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11月5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地理学要为农业生产服务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副所长 李秉枢
建国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地理工作者坚决地贯彻了科学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针,密切联系生产实践,依靠群众,在改造自然、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地区经济开发和生产布局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积累了大量的科学资料,提出了有益的科学论证,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贡献。地理学在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过程中,在室内建立各种实验室,在野外建立定位、半定位观测站,进一步运用了定性同定量相结合的科学分析方法,运用了物理化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开始摆脱了单纯描述的落后状态,使这门科学出现了新的气象。这是党的发展科学方针的胜利。
党中央和毛主席提出了发展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优先发展重工业同迅速发展农业相结合的方针,以及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指示,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并将继续发挥伟大的指导作用。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向地理科学提出了艰巨、迫切而又光荣的任务,使地理工作者更加明确了努力方向,同时也赋予地理科学新的生命力,为地理科学开辟了广阔的研究领域。
地理学为农业生产服务大有可为
地理学是在劳动人民向自然作斗争和进一步认识、利用、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地理学从来就同农业生产有着紧密的联系,地理工作者在对待上述问题上能够比较好地注意因地制宜的原则。地理工作者在为农业生产服务方面是大有可为的。我们知道,农业生产最主要的对象是农作物,而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自然因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其中有些因素是目前人力所不能控制或不能完全控制的。为了发展农业,必须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改造不利条件。例如,华北地区常年降雨量在400—600毫米,从全年来看是可以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的,但是由于雨量的季节分布不均匀,形成春旱、秋涝的现象。如果修建水利工程,把夏秋多余的雨水储存起来,因时制宜地使用,就可以大大地提高农作物产量。北京地区的积温是可以满足谷类作物一年两熟的,但是由于早晚霜冻的短暂侵袭,一年两熟没有保证。如果用人工方法加以控制(例如灌水、熏烟、温床育苗等),防止和减轻一度出现的早晚霜冻的危害,就可以作到一年两熟。我国幅员广大,自然条件复杂,有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有湿润区、半湿润区、干旱区、半干旱区,有辽阔的平原、最高的山岭、最大的高原,以及分布很广的丘陵、盆地和沙漠。为发展农业而采取任何利用、控制、改造自然的措施,都必须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因地制宜,找到更好、更省的办法。这就往往要比较全面地了解各项有关自然条件,分析这些条件的相互关系。而要进行这些工作,地理工作者就正好可以大显身手。因为,自然地理学的最主要内容是研究水分、热量、土地和生物资源的分布和变化,由个别因素的研究到不同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研究,由认识它们到利用、控制、改造它们。经济地理的主要任务是对自然资源和利用、改造自然的措施进行技术经济评价,研究生产合理布局问题。所有这些方面的工作,都同农业生产有密切的关系,不但可能而且应该有助于农业的发展。
已经获得的丰收和还要做的工作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国是季风活动地区,雨量变化多端,旱涝威胁很大。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要着重扩大水源,节约用水;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除着重控制洪水和战胜涝灾外,要注意调节季节的和多年的水量的不平衡。几年来,地理工作者同其他科学工作者一起,在这一方面已经作出了许多贡献。例如,我们在黄河中游地区全面调查和分析了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在总结群众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和贯彻了自上而下、坡沟兼顾、生物措施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针,有效地防止了水土流失,大大地提高了农业产量。我们帮助了群众在祁连山、天山进行融冰化雪,解决了部分农田的灌溉用水。我们还开展了防止水分蒸发,了解各种水源的来龙去脉,提出解决用水供需之间的不平衡方案,最大限度地合理和节约使用现有水源等工作。此外,关于防止风沙对农作物的危害,关于寻找地下水,关于水库库址选择,关于小地区的洪水预报和预防,关于洼地改造,关于河网和排灌系统布置,关于改进灌溉制度等等,也都需要因地制宜地应用地理学知识和地理学方法,并都有了地理工作者的参加。当然,根据客观现实的需要,地理工作者在这些方面还是做得很不够的,今后还要更大地发挥自己的作用。特别是对季风活动规律、水分平衡、水利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水利化后自然条件可能变化的预测等的研究,更需要大大地加强。这对农业生产不仅将有重大的现实作用,而且也将有长远的意义。
战胜气候和水文对农田的不利影响,控制和调节农作物生长的自然条件,对于农业增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早晚霜冻虽然出现的时间很短,但对作物危害很大,严重时可以使作物大大减产。在生产实践中,防霜冻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当前的问题是要进一步掌握霜冻发生的规律,提出更经济、更有效的预防方法。研究适合于不同作物速生丰产的农田小气候和农业水文条件,找出控制和利用这些条件的有效办法,可以促使农作物低产的变高产,高产的更高产。如小麦丰产问题,通过研究小麦生长发育的小气候和农业水文条件,可以提出最适宜的播种时间和相适应的田间管理措施。根据各地区自然经济条件、特别是水热条件的综合研究,可以提出关于一年一熟地区变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地区的合理分布农作物和耕作制度的有关科学依据。此外,大量寻找适宜的地形和小气候条件,用人工控制小气候的方法,扩大热带作物种植地区,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的工作,也有必要继续大力进行。
在发挥现有耕地肥力的同时,积极扩大耕地面积是发展农业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国现有耕地约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八分之一左右,还有广大的土地资源需要更有效地开发利用,其中可垦荒地面积很大。为了迅速开发利用这些荒地,必须查明荒地的分布、质量、有利和不利条件,提出改造利用的方式和措施。为了更多快好省地完成这项任务,必须大规模发动群众广泛进行荒地普查,同时还可推广航空照片的综合利用,编制各种土地资源的分布图和评价图。
为了有效地促进人民公社生产的综合发展和经济的全面跃进,三年来地理工作者在十九个省、市、自治区深入一百多个公社,在公社党委领导下,根据国民经济需要、公社的自然条件特点和原有经济基础,制定了全面性的生产发展规划,明确了公社生产发展方向,各阶段生产发展的重点和规模,生产的合理布局,以及劳力、投资和有关保证措施的安排等。地理工作者应该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开展这方面的工作,特别是着重地解决当前生产上存在的关键性问题,如大面积丰产基地和商品生产基地的建立,土地的合理利用,耕作区、畜牧场、排灌系统、道路和居民点的合理布局,劳动力的合理组织和调配,以及促进农业机械化迅速实现的有关条件的综合研究等。
此外,大地区的综合考察,农业规划和区划,农业气候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有关农业生产的专题研究,也都是必须继续进行的重要工作。
要为大办农业、大办粮食
作更大的努力
地理工作者通过十一年来的工作实践,在为生产服务,特别是在为农业服务和本门学科发展方面,在工作上和思想上都获得了丰收。我们不仅明确了方向,而且也摸索到了这门科学的发展道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有如下一些体会。
一、地理科学工作在党的领导下,坚决贯彻党的科学研究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针和以任务带学科的方法,是保证胜利完成国家任务和迅速发展本门学科的基本关键。贯彻科学为生产服务的方针和任务带学科的方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科学工作中两条道路长期反复斗争的过程。地理工作的实践,也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巩固地树立科学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思想,进一步清除资产阶级思想的残余和为科学而科学、脱离生产实践的倾向,就成为地理工作者当前的首要任务。
二、社会主义生产实践既要求地理学能够对生产发展指出远景方向和提供科学依据,也要求解决当前大办农业、大办粮食中的有关具体问题。这就要求地理工作者坚决地勇敢地投到农业生产的最前线,解决农业生产上与地理有关的具体问题。如吉林省辑安县地理学会发动会员研究辑安的小气候,根据积温情况,初步解决了这个县的稻麦连种的问题,受到了县委的重视。地理工作者必须彻底革新工作方法,以新知识、新技术武装自己,既要敢于打破地理学的旧“框框”,主动地同有关科学共同努力,解决生产实践问题,也要坚决地克服在革新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的恋旧思想。能否坚决革新,积极学习新技术,也就是科学发展中要不要革命和敢不敢革命的问题。因此,今后在工作中要更好地贯彻毛主席的在战略上藐视困难、在战术上重视困难的思想,树立边干边学、苦学苦干的作风,树立百折不挠的信心和决心,踏踏实实地为农业生产解决实际问题,丰富本门学科,并创造性地发展新学科。
三、地理学要有效地为生产实践服务和迅速地得到发展,必须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之上。科学同生产的关系就是理论同实践的关系。科学和理论都来自生产实践。科学为生产服务主要在于把研究成果推广到生产中去,指导生产实践;科学是手段,建设社会主义,建设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发展生产才是目的。手段要为目的服务,因此必须使科学工作紧密结合生产。地理工作者能不能走群众路线、依靠群众,是能不能为生产实践服务的前提。农民在认识自然、改造和利用自然、发展生产的长期过程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我们要虚心地拜群众为师,善于向群众学习。我们要深入公社,长期挂钩,同他们一起解决同地理学有关的农业生产问题,通过实践把他们的宝贵经验好好地总结归纳成为理论,再以此指导生产实践,进一步为农业生产服务。如吉林地理工作者学习了辽源人民公社戴喜禄同志在大架山治山治水的经验,帮助总结提出“以蓄为主、治坡为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方法,就使大架山农业大大发展,成为“秃山变成绿山头,浑水不见清水流,粮食瓜果大丰收”的好地方。只有像这样的理论,才能容易地为群众掌握,更好地指导生产实践,使地理学在群众中生根落实,从而巩固地奠定本门学科发展的基础。
四、生产实践中所提出的具体问题,往往不是任何一门学科所能圆满解决的。同样,农业生产中的问题,也都是综合性的,而且又同一定地区的自然条件密切关联着。地理学所具有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在为农业生产服务中正可发挥它的独特作用。地理学中的农业气候、农业水文、农业地貌、生物地理、土壤地理、农业地理、农业地图等,都是同农业生产直接有关的学科。只要使这些兵种在加强专业化的基础上,发挥综合性的特点,并会同其他有关学科,集中力量,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就一定能在农业生产战线上,不断取得出色的战果。
在当前的大好形势下,让我们高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满怀信心,鼓足干劲,认真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毛主席的著作,把毛泽东思想坚决地贯彻到地理工作中去,为大办农业、大办粮食作出更多的贡献。


第7版()
专栏:

做好小麦冬前苗期管理工作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今年小麦播种形势非常好。各地领导抓得紧,群众干劲足,普遍进行了三结合的讨论,总结了当地的丰产经验,进一步贯彻了农业“八字宪法”,再加上主要麦区在播种期间(阴历的八月)普降喜雨,农谚说“麦收八、十、三月雨”,对播种出苗就非常有利。有这样好的播种基础,就要立刻抓起麦苗管理工作,为明夏丰收取得进一步的保证。
从现在起一直到麦苗入冬的管理工作,应当抓下列四方面:
一、立刻抓全苗工作。麦粒入土一周左右就能出苗。由于漏播,下籽眼堵塞以及坷垃、虫害等原因,在出苗之后就会有不同程度的缺苗断垅。缺苗断垅一般能在10%左右,整地质量较差的可达20%以上,影响将来的成穗数很大。此外,为了充分发挥土地利用率,两耧或两播种机之间如果相隔太宽,以及田边、地角、渠旁、埂侧凡是可以种而没有种到的,都要立刻派定人员逐田包块进行检查补种。凡是零星缺苗的,可以就近挖取较为密集的麦苗进行匀种。匀种的方法可以将缺苗处挖深约二寸的沟,再将移植苗的土壤挖松,轻轻将苗提出,连根种在沟内,复土时做到上不压心,下不露白(就是原来在土中的茎呈白色)。种后用脚踩实一下,如果水分不足,可以适当浇水、施肥,以利恢复生长。原来起苗处的土壤也要平好踩实。如果目前无法做好细致的移苗工作,可俟幼苗分蘖、生长健壮以后再行移补。断垅在一尺以上的就可以开沟重新播种。为了使补种的能及早发芽,可将种子浸泡一昼夜,使种子膨胀萌动后再种。种时如果土壤水分不足,开沟后必须浇透沟底,然后将种子播入,上面可复盖些湿粪,以利迅速生长。成行补种的就可以看地点用独脚耧、三脚耧或开沟撒种。如果用浸过种的种子,可用细土及草木灰将种子拌一下,便于播种。
当麦地发生地下害虫时,要撒施六六六毒饵或信石防治。为了节约粮食,可以不用谷子作饵,用饼肥或其他代用品磨碎拌药应用。
二、筑畦平垅,做好园田化工作。在北方麦区,水浇地在全苗后要做好畦埂,将埂身拍实,做到埂直如线。灌排渠道工程应加以清理修整加固。在南方麦区,要做好排水沟。畦内要进一步平整,捡除残余庄稼茬子,在土壤干湿适度时,可用石磙压一遍,将土块压碎,盐碱地与土壤很湿时则不宜进行,以免将土压实,或引起盐分上升。这些都为以后管理做好准备。
三、培育壮苗。丰产麦必须在冬前便培育成壮苗。壮苗是叶色葱绿,有适当数量的健壮分蘖,根部生长良好。苗不壮的是弱苗,一般苗色发黄,茎叶细小,分蘖不足,不长次生根或生长不好。
这类弱苗如果积极管理,施用苗肥,完全可以早期消灭弱苗现象,使在冬前转弱为强,打下丰收基础。
苗肥又叫分蘖肥或满月肥,幼苗在三叶期后生长不够健壮时即可施用。一般应用速效氮肥,如人粪尿、猪粪水或硫酸铵等。用法可以人粪尿或猪粪水冲水二到五倍,每亩施十到二十担,可使麦苗迅速由黄转绿,分蘖率显著上升。在墒好时每亩施用硫酸铵或硝酸铵十到二十斤,也有同样效果。
在盐分较高有害麦苗生长的地可采用铁耙耧地或进行锄地,再铺盖以草厩粪,使盐分不能上升,再施用人粪尿催苗生长。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就要挖渠排水,降低地下水位。
有些麦苗由于播种过早或播种量过大,再加上地力肥沃,就容易形成徒长,叶片宽大浓绿,早期披伏,植株过于拥挤,春性强的麦子甚至在冬前拔节。这类麦苗,看起来生长茂盛,实际上茎秆柔弱。这种麦苗属于过旺苗。农谚说“麦无二旺”,就是指冬前不能形成过旺苗,过旺苗是造成冬季冻害和来年早期倒伏的基本原因。当发生这种情况后,要立刻应用控制措施,停止施用肥水,进行连续碾压,以抑制其生长。过密苗可用耙耙去部分麦苗,使稀密适度。如果控制得好,由于原来地力好,仍可获得丰产。
根据去年经验总结,丰产小麦必须在冬前消灭弱苗,要壮而不过旺。越冬前一般应有粗壮分蘖二到五个。丰产田北方冬麦区每亩总分蘖数以九十万到一百一十万,中部冬麦区以八十万到一百万,南方冬麦区以七十万到九十万个较为合适。北方麦苗应匐伏地面,南方麦苗不能拔节,如能保持这个标准进入冬寒季节,明春管理措施再紧跟上去,就有希望获得丰产。
四、做好安全越冬准备。当小麦经过上述管理达到壮苗标准后,天气渐寒,小麦经过冬前锻炼,茎叶积累的糖分增多,具备一定的抗寒能力,即进入越冬阶段。为了使小麦能更好地越过寒冬,可以应用下列保温辅助措施,并促进来年生长。
1、追施腊肥。北方冬麦区有在冬季施用蒙头粪的措施。蒙头粪以厩肥为主,一般用量每亩约三千斤到六千斤,铺施麦苗之上。据1959年在河北安国调查,施用蒙头粪后地表可提高地温摄氏二度以上。又根据在江苏邳县红旗公社调查结果,施用蒙头粪六千斤的比不施的提早返青十天,增产22%。蒙头粪施用后如能随即锄耙,使粪土溶合,更能发挥肥效。此外冬季推行浇尿方法,随积随浇,可以减少肥分损失,效果很好,每亩浇人尿一千斤,可增产小麦五十斤以上。
南方腊肥以河泥塘泥为主,也应用猪粪人粪尿掺和,一般每亩施用一百担上下,有防寒和追肥双重作用。由于南方麦苗冬季还缓慢生长,春性品种在此期间已逐渐进入拔节及幼穗分化阶段,养分需要殷切,所以施用腊肥的一般较不施用的增产20%以上。施用泥肥时并能压去一部分无效分蘖,以促进有效分蘖的生长。
2、浇灌冻水。浇灌冻水是北方冬麦区的防寒保墒措施。灌冻水后可以稳定地温,增加土壤水分,因之可以减轻寒害,供应早春干旱时期幼苗返青生长时的需要。冬灌要适时,过早起不到防冻作用,过迟水在地面结冻,会使麦苗在冰凌中窒息而死。一般以日平均气温下降到摄氏3—4度时进行冬灌为宜。这时在日间浇水后,水分能迅速渗入土壤,到晚间即行结冻。北京地区约在11月15日左右,石家庄地区约在11月20日左右,河北省南部约在11月25日左右。灌后应锄地一次,以弥补裂缝。在雨水充足,土壤水分较湿,含水量超过18%时,冻水作用不大,可以不进行冬灌。


第7版()
专栏:工农论文选

小农具和农业机械化
苏州市益新日用五金厂工人 杨寿林
一件事情的当前和长远之间的关系,可能性和现实性之间的关系,尽管不能分割,但也不能混为一谈。譬如生米,它有煮成熟饭的可能,但不等于就是熟饭;要使它成为熟饭,还需要经过一定的制作过程。大的事情也是同样道理。实现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正在逐步实现,但要实现完全的农业机械化又不是眼前一朝一夕的事情。而对这个问题,有些同志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楚的。他们总认为农业快要机械化了,生产小农具没有什么“出息”。他们不认识,凡事要达到长远的目的,必须抓住当前,踏踏实实地一步一步地前进;离开了抓当前,谈什么远大目标,就只是一种空谈。当然,抓住当前,还必须有远大的目标,否则就要变成庸庸碌碌的事务主义者。
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化,是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一个根本措施。正因为如此,党中央和毛主席从来就很重视这个问题的解决,并为实现农业机械化提出了“从1959年算起,四年小解决,七年中解决,十年大解决”的具体要求。因此,任何忽视农业机械化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不对的。但是必须看到,实现农业机械化,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办到的,需要有一个过程,要逐步地达到目的。为要达到这个目的,最主要的是必须把当前生产搞好,以增强物质力量。而在农业机械化没有实现以前,搞好当前生产的工具,主要还是依靠小农具和改良农具。因此,在实现农业机械化之前,小农具对农业生产仍然起着很大的作用。那种说小农具不需要了的人,表面上看来似乎很热心于实现农业机械化,实质上却是放松了脚踏实地地努力,消极等待机械化的到来。何况,即使实现了农业机械化,也并不是完全不用小农具。
我们厂的主要任务是生产小农具。我通过下乡支援农业,了解到制造小农具并不是没有出息,而是当前支援农业的大事情。例如,我到太仓县去支援农村水利建设时,就亲眼看到工地上用的工具大部分还是铁耙、锄头一类的小农具。农业机器是有的,而且数量在不断增加,但在工业还不能大量生产农业机器供给农村之前,如果就不生产小农具,等待拖拉机,那么水利工程要挖土,种田要翻地,用什么工具呢?前次我到农村去帮助修理农具时,第一天炉灶刚生火,就有许多农民拿了不少小农具来修理,而且要求越快越好,因为急等着要用。这些情况说明,认为小农具不需要了,生产小农具没有出息等等,都是根本站不住脚的。五亿多农民的需要,是谁也不能忽视的。我们生产好小农具、修理好小农具,就是对农业的有力的支援,正是为积极实现农业机械化准备物质条件。我们应当做到农业生产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积极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随着农业生产的持续跃进,物质基础就越来越雄厚,这样才能使农业机械化加快到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