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11月26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劳动与美
——十送支援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同志
戈松
劳动美化了世界,劳动也美化了人。美化了人的灵魂,美化了人的体态。
童山秃秃变成绿树成荫,一片荒原变成良田阡陌,“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变成“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绿树成荫的美,良田阡陌的美,一桥飞架南北的美,哪一样不是劳动的成果?哪一样能够离开社会的劳动实践?
参加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同志们,恰好获得了直接参加美化世界、美化农村的机会、环境和条件。
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中提到:“我是个学生出身的人,在学校养成了一种学生习惯,在一大群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学生面前做一点劳动的事,比如自己挑行李吧,也觉得不像样子。那时,我觉得世界上干净的人只有知识分子,工人农民总是比较脏的。……革命了,同工人农民和革命军的战士在一起了,我逐渐熟悉他们,他们也逐渐熟悉了我。这时,只是在这时,我才根本地改变了资产阶级学校所教给我的那种资产阶级的和小资产阶级的感情。这时,拿未曾改造的知识分子和工人农民比较,就觉得知识分子不干净了,最干净的还是工人农民,尽管他们手是黑的,脚上有牛屎,还是比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都干净。”
毛主席这段话的意思,据我的体会,至少有两层。第一层,工人农民的思想感情,是干净的、美的;未曾改造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思想感情是脏的、丑的;第二层,未曾改造的知识分子愿意去旧迎新:去掉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想感情之旧,迎接工人农民劳动人民思想感情之新;去掉脏的、丑的,迎接干净的、美的,只有通过劳动,通过同劳动人民共同生活在一起才会实现,才能逐步完成脱胎换骨的改造。
劳动光荣的思想,劳动是生活第一需要的思想,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之一。这思想,固然需要从书本上、从理性上去认识。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我们从来就重视理性的、理论的意义的。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不会有什么改变。但是,要对这些抽象的思想,赋予真情实感;要把这些原理原则变为自己的血肉,同样只有通过劳动,通过与劳动人民生活在一起,才有可能。
参加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同志们,恰好获得不仅是美化客观世界,而且是美化主观世界的机会、环境和条件。
俗话说:“心灵手巧”,心灵与手巧总是联系在一起的。手巧是心灵的基础,心灵又翻转来指导手巧。“只有在两手教导头脑,随后聪明一些的头脑教导两手,以及聪明的两手再度更有力地促进头脑发展的时候,人类的社会文化的发展过程才能正常地发展起来。”(高尔基:《苏联的文学》)
你看,高尔基是从这样的高度来看问题的:手(体力劳动)脑(脑力劳动)并用,并且以用手为基础,是关系到人类社会文化的正常发展呵!
参加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同志们,恰好获得了手脑并用,并以用手为基础的机会、环境和条件,心灵手巧之美,在向同志们呼喊和招手!
参加体力劳动了,加速了身体的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这就大大有助于一个人的四肢灵活,肌肉发达;大大有助于一个人长得结实、丰满、健康。
当然,无论是心灵的美,无论是体态的美,审美观念也是有阶级性的。是劳动观念美呢?还是剥削观念美呢?是大公无私美呢?还是损人利己、自私自利美呢?在工人阶级、劳动人民看来,劳动观念是美的,大公无私是美的,反之是丑的;是大手大脚美呢?还是十指尖尖美呢?是又红又黑美呢?还是不见太阳的绿豆芽美呢?在工人阶级、劳动人民看来,大手大脚是美的,又红又黑是美的,结实,丰满、健康的身体是美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得好:“辛勤劳动,却又不致令人精疲力竭的那样一种富足生活的结果,使青年农民或农家少女都有非常鲜嫩红润的面色——这照普通人民的理解,就是美的第一个条件。”
《人民日报》11月12日第八版发表了一幅画,题为《青年们,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去!》那个女青年,长得那么结实、健康、丰满、乐观,简直有点儿泼辣、粗犷的味道,这确是新时代的美的形象!
同志们有的已经、有的将要到农村中去了;有的已经、有的将要同劳动人民生活在一起了;有的已经、有的将要参加体力劳动了。这就具备了这样的可能:使自己成为身心都很健康的人,使自己成为真正的美人。这美人,是女的,也是男的;是年轻的,也是年老的。
愿向参加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同志们,遥致祝贺!


第8版()
专栏:

飞!
——短歌两首,赠到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同志
田间

飞,
大雁展翅南北飞。
飞,
山高海阔任你飞。
飞,
一手笔来一手锨。
飞,
两翅担起山和水。
飞,
根根羽毛变谷穗。
飞,
飞呀一步一层天。
飞呀,飞到金桥去,
是火焰就把荒山点;
飞呀,飞向第一线,
是雷电就把春光催;
天地之间一熔炉,
火箭需要铁来炼;
你是党的一枝箭,
要射向地球最高巅!
赠红鹰
欢迎你太阳的儿女,
你来自毛泽东身边;
人民公社是太阳城,
这里四季是春天。
大山大山能当铁锤,
任你挥舞阶级汗水;
大泉大泉唤起风雷,
任你来把天堂描绘。
号角声声火光万点,
——来呀,红鹰!
天广地阔风驰电闪,
——来呀,春燕!


第8版()
专栏:我们在第一线

决心在农村,扎下红专根
河南清丰韩村公社卢里大队青年养猪场场长 胡文兰
什么是青年人的远大理想?怎样才能不虚度自己的青春?在党的培养和教育下,三年多来,使我正确地懂得了这个问题。
1957年夏天,我在河南滑县第一中学毕业了。当我拿着毕业证书高兴地向妈妈报喜的时候,她激动地流着眼泪说:“文兰,不要忘记这是毛主席的恩德呀!”我说:“您放心,我听党的话,决心到明塔第二高级社第十五生产队参加生产了。一定在那里搞出个名堂来。”
有人问我:“你家住在城里,哥哥和爱人又在城里工作,你为啥偏要到农村去参加劳动呢?”
我祖辈住在农村,忍饥挨饿多少年,共产党毛主席把我们全家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在我幼小心灵上,深深地刻下了阶级烙印,使我热爱劳动,热爱农村。
我到了明塔第二高级社第十五生产队后,党支部非常欢迎我,叫我担任青年突击队队长。当时我又高兴又耽心,一个刚毕业的学生,还没做出一点成绩,领导上就这样看重我,下决心,一定努力干。那时候正在抗旱,我们三十六个青年包打困难,挖土井引水上岗。劳动的头一天还不感觉怎样累,第二天腰腿就有点酸疼,到第三天第四天,我两只手上起了五个血泡,两条腿走一步都很吃力,眼看着同伴们担水、挖沟多有劲,自己确像个小脚妇女扭呀扭的。到了晚上大家都睡的香甜,我又久久不能入眠,能不能支持下去呢?我思想上动荡的很厉害。这时候仿佛听到了母校党支部书记在我们毕业典礼大会上的讲话:“社会主义不是坐着等来的,没有艰苦的劳动,就换不来幸福的生活,一个共青团员要经得起锻炼和生活的考验,要实现我们伟大的理想,就不能怕困难,要有坚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向困难作斗争,只有这样才能胜利。”我又想到刘胡兰姐姐,想到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脸像被火烤了一样,发起烧来。
在同伴们的帮助下,我重新鼓起了干劲,我咬紧牙关,忍着疼,尽管手上脚上肩上都起了泡,把重活总是先抢到手,就这样不过半月的时间,我的体力大大增强,做活不觉累,两腿快如飞。适时地完成了种麦任务,并在文化学习上,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就在这年我被选为县劳动模范和扫盲模范。
后来,领导上调我到滑县城关小学担任教员,当时我嘴里虽没说出什么,但始终丢不下参加农业劳动的志愿,不知是怎么回事,在校里老想着队里那五百多亩麦子,正需要加肥加水,中耕管理……晚上睡觉又仿佛看到一望无际的田野,绿油油的麦苗,数不清的粪堆,伙伴们在那里热情的劳动,喜笑颜开的歌唱、运肥,在你追我赶,友谊的劳动竞赛热火朝天。我多么热爱农村,多么羡慕劳动人民的生活啊!我多次申请回生产队劳动,一时没有得到领导上的批准。
暑假期间,我跟着我的爱人邵凤学(他在滑县干部学校工作)回到清丰卢里大队探望公婆,卢里村一带,玉米棉花有的长的很好,可是有的长的很差,当时我感到奇怪。凤学告诉我这是因为这一带沙碱性很大,凡是地势高的都长的很好,地势洼的地,就不好长苗。“那不能改变它吗?”我问。“要改变。我们今年冬天就要改,明年就叫它大变,那时候你们再来了,就不会看到这种现象了。”一位和蔼可亲的中年人从棉田走出来,坚定地回答着。他就是我们卢里大队党支部书记赵树科同志。
在回滑县的路上,我告诉凤学想回卢里村参加农业生产。他温和地劝我说:“教育工作也很重要,我们都在教育工作岗位上,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不好吗?”他为了安定我的思想,到滑县后,有意带我逛大街,看大楼,到百货公司看五颜六色的锦缎和那耀眼争光的商品,街道宽广平坦,人群川流不息,所有这些,都使我感到无限的兴奋。然而,我去农村参加劳动的决心,丝毫没有动摇;相反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要不搞好农业,多打粮食怎么能行呢?
1958年旧历7月28日,我辞别了妈妈和凤学到了卢里大队。赵书记热情地招待我,他说:“建设新农村确实是很光荣很伟大的事业,但也会遇到很多困难,你想到了吗?”我站在这位慈父般的书记面前,斩钉截铁地说:“我是个共青团员,是听党的话才来的,我下定了决心,不改变家乡面貌,决不离开农业战线,哪里有困难,分配我到哪里去吧!”“好!” 赵书记回答说:“派你到最落后的第七队去,带领社员用大跃进的速度来改变这个落后队的面貌吧!”
第七队共有土地四百五十亩,光沙碱低洼地就有三百二十亩,下雨涝,久晴旱,庄稼收成低,社员生产情绪低落。我们在党的教导下,首先把河南封丘县应举公社社员苦干两年改变贫困面貌的一篇消息读给社员听。大家经过反复学习讨论,总结出“穷变富全靠干劲”的经验,并发出“宁愿苦战,不愿苦熬”的誓言。接着掀起了深翻土地、积肥、施肥、搞水利高潮。1959年这块历年只产百把斤的沙碱低洼地,达到平均亩产小麦二百五十斤。除留足秋种子和社员口粮外,还卖余粮给国家。
1959年秋季党支部确定叫我担任卢里大队青年养猪场场长,我们十二个饲养员虚心学习、热心工作,一年多来生猪产量由三百八十头迅速繁殖到六千七百五十三头,用猪粪制颗粒肥料达一百三十二万斤,被评为全县红旗养猪场。
党号召我们要红在农村,专在农村,我才走了第一步,以后的路长得很哩!


第8版()
专栏:编后小语

编后小语
开辟《我们在第一线》这一栏的目的,是想请一些正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劳动和工作的同志,来谈谈当前农村的巨大变化,谈谈人民公社大跃进的风貌,特别是谈谈自己在第一线上的感受。这样,对参加农业生产第一线劳动的同志,可以取长补短,并肩前进;对不在第一线的同志来说,可以彼此共勉,互相支持。
农村是广阔的天地。可以写、值得写的东西是十分丰富的。我们希望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上的同志们,在劳动和工作之余,积极热情地支持这个专栏。


第8版()
专栏:

送刨子
浙江省建筑厅木材成品预制厂 倪志集
近来,老头子总是清早起来,就急匆匆地往厂里跑。晚上呢?深更半夜才回家。我每晚等他回来,辛苦倒没啥,可是开门闭户的闹得邻舍睡不安稳,真有点不好意思。
这天,同往常一样,等我打了豆浆回来,又不见他的影子了。我走进内房,忽然看见老头子那把红木刨子,还笔挺挺地摆在桌子上,黑里透红的刨壳,发出闪闪的亮光,张着方方的大口,好像在向我哀告,主人抛弃了它。是呀!怎么好忘记把它带去呢?空着手进厂有啥用,这不是白起个大清早吗?我想,等他发现没带刨子一定要回来拿的,还不如给他送去,免得他多走这趟冤枉路,节约点时间也可以多刨几扇门窗。于是我就将刨子放进手提草包,沿着老头子每天要走的那条路,急步奔向工厂。
跨进大门,我告诉传达员老潘,有要紧事找老头子,他就陪我去找了。来到车间,老头子眼明先看到我,就迎上来了。
“你来干什么?”劈头这一问似乎怪我来错了,看他完全没想到忘记带刨子。
“给你送刨子来的。”说着我拿出刨子给他。
“哎呀!如今不用这东西啦!”他觉得好笑,好像又一时讲不清这是怎么回事。
“怎么你调工作改行啦?”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哦哟!我当啥要紧事,原来是给王师傅送刨子来的。哈哈、哈,我说你这家属模范也太不关心厂里的事啦!”传达员老潘这一说,就更叫我莫名其妙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
后来还是老潘帮我解了这个谜,原来是他们装配工段的这班老兄弟,在党的领导和支持下,创造成功一台自动刨门窗联合机,从此就不再用这手工刨子了。听到这消息,我高兴得流下泪来,同时也勾起辛酸的回忆:这刨子是我父亲,也是他师傅的唯一遗产。它和剥削阶级一起折磨得我爸爸苦了一世,临死时,他对女婿说:“我就把女儿和刨子留给你了。”以后老头子也和我爸爸一样,才过四十就折磨得成为驼背。解放了,我们开始过着幸福的晚年生活,他进了工厂有了固定的工作场所,劳动条件好多了,工作效率也比解放前有成倍的提高。可是那刨子还像是一条铁锁链,锁住工人们的手脚,任凭他们再施展本领,也还是满足不了飞速发展的建设事业的需要。
“可以挺直腰板舒舒畅畅干了,国家要造多少房子,我们就供应多少门窗。”他一边指这指那地向我介绍情况,一边这样说。
当他看到我欢畅的脸上挂着泪花,就递来一条毛巾,并随手接过刨子,用他那惯有的宏亮嗓音说:“好吧!就把它交给党,留给子孙后代,让他们看看,他们的祖先是用什么东西劳动的吧!”
霎时响起一阵锣鼓声,我也夹进报喜队,擦干泪花欢乐地奔向厂党委会的办公大楼。


第8版()
专栏:

巴拿马晨曲
帅雪嶕
巴拿马人民在运河区举行反美示威游行,要求收回运河区主权,并在那里升起了巴拿马国旗。呵,觉醒的巴拿马人民,在春雷一般的欢呼声中,国旗在运河上冉冉上升。呵,坚强的巴拿马人民,放开歌喉唱起反帝的凯歌,扬起独立大旗冲出地狱之门。呵,勇敢的巴拿马人民,高擎起斗争的火炬胜利向前,斗争号角像晨曲欢唱黎明。呵,刚毅的巴拿马人民,东风吹遍四方,自由将和旭日一齐来临。


第8版()
专栏:革命文物

荔枝炮
动荡的一九二七年,当井冈山的红旗招展的时候,红色的风暴席卷全国。这门木制大炮,就是当年海南岛人民闹革命的英雄武器。
跟红军并肩作战的海南农民赤卫队员们,手拿刀、矛和土枪,但他们非常想要一门大炮,来壮大革命的声势。文昌县翁田乡木工共产党员韩今准,和赤卫队员们用海南特产的荔枝木,造出了一门“荔枝炮”,这炮每次可装两斤铁砂、三斤多粉药,装上导火线就可发射。赤卫队员用这门炮配合红军参加过无数次激烈战斗,歼灭了许多敌人。(晓白)


第8版()
专栏:

(宣传画)
袁宝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