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2月29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节约用地 多种多收
洋口公社采取十项措施,扩大耕地八千亩
本报讯 江西广丰县洋口公社采取十项措施,今年可增加八千多亩耕地面积(包括复种),争取全年多产三百二十多万斤粮食。
洋口公社地少人多(每人平均一亩多田),去年粮食平均亩产达到一千一百多斤,今年制定了比去年增产30%的跃进计划。当初,部分干部和社员对这个计划信心不大,他们说土地不是机器,想开快就开快,想开慢就开慢;有的说“地少人多”总不能变成“地多人少”。公社党委针对这种思想状况,发动广大群众进行辩论,并把全部增产计划交给社员讨论。广大社员由于政治觉悟提高,并且深受去年增产的利益,普遍反对“高产到顶”的思想,自动组织起寻找增产门路和挖掘增产潜力的勘查团,查遍全社山头、渠道、土地、林木。大家得出一条结论:增产不在地多,而在于充分地利用各种土地资源和掌握土地的人的革命干劲。星光大队社员在辩论会上一致认为:土地有的是,办法在于人。如果把渠道从田中间移到山边,全队就能扩大四百七十亩稻田面积,不但不影响灌溉,还能使山边七十多亩旱田变为水田。星火大队社员们在辩论会上说“地劲和人的劲头一样,永远用不完。如果在黄麻、高粱等高秆作物的地里,间种豆类等低秆作物,产量就能加一番。”就这样,增产潜力越挖越多,社员的生产干劲也就越来越大。全社在十多天的时间内,收到了社员们献出的三千多条增产计策。
洋口公社根据群众献计和过去领导生产的经验,制订出十条利用土地的增产措施,并在备耕前落实到各个包产单位。至今已实现了改善旧有渠道布局,调整插花土地和平整土地等五项措施,为春耕春种扩大了三千四百多亩早稻田。
洋口人民公社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十项办法是:改善不合理的渠道布局;调整队与队之间的插花田;实行小丘并大丘、合理规划土地;改变过大、过小的包产单位;蔬菜、水果、猪饲料上山,腾出好地种水稻;旱作物改水作物;晚熟作物改早熟作物;单种改套种;低秆作物与高秆作物混作;粮食与林苗混作。这个公社旧有渠道布局由于混乱和无计划,不仅造成土地浪费,而且还因灌溉方法古老,带来了放水过多、用水常常发生纠纷等缺点。去冬今春,随着一座社办水库的建成,就把五条大小渠道并成了一条不占田的沿着山脚走的渠道。这样,既满足了平原地农田用水,又解决了梯田灌溉问题,不仅大块稻田用水方便,而且小块旱作物也可以引水灌溉,从而使全社今春新增了三百亩土地利用面积。
调整队与队之间插花田,是挖掘土地增产潜力节省劳动时间和劳动力的另一项重要措施。公社成立后一年间,还有几个大队的一千二百多亩插花田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这些田地因离村较远,施肥、上水、耕作不易,好田也逐渐变成了低产田。现在,这几个队经过充分协商,插花田都得到了合理调整和使用,从而使一千多亩远田变成近田。这样劳动时间和劳动力就可节约一倍,每季每亩田平均产量也可比原来增长二百斤以上。
私有制度遗留下来的小块土地,给集体所有制的大生产带来了耕种、灌溉、灭虫等许多困难。过去这里每丘田只有一亩多,因而田塍纵横,占田既多,又不利灌溉,同时田塍杂草又是各种虫害的寄生场所,每年都要花很多劳动力铲除杂草。还由于土地高低不一,作物种类不同,因而又给计划用水带来许多障碍。去冬今春公社根据社员们的建议,把三千多个一亩左右的小丘,并成了二十多亩一个的大丘,并结合平整土地,把几十条弯曲小道改成贯通全社的三条牛车道、机耕道,从而又扩大了三百多亩耕地;放水员也由七个减少到一个。
改变包产单位土地过多或土地过少的不均衡现象,也是挖掘土地增产潜力的一项有力措施。这个公社的山区自然村很小,土地很多,劳动力管不过来,影响了精耕细作。平原地区又因包产单位太大,影响了及时出工。这次公社以二十户到二十五户种田一百五十亩左右为原则,进行了适当调整,合并与划分了山区过小、平原过大的包产单位,以便把土地管理得更好。
自留地、蔬菜、水果“三上山”,换出水田种稻谷,是以粮为纲计划用地的生产方向。社员自留地、生产队食堂和各级养猪场占用的蔬菜地和饲料地,以及留作栽种果树的好地,全社有三千二百多亩。在执行以粮为纲的原则下,把蔬菜地和饲料地,安排到有水源的山边、塘边、沟边、路边和屋前屋后。
旱改水、晚改早、二季改三季,是节约用地的重要方法。这个公社山脚田和梯田比重很大,今年由于改变了渠道布局,可使六百多亩水源不足的低产田变为高产田。同时,这个公社的秋闲田和冬闲田也很多,影响了土地的充分利用。今年决定提早早稻和二季稻播种、插秧和收割时间,二季稻收割后就种小麦或油菜,并在这两项作物中套种绿肥。这样,就消灭了秋、冬闲田,增加了近千亩土地的复种指数。
利用不成林的果园、幼林间作玉米、春麦、高粱等粮食作物,可使全社增加五百亩粮食作物面积,增产粮食二十万斤。在黄麻等高秆经济作物中种谷类等低秆作物,在棉田中套种菜,又使全公社增加了四千三百亩粮食作物。每亩以最低产量计算,可增产七十二万多斤。


第5版()
专栏:

昌潍专区推广套种,夏收面积扩大三分之一
本报讯 山东省昌潍专区大力推广在春甘薯、春玉米地中,套种大麦、豌豆、马铃薯及春萝卜、小白菜等,以扩大复种面积,增加粮食和饲料的产量。
据五莲县调查,春甘薯地套种大麦、豌豆,一般每亩可增收一百多斤粮食。中共昌潍地委在去年秋收后,就开始在全区推广这一耕作经验。经过一个冬季,全区已扶甘薯垅六十一万亩,套种大麦、豌豆三十一万二千亩。如果今年全区能在三百万亩春甘薯地和春玉米地里都套种豌豆、大麦,夏收面积就会比原来扩大三分之一,按每亩最低产一百斤计算,全区可增产粮食三亿斤。(附图片)
四川三台县北坝公社在小麦地里套种蔬菜,菜收后移栽棉花
琴泉摄(新华社稿)


第5版()
专栏:

巧布局 巧设置 巧用兵 巧干活
北孟庄管理区革新生产过程
本报讯 河北省交河县双庙公社北孟庄管理区党总支通过巧布局、巧设置、巧用兵、巧干活,大搞生产过程革新运动,使劳动效率成倍提高。
中共河北省委发出的开展“千斤粮、百斤棉、万斤薯”丰产运动的号召,进一步鼓舞了北孟庄管理区的干部和社员,他们立下雄心壮志,决心在今年把全部土地划方经营,采取更先进的科学管理措施,夺取今年的继续大跃进。实现这个目标,需要用二十万个劳动日。按当时算账,全管理区仅能出十四万个劳动日,其余六万个劳动日没有着落。党总支委员会连续召开了几次社员大会,发动人人献策献计。王庄队的社员们,回忆在农业社时,往村北送粪,只一墙之隔,就要绕路二、三里,后来在墙上开了一道豁口,送粪工效提高了三、四倍。这一事实,使党总支委员会受到很大启示,决定一手抓工具改革配套成龙,一手抓群众性的生产过程革新运动,发动社员边生产、边革新。经过发动社员献策献计,先后提出了二十五条革新建议。归纳起来,共包括四个方面:巧布局,巧设置,巧用兵,巧干活。巧布局,是将各项基本建设根据各个工序的过程,巧妙地布置,使各道工序衔接得更紧密,更合理,可以大量节约劳动力和运输力。巧设置,是为了更有利于耕作,增设一些必要的设备。如远地丰产方设置耕作点,架桥补路,使远地变近地。巧用兵,是根据社员的专长,分配不同的任务,根据丰产方的特点,建立合理的劳动组织和各种责任制度,并根据作物发展的规律和季节的特点,科学地从事生产,使生产更有节奏地进行,充分发挥社员的专长和生产积极性。巧干活,是在大量改革工具的基础上,更巧妙地使用工具,一人干几人的活。如送粪时一人赶两车,浇水时垫高井台,长畦改短畦等。采用这些建议之后,初步计算,全年即可节省七万个劳动日。总支决定大力推行这些建议。
运动中,党总支认真贯彻了勤俭办社的方针,强调因陋就简,因地制宜。事先党总支曾逐条进行了研究,订出规划,凡是当前生产需要并且有力量办到的,就积极去办;凡投资大、用工多、现在无力量办的,就向社员说明道理,缓办或逐步去办。这样,就使生产过程的革新运动与当前生产密切结合起来,有力地推动了当前生产。
北孟庄管理区开展生产过程革新运动,大大加快了麦田管理和春耕生产的进度。如全管理区的四千亩麦田,需要普追返青肥和普浇返青水,如果采用老办法,需要到3月份才能搞完。通过大搞生产过程革新,在浇水上采取了垫高井台、抬高水垅沟、改长畦为短畦和实行群井汇浇等办法,在追肥上采取清、送、施各工序联合作业和一人赶多车等办法,目前全区麦田有60%追了返青肥,35%的浇了返青水。又如全管理区种四百多亩春麦,共需一百六十个劳动力和八十个畜力,通过采取耧后带砘子和添条缰绳代傍耧人的办法,节省了四十个人工和四十个畜工。在劳动效率大大提高以后,各生产队重新修订了增产计划,并增加了管理措施。(附图片)
河北新乐县邯邰公社岳村生产队向玉米方里运送大批肥料  李 棫摄(河北日报稿)


第5版()
专栏:

扩大耕地办法多
杨岭
一提起“多种多收”,有人就会想到:这是地广人稀的地方的事情;在地少人多的地方,能种的地早就都种了庄稼,还怎么再多种呢?
先进的勤劳的农民群众不是这个看法。他们认为:土地有的是,办法在于人!人的劲头越大,地的劲头就越足!不但在已有的播种面积上还可以大大提高单位产量,而且可以大大增加新的播种面积。
江西有个人民公社,每人平均只有一亩多田,去年粮食产量平均每亩已经达到一千一百多斤,每人平均已经有一千几百斤粮食了。这当然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但是,这个社的大多数干部和社员都是有雄心大志的人,他们决不就此自满起来,今年又制订了新的继续跃进计划:粮食总产量要比去年再提高30%。怎样实现跃进计划?公社党委发动了群众,许多社员就自动组织勘查团,查遍全社的山头、渠道、土地、树林;十几天的时间,社员们就提出了三千多条增产计策。公社领导方面把从群众中来的意见加以系统的整理,制定了十条利用土地的增产措施,并且立即落实到各个包产单位。他们现在已经准备好了扩大三千多亩早稻所需要的土地,全年总共可以扩大八千多亩播种面积;再加上低产田变高产田,比去年增产30%就有了切实可靠的保证。谁要想知道究竟怎样才是“雄心要大,脚步要稳”吗?这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谁要想知道加强党的领导和坚决依靠群众怎样“铸成一体”吗?这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这个公社就是广丰县的洋口人民公社。所有感到“人多地少,无法多种多收”的地方,都应该向这个公社的党委和社员们学习。
过去的时代遗留下来的土地利用不合理的情况,在不少地方还没有完全消除。人民公社的建立和健全发展,为消除这些不合理或不够合理的遗迹,提供了最有利的条件。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进一步发挥,有了广阔的天地。“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没有海阔天空,纵然想飞想跃,那是枉然;有了海阔天空,如果不飞不跃,也是枉然。现在是大跃进的时代,应该充分运用空前有利的条件,在广大的土地上突破自然的和过去人为的障碍。洋口公社把三千多个每丘一亩左右的水田并成每丘二十多亩,减少了田埂,改直了道路,就扩大了三百多亩耕地,并且灌溉和交通也方便得多了。他们把五条渠道并成了一条沿着山脚走的渠道,既不占田又扩大了灌溉面积,这又使全社增加土地利用面积三百亩。把菜地、饲料地等等安排到山边、塘边、沟边、路边、屋前屋后;把留作栽培果树的土地换到山上,就又多了三千多亩地种植粮食作物。提早种植早稻,扩大连作、套种面积,又可以增加好几千亩播种面积。包产单位的调整和各单位之间插花地的调整,也大大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人能合理地使用土地,一亩地就可以有二亩、三亩甚至更多的土地的作用。在地少人多的地方,提高土地利用率是极其重要的。
在我们的国家里,决不害怕人多。人力越来越多地发挥出来,地力也就能越来越多地发挥出来。帝国主义者早在盼望着我们因为人多地少而在经济建设上遭受失败,这是以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情况和资本主义的眼光看人和地的关系。我国勇敢勤劳的人民已经用大量创造性的行动证明了“人多”是件最大的好处,也将不断地在“地少”的情况下创造多种多收的奇迹。


第5版()
专栏:地方报纸评论摘要

生产过程合理化
2月24日河北日报以“革新生产过程提高劳动效率”为题发表社论。摘要如下:
提高劳动效率最根本的办法,是实现农业的机械化。我们正在为实现这一任务而努力。但是,这一任务并不是一、两个早晨就能实现的。我们开展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就是在目前条件下,提高劳动效率的重要方法。通过工具改革,逐步将旧式的农具改制和创制为半机械化农具;改进劳动组织,贯彻责任制,也是提高劳动效率的方法。交河县双庙公社北孟庄管理区从生产过程改革入手,使旧的生产过程逐步由不合理走向合理,进一步挖掘劳动潜力,这是提高劳动效率的又一途径。
生产发展的过程是逐步改革工具的过程,也是生产过程逐步合理化的过程。劳动效率的高低,主要是由人和人使用的工具来决定的。工具每向前发展一步,劳动效率就大大提高一步。但是工具能不能充分发挥效能,还决定于使用工具的人。农业生产有一定规律,要按照季节、作物的不同,进行各种农事活动。土地有远有近,工具需要的技术不同,劳动力本身技术熟练的程度不同,体力的强弱也各异,这就决定了在生产的布局、生产的程序以及劳动力的组织等方面,都必须与之相适应。随着集体劳动程度的提高、生产技术的科学化以及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的布局、程序和劳动组织也必须随着变化。目前农村中采用的生产程序等等,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能适应公社化后生产大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不能适应丰产方和改良工具大量出现以后的需要。人们已经迫切感到生产过程的不合理正在阻碍着人和工具潜力的充分发挥,要求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况,从而使劳动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生产过程的革新,是生产方式的一个革命,不是只包括生产的某一个环节,或某一个劳动力,而是牵涉到生产的各个环节和全部劳动力。因此只有依靠在各个环节上劳动的社员集体的力量和集体的智慧,才能有效地进行。这就需要充分发动群众,走群众路线,使生产过程革新运动成为群众自觉的运动。
生产过程革新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高速度地发展生产。要使这一运动搞得好,还必须贯彻勤俭办社的方针和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生产过程的革新,一般地说投资较小,有许多环节的改革,并不需要任何投资;但有一些改革,却需要较多资金和时间。因此,必须因地因时制宜,因陋就简,否则也会影响当前生产,造成浪费。北孟庄管理区认真地掌握了这个方针,对于投资少、当前生产又急需的,结合当前生产积极进行;有些环节改革后虽然可以节省出大批劳动力,但由于用工多投资大、影响当前生产的,就作出规划,逐步去办。这说明只要有积极革新的精神,从生产出发,从勤俭办社出发,就一定能取得重大的收获。


第5版()
专栏:

充分发挥排灌机械威力
江西调整排灌机械布局 河北加强检修配套工作
据新华社南昌28日电 江西各地根据大兴水利以后的新形势,全面调整排灌机械布局,并及早进行机械检修、赶制和训练技术人员,使排灌机械在春耕生产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用。
江西各地去冬兴修的水利工程共扩大和改善灌溉面积一千多万亩,加上前几年兴修的工程,全省已有53%的农田实现了自流灌溉。但一些高坡和低洼地区,由于目前还缺乏水利设施和较大的水利工程没有完工,还未能解除旱涝威胁。为此,各县都合理地调整排灌机械的布局,根据等价交换的原则,把自流灌溉地区多余的排灌机械抽调到需要的地区,最大限度地发挥排灌机械的效能。修水县从水利条件好、机械多的地区抽调了二百七十多马力的排灌机械,到水利条件差、排灌机械少、农作物种植面积大的地区,从而增加了八千一百多亩受益面积。
据新华社天津28日电 河北省农村当前已有各种排灌机械五万一千多台,共五十多万马力。为了充分发挥这些机械的效能,各地由水利、工业、商业部门联合组成排灌机械检修办公室或指挥部,督促检修和配套工作。不少县、社已经成立了修配厂或修配站。各地还组织了大批技术力量,巡回深入公社、生产队,边检查,边修理,边安装。到2月中旬,全省应修机械已有75%检修好。
各地还积极培养训练技术队伍,力求一台机器有三个司机。全省已训练好司机三万八千人,加上原有的司机共达十万零三千人,目前正在训练的还有一万人。


第5版()
专栏:

为更大丰收打下基础
云南改良低产田土壤二百多万亩
据新华社昆明28日电 一个改良低产田土壤的群众运动,正在云南省各地广泛展开。根据最近的统计,全省已改良土壤二百多万亩。
根据普查,云南省各地都有不少胶泥田、砂田等土质不好的低产田,为了改变这些低产田的土壤,增产更多的粮食,各地在管理小春作物和准备播种大春作物的同时,都组成改良土壤的专业队,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采用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各地在改良低产田土壤的运动中,还开展了以改革工具为中心的高工效竞赛。目前,全省大部分地区运送各种肥料和石灰,都已使用手推车和畜力车,大大提高了工效,节省了许多人力。


第5版()
专栏:

自治区筹委会发布春耕生产和造林指示
西藏农村掀起生产高潮
据新华社拉萨28日电 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26日发出关于春耕生产和开展春季植树造林运动的指示,要求西藏地区所属市、专区和县各级人民政府抓紧时机,狠抓备耕工作,狠抓增产措施,鼓足干劲,大搞群众运动,保证春耕生产全面胜利,为超额完成今年的农业生产计划打下基础。与此同时,在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前提下,开展一个以绿化村庄附近和公路两侧为主的群众性的春季植树造林运动。
这个指示是在26日举行的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上通过的。代理主任委员班禅额尔德尼主持了这次会议。
西藏农业地区经过民主改革,已经彻底摧毁了封建农奴制度,涌现出大批的农民积极分子,培养出大批的基层干部,建立了农、牧民协会,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广大劳动人民精神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生产积极性和组织起来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区各地都掀起了以农业为中心的生产高潮,广大农村已呈现出了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跃进局面。


第5版()
专栏:

加紧制造农具 大量生产化肥农药
江苏社办工业为春耕服务
据新华社南京27日电 江苏各地人民公社社办工业,全力为春耕生产服务,加紧制造、修理和改良各种春耕农具,大量生产土农药、土化肥,支援农业生产。
镇江专区各公社农具厂,提出“不误农时季节,叫农具等人,不叫人等农具”的口号,一个多月来,除改制各种水利工具八万多件外,新制春耕生产农具一百二十多万件。溧阳、无锡两地各公社的铁、木工厂,为了更好地支援农业生产,还派人深入生产队,了解要什么农具?要多少?什么时候要?以及产品规格等。现在这两地除准备好春季农业生产需要的工具、农药、化肥外,还提前为夏收夏种生产了一批镰刀、脱粒机、快速收割器。
现在江苏各地人民公社为了壮大支援农业生产的力量,一手抓老厂生产,一手抓发展新厂的工作,1月份以来全省新办的社办工厂共达一千九百九十一个。


第5版()
专栏:

广西春灌又好又快
据新华社南宁27日电 广西僮族自治区的田野里,四处春水盈盈,千库万塘水满渠通,蓄水保水已取得很大成绩。目前已有近一半应当春灌的田地,提前完成了春灌任务。
自治区各地早在去年秋收以后,就结合兴修水利进行蓄水保水。现在全区已蓄水二十五亿五千万立方米,加上今年完工工程的蓄水量,基本可以满足春灌用水需要。但由于水量分布不平衡,和各地扩大播种面积,普遍推广深耕、密植等先进技术,相应地增加了用水量。因此,自治区委员会和各级党委,对蓄水保水和计划用水工作非常重视,把它当作今年农业生产持续跃进的一项重要措施。
各地根据广西山多、水多的特点,按照地形、水系、工程、灌区的分布情况,以较大的工程为骨干,把区域内的塘库河渠互相连通,构成长藤结瓜式的水利灌溉网,实行统一管理,统一使用。


第5版()
专栏:

兵马未动 工具先行
四川山东大改工具劳动效率成倍提高
据新华社成都27日电 四川农村工具改革和技术革新运动的深入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春季生产。
今年四川省各项作物播种面积将比去年大大增加,技术规格要求也比往年提高。为此,各地抓住了费工最多、季节性较强的运输、耕作、排灌、加工等作为重点,大力开展工具改革和技术革新运动。现在,全省已经推广的各种半机械化农具和改良农具达六百八十多万件,使劳动效率成倍地提高。乐至县推广了十五万件改良工具后,就等于增加了四万个劳动力。
绵阳专区大搞小麦工具改革“一条龙”,制造出小麦播种机二十万部,镇压石磙一万部,浇灌车六万部,收割机五万部,脱粒机三万七千部,全专区以小麦为主的小春生产就可节约四亿多个劳动日。
全省工具改革和技术革新运动还由农业进一步普及到畜牧业、渔业和生活福利等各个方面。
据新华社济南28日电 山东省各地人民公社围绕春季生产,大力检修、改良、制造、推广新式工具。据统计,从1月到现在,全省赶制、修理的耕播、运输、提水等工具已有二百一十多万件。寿光、诸城等二十个县已经实现了运输车子化。
山东省各地本着“兵马未动,工具先行”的精神,早在去年冬季就层层开展了工具普查、评选、鉴定工作,紧接着又开展了群众性的工具改革运动。聊城专区普查结束后,迅速组织铁、木工人,一部分在厂内修理大型工具和制造新工具;一部分携带红炉,分成小组,用设点、设站、送货到门和分片包干的办法,深入社队巡回修理、改革农具。现在,这个专区原订修理四十万件春季生产工具的任务,已经全部完成;并结合制造、改革各种小农具七十万件。
各地在工具改革中都注意克服薄弱环节和抓推广工作。过去,山东适宜点播的工具较少,今年创制了棉花、玉米、花生点播机或点播耧,并及时推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