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3月13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比自己管家还好
汪祖高
在“人人忙生产,户户无闲人”的情况下,为了使广大职工的家庭生活过得更加美满、幸福,一些城市广泛建立起生活服务站,替职工、市民代管家务,把家务劳动社会化,这是一件十分令人兴奋的事,已经引起广泛的注意。
随着生产的大跃进,各个生产战线上需要大批劳动力,我们主要还是以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群众运动来加以解决;但是,彻底解放妇女,使家庭妇女广泛地参加生产,也是我们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哈尔滨市广泛地建立了生活服务站,只用了一万二千多服务人员,就能管理几万户城市居民的主要家务劳动,使三十几万家庭妇女走上了生产岗位,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她们的力量。重庆市上新街以地区商店为中心,全面组织人民经济生活后,已有六千多个家庭妇女走上了生产岗位,七千多户的家务劳动逐步社会化。这是一件有重大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的事。
服务站的服务员抱着“让人们处处感到方便,让人们生活得舒适愉快”的崇高目的和愿望,帮助职工、市民代买物品,接送儿童,清扫房屋,照看病人,代办储蓄,为居民拆洗缝补衣裳,修理家具,加工衣服,加工食品,办理婚、丧事宜等等。甚至当职工清晨还在酣睡时,服务员同志们就起来烧开水、扫院、擦走廊,为职工们准备早饭。在职工起床后,服务员已把早点摆到餐桌上了。职工上班后,服务员为他们打扫房间,布置美化家庭;职工下班回家,暖水瓶里已经灌满滚热的开水,这些给职工带来多大的方便啊!得到服务员热心照顾的瘫痪病人张素兰激动地说:“总路线放光芒,毛主席恩情长,互助组员刘妈妈,送饭送水到我家;无儿无女无依靠,邻里骨肉亲如一家。”由于广泛地建立起生活服务站,职工可以全神贯注地从事生产,生产力得到了提高,促进了生产的发展。由于许多家务劳动摆脱了,职工就有更多的时间学文化,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活动,这对开展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这些城市建立起成千成万的生活服务站,决不是一件小事。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它可以调动起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件事还告诉我们:生产在大跃进,人们的思想也在大跃进。那些服务员,如果不是具有共产主义的崇高思想风格,是当不好群众生活的“管家人”的。在我们党的领导下,这些同志把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等等,都是看做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把这些事办好了,职工就能更好地搞好生产,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能取得更大成就。因此,他们才那样全心全意去从事这件繁琐而又伟大的事业,使家务劳动社会化。
我们现在的中心任务是动员广大群众参加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要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把我国建成为一个具有高度发展的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并且在最后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因此,我们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特别是群众的生活问题,一点也不能忽视,一点也不能看轻。让我们大家都来学习哈尔滨市和重庆上新街那些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服务员,都来关心群众生活,都把方便带给别人吧!


第8版()
专栏:

航空降雨记
王毅
像一块宝玉似地凸出在南海里的雷州半岛,是个三面环海物产丰富的好地方。但是因为很久没有下雨,使这个地方出现了旱情。
自从旱情开始出现的那天起,人们就没有同它“和平共处”过;党组织带领着群众抗旱,成千上万的人在党的抗旱保丰收的号召下,开展了英勇顽强的斗争。人们守着水源,用各种各样的工具把水引到坡地上,浇灌去冬种下的甘薯,抢种了甘蔗,挽救了许多旱坏了的禾苗。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了共产党的领导,人变成了大自然的主人,在向地面、地下要水的同时,党派来了飞机向天空要水。
参加抗旱的民用航空局的空地勤人员表现了冲天的干劲。机械员们天不亮就检修好飞机;飞行员和气象人员们在太阳刚露出平静的海面,就驾机起飞,直到夕阳落山才走下飞机。几天来他们穿云破雾,奋战在云端。
315号飞机的机长杨澎同志是个驾航空摄影飞机的老手,但人工造雨飞行在他还是第一次。开始,他的心中有些不安。他想着党交给自己的这项神圣的任务,想着群众对雨水的殷切渴望。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飞行呢?自己如果飞不好,雨降不下去怎么办呢?为了能准确地完成任务,起飞前他抓紧每分每秒的时间,向作过人工降雨的气象人员了解一切必要的知识,召集机组的人员共同商讨研究技术问题。作为一个老机长,他很快就胸有成竹了。
起飞时间到了。他领着机组的成员迅速地登上飞机。他们一个个满面微笑地越过早已装满机仓的一袋袋盐粉和草木灰,来到自己的位置上。随后机头两旁的两台发动机轰然地发出了春雷般的隆隆声。刹那间飞机已凌空而起,钻入漫天的云中了。
云,从来是进行航空摄影的飞行员所最反感的,但今天他们都非常喜爱它,云量愈多愈好,云层愈厚愈好,云的颜色愈现乌黑愈好,因为他们知道飞机上所带的盐粉和草木灰撒在这样的云中,降雨量就会更大。飞机一时飞进白茫茫的云层中,由于阳光的照射,浮云反射出耀眼的白光,刺得人们的眼皮痛;飞机一时又钻进乌黑的浓云里,机仓内顿时一片昏暗。飘忽无定的云好像预感到在这块发生旱情的土地上空,今天再也溜不掉了似的,疯狂地翻腾着,猛烈地向飞机冲撞。飞机在颠荡摇摆着,但谁也没把这放在眼里。
按着预定的计划,他们飞到了雷州半岛南部的雷南县和海康县上空。机长杨澎随手按了按手旁的电钮,后仓里便响起了急促的电铃声。早已作好准备的撒粉员应声启动了喷粉开关,盐粉立即构成了一条白色的瀑布从机尾直泻而下,在发动机所煽起的巨大气流下,盐粉迅速地扩散开来,均匀地融合在茫茫白云中。他们以每分钟四公里的速度飞行着,按一公里一公斤的盐粉量喷撒。这是一种非常经济、简单易行而又见效极快的造雨方法,在一公里长五十米宽的地面上(约合七点五亩)降一次雨,全部成本还花不到三元钱。
飞机时而飞着8字形的航线,时而在云中往返穿梭。二十分钟后,当他们飞到开始撒粉的地区上空时,他们的心一下子都激动起来了。由于盐粉在云中水蒸气的潮解作用下,水蒸气的微粒迅速地凝聚成水滴,一场向大地上倾注的喜雨在他们面前出现了。他们带着无法抑制的喜悦心情,对准正在降雨的云海又飞了进去,迅速地撒下草木灰,像火上加油似地在草木灰的再次凝聚作用下,雨就越下越大了。柔嫩的禾苗在这甘露般的雨水中摇曳着,飘舞着。这一伙出身于农村的飞行员们谁也按捺不住自己的兴奋的感情。在一个雨后闪出的云洞中,飞行员们凭窗俯视机下不平静的大地:啊!人们在振臂欢呼,人们赤着胳膊冒着雨在田野上、山丘山奔跑,他们放声高歌,歌唱伟大的毛主席,歌唱伟大的、亲爱的共产党。(附图片)
〔赵志方播图〕


第8版()
专栏:大家谈

假日生活的变化
解放军某校 杨运昌
近年来,每到假日、星期天,只见校园内三五成群,有的扛起锄头、铁锹去挖地、松土;有的挑着粪桶、浇菜、肥田。下雨天,有人总是习惯地披着雨衣、踏着泥泞在菜园“视察”或劳动。假日,人们都想利用它搞上几小时的生产,而后再去休息、游玩。越来越多的人们体会到,在假日劳动几小时之后洗洗澡、看看书或者看电影、游公园,心情上就特别的愉快、舒坦。
有时,为了抢天气抢时间、力争高速度,人们在劳动中往往是忘记了星期天,经人提醒后才说:“啊!原来昨天是星期天!”在一次校内的义务劳动中,大家一直奋战了十几天。假日回家来的家属也热情地投入了劳动的行列。放了假的小学生,也和叔叔阿姨们一起干的欢。年纪小的孩子们挑不起挖不动,但他们自己组织了送水队,一个个小脸上全是汗,跑来跑去端着水送了大半天。
这些事和大跃进、工农业生产的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地发展比起来,是微小的。可是这也反映了人们共产主义思想成长的侧面。
这种自觉的劳动习惯将会丰富假日生活的内容,增加乐趣。


第8版()
专栏:剧评

一出成功的现代戏
祁剧“黄公略”
晏甬
大跃进以来出现了许多思想水平和艺术水平都很高的现代戏,湖南祁剧艺术团所演的“黄公略”就是其中的一个。
这个戏是描写1927年湘东平江起义的故事,故事本身就是很动人的。当时正是大革命失败,蒋介石叛变了革命,一切反动统治者都勾结了起来屠杀革命人士和人民群众。我们共产党人,继续勇敢地进行战斗。与蒋介石等反动派所想的完全相反,他们不能把人民在大革命中涌现出来的革命热情扑灭下去;相反地,是人民的心更向着革命,把自己解放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共产党身上,并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继续斗争。一些比较进步的中间阶层也都逐渐认识了革命的道路,在党的争取和教育下,由同情而到投身于革命队伍中来。黄公略就是在这样的革命形势下,依靠了党的领导,依靠了群众,争取了同情革命的力量,以自己对真理的坚信,在整个党组织和群众的配合下,勇敢而又机智地战胜了敌人,完成了起义任务。剧中塑造了一个伟大的革命战士黄公略的性格。他的机警、勇敢和大无畏的精神,使整出戏情节紧张、而又新颖。在这样一个艰苦而又蓬勃发展的革命时代,这种传奇性的人物是现实的。剧作者由于对革命的理想和热情,也进行了许多虚构。因之这个剧本就有更大的概括能力,使得剧中呈现出浓厚的革命浪漫主义的色彩,演出更有说服力,更加动人。
一方面,剧本的思想性决定了这个剧本的成功,另一方面在艺术处理上这个戏也有许多可贵的成就。这个戏充分研究了戏曲的表现特点,并从中吸取了很多的表演技巧,运用到创造现代的革命人物中。像“激贺”、“舌战”等几场戏真是一环紧扣一环,使人得不到喘息的机会。演出把观众的情感提升到一个正义而又勇敢的斗争境地,加强了黄公略革命品德的感染能力。这个戏运用高腔形式演出,剧本发挥了高腔的特长,语言既口语而又富于文学性。在表演上运用了许多戏曲程式动作,给人的感觉是比较自然的,对于人物情感的突现是有帮助的。原因是他们在运用时经过一番研究,不是为了运用程式而运用,而是找到了生活的根据。运用时也不是生活实描,而是以人物的情绪为依据,富有创造性的运用。因之使人看了并不别扭,这也是“黄公略”一剧在演出上的成功。
这个戏的创作过程也是很曲折的。据说剧本一演出来观众就非常喜欢,由于剧本还有许多缺点,剧团一再把它停下来修改,但观众却一再地要求演出。现在的演出本和过去的演出本已大不相同。过去是一个整本戏要演三、四小时;后面还写了几次战役,一直写到黄公略在战场牺牲。但因为后边的人物性格没有新的发展,戏剧动作也很散乱,最后还是决定把它删了。表演艺术也是在演出中一再丰富修改好了的。如过去“救兰”一场,黄公略上场是拿马鞭、骑马的,通讯员套用马童翻滚动作,舞台上还有较复杂的布景,现在却根据内容把它修改了。这种修改我看是好的、必要的;它使内容与形式逐渐趋于统一。
当然,一个新作品总会是有些缺点的。“黄公略”一剧也还有进一步的加工和提高的可能。但从今天已取得的水平来看,无疑它是一个成功的作品。对于我们戏曲工作者来说,表现现代生活也不过还在初创阶段。我们希望能总结一下“黄公略”在剧本、导演,以及表演方面的创作经验,把它介绍出来。


第8版()
专栏:知识小品

关于地震
柳风
据本月4日人民日报报道:摩洛哥西南部阿加迪城在1日发生了大地震,使这个城市郊区约90%的建筑物和城市繁华区约70%的建筑物被毁。在地震之后,海潮又涌入这个城市,有消息说,估计死亡的人数在3日已达到五、六千人。对这些受难的人民我们表示深切的同情。
地震是地球上破坏性最大的一种自然力,在一刹那间,震动所生的能量,往往要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工作许多年才能得到。
在大地震发生时,地面常常出现巨大的裂缝,可以长达数百公里,裂缝两边的土地还错动了位置,或向前、或向后、或上升、或下陷。地震一旦发生,有时山峰也会崩塌。
面对着这样巨大的破坏力,历史上的统治者们总是张皇失措。他们只能顶礼膜拜,祈求免祸。清雍正八年八月十九日北京发生了地震。两个月以后,皇帝发出的一道上谕中便这样说道:“大概地动,即系朕有过愆,所以上天示惩。”在“圣经”中也有不少地方利用地震来恐吓人民。
其实地震并不可怕,和一切自然力一样,它也是有规律可寻的,在我们掌握规律以后就可以不怕它了。
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呢?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发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球内部物质不断运动,在一定的条件下使地壳断裂错动,这时就像房屋的基础动摇,当然要产生震动。除此以外,火山喷发,地层塌陷都可以引起地震。地层塌陷的原因通常是由于地下水的活动,使地壳中出现洞穴并不断扩大,当大到洞顶支持不住时就塌陷了。石灰岩地区溶洞多,这类地震也就较多。
什么地方最容易发生断裂呢?那就是地壳最活动的部分。地球上任何一处地方都没有停止过运动,但有强有弱,地震就是强烈活动的表现,火山也是如此,因而它们常伴生在一起。
当我们对各处的地质情况进行研究,掌握了地壳运动的规律以后,就能大体上知道某个地区可能发生地震和可能达到的强烈程度,事先采取预防措施;还可以用加固建筑物等办法来防止破坏,这样就不会遭受重大的损失了。
我们将来还要从防御转入进攻,使地震也为人类服务。这是可能的。现在苏联科学家已在设想使地震所拥有的能缓缓放出,用来发电。人定胜天,在我们和地震的斗争中,也应该不例外。


第8版()
专栏:

水车谣岭下纺车一架架,咿咿呀呀纺银纱,银纱飘飘满坡窜,织成一幅迎春画。不是纺车纺银纱,河边搭满抗旱车;银水哗哗半空走,万顷秧田冒绿芽。
何福添


第8版()
专栏:

盖新仓走这村,到那庄,电动水车叮当响。清清的水,浅浅的浪,灌的苗儿肥又胖。天干地裂咱不怕,还得加快盖新仓。
王贻受


第8版()
专栏:

女工生活速写(图片)
吴为 张翔 关景宇
赶制春装
赶制农业机械
在工厂俱乐部里
织地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