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3月2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 绿树成荫
白城农牧林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本报讯 吉林省白城地区充分发挥人民公社的无比优越性,采取“农牧并重,农牧结合,大力加强林业建设”的方针,把农、牧、林三者巧安排,巧结合,相互促进,获得全面高速度的发展。
中共白城地委根据党的方针、政策和这个地区的特点,曾经进行了多次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地制定了“农牧并重,农牧结合,大力加强林业建设”的方针,充分发挥了人民公社组织规模大、活动范围广的优越性,采取多种多样的措施,解决了在农、牧、林的发展上出现的耕地多劳力少等问题。使农业、牧业、林业发展之间的互相矛盾的关系,变成了互相促进的关系。各地党组织都本着“以粮为纲,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的原则,通过全面规划,统一安排,实行分工分业,建立专业组织,作到了因地种植,合理放牧,合理利用土地,合理利用资源。例如在土地规划使用上,保证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同时固定了牧场,使草原不被破坏。大量的瘠薄耕地都停耕造林。林带林网则实行林、粮间种。为了解决劳力不足,各地都按不同季节和生产任务,既突出重点,又不放松一般。比如每到农忙季节,就适当合并畜群,从畜牧业抽出一部分人力支援农业生产;锄后又适当调动农业劳力,收贮饲料,支援牧业。在林业上,农忙季节,则以农为主,结合进行造林育林。很多公社在劳力使用上做到“一专多能,一人多职”,放牧员兼护林员,又是护田员;保管员兼饲养员,又是更夫。
为了保证农、牧业的发展,从长远打算着眼,又结合目前利益,地委大力加强了林业建设的领导。全区从上到下层层建立专业机构,并且采取各种办法培养了六千多名农民林业技术员。各公社广泛开展了群众性育苗运动,建立苗圃和社办林场二百二十六处,解决了苗木不足的困难。各级党组织在领导农业生产中,都把林业列入了主要日程,长期准备,短期突击,结合农业生产开展常年造林、育林运动。各地为了开展“一个春耕,两个播种”运动,创造了许多办法。乾安、通榆等县执行了三头配种(地头、槽头、晌午头)、田间设站、夜间配种、送精到队等方法,既不误农时,又使牲畜适时配种。各地还采取纯种、杂种、地方良种和人工授精与本交配种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更加速牲畜的繁殖率,也提高了牲畜的质量。
采取农、牧结合的办法发展了畜牧业,也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生产动力和优质肥料。为了加速牲畜繁殖改良,实行专业化的科学管理,全区在田间建立了一万三千六百四十五处畜牧场。这些畜牧场由于靠近农田,提供了大量粪肥。1959年施肥三千七百五十万吨,其中大多是畜粪,单位施肥量比1958年提高25%。大安县龙沿人民公社前进管理区1959年养猪一千四百五十七口,每户平均有三头半,由于多施了肥效高的猪粪肥,粮食产量比1958年提高47%。农业的发展又促进了牧业的发展。镇赉县仅十个公社在1959年就种了三千多公顷饲料地,保证了饲料的供应。特别是林业的大发展,为农、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去年,全区采取林、粮间种,面积达三万五千多公顷,既植林又收获了粮食九万多吨。
农、牧、林紧密结合,相互促进,获得了全面高速度的发展。去年,全区粮食总产量比大跃进的1958年提高9.1%,平均每人占有粮食达一千七百斤,比1958年提高20%。大家畜比1958年增长9.8%,猪增长40%以上,绵羊、山羊增长39%。营造防护林和栽植用材林、经济林等近三十万公顷,森林被复率由解放初期的2.5%增到9.1%。现在农田防护林交织成网,流动的沙丘穿上了绿色新装,道路两旁造起了绿色的长廊,到处呈现着“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欣欣向荣景象。


第5版()
专栏:

全面跃进的白城
中共白城地委第一书记 赵子平
白城专区,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它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北靠黑龙江省,是长白山和大兴安岭两山脉之间四百多万公顷的一片广阔平坦的大草原。这里生活着二百多万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他们在党中央、毛主席和省委领导下,干劲十足,大步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这里现在是春阳普照,东风劲吹,总路线的红旗、大跃进的红旗、人民公社的红旗高高飘扬。人民创造的奇迹遍地皆是。
八百里旱海变绿洲,灾难的草原成乐园。这句广为流传的颂歌,概括地道出了这个地区的变化。过去,人们传说这里是有名的八百里旱海,是个苦难和穷困的地方。八百里旱海的主要灾害是风沙干旱,群众说“立夏鹅毛住,石头磙子刮上树。”的确,大风一起,尘沙飞扬,遮天蔽日,种的庄稼籽粒刮净了,即将成熟的庄稼也被刮倒。大风刮走了农民一年的辛苦,刮走了农民一年的生活。旱灾也很严重。群众说:“老旱海多苦,十年倒有九年旱”。在临江沿河的地方,水灾也是人民群众严重的威胁,一遇洪水就是一片汪洋。另外,过去的疫病也是很猖獗的,鼠疫、伤寒经常发生,没有医生,没有药物,群众得了病只好求神拜鬼等着死。
灾害和疫病,都是旧社会的制度所造成的。当时,封建地主、军阀、盗匪、日本帝国主义和它的爪牙们,互相勾结在一起,越是灾荒严重的时候,越是人民痛苦的时候,这些凶恶的豺狼和贪得无厌的吸血鬼,越是掠夺、剥削、压榨。
解放后,党中央、毛主席派来了干部。八百里旱海上的人民看到了太阳,走上了步步登高的幸福路程。几年来,经过了各项民主改革运动,特别是1958年以来,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八百里旱海上,不仅消除了风沙干旱灾害的威胁和送走了瘟神,而且出现了连续的大跃进。白城专区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所以能够连续大跃进,这是因为听毛主席的话,跟着共产党走,走群众路线的结果。1958年大跃进以来的事实证明,过去越是穷困苦难的地方,那里的人民干劲越足,创造越多,成就越大,跃进的速度越快。
拿工业来说,在军阀统治和日伪统治时期,民族工业受到严重的掠夺和压榨,解放初期工业雕敝得几乎没什么了。因此,在吉林省来说,白城专区的工业基础是很差的,也是比较落后的。解放以后有了迅速的发展。和解放初期相比,真是有天壤之别。1949年全区工业总产值只有一千八百多万元,1957年发展到八千一百七十四万二千元,到1958年发展到一万二千九百八十八万元,到1959年,已发展到一万六千八百八十六万多元,今年计划发展到二亿多元,比十一年前增十倍多。白城地区的工业发展得很快,产量多、品种多、质量好,结束了不生产钢铁的历史,煤炭生产有一定基础了,石油生产大有前途,机械工业也在前进中。轻工业的生产如造纸、麻袋、火碱、毛纺、纸浆、罐头、奶粉、糖、粮米加工有如雨后春笋;人民公社的社办工业,也是遍地开花,万紫千红。
1954年以后,特别是人民公社成立以后,农业生产更是飞跃前进。一向多灾多难的八百里旱海连年获得了大丰收。自从1954年以来,白城地区就结束国家年年调入粮食的状况。1945年以前,无论荒、旱饿死多少人,是没人管的,自然不会调入多少粮食。解放后,从1949年到1953年的五年中,国家给八百里旱海调入的粮食共达十八万二千七百三十一吨,平均每年调入粮食三万六千五百多吨。另外,这五年国家拨给的救济款共达五十二万九千元之多。从这里看出,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是八百里旱海人民走上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这就是我们社会制度的无比的优越性。
人民公社无比优越,农业“八字宪法”到处开花,秋深翻地效果很好,水利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更重要的是麦田可以复种荞麦、大白菜、糜子、胡萝卜,而且产量很高,打破了认为八百里旱海上不能复种的保守思想,从而给白城地区多种多收和精种高产,增加了新的内容,挖掘出增产的更大潜力。这些事实证明,只要认真贯彻执行农业“八字宪法”,进一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前途就更远大。现在我们已由一个年年需要国家调粮并投放大批救济款的地区,而变成一个粮食自给有余并交出大批公粮购粮的地区,由每人占有粮食数很少的地区,成为每人占有粮食比较高的地区。这种状况的改变,是党的领导的胜利,农业“八字宪法”的胜利,人民公社的胜利。1959年我们全区按农村人口计算,平均每人占有粮食一千七百斤以上。因为农业增产的潜力还很大,有利条件很多,1960年的一百七十万零七千吨的粮食任务是有保证的。那时,农村人口平均就占有粮食二千斤了。
在畜牧业方面,白城地区有广阔的草原,群众有经营畜牧业生产的习惯,而且有一定基础。解放前,大牲畜不过二十万头,1949年大牲畜只有二十四万多头,猪只有三万八千头,羊只有六万只。1959年底猪的存栏数,已达四十七万七千七百八十五口,比1958年末净增40.06%。大家畜已发展到六十万零四百五十三头,净增9.8%;羊达到三十九万三千二百五十一只,净增39%;其它家禽、兔、蜂和野生动物的饲养也有新的发展。现在,出现了不少马产双驹、牛产双犊、羊产五羔、母猪一年产百子孙的奇迹。认真按着党的发展畜牧业的方针政策办事,猪为六畜之首,养猪为畜牧事业的中心,将一母猪年产百子孙的典型经验,提高为百母年产万子孙的群众运动。今年力争完成全区有二百万口猪的光荣的任务。大家畜今年计划发展到六十五万多头,年净增8.3%,要抓住全配全准,全生、全壮的工作。羊今年计划发展到四十八万七千五百只,净增24%,要开展百母百子,千母千子,万母万子的运动。在畜牧业方面,今后要注意质量数量并重和役、肉、毛、乳、皮、粪等多用,并抓好水、草料、种、繁、管、防、工等项工作。白城地区的畜牧业是很有潜力的,很有发展前途的。
在林业方面,这里解放前是荒山秃岭、荒漠的草原。解放后,林业也有了迅速的发展。现在已有四十多万公顷的林地了,特别是用拖拉机造的三万多公顷树林,已长成三米左右的木材,形成纵横交织的林网和林海,它起着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的作用。二千多垧的果树,已有20%开花结果。人们把自己种的第一次结的最好的水果寄到北京献给毛主席。杏、桃、李、苹果、沙果、海棠、草莓、葡萄等,八百里旱海上到处都有了。我们今年还准备种九万二千公顷防风树木和二千八百公顷水果和葡萄。力争在二、三年内全区每人有一棵葡萄,三、四年后每人有十棵葡萄,使人民吃到自己种的更多的水果,喝到自己酿造的葡萄酒和果子露。现在全区人民正以冲天的干劲,来绿化、香化、彩化、甜化、美化自己的社会主义的幸福家园。
人民公社无比的优越性和旺盛的生命力,使白城地区的生产一年比一年高涨,人民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增加,人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富裕美满。现在人民吃的粮食不但足用了,而且还有10%多的自己种出来的细粮。1959年因为人民公社力量大,白城地区种了八万四千多公顷小麦获得了大丰收,摘掉了小麦低产的帽子,还交了近三万吨的小麦公购粮。人民公社使人们吃上用自己种的粮食做的白面饺子和又白又香的大米饭。生产发展,生活提高,吃饭由粗变细。人们穿的和住的也比从前强的多了。人民公社社员在信贷部里普遍有存款。解放以来,这个地区的广大劳动人民,在政治思想上,在道德品质上,在社会主义觉悟上,在共产主义风格上,都有很大的提高。这些无价财富,比钢铁、煤炭、机械、粮食、牲畜、科学文化成果更宝贵。
我们坚决听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话,按着上级党委指示的方向奋进。我们坚决加强党的领导,依靠群众,破除迷信,解放思想,高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红旗,使白城地区的工业生产、农林牧副渔五业生产和其他各项工作,能够持续跃进。


第5版()
专栏:

变风害为风利
白城人民广泛利用风动力为农业服务
本报讯 “风从白城过,都得给干活”。这是向风害作斗争的白城地区人民所发出的豪语。现在这个地区已经拥有用于提水、带动机械和发电等的各种风车达一千八百余台,平均每个公社有十九台风车,个个管理区都利用风动力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服务。
过去,白城地区常年遭受风沙灾害。每年由西南、西北方向刮来的大风,往往使各县发生被风毁种、缺苗断条、庄稼倒伏等现象;风还吹动沙丘,压盖良田。几年来,这个地区的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向风沙干旱展开了顽强的斗争,大规模植树造林,防风固沙,同时大兴水利,制服干旱,收到了显著成效,使风沙干旱的威胁大为减轻。
在这个基础上,中共白城地委就领导群众进一步利用风动力改造大自然,在大跃进的1958年提出了“变风害为风利”的口号,发动群众广泛制造和使用风车。地委为了适应当前农村经济情况,采取了“小型为主,社办为主,生产为主”和“土法上马,土洋结合,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陋就简”的方针,并且确定了“先普及后提高,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的指导下普及”的原则,使风车迅速发展起来。最初,各地推广的风车大部分是只有二马力的55型小风车,渐渐由小及大,种类增多,到现在已拥有自行设计制造的塔高十五米、风轮直径二十二米的3—22型巨型发电风车;这种风车可以在室内操纵,用电动调整方向和速度,有一百二十三马力。风车的使用也由单一的提水灌溉,发展到用于推碾、拉磨、铡草、脱谷、筛粮米、发电等多方面的综合利用。
在试制风车时,各地党委采取了“思想不通就辩,不懂就参观,不会就学,学会就干”的方法,彻底批判了保守思想,很快就从群众中涌现出大量能工巧匠。比如,我国现在最大型的3—22型发电风车,就是由只有一百二十多个工人的洮安县机械铁工厂试制成功的。这台风车远远超过了这个工厂机床加工负荷力量。但是工人们发挥了敢想敢干的精神,大胆地把机床倒立抬高进行加工,终于获得成功。乾安县让字公社双合管理区原来连尺码都不会量的顾万海主任,在几个木工协助下,创造了利用风车带动石磨、推碾、筛粮、切菜、剥苞米、打场等六种办法,都获得成功。各地群众还创造了农社式、木制挂帆式、走马灯式等十几种风车,都十分巧妙适用。
白城地区大力发展风车后,已收到良好效果。在1958年全区用风车灌溉面积达五万八千九百亩,节省了大批劳力和畜力,庄稼获得丰收。白城市大兴公社纯阳管理区用风车带动打稻机打稻子,每小时打出五百斤,比人工操作提高效率六倍多。(附图片)
白城专区公社社员正在利用风车提水春灌。  郎琦摄


第5版()
专栏:资料

今日白城
白城专区位于吉林省西北部,西、北同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相毗连,总面积达四万五千六百九十一平方公里。这里原是风沙干旱的沙荒大平原,曾有“八百里旱海”之称。解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人们向自然灾害进行顽强的斗争,使整个地区面貌焕然一新。
专区共有九个县(市),有汉、满、蒙、回、朝鲜等十多个民族,共二百零五万多人,他们过着蒸蒸日上的幸福生活。这里盛产粮食、大豆和各种工业原料。1959年粮食总产量达一百五十一万吨,比建国初期1949年增长92.65%,平均每人占有粮食达一千七百斤。专区还有一百八十五万公顷优美的大草原,它得到了很好的利用,使全区畜牧业获得迅速发展。现在大牲畜比解放前最高量的1943年增加了一倍。猪比1949年增长十一倍多;羊则增加了五点六倍。这个地区人民为了改变风沙干旱,几年来进行了大规模的人工造林,现在已经拥有人工林、苗田五十五万多公顷,形成了林带、林网,并美化了城市和乡村。
白城地区的物产资源十分丰富,并且已被大力挖掘利用。盛产羊毛、猪鬃、马尾、鱼、蛋等。还出产狐狸、狼、獾子、黄羊等各种动物。此地出产的名贵的麻黄、红花、党参等百多种药材也畅销省外各地。特别是草类,如小叶章、猪鬃草、洋草、芦苇和野生麻等也有近百种,是这里的主要特产之一,每年产量达百余万吨。这些草类是制作人造纤维等轻工业产品的良好原料;尤其是这里的芦苇面积达十万公顷,年产十五、六万吨,成为造纸工业重要的原料产地之一。此外,这里还盛产盐、碱、硝、卤水等,这些重要工业原料,也畅销全国各地。渔业发展也很迅速,去年鱼产量达二万五千八百五十六吨,鲜鱼经过罐头厂加工,还远销到国外。
白城地区地下也蕴藏着丰富的矿藏。据勘察,有丰富的铁矿、煤田、云母、油母页岩、石油等五十多种矿产。自1958年大跃进以来,在总路线和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指导下,国家和人民公社发动群众大力挖掘地下宝藏,取得了巨大成就,生产出大量的铁、钢、煤等,从此结束了白城地区不产钢铁、煤炭和石油的历史。(白城计委通讯组)


第5版()
专栏:文化集纳

白手起家的制片厂
白城长岭县新闻电影制片厂,是在中共长岭县委的直接领导下,1958年9月建起来的。一年多来,共拍制了小型纪录片八部,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那是在1958年9月间,县广播站机务员方景生在大跃进鼓舞下,大胆地提出了要搞土电影、自办电影制片厂,县委知道了,就支持了他这种敢想敢干的作法。首先派他到“长影”进行学习。经过几天的学习,又在北京新闻电影制片厂买一台小型摄影机,买一些药和一些胶片,就开始拍摄电影的工作了。没有洗片室,就借一间办公室代替;没有遮光布,就借电影院窗帘代用;没有烘干室,就在外边晒。就是这样,经过十三天的时间,没花上五百元钱的电影制片厂拍出了第一部新闻纪录片——“庆祝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接着又拍制了几部片子,其中特别是“公社花开金满仓”和“开门红”两部三寸五毫米的大片子,受到观众热烈欢迎。“公社花开金满仓”还在白城地区各县上映,博得好评。
(阎庆英)


第5版()
专栏:文化集纳

剪纸巧手周德芝
周德芝老大娘是白城区有名的剪纸巧手。今年,她已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她在小的时候,就跟妈妈学会了剪纸。那时,家里日子穷,窗户上连张纸都没有,破墙直掉土,剪完了都没处贴,她这手艺就一直埋没了半辈子。土改后,家家光景都好了,谁都想把屋里打扮打扮。从此周德芝老大娘剪纸手艺才有了发展的机会。她剪了好些动物、花鸟和人物贴在墙上窗上,美化左邻右舍的住宅房屋。很快,她就以剪纸在白城区出了名。后来,在党的培养教育下,使她知道了剪纸不仅是让人们欣赏,而且也可以利用它进行宣传。她先后配合运动剪了“毛主席万岁”、“合作化”、“大搞钢铁”、“大搞深翻”、“人民公社好”、“总路线”等二百多件表现现代题材的剪纸。她剪的“人民公社好”那幅剪纸,体现了民间艺术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民间艺术风格。在去年被评为向建国十周年的献礼作品。     (张国庆)


第5版()
专栏:文体集纳

农民诗人
提起白城专区洮安县洮东人民公社社员、劳动模范张权来,人们都称赞他是个农民诗人。
张权过去也是没有文化的受苦的人。解放后,张权翻了身,有了房子和土地,吃穿有余,这才开始苦心地学文化。他下地带书,歇工就写,夜间回家点起豆油灯就看,有时候夜间很晚还不睡。这样,不到二年,张权就能写信记账了。这时,张权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就开始编写诗歌。支部书记也鼓励他多编多写多唱。从此,张权编诗歌的劲头更足了。他一面干活一面找题材,见着新的事就编,然后就给大家唱。抗旱的时候,他编出诗歌唱道:“洮东人民志气豪,拿起洮河当水瓢,不怕老天不下雨,那块旱来那块浇。”
在大办人民公社的时候,张权又编诗歌来歌唱人民公社:“公社好似聚宝盆,盆里装满幸福人,大家齐心办公社,黑土都能变成金。”
农民诗人张权,就是这样一面搞生产,一面积极创作。几年来,他共编了一千多首诗歌。


第5版()
专栏:

英雄缚住“沙龙”
解放前,白城专区是一片浩瀚无垠的沙荒平原,素称为“八百里旱海”。那时的“旱海”,一片荒凉,荒凉的印象曾经长时期留在人们脑中。可是,当你现在到此一游,就会大吃一惊,它完全变了,再也不是什么“旱海”,而是粮丰畜旺和花香鸟语的绿洲!我们坐着汽车,在这个大平原上奔上百八十里,透过车窗外望,隔不几里,就有一道防护林带掠过。防护林带是由六行树并联组成,都有两人多高了,宽宽厚厚地伸向远方,极目望不到尽头,仿佛是一道道绿色长城。防护林带、林网是纵横交织的,在中间形成的畦畦良田上,不时可以看到一部部风车正在转动春灌,社员们在田野上忙着送肥、整地、播种。远处草原上,牛、马一大群一大群的数不清。我们来这里时,正是开春时节,一个多月中就没有遇见一场大风。风是有的,但比过去已经小得多了。人们常常奇怪地问:“近几年风怎么变小了?天气怎么也转暖了?”体会特别深的老年人都乐的说:“从共产党来后,天也变啦!”
缚住了“沙龙”
“变”这个字,包含着深刻的意义。这样巨变,是这里许多英雄好汉在党领导下,向自然灾害斗争的结果。每当人们在谈到这里如何战胜风沙灾害时,总是谈到共产党员田富。田富是扶余县扶余镇人民公社农林管理区林场场长。人们这样称颂他,是因为他忠心耿耿为党工作,把全副精力献给造林事业,改造自然。我们穿过条条如织的林带、林网,在溪浪河屯附近草木丛生的沙丘上找到了他。这个年近五十岁的老农民拿着图纸,正和技术员奔忙着测量、规划今年造林工作,要向大地园林化、花果村方向发展。
田富告诉我们,我们现在脚踏着的正是一条大“沙龙”,过去每当大风刮起,飞沙弥空,“沙龙”平均每年向前移动十五米,吞没良田、村庄。他领着我们走到沙丘中间一片高低不平长着密草的地方说:“这里,三十年前是溪浪河屯第二个旧址。”童年的田富跟着他的父亲在这里生活过。后来沙愈堆愈多,堆的都推不开门,揭不开锅,逼得他们扔了这个屯,迁到现在的溪浪河屯安家。他指着前方的一个沙丘说:“五十年前那是第一个溪浪河屯,早已经被沙埋没掉了!”可是,现在这条大“沙龙”已被牢牢缚住,再也动弹不得了!
田富边走边说:“这是因为来了共产党,我们才把它治住。”他从分得土地第一天起,就寻思怎样治住“沙龙”。他想:有了党的领导,敌人都被消灭了,小沙丘算个什么!于是他成天捉摸、试验。他先在田地边栽了护田林,结果都活了。跟着就到沙丘边栽些杨树、榆树,可是来年春风一刮,刮走一多半。但是他不灰心,日思夜想找办法。一天,忽然想起过去有人用夹秫秸障子挡风保园田的事。到秋天,他就砍些柳条子到沙丘上编了一趟栅,在外边栽上树。第二年春天,刮了几次大风,田富几次跑去观察,编的栅挡住了风沙,小树全部活了!他兴冲冲地跑到区、县报告,政府马上派人帮他把群众动员起来,开始大规模编栅造林。后来他们又采取养草固沙的办法,遍地扬草籽养草。就这样,年复一年,沙丘上草木丛生,当年栽的树,现在都有好几米高了。一条条林带,一片片草网,把过去起伏滚动的“沙龙”驯服地缚住了。
在归途上,田富指着一片片翻整好的黑油油土地说,要不治住风沙,这些土地又该被吞蚀了,而现在不但不遭风沙害,每亩产量都在二百二十一斤以上。走到溪浪河屯时,我们看到一所所新屋舍,玻璃窗明亮亮地闪闪发光,窗边还嵌着细致的花纹。田富笑着说:“若不是党领导我们治住风沙,现在又要移屯了,那能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再过五年这里实现花果村时,就赶上人间天堂了!”
旱魔永再抬不起头
离开溪浪河屯,我们就直奔洮东县洮东乡去访问无脚英雄陈万忠。长途汽车已经在洮东乡的公路上奔驰,突然看见一辆手摇车在窗前掠过。这一定是陈万忠!我们赶紧下车,原来他正冒着寒风费力地摇着车到各生产队检查生产情况。我们帮着推车,沿途遇到社员们,都亲切地向他招呼,小孩也涌来帮推车。道两旁田地里的水井,真是星罗棋布,走不远就是一眼,有的用风车,有的用畜力正进行春灌。田间里沟渠相联,纵横交错像蛛网,水不绝地流到田里。陈万忠告诉我们,管理区现在已打了六百四十五眼井,其中有七十五眼是机井,平均约两公顷半地就有一眼井,基本实现了井网化、水利化。他兴奋地说:“现在就是百多天不下雨,也保丰收,再也不受旱气了!”
刚解放时,这里田地里连一眼井也没有。人们从来没有打井灌田的习惯,遇到干旱就是靠天下雨。1951年一场大旱,地晒得裂大缝。滴雨未下,到秋颗粒不收。刚从部队伤愈复员到家乡不久的陈万忠,看到这种情景就决心向干旱斗争到底。他根据村党支部的指示,带头领导群众打井。那时,陈万忠是互助组长,夜里他和同组各户商定,先在他的地上扎眼,出水后大家分享。第二天一早,这个为了打老蒋而献出双腿的共产党员,拄着双拐领大家去打井。他困难地在自己地上走来走去,终于选了个高岗,首先挖起第一锹,大家都跟着欢干起来。干了六天水井建成。春播时,刚种上就旱,互助组就用井水浇地,庄稼长的特别好,获得了丰收。自此,水井就一年年多起来,现在这里打井已是常事,每年都打百多个井。去年,管理区灌溉大片土地,苞米、谷子、高粱、大豆普遍增产五百斤到一千斤,粮食总产量比大跃进的1958年增加10%还多。社员收入也增加好多,家家都有存款,整个管理区社员储蓄存款就达二万多元。
陈万忠还和管理区的其他领导同志经常研究如何进一步搞机械化。要机械化,自己就得学使用机械。正好管理区的煤气抽水机技工缺助手,他就向支部自报奋勇顶上去。没有机器房,就回家把政府过去奖给他的两床毛毯拿来,搭棚遮盖机器。他一连三天在机器房捉摸、摆弄,弄得满身满脸都是油污,终于把机器开动了。当水从大管口滔滔地注入田地时,他乐得心里像开了花似的说:“我们要尽快实现机械化,使干旱这恶魔永远也抬不起头来!”
碱地变良田
在这个边远的、过去被称为“旱海”的地方,有很多类似这样的英雄人物。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照着党的指引,坚韧、顽强、忘我地进行改造自然的斗争,任何困难都动摇不了他们的信心。我们在大通人民公社四海管理区看到人们那种“愚公移山”的精神,想到整个地区正进行着巨大的土壤改良工作,心中十分激动。管理区离公路还有几里地,我们就徒步走去。沿途经常踏到一些像水泥似的大地块,光光硬硬的一根草也没有,这就是重碱块(老乡叫碱疤拉),其余的土地也都是暗碱地,稀稀疏疏地长些草。谁看了都不会相信这样的土地能长庄稼!
可是当走近村头,却看到这样的情景:一群群男女社员正热火朝天地挑土、送土。他们把厚厚的重碱土挖掉,挑到空地,堆得像一座座小山似的;一面又把远处运来的一车车黄粪、黑土灌进去。管理区主任苗忠山告诉我们,他们正在向“碱疤拉”进攻,来个土壤大搬家。“碱疤拉”,过去农民把它比作“贴骨疔疮”——没治。千百年来,这些像癞疮一样的地块,就没人动过,而且还继续蔓延扩大。可是1958年,党一声号召改良土壤,全管理区马上动员起来,首先治“贴骨疔疮”,一个春天,就挖改掉四十二块,还把其他六百多块都刮层皮,挖去一层碱盖,变成了良田。
到秋天,这些过去颗粒不收的“碱疤拉”,经过“挖疮补肉”手术后,庄稼长得特别旺盛,产量比相邻的好地还高好多。在挖“碱疤拉”同时,他们还采取混沙施肥的办法,改良了轻碱地八十多公顷,每公顷灌进黑沙土和粪达十五万多斤,也获得了良好收成。去年,他们又大干一场,单产比1958年大跃进时又增长59%。
我们来到管理区的土壤改良展览馆中参观,看到经过改良土壤后生长的苞米秆,比一般的差不多要粗一倍。馆中陈列着许多统计图表和改良土壤规划,从中可以看出:全管理区耕地面积中,90%以上是盐碱地和黄沙地,其中又以碱地居多,黑土地只占9.4%。“碱疤拉”一共七百一十块,散布在整个耕地中。群众创造了很多改良土壤的办法,挖除“碱疤拉”,混沙施肥外,还有圈壕改良低洼水碱土、利用碱地种耐碱作物,等等。管理区现在已经规划好,要在两年内就把全部耕地改造完成。
多少年来的不毛之地,仅仅几年间,就出现了“公路两旁林荫路,林网中间米粮川,沙丘秃岭变绿海,家前屋后果木园”的新面貌。这是惊人的奇迹,奇迹的出现要归功于党的领导和能够翻天复地的英雄人民。目前,对风沙、干旱、碱的斗争,正继续紧张地进行中,更美好的远景就在前头。
本报记者 李德天 郝玉田(附图片)
王角 插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