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2月6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党委书记手记

为时三月 变化万千
中共湖南湘潭县委第一书记 王三明
湘潭,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的故乡,这个全国人民所向往的地方,现在,正发生着惊人的变化!
假如你到湘潭来,溯湘江而上,首先你会看到新筑的河堤,像城墙一样,护着河的两岸,轻风送来了泥土的香味,溪水从闸门哗哗地流入河里。这就是全长二百华里的九大堤。河两岸的深山峡谷里,新建的水库已经开始蓄水了。在灿烂的阳光下,波光粼粼,成群的大白鹅、小鸭在水里游泳。田野里撒着蛛网一般的渠道,水,流过稻田,流过果园,流过新建的猪舍,流过新开的荒地……。
不久前曾是茫茫宿草的荒山,现在已变成梯田,播种的小麦、白菜、油菜已出土了,到处一片新绿,间作在作物间的油菜、柑桔、梨树、乌桕等树苗也已开始成活了。
如果你在三个月前来过这里,再看到现在的情况,你将感到变化是多么快。“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的神话,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出现了!
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但是,在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这里的水却非常可怕。河水陡涨了,山洪暴发了,千里汪洋,尽成泽国,房子被淹没,庄稼被淹没,甚至连人也给水带走了。年纪稍大一点的人都清楚的记得,1926年涨水,淹田九十万亩,数十万人民倾家荡产,流离失所;可是,不下雨,没有水,人民同样受罪。1934年,七十二天没下雨,赤地千里,受旱田达一百二十万亩,庄稼干死了,群众吃树皮、神仙土度日。水给湘潭人民带来了多少灾难!为着水,人民流了不少的血和泪。
解放后,我们伟大的党领导着人民从事农田水利建设,人民昂首挺胸和水展开了斗争,从怕水走向治水,利用互助合作的有利条件,尽可能地大兴水利。从此,水不像过去那样猖獗了,灾害逐年减轻了。但毕竟高级社的力量还是有限的,水旱灾还没有从根本上消除。
具有无限生命力的人民公社的出现,使得人民真正成了自然的主人,美好的理想也得以实现了。
向自然进军的号角吹响以后,二十万雄兵,浩浩荡荡奔赴高山和原野,开山凿石,修建水库,开渠道。九万精兵,在碧水粼粼的河岸,堵水筑堤。党领导的群众运动,具有多大的威力啊!白天红旗招展,歌声撼山岳;夜晚,无数的火海火龙,火光烛天。水库一座座建立起来了,渠道一条一条开成了。党领导的群众是智慧的海洋。千千万万个巧手,制成了土火车、索道、飞车……工地土机械化了,工效不断提高,困难,在英雄的人们面前一个一个地克服了。
人们看得更远了,想得更多了,不仅仅把眼光放在蓄水、排灌上,而是高瞻远瞩,观察四面八方。人们在水坝上建立起发电站,叫奔往稻田的流水,为人们运转发电机;在水库周围盖起小工厂,在水库中央突起的“小岛”上,建立起村庄,开发和利用水草丰美的山地,种饲料、建猪场、鸡场;水库中大量地养鱼,利用渠道航运,让山、水、草、木都为人们兴利,千万座水库将变成万宝库。
一场大战之后,万水驯服了,完成土石方四千四百万立米,相当于全县解放十年来完成水利工程土石方的总和。你知道用了多少时间呢?只有两个月!
调动了万水,还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人们随着又下了一道征服千山的檄文。从水利战线奏凯而归的二十九万大军,又紧擂战鼓,开赴荒山,开展了“治山”大战,沉睡了几千年的荒山,被大跃进的战鼓震醒了。今天是野草茫茫的荒山,明天是一畦畦的梯田,再过一天就播满了作物,种上各种树木。在峻拔嶙峋的高山上,植上了马尾松、乌桕、油茶;在突起的小山岗上,栽上橘、柚、核桃、梨……公路铁路两旁,密密地植着各种树木,林带交织成网。人们攀上高山,冒着寒风冷雨,飞舞着银锄,树苗一株一株插下,人们用温热的汗珠浇灌着他们。
“一个月的时间,二十五万亩荒地,三十四万亩树林”,人们又记下了这治山的成绩。
“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湘潭在高速度地飞跃!害水变成了益水,全县一百二十三万亩田基本实现了自流灌溉。荒山变成了宝山,再过些时候,就是绿树成荫,花香果茂的境地了。
为时三月,变化万千。是什么原因促使这样巨大的变化呢?我们全县八十万人民将众口同声地回答:总路线的胜利!大跃进的胜利!人民公社的胜利!


第8版()
专栏:

谈总政歌舞团的新歌舞
叶林
总政歌舞团是一个具有鲜明特点的大型军队歌舞团,他们的演出充满着豪迈的军人气概和艺术上的明朗健康的风格。
这个团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它拥有一个力量雄厚的百人以上的男女混声合唱团,他们演唱的歌曲无论是雄壮的或是抒情的,唱起来都有着比较丰富的表现力。
最近,歌舞团创作了一批新的音乐节目,其中有一个大型声乐作品“祖国万岁”。这个作品是诗人魏风和作曲家时乐蒙的最近的作品。这个大型作品看来有着宏大的意图,想塑造出近百年来各个历史阶段中的反帝、反封建、反官僚买办阶级的中国人民的英雄形象,以及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殊勋,使人们在缅怀先烈和重温过去的革命历史当中受到教育。尽管这个作品由于概括性过大而造成了一些困难,不能集中力量对各个有决定意义的革命历史事件进行形象的刻划,但在这三个乐章中作者倾注了饱满的政治热情。合唱的曲调具有作者一贯的鲜明风格,感情深厚,旋律坚实有力,有些地方吸收了“碗碗腔”的腔调因素,民族特点很浓。第一乐章开始时的那种预示着革命风暴即将降临的气势,和第二乐章中歌颂革命圣地延安的女声抒情乐段都写得动人。这个作品要求唱者拿出火一样的热情、强大的音量和准确清晰的语言。看来这些要求是做到了;特别是男声部有较多的表现机会,如果女高音声部能够在音量上加强一些,和在音色上多一些变化,可能会显得更有光采。
建立一个表现力丰富、有明确风格特点的新型大合唱团,委实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它需要有经验的领导者,有全面修养的演唱人员;需要进行长期的刻苦的磨炼,培养出极为敏锐的相互默契的合作习惯;需要从多种风格、多种体裁的作品的排练和演出中锻炼出丰富的表现力;当然,更需要有饱满的政治热情。总政歌舞团是我国目前符合这些要求的大型合唱团中的一个,尽管在表现技巧上还存在着某些限制,气魄宏亮有余,柔美纤秀的技巧则显得不足,演唱的剧场效果也还不够巩固,但总的说来,它已经具备了向前发展的基础,只要继续加强训练,并且在演唱范围上除了继续发展部队合唱团的特点,反映部队生活以外,还能够注意吸收国内外的各种优秀作品,更多地扩展自己的艺术表现力,相信一定可以得到更大的进步。
谈到舞蹈节目,总政歌舞团的两个新舞蹈“不朽的战士”和“植棉姑娘”也是很好的。“不朽的战士”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无产阶级战士的形象。它是以黄继光的英雄事迹为蓝本的,这位伟大国际主义战士的气质,英勇的行为,在舞蹈中都有较好的体现。在艺术上,它有着较严密的戏剧性结构,刻划了战斗中最关键性的情节,没有多余的枝叶,主题明确,重心突出;素材的运用是以现实的作战动作为基础,吸收了古典舞的特技、身段以及山东鼓子秧歌、胶州秧歌的某些因素来进行创作的,既有新鲜气息,又有民族风格。除了这些因素以外,这个舞蹈的成功,很大程度还决定于演员的表演。饰不朽战士的演员武文夫在这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他有真实的感情,熟练的技巧,能掌握古典舞中困难的特技,在舞台上表现出生龙活虎般的气概。如果说这个舞蹈还有什么不足,那就是由于情节的过于单一而带来的一些问题,不能从较多的方面来刻划这个人物,如骁勇有余,机智不足,因而显得还不够丰富。倘使能够适当加强舞蹈中的其它人物的作用,加强他们之间的关系,相互衬托,可能会更好一些。
“植棉姑娘”则是另一种风格的作品。它描写一个植棉姑娘的辛勤劳动,最后把棉田变成了春天的花园一样。开出了五彩缤纷的花朵,从而歌颂今天大跃进时代中创造性的劳动,和人们在劳动中的美好愿望。这个舞蹈是在维吾尔族舞蹈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的,它使棉花“拟人化”成为解语的花朵,和植棉姑娘的劳动和心情相辉映。我们知道,维族舞蹈是有不少同样题材的作品的,如“种瓜舞”“劳动舞”等等,但那些舞蹈大都是独舞形式,劳动的对象在舞台上是虚拟的,只是通过舞蹈来表达,那固然是一种有艺术特点的传统表现形式。在“植棉姑娘”这个舞蹈中,劳动对象则用拟人的方法直接参加了舞蹈,却也创造了另一种有风趣的表现形式,也很优美动人。当然,把独舞发展成为独舞和群舞相结合的形式,也应当小心不要因为加进了群舞而减弱或限制了独舞。在这个问题上,这个舞蹈看来是解决得较好的,创造出了一些好经验。
总政歌舞团的新歌舞还不止是这一些,如男声小合唱“尕马令”舞蹈“盾牌”等等,都各有不同的特点。也都是很好的。最近,他们还在不断地积极进行创作排练,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将有更多更好的新作品产生。


第8版()
专栏:春天的喜讯

克拉玛依二首
笑云
克拉玛依克拉玛依油田有多大?五年的勘探还不能回答。整个准噶尔盆地都显示油气,克拉玛依才占了个盆边子。若问已开发的面积有多大?请你站在天山顶上望钻塔。你三天三夜也走不完,长度吗?十条采虹连不到边。嗬,五年规模就这样,再过十年怎么办?同志!长江不算长黄河不算宽!全国装遍输油管,克拉玛依是流源。
克拉玛依人不论矿长工人市长和居民,克拉玛依人身上都有油香。汽车拖拉机开出工厂,耳边总响着工人农民要石油的声响。用钻机把地球凿开万孔千窗,让油泉油河汇流成石油的海洋,党和人民给我们无比的力量,日日夜夜为祖国输送着动力和火光。什么能把我们阻挡?我们胸中燃烧着社会主义的太阳。为社会主义祖国建设强大的石油基地,什么力量能挡住克拉玛依的英雄虎将!


第8版()
专栏:春天的喜讯

不尽大渠滚滚来
湖北郧县城关印刷厂 王大纲斩断老鹰崖,劈开大雁岭,要让两山携起手,大渠桥梁跨云头。人在桥下走,水在云上流,飞流直下数千尺,好似白练挂山头。迈过千重山,绕过万道湾,条条山溪湍湍下,不尽大渠滚滚来。白杨树儿齐拍手,野鸟枝头放歌喉,崇山峻岭两边排,恭恭敬敬迎水帅。牧童一声“水来了”大渠两岸人如潮。齐集渠边迎水头,眼看渠水乐悠悠。小孩抛起五彩帽,青年哥儿吹吹哨。山笑水笑人也笑,笑声充满长渠道。党的好领导,党的“三治”好,眼看穷山变富川,甜水灌溉幸福田。


第8版()
专栏:大家谈

“暂停展出”
四川省物资局 黎焕新
在报纸上看到:全国工业交通展览会为了使展览内容不断适应全国工业交通飞跃发展的形势,决定从1月21日起暂停展出。等展品重新调整之后,再以新的面貌接待观众。短短几句话,画出了我国工业交通建设事业一日千里、日新月异的美景。变化之快,竟至使一个展览会在三个月的展出中,不得不重新调整,说这是“瞬息万变”,也不算过分的吧。这样的消息,怎能不使人万分兴奋呢?
这样迅速的变化,并不只在一个展览会里可以集中地看到,而是在许多城市和农村,在许多厂矿和人民公社,都可以看到。我们的祖国天天在变,月月在变,年年在变。从无变有,从小变大,从少变多,从旧变新,从穷变富,从弱变强。而且是越变越快,越好,也变得越深刻,越彻底。这种变化的速度和深度,自1958年大跃进以来,特别是自党的八届八中全会提出“反右倾、鼓干劲、厉行增产节约运动”以来,有了更加显著的发展。生产指标日新月异,扶摇直上,仅仅两年时间,就在主要产品产量方面,已经达到或超过了第二个五年计划最后一年的指标。许多过去依靠进口的产品,现在成批地生产了;许多过去连想也不敢想的事物,现在试验成功了,推广了;昨天没有的,今天有了。昨天只是萌芽的,今天茁壮地长大了。工作不讲条件、劳动不计报酬,敢想、敢说、敢干,把方便送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的共产主义风格,已经深入人心,蔚为风气,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要精神。
所有这些变化,都是在党的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发生的,它们汇集成了大跃进的洪流,将要把我们祖国变成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强大社会主义国家。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的变化将越来越大,越来越快,使人兴奋、愉快的消息,也一定会越来越多。


第8版()
专栏:

海南岛的椰子
吕相友文并摄影
1月,北京还正是大雪纷飞的严冬,可是海南岛却呈现出一片春天的景象,到处都是青山绿水,各种热带植物正在微风细雨中茂盛地生长着。
我们从海口市乘坐东行的公共汽车,约三小时,就到了清澜港,隔海相望便是盛产椰子之乡——文昌县东郊公社建华山大队。我们乘帆船渡海,荡漾片刻,那无边无际的椰林首先映入眼帘。高大的椰树向着碧绿的海洋笔挺地站立着,大大的椰叶在蔚蓝色的天空摇摆着,在绿叶掩护下,露出累累的椰子,在向椰农们预示着就要获得的大丰收。
“椰子树上一身都是宝”,这是椰农们对椰子的评价。这评价是千真万确的。
在一位党委副书记的引导下,我们走进了椰荫密布的林海。这里有建华山大队的椰子加工厂。在椰树下面坐着许多妇女和老年人正在打着绳索,一所木棚里,堆积着粗大的绳索。副书记说:这就是用椰衣做成的椰缆。这种椰缆能牵引巨轮在海洋中驶行,不怕海水的浸蚀,是沿海一带渔民最爱使用的。
离此不远的地方,一种特有的奶油香味冲入我们的鼻子,走近才知道,这里原来是椰油加工厂。海南一带人民经常是吃这种油,用椰油煮的菜格外香。
公社供销部的一位同志,自豪地拿出一些肥皂、酱油、酒和糖果来说:“这都是用椰子做成的。”
把一棵椰子苗栽到地里,六七年时间,就开始结出椰子来;一棵长成了的最好的椰树,一年能结二百多个大椰子;椰树能活一百年左右,当它结束它一生的时候,能结二万多个椰子,用这些椰子能榨出二千多斤椰油和制成一千五百多斤椰缆,最后还能给人们留下一根供建筑用的好木材。连椰壳也有用,具有民族特色的椰壶和椰碗,就是用椰壳做的。
解放前,椰树绝大部分归地主、富农占有,辛勤劳动的椰农们,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多少椰农为了逃避饥饿和抓丁,离乡弃井,含泪向亲人告别,乘着小帆船漂出大海去南洋“求生”。有的直到现在还没有和久别的家人团聚,有的连音讯也断绝了。
大好的美丽的椰树园,由于年复一年的无人管理,杂木、野草丛生,山藤攀绕,竟至变成了一片荒林,有些地方连人都没法进去,倒把松鼠养得又肥又多。
解放后,椰农和椰林迎接了新的时光。现在建华山大队有十万零八百二十棵椰树,去年一年产椰子一百五十多万个,比1955年的产量二十五万个增加了五倍。有的椰树结了二百四十多个椰子,是过去所从来没有过的奇迹。社员的收入随着椰子的丰收普遍增加了。大队里除了一些加工厂之外,还新建了一座日产二十吨的优质肥料厂。他们还计划增植椰树两万棵。
(附图片)


第8版()
专栏:

积肥归来 楼召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