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2月21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党委书记手记

它是一把金钥匙
中共上海市松江县委第一书记 赵仁
神水仙丹灵芝草,
不及主席著作好,
它是一把金钥匙,
学了思想大开窍。
这首民歌,说的是学习毛泽东著作以后的深刻体会。的确,毛泽东同志丰富的理论著作,真是光辉的指路明灯,锐利的思想武器。一个革命干部,只要下苦功,认真学习,就能振作精神,开阔眼界,使自己的工作永居主动,无往不胜。
松江县农村干部学习毛泽东著作,随着农业生产大跃进的新形势的出现,越来越迫切了。1958年春天,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干部群众欢欣鼓舞,生产热情高涨;建设路子更加明确了,跃进速度更加加快了。当时,农业生产一马当先,其它工作万马奔腾,基层干部担负新的任务非常吃重。如何来领导基层工作全面大跃进,这是他们面临的一个新的考验。在工作中,他们普遍感觉到有两个问题比较突出:一个是任务繁重,预见性差,被动应付,像初学象棋一样,走了上一步不知下一步该怎么走;另一个是忙了一阵以后,分不清自己工作中的是与非,不知到底哪些做对了,为什么对,哪些做错了,为什么错。总之一句话,工作处于不自觉状态。
这时,大家开始感觉到自己的领导水平与一日千里的形势不相适应,不认真学习,就会做不好工作,就要落伍,甚至迷失方向,在政治上犯错误。因此,学习理论,学习毛泽东著作,成为大家的迫切要求。他们反映:“任务天天新,思想提不高,办法老一套,不学习怎么行?”于是,大部分基层干部根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起来了。将近两年来,松江县农村干部已先后学习了毛泽东同志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介绍一个合作社”等文章,以及关于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不断革命,克服右倾等指示;有的干部还自学了“毛泽东选集”中的若干篇文章。学习了理论,再去指导实践,大家都觉得特别有效,非常灵验。
毛泽东同志关于不断革命的理论,大家的体会最深,思想上最开窍。城西人民公社有个薛家生产队,队干部都很有志气,大跃进开始,一直苦干实干,力争上游,可是,一直争不上去,大家很苦闷。后来学习了不断革命论,找到了病根,乃是目光短,看不远,干了今天就不考虑明天。他们认识到,在大跃进的年代,担任领导工作的同志应当站得高,看得远,走一步,看两步,使运动一个接一个,才能使胜利也一个接一个。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就不断提出新的战斗口号,连续组织群众运动,从而打开了工作局面,很快地从被动转变为主动。目前,薛家生产队已成为全公社的先进生产队,事事领先,样样主动,工作正在一日千里地向前发展。
干部学习并掌握了不断革命论,就会变得志大劲足,雄心勃勃,永不满足,不断创造奇迹。最近被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命名为红旗青年突击手的陈胜龙,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陈胜龙,是松江县漕洼人民公社青年养猪场的场长,也是这个场的养猪能手。他学习了理论以后,就认识到养猪这件事情,也要不断革命,才能对党作出更大的贡献。他说:“我担任了养猪场场长,开头总觉得问题多,老问题解决了,又产生了新问题,不断革命论照亮了我的心,懂得解决了一个问题,党的事业就前进了一步。”因此,他在连续攻克了猪苗、猪棚、猪饲料和猪病疫等难关后,又动手解决饲养管理问题。用陈胜龙的说法是:“公社大养猪,高级社时期的一套养猪老办法,也得变一变。”他在光辉的毛泽东思想的武装之下,经过刻苦钻研,系统地总结了猪的生活规律,根据母猪、公猪、肉猪、产猪、苗猪的不同特点,终于创造了一套科学的分类专棚饲养管理方法,为高速度发展养猪事业提供了良好的经验。
毛泽东同志关于矛盾转化,坏事可以变好事,落后可转化为先进的理论,对别的同志也有很大启发。1958年夏至后两天,我到城北乡光明高级社(现在是城北人民公社光明生产队)检查工作,发现有一块水稻田耕作非常粗糙,土块没有耙碎,秧苗也插得很不整齐。一了解,原来这里有些人认为夏至以前插的秧,能够大跃进;而夏至以后插的秧,就不能大跃进了。这块田是过了夏至插秧,所以就马马虎虎,不再认真执行技术操作规程了。从解剖这一只麻雀中,使我们理解到,必须批判在新的情况下产生的新的保守思想。当时,我们就教育基层干部,要认真学习毛泽东同志关于矛盾转化的理论。通过学习,大家认识到,季节没有掌握住,夏至后插秧,是不利的条件,但不利条件也可以转化为有利条件。大家还认识到,转化的关键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如果充分发动群众,精耘细耥,肥多水足,不但可以克服先天不足的缺陷,而且还可能做到后来居上;相反,如果自满松劲,放松后期管理,即便是夏至以前插的秧,也可能转化为三类苗。学习以后,许多干部都把夏至以后插秧的田作为自己的试验田,精心培育,一步不松,一环不漏,一直坚持到秋收。结果,凡是这样做的,稻苗生长情况和早种的并没有多大分别,产量也是平起平坐的。从这以后,松江县干部把三类苗作为试验田,不断促进三类苗,便成为领导农业大跃进的一项经验。社员说:“共产党的干部越来越好,把差的田作试验,三类苗升级,显出了真本领。”
农村基层干部文化水平低,不能学理论,这是一种迷信。许多事实证明,农村基层干部不但能够学理论,而且可以学得很好。因为实践是理论的基础。所谓正确的理论,无非是人类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所以,我们常常说:“实践出理论,试验田头有哲学。”一个革命干部,一年到头参加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的实践,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个事实的本身,就说明了我们完全能够学好理论。只要在这一基础上,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把实践经验加以总结和科学概括,使之上升为理论,再去指导实践,我们的理论水平和工作水平就能够不断提高。
我们深刻地体会到,理论一旦为群众所掌握,就会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在新的一年中,我们一定要在原有基础上,掀起一个新的学习毛泽东著作的高潮,并且坚持下去,不断提高我们的思想水平。我们的思想水平不断提高,我们的事业就能不断胜利。


第8版()
专栏:大家谈

哲学是法宝
黑龙江呼兰白奎人民公社社员 张才
在讨论1959年生产计划的干部大会上,我满有信心地说:“这个指标一定能达到,群众一定会赞成”。可是事情并不像我想像的那样简单,向社员一传达,许多人拥护这个指标,可也有一部分人不赞成,还有人肯定地说:“这个指标达不到!”这样说的人,虽然没有什么根据,但是他们这样一说,另一部分社员也犹豫起来,指标定不下来。我是生产队的宣传员,看到这一情况,心里很是着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这时我想起不久前学习毛主席的哲学著作时学过:世界万物都存在着矛盾,矛盾的变化和发展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人们应当善于去观察和分析矛盾,并根据这种分析,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想到这里,我的头脑清醒了。现在我不就是遇到了一个矛盾吗?这就是先进的生产指标和部分社员的保守思想的矛盾。这个矛盾应当怎样解决呢?我分析产生矛盾的原因是:部分社员对有利条件认识不够,对困难看的多,加上我们在传达指标时方法简单,没讲清这个指标是根据什么订的。找到了原因,我又进一步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矛盾是可以转化的,那末,社员的保守思想也是可以克服的,把消极因素变为积极因素呀!但是矛盾的转化还得有条件,这就是要改变工作方法,去促使矛盾的转化,变落后为先进,变消极为积极,使先进的生产指标成为群众自己的指标。
想通了这个道理,我浑身都有劲了。于是,我们生产队就开会讨论指标。在开始讨论时,我们把生产指标暂时放在一旁不谈,先大谈取得1958年大丰收的原因。在讨论会上社员争着发言。大家说:“去年门前那块高粱平均一亩打九百多斤哪!”“那块地上粪多,车前一堆车后一堆的。”又有人补充说:“那地铲的遍数多,还追肥了呢!”“去年大旱四十天没下一点雨,还让蛴螬拉掉不少苗!可这些困难都克服了,也没妨碍增产。”在谈到1959年的有利条件时,大伙说:“今年有秋翻地,去年没有。”“今年有现成的井,旱了就浇。”“今年比去年粪肥多。”……
就这样,1958年大丰收的经验,在社员的心里变成了继续丰产的保证条件了;1958年战胜自然灾害的事实,也增强了人们克服1959年困难的信心。最后,大家肯定了1959年比1958年的有利条件更多。社员对先进生产指标由怀疑转为有信心了,有的人还说:“加把油还能超过呢!”
先进生产指标,在绝大部分社员思想中已不成问题了。从而大大鼓舞了社员的干劲,原来不接受新指标的人成了新指标的拥护者,前几天干活拿轻躲重的人,现在抢活干。这不都是矛盾的转化吗?这真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呀!
这件事使我认识到:学好哲学,运用哲学的观点来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才能促进生产的持续大跃进。哲学是法宝! 〔原载黑龙江日报〕


第8版()
专栏:

迅速成长的云南“花灯”
杨琦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艺术蕴藏丰富的海洋。在无数绚丽灿烂的艺术珍宝中,有一颗闪光的珍珠——汉族的“花灯”。
云南民歌的优美动人早已为广大群众所承认。“花灯”把云南汉族民歌和小调所具有的艺术上的美通过戏剧情节更加集中地突现出来了。过去几年中,北京的舞台上出现过一些花灯的歌舞表演,如“十大姐”、“山茶赞”、“大茶山”;作为一个有较长历史的地方剧种让北京观众完整地认识它,要算是这一次云南花灯剧团的来京演出。
云南花灯剧的基础是丰富多彩的民歌、小调,它形成为一种和诗歌、音乐、舞蹈结合为一体的民间戏曲已经有一百六、七十年的历史。它和元曲、明清戏曲有着很深的关系。在传统剧目中,像“杀狗劝夫”、“朱买臣休妻”、“莺莺饯别”、“戏柳翠”、“白牡丹卖药”、“井边认母”、“大补缸”等都来自元曲。又如“张三借靴”、“借亲配”、“打渔”、“打枣竿”等与清代中叶的剧目相同。从音乐曲调的名称来看,如“打枣竿”、“倒搬浆”、“挂枝儿”、“银纽丝”、“哭皇天”等和明清时代的小曲曲名也相同。但是,这只能说明它形成的历史比较久远。如果从它更多的剧目所反映的都是云南农村人民的生活,以及音乐上的强烈的云南民歌小调的气质和色彩来看,完全是云南劳动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的一种地方小戏。到现在为止,有很大一部分还作为歌舞表演和单独的演唱广泛流传在人民中间。
由于花灯所表现的是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解放前很长时期受到统治阶级的摧残和旧社会上层人士的排斥和轻视,因而只能作为一种业余艺术在农村流传。解放后,由于党和文化部门的重视和积极扶持,花灯艺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建立了二十几个专业的花灯剧团,所有专区和自治州的专业文工团也都经常演出花灯剧。花灯艺术工作者执行了党的文艺方针和政策,对传统剧目和音乐进行了大力的挖掘和整理,搞出了一批优秀的剧目;对于表现现代生活,也在党的直接领导下克服了困难,搞出许多比较好的保留剧目。业余花灯艺术的发展更是过去一、二百年所未有的,各民族地区在进行文娱活动和配合中心工作进行宣传中,都利用花灯这种生动活泼的形式。现在它已经成为云南各族人民普遍热爱的艺术形式,成为迅速反映人民群众斗争生活、宣传党的思想和政策的有力武器。
这次,云南花灯剧团带来一批有代表性的传统剧目和新创造的大型现代剧目“依莱汗”。
在传统剧目中,我们看到花灯艺术工作按照毛主席的“推陈出新”的方针,进行了创造性的工作。比如“探干妹”原来是“拐干妹”,在内容上和表演上都有一些不健康的杂质,经过了精心的加工,使它成一个歌颂坚贞爱情的短剧。又如“闹渡”、“看菜园”也是这样。在音乐上也根据新的要求进行了一些创造性的加工,比如在“探干妹”中把原来的曲牌“寄生草”加以适当的改编,就更适于表现剧中人的思想情绪。在花灯的歌舞节目中,舞蹈和表演上也有不少创造。
把花灯发展成一种比较完整的剧场艺术的任务是相当艰巨的,这个历史任务就落在目前一批在艺术修养和掌握传统艺术都是很年轻的花灯艺术工作者身上。要使花灯剧能完善地表现现代生活,最重要的关键是在传统的基础上使花灯音乐戏剧化。花灯音乐曲调很丰富(据说现在已挖掘出七、八百个),但是它共同的特点是抒情性很强,戏剧性很弱;绝大多数带有民歌小调的性格,特别缺乏表现不同人物和不同情感的基本板头和曲牌,同时也缺乏在戏曲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打击乐。七、八年来花灯艺术工作者进行了十分艰苦的探索,也走过弯路。但是在党的直接教导下,他们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因此,创造了一批表现人民群众斗争生活的比较优秀的剧目。从这次来京演出的表现傣族人民斗争生活的大型剧目“依莱汗”,就可以看到从传统小戏发展为已具有比较丰富的表现力的剧场艺术的发展过程的轨迹。
我非常喜欢“依莱汗”这部充满了戏剧性的、富有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的戏剧。它基本上反映出傣族人民解放初期在党的领导下向统治阶级进行了尖锐的斗争并取得了胜利。说明了少数民族的彻底解放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阶级斗争,这是为云南各少数民族十年来的发展历史所证明的。这部戏在艺术上的成就,我认为首先是它的音乐一方面保留了花灯的传统风格,并且加强了花灯音乐的抒情性;另一方面在使花灯曲调戏剧化方面作了很大的努力,取得成效。比如第四场,依莱汗于父亲死后在森林的一大段唱腔是根据“金纽丝”改编,原来的曲调是不能表达依莱汗那种仇恨和悲痛交集的强烈的情绪的。改编者添加了原曲所没有的音调,使节奏有了强烈的变化。因此,能够较充分地表现依莱汗的激动的情感。同时,这部戏使用了花灯所没有的打击乐,借鉴了京戏的锣鼓点,也有值得肯定的经验;虽然有些地方比较生硬、不连贯,不过这是难免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唱腔的戏剧化。扮演女主角的史宝凤是一位有才能的青年演员。她的声音的音色很美,也能表现细致的感情,可是,在有些地方还没有脱离民歌演唱的拘束。虽然如此,整个看来她扮演的依莱汗是相当成功,感动人的。其他如演岩温、波依汗和叭波龙的演员都有不同程度的创造。但是,整个戏的演员,无论在唱腔上和表演上还需要作进一步的努力,更好地继承花灯的传统和学习其他兄弟剧的长处。目前比较迫切需要解决的是男角的唱腔问题,因为这关系着人物形象的塑造,要完满地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音乐工作者和演员一道来努力。
云南花灯剧团1954年才正式建团。它的成员都是年青的学生、农民,进团以前只是花灯的爱好者,专业文艺工作者很少,老艺人更少。从这种情况来看,他们能够取得这样良好的成绩,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同时,也说明了党和毛主席文艺思想对花灯艺术发展的决定性的作用。


第8版()
专栏:文化街头

她们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
秦犁
最近上海举办了一个里弄居民群众文艺交流演出会,演员有二百五十多人,绝大多数是过去的家庭妇女。她们演出的节目有百人大合唱,有歌舞、朗诵、沪剧、越剧、评弹、单弦等等。家庭妇女举行全市性的文艺会演,这在上海还是第一次。
这个文艺交流演出的节目,多数是居民自己创作的。有的描绘里弄十年的巨变,有的歌唱里弄的服务事业,有的描写了街道托儿所气象,还有不少歌颂新人物新风气的。
从这次文艺会演中,人们可以看到:如果不是她们参加了街道生产,如果不是街道办起了集体福利事业,她们是难得机会参加这些群众性的文化活动的。这是由于党的总路线的光辉照到了街道里弄,是大跃进把她们从锅台旁边解放出来,使她们能够参加了社会生产。她们的生活正在逐步变化,她们的眼界也慢慢扩大了;她们个个变得胸怀舒畅,心花怒放,就情不自禁地要歌之舞之了。她们这种热情地歌颂党,歌颂总路线,歌颂大跃进,歌颂人民公社的感情是极其自然的。
这些自编自演的节目,表达了她们热爱党、感谢党的心情,描绘了她们生活的变化。因此这些作品既有真切感人的政治内容,也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生活气息,这正是群众业余文艺活动的可贵之处。这样的演出既可教育她们自己,别人看了也是可以得到不少教益的。
正确地开展业余文艺活动,是可以促进生产、教育群众、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的。


第8版()
专栏:读者、作者、编者

对社论“迎接春播”的意见
读了人民日报2月5日“迎接春播”的社论,觉得对自己帮助很大。但也感到有美中不足的地方。社论说:“1960年农业生产的继续跃进,就是要拿到比过去多得多的粮食,拿到比过去多得多的油料、麻类、茶叶、烤烟、糖料、蚕丝、果品、蔬菜、药材和其他各种农产品。”这里没有具体谈到棉花。棉花的重要性是人人皆知的,应当响亮地提出。 河南 白尚志


第8版()
专栏:读者、作者、编者

引用旧诗要多查对
去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八版发表了夏阳同志写的“名城赋”“南京换了人间”。这篇文章很吸引人看。但作者在谈到过去很多封建诗人曾在这里反复吟咏国破城亡、改朝换代的感叹时说:“李太白说:
‘凤去台空江自流’,‘烟波江上使人愁’。”这是有错误的。前一句确是李白所作;但后面的一句,原是唐朝另一诗人崔颢所写“黄鹤楼”诗的最后一句。希望作者在引用旧诗时要查对。
黄少群 冉崇新 佳木


第8版()
专栏:读者、作者、编者

一个误会
1月12日第八版刊载的石工同志写的“山奇水秀话桂林”一文中,在谈到桂林的形态万千的怪石时,引用了柳宗元的一段话(“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据我们所知,这段话出自“钴鉧潭西小丘记”一文。钴鉧潭在今湖南省零陵县境内,因此,柳宗元的这一“精彩的描述”当是写的零陵县境内钴鉧潭附近某一小丘上的怪石,而不是桂林附近某地的怪石。石工同志认为这段话是柳宗元观赏了桂林的山水后,“惊叹”之余写出来的,这恐怕是一个误会。 吉林师范大学俄语系 道治


第8版()
专栏:读者、作者、编者

“哪”和“那”
人民日报2月10日第四版有一个标题是:“哪里有病有伤,哪里有医有药”。我认为前面的“哪”字用得恰当,而后面一个“哪”字则用错了,应改为“那”字。“哪”是疑问代词,而“那”则是指示代词。这个标题的意思显然是“在有病有伤的地方就有医有药”,所以后面的“那里”实有所指,不可用泛指的“哪”字。其实这两个字在发音上也是有区别的。
目前也有人用“那”字兼代“哪”字的,这还有历史根源。但用“哪”代替“那”则是不可以的。
天津大学 今人
(白尚志、黄少群、道治、今人等同志的意见是对的。——编者)


第8版()
专栏:读者、作者、编者

欢迎这两个专栏
2月8日人民日报二版上登出的“关心我们共同的事业”的来信专栏,我认为很好。希望以后经常辟这样一栏,让大家都来关心集体的事业,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
广州 一读者
人民日报国际版上“兄弟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一栏,不但可以使人增长知识,而且用事实说明了社会主义国家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希望它成为一个固定的栏目,定期刊载。  马荫楷


第8版()
专栏:

锦花坡 牛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