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2月11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党的领导和大搞群众运动在鞍钢的巨大胜利
中共鞍山市委第一书记 杨士杰
1958年和1959年,鞍钢的生产和建设都获得了大跃进。1958年,许多工程项目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竣工时间一再提前,基本上完成了鞍钢总体技术改造的任务;而且在短短的两个月里,还建成了一批钢铁小洋群;主要产品的产量,与1957年比较,钢提高35.45%,生铁提高22.73%,钢材提高29.15%。1959年,在高炉和平炉主体生产设备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很多产品增长的速度,都超过历年增长的速度,主要产品质量和规格也有不断的提高和增加。随着生产建设事业的发展,还锻炼和培养出一支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技术队伍。与此同时,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鞍钢作为国家第一个钢铁基地,正在愈来愈大地发挥它的作用,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两种思想两条路线斗争的胜利
鞍钢之所以能够取得上述成就,最根本的原因是坚决贯彻执行了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思想和路线,坚持了党对企业的绝对领导和大搞群众运动以及深入地进行政治思想革命的结果。几年来,在鞍钢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两种思想、两条路线的斗争。一条是坚持政治挂帅,坚持党对企业的绝对领导,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使党的集中领导与大搞群众运动相结合,认真地贯彻执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这是一条无产阶级办企业的正确路线;一条是坚持“技术挂帅”,坚持“经济挂帅”,坚持“技术专家”路线,这是一条资产阶级办企业的错误路线。在这两条路线的斗争过程中,我们在中央和省委领导下,始终不渝地坚持了前一条正确的路线,不断地反对、批判了后一条错误的路线。经过长期的尖锐的和曲折的斗争以后,党的正确路线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在两种思想、两条路线的斗争中,我们集中的批判了下列错误观点:
有一种观点,认为现代化大企业设备先进,技术复杂,要搞好生产,技术是第一位的,“有了技术就有了一切”。他们不依靠党和群众办企业,而只依靠少数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办企业。几年来,特别是1958年大跃进和1959年继续大跃进的事实证明,只有政治领导技术,技术为政治服务,才能多产钢、多出矿石;也才能团结广大职工群众,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觉悟。“技术第一论”是完全错误的。当然,党的干部为了作好领导工作,懂得必要的生产建设业务和科学技术知识是需要的。但是,在钻研业务和技术的时候,绝不能忽视政治。鞍钢1959年从9月到11月的三个月中,即实现了技术革新七万六千五百多件,推广先进经验二万七千八百多项,正是由于实行政治挂帅,充分发动广大工人群众和实行三结合的结果。如果只依靠少数专家和技术人员,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有一种观点,认为提高职工群众劳动积极性的主要方法是物质刺激,而把政治思想教育放在第二位。几年来,特别是近两年来大跃进的事实证明,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是不断提高工人阶级主人翁责任感和劳动积极性的主要方法。许多工人在大跃进中,为了完成任务,不讲条件,不计报酬,日夜奋战;许多厂矿,为了支援兄弟单位,主动配合,舍己为人。这种高涨的社会主义劳动热情和共产主义风格,绝不是单纯用物质刺激的方法所能达到的。当然,我们也不否定物质鼓励的作用,但是必须把政治教育与物质鼓励正确地结合起来,并以政治为灵魂、为统帅,在加强政治教育、提高觉悟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物质鼓励。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职工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经常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保证生产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
有一种观点,认为现代化大企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机械设备是主要的,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说成是“违反客观规律”。在老厂子,则强调设备陈旧,潜力挖光;在新厂子,则强调设备先进,难以掌握;在冶炼系统,则强调炉子有周期性,生产波动不可避免;在轧钢系统,则强调设备能力有设计标准,神圣不可侵犯,等等。一提出增产,他们就要条件,本来可以办到的事情不去办,可以争取完成的任务不去努力完成。事实证明,机械、设备固然重要,但人的因素更为重要。机械、设备是要人去掌握的,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只有把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机械、设备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例如,无缝钢管厂和轧板厂,都是高度自动化的新厂,第一初轧厂和第一中板厂都是设备陈旧的老厂。大跃进以来,上述各厂都没有增加新的主体设备,但是,人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之后,无缝钢管厂、第一初轧厂的生产都翻了一番半,第一中板厂实现了一厂变三厂,轧板厂开工仅有半年时间,实际生产水平即超过了设计能力15.1%。这都是高度重视人的作用的巨大胜利。
有一种观点,认为管理现代化大企业,只能“正规作业”,只能按“常规”办事,不能大搞群众运动,否则,便会“打乱生产秩序”,“破坏生产均衡”,“妨碍正常生产”。他们说大搞群众运动,是“农村作风”,是“形式主义”,主张“四平八稳”,按计划图表工作,生怕群众起来,冲破所谓的生产“均衡”。他们只重视书本上的现成结论而不重视群众的创造发明。他们把规章制度看成是一成不变的东西,把人看成是规章制度的奴隶,以利于发号施令,用制度管人。这实际上是用资产阶级老爷式的态度对待群众运动。大跃进以来的事实证明,当群众运动起来之后,必然要冲破一切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传统的习惯势力。鞍钢在1959年9至11月间,建立和修订了各种规章制度六千七百多项,不但没有“妨碍正常生产”,反而使主要产品增长的幅度大大提高,不是百分之几、百分之十几,而是百分之二十、三十以上。因而,那种为反对大搞群众运动而制造出来的种种借口,都是站不住脚的。
总之,鞍钢的生产建设工作,就是在不断地开展两种思想、两条路线斗争的基础上进行的。斗争每深入一步,生产也随之提高一步。这种斗争的性质,一般的说是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因此我们根据中央和省委指示,在斗争过程中,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坚持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依靠群众大多数,从思想上、理论上彻底地驳倒了上述各种错误观点。正因为这样,才更好地团结和教育了全体党员和全体职工群众,在社会主义事业中不断地取得新的胜利。
坚持党的领导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办企业的根本路线
经过几年来群众性的政治运动和生产运动,使我们进一步地认识到坚持政治挂帅、坚持党的领导和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办企业的根本路线,是高速度地发展生产的必由之路,并且已经摸索和积累了一些这方面的经验。
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首先要求人们有一股干劲,有一个雄心大志,有一种乘风破浪、不怕困难的精神。有了干劲,才能争得上游;有了干劲,才能多快好省;有了干劲,才能战无不胜。无论哪一个厂矿、哪一个车间、哪一个部门,哪里干部和群众的干劲愈大,哪里的生产就蒸蒸日上;反之生产就会停滞或者下降。因此,为了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实现生产的更大跃进,必须大鼓干劲,要不断地鼓、经常地鼓。只有干劲一鼓再鼓,上游一争再争,生产才能一跃再跃。要根据不断革命的精神,当着一个任务将要完成的时候,随着生产形势的变化,不断地适时地提出新的奋斗目标,提出新的战斗口号,要永远像江海的波涛一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样才能防止群众的松劲自满情绪,不断鼓足更大的干劲,使广大群众经常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充沛的革命热情,使生产运动一浪高一浪地前进。当然,在群众运动中,我们应当注意干劲必须与科学分析相结合。所谓科学分析,就是既要分析物的条件,又要分析人的条件;既考虑到不利条件,又考虑到有利条件;既看到现有条件,还要看到经过人的主观努力将要出现的新的条件。我们进行科学分析不是泄劲,而是使我们经过分析信心更强,干劲更足,把握更大。我们还应注意制订计划既要先进,又要可靠。计划订的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鼓足群众的干劲,都会影响群众的积极性。我们还要注意战斗与休整相结合,当运动达到一定高潮,完成了预定任务之后,必须适时地进行休整,做到有张有弛,劳逸结合。
必须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并把这个运动不断地推向新的高潮。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无穷无尽的源泉。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对大的洋的企业来说更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像鞍钢这样一个钢铁联合企业,经过十年的恢复和建设,今天应该说,主体已经基本建成了,今后扩大和提高生产能力,不能再是依靠新建或扩建工厂和增添新设备,而主要是依靠广大职工群众,在各个厂矿、各个车间、各个工序上,加强薄弱环节,改进设备、改进工具、改进生产方法,挖掘现有设备潜力。这就需要进一步广泛深入地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既要放手发动群众,又要通盘规划,使领导上的规划与群众运动相结合。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一方面必须抓住关键,引导和组织群众围攻关键,以促使整个生产的全面跃进;同时,又不放松千千万万大大小小的课题的解决。既抱西瓜,又拣芝麻。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才能,同时又要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发挥技术人员的作用,更好地实行三结合。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中,能采用洋办法的就采用洋办法,不能采用洋办法的就采用土办法,或者采用半土半洋的办法,把洋和土结合起来。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增添一些新设备,增加一定的投资是必要的,但更主要的办法应当是发动群众,眼睛向内,挖掘潜力。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更重要的是要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发扬敢想、敢说、敢做的共产主义风格。没有思想上的解放和思想的革命,也就不会有技术上的革命。经验证明,目前正在开展的技术表演赛、特别是联合技术大表演竞赛,是现代化工业企业中大搞群众运动的一项新的创举,是发动和组织群众参加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的一个最广泛最有效的形式。
必须加强协作互助,发扬共产主义风格。现代化工业企业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上下工序之间,日夜三班之间,部门之间,各个环节之间是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的。如果一个部门、一个环节跟不上,就影响整个企业生产的全面跃进。尤其像鞍钢这样大型的联合企业,要求更好地更密切地进行协作和配合。因此,首先要经常向广大职工群众进行“一盘棋”的整体观念教育,树立共产主义大协作思想,时刻把照顾全局、支援主体、支援别人放在第一位。其次,必须组织群众性的大协作。1959年以来,鞍钢曾以炼铁为中心,包括矿山、炼焦、烧结、运输;以炼钢为中心,包括炼铁、碎铁、耐火、运输;以初轧厂为中心,包括轧钢等有关单位;分别组织“一条龙”大协作。这个经验是成功的。以后又在普遍推行技术表演赛的基础上,在全公司范围内,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计划、统一行动,开展了联合技术大表演竞赛,不仅使厂矿内部车间之间、上下工序之间协同动作,并且使与它相联系的有关厂矿协同动作,从而保证了重点单位和一般单位、生产部门和辅助部门一齐跃进,推动了企业生产的全面提高。根据过去的经验,在组织企业内部大协作的同时,还要十分注意与全国全省的各兄弟企业之间的协作,这对于鞍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鞍钢目前是我国最大的钢铁企业,党中央、毛主席和全国人民都在万分地关怀着我们,殷切地期望我们,我们必须把工作做得更好,必须把生产数量更大、质量更好、品种更多的钢材和培养又多又好的人材来支援全国。
必须关心职工群众生活,厂内外一齐发动。关心职工生活,这是一个政治问题,是我们党在企业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必须贯彻执行“一手抓生产,一手抓生活”的方针,把生产、思想和生活三个方面同时抓起来。职工群众的生产劲头越大,越要注意职工群众的生活;越注意改善群众的生活,广大职工群众的劳动热情就越高涨。对于职工群众的生活,必须全面地关心,既要关心政治生活,又要关心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一方面要经常地了解职工政治思想情况,解决思想问题,进行共产主义教育,使他们认识到个人的、眼前的利益和集体的、长远的利益的一致性,使他们懂得迅速地建成社会主义、并进一步过渡到共产主义,才是工人阶级的最高利益。同时,又要尽可能的搞好生活福利和文化活动,让职工吃好、休息好、娱乐好,使广大职工得以经常保持旺盛的革命干劲和充沛的精力,更好地进行生产。同时,搞好职工生活,也要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把工厂管理和群众管理结合起来。关心职工群众生活,必须注意不能离开发展生产的基础去片面地强调生活,要本着勤俭的精神,学会将富日子当穷日子过,明确改善生活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生产更大的跃进。
大搞群众运动必须与加强企业管理紧密结合。随着群众运动的不断深入发展,必然要冲破旧的生产平衡,冲破一切束缚生产力的陈规旧律,打乱旧的生产秩序;同时要求及时地建立新的生产平衡、新的规章制度和新的生产秩序,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否则,就会影响群众的积极性,阻碍群众运动深入和持久的开展。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了,反过来又促进群众生产运动的开展。随着职工群众阶级觉悟的空前提高,各种革新的大量涌现,管理干部作风的转变,又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建立新的生产秩序,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加强企业管理工作,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也必须发动群众,大搞群众运动,使群众和领导结成一体,使自上而下的专业管理和自下而上的群众管理密切结合。要教育各级行政管理人员,树立为生产服务的观点、相信和依靠群众的观点,依靠广大群众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充实和健全新的工艺规程,使企业规章制度和生产上的工艺规程,真正成为广大群众智慧的结晶,更加切合生产实际的需要;引导他们跳出办公室的圈子,深入现场,深入生产实际,进行调查研究,总结群众的经验,同群众一道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更要充分地发动广大工人群众,吸引他们参加管理工作,并建立一套制度,使工人参加管理经常化。只有领导与群众密切结合,在企业管理工作上实行党的群众路线,才能使企业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促进生产的作用。加强企业管理是一项经常的事情,必须具有不断革命的思想;如果没有这种思想,就不可能实现企业管理工作的不断革命。事实证明,凡是在企业管理工作上坚持了不断革命的思想,在群众运动发展的各个阶段,经常不断地破旧立新的厂矿,群众运动就发展得健康,职工群众的生产热情就始终饱满;反之,群众运动发展到一定程度则停滞不前,职工群众的生产热情就大受影响。鞍钢在加强企业管理工作中,由于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破和立相结合,同时采取了不断革命的方法,因而使群众运动发挥了巨大的威力,促进了生产的蓬勃发展。当然,企业管理水平还有不少与生产的发展需要不相适应的地方,今后仍须不断改进和加强,绝不能有“一劳永逸”的思想。
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几年来无数事实证明,在鞍钢这样一个现代化的企业中,党的工作必须加强,党必须领导一切,而且也能够领导一切。实行党委统一领导,不但不会妨碍各个部门的工作,而且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会使各个部门的工作更协调,上下更协调,思想一致,步调一致,团结一致,共同为实现党所提出的统一目标而奋斗。企业里的党组织,要实行大权独揽,小权分散,发挥各部门的组织作用,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发挥工会、共青团的作用。企业里的党组织,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根据上级要求和本企业的具体情况,不断地提出新的任务,不断地发动群众,领导群众胜利地完成国家计划。这就要求我们在每一个时期善于抓住中心,提出明确的奋斗目标,发动广大群众,向这一目标去奋斗。中心抓住了,目标明确了,就会带动全面,推动生产全面跃进。要善于抓思想,要深入研究经济工作,但是要透过经济工作看到思想问题,特别是要抓住阻碍运动前进的带有普遍性的思想问题。把思想问题抓住了,解决了思想问题,也就推动了工作。当然,在解决思想问题的同时,也要解决实际问题,使工作愈作愈细致,尽可能地接近实际或者符合实际。要善于抓组织,抓党的组织、行政组织、工会组织、共青团组织。首先要这些组织为中心工作服务,同时也就加强了这些部门的工作。要在运动中注意考查党员、考查干部、发展党员、培养干部。要善于抓两头,带中间,注意发现新的东西,注意总结先进经验;同时又注意加强薄弱环节,注意帮助落后。鞍钢的经验证明,党组织抓住群众运动,通过大搞群众运动,来完成经济建设任务,其结果就不只是经济上的,而是思想、组织、经济上的全面丰收。企业党组织,要组织干部认真地学习毛泽东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注意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同不良倾向作斗争。特别是要不断地反对右倾,反对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在思想一致的基础上达到团结一致。
几年来,鞍钢在加强党的领导、大搞群众运动、组织生产跃进方面,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还有不少的缺点和问题。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和科学研究事业的高速度地发展,鞍钢必须而且也应该更好地发挥钢铁基地的作用。1960年是更好更全面跃进的一年,鞍钢担负着比过去更加繁重而光荣的任务。在不增加新设备的情况下,要生产出更多更好更新的钢铁产品;要向高(级)、大(型)、精(密)、尖(端)方向进军;要以更多的人力、物力支援全国。因此,必须继续坚持党的总路线,坚持政治挂帅,大鼓干劲,防止和克服骄傲自满、松劲情绪,兢兢业业,努力做好我们的工作,把群众运动推向新的高潮,在实现1960年开门红的基础上,乘胜前进,切实做到月月红、季季红、红到底,大力支援全国工农业生产建设事业的大跃进。


第7版()
专栏:报刊文摘

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要不断调整
在党中央和毛主席领导下,我国人民坚持总路线,坚持大跃进,坚持人民公社,又在1958年大跃进基础上实现了1959年的继续大跃进,并且提前三年完成了第二个五年计划主要指标。三大法宝和两年的继续大跃进,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既是高速度,又是按比例地持续跃进的新阶段。高速度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总路线的灵魂,是我国人民的强烈愿望。
社会生产力包括人和物这两个要素。人是社会生产力的主体,所谓人,指的是具有一定的政治思想觉悟,和具有一定的生产经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物是社会生产力的客体,所谓物,包括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人和物两个因素互相结合,构成社会生产力。在人和物两个要素中,我们认为,人总是首要的生产力。革命阶级本身是一种最强大的社会生产力,也是社会生产力的代表者。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贫农和下中农,就是社会生产力的代表者。他们要求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要求高速度建设社会主义事业,要求调整和改进生产关系,要求冲破一切腐朽的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中的其他不适用部分。这些要求就是社会生产力要求发展的宣言,就是时代要求前进的号角。党中央和毛主席一直是同群众共呼吸的,集中他们的要求,制订成为总路线,由总路线而产生的大跃进,以及适应大跃进需要而出现的人民公社,当然是完全符合生产关系同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发展相适应的客观规律。
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决定的,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但是,一当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产生出来之后,又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对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发生重大的反作用。生产关系可以起解放、推进生产力的作用,同样可以起束缚、阻碍生产力的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也是如此。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不但有一般的反作用,而且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中,在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中,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在一定的条件下,又转过来表现其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当着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时候,生产关系的变更就起了主要的作用。当着如同列宁所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列宁全集”第四卷)的时候,革命理论的创立和提倡就起了主要的决定的作用。当着政治、文化等等上层建筑阻碍着经济基础的发展的时候,对于上层建筑的革新就成为主要的决定的东西了。我们承认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对于生产力、经济基础的巨大反作用,承认在一定条件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地位可以互相转化,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反转来成为主要的决定的东西,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这正是坚持了辩证唯物论,避免了机械唯物论。
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发展的历史,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发展的历史。但是,这两个规律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是彼此孤立地绝缘地互不相谋的,而是密切联系、互相结合的,生产关系一定要和生产力性质相适应的规律,总是结合上层建筑一定要和经济基础相适应的规律,来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当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已经同旧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的时候,新的先进的观念、理论就应运而生。在社会生产方式新陈代谢的历史过程中,对于旧的生产方式的斗争,总是批判的武器先于武器的批判,当然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但是,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马恩全集”第一卷)这种新的先进的观念、理论,同旧的保守的反动的观念、理论进行剧烈的斗争,不但可以动员人民而且可以组织人民来改变旧的落后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先进的社会制度,改变旧的落后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先进的生产关系,扫除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使生产力能够迅速向前发展。无产阶级革命是以公有制代替私有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可能在资本主义社会母腹中形成,因此,对于无产阶级说来,思想的变革先于政治的变革,政治的变革又先于经济的变革,取得政权只是革命的开始,不是革命的结束。
我们党诞生之后,领导中国人民,经过二十多年的国内战争,用暴力手段夺取了政权,彻底打碎了反动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然后又进行了经济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了资本主义的所有制和个体所有制,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从而促使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但是,仅仅有经济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还是不够的并且是不巩固的。所以,还必须进行政治战线、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正是由于我们不仅取得了经济战线上的基本胜利,而且又进一步取得了政治战线、思想战线上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胜利,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振奋,干劲冲天,这才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大跃进的道路。人民公社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产生出来的。
先进理论先进的思想,对于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农业合作化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人们曾经认为,没有拖拉机就谈不到合作化,因此就主张“砍掉”合作社。可是毛泽东同志的先进理论认为,广大的贫农和下中农是热烈要求合作化的,经过互助组、初级合作社和高级合作社,有了党的领导和群众自己的经验,在没有拖拉机的条件下,合作化不仅可以实现,而且可以逐步提高。在我国农村中不但实现了高级合作社,而且建立了人民公社,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因而使我国农业的机械化也成为可能的事情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可以说是我们的党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创造性发展。
为了在将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对上层建筑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改善,以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对生产关系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改善,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发展和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使两种公有制并存局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的全面的全民所有制。不断巩固和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共产主义关系。不断增长分配方面的共产主义因素,把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
(摘自上海“解放”1960年第三期评论:“高举总路线的红旗前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