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12月20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山”与“川”
——见闻随笔
石燕
“提起金皇后,
叫人把气呕。
翻了几架山,
还是空背斗。”
金皇后是玉米中的良种。单看这个名字,也就可以推知它的身价。
可是,金皇后良种在高山种植居然失败了。而且失败得厉害:很少收获,乃至几乎没有什么收获。上述那首歌谣,反映了群众的埋怨情绪。
对略阳县郭镇人民公社党委书记王世俊同志说来,失败并没有带来失望,而是引起他的沉思。他想:“为什么是翻了几架山,而不是过了几条川呢,其中定有缘故。”他是个穷根究底的人,于是到群众中去调查。
果然,“山”与“川”虽一字之差,却大有讲究。调查证明:凡是金皇后种在河坝的,莫不丰收,其中社员冯秀英种的几亩地,亩产竟在千斤以上。原来金皇后宜于种在土层厚的河坝地区,不宜于种在土层薄的寒冷高山。王世俊同志把金皇后请下山来,第二年普遍丰收。为“良种”之“良”,恢复了名誉。
一定的种籽,需要一定的土壤、气候、条件。离开了一定的土壤、气候、条件,即使是良种也罢,盲目种植,也不会得到好的收成。
真理总是具体的。王世俊同志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不停留于、不满足于一般化的布置和号召,而是具体地解决具体问题。矛盾常常是存在着两方面的:一方面是矛盾的普遍性;又一方面是矛盾的特殊性,王世俊同志在掌握矛盾的普遍性同时,特别重视矛盾的特殊性,从而对不同的矛盾,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金皇后在高山种植失败了,他既不是对“良种”之“良”,不加分析,一口否定;也不是失败之后,仍然一味蛮干。而是追查失败的原因,研究良种的特点,对症下药,因地制宜。他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从实际出发,把失败的教训与成功的经验,作了认真的、通盘的审查。因此,从失败中看到成功,从撕开云雾所交织成的帷幕看到曙光就在前头。
从“山”与“川”的一字之差,看出了问题,这自然是说明了一个人的政治敏感。但是,这敏感,一不是天生的,二不是偶然的。它是群众的经验通过个人的调查研究、深思熟虑所迸发出来的智慧的火花!


第8版()
专栏:

秦岭雄鹰
刘野
初冬天气,秦岭的山头却还是青橙橙的,只是远处的高山顶上缭绕着一团团茫茫的雾气,早晨的阳光闪亮着山坡上白晃晃的霜花。在丛山峻岭之间盘旋翱翔的雄鹰,张开两扇宽大有力的翅膀,自由自在地旋转着,好像千山万壑尽在它的环抱之中。猛然间,一斜身子向着深谷里沉下去,转眼工夫,又腾空而起了。你抬头目不转睛地随着它翩翩的英姿望着,感到增添了一股飞翔的力量,思想也被带进一个广阔的天地里去了。人们说,秦岭山区这样的鹰很多,无论是狂风暴雨冲刷着秦岭的胸膛,无论是盖天盖地的大雪滚过秦岭的头顶,越是在严峻的日子里,雄鹰也就越加飞得高,飞得猛。
然而,在秦岭山区,更加英勇,更加矫健的雄鹰却是那些英雄的山区建设者。
一天,正是中午时分,我站在略阳县的嘉陵江边上倾听着轰隆轰隆开山的声响,一抬头,迎面山坡上有一个人兴冲冲地朝县城走来。他披了一件羊皮大衣,长毛领子翻在肩上,头上的帽子向后推得高高的,两手把大衣向背后一挑,走起路来一窜一窜的那么雄健有力,一会就冲下山坡来了。这情景,使我一下子就联想起了秦岭山峰上的雄鹰。
“那不是王县长吗?”谁这么喊了一声。
王县长就是王世俊。昨天夜里,县委任书记向我们介绍略阳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情况,没有说上三言五语,就把话题转到王世俊同志身上来了。“我们全县正在开展一个‘学郭镇,赶郭镇,人人都学王世俊’的运动呢。”任书记是个谦逊的人,可是说起王世俊,他脸上流露出一种抑止不住的自豪感。“老王是个精明能干的同志,执行党的任务坚决勇敢,一点也不含糊,办任何事情都是踏踏实实的,说一是一,说二是二,没有个办不成功。这一点我是了解的。我们是山西同乡,村子相隔不到三十里。老王从小扛长工,很早就参加了民兵,当民兵队长,和敌人打起仗来都是猛打猛冲地跑在前头,搞建设也是这样。1949年,党把我们派到秦岭山区来,老王总是担子拣重的挑,工作找硬的干,专门和困难打交道。去年春上,老王被调到略阳来当副县长兼郭镇公社的党委第一书记。你知道不?郭镇公社可是个高寒山区啊!那里的困难多得就和漫山遍野的茅草一样。地薄人稀,无霜期短,到处是重重叠叠的大山,粮食生产一直落后。挑这么一副担子,可不轻,但是老王的肩膀硬!那天,他从褒城刚来略阳,我们谈了谈郭镇的情况,他屁股还没有坐稳,背起背包拔脚就要走。从略阳城到郭镇足有一百二十里山路啊!我说:‘老王呀!急什么哩,休息两天再去吧!’他咧开嘴笑着说:‘播种期快过了!’你瞧,他就是这样的人。老王把党的政策带到高山上去,带到群众中去,不到两年,郭镇的面貌大变样了。去年在自然条件不正常的情况下,粮食总产量还是猛增,今年呢,遇到了更加不利的气候条件,可是郭镇公社的粮食产量又较去年增加了。去年年初,生猪才有八百多头,现在已经有七千多头了。郭镇公社的社员们还编了一首歌呢,他们唱着:‘五谷丰登六畜旺,四山群峰都在唱’……”任书记一口气说到这里停下了,他想了想,加了一句:“他真是建设山区的一面红旗!”他拨弄了一下面前的火盆,盆里的木炭噼噼啪啪地响了一阵,冒出了一股股的火苗。不知道是任书记的话谈得兴奋,还是炭火烤得发热,人们的脸上都泛着红光。
王世俊同志是这样的人:你只要和他在一起谈上几个小时,就永远也不会忘记,他身上跳动着一种昂然的活力,神态亲切、热情,说起话来像连发的卡宾枪一样,每一句话都火辣辣地热到人的心坎里去。然而,开始并不是这样。你问他,郭镇公社的奇迹是怎样出现的?他腼腆地不肯同答,总说:“没啥,没啥。”要不,就把很多艰难困苦说得格外轻松:“工作好办得很!党叫怎么干就怎么干呗,有党的领导,有人民公社的组织,咱们多出点力气,多动点脑筋,一个个的穷根子就挖出来了。”可是,你会知道,把穷根子挖出来,要付出多少艰苦的努力,要花尽多少心思啊!
王世俊算得上是个坚强而乐观的人。在战争年月里,和敌人斗争,他从来没有愁眉苦脸过;但刚到郭镇的时候,他可拧了眉梢子了。这里,山高坡陡平地少,到处杂草丛生,简直看不到多少耕地,已经是播种时节了,地里做活的人还稀稀拉拉。人们对于王世俊来郭镇是欢迎的,可也有人七嘴八舌地议论“王世俊没有三头六臂!”“郭镇一辈子落后,神仙也是改变不了的!”……王世俊胸中有数:“富裕不是天降的,贫穷不是地生的,只要坚决贯彻党的总路线,依靠人民公社,发动群众实打实地干,有土地的地方就能长出庄稼来。”但是,要使所有的人都这样想才行啊!于是王世俊把党的政策一条一条地讲给大家听,公社党委发动全体干部和社员展开了一场辩论:“应当做自然的主人还是甘做自然的奴隶?如何战胜灾荒?如何巩固和发展人民公社?贫困落后的根子在哪里?……”这些问题像一串串的石子投进平静的水中,激起滚滚的浪涛。人们争辩着、谋划着,渐渐地,党的政策照亮了人们的心,一股巨大的力量从王世俊身上又传送到许多干部和社员的身上去了。可是,那些日子,有一个问题在王世俊心里比谁都翻腾得厉害:“究竟增产粮食的关键在哪里?”他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整天在山里转来转去,从这个山头翻上那个山头,从这个生产队走到那个生产队,从这个社员家里串到那个社员家里,向干部、向群众求谋问计。郭镇有多少土地?种什么庄稼?产量高低?怎样才能多打粮食?等等。有人说:“问题都明摆着呐,你到处跑什么?”可是王世俊说:“深水里有大鱼啊!不到群众中去怎么能行?”果然,王世俊在群众中找到增产的关键了。
有的社员对他说:“王县长,咱这高山场地就得多种呀!老一辈的人常说‘种一袜子打一鞋,你不种它哪里来?’你看,有些地荒着,光种‘高产’不行哩!”
有的社员说:“要得富,庄稼开个杂货铺。”
“种得多了,夏粮不收秋粮收,主粮不收杂粮收,高山不收河川收,增产粮食还发什么愁?”
这些话,使王世俊心里豁然开朗了。他想:“一定要多种!扩大播种面积,不能只是搞‘少种高产’,既要高产多收,又要多种多收,两条腿走路,党的政策不正是这样规定的吗?党和群众想到一条道上来了。”于是,在山上山下,在平川河坝,种籽撒下去了。为了解决种籽问题,王世俊跋山涉水地跑到甘肃邻区大南峪去联系。抢种的时节,王世俊在高山上白天和社员一起劳动,夜晚和社员背靠背地睡在石崖下。就这样,去年全公社扩种了二万一千多亩,还耕种了零星地一千八百多亩,就连一块巴掌大的地方也埋上种籽。到秋天,满山遍野的金皇后、巴山豆……成熟了,郭镇公社获得了历史上第一个丰收。
事后,王世俊把增产粮食的问题作了一个总结。我在略阳县委看过那个材料。上面列出了好几条:一、扩大种植;二、大搞套种;三、多种高产作物;四、因地因时制宜增加品种……。看来,这些经验平淡无奇,可是,你仔细去看看里面的内容,或者请王世俊作个介绍,你就会被那些生动的事实所感动了。比如,山区的土层、坡度、高度、气温日晒、土质、雨水等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几乎每一块土地都有不同的特性,怎样掌握这些特点去打败自然界的敌人呢?王世俊会一五一十地告诉你:高山上应该种什么?河坝里应该种什么?什么时候种?什么时候收?“单就播种季节说,包谷是由山下往山上种:谷雨前种河坝,立夏前种半山,小满前种高山;小麦是由山上往山下种: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半山,寒露种河坝……”王世俊像背诵美丽的诗句一样诉说着他大办粮食的丰产经验。对于一个不熟悉农业生产的人来说,听了这些才会明白,原来人和自然界之间存在着那么曲折复杂的斗争,而在这种斗争中又如此坚实地锻炼了人的聪明智慧和英勇无畏。
你如不信,请再听一听王世俊讲的一个金皇后下山的故事:
“去年,我们公社的金皇后下山啦!”那天夜里,我们围坐在一起,王世俊叭哒叭哒地用力吸了两口旱烟,说着:
“金皇后,多好的品种啊!一根秆秆上背一个‘娃娃’,就是一斤来重,别的,像什么‘花包谷’‘野鸡爪’都顶不上它。可是我刚到郭镇来的时候,这里的群众并不喜欢它。而且编了一首歌谣说:‘提起金皇后,叫人把气呕,翻了几架山,还是空背斗’。
“我心想:‘金皇后和这里的老乡有什么冤仇?为啥对金皇后看不上眼呢?群众说‘翻了几架山,还是空背斗’,我又想,为啥是翻了几架‘山’,而不是走了几道‘川’呢?这中间可道破了一个‘秘密’,那就是种在高山上的收成确实都不好。冯秀英种的金皇后能收一千斤,因为是种在河坝里。
“我和干部、社员们共同研究,原因找出来了,就是因为金皇后适宜种河坝,不适宜种高山。金皇后秆高根深,要土地肥沃,日照充裕,土层厚实,高山上,天寒地薄,一镢头下去就能打在石头上,金皇后当然就光长秆子不背‘娃娃’了。所以,我们决定:金皇后下山。今年,群众又唱开了,他们是怎样唱的呢?”王世俊转过身来问旁边郭镇公社同来的一位同志。
“群众这么唱:提起金皇后,叫人喜心头,同样一块地,多收几背斗。”那位同志回答。
“是呀!金皇后丰收了,群众怎么能不喜心头呢?”王世俊停下来,又吸了两口烟,意味深长地说:
“种庄稼,非实打实地干不行。每一架山,每一个梁,每一面坡,每一块土地,你都要摸透它的脾气。群众说:‘高一丈,不一样’,这就是因地制宜,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啊!”
我们听得简直出神了。想要求王世俊再讲些他大办粮食生产的故事,我们听说这样的故事还多得很,什么“万亩荞运动”呀!“洋芋上山”呀!都是王世俊集中群众智慧,千方百计增产粮食的事迹。可是,王世俊嘿嘿一笑,又说起他那句“没啥,没啥!”的老话来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便起身到郭镇去了。
沿着嘉陵江向上游走去,然后顺着一条深谷在万山丛中转上几个弯,再翻过几座大山,前面就是乐素河,郭镇像一颗珍珠系在乐素河这条长长的带子上。我们在路上走着看着,就像进入一个天然的公园一样。满山的青棡树林,叶子已经发黄了,枫树林红得像一团火,柿子树上还吊着一串一串金铃似的果子,满山坡上绿油油的麦苗长得密茂而又茁壮。这情景,使我们怔住了。难道这就是传说中“十年九不收”,贫困落后的高寒山区吗?我正诧异,前面传来一阵阵呱呱的叫声。抬头一看,原来是一大群鸭子像一片白云在山坡的路上飘动着。王世俊和赶鸭子的人打着招呼。
“走了几天啦?”
“十几天了。”
“没有生病的吧?”
“没有。你别看它们一扭一扭的,走起路来可不简单啊!这次长征,许多鸭子的脚掌板都打泡了,可是你瞧,谁也不肯掉队呢?”
原来,这二千多只鸭子是郭镇公社的新“居民”。郭镇是从来没有过鸭子的。今年春天,王世俊跑了几百里路到汉中市预订了这些鸭子,前些天郭镇公社特地派了人去接它们,山路车运不方便,它们就长途跋涉走着来了。
我们又爬上一个山坡,山坡下面就是郭镇了。王世俊兴奋得眯细了眼睛,两只手臂不停地挥舞着,指指这边,又指指那边,告诉我:
“你瞧!西边山沟里的一排排房子是我们的猪场,那边的高烟囱是炼铁厂、造纸厂……还有,你看见了吗?”王世俊举起手指着那一排最高最大的瓦房,提高声音说:“那就是我们的粮食仓库!郭镇在历史上就没有过粮食仓库,今天有了,以后还会修建更多更大的粮仓!”
我们一面听着,一面悠然神往。这天正是秦岭山区少有的好天气。抬头一望,我们又看见了高山上的雄鹰飞翔着。那么矫健,那么勇敢,千万重山都不在眼下。秦岭的雄鹰啊!高高地飞吧!我们祖国的天空任凭你自由奔放地飞翔!(附图片)
〔徐启雄 插图〕


第8版()
专栏:党委书记手记

抓“特点”
中共陕西略阳县委第一书记 郭力道
略阳县是位于秦岭、巴山之间的一个山区县,是“难于上青天”的蜀道经过之地。李白在有名的《蜀道难》一诗中写的:“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就是描述略阳县青泥岭道路之艰难险阻、崎岖曲折状况的。解放以前,人民在交通闭塞的万山丛中,在旧社会黑暗统治下,过着非常贫苦的生活。解放以后,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政治上翻了身,经济文化面貌有了很大改变,生活有了很大提高。但粮食生产发展不快,有时还要靠外地拨粮救济。大跃进以来,工农业面貌迅速改观,粮食产量增加了,今年在灾害重重的情况下,仍然比去年增长了,由缺粮县变为余粮县。
山区的自然条件是千差万别的。在这样的地区,要搞好农业生产,必须充分认识和掌握山区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布置安排工作。
比如,多种多收和高产多收问题。山区地面辽阔,地形复杂,坡陡土薄,土地加工比较困难。在这样情况下,抓紧多种多收,更具有现实意义。在多种多收的同时也要重视高产多收。办法就是因地制宜地贯彻执行“八字宪法”。
复杂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农作物的多样化。“河坝打锣(指祈雨),高山吃馍(指丰收)。”不同的自然条件,对农作物各有其不同的适应性。如洋燕麦适宜于高山、寒冷、土薄的土地,巴山豆适宜于石渣地,小豆适宜于黄泥地,苦荞适宜于高山阴坡地,等等。我们强调了根据土地的不同特性,因地制宜地种植不同作物。要求高山、半山、河坝,主粮、杂粮、薯类一齐抓,适宜种什么就种什么。与作物多品种可以充分利用地力相同的另一个措施是套种,高秆套矮秆,粮食套薯类、蔬菜。山区的某些自然条件是可以通过人的能动性逐步加以改变的,条件改变了,它的适应性也将随之发生变化。
因地制宜是一条,因时制宜又是一条。山区复杂的地理气候条件,反映在农时季节上也是十分复杂的。如小麦成熟的季节,河坝小麦收割的时候,有些高山的小麦还在吐穗扬花,早晚相差一个半月。所谓农时季节就是时机,它反映在生产活动的各个方面。比如收的时机是“黄粮不过夜”,“九成黄,十成收”;管的时机如包谷主要是及时锄草,“荒了头道不见面,荒了二道收一半”;犁田的时机是“八月犁田一碗油,九月犁田半碗油,十月犁田没有油”。做任何工作,都要“审时度势”,看准火候,抓住时机。在最适宜的时机,集中最大力量,做完最需要做的事情。
山区的自然灾害是很多的,旱、涝、风、雹、鸟、兽、病、虫等等。认识和掌握这些自然灾害的规律,是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必要条件。比如,山区的气象规律是春旱秋涝,涝多旱少。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个规律安排农业生产,避开这个规律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充分利用其有利因素。比如,洋芋种在河坝容易生晚疫病,我们就可以多在半山去种,荞麦种早了容易生虫害,我们就可以适时下种。害兽是农业生产的大敌,因此,打猎就成了争取丰收的重要措施。打猎也有它的客观规律。例如,野兽活动的规律是:“鹿跑峁,猪跑垭,麂子跑的花岩巴”。打的规律是:“香子打的一台戏,野猪打的一口气”。今年秋季,全县开展的打猎保秋运动,仅据两个多月时间的统计,就猎获大小害兽六千五百多只,使粮食免受重大损失。我们要认识自然规律,要作大自然的主人,要用革命的精神改造自然,使大自然为人们提供粮食生产的潜在能力。
因地制宜是积极的、客观的、有的放矢的态度。因地制宜也绝不排斥外地的先进经验和科学技术。农业生产知识同其他知识一样,是通过不断实践、不断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而提高和丰富起来的。在贯彻党的政策过程中,善于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掌握特点,实事求是地解决具体问题,就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第8版()
专栏:为什么

为什么水泥在水中会变硬?
夏俊辉
我们常看到,建筑工人经常不断地向没干的水泥上浇水,刚刷好的水泥,上面也盖上湿漉漉的草包,这是什么原因呢?主要是为了防止水的蒸发。
要使物质变硬,一般都是让它干燥,干燥越快,硬度越硬。可是水泥却要在水中才能变硬。因为,建筑上常用的水泥,是一种硅酸盐土泥,它是用石灰石和粘土在高温下烧结成熔块,再加入少量的石膏,经研磨成粉末状成为建筑上用的硅酸盐水泥。
烧水泥是一种化学变化,石灰石与粘土在高温下就变成了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与铝铁酸四钙四种化合物的混合物。它们都能与水起化学变化,称为水化,生成物叫水化物。水泥和水混合后,就成为一种凝胶体。水不能溶解这种凝胶体的颗粒,它们彼此间有极强的吸引力,可以抗击水对它们的离解。并且距离越来越靠拢,把水分子逐渐排出于它们彼此间的空隙中,它们的距离越近,水泥的密度就越大,硬度也越高。
但是,水泥的颗粒是由很多个分子组成的。首先被水化的是颗粒外膜的分子,颗粒内部的分子发生水化也是逐渐进行的。刚刷好的水泥浇水,不但不影响已经水化的分子的凝聚,还会促使颗粒内部的分子水化,所以,要使刚刚刷好的水泥,较长时间保持湿漉漉的。水化物生成得越多,水泥的分子结聚得越紧密,其硬度也越高,建筑物就越结实牢固。反之,如果大部分颗粒内部的分子不进行水化,那么表面水化的颗粒,一旦松开,水泥就会裂开。
这样,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水泥为什么长期浸泡在水里也会变硬,而不会松散的原因了。


第8版()
专栏:

风雨起鱼(木刻) 张运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