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3月19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古城佛山新姿
老一辈的人,大概都知道广东有个佛山镇,自古以来,它就是中国四大名镇中的一个,和汉口镇、景德镇、朱仙镇齐名。
论历史,佛山的确算得上古老。自东晋形成聚落,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自唐至宋,手工业勃兴,逐渐成为南方的重镇,享有龄誉也在千年左右。
佛山镇,现在叫佛山市。
从城市的建筑和规模来看,除了几条干道和新建的房屋之外,小街小巷,不仅饶有古风,还在相当程度上保存着古代城市的湫隘和建设的盲目性,面积不算太大的城区,原有一千三百多条街巷,就是经过这些年来的扩建和改造之后,仍然有五百多条,可以想见它的繁琐。这些小街小巷,九曲十三弯,常常有几个进出口。有些巷看上去很宽敞,实际是个死胡同;有的尽头,一堵门楼挡住去处,可是穿过人家的前庭,却又是一番景色。据说,以前在主要路口,有种当向导的人,坐在小凳子上,等人们去请他,他带你穿行在“八卦阵”似的曲巷中。这真是一种罕见的奇怪的职业。老实说,在当年有此需要,就是现在,在某些旧巷中,一个人走进去,也未必能顺利地走出来。
城市的建筑,固然杂乱无章,而卫生情况尤其不佳。历尽沧桑的古屋,门窗破旧,墙壁乌黑而斑剥,好像是一些脸上布满皱纹的老人,愁眉苦脸地互相依靠着、对望着。地面多瓦砾堆、垃圾堆。地下没有疏泄污水的设备,多数居民在天井里或院子里,甚至在大门前,掘个深坑,叫做“渗井”,把水倒进去,让它慢慢渗透到地里;一时不可能渗透干净,自然成了污水池,蚊蝇绝好的孳生地。麻石板盖在淤塞的沟渠上,人们走过,一不小心,污泥会漫到脚面。低洼的地方,遇到下雨或河里水涨,汪洋一片,可以行船。
这样的不清洁,疾病自然流行,迷信便跟着产生,人们向渺茫的神灵,伸出绝望的双手。佛山多小庙,夸张点说,几乎每一条街上,都有一座各式各样大小不同的庙宇。售卖迷信用品的商店,占据整整一条大街。
我费了很多笔墨来描写古城的旧貌,目的是拿它来和今天的新姿作个对比。
让我们来看看现在的佛山吧。
从火车站出来,是一条沿着汾河岸边修成的宽阔马路,用若干个长形的花坛,把马路分成两边,靠河的一边是行人道,另一边走车辆。花坛中种了许多花草,最引人注意的是大朵的娇艳的巴黎玫瑰。新植的街道树,如桉树、凤凰树,虽然还不太高大,但在南方适宜的气候下,三、五年之后,将会枝繁叶茂,成为绿荫屏风。汾河堤岸是石砌的,整齐坚固,当年泥土崩溃的旧观,一去不复返。在马路的北边,过去的废墟臭水塘不见了,代替它的是新建的迎宾馆、展览馆和有庭院风味的人工湖——秀丽湖。刚刚踏入佛山的大门口,扑面而来的景象便使人神往。再往前走,长达四公里的市区马路,商店一间挨着一间,道路宽,路面平,干干净净,连一个香烟头也找不到。
大马路是整洁的,但是,显不出佛山古城的特点,最使人赞叹的还是那些小街小巷。随便走进哪条小街小巷,哪怕是走进狭窄得仅容一人通过的小巷,那种洁净、美观和安静,不由你不发出惊讶的呼声:
“呵!真想不到是这样的!”
佛山市朝阳街居民委员会,管辖有几条街道。这里的房屋多是古老的,百年以上的房屋也不算罕见;地势低洼,过去常常因为排污水的问题,这一条街的居民和另一条街的居民吵架;有时水淹,过年过节也不敢穿新鞋子;烂泥地和废墟也很多,垃圾就在住宅旁边。现在呢?当你走进这个居民委员会管辖的街道进口,一条“灰砂”铺成的道路,比柏油路还要光滑,蜿蜒在街巷,把你引进深处,那些过去需要向导的深处。入口处有一座小花园,拐过弯去,又是两座小花园和一间儿童游乐场;再往前走,一条一边整齐而另一边有弯曲的小巷,人们在弯曲的地方,砌上矮砖墙,筑成“花基”,种了鲜花,使这条本来幽深而不整齐的小巷,顿时变得整齐而明媚起来。墙壁是奶黄色的,门窗洗刷得很光亮。居安里是这个居民委员会的重点街道。说它是重点,因为过去以“鸡屎巷”这个难堪的绰号闻名,而现在以卫生模范街吸引了参观者。二十三户人家,有二十一户得到“光荣卫生之家”的称号。这条并不宽敞的小巷,明亮,干净,地上一尘不染,墙壁上有花插,插着鲜花,挂着写有民歌的镜架。
这里的卫生工作,并不停留在街道上,它对居民的室内清洁工作,要求也是很严的。我参观了许多人家。我曾在一些人家的厨房墙壁上抹了又抹,乌黑油光的墙壁,简直像黑漆漆过似的,没有一点污迹。有些特别清洁的住户,连锅底也没有黑灰。他们用过之后,马上就洗,因而始终保持光亮。
小花园,是街巷的另一特点。我不是说过这里的废墟烂泥地较多吗?就在这些地方,盖个小花园,既可以美化,又可以根除垃圾堆。古老的挤在一起的房屋,中间有一个小花园,好像密不通风的房间突然打开了窗户,使人心情舒畅起来。小花园是集体享受、集体经营的。花盆是大家凑起来的,各式各样,合在一起,万紫千红,相当好看。有的人家送出绿釉的“石鼓”,有的人家搬出假山石。佛山市有几百处小花园,我还没有看到有一处的设计是相同的。群众中有能人,他们按照地形,设计出各种适当而又美观的花园。有些街道砌了“花基”,房屋似乎从花丛中生长了出来。妈庙居民委员会就砌了五百米长的“花基”,一百个“花墩”。烂泥地不仅变成花园(花园也可以生产,例如玫瑰花的收入就很可观),也有利用来种菜,搞副业的。
佛山,过去是手工业发达的城市,丝织、铸造、陶瓷,享盛名已久。但是,当时的生产,规模小而分散,到处是手工业作坊。工人的劳动条件坏极了。以丝织为例,佛山出产的香云纱,在南宋时已经出名,但是一架木机,一个人独立生产的原始方式,一直保留到解放前后。当年走在街巷中,敲打铁器的声音,机柕的声音,交织成一片。现在,几间规模很大的丝织厂建立了,现代化的丝织厂已投入生产,木机逐渐给电机代替,正向自动化发展。一家一户的分散的工人,搬进了明亮的高大的车间。
佛山的城市改造工作,突出的成绩,当然表现在城市卫生工作上。可是,这里面也有个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人们若是天天为生活担忧,谁有心思去想到卫生,想到美化环境?佛山的就业情况是很好的,居民有劳动力而又能参加劳动的,几乎都有了工作。这是改造城市的最主要的关键,最中心的环节。但是有了这一条,若缺少有计划的领导和思想发动,城市卫生工作未必搞得好。很可能出现这样的现象:居民们把自己的家庭搞得漂亮了,对公共场所不一定那么热心。再说,把居民调动起来,扫扫街,清清垃圾,但缺少较远大的计划,下水道不畅通,道路不整治,群众的热情也难于持久。有这样的例子,洪安里六号的居民何林,家门前有一口“渗井”,过去未加整治,要他出来搞清洁,他就很冷淡,现在把整条巷子翻修了,他深夜也出来打扫。
古城佛山的改造,首先是从发展生产入手的。解放初期,佛山的产值只有二千万元,1959年达到一亿三千多万元,增长五倍半,今年预计比去年提高50%。卫生工作就在这样的基础上展开。1958年,从根治下水道开始,一步一步地深入和提高。八万多米长的下水道,最初专业人员估计,要花一百三十万元,五年时间才能完成,但大搞群众运动之后,只花了十几万元,六十天时间,全部修好了。在修治过程中,教育了群众,也培养了人材。跟着提出平整道路,改造厕所(现在全部改为水厕),消灭流行病等战斗口号。两年来,整个城市面貌,有了极大的变化。人民的思想感情,也随同有了变化。现在,卫生成了这里的习惯,一个居民说:“不打扫不安乐。”一个小孩子不用公筷就不肯吃菜,……这些,还是一般的变化。深刻的变化,在于集体观念加强,“各人自扫门前雪”的思想,慢慢地要为“要管他人瓦上霜”的思想代替了。
卫生工作普及了,就要考虑提高。有些居民委员会开办了业余卫生学校。每周上课两晚,学习课程有:常见的几种传染病,常见一般疾病的针灸,妇幼卫生,实习等等。九个星期毕业之后,是可以具有初步护理常识的,这对卫生工作的巩固,大有好处。
街巷既已成为居民的大家庭,过去邻居十多年不招呼的现象,当然消失了,而公共食堂,托儿所,搞副业生产等等,又使他们进一步地组织、团结起来。我看到有些居民委员会,开办了服务站,服务项目很多,除了代办搬运,代办修整房屋之外,还代煎药、炖汤,代照顾产妇、病人,代办婚礼,这就使家务劳动社会化,大大促进城市居民生活的集体化。
古城在变化中!
佛山,只是我国许多古老城市中的一个,它的变化是令人欣喜的。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可以战胜一切困难,创造奇迹,从佛山的变化,又一次得到证明。(附图片)
解放前被称为“鸡屎巷”的居安里,现在变得清洁美观。
蔡忠植摄


第8版()
专栏:

要“争气”
姚人为
一提到“争气”,我国的劳动人民是最熟悉的。“人穷志不穷”,“人活着就凭这口气”等等说法就是表明我国人民是要强的人,要争气的人。孟子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三句话,可以说明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向旧世界开战、始终不屈服于恶势力的这种高尚气节。
今天,随着历史的前进,我国劳动人民那种“争气”的气势愈来愈磅礴,意义愈来愈深刻了。
谁也不会忘记,当全国刚刚取得胜利、我们着手进行经济恢复工作的时候,国内外的敌人取笑我们“共产党打仗还行,管理国家、管理经济可不行。”由于我们有志气、有理想,而且力争实现自己的理想,结果我们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把旧中国的那个破烂摊子整顿得焕然一新了。当我国先后宣布第一个和第二个五年建设计划的时候,帝国主义者又讪笑我们说:“看看它在多大程度上能成为事实”。又是由于我们有志气,按照自己的意志办事,结果我们不仅超额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而且还提前三年完成了第二个五年计划。这样建设的高速度,又有谁能不承认是在中外历史上值得大书而特书的大事呢。所有这些,也都说明着由于中国人民的大大争气,“谁笑得最后,谁笑得最好。”
我们可以自豪,“争气”已经成为中国人民的高贵风格和伟大志向。当然,我们所说的“争气”并不是由于别人说我们不行,我们非要争口气不可,而是由于我们要力争上游实现伟大理想。因此,这“争”绝不同于逞一时“意气之争”的争,而是力争上游的争;这气也不是“气急败坏”的气,是“气壮山河”的气。上海一个弄堂小工厂——沪光科学仪器厂的二十九岁的工人王林鹤,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经过三百七十一次的顽强试验,终于攻下了一项尖端技术,制成了自己从来没有看见过的、高级的精密产品——一万伏的高压电桥,为的是争气。用土办法创造成功医药工业上的重要设备——双套式提取器的上海通用药厂老工人鲍序栋自己不是就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么:“不能受帝国主义的气呀,他们硬说我们不可能很快就制造出‘可的松’,我们一定要争这口气,做给他们看看。”湖北监利县红城人民公社的社员们意气豪迈地唱出了“玉皇赌狠不下雨,龙王赌狠水断流,公社赌狠不输志,斩江拦河夺丰收。”也是为了要争气。我国广大劳动人民一致提出的行动口号:“外国有的我们要有,外国没有的我们也要有”,也都是表现了我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志气。这口气争得好,争得对!这是争无产阶级的气,争共产主义的气,争根本改变祖国一穷二白经济面貌的气。这口气我们要大争特争!
每一个革命者都要做一个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争气的人。人穷志不穷,敌人越是咒骂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这也糟,那也不行,我们就越要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丽和富强。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这种志气。一个革命者争气不争气,归根到底是个世界观的问题。马克思说过:“对于人,最高的存在就是人自己,因此:使得人成为屈服的,奴隶化的,被侮辱的一切关系,一切条件都必须消灭。”另外,他在回答他长女燕妮和次女洛娜提出的问题中,认为快乐的是“斗争”,痛苦的是“屈服”。由此可以明白,只有争气的人,才是社会的、自然的主人。只有争气的人,才是自由的、快乐的人。只有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争气的人,才是真正的革命者。


第8版()
专栏:剧评

阿尔巴尼亚人民的光辉形象
——评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渔人之家”
陈刚
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最近来北京演出话剧“渔人之家”,这是我国第一次上演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的优秀戏剧,是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渔人之家”是阿尔巴尼亚的剧院经常上演的剧目,曾荣获国家奖金。通过这个戏,我们中国观众看到了阿尔巴尼亚劳动人民和反法西斯英雄的光辉形象。它不仅对我国观众有教育意义,而且对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兄弟情谊也有很大的作用。
多少世纪以来,阿尔巴尼亚一直遭受到帝国主义者的侵占和掠夺,可是,英勇的人民从来也没有被侵略者征服过。他们为了争取自由和解放,曾经进行过长期艰苦的斗争,自从阿尔巴尼亚共产党成立以后,人民群众有了英明的领导者,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话剧“渔人之家”通过一个渔民家庭的变化,生动具体地反映了阿尔巴尼亚人民在解放战争时期反法西斯的英勇斗争。
在亚得里亚海边一个普通的渔民家庭里,老渔民姚努兹·布鲁格夫妇和五个孩子生活在一起。姚努兹·布鲁格是一个辛勤的劳动者,他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过安安稳稳的劳动生活。同时,他是个爱国者,非常憎恨法西斯侵略者,他相信:“谁也不能用奴隶的锁链把咱们阿尔巴尼亚锁住,多少侵略者踏上了我们的土地,可是全把骨头扔在这儿了!”但是,最初他并不知道怎样去反对敌人。斗争的暴风雨来了,不断冲击着这个家庭。布鲁格的三儿子吉恩,是共产党员,秘密地从事着反抗法西斯侵略者的活动。在吉恩的影响和教育下,他的弟弟彼里特、妹妹米拉都勇敢地参加了斗争,在他们身上,充满着无产阶级革命者的乐观主义精神。但是布鲁格的大儿子谢里木,有着很严重的资产阶级思想,贪图享受,不务正业,后来在意大利间谍萨吉克的威逼利诱下,一步一步走向堕落和毁灭。两种世界观的人,在这个家庭里展开了激烈的斗争,逐步分化,逐步尖锐化,引出了一连串惊心动魄然而又令人信服的戏剧情节。作者对谢里木堕落成为叛国的法西斯分子的过程,有深刻的描写。他的最后的狰狞面目固然令人愤慨,最初的自私软弱和企图挽救亲兄弟生命的表现,也丝毫不能赢得人们的同情,只有引起更深的厌恶。作者对反面人物的批判是有力的,不是一般化的。演员也演得很好。
在正面人物这方面,老渔民布鲁格是作者刻划得最出色的人物。他是一个普通劳动人民,有爱国主义思想,却不是一个有高度觉悟的革命者。剧作者开头给我们介绍他时,他甚至还是一个主张不干预政治的人,但是他不断地经受革命斗争风雨的洗礼,从善良正直到同情革命,终于转变到坚定地支持革命事业。剧本鲜明地令人信服地表现了这个老渔民的思想感情变化的过程。吉恩和彼里特的革命行动从正面教育了他。谢里木又做了他的反面教员,使他在现实生活的尖锐斗争当中,认清了前进的道路。所以当最后,吉恩从游击队中胜利归来,一只眼被打瞎时,他激动地吻吉恩裹着绷带的眼睛说:“你……你失明了,孩子,可是你让我们——瞎老头子、瞎老婆子重见了光明!暴风雨起来了,就是老舵手也掌握不住自己手中的舵。可是你们青年人却能平平安安地把船开到静静的港湾。光荣属于你们!但是我们老一辈的人可以用我们这些年的亲身经历来帮助你们。”这些从内心深处流露出来的真挚的话打动着观众的心。
这一人物的塑造是十分成功的。
作者笔下的彼里特是一个非常可爱的青年,他第一次去参加游行还有些害怕,甚至偷偷地溜掉,但后来在贴传单等活动中锻炼得越来越坚强了。特别是当谢里木告密,法西斯匪徒到他们家中来搜捕受伤的共产党员那一紧要的关头,他勇敢地化妆成受伤的党员,挺身而出,视死如归。这种自我牺牲的精神和高昂的英雄气概,使人深深地受到感动和教育。在这些人物身上,作者鲜明有力地表现出阿尔巴尼亚劳动人民的高尚的品质和斗争精神。无论正面人物、反面人物,只要是主要的,作者都细致地写出了他们的发展过程,是一些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戏剧结尾的时候,除了谢里木罪有应得地被游击队打死外,吉恩和彼里特都从游击队回来了,他们和父母一同庆贺阿尔巴尼亚人民获得彻底的解放。但是,团聚是短暂的,为了人民的革命事业,他们重又踏上征途,显示了共产主义者的崇高的革命精神。
剧作者苏里曼·皮塔尔卡曾经做过码头工人,写过诗、小说、特写和剧本,1951年后,在地拉那人民剧院做演员。可以看出,作者很熟悉人民的斗争生活,有丰富的艺术修养,所以才能够写出这样思想性和艺术性较高的剧本。
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的演出,是相当成功的。这个戏只有十个角色,一堂布景,在朴素的生活描写下面,人物的内心活动很多,台词的含意丰富,因此,排演这样的戏,最能考验导演、演员们的“功夫”。可以这样说:导演万籁天、杨勤以及演员们都出色地完成了这个创造工作,演出给观众留下难忘的印象。
扮演老渔人姚努兹·布鲁格的李默然同志给我们创造了一个非常生动的人物形象,演出了老渔民的深沉、善良和淳朴的性格,思想感情发展的线索也呈现得很清晰。扮演吉恩的二哥维希普的丁尼同志,以不瘟不火的表演,成功地表现出这个身体残废而心地光明的人物,使观众感觉到这个人物形象异常真实可信。此外,这几年在舞台上锻炼出来的几位青年演员也演得好。(附图片)
“渔人之家”的一个场面:当警察来搜捕时,彼里特挺身而出,准备替自己的同志去牺牲。


第8版()
专栏:

你知道吗?
一般垃圾中含有0.25%的氮,0.62%的磷和0.6%的钾。污泥中含有0.24%的氮,0.46%的磷和1.22%的钾。把它们堆沤以后,能成为很好的肥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