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2月25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山不在高”论
马文
前天下午,有事到沪光科学仪器厂去。走进厂门,忽然想起“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这个联想好像突如其来,但也不是没有原因的。这里的全部厂房就是一座三层楼的普通住宅,三层楼上还住着一户人家;一个车间不过三米宽、四米长,大概是原来的卧室或客堂;楼房前面搭了几间平房做金工车间,大概是原来的小花园或草地。如果你不看到弄堂口堆满的一箱箱待运的仪器成品,不看到门口的招牌,也许你很难想像从这里会制成全国独一无二的高压电桥,也许很难想像从这里会成长百折不挠的英雄人物。
这就是过去人们所谓“弄堂工厂”。在“工厂”前面加上“弄堂”二字,显然含有某种轻视之意。有些人轻视弄堂工厂厂房设备简陋,技术力量薄弱;他们轻视这里山不高、水不深,认为搞不出大名堂。是的,像沪光仪器厂连一个工程师也没有,过去连一个大型车床也没有,王林鹤原来也不过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然而,无情的事实狠狠地驳斥了那种见物不见人的观点,“草窠”里却飞出了“金凤凰”,一个小小的“弄堂工厂”却试制成功了高压电桥。而且,在我们社会里,这样的金凤凰不止一只、两只,而是越来越多,成批地涌现。像可的松、人造宝石……等等,尖端产品,都是从这些名不见经传的通用药厂、万丰玻璃厂等“弄堂工厂”里飞出来的。
沪光科学仪器厂的党支部书记告诉我,两年以前这个厂也只能生产一般的仪器,工人同志也不相信自己能够搞尖端产品。自从1958年党中央和毛主席提出了“‘卑贱者’最聪明”,“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敢想敢说敢做”等口号以后,工人同志的眼睛亮了,越来越感觉到肩头上的重责。他们说:“别人能够做,我们为什么不能做?”“一定要填满这个空白”。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很多工人都刻苦钻研,王林鹤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个。现在,连进厂一两年的职工家属,也都雄心勃勃地要参加尖端产品的试制工作了。
由此可见,山要有“名”,水要有“灵”,决定的条件不在于“高”,不在于“深”。同样的“山”,同样的“水”;同样的设备,同样的人,两年前后为什么如此大不同?——无他,政治挂了帅,人的精神状态变了,群众已经被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了。尽管设备简陋、技术力量薄弱,尽管山不高、水不深;可是,当劳动人民一旦从自卑迷信的思想束缚下解放出来,就能把不利的条件改变成有利的条件,他们无穷尽的聪明才智,就能揭示出大自然的秘密。不是有人说过“政治长不出米来”吗?可是,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先进的政治思想一旦为群众掌握了,就不但能够长出更多的米来,到处出现千斤社、千斤队;而且能够造出高压电桥、可的松和人造宝石……各色各样的尖端产品!
刘禹锡这两句话说得好:“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决定性的条件不在于山之高、水之深,而在于是否有“仙”、有“龙”。在我们的社会里,破除了迷信的劳动人民就是“仙”,被毛泽东思想武装了的群众就是“龙”。沪光科学仪器厂以及通用药厂、万丰玻璃厂等等“弄堂工厂”,所以能够既“名”又“灵”,原因就在于它们那里出现了这样的“仙”和“龙”。在我们祖国的任何一个角落里,不管条件怎样坏,设备怎样差,但是只要有了破除了迷信的、武装着毛泽东思想的劳动人民,就一定能够创造新的条件,能用新技术把自己武装起来;就一定能干出惊天动地的事业,能够飞出“金凤凰”来。可以肯定:我们将看到越来越多的“金凤凰”从“草窠”中展翅飞翔!
故曰:“何陋之有”?
(原载“解放日报”)


第8版()
专栏:

湖南皮影“夜战莲花江”观后
任德耀
解放以来的皮影艺术得到党的大力扶持,使它枯木逢春,欣欣向荣。特别是大跃进以来,皮影艺术为总路线、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向更加明确了。在工农业大跃进形势的鼓舞下,皮影艺术也在大跃进。这里,我要向观众推荐湖南同志们演出的“夜战莲花江”。
幕启前,剧场里响起了一片雄壮的歌声:
驾起木船水上游,
你追我赶抢鳌头,
一心只为炼钢铁,
好像端阳赛龙舟。
歌声激动了全场观众的心。接着幕拉开了,装满生铁的船群,在波浪滚滚的莲花江上连绵不断地前进。这幅画面是远景,观众看不到人,可是船群和歌声立刻把观众带到1958年大炼钢铁热火朝天的情景中。“夜战莲花江”反映的是我们这个伟大时代中的英雄人物:一群年青的姑娘为了不使铁厂因为燃料供应不上而停炉,向年长的木船组长保爹借船运炭。保爹答应借船给她们,但是不相信她们能够划过莲花江上的三个险滩,要叫年青的小伙子来划船。可是,姑娘们干劲很大,她们说服了保爹,和他一起夜战莲花江,终于克服了重重困难按时把炭运到铁厂。
剧的情节比较简单;但是,演员们饱满的政治热情和熟练的技巧并没有因为情节简单而有所逊色。相反地,充分运用了皮影艺术的特点把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更加突出了。
前面所谈的第一个画面,充分发挥了皮影艺术的特点。中国画风格的布景前面,无数条小船在移动;由于透视的关系,船有大有小,因而画面并不显得呆板。特别是船只移动的节奏层次分明,近的快,较远的慢一些,最远的简直看不出它在移动,这样便把画面处理得十分活泼。配上富有湖南地方特色的音乐和唱腔,雄壮有力,激动人心。人们已经忘记了这是在看皮影,小小的影窗锁不住人们的想像,你可以把画面伸引开去,好像看到了无限广阔的空间,想到我们伟大祖国伟大人民的英雄气概。
接着,当保爹忙了一天一夜,正靠在草堆上睡一会儿的时候,姑娘们来找他,见他睡了便想和他开玩笑,于是用稻草通他的鼻孔,把他闹醒了。保爹一下子跳起身来,气得不得了,一脚便把一个很大的草堆也给踢走了。这个行动,引起了姑娘们哈哈大笑,也把观众逗乐了,就在这哈哈大笑声中,保爹和姑娘们的性格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都生动地表现出来了。夸张合乎情理的动作,弥补影人面部不能表情的缺陷,这是皮影戏的重要表现手法。
再看船过鬼门关的时候吧:江面波浪汹涌,船在水上颠簸摇摆;可是船上的人,一点也不惊慌,任你风浪再大,她们仍然以整齐划一的动作,把船只摇向前方。这时影窗上划船的整齐有力的动作,配上坚定的歌声和颠簸的船只、滚滚的波浪,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我们深深地感到人们坚定不移的意志是可以挡得住任何风浪的。
险滩过去了,船只运行在平静的湖面上,姑娘们轻轻地摇着桨,兴奋地遥望着远方,目的地快到了。他们掩不住心头的喜悦。保爹躺在船尾把舵,仰首望青天,他也在遐想。他们在想什么呢?这时船上展开了一场短短的但是十分有趣的对话。姑娘问保爹服不服?“女孩子能不能赛过男子汉?”保爹又好像刚才在草堆边睡觉被惊醒的情况一样,他一下子就跳起来,翘起大拇指,高声地说道:“服死了你们。”姑娘们的心花都开了,观众也随之而感到愉快。
戏到这里也可以完了,但是,
“夜战莲花江”还留着最后的一手;东方发白了,太阳慢慢升起,铁厂的远景在天边出现,船上的人只顾说话忘记划船,船在慢慢地后退了。保爹赶忙提醒大家要加倍努力夺取最后的胜利,姑娘们立刻警觉起来,以无比的英雄气概升起红旗,擂起战鼓。保爹稳稳地把着舵,同心合力迎着朝阳,驶向前方。这时合唱队又以最强音唱出湖南的船伕号子:
“哦嗬!哦嗬!
钢筋铁骨英雄汉,
姑娘何惧鬼门关?
团结一心力量大,
太阳红透半边天。”


第8版()
专栏:

过生日
朱惟豪
太阳偏西了,山里一边暗,一边亮。梅凤挽个小篮子,领着孩子小金沿山腰小路回娘家去。她想:捎口信叫回去,说是过生日。是谁的生日,却没说清楚。爹的?不是;妈的?更不是……筷子搅豆腐,越搞越糊涂啦,爽性拉下不想,还得赶路呢。
娘儿俩一到桃树坪,邻居青兰、青荷就跑出来迎着,几人说笑着进屋去了。可是出乎意料的是,屋里一个人也没有。布置得倒像个吉日,当中是毛主席像,四周是丰收图。凳子,镜子,都擦得干干净净,还添了一张新桌子,桌上还放些糕啦点啦什么的。她把篮子往桌上一放,就问:“咱爹娘呢?哥呢?”青兰一笑,说:“老爷子老奶奶到食堂去了。你哥么,人家上天装银河了呢。”梅凤信是开玩笑。青荷却上前轻声轻气地说:“你差不多一年没来,倒是坐在鼓里。垦殖场帮我们建电站,你哥装灯去了,今天发电呢。”梅凤听说,高兴的拉着青荷、青兰同到电站去。
他们从村北到村南,一路上有不少房子改成小工厂,还盖了几幢新的。梅凤正看着门口挂的牌牌,什么碾米厂,酿酒厂,铁器厂,副食品厂……青荷就说:“一年就办了好多厂哪,我都说不清呢。”一出村,那一片梅凤熟悉的田就摆在眼跟前。她以前种过这田,“天晴一把刀,天雨一团糟”,一年亩产不到二百斤,可现在栽了晚禾,还长得这么茂盛,忍不住问:“这田打谷多吧?”青荷说:“早稻就打四百斤。”梅凤惊异地说:“增的真快呀!”青兰马上插嘴说:“我们穷队变富队,鸡群还出凤凰哩。”说着到了电站。她哥正在站里给垦殖场的一位同志当助手,听到梅凤的声音,就从机器旁站出个油光的身子,说:
“来啦,爹妈在食堂等你。”梅凤边答应,边说:“就点上了电灯,真快哩!”哥哥兴起了一股劲,擦擦手说:“嗨,你说的,成立了公社,干什么不快?加上垦殖场的帮助,就更快。”他一边忙做事,一边又说:“我听说,他们不久还要帮你们堵住那龙潭的水发电。”
电灯一试亮了,站里站外的人闹轰轰的,高兴得说这说那。有个小学生还特意从书包里掏出一本书来对着电灯光看看字。小金要妈妈抱起来看电灯,乐的晃来晃去。梅凤心里想:“要有这灯看书、做针线才好哩!”正想着,哥哥洗好了手,换过一身衣服,他们就一同到食堂去。梅凤对电站很感兴趣,一路上尽谈这个,连谁过生日都忘了问。
食堂里闹轰轰的,村里人见梅凤来了,都来跟她招呼。她妈把手上两碗菜往桌上一放,埋怨着:“就等着你哩!”
大家围坐一桌,青荷、青兰也跟着凑热乎。梅凤扫了一眼,又扫一眼,桌上摆了好几样菜。妈好像知道女儿的心思似的,笑着说:“我们可不比以前啦!”这么一说,老头就坐不住了,他站起来对女儿说:“一成立公社,我们这个穷队就慢慢富起来了。社里的陈书记说,我们队底子薄,要扭过来,就派干部长驻下来,帮助工作,加上我们自己劳动力调配得好,大家干劲高,多少力都能使出来,你说说,生产跃进了,生活那能不提高?”梅凤笑着说:“那是。”老头又滔滔不绝地说:“不说别的,就说养猪,每人摊上有二头多。”接着,他又背了好些数目字。老伴笑着打断他的话说:“好啦,人家不用吃,光听你讲吧!”大家一下都笑了起来。老头也一笑,坐下来拿筷子指着桌上的菜说:“吃吧,吃吧,今天社里加菜呢。”梅凤给小金夹了一块肉,忽然记起生日的事,就问:“爹,不是说今天是谁的生日么?”老头哈哈笑着说:“今天是你妈的生日。”妈直笑不说。梅凤又问:“到底是谁的生日?”老头拍拍胸,又说:“是我的。”青兰却插嘴说:“你猜吧,猜不出不让吃。”梅凤问不出,撅着嘴说:“爹,你佬这大年纪还开玩笑!”
这时候,电灯一下子亮了。党支书站了起来说:“今天是哪一个人的生日?是我们大家的生日。”梅凤急着问:“谁的?”桌上的人这才异口同声地说:“社的。”话音刚落,食堂里的人哗哗地鼓起掌来,梅凤恍然大悟,也笑着跟着鼓起掌来。青兰瞅空对她说:“快吃吧,吃了还要开庆祝晚会哩!”


第8版()
专栏:

赶车人
江汉帆
鞭梢一甩马蹄响,
马蹄伴着赶车人唱,
歌一曲英雄儿女战太行,
唱一个黎明抢渡松花江。
马蹄声声催人想,
赶车人当年守卫在边疆,
握着闪电作马鞭,
深谷峻岭射豺狼。
祖国江山千万里,
他肩着枪杆信步量,
既爱江南山水秀,
又惦黎家大妈情谊长。
如今老兵复员回故乡,
长鞭一杆换下手中枪,
在他驱走了恶魔的土地上,
把车车幸福赶进庄。


第8版()
专栏:

无边风雨入朱弦
——前进座四剧印象
田汉文
叶浅予速写
在北京车站接到日本前进座的全体职演员,首先见到通过信的河原崎长十郎和阔别五年的中村翫右卫门等同志,真是说不出的兴奋。当河原崎团长提到饱经忧患的中村翫右卫门同志又精力充沛地站在老友们前面是中日两国人民的胜利的时候,翫右卫门同志的眼睛里闪着激动的泪花,但当他看到新北京和他五年前离开这里的时候完全变了一个样,他又不由得高兴了。
我虽知道些前进座的历史和他的主要成员,但我从没有看过他们的戏。我在日本的时候他们的剧团还没有成立,他们在日本活跃的年代我没有到日本去过。直到这一次才看到他们前后两次演出,一次是
“佐仓宗五郎”和“劝进帐”,一次是“俊宽”和“鸣神”。这两次演出包含了他们主要演员的最精彩的节目。河原崎长十郎在“劝进帐”中把弁庆回答关官时的沉着机智,应变的果断,殴打义经后的愧悔无地,醉后起舞的沉雄豪迈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层次分明。直到最后见危险已过猛然追上大队,给人以狮子奋迅之感。那天,中村翫右卫门同志在繁重的“佐仓宗五郎”之后又以关官出场,依然神完气足,丝毫不苟,把富樫机警而善良的性格抓得紧紧的。在弁庆表演时,他危坐如同岩石,他盘问弁庆的时候,着着进逼,使人无喘息余裕,弁庆也对答如流,真是好看煞人,这样珠联璧合的配搭是剧坛少见的。更难得的是全体演员合作的紧密。全体演员想着重表达剧中群众潜在的热情和力量,这意图是达到了的。
长十郎和国太郎的“鸣神”,也是稀有的佳作。中国也有让美女破高僧道法的故事;但“鸣神”却是跟拯救人民灾难这样的严肃主题相结合。这是一个有反封建意义的有趣的戏。
中村翫右卫门同志五年前曾因北海道事件避难来过我国,后来他的夫人在他归国后不久,就去世了,他为此写了一本书叫“爱人之记”。他的俊宽式的心情是可以了解的。第一次看到舞台上的“俊宽”更觉得这位舍己为人的英雄人物与翫右卫门的感情浑然一体了。这是一个思想性很高,结构完整,戏剧矛盾强烈的好戏,中国舞台上也大可以移植一下。
“佐仓宗五郎”是一个写德川时代农民反苛税斗争的戏,剧本和演出都富有现实的意义。演宗五郎的不用说,他的妻子阿珊(国太郎)和船夫甚兵卫(坂东调右卫门)都演得极好。这个流行已久的悲壮剧,深深感动了中国观众,好些同志落泪了。当刽子手奉命给宗五郎遮眼睛的时候,宗五郎说:“你纵然遮了我的眼睛,千千万万人民的眼睛你们是遮不了的。”这是很有力的台词。充分地表现出宗五郎临死不屈的英雄气概。
在这个戏中,中村翫右卫门有很出色的表演。看到第三幕宗五郎辞家那场,老舍先生说:“很有周信芳的味道”。的确翫右卫门的表演是属于“做工老生”的路子的。
这次前进座的访华演出,意义极为重大。他们通过艺术表演表达了广大日本人民的真正的心意。前进座动身来华的前夕,日本进步文化界期待他们能联系中日两国人民的心,他们是不辱使命的。他们的演出在北京已经获得极大的成功,在其他各地也将受到热烈欢迎,增强中日两国人民的团结和艺术上的相互理解。
今年5月22日是前进座成立三十周年纪念日,写了几首绝句送给他们:
错节盘根三十年,
无边风雨入朱弦。
鸡鸣虽似鹃啼苦,
已是蓬莱欲曙天。
(赠前进座三十年纪念)
醉舞延年倍慨慷,
歌台又见莽僧装。
关河闯荡心如铁,
恰似坚贞长十郎。
(河原崎长十郎演“劝进帐”
的弁庆)
誓为和平斗逆澜,
天涯何惜一身单!
东风五绿燕都柳,
友好如云拥俊宽。
(中村翫右卫门演“俊宽”)
税苛于虎毒于蛇,
救万家宁舍一家。
何用双眸蒙尺布,
睽睽众目岂能遮?
(中村演“佐仓宗五郎”)
三年不雨祸瀛东,
当代“鸣神”最悍凶。
应见“绝间”千百辈,
割幡断索走神龙。
(长十郎、国太郎合演“鸣神”)(附图片)
“佐仓宗五郎”第一幕
“佐仓宗五郎”第三幕


第8版()
专栏:

茶姑
赵宗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