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12月27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在支援农业生产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教育事业
韩容鲁 庄彝尊
1958年以来,在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的胜利的鼓舞下,吉林省的教育事业获得了飞跃的发展,教育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这使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党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的完全正确。当前,全国人民正在根据党中央所制订的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深入地开展以粮、钢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教育工作如何才能适应这个方针和运动的要求,并且在这样的前提下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提高?这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
根据吉林省这几年来的实践经验,我们认为:教育工作在几年来连续大跃进的基础上,必须认真地进行调整、巩固、充实和提高。而在教育事业的发展上,必须认真贯彻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国家办学和厂矿、企业、人民公社办学并举,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成人教育与儿童教育并举,全日制学校与半日制学校(这里指的是半工半读和半耕半读的学校。下同)、业余学校并举,学校教育与自学(包括函授学校、广播学校)并举,免费的教育与不免费的教育并举等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只有采用这样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实行全党全民办学,才能更好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多快好省地发展教育事业,保证国家重点建设和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的需要,满足广大劳动人民,首先是农民提高政治、文化、技术水平的迫切要求,适应国民经济全面跃进的新形势。
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有计划、按比例。这首先是为我国的经济建设的发展主要是农业的发展所决定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教育事业的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归根到底也要取决于农业能够向它提供多少人力和物力。在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条件下,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从注意为农业节约劳动力和同时注意为农村培养有觉悟有文化有技术的劳动者这两个方面出发。这就是说教育事业为了适应农业的发展,必须对全日制、半日制学校和业余、职业等各类学校之间的比例作适当的安排。其次,这也是为教育事业本身所决定的。比如说,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只有分别多于高级中学和大学,才能保证高级中学和大学的招生数量和质量。但是,如果高级中学和大学的数量过少,也不能满足国家建设对高级中学和大学毕业生的需要。这就要求各级学校之间也要有一个合理的比例。只有这样,教育事业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事业、特别是适应农业发展的要求,并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使教育事业本身得到发展。
教育的普及与提高,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是对立的统一。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普及工作和提高工作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人民要求普及,跟着也就要求提高,要求逐年逐月地提高。”“这种提高,不是从空中提高,不是关门提高,而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这种提高,为普及所决定,同时又给普及以指导。”教育工作也是如此。我们不仅要善于普及教育,还要善于办好教育,提高质量,使普及与提高结合起来,做到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的指导下普及。在教育事业的规划与安排上怎样具体地体现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呢?我们认为,当前全日制学校应当侧重担负提高的任务,半日制学校和大量的业余学校应当很好地担负起普及的任务。就学校教育来讲,普通教育,主要是小学与初中应当是担负普及的任务,而高等教育应该是担负提高的任务。当然,它们又是一个紧密联系而不可分割的整体。
几年来,吉林省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已经发挥了显著作用。扫除青壮年中文盲的任务不久即将完成,小学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小毕业生除有相当数量的人从事工农业生产外,基本上都升入了各类全日制与半日制的初级中等学校。高等学校与中等专业学校为国家培养了与正在培养着大量的建设人材,为工农业生产输送了与继续输送着大批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觉悟和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些成绩是巨大的,必须首先予以肯定。但是,从贯彻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出发,从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出发,从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教育事业出发,从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出发,也还应该看到,在吉林省教育事业的规划与安排中,也还有一些具体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
加强农业生产战线的劳动力,是贯彻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的重要环节。但是,几年来,由于吉林省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增长率的迅速提高,教育事业占用劳动力的数字也在不断加大。其中占劳动力比例最大的是高级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和高等学校的在校学生。他们绝大多数是十六周岁以上的青年。因此不难看出,要节约劳动力,必须对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的发展,进行妥善安排。发展速度要适当。为了照顾高等学校招生的数量和质量的需要,高级中学可以有所发展,但也要有一定的比例。这样,既符合事业发展是波浪式的前进的客观规律;又可以有相当数量的一批十六周岁以上的、有文化科学知识的青年,直接参加生产,满足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满足本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要。这些青年还可以通过业余学习继续受到高中以至高等教育。
全日制学校与半日制学校、业余学校并举,必然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在这三类学校中,业余学校应该是大量的,半日制学校也应该占有相当的数量,并与全日制学校保持一定的比例。这是贯彻执行“两条腿走路”方针的主要一环;更是贯彻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节约劳动力,逐步消灭城乡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差别的重要措施之一。就吉林省当前的情况来看,业余学校有了很大的发展,不但有为数很大的业余初等学校,还有相当数量的业余中等学校,并发展了少数的业余高等学校。半日制的初级中等学校也有所发展,特别是创办了农业(职业)中学,但同全日制学校作比较,在校学生的比例还不大。当前大多数全日制学校,特别是中等专业学校和高等学校,集中分布在大、中城市,绝大多数的高中和完全中学集中于较大的城镇。今后为了使广大农村的青年学生避免远离农村,并迅速、有效地为农村补充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觉悟的,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的劳动后备力量,克服与防止农村青年弃乡就城,喜脑力劳动厌体力劳动的错误思想倾向,必须在调整学校分布网的同时,认真调整全日制与半日制中等以上学校发展的比例关系。放缓全日制初级中等学校的发展,适当发展半日制的初级农业(职业)中等学校,使全日制初级中等学校和半日制初级中等学校在校学生能够保持一定的合理的比例。各级中等职业学校、技术学校都要实行半日制。中等专业学校、县办大学、厂矿企业举办的速成高等专科学校,也都要尽可能改为半日制,以便广大农村知识青年和一部分城市青年毕业后能够留在农村或工矿企业,为工农业生产特别是为农业机械化与农业技术改造培养后备力量。
把各级各类学校的比例关系安排好,可以保证各类学校的招生质量,也可以保证广大青、壮年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得到参加学习和继续深造的机会,这样既有利于生产又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和提高。要合理地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一方面,各级全日制学校的毕业生除了一部分升学外,其余的就会回到生产岗位,参加业余学习;半日制学校在校学生,是以一半的时间来参加生产劳动,一半的时间来学习,因此可以说已经有一半的人投入生产劳动了。而毕业生除了大部分回到生产岗位参加业余学习外,也可以有少部分继续升入上一级半日制或全日制学校。另一方面,全日制各级各类学校的发展,也应该是小学大于中等学校,中等学校大于高等学校,使初级中学毕业生同高级中学招生数量之间,使高级中学同高等学校的招生数量之间,保持一定的合理比例。这样,可以使各级各类学校的招生都有选择的余地,各级学校的毕业生又都有一部分可以直接投入生产,参加业余学习。
普及与提高全民教育的关键,首先在于继续普及小学教育,实行七周岁儿童入学。只有如此,才能为普及中等教育和发展提高高等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才能从根本上有效地避免在小学与初中出现超龄生的现象,也才能在扫除文盲任务完成以后从根本上杜绝文盲的产生。几年来,吉林省虽然已经基本上普及了小学教育,但广大农村还有很大一部分儿童的入学年龄推迟到八岁、九岁甚至十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村庄分散,而小学过于集中,不便于儿童就地入学。因此,继续普及小学教育,解决七周岁儿童入学的根本办法,就是认真实行国家办学与厂矿、企业、人民公社办学并举的方针。在农村要使管理区以上的地区有完全小学,并在管理区(即生产大队)以下设些分校或者简易小学,或者在幼儿园附设小学班。因为小学生一般都是十二周岁以下的儿童,还不是主要的辅助劳动力,因此除农村学生在农忙时放农忙假以外,一般的不实行半工半读或半耕半读。至于七、八岁的儿童,他们更多地需要家长和教师的照顾,如果组织他们入学,由教师教导好,就会减轻家长负担,直接鼓励社员、职工积极生产。
在普及教育的同时,必须深切注意教育工作的调整、巩固、充实和提高。高等学校是为国家培养科学技术人材和理论干部的重要场所,它直接关系着教育质量与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关系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因此,必须根据“全国一盘棋”的精神,本着办好重点学校,充分发挥地方办学的积极性,适当照顾专区(市)举办的教育事业的原则,进行调整、巩固、充实与提高工作。首先要办好重点高等学校,从招生来源,师资配备、经费、基本建设等各方面予以保证;至于学校的发展规模和设置专业的数量必须适当,以切实保证质量,树立样子,带动一般。对那些分布不合理、基础较差、专业设置重复、继续巩固有困难的学校,应该进行调整与整顿。中等专业学校,也必须本着上述精神,认真地进行调整。
综上所述,我们对教育事业规划和安排的具体意见就是:认真贯彻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继续普及小学教育,逐步实现七周岁儿童入学;调整改变全日制初级中等学校与半日制初级中等学校特别是农业中学的比例,放缓全日制初中的发展,适当发展半日制的初级中等学校;进一步调整、巩固、充实与提高中等专业学校和高等学校;在扫除文盲的基础上,办好各级各类业余教育(半工半读、半耕半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首先是提高全日制学校的教育质量。实现这样的规划与安排的结果,必然将发生新的变化。半日制学校、业余学校将会适当增加,全日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质量将迅速提高,学校的布局也将逐渐合理。这样,教育事业既可以按照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首先是农业的需要,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又可以逐步提高教育质量,做到既能普及又能提高。更重要的是可以节约出大批劳动力支援工农业生产,特别是支援农业生产。


第7版()
专栏:思想评论

永远要做群众的小学生
王威宣 陈济 曾铮
两年前,《中国妇女》有篇《毛主席来到我们的养猪场》的报道,其中有一段话使人久久不忘。
“到了养猪场里,我们怕毛主席累,请
他老人家休息一会,可他老人家没有休息,
一眼看见锅里煮的牛粪,走过去舀起一瓢来
看了看问:‘这是什么?是不是牛粪?’
‘是的,是牛粪,是糖化牛粪。’春兰子
抢着作了回答:‘拿来喂猪的,猪很爱吃!’
‘真是新鲜事儿,牛粪也能喂猪!’毛主
席很感兴趣地说。亲自舀了两瓢去喂猪,见
猪都抖起抖起地吃得怪上劲,他老人家更加
高兴了,问我:‘怎么个制法,介绍一下好吗?’
我一边介绍,他老人家一边摸出笔记本
来,向井泉同志说:井泉同志,来,我们
都记上吧,这是群众的创造!从前我们就没
听见说过。看来我们中国那句老话:“做到
老,学到老,实在不错!”
这不过是有关毛主席的许多动人事迹中的一小桩。但是,正像列宁所说的“太阳在一滴水珠里反映出来”一样,毛主席珍视广大群众各方面的创造并从中吸取有益的因素的精神,在这里栩栩如生地反映出来了。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先做好群众的“学生”,才能做好群众的“先生”。“先生”是“学生”的发展,却不是“学生”的终结。如果不愿再以“学生”的姿态出现,便不能继续再当“先生”。这种“先生”与“学生”的关系,按照毛主席最科学的概括,那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
群众路线的基本点,就是相信人民群众是真正的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解放自己。人民群众是人类智慧的海洋。人民解放事业只有在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和干劲的条件下,才能完成。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实质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革命者就是要善于把这种伟大的无穷无尽的力量动员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我们若要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从中吸取力量,便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毛主席说:“我们切不可强不知以为知,要‘不耻下问’,要善于倾听下面干部的意见。先做学生,然后再做先生;先向下面干部请教,然后再下命令。”(《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不耻下问”,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的具体运用。关于这一点,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事例可以证明。
甘肃徽成县成川公社枣儿沟第七小队的队长李俊清同志,他领导全小队把穷家变成了富家,由减产队变成了超产队。究其原因,除了坚决听党的话之外,就是虚心向群众学习,“不耻下问”。不管上级布置什么任务下来,他都拿去同群众商量,向群众请教。山坡地,阴坡和阳坡土质不一样;同一片坡上,上半截和下半截不一样;同一块地,边上和中间有时也不一样。这些土地在老农的手里盘了大半辈子,哪里肯长,哪里不肯长,他们全知道。李俊清同志一有空就蹲下来向群众请教。有了这个“传家宝”,他订的计划常是比较正确的,在实践中常是能够成功的。
武钢第五工程公司修建一号高炉料车坑时,党委决定采用沉箱的施工方法。党委委员韩喜同志考虑,如果按照老办法,从四周挖土,越挖工作面就越小,人就要窝工,而且沉箱每次不能超过三十公分,那末任务要四十五天才能完成。能不能缩短工期呢?于是,他就去找工人商量。有两个老工人提出从中间取土的办法,这就克服了老办法的缺点。下沉箱没有玻璃的测量水平仪,他又去向工人请教。又有两个老工人提出吊线锤的办法,这就保持了沉箱的平衡下沉。这样一来,十二天便完成了四十五天才能完成的工程。
对于每个领导干部来说,只有虚心地向人民群众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然后才能履行自己对人民群众的义务,胜利地指导人民群众的斗争。今天,懂得这个道理的人是越来越多了。除了上面举的例子以外,许多被广大群众誉之为“知心书记”和“活钥匙”的人,都是充满着“不耻下问”的精神的人。但是,要真正地做到“不耻下问”,也还不是那末容易的。有的人口里喊相信群众,心里却画“框框”。比方说,在“三包”落实中,面积要落到这个“框框”里,产量也要落到这个“框框”里,合乎自己的“框框”则留,不合则去。这样的“框框”不打破,怎么谈得上“不耻下问”?即使“下问”了,又会“问”出个什么结果?还有的人是“耻”于“下问”的。他们生怕“下问”了,“丢人”,“失面子”。所有这些,无非是资产阶级思想在作祟的缘故。他们总认为自己比群众高出一头,瞧不起群众,不信任群众。但是,按照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看来,“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往往是幼稚可笑的”(毛主席:《《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他们不是把群众看得低自己一头,而是把自己看得比群众低一头。因此,他们恭恭敬敬,诚诚恳恳,拜群众为师,先当学生,后当先生。毛主席说:任何工作,“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同上)因此,在“耻”同“不耻”之间,是有一道阶级意识的鸿沟的。是不是“不耻下问”,不仅是一个工作作风的问题,而且是一个世界观的问题。李俊清、韩喜和其他许多同志之所以能做好工作,就在于他们有着强烈的群众观点。这种作风,这种态度,正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区别于资产阶级革命家的一个根本点。
“不耻下问”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我们提倡“不耻下问”,会不会影响“下问”者的威信呢?不仅不会,而且恰恰相反。只有虚心地向群众学习,“不耻下问”,领导威信才会提得更高。这是因为“不耻下问”的结果,便能正确地吸收广大群众意见,制订出的方针政策便能真正地反映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要求,因而这些正确的方针政策便能够坚决地贯彻下去。这就不仅可以真正地发挥政策的威力,而且可以大大地提高领导的威信。相反的,如果怕影响自己的威信,因而不愿“不耻下问”,强不知以为知,轻易决定,其结果才真正要影响自己的威信。
“不耻下问”也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的表现。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极其艰巨的事业。一个人任凭有多大本领,也是不能无所不晓的。就拿农业生产来说吧,要取得农业生产上的大跃进,就要摸透各种作物的脾气,就要掌握每一个地区千差万别的气候、土质、地形的自然条件,就要极力使我们的每一项改革、每一项措施适应客观的规律;而要达到这一点,就非得老老实实地请教群众不可,就非得时时刻刻“不耻下问”不可。毛主席说:“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论人民民主专政》)他又说:“无产阶级的最尖锐最有效的武器只有一个,那就是严肃的战斗的科学态度。共产党不靠吓人吃饭,而是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吃饭,靠实事求是吃饭,靠科学吃饭。”(《反对党八股》)“不耻下问”正是这种“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真理吃饭”、“靠科学吃饭”、“靠实事求是吃饭”的体现。那些不愿意倾听群众意见的人,那些不愿意当小学生就要站在群众头上当先生的人,他们只能在自己所领导的工作中四处碰壁,贻误工作。
今天,“不耻下问”的精神已经得到了空前巨大的发扬。在工厂企业中已经广泛地开展了“两参一改三结合”,在农村中已经巩固地建立了广大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的制度。通过“不耻下问”,上下级之间、领导者同被领导者之间、干部同群众之间的关系,已经有了一个新的变化。进一步发扬这些优良的作风,能使我们党更及时更全面地集中广大群众的意见,使我们党的政策更及时更全面地一通到底,从而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无往而不胜!


第7版()
专栏:

海水的来源和古海洋学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梁元博
我国劳动人民很早以来就利用海水晒盐,养殖海洋生物,近来更大大扩展了开发海水资源的范围。但是,海水里的宝藏还远没有被充分开发。例如海水里蕴藏着的核能,就完全没有被触动。苏联科学家达姆院士曾经指出,海洋,将是人类未来的“汽油库”。一升海水里的重氢在聚变中所放出的能量,将等于燃烧三百五十升汽油。因此,人们拥有地球上四个大洋的海水,就等于有了一千四百个大洋的汽油。这真正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来源。这样慷慨地供给我们以各种富源的海水,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它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它的发展规律又是怎样的?它的年龄有多大了?它所含有的物质,又是怎样聚积起来的?许久以来,人们就在考虑着这样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于开发海洋的实践,也是很重要的。研究这些问题的科学,就是“古海洋学”,或称为“历史海洋学”。
海水的来源及其年龄
从前,人们设想在原始时候,地球的大气圈里含有大量过热的水蒸汽,以后这些水蒸汽遇冷凝结,形成长时期的暴雨降落地表,再汇集到低洼的海洋盆地里去。在这长期的暴雨中,水分把陆地上的大量物质冲刷出来,于是形成了海水及其盐分。当然,以后河流还在继续把陆地上的盐类搬运到海里去,但是海水基本的盐分在开始时就已经存在着了。这个海水从“上面”产生的假说,就叫做“残留假说”。
起初看来,这个假说是无可非议的。而且除了在某些细节问题上有人提出不同意见以外,人们确实也找不到更好的解释。
随着科学的发展,海洋学上的许多原理从定性的解释进入定量的计算时,这个设想就碰到了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
首先,问题是出在水圈和大气圈的相对质量上。根据地球化学家蓝伽马和萨哈马的计算,地球上海水的质量比大气圈的质量要大二百三十倍。这就是说原始时候的大气圈包含着比它现有质量大二百多倍的水蒸汽。这样岂不是说当时大气圈几乎全部是由水汽组成的吗?这是不合理的。我们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一个行星的蒙气可以含有这样大量的水分。
其次是海水的年龄问题,英国科学家卓利在计算现代河流每年把钠离子搬运入海的数量时,发现即使按照现有的速度,由河流造成大洋现存的盐分也只需要八千九百万年。如果考虑到海水的盐分在原始时候已基本形成,以后每年盐分只不过有少量的增加,那末可以推论海水的年龄还要短得多,即不足八千九百万年。这当然是一个谬论。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的所有结论,都确实证明海水的存在至少有二十亿年。否则无法解释地史学和生物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最后,地质学家们在计算地壳的成分时,发现地壳内还有一个更大的“大洋”。当然,在地壳内水分不是以游离的状态存在的。它化合在岩浆和地壳的矿物中,根据计算,水分在上层地壳内的体积达到十五分之一以上。这是一个极大的数目。如果这极其大量的水都是从大气圈——地表跑下去的,那末原始时候大气圈所含的水量,就要大得更不合理。它在渗入地下时留在大洋中的盐类,也要比现有的多得多。可见,海水从“上面”生成的理论在定量计算方面碰上了无法克服的困难。
人们在研究火山和温泉的活动时,发现从地球内部排出的气体和其他物质的化学组成,同海洋中某些物质的组成很相似。例如,从地球深部排出的气体中,水蒸汽占了极大比例。地球化学家们知道,这几种物质在海洋、大气圈和地球表层也正是“富集”得特别多的。于是人们就想到,海水和海水里的某些物质,会不会都是从岩浆里、从地壳深处释放出来的呢?这时地质学家们就加入来计算,结果算出地球上现有的火山每年喷出的水量总共达二分之一到一立方公里左右(荷兰学者奎年算出的数值要少一些)。如果考虑到过去时期地球表面上的地槽活动和火山活动比现在剧烈,那末在过去的时期内,从地球内部排出的水量完全足够生成现在的大洋。除此以外,地球内部还附带排出了海水中现在含有的某些物质。
这就是海水来源问题上的有名的“增生假说”。这个假说同“残留假说”刚好针锋相对。“残留假说”认为地球上的水量将逐渐消耗在矿物的风化和水合作用上,大部分还将渗漏到地壳里去,地球将具有“死寂的、像月球般惨淡的外貌”。可是
“增生假说”却说:不!事情并没有这么坏。恰恰相反,水分和其他物质正是源源不绝地从地球内部释放出来。地壳下层的物质因接受地球放射性元素衰变时放出的热量而增温,结果形成岩浆并把水蒸汽和其他较易挥发的物质放出到地表上来。
古海洋学的任务
“古海洋学”有三个主要的研究方法,这就是研究海洋沉积物的层理、海洋的底质溶液和古海洋微化石的成分。
近十年来,利用放射性元素测定沉积层年龄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同时,海洋地质学家也从海底取得了愈来愈长的底质地层柱。如果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不难测定底质柱中各层的年龄。理论的研究指出,沉积物的成分是海洋中所发生的各种作用的总的反映。根据沉积物的机械成分,人们可以推知过去时期海域的水动力情况,从而推论出过去时期的海底地形和结构。其次是关于底质溶液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是近年来才开始给予重视的。在国际地球物理年间,苏联《勇士号》考察船对太平洋西北部海底底质溶液的研究已经取得重要的结果,并且开拓了这方面的研究范围。现在我们知道,各个沉积层中所包含着的底质溶液往往有着细微的差别,它大致反映着沉积物淀积时期的海水状况。根据底质溶液的分析,我们有可能获悉海中各区在过去时期内的化学成分,和海水中各种组分的比值等。最后,对沉积层中生物化石的研究分析,将使我们对当时的海洋生命活动获得一个概念。
正如地史学和古地理学的研究大大促进了地质地理科学的发展一样,“古海洋学”的研究也将使我们对现代海洋各方面的现象有更深刻的了解,使我们能够解释现代海洋中某些特殊因素的起源和意义,最后并有助于全面掌握海洋的发展规律并在实际工作中利用这种规律。
例如,某些鱼群的形成就和古海洋情况有极大关系。有些古代沿岸回游的鱼群到现在仍然沿着淹没了的古代海岸线回游,这种情况已不止一次被研究者指出过了。“古海洋学”的研究所提供的这一类规律,就能给我们的渔业生产带来好处。在海洋的其他问题上,情形也是如此。
“古为今用”是我们的方针。古海洋学的研究遵循着这个正确的方向,一定会促使我国的海洋科学更快地向前跃进。


第7版()
专栏:报刊文摘

摸底·排队·落实
不论做什么工作,要做得好,除了熟悉党的方针政策以外,还需要了解情况,分析情况,抓取关键,发动群众,使政策和任务切实兑现。有人把这个工作的过程归纳起来,叫做摸底—排队—落实。这条经验总结得很好。
摸底—排队—落实,这条经验反映了我们进行工作的一个完整的顺序和过程,同时,又是党的实事求是、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的表现。
摸底,就是了解情况。不管做什么工作,所以强调要首先摸底,这是因为,只有了解清楚了情况,摸清楚了客观实际的底细,才能做到胸中有数,办事有根,不犯主观主义的错误。毛泽东同志说过:“共产党领导机关的基本任务,就在于了解情况和掌握政策两件大事,前一件事就是所谓认识世界,后一件事就是所谓改造世界。”摸底,是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正确掌握和贯彻执行政策、改造世界的一个重要前提。客观情况是决定我们一切行动的依据和基础,没有对客观情况的了解,行动就是盲目的。有的同志,满足于对自己所在地区的情况原来比较熟悉,因而,不注意经常的摸底工作。这些同志不懂得,事物无时不在发展变化着,特别是在大跃进的伟大时代,新事物不断出现;如果不经常地进行摸底工作,就必然使自己的思想脱离实际,在工作中犯主观主义的错误。也有的同志认为,党的政策是进行一切工作的准绳,按照党的政策办事就行了,摸底不摸底不关重要。不错,党的政策是我们进行一切工作的指南,我们必须严肃认真地毫不动摇地按政策办事。但是,各个地区的情况千差万别,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下,具体执行政策的步骤和方法也是应该有差别的。在执行党的政策的时候,必须了解本地区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合这种情况的方法、步骤和措施,才能执行得好。所以,了解情况和掌握政策这两件大事,是密不可分的。人们所说的摸底,自然应该是要摸具体的、真实的底。这就需要切实地去摸,到群众中去,到生产中去,到生活中去,和群众一起“泥里水里地干”,和群众一起吃、一起住,遇事同群众商量,这样做才能把底摸透。
摸清了底子,了解了情况以后,还需要进行分析、排队。把各项工作任务,要解决的问题,排一排高矮、分一分轻重缓急,看准哪个环节对全局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以便首先抓住主要环节,带动其它各个环节。毛泽东同志教导我们说:“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在工作中,只有抓住了主要矛盾,加以研究解决,其他矛盾就可以迎刃而解,从而推动全面工作的进行。但是,主要矛盾往往不是摆在明面上的。要抓取主要矛盾,就需要用脑子,反复思考、分析。有的同志认为,反正什么工作都是需要干的。因而,他们面对着复杂的情况和一大堆工作,不善于分析、排队,分不清哪是芝麻,哪是西瓜,把所有的工作看成一般高,一样重要。结果,东抓一把,西抓一把,十个手指按着十个跳蚤,既动不得又抓不住;主要的抓不好,次要的一般的也抓不好,纵然是跑了很多路,开了很多会,花费了很多时间,结果仍然做不好工作。这种情况是应当坚决防止的。我们强调抓主要矛盾,正是为了把全盘工作做好,因为主要矛盾在整个工作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主要矛盾解决了,其他矛盾也就好解决了。因此,在抓好关键问题的前提下,也要切实地一个一个地解决非主要的问题,忽视这方面的工作也是不对的。特别是领导全盘工作的党委机关,应当学会毛泽东同志教导的“弹钢琴”的工作方法,在一定时期内,把重点和一般的关系处理好,做到突出中心,照顾一般。
摸底、排队,基本上都是属于认识客观世界的阶段,而认识客观世界是为了改造客观世界。了解情况,是为了掌握政策,做好工作。因此,当我们了解了情况,把握住了关键,订出了切实的计划和措施以后,就应该立即使政策、任务、计划、措施落实兑现。政策、任务、计划、措施的落实,又首先决定于干部是否深入工作。就是说,干部一定要深入下去,与群众实行“四同”,并且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把党的政策和工作中的关键问题交给群众,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交给群众。在这当中,应当反复地向群众进行宣传解释,使之变成群众自己的东西,然后干部和群众一道,按照党的政策,把工作搞深搞透,使政策条条落实到群众中去。有的同志,往往只习惯于一般号召,任务下来,开会往下一布置,一传达,然后各处转一转,就以为完事大吉。这样就很难真正使计划、任务、政策落实。我们应该知道,群众对党所提倡的事情,对党的政策,不可能一下子就全理解了,接受了,他们或者不了解为什么这样做,或者在哪一点上还有怀疑,这常常是很难免的。所以,只有干部向群众反复宣传解释,并“脱鞋下田”,“身先士卒”,走在前面,做出样子,才能够真正启发群众的觉悟,激发群众的干劲,执行好党的政策,做好工作。
由此可见,摸底—排队—落实,是我们做好工作的一个完整的辩证的过程。三者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缺一不可。底摸得越清,关键抓得越准,党的政策、各项工作任务就会更加落实。进行各项工作,都应自觉地、切实地掌握和应用这条经验。
(摘自《河北日报》1960年12月16日,作者方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