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2月28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茶叶生产的一项重大技术革新
淳安将实现初制茶叶半机械化
本报讯 地处山区、盛产茶叶的浙江淳安县,充分利用水力作动力,大搞制茶技术革新,今年春季将全面实现初制茶叶全程半机械化。
淳安县从1959年开始大搞制茶技术革新,大搞制茶机械化、半机械化。这一年,是淳安县茶叶生产史上特大跃进的一年,茶叶产量达到了七万八千九百一十六担,比1958年增长43.5%,比解放前最高年产量增长374%。大搞技术革新,不仅基本上解决了粮、茶生产劳力上的矛盾,而且提高了茶叶的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手工制茶每担需十八个工,机械制茶只要二点四四个工,每担节省劳力十五点五六个工,提高工效七点三三倍。全县仅此一项就节约出劳力九十四万个。机械制茶能高温杀青,操作上轻重均匀,一般都提高品质一、二个等级,每担可提高六到十二元,共为茶农增加收入三十六万到七十二万元。手工制茶每担要柴五担,煤油一斤半,机械制茶每担只要三担柴,半斤煤油。全县共节约费用十六万元。此外还大大改善了制茶生产的劳动条件,减轻了劳动强度。淳安茶区社员在制茶劳动上的今昔对比:过去是脚站肿,眼熬红,头里昏冬冬,手泡像灯笼;现在是闸门开,机器动,力气还未用,茶叶制成功。
在技术革新中,里商公社充分利用山区河流落差的丰富水力动力资源,贯彻土法上马、先土后洋的方针,大办茶叶初制厂,用水力带动制茶机,实现茶叶杀青、揉捻、解块、烘干等整个工序机械化,制茶效率提高七倍多。县委抓住这个标兵,组织全县各公社的代表在里商公社前后召开了三次现场会议。由于强有力的推动,在去年秋季以前,全县就在旧式水碓的基础上,迅速新建和扩建起全程机械化的茶叶初制厂三十九个,半机械制茶场一千三百七十一个,去年全县有六万担茶叶用机械和半机械初制,占茶叶总产量的79.8%。
在大搞技术革新中,贯彻执行了“生产为主,小型为主,社办为主”的原则和“土法上马,先土后洋”的方针,因此很快地掀起了一个社社队队大办茶叶初制厂的群众运动。为了解决技术工人不足的困难,各地组织了干部、技工到里商公社去现场操作,学习建厂技术,县领导上又派出三十多个技术干部和技工,分片包干,巡回传授辅导。全县一千八百多个民工掀起了学技术的热潮,其中有八百多人已成为具备一定水平的技工。突破技术关以后,又遇到了缺乏原材料的问题,这时各地就发动群众自力更生,就地取材。据十二个公社统计,群众自己办起砖瓦厂五十一个,石灰厂一百五十个,自烧自用。威坪农具修配厂为支援茶叶初制厂的基建工作,试制成功了一台电动自动化刨丝车床,效率提高三十倍,胜利完成了制铁质螺丝五千多斤的任务,满足了五个公社十六个厂的建厂需要。
为了全面实现制茶机械化,淳安县在去年秋茶收摘以后又进一步掀起了大搞技术革新的群众运动。县委在去年11月向全县人民提出了
“大战三个月,建厂一百五十个”的口号,当即有一百多个厂开工建设,现已建成一百十四个,正在动工兴建的有四十一个。每个水力动力茶叶初制厂以十二马力计算,这些厂就相等于一千二百五十台不用燃料的动力机,光动力部分就可代替一万五千个劳动力,一年可以节约四百五十万个劳动日。
今年春茶采摘季节很快就要到了,因此,从县委到各级领导都深入工地,加强了大办茶叶初制厂的领导。全县有十二个公社党委书记、一百六十七个生产队支部书记都和工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


第7版()
专栏:

台刈、修剪能使茶树返老还童
目前,还有很大一部分老茶园。这部分茶园缺株严重,零星分散,茶树衰老,不仅产量不高,而且管理不便,必须根据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因树制宜地采取“补植缺株”、“移植归并”、“台刈修剪”等办法进行彻底改造,逐步把现有老茶园改变成健壮茂盛、集中成片的现代化茶园。春季是台刈、修剪的最适宜的季节,应该抓紧季节大力开展这项工作。老树经过台刈、修剪可以恢复树势,促进多萌芽、多分枝,芽叶肥大,因而可以显著地提高茶叶产量。如福建省霞浦县1958年全县有80%的茶树进行了台刈、修剪,当年就增产50%,去年又增产30%。
根据各地经验,进行台刈或修剪,应该根据茶树的情况来决定,应该台刈的台刈,应该修剪的修剪。一般枝干干枯,苔藓、地衣多,枝叶稀少,产量极低,树势过于衰老的茶树应行台刈,在离根颈二寸左右的地方剪去,使其重发新枝。如果茶树树势虽已呈现衰老,但枝干还能正常生长,分枝叶片还比较多,通过修剪可以恢复树势的,可进行重修剪,在离根颈一尺到一尺半的地方剪去。台刈、修剪的时间宜在春季2—3月间为最好,这个时期天气转暖,台刈修剪后抽芽力强,生长快。许多经验证明,春茶以前早期修剪的茶树当年春茶就能显著的增产。
台刈修剪后的培育管理是决定台刈、修剪效果好坏的关键环节。台刈修剪后必须紧紧大抓培育,大改必须大培,一定要多次施肥,大量施肥,及时中耕除草,认真贯彻打顶养蓬,分批留叶合理采摘方法,培养树势。      (章茗)


第7版()
专栏:

一枝三用 茶叶茶籽插穗三丰收
江苏省宜兴县茶区的干部和群众,在党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创造了“茶叶、茶籽、插穗三丰收”的经验。由于创造和推广了这个经验,1959年全县茶叶产量比1958年增加一点三倍,茶籽产量增加13%,插穗短穗扦插用的枝条增加五点四倍。
茶叶、茶籽、插穗三丰收的事实,有力地打破了已往留种和丰产不能兼顾的陈旧观念,为今后大力发展茶叶生产取得种苗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途径。
同时取得茶叶、茶籽、插穗三丰收,是一项新的尝试。宜兴县实现茶叶、茶籽、插穗三丰收,首先是经过试验和观察,基本上掌握了茶树生长发育的规律。他们在观察中发现茶树可以按照它的生长习性,作到一枝三用——采叶、留种、插穗。当枝条生长到一尺左右的时候,按一芽二叶标准摘去顶芽、嫩叶和“对夹叶”制作干茶;留在树上的枝条继续培育供作插穗;在剪取插穗的时候,要保留枝条基部二、三片新叶,以利结籽。这样就达到了一枝三用的目的。
根据他们的经验,采用这个经验,必须格外加强对茶树的肥培管理,要多施基肥,勤施追肥。


第7版()
专栏:

根外施肥
茶树根外施肥是一种省工、省肥、见效快的好方法。贵州省安顺市茶叶站在鸡场公社连石铺茶叶生产试验场做了多次试验,证明在同一块茶园里,经过根外施肥的茶树,与不根外施肥的茶树比较,茶叶产量一般可增产60%—104%。根外施肥用的肥料有化肥、蒿枝(苦蒿、臭蒿)水等。据试验,蒿枝水效果很好。蒿枝水的配制方法是先将生蒿枝一百斤,用刀铡碎或用石头捶烂,加水二百斤沤置一天一夜后,即成蒿枝溶液。用时取溶液三十一四十斤,再加水一百斤冲淡,用喷雾器喷射在茶树老叶的背面就成了。喷肥后隔四—六天再采茶。
茶树经过喷射后,四、五天即可见效,主要表现:叶芽迅速萌发,生长力强,新梢长到一芽五、六叶,不会成驻芽。另外,蒿枝水还有杀虫效力。                         (惠来)


第7版()
专栏:

茶园养猪好处多
绕杭州西湖往南,越过几个山坡,便进入盛产名茶的龙井茶区。这里,蜿蜒着几十里的茶园茶山,新近增添了一座座畜舍,散布在葱绿茂密的茶蓬之间。那是西湖公社各生产队在茶园兴建的猪场。
茶园养猪有些什么好处?2月21日,我带着这个问题,访问了西湖公社龙井生产队的茶园养猪场。
养猪场三个饲养员周汉章、盛森庭、戚邦寿都是青年小伙子。我说明来意以后,他们争着说,茶山养猪的好处可多呢?头一件,肥料不用从山底下挑上山了。周汉章屈指算了一笔账给我听,过去狮峰山两百多亩茶园,一年四季都要从山下挑肥壅施,上下十里多路,一个人一天顶多挑六担。要是每亩以施肥四十担计算,一年光挑肥要花一千三百多个劳力。现在,从山顶养猪挑肥到茶园,一个人一天能挑四十担左右,一年就可节省劳力一千多个,对季节性强、劳力紧张的茶叶生产来说,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茶园养猪,就地制造厩肥,就地供应追施,十分方便。这不仅可以节省许多运肥上山的劳动力,而且还可以使茶园施肥量多质好,促使茶叶增产。龙井生产队干部王金有告诉我,今年他们全队茶叶生产要有一个更大跃进,增施肥料是保证茶叶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生产队决定发展茶园养猪来取得主要的肥料。现有的三个茶园猪场都将成倍增养肉猪。茶园养猪还大大有利于改造落后园。过去山顶的茶园往往因路远运肥难,年年施肥少,不少就成了落后园。现在,这些山顶茶园成了近水楼台了。难怪,山顶茶园干部试验园的木牌的增产指标比去年翻了一番。
在茶缝间隙空地上,满是刚长出嫩叶的绿肥,那是小伙子们播下的饲料作物。在煮猪食的房间里,满堆着切碎的嫩绿的饲料。茶园养猪,饲料是哪里来的?“山上青饲料多,柴水方便,省劳力,省成本。茶地里许多嫩草、绿肥,猪爱生吃,也爱熟吃。”小伙子们很圆满地答复了我问的问题。
当我要离开山顶猪场的时候,周汉章突然对我说:“下个月请你再来看看,我们要装上三架空中索道,肥料、饲料可以到处飞了,养猪也要大大增加了。”
路上,我记起了生产队干部王金有说的话:要茶畜双跃进,猪栏上山、茶园养猪,是个好办法。
本报记者 伊心恬(附图片)
上图:西湖公社十月生产队在茶园里建起的“千头猪场”。
新华社记者 章耕辛摄


第7版()
专栏:

崇安茶场猪肥茶丰
本报讯 福建崇安县崇安茶场养猪获得茶、畜双丰收。
崇安茶场于1954年建场时,全场只有三百亩贫瘠的茶园,1955年平均亩产只有十三斤。该场虽然一面扩大茶园面积,一面加强茶园管理,但由于存在着依靠化学肥料的思想,和迷信当地群众流传的“茶树吃素不吃荤,不能施人畜粪等有机肥”的说法,茶叶产量一直提高不快。场里通过土质化验,发现单施无机肥料的土壤,土质结板,影响茶树生长的情况。后来就在小丘茶园里施猪粪肥作试验,取得了比同等茶园产量高的成绩。这就扭转了单纯依靠化学肥料和茶园不能施有机肥的错误观点,开始养猪积肥,猪只的头数逐年增长,1958年达到一千七百二十头,平均一亩四分茶园就有一头猪。养猪业一年比一年发展,猪粪肥一年比一年增加,茶叶产量也一年比一年提高。去年共积猪粪尿、厩肥等三十多万担,平均每亩茶园施肥一百多担,亩产茶叶提高到九十斤。养猪促使茶叶增产,而茶叶丰产后,又为养猪业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促进养猪生产的迅速发展。茶场养猪不仅促进了茶、畜双丰收,而且也解决了种植茶树不能当年收益的问题,达到以短养长的目的。并为市场供应了肉食,到目前止,这个茶场已经卖给国家六百一十头大肥猪。
崇安茶场是以经营多年生的茶树为主的,但附设养猪场,发展养猪生产,却有很多有利条件。首先,茶场养猪有着比较充裕的饲料,除了在不影响茶叶生长的条件下,充分利用茶园间种饲料外,还可以在每年新开垦的茶园地里种一季到两季的玉米、甘薯、山豆等作物,作为饲料。生荒地种过一两熟杂粮以后,还可以起平整土地,改良土壤的作用,促进以后茶树的生长。其次,茶场养猪在劳力上也有许多方便的地方,崇安茶场除了固定十二名工人专责养猪外,其余种饲料、运肥料等工作都由种茶工人来负担,把养猪和种茶结合起来,节省了许多劳力。


第7版()
专栏:

早采早发多收茶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茶叶生产连续两年大跃进,取得了一条重要的丰产经验:“早开采、晚封园”。我国有些茶区自然条件相仿,但由于开采和封园时间不一,因此产量和质量也有高低。如杭州茶区采摘期长达二百四十天,单位产量连年跃进,而气候条件相似的安徽祁门茶区,几年来产量也有提高,但由于采摘期短,增产幅度就低于杭州。事实证明,延长采摘期,是使茶叶生产更大跃进的一个重要关键。
但是,有人认为不能提早开采。他们的理由是:第一,茶树要在日平均温度摄氏十度以上才能生长发芽;早采气温低,长不出芽来;第二,早采,芽小、产量低,不合算,而且又影响茶树生长发育。究竟能不能提早开采呢?我们的答复是肯定的。当然茶树发芽是需要一定温度的,但温度只是促使茶树发芽综合因子中的一个,在这个条件以外还需要水分、营养等等。同时,当我们把施肥培育等管理工作做好了,温度也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随着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而有所变化。其次,茶树是采叶作物,再生能力很强,早采就能早发。第三,早采的好处很多,不是“不合算”而是很合算。早采既能增加产量,又能提高品质,还能调节劳动力。因为采得早发得早,能增加采摘次数,产量高;早采“明前”茶,采摘时间长,质量好,高级茶多;提早采摘可以更合理地安排劳动力,减少农业生产劳力过分集中的现象。以为不可能早采,是没有根据的。
早采早发,产量高,质量好的事实是很多的。如杭州市西湖人民公社十月生产队,1956年4月12日开采,亩产干茶一百五十一斤;1957年比前一年提前五天于4月7日开采,亩产干茶一百七十一斤;大跃进的1958年,由于冬季加强了盖草防冻,早春熏烟防霜,提早施肥等措施,采茶期又比1957年提前九天,亩产干茶二百三十六斤;1959年在1958年大跃进的基础上,由于措施更有力,采摘期又比1958年提早八天,于3月21日开采,亩产干茶三百二十斤。该队由于掌握了茶树早采早发的特性,并加强了肥培管理措施,不但产量年年跃进,高级茶也年年增加。
提早开采,并不是像那些人所讲的,没到采摘的标准就去采小芽小叶。我们说提早开采是采取积极措施,促使茶芽早萌发,在芽叶长到采摘标准时(龙井茶为一芽一叶)开采。当然,要使茶树早萌发,早开采,除了解放思想、打破陈规以外,还要千方百计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根据各地先进经验,要早采早发,当前必须狠抓这样几个措施:
第一、堆草熏烟,战胜晚霜。茶树进入“休眠”以后,由于受了长期低温锻炼,树体内部细胞起了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积累了一定的自卫物质(糖分及其它可溶性物质),增强了抗寒力。但当春季气温逐渐上升,解除“休眠”,开始萌芽以后,体内充满了大量水分,细胞内物质趋向合成,其可溶性物质含量减少,自卫力量就会显著下降;这时一旦遇到寒冷侵袭,就造成嫩芽焦枯,生机停滞。特别是江南茶区,2—3月气温极不稳定,常有寒潮和晚霜出现,更要重视防霜防寒工作。
第二、早施肥,多施热性肥。茶树发芽迟早与茶树所得营养物质多少,有很大关系。目前一般茶树施肥量少,营养不足,抗寒力差;树势衰老的植株,如营养不足,更容易遭受冻害,而且发芽也迟。因此,早施春肥,使春前茶树生长健壮,对增强茶树抗寒能力,提早发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因为早春茶芽未萌动以前,根系首先活动,早施春肥可使根系充分吸收营养物质,为萌芽奠定物质基础。
开春以后,气温增至摄氏五度以上,茶芽就开始生长,以后随着气温逐日上升,就迅速萌芽抽叶。此时茶树除要求一定的温度以外,还需大量水分和养料,因此再追施一次催芽肥进行催芽提蕻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大量喷水肥,增加茶树营养。茶树根外追肥是大跃进中创造的一种用肥少、收效大的施肥方法。特别是在初春地温较低根部吸肥力不很强的情况下,根外追肥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茶树叶面直接吸收营养物质可比根部吸收减少物质运输过程,能直接在叶子内部通过新陈代谢作用,形成茶树组成物质,更能促进茶芽早发,快长。
此外,提早春耕,增加土壤蓄水量,剪去枯老病株,集中茶树养分,对促进茶芽萌发和提高产量也有很大好处。


第7版()
专栏:

浙江杭州西湖公社十月生产队社员们,正在积极学习使用手动采茶器,迎接春茶丰收。使用手动采茶器每小时能采茶十二斤,比手采提高效率三倍。          新华社记者 章耕辛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