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2月12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大搞丰产方 方方大丰产
河北省副省长 张克让
丰产方是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新产物。这种高速度发展农业生产的新的耕作制度的出现,是在不断革命的思想指导下,迅速发展起来的。1958年,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开创了大跃进的道路。广大群众意气风发,干劲十足,大搞耕作园田化的耕作方法,为综合运用农业“八字宪法”、实现大面积高额丰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广大农村干部响应了种试验田,参加生产、领导生产的号召。在这样有利形势下,干部试验田和群众丰产田结合在一起的丰产方就应运而生了。河北省各级党组织充分重视了这一个新生事物,及时地总结了开展丰产方运动的经验,并且在全省范围内普遍推广。1959年随着人民公社的发展和壮大,丰产方的面积由1958年的二百多万亩迅速增加到三千五百万亩,无论是平原、山区,也无论是粮食和经济作物,都是处处有方,样样有方,丰产方的红旗插遍了全省各地。
公社化促进丰产方大发展
人民公社为丰产方的发展开拓了无限广阔的前途。在1958年开始建设丰产方的时候,碰到了大大小小的很多矛盾,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原来的规模较小的经营单一的农业合作社不能适应高速度发展生产的要求。搞丰产方需要土地联片,而土质相同、地形适宜的土地,却分散在好几个农业社里;丰产方要打机井、买机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而农业社人少、力量薄,一时组织不了大量的资金和劳动力。如此种种,都要求有一种新的规模更大的经营更广泛的生产组织,来解决农业社无力解决的问题。因此,人民公社的出现就像及时雨一样,滋润了丰产方这棵新生的幼芽,使它茁壮地成长起来。比如磁县成安人民公社,在1958年上半年开始划方经营的时候,联合了四个原农业合作社的力量,奋战了一春,才搞了三千亩。而成立人民公社之后,统一组织了工农商学兵等各方面的力量,三个月的时间,就挖渠道一百五十四道、打机井七十六眼、砖井千余眼,扩浇八万多亩地;同时通过统一规划,使各队的土地联片成方,实现了粮食、棉花、油料等各种作物的种植区域化。
人民公社不仅推动了丰产方的生产建设,而且进一步加强了农业生产的组织性,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各个人民公社在丰产方里组织了管理委员会、领导小组,建立了专业队,明确了责任制,特别是由于丰产方运动的深入开展,已经开始突破了以生产队为单位的小规模经营,而出现了队队联营、社队合营、公社经营等各种各样的经营管理形式,逐步向着大规模的集体经营发展。大的集体经营,人多力量大,筹集资金容易,便于开展多种经营,这就为统一规划农村建设和有计划地改造自然提供了更好的条件。这种大规模集体经营的发展,对于促进农业生产的连续大跃进,对于增加公社集体经济比重,从而促进人民公社由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的逐步过渡是有重大意义的。
丰产方的成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刚刚开始建立丰产方的时候,就有人说搞方是闹形式,“有水有肥就能增产,有方没方还不是一样”;也有少数人怕搞方麻烦,怕人多心不齐,怕搞方增不了产,白搭工等等。总之,前怕龙,后怕虎,忧虑重重。根据这一情况,各地党组织首先抓住解决了思想问题。经过放手发动群众,开展了“怎样保证高速度发展农业生产,丰产方有哪些优越性,要不要搞丰产方,怎样搞法”为题的鸣放辩论,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思想觉悟水平。大家认清了丰产方是一项改造小农经济耕作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大生产的革命,只有大搞丰产方,才能适应机械化、电气化的发展,才能更全面地执行农业“八字宪法”,才能更进一步提高产量。在这个基础上,又注意解决了经营形式、投资和分配、劳力组织等一系列的政策问题,从而大大鼓舞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掀起了大搞丰产方的高潮。从1958年播种秋小麦开始,随着水利建设、深耕深翻、改良土壤、平整土地、大搞耕作园田化,全省共搞起小麦丰产方一千多万亩,方方都作到了地平埂直,灌排自如,区域种植,播种规格,管理细致。这个初步成果,更加鼓舞了广大群众的劳动热情,因此在1958年冬和1959年春,又冒严寒、破冻土,一举建成丰产方二千多万亩。这些丰产方,在农业生产继续大跃进中,发挥了显著的增产作用。全省丰产方的面积约占总播种面积的25%,而丰产方的产量可达到总产量的40%,所有的丰产方都比当地一般大田产量高出三成、五成以至一倍、两倍。
耕作制度的大革命
丰产方是社会主义的大生产、大建设,它的出现,有着重大的意义。丰产方不仅是把小块土地联成大块,也不仅仅是一项先进的耕作方法,而是一个耕作制度的大革命。我国农村在合作化以后,小农经济的生产关系已经不存在了,但地块零散,道路纵横,地势高洼不平,水地旱地插花,分散经营的耕作制度和耕作习惯仍然有着很深的根子,阻碍着大生产、大建设的发展。有了丰产方这种社会主义大生产的经营形式,就面貌全新了。丰产方把大面积的土地联结起来,就能够按照统一规划,打机井、开渠道,使农田水利建设的布局更加合理,就能够根据地形进行平整,并且按照不同的土质,实行区域种植和因地看土施肥,从而更有效地发掘了土地潜力;在相当的面积上种植同一种作物,耕作管理季节一致,更便于使用机械耕作和灌溉;同时便于实行计划种植,便于合理地组织劳动力,进行专业化管理,便于组织竞赛和检查生产。这就完全改变了小农经济的耕作制度,为发展社会主义的大生产铺平了道路。
丰产方推动了农田基本建设,综合运用了农业“八字宪法”,因而实现了大跃进,大增产。划定了丰产方,就要在方内削岗填沟,平整土地,并根据地势合理地修渠打井,方内的不良土壤也要采取各种办法进行改良,因而促进了农田基本建设的发展。很多水旱地插花的地方,经过划方建设,已经全部成了水浇地,使低产田变成了高产田,高产田更高产,全面都高产。过去,在土地零星分散的情况下,虽然在耕作管理上,提出翻地深度、留苗密度、施肥数量、灌溉标准等要求,但要想全部按技术要求办事是有困难的。而丰产方就不一样了。丰产方田形整齐,畦田规格,一亩地留多少苗、施多少肥、浇多少水,都很容易计划和检查,特别是由于实行了区域种植,对实行机械操作有很大方便。1959年很多丰产方实行机械耕作,并且用飞机防治虫害,作到了省人工、效率高、省药又省钱。由于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综合运用“八字宪法”,丰产方获得了巨大的丰收。安国县八十万亩地,1959年80%的土地都搞成丰产方,粮食亩产跃增到八百斤,比1958年增长35.3%。这县的伍仁桥公社的千亩丰产方,过去高洼不平,沟坑遍地,他们经过一个秋季的苦战,削掉了“卧龙岗”,填平了“蛤蟆坑”,全部修成了丰产方,1959年收了一季小麦、一季玉米,全年亩产达到一千八百多斤。成安人民公社的四万五千亩棉花方,有将近一半实行了机械耕作,由于他们在使用机器的同时,又注意了精细的耕作管理,获得了亩产皮棉一百八十斤的高额丰产,比1958年增长了80%。随着产量的迅速增长,农作物商品量也大大增加了,因此丰产方就成了商品生产基地。丰产方这种经营形式,在林、牧、副、渔等多种经营生产中,也正在普遍采用,大片丰产林、果树丰产沟,畜牧的丰产群,渔业的丰产塘、丰产船等等在全省到处出现了。丰产方在推动着农林牧副渔全线大革命的进展。
丰产方不仅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也使农业科学技术大大向前发展了。人们为寻找更高产量的规律,在丰产方里大搞试验田、高产田、种子田。试验田就是丰产方的指挥田,各种增产措施,都由试验田先走一步,取得经验,再大面积推广,这样就大大推动了大面积丰产计划的实现。为着适应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还以丰产方为单位组织了试验站、研究组,大兴群众办科学之风。1959年,全省群众进行的试验项目就有九千多项次,其中已有七百六十多项次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为了使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丰产方内的红专学校也大办起来了。丰产方的管理专业队既是生产人员,又是研究人员,而且能者为师,互教互学,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科学技术水平,一支又红又专的农业科学技术队伍正在迅速地成长起来。要学技术,就要有文化,随着技术进方,文化也进了方。民兵练武、文化娱乐也都随着社员的要求进了方。就这样,丰产方又成了试验场,成了大课堂。
搞起丰产方,自然面貌大大变了样。广阔方田一望无际,方内沟渠成网,方方道路相通。很多丰产方还在路旁渠旁栽种果树,渠塘内养鱼种藕,一方面大大美化了农村,同时,又丰富了多种经营的生产内容。很多丰产方在方内建立了猪场、肥料厂、农具修配站、气象观测组,还有的建立了方田食堂和休息棚,这就更加丰富了丰产方的建设,并且使社员在方内生产、生活更愉快、更方便。
大搞丰产方,不仅使自然面貌变了样,各样庄稼增了产,而且也改变了人们的精神面貌。由分散的小生产转化到集体的大生产,首先大大增强了广大社员的集体主义思想和组织性、纪律性,由于丰产方的建设和经营管理,需要大协作,大支援,也进一步提高了人们的共产主义思想。由于丰产方的大建设、大生产、大丰收,冲破了束缚着人们的旧思想和习惯势力,使人们不再“听天由命”,这种由受制于自然提高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思想上的飞跃,就使广大群众更加积极地发挥出主观能动性,从而进一步发扬敢想、敢说、敢做的共产主义风格和苦干、实干、巧干的冲天革命干劲,推动农业生产以越来越高的速度前进。
把丰产方推向更高水平
1960年是大规模地进行现代化农业建设的第一年。为了保证1960年农业生产有一个更好更全面的大跃进,我们要本着“鼓足干劲,因地制宜,尽力而为,多多愈善”的精神,开展以大搞丰产方为中心的大面积高额丰产运动。水地要搞方,旱地也尽可能划方种植,作到山区、平原、沿海、草原、水地、旱地、远地、近地到处有方,粮、棉、油、菜以及其他各种作物各项生产样样有方,全省的丰产方面积力争达到播种总面积的一半以上,丰产方的产量力争超过当地大田作物产量的三成、五成以至一倍以上,使丰产方成为我省农业生产的主要的经营形式。建设丰产方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应该不断地提高标准,使丰产方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地逐步发展提高。
从去冬开始,结合以水利、积肥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运动,丰产方已经在全省范围内轰轰烈烈地搞起来了。目前全省已经作好了田间工程。实现了园田化的丰产方有四千多万亩。在农田基本建设上,强调了利用土壤普查鉴定成果,按地形、土质和水源分布情况进行统一规划,等高平整,并补齐不够完善的田间工程,修建了田间道路,一般都作到了有水有渠,地平埂直,灌排自如,交通方便,为更好地运用“八字宪法”和逐步实现半机械化和机械化耕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为了把大搞丰产方的运动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在1960年,结合大搞丰产方,要大建方田猪场,大搞工具改革,以丰产方为基地进行机械化的试点工作。为加速实现一人一头猪、一亩地一头猪的宏伟目标,使畜牧生产和大规模的农业耕作结合起来,发展方田猪场是最好的形式之一。方田猪场,可以就地种饲料,就地用肥料,使庞大的运输任务大大减轻。同时,有条件的方田猪场可以利用田间设备的机械能源和电源,逐步实行生产过程半机械化和机械化,大大节省劳动力;猪只在方田饲养,有效地减少了疾病传染机会,保证猪只健壮生长;在播种前和收获后还可以进行放牧。总之,方田养猪,好处多得很。从去年入冬以来,我省养猪生产发展很快,方田猪场的建设也与日俱增,据最近的不完全统计,全省建设方田猪场已达十万个。
丰产方要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实行更高程度的精耕细作,确保年年稳定丰产,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农业机械化。立即着手进行试点,作好大发展的准备,是摆在面前的一项急迫任务。在1960年,我们将在实现机械化的重点地区,试建机械化丰产方,使耕作、排灌、运输等作业的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其他地区也要把丰产方作为机械耕作的重点,以系统地总结机械配套、综合利用、经营管理和机械化与精耕细作的农艺要求相适应的经验。同时,大力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教育事业,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积极培养机械化的技术人员,以迎接机械化的大发展。
一方面进行机械化试点,一方面要普遍地开展工具改革。大搞工具改革是实现半机械化、机械化的前奏,是解决当前劳动力的增长赶不上生产事业高速度发展的主要途径。特别是目前在以手工劳动为主的情况下,改革工具就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丰产方在耕作管理上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科学的制度,因此,工具改革也应该面向丰产方,根据丰产方的要求,系统地进行各个工序的工具全面改革,力争作到各项农活的各个工序全部使用新式农具和改良农具,以全面地提高劳动效率。
要搞好丰产方,还必须坚持贯彻总路线,坚持不断革命和高速度跃进的思想,大鼓革命干劲,继续批判和克服“增产到顶”、“潜力有限”等各种右倾保守思想和小农经济耕作制度的习惯势力,使社会主义大生产更加发展和提高,使广大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加高涨。要进一步发扬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大搞群众运动,特别是要大搞检查评比,插红旗,树标兵,开展比、学、赶、帮的携手赛。搞丰产方的目的是实现大面积高额丰产,这就必须群策群力,互相协作;另方面,丰产方内目标统一,行动一致,更便于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提倡“勤俭办方”,使丰产方的长远建设和当前增产密切结合,逐步提高,同时要积极改善丰产方的经营管理,收到更高的经济效果。丰产方是一般田的旗帜,在加强丰产方领导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及时总结丰产方内的增产措施和经营管理经验,及时推广到一般田中去,发挥丰产方带动一般田全面增产的作用。
向大地园林化迈进
丰产方是极其可贵的新生事物。其可贵之处就在于:丰产方展示出了农业生产高速度发展的无限光明的前途,它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将使我们向大地园林化的伟大目标迈进。丰产方面积由小到大,建设内容逐步增多,在高度的机械化和高度的精耕细作相结合的条件下,农作物产量将会成倍、几倍地增长,农业的大发展,也必然会促进林业、畜牧业以及其他多种经营生产的更大发展,整个农村的面貌将是无地不成方,渠路如蛛网,处处机器响,方田有工厂。广大农村将成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绿树成荫,果挂枝头,鱼虾满塘,万紫千红的人间乐园。


第3版()
专栏:

青龙县山区大建丰产方
高力铺大队按土种植、因地划方、薄地高产的经验在全县推广
据河北日报报道 河北青龙县肖营子公社高力铺大队,创造性地运用平原建丰产方的经验,在山区大建丰产川、丰产坡、丰产沟。青龙县委推广这一经验,在全县迅速展开了一个声势浩大的建设丰产川、坡、沟运动,把全县春耕生产推向了新高潮。
高力铺大队去年在一百九十亩土地上试搞丰产川、坡、沟,不仅实现了粮食平均亩产五百四十五斤的大面积高额丰产,还带动全队获得了平均亩产五百斤的高额产量。树起了“山区也能搞丰产、薄地也能多打粮”的旗帜。
这个大队推行丰产方的经验时,大多数社员坚决支持,但也有少数人认为山区条件差,不能推行平原丰产方经验。大队党支部提出“山区究竟有没有条件推行丰产方经验?”组织广大社员鸣放辩论。社员们提出:能不能推行,就看有没有干劲;我们能搞好丰产试验田,也一定能搞好丰产方。党支部委员佟波说:“咱能让大河搬家,让高山低头,为什么不能搞丰产方!”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党支部派支部委员佟波、团支部书记马广兴担任专业队长,还配备党团员作骨干,建立丰产方管理委员会。
这个队在大搞丰产方运动中,根据山区地势、土质复杂,生产门路广的特点,创造了“因土质、因地势、因作物划方”的办法,把全队划成“一川、二沟、七坡、十五方”。“一川”,就是把河川两岸较平坦地都划为丰产川;“二沟”,就是把面积大、荒地多、有少量果树基础的金鸡沟划为果树丰产沟,把面积小、坡向阳、水源充足的庙鸡沟划为葡萄沟;“七坡”,就是把全队所有的坡地,本着“土地连片、土质作物大体适宜、便于经营”的原则,划成大小不同的七个丰产坡;“十五方”,就是根据山区土质复杂的特点,把全队平地、坡地、山地进行统一站队,逐块挂钩,首先因土质划作物,再根据尽可能做到耕种连片、便于经营、利于作物生长的原则,具体地划分丰产方,使样样作物有方,方方增产。
在丰产方的经营管理上,根据山区地块零散、土质瘠薄的特点,积极贯彻农业“八字宪法”。首先把小块地改大块,一年来已改出零碎小块地二百三十多亩,由过去一百七十多块改成四十六块;另外,边改地块、边修梯田,使全队一千二百多亩坡地全部修成水平梯田,并做成畦田,实现了山地园田化。为了保证高产,积极打透河井、搞石井连环上山,在山上挖水泉、蓄水池、水柜、水窖等,使山地也实现了水利化。同时,根据山区地离家远、道路不平,运粪费工等特点,在川、沟、坡、方内建场(猪场、积粪场),就地积肥。在作物配置上,根据坡地多、梯田多,易于通风透光,和土壤、肥料种类多,适宜种植多种作物等特点,普遍实行了高秆作物与低秆作物、早熟作物与晚熟作物间种套种复种,普遍地推行了玉米、谷子间作,提高了复种指数。这种种植方法,比单一种植可增产50%到一倍。
在劳力配备上,采取了以丰产田固定专业队,按单项作物丰产川、沟、坡确定专业小组。各专业队又根据生产需要和各人的技术专长,划成棉花、小麦等五个专业小组,并做到劳力专业化与相互协作紧密结合。例如春播前,小麦专业组浇返青水忙不开,其他小组就积极支援;种棉时,小麦组又支援植棉,保证了按时完成各项生产任务。
青龙县委认为高力铺生产队的经验是高速度发展山区生产的经营方法,普遍推广这一经验,就可以把山区农业生产推向新的阶段。县委在高力铺大队召开了有公社党委书记和生产队长参加的现场会议,全面介绍了这个队的经验,并号召各社队开展建设丰产川、坡、沟的运动。县委这一号召迅速传遍全县,一个大建丰产川、沟、坡的运动在全县火热展开。塞外的春天,虽然还是寒风凛凛,但到处都是建丰产川、沟、坡,修梯田、建方田猪场、搞水利建设的人群。到2月上旬,全县划丰产川、沟、坡二十五万亩,扩大坡田水浇地七万亩,方田建猪场三千二百多个,建方田地头粪场一千八百多个,送肥一百六十多亿斤,每亩达到二万斤。
(附图片)
河北省安国县城东人民公社社员们,向丰产方送肥,迎接春播
 王晓摄(新华社稿)


第3版()
专栏:

抓时间 争主动 快备耕
山东黑龙江宁夏人民力争春耕开门红
山东
据新华社讯山东各地在“一早百早”的思想指导下,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备耕活动。许多县、社都打破常规,在农历正月初一就开始行动,积肥送粪的小车来来往往,到处呈现着春耕生产的繁忙景象。
今年山东的备耕活动,一般比往年提前了半个月,进度快,质量也好。春耕需要的种子、农具等大部分经过调换精选和赶制修配,积制肥料取得很大成绩。聊城专区在“抢时间,争主动,力夺春耕开门红”的口号下,已给50%的春田送足了肥料,新挖和整修各级灌溉渠道二十八万多条,并有一百五十多万亩春田达到高级园田化的标准。临沂专区八百五十万亩春田中,近一半已整平了地面,修好畦田,并在田间修建猪圈三十三万多个。临清市已划好万亩、千亩、百亩春播作物丰产方一千五百多个,全市七十八万亩春田全部顶凌耙耢过。各地送肥工作也搞得热火朝天。
为了提高耕作、排灌、运输等方面的机械化程度,各地除检修原有农具外,还赶制和改制了大量的式新农具。淄博专区已制造各种农具十万件,修理农具四十四万件;蓬莱县已生产半机械化耕耙农具四百多件。茌平县委书记梁建忠带领干部组织了一千多名铁木工人,根据社、队的需要,十天内赶制赶修各种农具五万六千多件。
黑龙江
本报讯 黑龙江省广大农村以兴修水利、积肥、整修农具和选种整地等为内容的备耕工作,正搞得红火。
今年,黑龙江省的备耕工作进行得特别早,许多地区早在去年秋播、秋耕、送交公购粮任务一完成,就立即转入以水肥为中心的备耕活动。目前全省水利施工任务已完成本年度计划的40%左右,送粪完成28%,农具检修完成40%以上。全省还出现了单项备耕工作完成得十分出色的单位。例如讷河、克东、桦川等县已经完成种子串换、精选、发芽试验等工作;海伦、明水等县完成农具检修,改革了春播工具;肇东县已经完成了全年土壤改良计划的35%。
现在,全省各地备耕生产在已经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上,正在开展全面大检查,继续加强以水肥为中心的备耕工作。中共松花江地委通过检查、评比,以各项备耕工作全面跃进的五常县为标兵,组织全区开展“学五常、赶五常”的备耕生产运动月。双城、绥化、望奎、绥棱、肇源等县,都采取大检查、大评比的办法,选出本县的标兵,同时推广五常县的经验。
宁夏
新华社银川10日电 宁夏回族自治区各地人民公社抓时间、抢季节,大抓备耕工作。
目前,山区已超额积完了全年所需的肥料。全区积肥质量也比去年提高20%左右,人粪尿圈肥占70%左右。全省60%以上的春田肥料已经送到地里。各地的春播籽种已开始精选和消毒。有些地区还召开春麦药剂拌种和温汤浸种现场会议,训练了大批拌种、浸种技术员。各地还采取土洋并举,由土到洋的办法,发动群众大力改革和创制春耕工具。全区各公社的二百多部标准台拖拉机,都经过维护和检修。
宁夏各地去冬以来就抓紧备耕工作,各人民公社一面加紧水利建设,一面准备农具种籽等。


第3版()
专栏:答读者问

什么时候播种棉花最适宜?
2月8日人民日报三版“迎头赶上,一早百早”短评中提到:棉花一般都在“谷雨”节前后,枣树发芽的时候开始播种。枣树究竟什么时候发芽?从我们这里来看,大约在“谷雨”后一个节令,也就是“立夏”的时候。那么,播种棉花究竟在什么时候最适宜?
河北省石家庄市 王有相
棉花播种期应该根据地温和终霜期来决定。当地温达到摄氏十二度稳定上升的时候,就能播种棉花。从具体地区来说,长江、黄河流域主要棉产区最适宜的棉花播种期,大约是4月初到4月中;北方偏北地区的棉花播种期,约在4月中下旬。1958年和1959年各主要棉产区都在4月20日左右就基本结束了播种。由此可见,棉花播种期应在“谷雨”节以前。而在上述各地播种棉花时,不论南方和北方,枣树都还没有发芽。
“枣发芽,种棉花”是棉产区的一句农谚。它是小农经济时代植棉经验的总结,在今天已经不适用了。这篇短评的中心思想,是希望各地本着一早百早的精神,为适时提前播种棉花做好充分准备。但是,短评中说“一般都在‘谷雨’节前后、枣树发芽的时候开始播种”,是不恰当的。                编者


第3版()
专栏:

在丰产方诞生地
本报记者 王炳奎
从古城邯郸,顺着林荫公路,东行四十里,就是丰产方的诞生地——盛产棉花的河北磁县成安公社。
走进丰产方,分外精神爽;
浑身全是劲,遍野歌声扬。
这是社员们的切身体会,也是对丰产方的赞歌。目前,虽然不是碧波银浪的丰收季节,千顷方田,仍然是一幅媚人的图画。道东堡生产队的万亩棉花丰产方,一望无际的大地上,渠道如网,机井成行;一条条宽坦平直的机耕道,纵横交错。育苗温室的玻璃窗,闪闪发光,第一批温室育苗已长出了翠绿的嫩芽。一排排新建的猪舍里,猪仔在舒适地晒着太阳。男女专业队员们,在整地、送粪、喂猪……。紧张劳动之余,按照作息时间表,他们进行着各项活动,有的读报,有的认字,有的讲技术,有的练习射击,有的唱歌,有的在跳舞,有的在静听着有线广播播送的新闻和文艺节目。“初生子”
丰产方——这个农业生产的新形式,1958年春季在成安出现了。1956年,这里就出现了三种试验田:干部试验田、劳动模范试验田和群众试验田。这些试验田,为大田农业生产作出了样板,提供经验。棉花姑娘王素梅种的二亩试验田,亩产籽棉五百斤,比当时农业社棉田的平均亩产高四倍。
1957年,她的四亩棉花试验田,每亩产了七百斤籽棉。王素梅试验田高额丰产的事实,在成安引起很大震动。原成安县委提出了“学素梅、赶素梅、超素梅”的口号。当时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经过巩固提高,生产力不断发展,1957年冬季出现了生产大跃进的新形势。广大农民提出了“三千一万”(棉花亩产一千斤、粮食亩产一千斤、油料亩产一千斤,甘薯亩产一万斤)高速度增产的目标。采取什么措施实现这个目标呢?原成安县委确定以高额丰产为样板,大面积丰产为骨干,实现全面增产。道东堡乡党委书记郭云藻对老农乔潘同说:“素梅搞试验田,咱搞大面积丰产田。”他们还给大面积丰产田起了个学名——丰产方。1958年5月,道东堡、西南庄、曲村等六个高级社,联合搞了三千亩棉花丰产方,这就是丰产方的“初生子”。
丰产方一出现,就展示出一幅崭新的生产图景,显示了它在生产上的巨大威力。但是,当时高级社范围小,还束缚着丰产方的手脚。现在的成安人民公社,那时是四十六个高级社,平均每个高级社只有三千亩耕地。城关大中街高级社只有“满天星”的一千四百多亩地,分成大小一百四十多块,还有三百多亩地远隔十华里以外。这又怎能搞大面积丰产方呢?道东堡等几个高级社虽然联合搞起了三千亩棉花丰产方,也因为不是一个经济核算单位,领导不统一,存在着不少困难。
1958年下半年,人民公社应运而生,给大搞丰产方开拓了广阔天地。公社化以后三个月,成安公社就挖渠一百五十四条,打机井七十六眼,砖井千余眼,扩大浇地面积八万亩,灌溉面积由25%激增到80%以上,基本上实现了水利化。在公社统一领导下,各生产队之间还调整了一万三千多亩边远地和“插花地”。各生产队的土地联成了大片,初步实现了种植区域化,为划方生产铺平了道路。
新阶段
人民公社的建立,使丰产方发展到更高的新阶段。1959年成安人民公社搞了一个万亩以上棉花丰产方、一个六千亩方、九个千亩以上的方,全社棉花丰产方共有四万五千亩,占棉田总面积的45%。道东堡等几个高级社联合搞的三千亩棉花丰产方,1958年还是丰产方运动的“初生子”,1959年成了丰产方的“老大哥”。这个棉花丰产方发展到一万三千八百亩。方内固定了一千二百五十名劳动力,组成了五十三个专业队,并设立了红专学校。
成安人民公社的社员们歌唱着:
丰产万里天外天,采棉姑娘藏云间;
千顷棉田如碧海,滚滚银波漫成安。
他们说:“以往增产靠多种地,现在增产多搞方”;“丰产方,能保证实现增产,又是商品生产的基地”。这话是千真万确的。1959年,全社丰产方平均亩产皮棉一百八十斤,比方外的棉花增产50%。道东堡生产队的“万亩棉花丰产方”创造了平均亩产皮棉二百一十二斤的高纪录,比方外的棉花增产将近一倍。在丰产方的带动下,全社十万亩棉花的亩产量,提前八年超额50%达到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道东堡村丰产方外的十亩又瘦又小的三类棉苗,划归方里后,“九凤”(九个名带凤字的棉花姑娘)专业队决心把它变成丰产田。当时有的人对“九凤”说:“这样的棉苗你们还能管出个名堂来?”这些风凉话没有动摇姑娘们变三类苗为丰产田的决心。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她们的决心更坚强了。她们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做到“人不离地,手不离棉”,精心细管,到现蕾的时候,棉苗变得又黑又大、又肥又壮了。这时候,说过“搞不出名堂来”的人,说是“棵又高,桃又大,这棉花可变好了”。
丰产方大面积高额丰产,使过去的低产穷队富裕起来,迅速赶上了富队。城关管理区联合棉花丰产方里的北街生产队,1957年没有搞丰产方的时候,亩产皮棉仅四五十斤,平均每人收入六十五元。1959年搞了二百亩棉花丰产方,在公社统一领导和支持下,方内各队共同兴修农田基本建设,购买生产资料,队与队互相协作,互相支援,互相传播生产经验和技术,二百亩丰产方获得大丰收,与丰产方外的棉花比较,多产一万二千八百斤皮棉。
红专大课堂
丰产方是大生产的组织形式,它要求有一支又红又专、有组织、有觉悟、纪律性强、战斗力强的队伍来管理。开始搞丰产方时,多数人不懂新技术,老农们虽然有些经验,但用来管理丰产方的生产就远远不足了。怎么办?社员一致要求学习。道东堡万亩棉花丰产方里首先建立了红专学校,队队建立技术组,组组有技术员,做到了技术进了丰产方。学习技术当中,首先遇到的困难就是文化水平低。有的社员说:“斗大的字还识不了两口袋,凭啥学技术!”社员们这种迫切要求提高文化水平的心情,使文化学习进了丰产方;爱跳爱唱是青年男女的特点,文化娱乐也随着进了方。
老农林长润说:“在方一年,胜读十年书”。其实,岂止胜读十年书!1959年,仅道东堡的万亩棉花丰产方,就有二百七十五名社员达到普通技术员的水平;全社成千上万名十几岁的棉花姑娘,谈起棉花管理技术来,有理有据,滔滔不绝。集体劳动生活培养了社员们的集体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风格,他们互相帮助,紧密团结。


第3版()
专栏:编后

平原花朵 移植山区
青龙县人民大建丰产川、沟、坡,为山区农业生产高速度发展找到了一条新的途径。
在山区推行先进的耕作制度,首先要具有不断革命的英雄气概。高力铺大队土质贫瘠、地块零碎,生产条件很差,但是这里的党组织和广大社员没有在困难面前低头。他们说:“咱能让大河搬家,让高山低头,为什么,不能搞丰产方!”就是因为有了这样的雄心壮志,他们才能成功地把丰产方——这个平原的花朵,移植到山区结果。
高力铺大队创造性地运用了平原地区丰产方的经验。他们根据山区特点,在划方和种植作物时,采取了因土质种作物,因地势、作物划方的方法;在方田经营上,按照地块零碎、土地瘠薄等特点,巧妙地运用了农业“八字宪法”;在劳力调配上,也按照山区居住分散的特点,采取了专业和协作相结合的办法。正因为这样,所以当高力铺的经验一出现,就形成了一个全县性的群众运动。这件事雄辩地说明了,平原地区创造的丰产方,在山区同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第3版()
专栏:

春晓(木刻) 刘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