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2月11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中华全国学生第17届代表大会决议
新华社10日讯 中华全国学生第十七届代表大会,今天通过决议,全文如下:
中华全国学生第十七届代表大会于2月4日到10日在北京举行。大会期间,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同志以及党和国家的其他领导同志接见了出席会议的全体代表,党中央的深切关怀,给了我们以极大的鼓舞。大会听取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同志的指示,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周扬同志关于“目前形势和共产主义教育问题”的报告,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王光伟同志“关于国家经济形势”的报告,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同志“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报告。这些指示和报告,使我们进一步认清了当前国内外的形势,给我们明确地指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大会一致拥护党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指示和教导。党中央的领导同志教导我们,要认清共产主义的远大前途,以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培养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学习态度和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要坚持参加体力劳动,刻苦读书,开展科学研究。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在党的“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的指导下,沿着“又红又专”的道路,努力攀登科学文化的高峰,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作出有益的贡献。大会号召全国同学,永远听党的话,听毛主席的话,为坚决贯彻执行这些指示而坚持不懈的努力。
大会完全同意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十六届委员会“又红又专,攀登科学文化的高峰”的报告。一致通过了“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章程”。大会认为,报告和章程确切地反映了四年多来我国广大同学的巨大的深刻的变化,正确地提出了现阶段全国高等学校同学的任务。大会号召全国同学按照这个报告和章程的精神,鼓足更大的干劲,跃进再跃进!


第4版()
专栏: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章程
新华社10日讯 中华全国学生第十七届代表大会今天通过了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章程。全文如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会定名为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
第二条 本会的任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全国同学,积极响应毛主席“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号召,贯彻执行党的“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努力培养自己成为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高度发展的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并加强同社会主义国家学生的团结,发展同各国学生的友好合作,支持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为实现人类的持久和平和进步事业而努力。
第三条 本会参加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为团体会员。
第二章 会员
第四条 凡赞成本会章程的高等学校学生会,均可加入本会为会员。
第五条 会员的权利和义务是:
(一)对本会工作有讨论、建议和批评的权利;
(二)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三)有遵守本会章程,执行本会决议和缴纳会费的义务。
第三章 组织和职权第六条 本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第七条 本会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委员会。全国委员会由各会员团体协商推选组成,全国委员会委员每届任期四年。委员团体认为必要的时候,对自己所选派参加全国委员会的代表可以撤换和递补。
第八条 全国委员会选出一委员为主席,若干委员为副主席,组成主席团。在全国委员会闭会期间,由主席团负责领导会务。
第九条 全国委员会的职权是:
(一)听取和审查主席团的工作报告;
(二)讨论和决定本会的工作任务;
(三)修改本会章程;
(四)选举全国委员会主席、副主席。
第四章 高等学校学生会和市学生联合会
第十条 高等学校学生会的任务是在党的领导下,在共青团的帮助下,推动同学不断提高共产主义觉悟,努力读书,组织同学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生产劳动、科学研究和文化体育活动。凡在校学生不分民族、性别、宗教信仰,均可为学生会会员。
全校学生代表大会(或全校学生大会)审查和决定学生会的工作,选举学生会委员会。学生会委员会设主席一人、副主席若干人主持日常工作。
第十一条 在高等学校较多的城市中,可由本会各会员团体组成市学生联合会,即全市高等学校学生会主席联席会议。
它的职责是协助各校学生会进行工作,组织有关全市性学生的活动。
市学生联合会推选主席一人、副主席若干人主持会议和工作。


第4版()
专栏:

十年如一日坚持办业余教育
耀城农民业余学校为公社培养了大批人材
主要经验:用不断革命的精神教育学员,使他们长期坚持学习;同时根据形势的发展,逐步增设业余高小班、初中班和高中班,保证了学员的文化技术水平持续提高。教学紧密结合生产,并根据需要补充教材。注意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使学校不断巩固。党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带头学习,为群众树立榜样。
本报讯 陕西省铜川市耀城人民公社耀城解放生产队农民业余学校(以下简称耀城农民业余学校)在党的领导下,十年如一日坚持举办业余教育。在这里学习过的不少学员,成了公社的农业技术员,创造了高产纪录。许多学员还学会了开拖拉机、电动机、电磨、柴油机等。
这个学校的教学密切围绕当地的生产实际。如以蔬菜生产为主,学校就经常请有经验的菜农和公社蔬菜试验站的技术干部给学员讲课。在教学过程中,还注意把课堂讲解和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如小麦发生条锈病,教师就下田给学员讲解“防治病虫害”一课,使学员们都能识别发病麦叶,并掌握了防治的方法。这个学校的教材还经常根据形势需要加以补充。如在政治课中曾经增加了“高举总路线的红旗前进”、“人民公社好”等新内容。农业常识课曾经增加了有关柴油机、电动机、拖拉机、硫酸铵、氮肥、电磨、双轮双铧犁等新教材。为了加深学习效果,学校经常组织学员参观访问公社的拖拉机站、农具修配厂等;还和铜川市文化馆订立借阅合同,使学员先后借阅书三千多本次。许多学员都看了“米丘林”、“农村电气化”等书。他们每周还举行一次读书座谈会,座谈读书心得。学员们在业余学校能够学到知识,学习的劲头就很大。
耀城农民业余学校是在不断地巩固、提高中坚持下来的。学校成立以后,耀城解放生产队党支部就用不断革命的精神,教育学员坚持学习。如有的脱盲学员满足现状,认为“庄稼汉识几个字就行了”。党支部立刻向学员讲清“社会主义是天堂,没有文化不能上”的道理,号召脱盲学员“更上一层楼”,继续攀登文化科学的高峰。这就及时克服了学员中的错误思想。为了巩固扫盲的成果,他们采取了“扫除一个,巩固一个”的办法,防止回生复盲现象。一有学员达到脱盲标准,立刻进行验收,发给扫盲毕业证书,随即编入业余高小班继续学习。对还没有达到脱盲标准的学员,肯定他们的学习成绩,并向他们说明迟脱盲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经常学习,勉励他们继续努力,并由教师加强个别辅导。为满足脱盲学员继续学习的要求,这个学校在扫盲班的基础上,逐步开设了业余高小班、业余初中班和业余高中班。
为使业余教育坚持下去,党支部书记担任校务委员会主任,支部委员都参加学习。书记侯志义有病还坚持到校学习。学员看了,感动不已,表示决不轻易缺课。同时,党支部定期讨论学校工作,规定一般会议不得占用学校的教室,一般工作不得占用学习时间,并根据农事季节,统一安排了生产和学习时间。1958年大炼钢铁时,党支部就提出:让路不停车。他们派教师随同学员到炼铁炉旁,边炼铁边坚持教学。这所学校特别注意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使学校不断巩固。业余高小班刚成立时,有人追求形式,仿照普通小学课程设置,学员都感到课开得太多,而有关生产的教材太少。党支部发现后,立即组织师生反复讨论研究,使大家一致认识到:业余教育必须结合生产。学校随即改进教学,开设了政治、文化、技术三门课。教师们还收集农谚、丰产经验、好人好事等编写了教材。
耀城农民业余学校能够长期坚持,越办越好,原因之一是依靠群众不断地克服了困难。初办时,学校一无所有。党支部一面发动群众支援,一面教育师生自力更生。群众一听说办自己的学校,都热情地捐这送那。没有教室,群众就捐料献工,三天修起了两间教室。缺少教师,不少人就挺身而出,担任教学。桌椅不够用,群众自动把八仙桌、床板、风屏等借给学校。师生们都本着“勤俭办学”的精神,自制粉笔、黑板等。十年来,这个学校没有花过政府一文钱。
(张安南)


第4版()
专栏:

徐学惠满面春风到北京
欢迎的人们争握“中苏友谊之手”
据新华社10日讯 带着“伟大的中苏友谊之手”归国的徐学惠,今天早上乘火车回到北京。
满脸笑容的徐学惠刚下列车,欢迎她的人们就拥上去争着握她的“中苏友谊之手”。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办公厅主任丁冬放在车站上发表讲话说:“当徐学惠同志带着这双中苏友谊之手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时,使我们不能不联想到苏联人民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他代表中国人民银行的全体职工衷心感谢苏联人民的伟大友谊。徐学惠向欢迎她的人群激动地说:“中苏友谊之手给了我无穷的力量,使我恢复了劳动的能力,鼓舞我去刻苦学习、努力工作。我将用这双手为祖国的建设,为不断发展与巩固伟大的中苏友谊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到车站上欢迎徐学惠的有内务部、中共中央财贸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中共云南省委财贸部的代表等。
徐学惠是在2日满载着苏联人民的深情厚谊从赤塔乘火车回国的,她在4日到达沈阳。在沈阳期间曾先后向四千多名工人、学生、机关青年、共青团干部和银行工作人员作了报告。
(附图片)
右图:2月10日,徐学惠在第十七届学代会上和女工出身的大学生赵桂兰相见。她们说:我们的手都是党给我们的。我们要用这双手,为党、为人民做更多的工作。 新华社记者 谢琍摄


第4版()
专栏:

班禅额尔德尼等到兰州
新华社兰州10日电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代理主任委员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和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帕巴拉·卓列朗杰,在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副部长、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汪锋和中共西藏工委副书记周仁山陪同下,今天上午乘专车从北京到达兰州。中共甘肃省委第一书记张仲良,甘肃省省长邓宝珊,人民解放军驻兰州部队负责人徐国珍少将,政协甘肃省委员会副主席马惇靖、吴鸿宾,兰州市市长孙剑峰等都到车站欢迎。
今天上午,中共甘肃省委第一书记张仲良、甘肃省省长邓宝珊和班禅额尔德尼在宾馆作了亲切的交谈。下午,班禅额尔德尼等乘车参观了兰州市容、工人文化宫和五泉山名胜区。


第4版()
专栏:

罗马尼亚科学院代表团到京
郭沫若院长接见代表团
新华社9日讯 以亚力克山特鲁·科达尔查院士为首的罗马尼亚科学院代表团今天乘飞机到达北京。代表团是根据中罗两国科学院科学合作协定的规定,来我国签订中罗两国科学院1960年科学合作的执行计划和进行友好访问的。代表团成员有维尔基尔·雅诺维奇教授,华西列·华西列斯库教授和罗马尼亚科学院对外联络局局长洛海奥·阿斯旦列扬努。
到机场欢迎的有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有训、地学部主任尹赞勋、生物学部副主任林镕、联络局局长王拓等。
罗马尼亚驻华大使馆一等秘书巴什基洛也到机场欢迎。
新华社10日讯 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今天下午接见了罗马尼亚科学院代表团团长亚力克山特鲁·科达尔查院士和代表团团员维尔基尔·雅诺维奇教授、华西列·华西列斯库教授和罗马尼亚科学院对外联络局局长洛海奥·阿斯旦列扬努。
接见时在座的有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劲夫、吴有训,地学部主任尹赞勋、生物学部副主任林镕、联络局局长王拓等。


第4版()
专栏:

日本“前进座”剧团到京
新华社10日讯 日本“前进座”剧团一行六十八人,由团长河原崎长十郎、副团长中村玩右卫门、宫川雅青率领,在今天下午乘火车到达北京。这个剧团是应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邀请来中国访问演出的。
客人们在北京车站上受到了中国亚非团结委员会主席廖承志,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阳翰笙等的热情欢迎。首都的演员们向客人们赠送了鲜花。在欢迎的行列中还有著名的文艺界人士田汉、欧阳予倩、吕骥、马少波、吴雪、欧阳山尊、李少春、袁世海等,他们当中的不少人都曾经到过日本,今天老友相见,握手拥抱,情谊深厚。
在北京的日本和平人士西园寺公一和朝鲜和平人士黄凤九,也到车站欢迎。
河原崎长十郎团长代表“前进座”剧团在车站上讲话,向在共产党和毛主席领导下取得了伟大成就的中国人民表示敬意。他说:我们这次接受中国朋友们的邀请来华访问演出,是受到日本人民的鼓励的,他们希望微小的我们,通过这一文化交流,成为两国友好与恢复邦交的桥梁。因此,日本人民从心里祝贺并欢送了我们。
他说:前进座剧团的创办人之一中村玩右卫门同志曾经长期在中国受到各位朋友的照顾。这次克服了不少困难,在离别中国五年之后的今天,又能够精力充沛地站在北京车站了。这可以说是两国人民紧密团结力量的结果,对此,我们衷心表示感谢。
他说:岸信介政府违反日本人民的意志和愿望,与美帝国主义进行勾结,签订了新的“安全条约”。但是,到现在为止的人类的历史证明,它是一定要破产的。
他最后说,这次我们的演出,是受到了两国人民所亲密结成的友谊与要求世界和平的力量所支持的,我们相信演出一定获得成功。再一次对于各位诚恳的欢迎表示感谢,我们决心努力使这次演出成功。
团长的讲话,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日本“前进座”剧团在它成立的三十年来,一贯是以改革日本民族戏剧、尽瘁于民族进步和世界和平为职责的歌舞伎剧团。他们在访问中国期间,将演出“劝进帐”、“俊宽”、“鸣神”、“佐仓宗五郎”等四个优秀剧目。


第4版()
专栏:

友谊花开朵朵红
苑志维 于振江
源远流长黑龙江,中苏人民住两旁;
团结互助亲兄弟,友谊花开朵朵红。
居住在我国东北部边疆黑龙江省黑河专区的人民,用这样的诗句来赞美他们同黑龙江北岸苏联阿穆尔州人民的深厚友谊。他们虽然隔着一条友谊的河水,但相处的却亲如手足,友谊的故事说不完也写不尽。在黑河地区的土地上,栽培着苏联人民赠送的优良种子;在草原和牧场上,奔驰着苏联人民赠送的优良马种;而苏联远东的苹果树,也在黑河地区的土地上,像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一样开花结果了。
友谊的种子
在黑河专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的试验田里,培育着苏联阿穆尔州的三十多个优良农作物品种,其中包括小麦、大豆、玉米、马铃薯、甜菜等。在苏联阿穆尔州国家农业试验站的土地上,也生长着我国的“甘肃九六号”合作六号小米和紫花四号大豆等十多种优良品种。这些,都是黑河专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同苏联阿穆尔州国家农业试验站互相赠送的。
1958年,苏联阿穆尔州农业科学技术工作者,应邀来黑河专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参观。当苏联朋友们了解到黑河地区由黑龙江省南部引进来的大豆品种产量不稳定的情况,回国后就送来了经他们苦心培育四十多年的、具有高产、早熟、抗寒、含油率高等特点的“阿穆尔四一号”和“礼炮二一六号”两个大豆优良品种。这两个大豆优良品种,黑河专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这一年在试验田里培育成功。去年在全区发展到六千亩,秋天获得了良好的收成,比当地品种普遍增产10%到30%。今年黑河地区计划继续扩大种植到三万多亩。
在苏联阿穆尔州国家农业试验站的试验田里,培育着我国的农作物品种,每当黑河专区农业工作人员应邀前去访问时,苏联朋友总是要请中国同志先去参观这些试验田。苏联朋友意味深长地说:“在中国的土地上种上了苏联的农作物种子,在苏联的土地上种上了中国农作物种子。这些种子就像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一样,正在不断开花结果。”
友谊良马遍黑河
著名的“黑河大马”,是苏联马种和黑河当地马的杂交种。黑河人民把这种身材高大、挽力强的优良马种誉为“友谊马”。这种“友谊马”,现在已遍布黑河专区黑龙江沿岸的各个乡村。国营黑河北方畜牧农场繁殖了二百多匹,成了“友谊马”的重要繁殖基地,不断为全区各国营农场、人民公社发展畜牧业提供着优良马种。
还是在1957年1月,苏联阿穆尔州各集体农庄为了帮助黑河地区改良马种,赠给了黑河专区人民二十五匹优良的马种,其中有能拖载一万斤重的“苏维埃重挽马”和“奥尔洛夫马”。送来时,苏联阿穆尔州苏维埃执行委员会主席科马洛夫,亲手把这二十五匹马的全部档案交给了中共黑河地委第一书记王树棠。在赠马仪式上,科马洛夫同志说:这些马是阿穆尔州各集体农庄挑选的最好马种,它带着苏联人民的心意来到了中国,愿它为发展黑河地区的畜牧业和农业贡献力量,让这些象征中苏友谊的马遍布黑河专区。现在,苏联朋友的愿望实现了。这二十五匹良马种经过三年多的时间,已繁殖了二百多匹。
友谊果树扎下根
苏联阿穆尔州培育出来的苹果,个大、味美、产量高,两三个就有一斤重。现在在黑河专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的果园里,栽植了几十株这种大苹果的树苗。
1958年秋天,苏联朋友应邀到黑河专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参观时,看到这里的工作人员把我国内地的苹果树在寒带培育成功,非常称赞。但是这种果树适应性还不太强,果实较小。为了帮助黑河专区发展水果生产,他们回国后送来了六十株苹果树苗。去年春天,在黑河专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的果园里,就出现了“早熟安东诺夫卡”等六个新品种的苹果树苗。以后,苏联朋友每到这里都到果园里看一看。苏联朋友看到这些果树苗全部成活,高兴地说:“这是友谊的果树苗,它已扎下了根子,将来一定会结出象征中苏友谊的大苹果。” (新华社)


第4版()
专栏:

今日哈萨克草原
本报记者 谈风 丁文
乘汽车从乌鲁木齐南行百余里,爬过几道山口,便到了天山草原上东风人民公社甘沟大队的新居民区。记得1957年我们到这里时,山坡上只有几间寥寥可数的土房子。不过两年多光景,长长的一条新街道隐没在层层叠叠的云杉丛林里。紧靠大街,出现了一排排粉刷洁白的新房,这就是下山定居的哈萨克牧民的定居点。厂房、学校、医务所、供销社和畜牧兽医站建立在大街两旁。早晨,牧民们驱赶畜群到山上长坡放牧,运送肥料的拖拉机、爬犁、马车往来不绝。“红领巾”骑着马急急赶到学校去上课。寂静了多少年的山沟,如今是一片生气勃勃的景象。
大队的干部告诉我们,“穷甘沟”在公社化一年中,各方面都发生了惊人变化。一年以前,这里还是一个只有七十户人家的小山村,现在已经变成了二百八十户农牧民的居民区了。八个牧业社和农业社组成了甘沟大队,在这里大兴土木,建造了一批住房、食堂和厂房,二百户左右的哈萨克牧民走出深山,定居在这里,农牧并举,大搞多种经营。1959年大队的大小牲畜由一万零六百多头增加到三万九千九百多头,四千八百亩荒地变成了绿洲,制造奶粉、烧砖、肉食加工、运输等副业像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真是队队提高生产,户户增加收入。社员每个劳动日工资从1958年的三角,提高到一元,全大队五百多户农牧民全部增加了收入。
真正的牧民
一天上午,我们访问了孩子多、劳力少的老牧民塔里特拜。我们到塔里特拜家时,主人正到山上给就要生产的母牛拉草去了,他的妻子正在烧奶茶。屋子很宽大,木箱上整齐地放着一大叠被子,屋子中间安放着一个洋铁皮炉子,炉火烧得很旺。一进门就使人感到主人的光景是颇不错的。当我们正和主妇拉家常时,一个精神健旺的老人进来了,这就是塔里特拜。塔里特拜在旧社会时没有牲畜,一家人都给牧主放羊,妻子给人家挤奶子,劳动一年只能换回几斗青稞糊口。到了冬天,全家挤在一个不挡风雪的破毡子帐篷里,孩子冻的哇哇哭,他自己是一张羊皮穿四季,五十多年没有穿过一件新衣服。解放了,塔里特拜痛苦的生活才算到了尽头。他兴奋地对我们说:“共产党的眼睛比‘胡达’(上帝)眼睛亮,刚一来就召集我们十八户穷人开会,并救济了我九只羊,使我第一次成了有牲畜的真正牧民。”从此,塔里特拜一家人的生活一天一天好起来,但是塔里特拜内心有一件事不安:自己快七十岁了,六个孩子又小,年年靠政府救济,共产党的恩情天高地厚,可我什么时候能靠自己劳动过活呢?每一次领救济粮走到乡政府门前时,他的脚步就迟缓下来。公社化之后,塔里特拜的这个问题解决了。公社实行了伙食供给制,每月全家还领到三十多元的工资。除去吃饭,去年光工资收入就有五百多元,塔里特拜第一次由老超支户变成了有余户,五个大孩子都缝了新衣服,买了新鞋袜,他的妻子有生以来第一次穿上了高筒皮靴。十七岁的大儿子由政府供应全部费用上了高中,十三岁的女儿上了小学。谈到这些,老人笑的合不拢嘴。这位老人现在越活越年青,越干越有劲,每天早出晚归,赶着牛群到向阳山坡放牧,他放牧的八十九头母牛,已经生了八十五头小牛,全部成活。“星星赶月亮,我靠的是共产党!”这是临别时老人对我们说的一句话。
妯娌模范
公社化使草原上出现了许多新鲜的事情,千百年来只能挤挤牛奶、看守帐篷的哈萨克族妇女走出了帐篷,分别担任了畜牧兽医技术员、工人、会计、保健员,发挥了她们的才智。
在定居点上有一对年轻的妯娌,嫂嫂哈英加玛勒在奶粉厂工作,弟媳孜来汗是大队畜牧兽医技术员。她们工作都很出色,去年年底同时被选为劳动模范,一起出席了全县劳模大会。最近两个人又双双加入了共青团。那里的老小牧民都争夸这一对模范妯娌。
孜来汗开始学习给母羊作人工配种时,有些人取笑她说:“孜来汗,年轻媳妇怎么干这一行!”她毫不介意地说:“这和你们种庄稼一样,有什么好笑的?”我们看见孜来汗时,她正住在乌拉孜家里,帮着接羊羔。乌拉孜是这个放牧组的组长,他们共牧放着二百八十只生产母羊,这群母羊都是去年8月间由孜来汗进行人工授精的。乌拉孜的妻子告诉我们:“孜来汗可真是个能干的媳妇,她帮助配的二百八十只母羊没有一个空胎,我们的羊羔又要丰收了。”
哈英加玛勒和大队里六十名妇女担任了奶粉厂的制作员,她们用自己的双手把牛奶制成洁白的奶粉。去年她们生产了二万三千多公斤奶粉,为大队增加了十四万多元的收入。
愿望实现了
公社化以后,实现了农牧业结合,世代逐水草而居的哈萨克牧民定居下来,参加了农业生产。我们到甘沟大队时,正碰上一个哈萨克小伙子熟练地驾驶着拖拉机。在这群山环抱的草原上能看到牧民开拖拉机,实在叫人兴奋。
六年前的一个晚上,有一部拖拉机开进了天山草原,机器的轰鸣声震撼山谷。从未见过拖拉机的牧民都站得远远的,指指点点的议论着。十三岁的木汗莫德不顾大人的拦阻,跑到拖拉机旁边,用好奇的眼睛上下打量着。只见这个庞大的铁家伙,闪着两只碗大的眼睛,一个年轻的战士稳稳地坐在上边,后面拖着一大车木料,像马一样向前跑去。木汗莫德看的出了神:“这个解放军一定是个英雄,不然几十匹马拉不动的大车,他怎能拖着跑?”从此,木汗莫德下定决心要当个拖拉机手。
公社成立了,甘沟的六个牧业社和两个农业社合并成一个大队。这一来,木汗莫德盼望开拖拉机的愿望也越来越迫切了。去年6月,甘沟大队买了一部拖拉机,木汗莫德接到了调他给拖拉机手当助手的消息。这个像从天上降下来的喜讯,使木汗莫德高兴的一夜没有合眼,从第二天起只要大路上一有马达的响声,他就要跑到大路边看一看是不是拖拉机来了。他这样整整等了十天,拖拉机来了。
新的困难又来了,拖拉机手柯德福不会说哈萨克话,木汗莫德又不会讲汉话,怎么办呢?他就天天细心观察柯德福的每一个动作,把所有的机器名称都拼成哈萨克文记在本子上。收工了,他仍留在拖拉机旁,一边擦着机器,一边揣测柯德福的手势。夜里别人都睡着了,他还躺在床上念叨油门排挡的作用,一碰见哈萨克族的拖拉机手,他便把自己记下来的难题,一次一次地请教他们。艰苦的学习使木汗莫德在两个月的时间内熟悉了所有的机械名称和它们的性能,一个人可以驾驶着进行短途运输了。最近我们看见他的时候,不仅驾驶技术很熟练,就是机车发生了小毛病,他也完全能单独修理了。
新式婚礼
贫苦牧民司马益和加娃勒推延了三年的婚礼,最近终于举行了。新娘的母亲卡一赞打破了哈萨克的老习惯,不要女婿在婚前送马、送金钱,并且把女婿请到自己家里举行“新式”婚礼。远近牧民把这件婚事当作一段佳话传述着,说这是公社化带来不寻常的新气象。在旧社会,哈萨克牧区流传着买卖婚姻制,巨额财礼和繁复的婚仪耗费,使贫苦牧民结婚像攀登高山一样困难。本来牲畜就很少的牧民,常为娶一个妻子弄得倾家荡产。解放以后,政府颁行了新婚姻法,废除了买卖婚姻制度,青年男女才有了自由选择对象的权利。但是,旧习惯势力在人们思想上的影响,还不能一下子清除干净。这就是司马益和加娃勒婚事拖延的原因。
司马益和加娃勒是一对青梅竹马的朋友,合作化后,他们在共同劳动中彼此相爱,1957年就订了婚。按照当地习惯,订婚之后,隔一段时间就要结婚。但是卡一赞心里有一个疙瘩没有解开。加娃勒是她最钟爱的小女儿,她想让女儿出嫁时“光彩”一些,可是司马益家里人口多,并不富裕。从女儿订婚那一天起,她就怀着这种矛盾心情,踌躇不决。年轻人从脸色上探知老人的心思,不知有多少次两个人在泉边林下喁喁私谈,但怕老人反对,一直没有开言。婚期一再推迟,一拖三年,一直到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实行了吃饭不要钱,劳动有工资,这才改变了卡一赞的思想,终于向女儿开了成亲的口。当我们向卡一赞老夫妇祝贺他们女儿的婚事时,老人们得意地说:“两人都是我们跟前长大的,图个心投意合。虽然没有送什么东西给我们,但现在公社化了,有吃有穿,两人又都有工作,还愁将来没有好生活!”
(附图片)
赵志方插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