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11月24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要闻快报

要闻快报
七万青工跨进“六一”年
今年年初,河北全省青工掀起的“支援农业当尖兵,完成任务一顶几,产品品种齐跃进,人人提前跨进‘六一’年”的竞赛,已经结束。最近,据唐山、保定、张家口、邯郸等市的初步统计,已有七万四千六百多名青年、二千四百四十一个青年集体,提前超额完成了全年生产计划。秦皇岛跃华玻璃厂有三百多名青工达到一顶二到一顶五以上。
万人接力先进经验推广队
机械工业部门组织的万人接力先进经验推广队,带着成套先进经验,在二十三个省、市、自治区的三十八个城市,进行技术传授。目前,他们已在二百三十九个工厂推广了一千二百项新工艺、新技术,效率分别提高一倍到几十倍。
短途运输向改革工具要劳力
湖南省常德专区短途运输部门,大造大改运输工具,向牛马车列车化进军。今年六月以来,全区新造畜力车、胶轮板车、木船七万七千多辆(只),还改制装配了大量畜拉列车、拖斗、四轮车和风帆车。大力改革运输工具的结果,使这个专区用于短途运输的劳动力大大节省了。今年一月份投入短途运输的有六万九千人,现在已减少到三万八千人。而货运实绩却由六十一万吨增加到一百一十多万吨。
张店车站开展捎脚运输
胶济线张店火车站千方百计利用货车、守车、行李车、排空车等,捎运零星物资。为了准确地掌握车流、货流,他们采取三联系的办法:一、和调度联系,了解列车到站的数量、去向;二、和车长联系,了解重车在站停留的位置;三、和车号员联系,了解列车装载情况。十个月来,这个站共捎运物资六万多吨,节省二千多个车皮。
采煤老手重返生产第一线
广东坪石矿务局所属南岭第一、第二、第三煤矿,采取革命措施,把从技术工人中提拔上来的脱产干部,重新调回生产第一线,有力地加强了小组的领导。到现在为止,三个煤矿已抽出一百六十八人到小组直接参加生产,大部分人担任了正副班长的职务。
旧棉衣拆洗缝染一包到底
南京市白下区东跃服装商店四象桥门市部、明星洗染店和永丰花席店职工,改变了过去服装店只管缝纫,洗染店只管洗染,花席店只管弹花的做法,实行一条龙协作服务。新的服务方法的特点是:顾客的旧棉衣从拆、洗、缝、补到染、弹、翻、改由一家一包到底。三个多月来,他们共为顾客拆洗翻新各种旧棉衣一千八百多件,给群众带来了很大方便。


第3版()
专栏:

帮助农民迅速掌握农业机械使用技术
老技工由文祥下乡办技术训练班
本报讯 以快速培训徒工出名的红旗手武钢机械动力站由文祥,率领四名老技工到孝感县朋兴人民公社举办的业余技术训练班。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培养出一批能独立操作和修理新式农具的技术工人,为农村快速地有效地培训技术力量作出了榜样。
8月初,武钢机械动力站由文祥等五名老技工来到朋兴公社。那时,稻子正灌浆,处在桶水斗谷的节骨眼上,老天爷偏偏二十多天不下雨。这时,社里开荒的任务又很迫切。因此,迫切需要使用抽水机和拖拉机。而社里的一百零一台抽水机经常出故障,十四台拖拉机和一部汽车利用率只及30%左右,急待检修。可是,社里机械站的人都是刚丢下锄头的农民,没有一个会修。由文祥等老师傅面临这种情况,觉得光靠五个人去抢修机器还是不行。这时他们想起临行前机械动力站党委书记的嘱托:“一定要使农民和你们一样,懂得技术,掌握机器。”于是他们一面立即投入抗旱抢修,一面建议办业余训练班传授技术。公社党委大力支持了这个意见,在公社党委的直接领导下,训练班迅速办起来了。
业余技术训练班办起来后,由文祥等老师傅紧密结合农村实际,确定训练班的教学方针是:理论联系实际,以现场教学、实物教学为主,结合讲授系统的技术知识。由于农村当时迫切需要机械维修保养方面的技术知识,教学的内容便以内燃机修理为主,并帮助建立机械维护保养制度。教材的来源是:干什么、编什么、教什么,现编现教。为了适应农村抗旱斗争的需要,训练班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早晚上课,白天抗旱,见空就钻,拖拉机工地和抽水机站都是课堂,树上挂黑板,机台当课桌。训练班学员的文化水平都只有初小和高小程度,大部分人不懂一点机械维修保养技术,也看不懂图样。他们根据这一情况,在讲课时注意力求简单通俗,采用“讲、比、看、干”教学法。如技术员孙本衡在讲发动机的构造和性能时,就拿水车作比喻,把人拉水车的手比作发动机的活塞,把发动机的连杆比作水车的柄,把发动机的轴比作水车的轴。汽油燃烧的能把发动机一带动,就好像人一使劲把水车带动起来一样。学员听了,都能理解,懂得透彻。
由文祥等老师傅把培养农村技术力量当做本身的职责,全心全意地教农民学技术。在紧张的抗旱中,老师傅都是白天到十几里甚至几十里远的地方去抢修机器,晚上又赶回来教课。深夜,大家都睡了,他们还在编讲义和备课。
经过由文祥等五位老师傅一个月的刻苦办学,使技术的种子很快地生根发芽。训练班结束时,三十多个学员中,有十四个掌握了能单独操作和中修机械的技术,一般都学会了社里各种机械的维护保养知识,考试成绩平均七十七分。由文祥在第一期训练班结业后,还利用星期天休息时间下乡去对学员进行辅导。(附图片)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工业部门积极帮助各人民公社训练掌握电动抽水机的技术人员          新华社记者 谢浩忠摄


第3版()
专栏:

抓紧冬闲季节 赶制赶修农具
胶南县为每个农业劳动力配齐四件小农具
广东给农村新增加的人员准备农具九百多万件
本报讯 山东省胶南县抓紧当前冬闲季节,积极组织县、社工业,大力赶制和修补锄、镰、锨、镢等主要小农具,力争今冬为全县所有的农业劳力每人配齐锄、镰、锨、镢四大件。
为了使小农具的生产和修补工作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中共胶南县委曾深入到山地、丘陵、平原等不同类型的生产队,就锄、镰、锨、镢四件主要小农具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和摸底。从掌握的情况来看,按每个劳力备齐锄、镰、锨、镢各一件计算,全县共计需要锄、镰、锨、镢七十二万件。而现在全县实际能够使用的锄、镰、锨、镢只有五十多万件,尚缺少二十多万件。为了给全县每个农业劳力备齐锄、镰、锨、镢四大件,县委首先对小农具生产和修补作了全面安排,计划在今年冬季新制小农具十九万多件。
为了解决原材料不足的困难,又组织县工业、商业和物资供应等部门,从各方面进一步挖掘了原材物料的潜力。目前已挖掘出各种钢材一百五十吨,各种木材一百八十立方米,从而保证了小农具的制造和修补工作的顺利进行。
据新华社广州23日电 广东各地为农村新增加的劳动力突击修制了大量小农具,到11月上旬,全省已生产了铁制小农具九百零一万件。
在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新形势下,全省回到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劳力达一百四十多万,对农具的需要量大大增加,因此,各地从9月起掀起了生产小农具的高潮。县和公社的农具、农械厂,大队的农具修配站(组)都集中力量突击生产锄头、镰刀等小农具,其他有关工厂和商业部门也大力支援。汕头专区在一个多月内,便突击生产了十五万把锄头。
各地在大制小农具的同时,还开展小农具的维修工作。台山县的一千二百多个农具修理组,到秋收前即为各个小队修配了各种小农具十三万八千多件,占应修小农具数量的96.4%。


第3版()
专栏:质量第一——在昆明西山农业机械厂里

第十八次改进
这几天,云南省昆明市东风人民公社团山管理区的社员们,正驾驶着新制的“碎土下种两用播种耙”,在播种小春。据有关部门的技术鉴定:它全重七十公斤,成本仅及“洋”播种机的十分之一,适宜于胶泥地播种,只要两个人操作,两条牛牵引,一天就可以下种二十八亩到三十亩,而且播种质量很好。
这台两用播种耙包含着许多人的劳动。那是10月初的事情。西山区的秋收快要结束了,全面的秋种将要开始。为了抢节令,中共西山区委号召全区大搞农具改革,并把试制播种耙的工作交给车辆厂去完成。工人们说干就干,立即动手,几天功夫就制成了一台八行播种机,抬到山地试用,效果很好,马上就组织力量生产。但是,美中不足的是:西山区的田地多系胶泥土,粘性大,使用八行播种机下种小麦,耙齿插入泥土后容易阻塞,播种不均匀,工效也低,不能全面推广。时间紧迫,节令催人,如何办?第二天,区委第一书记和工业、财贸、商业等部门的负责同志带领着一批干部,亲自来到了西山区农业机械厂,要求这个厂想办法改制一台适合胶泥地的播种耙。这个厂的职工深知任务紧迫,立即由党支部书记亲自挂帅,选派技术较强的老师傅和技术人员组成小组,进行试制。他们抬来一台八行播种机,采取解剖“麻雀”的办法,将全部机件拆开来逐一分析,集中大家的智慧修改。区委书记也根据播种耙的原理,参与改进。你一计,我一窍,当天就改制出了一台,大家拿到田间试验,但麦子播不下来。他们又找原因、改进。这样经过了十八次改进,10月底,第一台碎土下种两用播种耙改造成功了,胶泥地的播种工作也使上了新农具。


第3版()
专栏:

征购粮、口粮、储备粮、种子、饲料统筹安排
先过秤后入库专粮专仓
河北五千七百个生产队完成交售入库任务 黑龙江认真贯彻政策,群众 快交粮交好粮 青海工作细致扎实交售粮和口粮全部落实
据新华社天津23日电 河北省农村乘秋收种麦基本结束的有利时机,掀起了以抓紧抓好过秤入仓为中心环节的秋粮征购入库高潮。11月份以来,全省粮食入库进度天天上升,现在已经有七个县(区)、一百零九个公社、五千七百多个生产队完成了秋粮交售入库任务。
严格执行过秤入仓办法,是河北省今年粮食收购、分配工作的突出特点。征购粮过秤入国库,留粮过秤入基本核算单位生产大队粮库,都安排得有条不紊。各级粮食部门下放大批干部到生产队、接粮站,具体参加和指导粮食过秤验斤工作。全省各个生产大队,不论是向国家交售的粮食,还是大队自行保管的粮食,不论是社员口粮,还是储备粮、种子粮和饲料粮,都先过秤后入库。各地生产队还普遍作到了口粮、种子粮、饲料粮和储备粮分库分存。在过秤入库中,国家干部、生产队干部和社员选派的代表共同检斤验质,作到入库粮食保质保量,斤两不差。
粮食过秤入仓的办法使绝大多数生产队及时地落实了粮食产量,留足了社员的口粮、生产用种子粮和饲料粮,作到了国家、集体、社员三方面利益统筹兼顾,生活和生产全面安排。
新华社哈尔滨23日电 黑龙江省各地在今年的粮食征购工作中,把国家购粮款项全部发到人民公社的管理区(基本核算单位),管理区一面交售粮食,一面把从银行领来的粮款预分给社员,使评工记分、按劳分配的政策及时兑现,群众交售粮食的积极性很高。
目前,沿松(花江)嫩(江)平原铁路线,到处是交售、运送粮食的繁忙景象,在各车站周围的公路上,成千上百辆的送粮车队把满载的各种粮食送到国家粮库。各公社都把粮食收拾得干干净净,向国家交好粮、快交粮。据依安县粮库统计,他们接受的大豆中,一、二等品就占70%。
今年黑龙江省各地在征购粮食工作一开始,就向人民公社管理区的干部和广大社员进行了政策教育,并且细致地安排了群众生活。各地都以管理区为单位送粮,同时又以管理区为单位进行结算。管理区的送粮队卸完粮食以后,立即得到银行支付的粮款单据,可以随时到银行领取粮款。这样就保证了管理区按时预分。目前,全省各人民公社的管理区已经普遍开始预分。许多完成预分工作的地区,90%的社员收入比去年增加。
新华社西宁23日电 青海农村粮食征购工作进入高潮。广大社员纷纷突击打碾,踊跃交售粮食,支援国家建设。中旬以来,全省粮食入库进度普遍加快。
青海省今年粮食征购工作做得细致扎实。他们本着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精神,做到了收购粮、种子、饲料、群众口粮落实,并做到所有粮食过秤入仓,实行专粮专仓,专人保管。这样,既促进了粮食的征购入库进度,又安排好了群众生活。
现在,已经完成粮食征购任务的公社、生产队已投入以积肥、送肥、翻地和春麦冬播为中心的冬季生产,积极为明年生产作准备。还没有完成征购任务的社、队的广大社员正积极进行打碾,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粮食交售任务,以便腾出时间和力量大搞秋冬生产。


第3版()
专栏:

山西加快棉麻烟收购,贵州调运烤烟
新华社太原23日电 山西省棉、麻、烟的收购工作,10月下旬以来进度步步加快。目前加工好的大量新棉正陆续调往太原、榆次、大同和北京等地纺纱工厂。麻皮、烟叶的收购工作,在重点产区也已经形成高潮。占全省麻皮收购任务一半的晋东南地区,组成四万多人的剥麻队伍,正在日夜赶剥新麻。烟叶产区的临汾县,已经烤出的烟叶占总产量70%以上,正源源运往城市支援卷烟工业生产。
新华社贵阳23日电 贵州省商业、交通部门密切协作,加强烤烟调运工作,支援卷烟工业生产。
收购烤烟工作在全省普遍展开以后,省商业厅即成立了烤烟调运办公室,统一安排运输力量,及时调运。商业部门固定汽车,采取定时间、定任务的办法,专门运输烤烟。商业部门还同交通运输部门挂钩协作,大搞捎脚运输,做到车不空驶,仅11月上半月就捎运烟叶四百二十八吨,相当于九十部四吨半载重汽车的运货量。同时,各地还运用群众运输力量,把烟叶从产区运到交通沿线。
省商业厅会同工业部门组成五个工作组,到各地帮助集中打包和开展捎脚运输,也促进了烟叶调运工作。


第3版()
专栏:上海通讯

钢铁协奏曲
永康 邹峥 绍言 毅臻
今年以来,上海钢铁战线上,生产高潮一浪高过一浪。就在钢铁工人争分夺秒为钢而战的时候,人们还看到了另一番动人的情景:全市各个方面的力量,都围绕着增产钢铁这个目标集中起来,汇成了一股巨大的促进力量。最近几个月,上海几百家机械、电机工厂全面大协作,为钢铁厂突击赶制的各种冶金设备,一批接一批地送进了钢厂的大门;水陆两路的各条运输线,把成千上万吨、越来越多的生铁、矿石、煤炭,从四面八方,车载船运,日夜兼程地运到了炼钢炉前;分散在全市各处的商业人员,也纷纷走出柜台,深入钢厂,了解需要,及时供应了数以百万计的工具、零部件和保护用品。
各行各业支援钢铁,真是一呼百应,要人有人,要物有物。
在这为钢铁生产持续稳定上升而奋斗的日子里,上海各条战线上出现的集中力量支援钢铁的生动故事,多得不胜枚举。最近二十多家机械厂和许多单位通力协作突击赶制的一台吊重七十五吨大行车,就是其中的一个。
这台大行车的来历是这样的:上钢一厂去年新建的第三转炉车间,虽然设备条件较好,可是美中不足的是缺少一台七十五吨大行车。
国庆节一过,上钢一厂就把这个要求提给了市冶金工业局,冶金局在5日又向市委直接领导的炼钢指挥部作了报告。炼钢指挥部6日就作出决定,同意了上钢一厂这个要求。
增加一台大行车这件事情,指挥部是同意了,可是发生了一个严重问题:这种式样的行车上海过去从未造过。
能不能叫这台行车在完成今年全市炼钢计划中就发挥作用?炼钢指挥部的干部一商量,办法只有一个:集中各方面的力量,打一个歼灭战,并且争取在一个半月内全部完工。于是,一场为上钢一厂赶制七十五吨行车的战斗开始了。
行车不论大小,第一要有图纸。交通大学、上海黑色冶金设计院、第一机械工业部设计九院等单位的许多教授、工程师,听到这个消息,纷纷赶到指挥部。7日讨论了一天,8日上午就提出了设计方案,并且成立了三个设计小组,到处搜集资料。这时候,小车组的设计人员最困难了,他们在上海起重运输机械厂找了整整一个下午,图纸还是不全。有人主张乘飞机到大连起重机厂去想办法,可是一去一返,太费时间。有人又想起江南造船厂是个大厂,而且过去造过五十吨行车,说不定也有七十五吨行车的图纸。黑色冶金设计院的工程师李蔚明马上赶到“江南”,“江南”果然有一套这样的图纸,他们听说是钢厂需要,一口答应,把小车连大车的图纸,全部拿了出来。
图纸赶齐,七个木模厂开了个协作会,按照图纸连夜加工,在三天之内,上海起重运输机械厂拿到了小车的木模,上级调拨的材料还未运到,马上把仓库里的生铁拿出来先用,等到指挥部材料运到,小车的架子差不多快要完工了。工人抢得了小车的时间,回转身来又集中力量猛攻大车。大车部件因为材料关系,比原计划迟了三天,工人们这样集中一攻,就把三天的时间全部夺回来了。整台行车上还要用一百三十多只轴承,有许多规格很特殊,市上无货。市物资局、冶金局、农业机械公司、上海轴承商店、上海机电一级站、滚动轴承厂、纺织工业局轴承厂等单位,在这个关键上集中起来了。大家开了个会,谁有就拿出来,一凑就解决了一百零九个。另外二十多只后来又通过各方面的调剂,获得了解决。最后一个轴承,大家都没有办法,上海滚动轴承厂毫不犹豫地接了下来,回到自己厂里,马上发动群众,如期交出了这个产品。
七十五吨行车的制造任务到那里,那里就出现紧张的战斗场面。经过几十个单位的合力围攻,现在已经完工了。
七十五吨行车是一件庞大复杂的产品,可是为了钢厂创造各种增产的条件,即使像氧气这种看来比较简单的东西,也掀起了一场战斗。
事情发生在上海彭浦机器厂。他们听说钢厂氧气的需要量大大增加,而厂里有一套生产氧气的设备还没有安装好,大家都想早一点叫它为钢效劳。谁知一检查,缺了很多部件。于是,厂里党委书记亲自挂帅,发动群众进行突击。造水塔,没有建筑工人,建筑公司一○三工区的工人就赶来帮忙;没有木工,动员全厂木模工参加抢建。制氧机上没有氧压机,制造这种设备的合众冷气机械厂赶制。设备全部装好,还是不出氧气,中国炼气厂、化工研究院也派人前来协助,杭州制氧气厂接到上海的长途电话也马上派来了老师傅和技术人员。后来又把上海许多制氧单位的老工人和技术人员都请了来,把机器全部拆开,里面的七千多根管子,进行全面检查,最后氧气终于在集体的力量下驯服了。
大到横跨整个炼钢车间的七十五吨大行车,小到只有一个人高的氧气瓶,但说明的却是同一个问题:集中力量,打歼灭战,这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到全歼速决的效果。也同时说明,只要我们把力量集中起来,使用到最主要的方面去,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即使碰到了困难,也是可以征服的。
集中力量打歼灭战,这不仅是一个力量组织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是建筑在广大群众自觉的基础之上。集中不是简单的凑合,不是数字的累积,而是通过集中,充分发挥出人的智慧和创造,办到了许多原先被人们认为办不到的事情。这一点,上钢三厂两个大阀门的故事,是一个有力的说明。
上钢三厂最近增加了一座二十五吨化铁炉,这个化铁炉和轧钢车间合在一起,有一项水管工程。到9月6日这一天,各项材料都已备齐,独有八个大尺寸的套筒式阀门没有着落。采购员小曹跑了半个月还是一无进展。这一天,他跨进了上海建筑五金批发部的大门,和“支援粮钢专柜”上的销货员一谈,六个较小的阀门问题不大,就是两个二十吋大口径的不好解决。这个销货员一想:钢铁厂要的东西,我们有,给他们,这算得了什么;现在钢厂要的,我们没有,想办法帮助他们解决,这才可以说是尽到我们商业人员的责任。他把三厂的要求马上向领导作了汇报,党支部书记决定集中人力打好这一仗。当晚,十多个骨干开会,会上最后确定了四个方案:一、打电报给沈阳的工业器材采购供应站,因为北方天气较冷,水管都埋在地下,可能有这种套筒式的大阀门;同时打电话到苏州,因为上海自来水公司过去曾经在那里做过一批大阀门;二、分头到上海各个制造阀门和使用阀门的工厂去联系;三、深入工地,看看用其他式样的阀门能不能代替;四、如果以上办法都不行,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用别的阀门加以改装代用。会议结束,拟电报的拟电报,打电话的打电话。第二天一清早,大雨倾盆,批发部除了维持门市营业的几个人以外,出动了二十六个干部,冒雨四出打听。副经理亲自在办公室接电话。到十点多钟,电话一个个打回来了,都说没有着落。他立起身来就走,摆渡过黄浦江赶到上海三厂,在工地上找到了安装水管的工人。那个工人听到批发部同志正在为他们的工程辛苦奔波,经理还亲自下厂帮助时,都很激动。批发部的副经理在工地上仔细看了一下,看到钢厂运输汽车来往非常频繁,地面震动得很厉害,心想:除了套筒式的阀门以外,用别的阀门,会受不住震动,但是不知能否把批发部现有的法兰阀门改装一下呢?他回到批发部,晚上再开会研究,最后大家想了个办法:在法兰阀门外面加装一个钢板焊制的套筒。会后,他们还模仿了小规格的套筒式阀门,画了一个草图。第二天拿到三厂和工人一起商量,结果三厂根据他们的草图,用钢板自制了两只套筒,保证了水管安装工程如期完工。
把各方面的人力物力集中起来打歼灭战,不仅保证了重点,而且在力量集中以后,会给其他方面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出现一些新的不平衡,从而更激发群众的革命热情,进一步挖掘生产的潜力。因此,集中兵力打仗不是压倒其他,相反的是更好地带动了其他。上海机械制造厂的职工们,对这一个道理,体会非常深切。这个厂是一家大量制造矿山小火车的机械厂。接受任务以后,厂里排来排去,工时只有三十五万个,缺了三分之二。而今年头七个月只完成全部任务的三分之一。换句话说,要在最后四个多月内,完成比前七个多月还要多一倍的任务。看来这是件不可想像的事情。怎么办?干部和工人在这严重的任务面前,先检查了上半年的工作,找到上半年主要产品完成情况不够好,毛病就在于力量分散,战线太长,投料很多,成品很少。经过讨论,坚决采取新的作战方法:集中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这样一来,生产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了。产品集中,重点突出,管理方便了,任务大而不乱,关键问题,一清二楚,大家心里都有数。结果,8月份一个月就完成了三十二台,9月份又完成了六十三台。被动变成了主动,工人们现在正在考虑怎样争取提前完成计划了。
正由于人们自觉地认识到集中全力,才能赢得更大的胜利,四面八方的力量都涌向钢铁厂,涌向炼钢炉。钢铁厂里运输线上,有许多是有孩子的女工,为了让她们集中心思搞好生产,市妇联组织了一批优秀的保育员,为女工们带孩子;理发业看到钢厂的干部和工人,常常忙得忘记了理发刮胡子,他们就派人到钢厂为大家服务;邮局、银行的服务台也搬到炼钢车间的大门口,工人们寄信、汇款、寄包裹,都近在眼前……。这一切,构成了一幅共产主义大协作的图画。正如钢铁工人所描写的那样:在每一炉钢水里,都包含着无数人的劳动和智慧。


第3版()
专栏:质量第一——在昆明西山农业机械厂里

质量标兵董学
董学是西山区农业机械厂的车工,因为他一贯重视质量,厂里职工一再选他当标兵。
董学的家就在西山区东风人民公社。假日,他经常回村去看望亲友,了解农村的变化。亲人们对农业机具的要求,对董学是很大的鞭策。他经常想:我们是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工人,农业的事就是自己的事,产品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农业生产。他严格要求自己,勤学苦练,在制造各种农机中,特别注意质量。他发现磨面机的零件不能互换,就积极想办法,到废料堆里找来几块废铁,造了三套塞规、套规、卡板和样板,用来测量加工零件的尺寸,提高了产品质量,实现了零件规格一个样。产量也有很大提高,原来要二十小时才能车一件磨面机的大机件,后来缩短到十小时就能车好八件;全小组加工磨面机零件的效率提高了三倍。厂里转入生产打谷机后,他又把这套革新工具用到加工大齿盘、夹齿和轴承板上,保证了打谷机的质量,在他的带动下,车工小组月月都按质、按时地超额完成了生产任务,获得了先进小组的称号。


第3版()
专栏:质量第一——在昆明西山农业机械厂里

冒雨取“经”
昆明市西山区农业机械厂党支部,经常不断地向职工进行提高产品质量的教育,使“生产农机,质量第一”的思想深入人心。
这是一个新成立的农机厂,设备条件和技术力量都较差。十月份他们在生产打谷机中,铸造内齿盘是直接关系着农机质量的关键。为了提高铸件的质量,厂党支部书记亲自带领一批职工,冒雨前往昆明市郊区农具厂学艺取经,学习了漏模翻砂浇铸的经验后,连日动手打造漏模、试铸,提高了铸件质量。厂领导又针对内齿盘上的内齿牙质量不高的问题,发动群众开展攻关赛。广大职工开动脑筋,改进了造型的配砂,自制了靠模工具,一次就能铸出成品,不仅提高了质量,也提高了产量,保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了支援农业的生产任务。


第3版()
专栏:质量第一——在昆明西山农业机械厂里

农民点头才算数
昆明市西山区农业机械厂里每当厂里试制出了一种新农具,职工们都要亲自抬到田间试用,听取管理区和生产队的意见,直到社员们头点满意后才进行成批生产。这里记述的,仅是许多个生动故事中的一个。秋收之前,厂里造出了第一批打谷机,为了鉴定质量,党支部书记率领一批职工,抬着才装好的脚踏式波司打谷机,来到东风公社海源管理区第三生产队。经过试用,社员们反映:这种打谷机工效高、速度快,就是太重了。党支部当场就召集“诸葛亮”会议,赶回工厂就动手改,改好后又抬到管理区试验。结果:蹬起来轻巧。社员们都说:“要是多送来几部就好了。”厂里立即组织成批生产,满足了秋收需要。


第3版()
专栏:质量第一——在昆明西山农业机械厂里

江苏省苏州市劳动模范、苏州农业药械厂革新能手刘阿四(左)和老师傅洪光辉一起研究进一步改进喷雾器的制造,争取节约更多原材料,多生产喷雾器满足农村的需要
         新华社记者 汪文华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