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2月5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百花坛

欣看新人赛旧人
梅兰芳
春节前夕,我们和几百个健壮的青少年戏曲接班人,兴奋地一起欢度了中国戏曲学校建校十周年的校庆。
记得在戏曲学校建校初期,我曾参加第一次招生委员会的工作,在田汉同志和王瑶卿先生等的主持下,那时只招进了不足一百名的新生。再看今天,它不但已发展成为能够容纳五六百名学生的学校,而且已经先后培养了二百几十名京剧科和戏曲音乐科的毕业生。再加上基本功师资进修班的学员,就将近三百名了。在我国,过去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富连成”科班,四十二年里,坐科的学生也不过七百多人,里面还有不少中途改了行的。过去的任何科班是无法能和今天的学校相比的。
我们不仅在数量上大大地超过了已往,再从质量来看,我曾多次看过中国戏曲学校学生们的演出,他们在舞台上有朝气,不疲沓,态度严肃,有集体主义精神;在表演中都肯深入钻研,发挥自己的长处;并且具有一定的政治修养,其中有的人已光荣地成为共产党员或共青团员。他们知道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里一个戏曲工作者所应有的责任,这些都体现了党的“全面发展、因材施教”的成果。
一个戏曲学校办的成绩怎样,观众是最严峻的评判人。有一位观众对我说:“我原来有一种想法,新培养出来的学生,政治觉悟、文化程度一定都不错,但这些课程占去不少时间,技术方面的工夫,恐怕就不会比旧科班出色。可是当我看了中国戏曲学校学生的演出,马上改变了我的想法。他们的口、眼、手、身、步都有准谱,许多行当的演员,功底都好。共产党教育人真有办法。”
欧阳予倩同志也说过,他看了中国戏曲学校演出的“杨门女将”中六个扎靠的女将一同出台,那种整齐边式的样子,非常兴奋。他又说:“有人认为龚云甫死后无老旦,我觉得‘杨门女将’里扮佘太君的王晶华就不错,不但唱得规矩,身上脸上都有戏,她目前的火候虽然还赶不上龚老先生,将来是未可限量的。”
从上面这些内外行的谈话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国戏曲学校在党的培育和领导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迅速地成长起来了。这个活生生的事实,有力地粉碎了那些“今不如昔”“后继无人”的谬论。
十年来,中国戏曲学校已经作出了很大成绩,博得观众的赞许。但是我们决不能满足于现有的成绩,要继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政治水平和艺术质量,使每个人真正做到又红又专。培养戏曲艺术人才,老师们的工作是非常辛苦的,一字一腔、一招一势,都要精雕细刻,循序前进;开蒙时固然重要,讲课以外的指导,也不能忽视。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条件因材施教。中国戏曲学校虽然已经集中了许多优秀的教师,但跟随着国家建设事业大跃进的形势,学校也势必一天天发展,不断扩大新生队伍,这就需要注意师资的来源问题。因此,如何发掘师资潜力,培养新的师资,就需要放到一个适当的位置上去。此外,我觉得戏曲学校的学生中,以唱工为主的老生、青衣的数量质量还有所不足。近百年来,京剧的发展,唱工和武工是比较突出的。谈到流派,往往以唱为特征,一个戏曲学生,在幼年时,当然唱做念打、文武昆乱都要学,但也要有重点地发展;艺术进修要讲求一专多能,才能不断提高质量,最后攀登艺术高峰。
戏曲学校的发展,也是经过一条曲折道路的,它的成绩,是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思想的不断斗争中,无产阶级思想不断战胜资产阶级思想而取得的。党的教育方针,不但教戏,更重要的是教人、改造人。不但要改造学生,也要改造老师,要大家进行自我改造。改造是无止境的,我们要学到老,改造到老。党要求我们每一个人深入地学习毛泽东思想,把自己武装成又红又专的戏曲工作者。我谨以此与戏曲学校的老师同学共勉。


第8版()
专栏:

黄河新装
雷加
六 隧洞巡礼
要到隧洞里去,最好现在就去。因为截流之后,它就变成了新的河道。黄河的水是不肯为人让路的。
不知多少工人,在这里流过汗。现在隧洞里代替河流的是人流,这是一支永不断头的人的洪流。
当挖掘机工作的时候,推土机就停下来了。汽车一辆一辆地穿梭而过,它们装满了石碴,一连声地响着震耳的电笛,沿着一条循环路线,由进水口装上石碴,再由三支洞走出倒进河里。
三支洞洞口有配电盘,说明这里是电的枢纽。洞口的岩石上,贴着一张为三千八百方而战斗的标语。
唯有二支洞地上,有潺潺的流水,使人觉得顺着这条路可以走进地下海洋一般。不过,不要怕,其他部分都是滴水不漏的上好岩石。而且这些流水也是必要的,用它来洗填充用的毛石最方便不过。
这个隧洞,还是一座组织严密的地下拌合场。
从隧洞的那一头,砂子、卵石和水泥不断地运来:水泥是用木箱子抬来的,砂子和卵石是用小车拉来的。它们按照一定的时间,一定的比例,有节奏的工作着。水泥可以直接倒在皮带机上,那些小车却得走过磅秤,然后再拉到料台上。料台的跳板不是平的,因此他们必需像一阵风似的冲上来,掉转头,也许五个人,也许六个人,再一起用力把车朝天竖起,拉开挡板,砂石料才会倒在皮带机旁边。
两台零点五的拌合机,像一双姊妹一样紧挨着。每隔十分钟倒出一槽子,槽口向下,自卸卡车就在下面等着。
自卸卡车向前走去,又是皮带机。皮带机把拌好的混凝土带向高空,在高空的架子上,有无数的小推车沿着一定的路线,把它送进接近拱顶的模板里。
除了自卸卡车,还有小拉车,它是从人工拌合场拉来的;但是它也参加了这个伟大的行列。因此,这是一个惊人的组织,无数的人,各种不同的车辆,必需在同一节拍下工作。
指挥部设在二支洞。一个女技术员在电话里要进水口的断面图。那位老队长为了料供不上,压下了女技术员打电话的声音,大声地发表议论。一个角落上,在给电瓶充电。墙上挂满了日日变化着的表格。门永远开着,无数的声音传了进来。在这千奇百怪的声音当中,一个女孩子清脆地向刚进来的大夫说道:“大夫,你来喝水。你看我们这水多好,多清。”黄河的水并不清;可是这水的确像她的声音一样甘美。这就是我在指挥部看见的。
这时,局党委书记走进地下拌合场检查工作来了。一切都照常进行着;但书记是一个永远不会满足的人,他要求节拍越快越匀才好。于是他顺着工序走去,像一位有经验的医生,一会用表计算上砂石料的时间,一会又指点着要把砂子在料台上铺开,这样,卵石就不致于在皮带机上打滑了。他站在自卸卡车旁边,看见卸混凝土时不该用锹,应该用镐,他就亲自从工具堆里找出两把镐来。看起来这是小事,可是它又是这么重要,因为一把镐比一把锹带来了更高的功效。最后他又来到拌合机旁,他的锐利的眼睛,这时毫不犹疑地说:“不错,我要找的症结就在这里了。”这是拉锹的方法不对。它既影响了后边进料,又影响了前边浇筑。工人没有长统胶皮靴子,也是妨碍动作的原因之一。胶皮靴马上派人取去了,工作方法也得立即纠正。就在那个女孩子让大夫喝水的笑声中,又一次重要的改革,在隧洞里悄悄地完成了。
那两台拌合机,像是空中筑起的楼阁,巍然不动;可是模板和浇筑用的排架,却在日夜向前伸展,它像有腿似的,要走到进水口。
进水口下部还得浇筑底板,外面的岩石也得继续开挖,没有一样活不是交叉进行的。
隧洞里开凿时的炮烟,早就消散了;可是挖掘机和汽车的青烟,又像雾似的凝结起来。
这是烟雾的海。
黄河咆哮的声音是震耳的,隧洞里呢?拌合机的声音,挖掘机啃石头的声音,一阵阵汽车喇叭声,还有电焊的呲呲声……这又是声音的海,黄河咆哮的声音早已掩耳不闻了。
隧洞变成了另一个世界,仿佛整日都有雷鸣,而电焊的蓝色的火焰,又像天空的闪电一般。
隧洞又是一个大的熔炉,因为不论哪个工种,也不论工程师和值班的人,一走进隧洞就变成了一个整体。他们有不同的工作岗位,目标可是一个。拌合机催着你,汽车又像流星一般追着你。你变成其中一个环节,不能停下一步。不但机械在动,风管也在颤动。如果你把手放在排架上,它也在动。如果你走慢了,后面推来的车把就会触到你的胸上,警告你站到你的行列里去。如果你是参观的人,遇见前面有两个人抬着木板,你可以大胆地弯起腰从木板底下钻过去,或者伸出肩膀同他们一起抬着木板前进。
纵然声音和烟雾搅成一团,一个工长可以毫不错误地找到他要找的人。正因为这声音富于节奏,一个有经验的领导人,凭着它可以知道一切,甚至凭着它可以知道什么地方出了事故。
出水口是个集中点。挖掘机像一个卫士堵在门口,哼着,喘着,不停地挖掘着。它的旁边又有两辆自卸卡车,占据了整个洞口;可是你可以放心走去,到了那里就知道永远有一条新辟的小路爬上去。这时,你站在草土围堰上了,望得见黄河就在脚下流着了。河水在太阳照耀下,它的光波像无数谲诈的眼睛,在窥测这个建设队伍的秘密。
这时,经过隧洞的巡礼,不论谁都会发现自己身上沾满了水泥,稻草,油垢……这是你由工人身上沾来的,如果你的身上原来有这些东西,说不定别人也会沾上你的。现在大家都一样了,因为大家都是从这个整体之中走出来的。只有回了家重新换上衣服,才看得出谁是风钻工,谁又是浇筑工。
要走出隧洞最好从三支洞走出来。如果是在夜晚,一出洞口,对面山壁上垂下来的两个探照灯,你会以为这是悬在天空的两个月亮,它照耀着走进地下厂房的扶梯……对了,地下厂房就在对面半山腰上,过去开挖隧洞的工人,又在那里开始了第二个伟大的工程。他们是由三个洞口打进去的,如果赶上放炮,硝烟由三个洞口一齐冒出来,那末你就会看到一次类似火山爆发的真正奇迹。 〔完〕


第8版()
专栏:

力量的源泉
中共成都钢铁厂委员会书记 金星
从我们厂的诞生和发展来看大跃进,每个人都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毛泽东思想的巨大力量,它鼓舞着人们进一步树立不断跃进的思想和高速度建设社会主义的雄心大志。
我们成都钢铁厂是在1958年8月兴建和发展起来的。如果按照“常规”办事,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才能投入生产;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却打破了这个“常规”,大大地加快了建设速度,仅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就建成了。破土兴工后四十五天就炼出了铁,一百零三天就炼出了钢,一百八十一天就轧出了钢材。由于边建设边生产,我们不仅提前和超额完成了1959年生铁、钢、钢材、煤焦的国家计划,还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技术人材。这件事说明什么呢?它说明了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毛泽东思想的巨大力量。我们力量的源泉就是毛泽东思想,高举总路线的红旗,高举毛泽东思想的红旗,就是胜利,就能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一年多来,我们在工作中深深地体会到:坚持政治挂帅,大搞群众运动,便能不断实现跃进。比如在建厂初期,我们曾碰到设备、原材料不足的困难,我们便充分发动群众,大闹自力更生,土洋结合,先求有,后求全,这些困难便得到了解决,保证了基建工程的快速进行。又如在工厂投入生产后,曾碰到技术力量薄弱,赶不上生产发展需要的矛盾,我们解决的办法仍是充分发动群众,自力更生,大搞技术表演,边学边做,技术力量便满足了生产的需要。迅速地把我国建成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是广大群众的迫切愿望;在群众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只要依靠群众,用毛泽东思想武装群众,群众便能创造出奇迹来。
随着1959年的伟大胜利,我厂和其他各地一样,呈现了一派大好形势,广大职工群众的革命干劲更大了,全厂出现了行行有标兵、互学互帮、你追我赶、大面积丰产的生动局面。前两年大跃进所创造的物质条件和总路线深入人心所造成的政治和思想条件,为今年继续跃进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我厂职工决心更高地举起总路线的红旗,在今年开门红的基础上,为实现月月红、满堂红、红到底而奋斗!


第8版()
专栏:文化街头

街头诗画廊
秦犁
在上海市喧闹的淮海中路上,刚换新作的诗画廊吸引了许多过往行人。
诗画廊是上海的作家和画家们在去年“七、一”创刊的。在这个图文并茂的诗画廊里,不仅可以见到著名作家、画家们的短小精悍的诗画,而且也能看到许多工人、农民和机关干部的作品。上钢一厂工人谷亨利的诗“高产迎接群英会”,写出了钢铁工人“炉追炉,班赶班,夺钢谁能不抢先!”的生产竞赛的热火朝天的情景。画家华三川为这首诗绘了一幅工人们炉前大炼钢铁的招贴画。上海郊区先锋人民公社孙颖的诗“公社一只船”,写出了亿万农民对公社的共同信心和热爱:“公社一只船,起锚入海洋;工农商学兵,同摇一根桨;毛主席掌舵,扬帆驶天堂。”
已经出刊的诗画廊的内容,都紧密环绕着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和重大节日,反映了上海人民的欢欣鼓舞的心情。上海街头的诗画廊,已经成为一个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鼓动站和教育园地了。


第8版()
专栏:

雪呵!雪呵!好大雪
李春雪呵!雪呵!好大雪,茫茫大雪弥天下。雪呵!雪呵!好大雪,一群人儿走来啦!老社长,头里走,口吐白气说笑话:老天同志!你下吧,全部瑞雪我收啦!后边一群年青人,听着,听着笑开啦……社长他呵!胡子摸,一边走呵一边说:旧社会,苦日月,有年冬天正落雪。雪越大,泪越多,雪和泪呵,泪和雪。那时望着弥天雪,一家子饿的眼发花。眼发花呵!求老天,只见雪花无声下。那时二柱还小哩,拉住他妈问他妈:妈呵妈,你听我说,为啥老天只下雪。要是白雪变白面,妈!你说这该多好呵!社长回头望儿子,只见二柱有点羞答答。一群人呵!逗二柱,风夹雪花迎面扑。如今呵!不同啦,苦日月变成了甜日月。雪多,粮多,公社大,全中国开遍了这幸福花。白雪,白雪,一劲儿地飘,飘的我老头儿心里乐。大雪落咱公社地,这白米、白面往下泼。哈!哈!走哇!哈哈,一群人走远啦……雪呵!雪呵!弥天下,人过足印雪淹没。社长带人勘新渠,严冬正忙水利化。


第8版()
专栏:

海底珍藏
锰是现代最需要的金属之一。在含有各种不同合金的火箭技术中需要大量的锰。但是产锰的资源却是不多的。它主要靠花费大而复杂的方法从海水中获取。
科学家在海底的某些地带发现了许多矿瘤。这种像拳头般大的球形岩石含有25%的锰,15%的铁,还含有铜、镍及钴。目前已拟定出用特种机械从海底开采矿瘤的方法。这种机械将使矿瘤自海底石层上分离并沿输送管运至地面。
(文宏编译)


第8版()
专栏:

牡丹鸽子
喻继高


第8版()
专栏:

打谷场上 周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