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2月16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英雄儿女风格高 千方百计大协作 敢想敢干争上游
上海掀起全行业全面技术革新运动
工业生产继续全面跃进,二月上旬总产值比一月上旬增长14%
新华社上海15日电 记者贺昌华报道:春节以来,上海工业战线上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出现新的高潮,促进生产继续全面地跃进。当前的形势很好,恰如工人所形容的:“今年春来早,革新起高潮。”
许多工厂传出了天天完成计划、全面完成计划的捷报。2月上旬,全市工业总产值比1月上旬增长了14%。生铁、电力、汽轮机、电站锅炉、重型机械、汽车外胎、纸张纸版、棉纱、棉布等二十九种主要产品的产量,比1月上旬也都有提高。不少行业质量也有进一步提高,成本再度降低。全市四十三个棉纺厂中,有三十九个厂上旬的棉纱标准品率达到了100%。上钢一厂第二转炉车间每炼一吨钢所用的生铁比上月减少一百五十多公斤,十天就节约了一千二百吨生铁。上海矽钢片厂九天完成十二天工作量,而且质量达到99.99%。上海天平仪器厂不仅天天出产品,有80%的工人都超额完成产量和质量定额,并且自行设计和试制成功了新产品——一等分析天平。
市、区举办的十九个技术革新展览会,每天都吸引着数以万计的人群,成为介绍、学习和交流先进经验的重要场所,发扬共产主义风格的学校。广大群众对技术革新的要求迫切,热情很高。各行各业都从自己的条件和需要出发,因而技术革新内容丰富多采,万紫千红。许多工厂热烈地搞机械化、半自动化,改进工艺,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很多工厂抓紧节约煤、电、木材及其他原料材料,开展综合利用,以更少的原料做更多的产品;并且,努力向高级精密方向发展,力求达到先进水平。上海自行车厂的职工给自己提出了全国同行业中产量最高、质量最好、品种最多、成本最低的要求,春节以来围攻金属加工薄弱环节,终于在上月满堂红的基础上又夺得了节后日日红,每天都均衡地生产一千六百辆自行车,比上月平均日产量多一百辆。此外,他们还试制成功一种特别适宜农村用的自行车,能载重,能爬坡,车上装有保险梗等防护装置,外形美观,月底即可投入生产。
技术革新高潮促使大小工厂技术面貌日新月异,并且开始出现整个企业、整个行业全面技术改造的潮流。这是一个新的特点。自从先锋手套厂把四十多年前的老式手摇手套机加以改装,变繁重的体力劳动为电动化以后,全市针织手套行业立即普遍推广。到目前为止,全行业一千六百四十台织白纱手套的手摇手套机,已经基本上全部实现电动化;五百多台织花式手套的手摇机,也有80%左右实现电动化操作。整个行业工人劳动强度大大减轻,劳动生产率一般提高一倍左右。徐汇区目前也在抓“行业翻身”和“经验配套”。这个区的手帕、纺线两个行业的工厂合成一股劲,正在努力进行全行业的技术改造。全区钳工开模子方面的先进经验也正在集中起来,配成套,准备向全体钳工推广。一部分有条件的工厂,已开始从手工操作机械化发展到把单个机器设备加以改革改组,增加传动带等装置,成为一组半自动化连续生产的机器群——半自动化流水生产线。大搞机械化半自动化的成果证明,技术革新既为一般设备比较落后的中小型企业雪里送炭,也为一些设备比较好的大型企业锦上添花。
用大搞技术革新的方法来节约原料材料,也已引起各行各业的重视。最近,举行了全市节约煤、电、木材的动员大会。会议总结了过去的成绩和经验,奖励了先进单位,并且提出了第一季度全市的节约指标。一个向技术革新要原料材料的新热潮正在形成。
当前全市技术革新运动发展如此迅速,是由于进一步发动了群众,调动了群众的革命自觉。许多工厂都是绝大多数职工参加革新,大家动脑动手。据中共徐汇区委员会分析,全区二百十多个工厂中,有二十几个工厂几乎是100%的群众参加了技术革新运动,有一百多个工厂参加的群众占60%到80%,发动群众较差的只有十几个工厂。群众有了革命自觉,搞革新就成了一种愉快的事业,场面很动人。很多人从小孩的玩具、日常不大为人注意的事物中,琢磨自己革新创造的原理,即使吃饭、走路、睡觉,也念念不忘革新。他们以“穷棒子”的精神,积极利用各种废旧材料,用土洋结合的办法来实现自己的革新创造。人们敢想、敢说、敢作的共产主义风格越来越高涨。上海第一制药厂经过工人殷作斌大胆设想,集体努力,最近出现了一个“无人工段”,效率比原来手工操作提高一倍。在这个无人工段里,生产由仪表等自动控制,工人只要每隔三天去加一次料就行了。一旦设备发生故障,半导体光电管会自动报警,只要闻声进行调整或修理就行。在许多工厂里,不仅有技术的工人热烈参加革新运动,连年轻的艺徒、没有技术的辅助工、几年前还是家庭妇女的女工,也纷纷破除迷信,搞出了很多革新。
不断改进领导思想、领导作风,是调动职工群众积极性,促进技术革新运动向前发展的重要原因。很多工厂的领导干部都下去参加劳动,种“试验田”,站到群众中去发现和鼓励先进的萌芽,支持群众的创造,或者带了技术人员,到群众中去跟群众一道搞革新,解决关键问题。他们到群众中去解放群众的思想,同时也解放了自己的思想。
(附图片)
负责制造这台万能刻模机的第一纺织机械厂工人洪德令,向观众介绍这台新产品的性能和制造工艺。这项新技术已在上海五十多家工厂中传播开来。 新华社记者 夏道陵摄


第1版()
专栏:社论

消灭“水利死角”
读了本报今天发表的安徽省定远、凤阳等十一个县征服“水利死角”的消息,令人振奋。这十一个县大部分处于丘陵地区,过去水利工作做得比较差,是水利的“死角”,经常受到旱灾的威胁。现在,经过十一县人民一冬的奋战,兴修了三万六千多处工程,可以扩大和改善灌溉面积五百八十八万亩。他们正在加快水利工程的进度,力争今年彻底消灭“水利死角”,确保十一个县的一千四百万亩土地旱涝无忧,年年丰收。这些县从此大踏步跨入水利建设先进单位的行列。群众为这个伟大的胜利欢颂:“公社力量大无边,党委领导赛神仙;转眼座座水库起,死角山丘变良田;今年组成水利网,增产粮食又增棉;从此拔掉干旱根,幸福日子万万年。”这是一件有着重大意义的事情。它为全国各地一切水利工作比较薄弱的地区作出了榜样。
去冬今春我国广大地区出现了兴修水利的第三次高潮,到1月底止,全国已完成土石方约二百亿立方米,占全年任务约80%。但是,水利运动的发展很不平衡,有些地区的灌溉面积已扩大到占全部耕地面积的五分之四,有些地区还不到五分之一;各地都还有一些“水利死角”,即水利搞得很少或者基本上没有大搞的一些地区。这些地区依然不能摆脱水旱灾害的威胁,依然没有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这样的地区从全国来看虽然只是少数,但是加在一起,面积却是相当大的。消灭这些“水利死角”,对于实现今年农业生产的继续跃进有着重要的意义。
安徽定远等县的事实说明,只要加强领导,下定决心,鼓足干劲,“水利死角”是可以迅速消灭的。应当承认,“水利死角”往往是客观条件十分困难的地区。这些地区或者是水源不足、水量不大,或者是气候、地形等自然情况不好,或者是地多人少、劳力不足。但是,这些困难都不是不可克服的。应该认识,长期成为“水利死角”的一个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对待客观的困难缺少正确的态度。有些人不是有畏难的情绪,就是有侥幸的心理。有些人认为当地条件不好,没有办法做到确保水旱无忧,就不积极进行水利建设;有些人认为当地天然的水利条件比较好,受灾的机会很少,也不热心大搞水利建设;还有些人认为今年未必会再受旱,不必急急忙忙大兴水利。正是这些错误的思想,阻碍着一些地区的水利工作的发展。定远等十一个县的事实证明,坚持党的总路线,鼓干劲,争上游,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改造自然环境,克服种种困难,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反之,如果放松主观努力,有利的自然条件也会变成不利因素。
所谓客观条件不好,并不是绝对的。所谓水源不足,水量不大,也只是相对的。近处水源不足,还有远处水源;地上水不足,还有地下水;高地水不足,还可以从低处引水。只要立大志,鼓干劲,水就一定能够找到。安徽和县有些地方,近处没有水源,就利用远处水源,采取“西水东灌,南水北调,环山开渠”等等办法,使全县不论圩区、丘陵区和山区,全面实现了水利化。定远县设法调外水以济内水的不足,解决了水源缺乏的问题。地形不好,兴修水利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只要善于利用地形、改造地形,还是可以兴修水利的。有人曾说:“丘陵死角难缠,实现水利化比登天还难!”困难当然是有的,问题在于:是向困难低头,使人们永远受制于丘陵,使死角永远存在呢,还是像定远县同志们那样,鼓足干劲,千方百计,一个冬天就建成一百零二座中小型水库和许多别的工程,从而改变丘陵地区干旱的面貌呢。有人曾说:丘陵地区修水库,比山区修水库要淹较多的土地。可是,事实证明,淹一亩地能浇十亩地,产量能提高至少两倍,而且能增加水生动物、植物等生产。人少地多、劳力紧张的地方,同样可以大规模地进行水利建设。郎溪县总共只有十四万人口,但去年冬季动工兴建的大中型水库就有四座。这些骨干工程将连接成万的小型水利工程,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一个互相调节水源的灌溉网,可使全县65%的水田达到自流灌溉。暂时看来,修水利工程是费了比较多的劳动力;可是,如果从长远着眼,算大账,建成了自流灌溉网,既增产,又防旱,比用人工担水车水,不知要节省多少劳力。其实,不论哪个地区,要大兴水利,都会感到劳力紧张。但是,只要大搞工具改革,改进施工方法,这个困难就能克服。定远县由于推广了许多先进的施工措施,工效大大提高,就出现了“五天建一小库,十天建一大库”的水利建设的高速度。
安徽省消灭“水利死角”的做法,也是正确运用党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方法的一个范例。抓两头、带中间,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的领导方法。大跃进以来,许多地方都注意抓先进,树立标兵,推动全局。这种领导方法行之有效,当然应当继续发扬。但是,也必须注意对落后地区加强领导。目前,从全国或者一个省的范围来看,要进一步提高水利化的程度,就应当特别注意加强对比较薄弱的地区的领导。安徽省几年来大兴水利,成绩巨大,灌溉面积已经由解放初期的二千多万亩扩大到六千多万亩,广大地区已经改变了经常受灾的面貌。但是,还有一些水利工作比较薄弱的地区。这些县天一旱就减产,成为全省农业全面跃进的不利因素。如果改变这些县的水利面貌,就能立即发挥出来很大的增产潜力(旱地改成水田可以增产两、三倍以至四、五倍),就能化不利而为今年农业继续跃进的极其有利的因素。在这个意义上说,落后地区的存在,正是农业继续跃进的巨大潜力。水利工作如此,其他工作也是如此。因此,安徽省委下定决心,把消灭这些“水利死角”作为去冬今春全省水利工作的重点。省委领导和帮助定远等十一县摸清情况、找出关键、做出规划、提出措施,并且抽调一些负责同志深入到这些县去加强领导;在技术力量和器材供应方面,也首先满足这些地区的需要。这十一个县的干部群众欢欣鼓舞,热烈拥护省委关于消灭“水利死角”的号召,很快就掀起了水利建设高潮,他们苦干巧干一冬,就使十一个县的水利局面为之改观。这些情况充分证明了:任何工作薄弱的地区都不是“天生的落后”;任何比较落后的地区都蕴藏着巨大的积极因素。全国各省、区,各专区,各县,都应该特别加强对这些薄弱地方的水利工作的领导,从领导力量到物资器材,从思想到技术,给以有力的支持,使它们迅速赶上先进地区。这些地方要鼓足干劲,自力更生,克服人力、物力上的困难,力争走到前面。同时,先进地区也应该发扬共产主义的协作精神,给这些地区以有力的支援。这样做,不只有利于这些地方赶上先进,也将会促使先进地区更加先进,把全面征服自然灾害的工作提到更高的水平。
一切水利工作比较薄弱的地区,都要把春耕准备工作和消灭“水利死角”的工作全面地加以安排。在这样的地区,应当把兴修水利作为春耕准备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迅速把可能完成的当年收益的水利工程突击兴修起来。春耕以后,还要抓紧农事空隙继续兴修水利,力求尽快地把水利空白点都补充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旱涝无忧,确保农业全面跃进。这是今年农业继续跃进的全局中很关重要的一着,决不可因为这些地方只是极少数而等闲视之。有党的坚强领导和坚决支持,有人民公社的强大力量,有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和冲天干劲,“水利死角”一定能够迅速消灭,水利工作薄弱的地区一定能赶上先进地区。


第1版()
专栏:

根本改变丘陵地区干旱面貌 定叫全省水利建设平衡发展
安徽奋起征服“水利死角”
定远等十一个县一冬兴修的水利工程可扩大和改善灌溉面积五百多万亩
本报合肥15日电 安徽省经常易受旱灾威胁的定远、凤阳等十一县,是“水利死角”,从去冬以来,这些地区大力征服“水利死角”,突击兴修了大批大、中、小型水利工程,水利面貌为之大变。
安徽省易旱的“水利死角”地区,包括定远、凤阳、嘉山、和县、含山、无为、宣城、郎溪、广德、枞阳、凤台等十一个县。这些县大部土地处于丘陵地区,过去水库修得少,特别是大、中型骨干工程修得少,因此,一遇干旱,便易成灾。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这些县在去冬兴修小型水利工程的同时,就大抓特抓大、中型骨干工程。目前,这些县新修的七万多处小型水利工程已经完成三万多处,正在施工的大、中型工程有:蓄水量一亿立方米以上的大型水库一座,蓄水量一千万到一亿立方米的中型水库三十四座,其中十一座已经基本完工;还有宽四十到六十米、深四米以上河道工程七条;具有五百到五千马力的抽水机站十八个,这些抽水机站的干渠工程已普遍开工,并正转入厂房基础的砌筑。已完成的工程共可增加蓄水六亿九千万方,可以扩大和改善灌溉面积五百八十八万亩。这些大、中型骨干工程全部完成以后,将从根本上改变这些县的水利面貌。例如,定远县到2月2日止,已完成的工程有:蓄水一千万立方以上的中型水库十二座,蓄水一百万立方以上的小型水库九十座,并相应整修了较大的塘坝一千三百一十六处,新开连接库坝塘堰的沟渠四百零六条,长达一千多华里,如果按土石方计算,已经超额28.9%完成了冬春两季六千万方的兴修任务。这些新完工的水利工程,预计可以蓄水二亿五千万立方,比全县1959年全部水利工程的总蓄水量二亿三千万立方还多,如果与解放前水利工程蓄水量六千万方相比,则超过三倍多。新增加的蓄水工程预计可以扩大灌溉面积六十二万亩,改善灌溉面积九十八万亩,占全县原计划今年扩大、改善灌溉面积的82%,比全县原有保收面积三十二万亩增长四倍多。郎溪县过去只有一些小型工程,蓄水容量很小,去年即有近50%的耕地受旱。去冬以来,这个县在丘陵区兴建大、中型水库四座,以这些工程为主体,通过总长三百五十公里的引水渠道,把成万处塘坝工程连贯起来,形成六个灌溉网,互相调剂水流,蓄水量可以增加到三亿八千万立方米,足以满足全县水田两季连作的需要,并且可以使全县65%的水田达到自流灌溉。
安徽“水利死角”地区兴修大、中型骨干工程,是在中共安徽省委提出“消灭水利死角,蓄水量翻一番”的战斗口号下开始行动的。省委把易旱的重点地区定远、凤阳、嘉山、宣城、郎溪、广德、和县、含山和无为的一部分,划分为三个片,对这些地区的水利骨干工程,提出了具体的施工措施。各级负责同志也到工地督促检查工程进度和质量,及时解决施工中的具体问题。并且抽调干部、工程技术人员,采取划片包干分工负责的办法,帮助各地施工。对这些“水利死角”地区的骨干工程,省领导机关已先后调拨了三百五十七台抽水机和大批水利器材加以支援。
各县为了多快好省地建成水利工程,充分发动群众,大找费工少、效益大的施工措施。定远县在推广群众创造的许多新的施工技术以后,收到极大的效果,全县出现了“五天建一小库,十天建一大库”的跃进局面。第一批六十一个中小型水库,经过一个战役,便在元旦前全部完成。第二批八十座中小水库,在第二战役中又完成了四十一座。群众看到“水利死角”即将消灭,越干劲头越猛。他们歌颂道:公社力量大无边,党委领导赛神仙;瞬眼座座水库起,死角山丘变良田;今年组成水利网,增产粮食又增棉;从此拔掉干旱根,幸福日子万万年。


第1版()
专栏:

依靠公社强大威力 水利建设多快好省
山东千山万水面貌一新
大批新建工程投入春灌,去冬今春开工的大中型工程比过去十年多四倍
本报济南15日电 山东水利建设成就辉煌,千山万水面貌一新,大批新建工程开始投入春灌。黄河位山枢纽工程位山灌区出水口,放出一百个流量,使聊城专区的许多河流和水库蓄足了水,已灌农田四百多万亩。山区五莲县冬季修建的二千多项水利工程,已有一千多处投入灌溉,库库开闸,河河放水,沟沟截流,山水下放,河水上山,使灌溉日进度达到五万多亩。全省冬灌地已达到二千万亩左右。
山东省从去年10月以来,有九百万人参加水利建设运动。到今年1月25日止,已经提前完成大中型工程四十四项,小型水库、塘坝、蓄水池数万处,引河、引泉八千一百三十二处,打井一万一千七百六十七眼(包括机井二千三百二十九眼),改造良井二万多眼,新挖和整修各级灌溉渠道三十六万七千五百九十四条,长达四十四万多华里,修建各种建筑物二万零二百四十五座,共计完成土石方工程三十亿立方米,占全年任务的75%。这些工程可扩大灌溉面积一千五百二十三万亩,改善灌溉面积九百五十一万亩,加上原有的灌溉面积,已达到八千六百九十一万亩,全省五千万农业人口,平均每人已占有水浇地一点七三亩。控制山区水土流失面积已达到三万六千多平方公里(新增五千多平方公里),占全省总水土流失面积的72%以上。治理和改善涝洼地已占全省涝洼面积的86%。
这种高速度的水利建设进度,再一次显示了人民公社无比的优越性。各地依靠人民公社强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冬水利建设一开始就出现了统一规划全面治理的新局面。一般是从河源到河尾,从山头到山脚,从河身到田原,大中小型有机结合,水肥土林有机结合,天上、地下、河流三水有机结合,抓住一项一气呵成,把各项工程配套成完整系统。像位山枢纽工程,一方面集中二十万人修建引水、蓄水工程和截流工程,一方面又组织数百万人突击田间灌溉工程,现在位山一千多万亩的大灌区有六百多万亩实现了大地园田化,渠道系统化,路林规格化。在治理沂、沭、汶、泗等七条大河流中,也开始从根本上进行系统治理。临沂专区对沂、沭河流域,采用了“卡住蛟龙脖,锁住十八爪(支流),疏通万根须(小山沟)”等山水林田相结合的治理方法,使广大山区的许多岭头变成了平川园田,许多崎岖小路变成了阳关大道,自然面貌焕然一新。
同时,在大办水利运动中,山东各人民公社都坚持了自力更生就地取材,土法上马土洋结合的原则,作到了多快好省。曹县各人民公社已经建成的三百五十六座大小建筑物和正在施工的十四座水电站,所需物料全部是自己解决的。全省去冬今春开工的二百五十五项大中型工程,比过去十年来完成的总和还多四点二倍,这样巨大的工程中,就有一百九十三项是以公社为主兴办的。
从冬春水利建设运动中进一步证明了政治挂帅的重要性。各级党委都是第一书记挂帅,率领成千上万的得力干部,深入工地与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并建立了书记库、书记渠,水利试验田等等,具体指挥,同时普遍在工地上办起了大批的工地党校,工地团校,工地文化学校,工地技术学校等各种学校,深入系统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教育,使水利工地形成一个共产主义大红炉,又修水利又炼人。因此,广大民工意气风发干劲十足,到处展开超定额高工效的竞赛热潮。目前全省平均日工效达到七点五立方米。涌现出模范标兵一百多万人,创造、仿制和推广各种先进施工工具七十多种,五百二十六万多件,许多大中型水利工地已经在挖、装、运、卸、夯五道工序上达到半机械化和部分机械化施工。工地办起的厂、组七万三千七百多处,铺设各种简易铁木轨道八千三百三十公里。
现在山东各水利工地的水利大军,除一部分转入春耕生产外,其余分作三路人马,抓紧播种前的有利时机继续突击。一路人马主攻田间渠道工程准备春灌,一路人马突击基本结束的工程扫尾工作和小型农田水利,一路继续进行大中型水利建设,争取春播前超额完成全年水利建设任务,保证当年受益。


第1版()
专栏:

实行多条机械作业线 万吨煤船装船不过班
青岛港连创快速装煤全国纪录
新华社青岛15日电 青岛港职工实行多条机械作业线快速装煤,最近连续创造了九艘万吨煤船装船不过班的全国最高纪录(即在八小时内将煤全部装好),比交通部海河总局提出的“万吨煤船不过天”的要求又加快了三分之二。据往返青岛——上海航线上的和平五一、五二、五五三艘货轮统计,由于快速装煤,1月份每艘轮船由过去不足五个航次增加到六个航次以上,为国家多运输煤炭四万五千吨。
这些高产新纪录,是青岛港职工大闹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结果。这个港的职工以不断革命的精神,在去年共提出革新建议九千七百四十件,通过由土到洋、土洋并举、自力更生的办法,克服重重困难,试制和制造成功了一千二百三十五件机械和工具。为了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些装卸机械的作用,职工们在各有关单位的密切协作和支援下,又把适合装卸散货的皮带机、万能斗、吊车、扒煤机、水吊等装卸机具,按舱口配套,组成机械系列化装卸作业线,并且从一个舱口一个舱口地单线装煤,发展成为各个舱口同时实行多条机械作业线装煤。如12日下午和平五一号轮进港装煤时,五十六名装卸工人用各种机械三十多部,在五个舱口分十一个头(即十一条线)进行快速装煤,在装卸工人比过去减少一半的情况下,装船效率比去年提高三倍以上,仅用五小时四十分钟就装完了一万吨煤炭。
港、船之间加强协作配合,是创造快速装煤空前纪录的一项重要条件。上海海运局的船员每次在航行途中即电告港方,提出装船保证条件,在船只靠岸前作好起吊杆、开舱盖等各种装船准备工作;船只停靠码头后,他们又积极参加装煤作业,帮助修理制配装卸机械零件,对实现快速装煤起了很大作用。
现在,这个港口的装卸作业中,机械操作的比重已由过去的57%提高到80%以上,不再用人力扛抬,装卸工人减少35%,而港口吞吐量却比过去增长了将近一倍。
最近,大连、秦皇岛、天津、上海等港口的领导干部,在交通部的组织下,到青岛港观摩。他们一致肯定青岛港的快速装船经验是先进的,成熟的。交通部海河总局决定在全国各大、中港口普遍推广,使港口的装卸效率再提高一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