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2月27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贯彻以粮为纲方针 发挥公社巨大威力
安徽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黑龙江春耕准备工作空前良好
水利工程大部竣工,正加快平田整地扩大灌溉面积;积肥数量大质量好,远远超过去年;良种大体备妥;农具继续赶造;以丰产方为中心的园田化运动迅速向前发展 安徽
新华社合肥25日电 安徽各地春播准备工作和夏收作物田间管理工作齐头并进。欢腾的春季生产闹遍长江南北和淮河两岸。
依靠人民公社的巨大优越性,利用春季最适宜农作物生长、又能避开旱涝灾害的自然条件,大力扩种春播作物,是今年安徽省春耕生产中的最大特点。今年全省春播作物播种面积计划比春播作物最多的去年扩大60%以上。春播任务大、要求质量高,这就促使了各地的备耕工作早干大干,走在季节前头。全省春地在去冬已经普遍耕过的基础上,又有六百四十多万亩进行了春耕春耙。开荒面积已达六百五十多万亩。春播需要的一亿一千多万斤水稻、玉米等良种,即将调剂结束。沿江两岸的老稻区和淮北平原的新稻区,秧田都已经选好。季节早的芜湖专区,已经泡下稻种两百多万斤。甘薯育苗也比往年提早开始,全省已建温床三十五万多个,已下薯种三亿三千多万斤,比去年多了十倍有余。为了适应春播作物面积扩大的情况,各地正在突击兴修今年受益尚未完工的水利工程。已经完工的二十八万多处大小水利工程,加上原有水利工程,蓄水量达七十亿立方米,已能满足春种和夏收作物用水的需要。以养猪为主,养种积制相结合的春季积肥运动,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目前已为春播作物准备了近一百亿担基肥,积肥的基本建设也取得很大成绩,仅田头粪窖就开挖了一千多万个。
今年全省夏收作物面积比去年扩大了30%以上。小麦、油菜目前都长得很好。为了普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各地开展了“远田赶近田,薄田赶肥田,晚麦赶早麦,三类苗赶一类苗”的四赶田间管理运动。
各地大力开展的以工具改革为中心的技术革新运动,加快了各项生产的进度。如花费劳动力较多的治水工作,由于创制和仿制了各种先进治水工具二百五十多万件,每人每天平均工效达到了十二立方米左右,比上一个水利兴修年度的平均工效提高三倍左右。全省共由水利战线上节省出两百多万个劳动力,加强了其他各项春季生产。由水利方面领先掀起的技术革新运动,现已扩展到各项春季生产中。到2月中旬,全省新增和改革的积肥运肥工具、农业运输工具、深耕犁、改良耙和田间管理工具共有五十多万件。 山西
本报太原26日电 山西省以水肥为帅、以丰产方为中心的全面备耕运动,已经进入最后决战阶段。
山西省春耕准备工作的进度比往年提早了一个月左右。
全省人民公社充分发挥了统筹安排、合理调度方面的优越条件,保证水利战线上的赶工期,赶春浇的争夺时间的战斗,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六十九项大中型水利工程,已经完成三千多万土方;以水库、水井为中心的小型水利工程已经完成了八万五千多件。全省新增加灌溉面积四百零三万亩,其中二百零九万亩是保证水地。各地在春耕准备工作中最响亮的口号是“三步并一步,四步并一步。”闻喜县在
“赶春浇早完工”的口号下,大批水利工程提前完工。全县扩大水地面积十万五千亩,已经有八万六千多亩进行了春浇。由于大量的水利工程提前完成,并作到库成渠通,全省已经有五百六十六万亩地春浇了一次。
全省以养猪为中心的积肥造肥运动进展也很快。到目前为止,全省基本上完成了积肥计划,每亩耕地平均施肥近百担,人畜粪、沤制肥等质量比较好的肥料占到60%以上。
秋田的普耕工作虽然在去年已经完成了,并且有二千五百多万亩深耕六寸以上。但是,像主要产棉区的晋南专区,还在大闹园田化运动。全区三百三十万亩棉田二次深耕八寸以上的就有50%。全省园田化面积达六百零二万多亩,比大跃进的1958年增加了二百多万亩。
优种的准备工作也已大体就绪。
随着群众运动步步深入,今年全省丰产方规模更大。晋南专区动员了百万社员,大搞丰产方,仅仅二十天就在四百万亩农田上建立了六千五百多个园田方、丰产方、丰产垣、丰产川、丰产沟和丰产梁,平均每天有二十万亩土地经过改建。晋东南专区大干半个多月,全区也建立了一百多万亩丰产方。大建丰产方的结果,小农经济残留的地块零碎、垅畔过多、凸凹不平、道路弯曲等生产过程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和设置被彻底消灭了,形成了社会主义大生产的耕作制度和设置。
所有丰产方都是以水、肥、土为中心建立的。晋南专区普遍实行了“三圈到田”,全区在丰产方内新建猪场三千五百多个,养猪达三十多万头;建立田间羊圈五千多个,养羊四十多万只;建立了大牲畜圈二千五百多个,养大牲畜四万多头。此外,还建立了两万多个厕所。晋东南专区也实行了“方方建猪场”。半个多月来,随方建立了万头猪场二千三百三十八个,新建猪圈八万多间。随着丰产方的建立,晋南专区还结合整修道路、建立林业和肥料基地,共新开了大、小水渠一万多条,普遍平整了土地,共做土方五千余万方。各地在大建丰产方中,对春耕播种的劳力、畜力都作了全面安排。
目前,山西的备耕工作正在猛攻高标准关,保证在春耕播种开始前普遍建成丰产方,大部水利工程完工,肥料又多又好,土地平整、工具齐全、牲畜肥壮、种籽饱满。 内蒙古
新华社呼和浩特26日电 内蒙古自治区各族农民加紧进行备耕活动。今年,不论农业区和半农半牧区人民公社的备耕活动都比往年声势大、行动早,劳动出勤率也普遍提高。乌兰察布盟和昭乌达盟等地的社员备耕出勤率分别达到90%和95%。
积肥多、质量好、送粪早,是今年内蒙古备耕生产的显著特点。现在全区已积下肥料二千九百多亿斤,比去年全年施肥量多六百多亿斤,肥料中的人畜粪占60%。另外,还建立了四千多个土化肥厂,生产各种土化肥二亿九千万斤。现在,全区已经送到田里的肥料已有一千三百多亿斤,不少地区为了加速送肥工作进度,还开展了工具改革运动。开鲁县来城人民公社实现了“装车土篮化,卸车翻斗化”,提高工效二倍多。锡林郭勒太仆寺旗把车底板的死板改成活板后,运肥工效提高了50%。
今年全区水利建设的声势也很大。去冬今春以来,全区已经有五千五百多项中小型水利工程竣工,另外,还有一万一千多项正在紧张施工。目前,已经修建成的各种水利工程,可以扩大灌溉面积一百八十七万亩,相当于1959年全年水利工程受益面积的两倍。现在,全区正在积极进行水利工程配套和蓄水保水工作,争取这些工程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巴彦淖尔盟河套地区已开挖和整修田间渠道八千多条,打埝二十万道。乌兰察布盟的和林格尔、凉城、卓资及土默特等旗也在积极开挖田间灌溉工程。为了保墒,全区还进行了磙地和压碾工作,现在各地经过磙压的土地已占去年秋翻地的30%以上,水土保持面积达到二千多平方公里。 辽宁
新华社沈阳25日电 辽宁省农业战线上以粮为纲继续全面跃进的形势很好。在强大工业城市的支援下,全省农村人民公社春季备耕高潮正在热气腾腾地展开。
备耕高潮是冬季生产高潮的持续发展。从去年10月开始,全省以水、肥、土为中心的冬季生产已经取得很大成绩。到2月16日统计,全省已经修好水库、塘坝、深井、引水渠道等各种水利工程两万八千三百多处,完成的土石方相当于去年同期的三点六倍。全省已积的农家肥料,按耕地计算,平均每亩比去年春播的施肥量增加20%以上,其中的60%已经送到田里,送肥进度比去年同期加快两倍。各地在去年秋翻土地三千九百万亩的基础上,又采取“化一块翻一块,化一层压一层”的办法,提早开始整地保墒。结合整地,各地正在积极进行大规模的土壤改良工作。全省已选留各种作物种子八亿多斤,并已普遍开始发芽试验。春耕春播农具的检修、制造和技术训练工作,也在加紧进行中。
工业大力支援农业和人民公社大搞工具改革,为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扩大再生产创造了空前有利的条件。目前,各个城市的厂矿企业在省委统一规划和领导下,纷纷同人民公社挂钩,建立支援关系,支援钢材、机床、工具等各种物资设备,帮助各人民公社建立和充实农业机械修配厂,千方百计以先进的技术武装农业。另外,据沈阳、鞍山、阜新等十个市的初步统计,还有三千多名干部和技术人员下乡,帮助人民公社检修春耕春播农业机具和排灌机械。各地人民公社的工具改革运动,以水利施工和积肥送粪工具的改革成绩最为突出。各地创造和改制成功的水利施工工具有一百多种,已推广三十五万多件,使全省治水工效比去冬开始时提高了一倍多。运肥工具的大量改革,加快了送粪进度。 黑龙江
新华社哈尔滨26日电 黑龙江省各地人民公社正以兴修水利、积肥运肥为中心,又好又快又全面地进行春耕准备工作。
目前黑龙江省冰雪尚未溶化,各水利工地继续开展水利施工高工效竞赛运动,力争今年汛前能够发挥效益的工程提前完工。施工进度较快的龙江、甘南、安达等易遭春旱的几个县,已经开始利用新建成的水利工程大面积地冬灌农田。全省积肥计划已经基本完成,今年细肥比重已由往年不到30%增加到一半。另外,全省三千八百多处土、洋化肥厂,已生产了各种化肥四十五亿斤。各种作物种子的储备,基本上能满足需要,而且都是经过系统培育、严格挑选的优良种子,现在正在普遍进行精选和发芽试验。今年计划播种的农田,将近一半在去年结冻前用拖拉机、新式畜力农具进行了秋耕,部分人民公社现在已经开始整地。
各地对耕作工具等也进行了改革和创造。五常县布制的精选机,选大豆种子比人工挑的效率高十四倍;种子放进灯式试芽箱三天就能够出芽,比以前发芽试验的时间缩短了一半还多。密山县改革的食堂炊具和切碎饲料的工具在全县人民公社推广后,从食堂和饲养员中腾出了九千名劳动力,参加了备耕。(附图片)
河南民权县人民为了扩大播种面积,把黄河故道的盐碱地改成了水稻田。这是城关公社社员往新开垦的稻田里放水洗碱 新华社记者
 杨震河摄


第3版()
专栏:

坚决战胜春旱 保证适时春播
广东封江堵河引水插秧
福建南部沿海地区抗旱抢种
新华社广州讯 广东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满怀信心地和春旱作斗争,大力展开防旱、抗旱活动,决心按照原定的跃进要求,又早又快又好地完成春耕任务。
今年广东各地的早稻播种育秧,比往年提早一个月左右,早在
“立春”前后就已开始,到本月17日止,全省播种计划已完成54%。因此,各地早稻插秧时间,也要相应提前。为了保证完成早稻和各种春播作物的种植任务,各地采取了一系列防旱、抗旱的积极措施:第一,封江堵河,把河水提引灌田或引水归塘储存。第二,充分利用陂头提早引水灌田;沿海地区,则抓紧这几天大潮的有利时机,利用潮水顶托的机会,提早引水拌田。第三,新修水利工程在尽快进行安全处置之后,力争提前蓄水;已蓄水而渠道未修的,集中力量突击抢修,争取提早发挥工程效益。第四,加强用水管理,贯彻合理用水和节约用水,做到滴水归田。
曾经战胜1959年特大洪水灾害的英雄的广东省人民,对于彻底战胜春旱,保证早造大丰收,实现农业生产的继续跃进,充满了坚强的信心。现在,各地以水、肥、土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工作,已经取得辉煌的成就。截至目前,全省已完成大小农田水利工程二十多万处,其中受益万亩以上的工程就有二百五十多处,预计可扩大和改善灌溉面积一千五百七十八万亩。许多历史上受旱严重的地区,今年的水利面积都大大扩大。
如雷州半岛北部,由于鹤地水库的建成和青年运河的开凿,已经是水网纵横,再不是过去那种赤地千里的面貌。各地深翻改良土壤的工作,也做得又快又好,原计划扩大深耕面积一千万亩,现已完成一千零二十四万亩;原计划改良低产田土壤五百万亩,现已完成七百二十三万亩。积肥方面,全省平均每亩耕地已积肥料二百多担,其中优质的粪肥和绿肥约有四十担;全省早稻田约有三分之二已下基肥。这些成就不仅为今年继续跃进打下雄厚的物质基础,而且为当前开展抗旱、防旱斗争,保证春耕、春种顺利进行,赢得了工作上的主动。
新华社福州讯 福建省南部沿海地区各人民公社社员坚决实现“抗旱闹春耕、无雨保丰收”,正在抗旱抢播早稻和花生、甘蔗等经济作物。受旱的春收作物在抗旱抢灌后,也都生长良好,丰收在望。
福建闽侯、晋江和龙溪等沿海地区,近几个月来,降雨量少,再加气温比往年高,蒸发量大,不少地方发生了春旱,严重地威胁春耕和春收作物的后期灌溉。为了战胜春旱,及时完成春耕和夺取春收作物大丰收,这些地区在各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人民公社的优越性,提出“抗旱到天头,无雨也要保丰收”的口号。一面突击抢修大批新的水利工程,保证在春耕前能发挥效益;一面大抓水利工程配套和原有水利工程的岁修工作,开辟水源,提早蓄水抗旱,因此大大减少了旱象威胁。到目前止,龙溪专区已新修了一万七千多处水利工程,保证了播种育秧、春耕溶田等生产照常进行。漳浦县浯江公社,采取傍山开渠、挖泉水开池塘、深沟高垒断河拦坝、多水分渠和加高、加固水库、山塘的办法增加了蓄水量。
各地在抗旱春灌中,普遍建立了用水制度,改进用水方法,注意节约用水,作到滴水归田。海澄县浮宫公社还推广改畦灌为沟灌、隔沟灌,先用活水后用配水,先灌秧田、麦田后溶田等办法,扩大了灌溉面积。
在抗旱保丰收中,广大社员意气风发、干劲冲天,坚信人定胜天。他们采用修、挖、开、排、灌、吊、戽、车、挑等各种办法,日夜奋战,千方百计引水灌田浇麦。闽侯县七天内就给受旱的六万多亩大小麦普遍灌了一次水。晋江专区几个月来坚持抗旱,使受旱的一百八十多万亩春收作物普遍灌水二次到四次以上。现在,这个专区的绝大部分春收作物都长得秆壮粒饱。


第3版()
专栏:

明确主攻方向 集中主要力量
龙山加强春耕生产第一线
本报讯 湖南龙山县各级党委看准当前主攻方向,坚决、迅速采取有力措施,集中优势兵力,力争打好春耕生产一仗。从2月上旬起,全县已将81%的劳力集中到春耕生产战线上来,以夏收、春耕为中心的生产运动正波澜壮阔地向前发展。
龙山县今年要实现以粮为纲的全面跃进,保证增产粮食四亿斤。为了实现这一伟大任务,春播粮食作物面积由去年的五万亩扩大到四十四万亩;其中今年新开荒地三十万亩,平均全县每人增加耕地面积一点二亩。为了使田土双丰收,并提高旱土复种指数,今年还要求旱土作物抢在早稻插秧以前播种完毕。县委分析了这一新情况,认为当前时间紧迫,季节催人,只有采取坚决有力的手段,优先保证春耕生产所需要的劳力,才能确保春耕生产的胜利,实现今年继续跃进。
县委检查了各公社的劳力安排情况,发现个别公社将劳力安排得比较分散。如茅坪公社龙冠大队七百二十个劳力,搞春耕生产的只三百五十一人,不到总劳力的一半。这个大队的梭多营生产队十八个劳力,只有六人在搞农业,其中男劳力就是生产队长一个人;而在工业、副业、经济作物方面占的劳力却是人数既多又强;同时,这个大队在水利上还有一百人没有撤回来。县委根据以上情况,及时提出“坚决贯彻以粮为纲,迅速集中劳力加强农业主攻战线”的口号,同时组织各公社联系去年的好坏典型事例开展讨论,明确利害关系,促使大家重视合理安排春耕劳力问题。各公社都根据县委指示精神,检查了劳力安排情况。里耶公社在县委指示以后,立即将春耕劳力由原来占总劳力的55%增至85%。
为了加强春耕第一线的劳力,全县采取了许多办法。首先在保证水利工程安全的前提下,迅速转移劳力。全县通过排队摸底,从水利战线转入春耕生产的劳力就有六千个。其次,全县于2月10日已全面完成开荒任务,六万名开荒大军立即奔赴春耕战线。第三,对工业、副业劳力本着“减人增产,农忙小搞,农闲大搞,强弱搭配”的原则,抽调劳力支援春耕生产。凡有原料、有销路,又为当前农业生产服务的项目,采取紧缩人员、固定任务、加强领导的办法,进行安排。如召市公社工业、副业劳力原有一千二百六十五人,春耕期间合理安排劳力后,实际留了三百二十人,由于工具改革、技术革新运动进一步开展,生产进度反而比以前加快。以这个公社的淀粉厂为例,减人以后平均每天收入由原来的五百元上升到二千元。第四,生活福利方面,在保证安排好生活的条件下,严格实行定员定额,并在服务性人员中开展“一专多能”、“人人都是多面手”运动,大力开展技术革新,抽出人员支援春耕生产。洗车公社草原大队原有一百九十七个服务人员,占总劳力的13%,平均每三十三人中有一个服务人员。通过工具改革,现在人数减少到一百二十人,平均每六十人中才有一个服务人员。全县三千六百三十九个食堂共抽出了七千六百八十八人投入春耕生产。第五、在畜牧生产方面,也适当地作了调整。
从以上几个方面集中劳力加强春耕生产战线后,全县春耕工作出现了崭新气象。原来全县积肥日进度只八十万担,现在增加到四百七十万担。原来有一部分后进队春耕准备工作做得差,现在迅速赶了上来。全县三十七万亩夏收作物全部中耕追肥二道,有三分之一已经过三次培育。早稻、早包谷、早红薯及甜菜的播种准备工作,已接近完成。(附图片)
精耕细作保丰收,湖南宜章县栗源公社的社员们正在犁田 新华社记者 龙治安摄


第3版()
专栏:短评

鼓足干劲抗旱防旱
春旱,历来是农业生产的大敌。目前,北方和南方的一部分地区已经热烈地展开了防旱抗旱运动,千百万劳动大军抱着“一春无雨也要保丰收”的必胜信念,鼓起冲天干劲,正在同干旱进行着英勇的斗争。
我国农民对于同干旱作斗争,有着丰富的经验,也取得了许多成就。现在,有了人民公社这样高度集体化的、强大的组织,又有了比过去多得不可比拟的农田水利工程,战胜干旱,更是肯定无疑的。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力争主动,充分利用这种空前有利的大好条件,调动强大的人力物力,在旱象刚一露头的时候就把它消灭掉,或者在旱象可能发生的时候就预先防止它,从而保证小麦、油菜等夏收作物顺利生长,保证春播工作适时进行。
为了扩大灌溉面积,及早战胜春旱,有必要对现有的全部水利工程设备作一次全面的检查。缺少辅助工程的,赶快添修,使工程成套;质量较差的,赶快整修加固;缺少提水机械和工具的,赶快制造。只有这样,才能使全部工程在防旱抗旱中发挥最大的灌溉效益。有些地区,特别是少数所谓“水利死角”地区,在春天还需要拿出一定的力量继续兴建一部分当年受益的水利工程,增强抗灾力量。
能不能解决水源和合理用水问题,是决定防旱抗旱效果大小的重要一环。为要做到心中有数,需要算一算水账,看看需要多少水,还缺少多少水,怎样节约用水,怎样挖掘更多的水源。从最近运动的发展可以看出,在挖掘水源和合理用水方面,新的创造层出不穷,充分显示了高度组织起来的劳动农民的无穷智慧。陕西三原县高陵人民公社马家湾管理区在原上搭起滑车,在原下的渭河边拉起一条一条的铁线,终于把渭河的水拉上旱原来,浇了大量麦田。既然像这样久旱无雨的黄土高原都能解决水源问题,那么其他条件较好的地区,要挖掘出更多的水源,就更不成问题了。事情很明显,能不能取得足够的用水,关键在于鼓足干劲,放手发动群众。只要干劲鼓得十足,充分发挥群众的创造智慧,原先以为不可能利用的水源,经过努力,也就可以利用起来。
有了水,还得会用。同是那么多的水,用之得当,就可以灌溉更多的农田。所以,应该十分珍惜水源,科学地管理和使用,力求做到滴水归田。山东寿张县在五条干渠上采取分渠截流、抬高水位、循环放水、有计划地用水的办法,比过去同时放水,每天多浇两万四千亩农田。
除了大力进行灌溉以外,做好农田保墒工作,也是重要的防旱抗旱措施。如果春播农田的土壤墒水保护的好,就可以把用水节省下来,用在最需要浇水的夏收作物田里。山东临清市总结了几年来的保墒经验,采取了“耙、耪、砸、轧、灌、平”六项措施,已将98%的春田整地保墒工作突击完成。这个经验应当引起各地重视。
在防旱抗旱运动中广泛发展协作,大力组织各部门支援人民公社,是战胜灾害的重要条件,陕西兴平县在“全县一盘棋,协作战春旱”的口号下,采取原下用水服从原上用水、水多地区服从水少地区等措施,使渭惠渠高原抽水灌溉渠道的流量由每秒四点五公方增加到九点五公方,扩大了旱原上的麦田灌溉面积,同时原下的灌溉进度仍然不断加快。防旱抗旱斗争必须有足够的物资器材,这些东西除了靠人民公社自力生产外,还需要外力的支援。最近不少地区领导机关正在组织工业、商业、运输等部门,加速排灌机械和小型提水工具制造、调拨和供应工作,支援抗旱斗争。这是十分必要的。


第3版()
专栏:

水稻丰产模范彭光贤敢想敢干大破陈规
冬闲田种小麦一年稻麦三熟
亩产早晚稻和小麦近二千斤为提高单产再创范例
据新华社南昌26日电 全国著名水稻丰产模范彭光贤试种小麦、水稻一年三熟成功。去年他所种的试验田里,每亩产早晚稻和麦子近两千斤,为节约用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供了良好范例。最近,彭光贤已被聘为中国科学院江西分院研究员。现在,他的试验田里播种的小麦高达两尺以上,长得很好,试验田面积已由去年的六亩六分扩大到四十五亩。
彭光贤是江西萍乡县湘东人民公社新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前年冬天开始作稻麦三熟试验。去年,他的三熟试验田里每亩亩产小麦二百六十八斤,比旱地小麦高一倍多;产早晚两季水稻共一千七百零三斤,也比全队双季稻田的亩产量高。而且,种过小麦的稻田,由于在冬季经过深耕、细耙、除草、施肥,又饱受日晒、霜冻、风化,田底不结板,表土少冷浆,害虫也多被冻死。因此,利用冬闲水田轮种小麦、油菜、绿肥,不仅可以增产粮食,还具有改良土壤、消灭害虫的作用。
彭光贤的试验是在不断革命、不断跃进的思想指导下获得成功的。他所在的生产大队在1956年基本解决水利问题以后,就实现了稻田双季化。1958年,全队双季水稻亩产平均达一千三百多斤。在这个基础上,彭光贤开始了水稻年收三季的试验。但是,因为早稻插秧太早,不易管理,烂秧较多;晚稻插秧太晚,部分晚稻由于天气转冷抽不出穗。三季水稻虽然都有了收成,收获量却比两季稻低。
水稻一年三熟试验失败了,彭光贤并不灰心。在多次寻师访友和深入调查研究后,1958年冬天,又在水田里搞起稻麦三熟试验。
这时,他们面临着一个难题:早稻插秧要在小麦收割前二三十天进行,因此决不能等待割麦以后再插秧;小麦、水稻生长习性不同,也不能实行稻麦间作。怎么办?彭光贤和群众一同讨论,最后终于想出用“寄秧”的办法来解决小麦和早稻争田问题。“寄秧”,就是把准备插在麦田里的秧苗先插在稻田里,等到割麦后再移到麦田。
“寄秧”的办法把第一道难关冲破了,可是麦收后,早稻一般都已分蘖好,定了型,正是生长中的重要阶段,再拔起来移栽,对早稻生长很不利;甚至稻秧枯萎,延长成熟期,影响产量。为了保证早稻在移栽中正常生长,彭光贤把“寄秧”田选择在麦田周围,边拔边栽,拔完栽完,使“寄秧”离土不超过一个钟头。此外,移栽前先在麦田里施下大量猪牛粪做底肥,移栽后又施肥田粉作追肥,保证稻秧获得丰富营养。彭光贤还选择了下午三点钟以后为移栽时间,避免稻秧被晒;移栽后即灌水三四寸深,保护秧根。
由于彭光贤不害怕困难,并且想方设法克服困难,结果麦茬早稻生长很好,成熟期也没有延长,又保证了晚稻适时插秧,使晚稻也获得大丰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