区的领导和支援。各地在党委的统一安排下,都抽调了一批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领导和研究低产变高产的措施,普遍建了“试验田”。晋东南专区还召集低产县、公社、管理区干部在屯长县路村公社召开了一年由低产变高产的经验交流现场会议。中共晋南地委还在全专区开展了“川帮山”大协作,组织十三个平川县从机械动力等方面对山区低产县进行支援。为了解决棉麦产区肥料问题,山西省领导部门优先集中支援化肥。低产区群众反映:思想明朗办法新,多方支援送上门。
采取以上办法,目前全省已在低产坡地上修好梯田五百万亩;改良土壤六百多万亩,所有低产区低产田积肥和施肥数量比去年增加了一倍。
本报济南26日电 山东人民紧紧依靠大面积麦田丰产方为阵地,夺取小麦返青的全面胜利。现在,全省小麦由于水勤肥足,生长茂盛,大面积丰产田,已由二千多万亩扩大到三千万亩,很多丰产麦苗,在去冬普追普浇的基础上,又施到两水两肥,长得像韭菜一样,一般都长到六、七寸高,每株分蘖四、五个,每亩平均一百万株到一百五十万株左右。
小麦大面积丰产方的迅速发展,不但表明了麦田管理的成就,而且最生动地显示了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优越性。它不仅把小块土地联成大块园田,可以促进全面平衡增产,更重要的是,它引起了整个农业耕作制度上的大革命,加速了农田基本建设的步伐。例如临清、高唐、历城等先进县市和社办工业发达的地区,选择重点方田,装备成机械化、半机械化和部分电气化的标兵丰产方,或者把它变成了思想红、生产红、技术红、文化红、培养人材红等“五红基地”。这些丰产麦田,管理得如同绣花一样,精益求精,越管越好。
为了把三千万亩小麦大面积丰产方建设成为稳固的粮食生产基地,从思想领导到科学研究,从生产生活到文化学习都配起套来。县、社、队都建立丰产方管理委员会或指挥部,配备专职干部领导,按方包思想发动,包生产任务,包技术革命,从大战小麦返青关到夏收,从春播到秋收,包干负责,一抓到底。许多公社的万亩方都有农业科学研究站、气象站、红专学校,千亩方有科学技术组,百亩方有技术员、气象员、病虫观察员、土壤测报员、档案员。有些丰产方还建立了临时居住点,办起了田间食堂,党校、团校、技术夜校、业余文化学校等四校到方,医药卫生、农具修配到方等等。还有的在丰产方内安装了电话、喇叭、有线广播等一套先进的宣传工具,把丰产方真正变成广大社员的生产、生活和政治文化学习中心以及麦田管理的坚强堡垒。
各级党委依靠丰产田对一般田和三类苗,给予大力的支援和技术指导,使各类麦苗节节升级,全面跃进。全省共有七百八十七万亩三类苗,已有三百十六万亩升级。初步调查表明,在六千八百多万亩小麦中一类苗已占54%以上,二类苗占36%左右,三类苗占10%左右,改变了历年中间大两头小的局面。


第1版()
专栏:

党中央领导人接见解放军政工会议代表
新华社26日讯 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朱德,总书记邓小平,政治局委员林伯渠、董必武、彭真、陈毅、贺龙和候补委员陆定一,书记处书记谭政,今天下午接见了出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会议,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作会议,全国邮电技术表演比赛大会的代表,云南省各民族参观团的代表,和中央团校的第十一期全体学员。


第1版()
专栏:社论

让纤维板生产遍地开花
我国的纤维板工业近两年来有了飞跃的发展。从1958年第一批国产纤维板出世起,到1959年底止,全国已有三百多座土洋结合的纤维板厂投入生产,生产能力达十三万多吨。进入1960年以来,许多地区纤维板生产已经形成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福建省今年已经先后建成小型纤维板厂二百多个,其中绝大部分是人民公社白手起家办起来的。目前,我国的纤维板工业,已经由点到面,从城市到农村的人民公社,从林区到平原,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这标志着我国的纤维板工业进入大发展的新时期。
纤维板工业的发展,使我们找到了大量增产木材的新途径:现在,不仅林区能生产木材,无林缺树的地区也能生产木材。这是我国林业发展史上的大革命。当人们不能生产纤维板的时候,几千年来总是利用原木制成各种板材,一棵树的利用率只达到50%左右,一些小径木、枝丫、板皮、锯屑等绝大部分都扔掉了,浪费很大。国民经济的连续大跃进,各项建设事业的高速度发展,对木材的需要量越来越多。社办工业的发展壮大和人民文化物质生活的提高,木材的需要量就更大。假设每个公社建设一座两千平方米的厂房和可以容纳一千五百人的学校,全国就需要一千多万立方米木材。我国是一个地广人多的国家,如果平均每人每年消费木材零点二立方米,就必须生产上亿立方米的木材,才能满足需要。近几年来,我国森林工业的发展速度很快,每年增加木材的幅度也很大,但是,仍不能充分满足工农业生产飞跃发展和其它方面对木材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林业生产部门采取了大搞林木速生丰产的措施,有的树木八年、十年就能成材,这在林业发展方面,可算是惊人的高速度,然而,这对于满足国民经济要求来说,还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的。我们不能因为等待木材而放慢建设速度,更不能等十年、八年以后有了木材再来建设。正因如此,我们就必须大力发展纤维板工业,用各种纤维板来广泛代替木材。用纤维板顶替木板是符合节约原则的,一立方米纤维板能顶替五点七立方米原木,而生产一立方米纤维板,只需要三点三立方米废材碎料。木材采伐和加工后的大量剩余物以及其它野生植物,都是制造纤维板的原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泉源。最近,河北、江苏、河南等许多缺少木材的平原地区,用麦秆、稻草、茅草等草本和野生植物纤维,生产纤维板,获得不小的成效,为我国纤维板工业的发展开拓了宽广的道路。
大搞纤维板生产,应当列为社办工业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在,人民公社工农并举,五业俱兴,具有发展纤维板生产的有利条件。许多人民公社都有社办林场,根据“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把纤维板生产落实到林场,这是一个可靠而有效的办法。社办林场多半靠山,有林有草,资源丰富。一般的社办林场都能够大搞多种经营,而结合多种经营在林场大搞纤维板生产,不仅有利于社办林场的巩固和发展,还有利于促进公社工业、农业和其他方面的发展。河北省唐县是个不产木材的平原地区,为了解决自用材,全县十个人民公社,都办起了纤维板制造厂,全县没有一台热压机,采用烘炉烘烤,大搞纤维板生产,不仅解决了部分自用材,还外调一部分支援国家建设。
“土法上马、土洋结合”,两条腿走路,是高速度发展纤维板生产的唯一途径。坚持政治挂帅,大搞群众运动,是高速度发展纤维板工业的根本保证。纤维板生产的土洋之分,主要表现在有没有热压机这一工具,有了热压机则为洋,没有热压机采取烘炉的办法则为土。本着能洋则洋,不能洋则土的精神,凡是有条件的地区,都应当积极大搞“小洋群”企业,发展纤维板生产。但是,由于洋法生产需要一定的机械设备和较大数量的投资,某些地区如果不能一下子办小洋群企业,就应该土法上马,大搞纤维板工业的“小土群”。各地建立“小土群”企业所需要的设备和器材,应当发动群众,自力更生,同时也要发挥共产主义大协作的精神,相互支援。现在,许多地区已经出现了“小洋群”和“小土群”标兵厂。充分发挥标兵厂的作用,传播技术经验,培养技术力量,这是进一步提高纤维板工业的有效办法。当前,人造纤维板的产品已经成为生产建设中需要量最大的一种产品,为了满足各方需要,纤维板生产必须遍地开花。


第1版()
专栏:

福建大办小型纤维板厂
全省有二百多个厂,两月生产五十多吨
本报讯 用自力更生、土洋结合的办法大办以生产纤维板为主的木材综合利用小型工厂,已在福建全省遍地开花。这个省今年已经先后建成小型纤维板厂二百零八个,在两个多月中,为国家生产纤维板五十二吨多。目前,全省纤维板厂正在发动广大职工大闹技术革新,实现手工操作机械化、半机械化。
福建是我国南方木材主要供应基地之一,每年抛弃的碎木、梢木、刨花等,就可以生产六十万吨纤维板,每吨以四百五十元计,即值二亿七千万元。因此这是解决我国木材缺乏和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多快好省的办法,特别是为广大山区人民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增加公社集体经济和工业化速度开辟了宽广的道路。
去年12月,中共福建省委发出了“大搞木材综合利用”的指示以后,立即获得了广大群众热烈而广泛的响应,各地、县委都加强了对这一运动的领导,并由分管林业或工业的书记挂帅,成立了专门的办公室领导管理这一工作。省委第一书记叶飞同志亲自深入林区、工厂检查纤维板建厂和生产情况。由于各级党委亲自挂帅,采取国营与公社同时发展的办法,充分地发挥了人民公社的巨大优越性,大大地加快了建厂的速度,使运动更加广泛地开展起来。
在办厂过程中,他们坚决贯彻了“小型为主,土法上马,先土后洋,土洋并举,从小到大,逐步提高”的方针。各地本着就地取材、自力更生、因陋就简和勤俭办场的精神,充分依靠群众,发扬了敢想敢做的共产主义风格,从而克服了在建厂中的技术设备、原料不足等困难。如南平国营西芹林产化工厂在试制纤维板中,没有轧碎机就用土铡刀代替,用制酒压榨器改装成预压器,用石磨、水碓代替打浆机等等。
在以手工操作机械化、半机械化为中心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中,全省已经有三十个国营和社办的纤维板厂,用土办法就地取材,创造和改进了原料压碎机和打浆机等新工具,并全部利用水力作动力,代替原来笨重的手工操作,原来要由男全劳力手工操作的工序,现在全部可由女劳力来代替,仅这三十个厂,每天就可以节约全劳力一千二百九十人。
同时各地党委还组织了本地区各部门对纤维板厂的建设和生产开展共产主义大协作。南平市所有的机械厂、农具厂、修配厂都大力支援群众大办纤维板厂,并赶制了纤维板热压机三十多部,以及其他各种小型设备一百多种。建瓯县委指定这个县的通用机器厂、机电修配厂和机具厂专门帮助各纤维板厂、车间开展技术革新,生产了大批土铁轻轨、热压板,还试制成多刀多锯切片机、原料切碎机和荷兰式打浆机等洋法生产纤维板的设备,从而大大地加速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的进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