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11月15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节约为了增产
增产和节约有着相辅相成的依存关系。增产离不开节约,节约也就是为了增产。增产,就是要求我们为国家、为社会主义生产出更多的物质财富,而真正的增产,必须是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以最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最大限度地增加生产,脱离了人力、物力、财力的节约,是谈不到真正的增产的。节约,就是要求我们对社会财富处处精打细算、合理使用,不要有半点浪费,也就是要求争取以最小的代价,办更多的事情。我们节约下来的人力、物力,必须用来扩大生产,如果把节约所得,不用在正当需要上,不用来增加生产,这仍然不是真正的节约。节约的目的,就是为了增产;愈是节约,也就愈能增产。节约决不是什么消极的措施,恰恰是促进生产的积极措施。
增产和节约,异途同归,最终必然表现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所以,为了以最快速度发展社会生产力,迅速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须增产节约同时抓。一切社会财富都是由劳动创造的。对社会财富的节约使用,归根结蒂都是劳动力和劳动时间的节约。我们在生产过程中,提高劳动效率,以较少的人力完成同等数量或更多的工作,这种活劳动的节约是劳动时间的节约。在生产过程中,减少物质消耗是物化劳动的节约,也就是节约了过去在创造这些物质时所消耗的劳动时间。以较少的原料、材料、燃料等物资的消耗,生产同样数量的产品,或更多的产品,就可以使整个社会以较少的劳动力、劳动时间投放在这些物资的生产上,从中抽出大量劳动力来从事其他物资的生产。上海国棉十二厂的纺部工人曾经算了一笔用棉账,按照每件棉纱节约用棉一公斤计算,全厂四个月就能节约三万一千多公斤的棉花,相当于三百亩棉田的产量。如果一亩棉田从种到收,要花费农民三十个劳动日,就可以有九千多个劳动日从棉田中腾出来,增产粮食或其他作物,这正是支援农业、增加农业生产的良好方法之一。我们应该注意物质消耗的节约,也更应该时刻抓紧劳动力的节约使用,在生产中尽量节约活劳动的消耗。劳动力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劳动力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我国六亿多劳动人民是一支伟大的生产力,是我国改变一穷二白面貌的主要依靠。把劳动力合理地组织起来,挖掘潜力,节约使用,用节约下来的劳动力来办更多的事,更多地增加生产,就能大大提高生产力水平,这种节约当然是最大的节约。毛泽东同志一贯谆谆教导我们要“爱惜人力、物力”。今天,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的进程中,劳动力已从相对的有余变成相对的不足,更应该最合理地分配和使用劳动力。任何地方、任何单位都要提高劳动效率,调整劳动组织,精简机构,充分发挥每一个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使每一个劳动力做到一顶几,把一切可以节约出来的劳动力,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用之于直接的生产劳动。
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核心问题,就是力争高速度。增产节约,从本质上看,就是要求最充分、最合理地使用劳动力、劳动时间,赢得了时间,也就赢得了高速度。多快好省的方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多快是一个方面,好省又是一个方面,双方是对立的,但又统一在这一完整的方针之中。机械地把多快好省的方针分割开来,片面地强调其中一个方面,或者只追求多快而忽视好省,或者只追求好省而忽视多快,都会造成浪费。只有全面地贯彻多快好省的方针,才能最充分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使劳动者的积极性最高度地发挥起来,可以在整个生产建设事业的发展中取得最大的节约。
在生产建设中能够获致最大的节约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必然表现。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劳动人民成了社会财富的主人,劳动人民才能以主人翁态度积极地自觉地努力增产、厉行节约,艰苦奋斗、克勤克俭的革命精神才能得到更大的发扬,这是我们赖以不断进行增产节约的根本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国家能够有计划地利用社会劳动和自然资源,合理调整工业布局,统一安排生产、分配、消费和积累等等,对整个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能够进行最大的利用和最大的节约。所有这一切,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是不可想像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人民双手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都被剥削者夺去了,劳动人民增产节约的积极性受到了压制,无从充分发挥。资本主义国家城市中拥塞着大批失业后备军,农村中人口过剩,贫困破产。劳动力被大量浪费,劳动成果被大量挥霍,这正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致命伤。一切没落的腐朽的剥削阶级,由于它们没有前途,失去希望,对社会财富就尽量挥霍无度,铺张浪费,而一切新兴的革命的阶级则不同,因为他们需要创家立业,不仅为了今天,更要为了明天而建设新生活,总是十分注意节约和积累财富,提倡艰苦奋斗的;特别是有共产主义雄心壮志的工人阶级,肩负着改造自然,改造世界的伟大任务,就更加表现出精神焕发,朝气勃勃的革命精神。只要全国人民坚持这样的革命精神,勤劳节俭,埋头苦干,天大的困难就会被我们克服,伟大的奇迹就会被我们创造出来。
(摘自上海《解放》1960年第21期龚进、季元文)


第7版()
专栏:

学习毛泽东同志关于人民战争的思想
陈伯钧
(续昨)
正规战争与游击战争相结合
作战的形式,是根据敌我力量对比决定的。为了对付强大
的敌人,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威力,就不仅仅需要进行正规战
争,而且还必须进行非正规的战争。也就是说,必须把正规的运动战、阵地战和非正规的游击战同时并举,互相配合,才能充分地发挥主力兵团、地方兵团、民兵等各种人民武装组织的力量和作用。因此,在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导下所进行的人民战
争,从作战形式上来说,又是一幅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这些正规战与非正规战交织的壮丽多彩的图画。
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毛泽东同志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和人民战争的需要,对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这些作战形式进行了新的研究和新的创造,创造了崭新的一系列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作为中国武装的革命与武装的反革命进行决战的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主要的作战形式是正规战。在战争的前期以运动战为主;到战争的后期,夺取城市的阵地攻坚战逐步提到重要地位,而成为作战的主要形式。在这次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民兵的配合下,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进行大兵团作战,大量地歼灭整师、整军以至整个集团军的敌人。人民解放军进行了一系列的大规模的战役,其中包括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这样一些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空前的在世界历史上罕见的巨大战役。大兵团的大规模的正规战,标志着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新发展,标志着长期的艰苦的革命战争已经发展到就要取得最后胜利的阶段。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了著名的十大军事原则,这是我军作战方法上的最完备最科学的高度概括,是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作战的指针,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科学的重大发展。毛泽东同志明确地指示我们:为了打败敌人,取得战争的胜利,应当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而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为了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应当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每战集中两倍、三倍、四倍,有时甚至五倍、六倍于敌人的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这又是毛泽东同志天才的歼灭战思想在新的时期的新发展。中国人民解放军遵循着毛泽东同志所规定的作战方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初期,主动地让出了一部分城市和地方,避开了具有优势兵力和优势装备的敌军进攻的锋芒,避免了在不利条件下的决战,而进行了大踏步前进和大踏步后退的运动战,在运动中各个歼灭敌人。这样,一方面分散了敌人的兵力,削弱了敌人进攻的力量,陷敌人于被动挨打的地位;另一方面,使我军在战役战斗上集中使用自己的兵力,在局部上占据绝对的优势,而摆脱了被动挨打的地位,取得了最大的主动。这样就逐步地扭转了整个战局,使敌人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使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这样,虽然我军在战争初期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暂时放弃了一些地方,但是,却换得了大量地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从而更有效地达到了收复全部失地进而解放全中国的目的。后来,随着敌我力量对比的根本变化,毛泽东同志及时地巧妙地抓住了最有利的时机,选择了最有利的方向,进行了战略决战,组织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歼灭了敌军的大部分主力。就是这样,在短短的三年中,曾经在数量和装备上占优势的看来十分强大的蒋介石四百余万大军,就迅速的土崩瓦解了。而曾经在数量上和装备上居于劣势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却迅速地发展壮大起来,直到取得革命战争的最后胜利。
游击战争不能担负解决战争命运的主要责任。要解决战争的命运,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主要的必须依靠正规战。但是,中国人民革命战争中的正规战,是从长期的非正规的游击战发展起来的。并且又一直依靠了游击战的有力的配合和援助。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这是一切革命力量发展的普遍规律。当革命的武装力量还弱小的时候,在强大的反革命武装力量的面前,为了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避免不利的决战,在一定的时期内,在一定的条件下,分散兵力打游击战就有了特殊的重要意义,并成为主要的作战形式。
因此,在中国革命战争的一个长期发展过程中,毛泽东同志把游击战提高到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他号召我们在敌人占领的地区,尽一切可能地、广泛地、大量地发展游击战争。游击战不仅是游击队、民兵所使用的作战方法,而且在敌强我弱的一定条件下,我们还以正规军深入敌后,分散开来开展游击战争,从游击战争中打击和削弱敌人,发展自己的力量。毛泽东同志用十六字诀规定了游击战的基本原则,就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时而化整为零,时而化零为整,神出鬼没,声东击西,忽南忽北,即打即离。用这样的办法,不断地袭扰和疲惫敌人,拖住敌人的后腿,牵制敌人的兵力,配合正面作战,不断地削弱敌人的力量,缩小敌人的地区,发展自己的力量,扩大革命根据地。在一定的条件下,把游击战转变为正规战。由于中国革命战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各次革命战争的直接作战对象的不同,毛泽东同志根据敌情的变化和敌我力量对比的变化,适时地指导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转变。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前期,中国人民军队刚刚建立,我们党独立地进行武装斗争刚刚开始,那时,主要的是游击战争;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后期,则转变为主要的是正规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又由主要的是正规战争转变为主要的是游击战争;到抗日战争的后期,又由主要的是游击战争转变为主要的是正规战争。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于革命力量的新的成长和敌情的新变化,正规战争逐渐发展到运用大量的武器并包括大规模的阵地攻坚的大兵团作战了。但是,就是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进行大规模正规战的条件下,党和毛泽东同志仍然一刻也没有放松尽一切可能地大量地发展游击战争。在党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我们不仅在暂时被敌人占领的地区,坚持了游击战争,而且把游击战发展到国民党统治区的深远后方,有力地配合了正面作战,保证了战争的胜利。例如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第一年,鄂、豫、陕地区的游击战争曾牵制了蒋介石正规军三十个旅以上,使我华中、华北主力渡过蒋介石进攻的最困难时期,起了极大的战略作用。
毛泽东同志的战略战术思想所以是战无不胜的,正是因为它是建立在人民战争的基础上的。这种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只能由革命的人民利用来打败反人民的反动派,对于反动军队来说,由于他们脱离人民为人民所反对,因而是永远也学不到手的。
武装斗争与其它各种形式的斗争相结合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的斗争形式,但不是唯一的斗争形式,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着重武装斗争,不是说可以放弃其他形式的斗争;相反,没有武装斗争以外的各种形式的斗争相配合,武装斗争就不能取得胜利。”?
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是以武装的革命根据地为依托发展起来并取得胜利的。毛泽东同志是中国武装的革命根据地的创始者,他不仅在井冈山创造了中国革命历史上第一个革命根据地,而且在中国革命的长期发展过程中,一贯地极为重视革命根据地的建设。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不但有强大的帝国主义,而且有强大的封建势力,而且还有勾结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与人民为敌的大资产阶级,“强大的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反动同盟军,总是长期地占据着中国的中心城市,如果革命的队伍不愿意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妥协,而要坚持地奋斗下去,如果革命的队伍要准备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并避免在力量不够的时候和强大的敌人作决定胜负的战斗,那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建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建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阵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战斗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开始时,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拥有一亿以上人口的十几块武装的革命根据地,就是在毛泽东同志的指导下,沿着井冈山的道路,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如果没有这些革命根据地,要想粉碎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蒋介石四百余万大军的进攻,坚持革命战争并取得战争的胜利,是不能设想的。这些革命根据地是依靠武装斗争建立起来的;同时,建立和巩固革命根据地,又是坚持武装斗争的依托。因此,当国民党反动派向解放区发动大举进攻的时候,为了粉碎敌人的进攻,毛泽东同志指示我们必须尽最大的努力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特别是在新解放区,必须“将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的思想普及到一切干部和战士中去,动员一切力量,迅速从事建立根据地的伟大斗争”。?由于我们的革命战争是以革命根据地为依托的,因而使我们能够有效地把军事战线的斗争同政治战线、经济战线、文化战线的斗争紧密地结合起来。有力地支援和配合武装斗争;而武装斗争也对这些斗争的开展,起了有力的支持和保证作用。
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毛泽东同志在运用各种形式的斗争与武装斗争相结合上,特别注意了发动农民群众进行土地改革和发展生产,把它看成是保卫解放区的两件大事。发动农民群众的工作,开始主要是通过减租减息进行的,后来则发展成为进行彻底的土地制度的改革。在战争开始时,毛泽东同志就强调指出:“只有减租和生产两件大事办好了,才能克服困难,援助战争,取得胜利。”“不要因为新的大规模战争而疏忽减租和生产;恰好相反,正是为了战胜国民党的进攻,而要加紧减租和生产。”?为什么毛泽东同志如此看重发动农民群众问题和发展生产问题,并把它看成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大问题呢?这是由于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农民占了全国人口的80%,我们以革命根据地为依托所进行的人民战争,实际上又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把广大农民群众组织和团结在党和无产阶级的周围,就成了争取革命战争胜利的关键。因此,必须使农民在封建压迫下翻过身来,成为解放区自觉的主人翁,积极参加根据地的建设,参加和支持革命战争。因此,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党坚决地领导了解放区的亿万农民进行了彻底的土地改革,采取依靠贫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的阶级路线,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是现阶段中国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发展生产也是同样。只有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供给军队的需要,才能支持长期的革命战争和取得战争的胜利。解放区的人民在党和毛泽东同志规定的“自力更生”的方针指导下,在“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争的胜利”的口号下,开展了规模巨大的生产运动,努力做到了一切必需品首先是粮食和布匹的完全自给,有效地支援了战争。中国人民解放军根据党和毛泽东同志的指示,不仅担负着战斗队和工作队的任务,而且它又是一个生产队。许多部队利用战斗之暇,自己动手,发展生产,解决了自己大部或全部的给养供应问题,大大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克服了财政困难,对坚持战争和取得战争的胜利起了有效的保证作用。同时,党政军民普遍发扬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厉行节约,力戒浪费,处处作持久打算,大家同甘苦,共患难,满怀信心地战胜种种困难。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我们是一切依靠自力更生,立于不败之地,和蒋介石的一切依靠外国,完全相反。我们是艰苦奋斗,军民兼顾,和蒋介石统治区的上面贪污腐化,下面民不聊生,完全相反。在这种情形下,我们是一定要胜利的。”?
为了取得革命战争的胜利,我们党不仅大力进行了创造和巩固革命根据地的工作,发动和组织解放区的人民对敌人进行各种形式的斗争,而且根据斗争形势的需要,同敌人进行了多次的谈判,彻底揭露了敌人的政治欺骗;同时还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合法手段,还加强了整个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作。特别应当提出的是,国民党统治区的广大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伟大斗争,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学生运动蓬勃发展,掀起了人民斗争的新高潮。广大的人民群众不顾国民党反动派的逮捕、监禁、殴打、屠杀等暴力手段的镇压,举行罢工、罢课、罢市,甚至赤手空拳地同蒋介石的军警特务搏斗。在这种形势下,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境内已有了两条战线。蒋介石进犯军和人民解放军的战争,这是第一条战线。现在又出现了第二条战线。”“和全民为敌的蒋介石政府,现在已经发现它自己处在全民的包围中。无论是在军事战线上,或者是在政治战线上,蒋介石政府都打了败仗,都已被它所宣布为敌人的力量所包围,并且想不出逃脱的方法。”?
我们党不仅领导了国民党统治区的人民革命斗争,进一步动摇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有效地配合了革命战争的胜利进行,而且还大力开展了瓦解敌军的工作,从内部来拆散蒋介石的军事机器。一方面我们党配合军事斗争,对敌军展开了大规模的政治攻势,利用敌人内部的蒋介石嫡系军队与非嫡系军队的矛盾和上下之间、官兵之间的矛盾,用各种方式分化敌人,瓦解国民党反动军队的战斗意志;另一方面,尽一切努力从敌军的内部去组织起义,争取大量的国民党军队站到人民方面来。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尤其是在战争的后期,这些工作得到了极大的成效,加速了战争的胜利与国民党军队的崩溃和灭亡。
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是毛泽东同志人民战争思想的胜利。毛泽东同志的人民战争思想的无往不胜的伟力,就在于它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起人民群众的力量,充分地依靠人民群众,进行广泛的人民战争。毛泽东同志的人民战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科学的伟大贡献,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科学的伟大发展。
侵略成性的美帝国主义,永远不肯也不可能从希特勒的下场和从他们自己失败的历史中去吸取真正的教训,它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不甘心在全世界各地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仍然疯狂地进行战争准备和推行侵略政策,它仍然霸占着我国的领土台湾,不顾我国政府的一再警告,不断侵犯我国的领海领空进行战争挑衅。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的危险仍然严重地威胁着我们。为了保卫我国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保卫亚洲和世界和平,防止帝国主义的侵略,毛泽东同志指示我们,必须把中国人民解放军建设成为一支优良的现代化革命军队,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大办民兵,这是毛泽东同志人民战争思想在现代条件下的新发展。毛泽东同志的人民战争的思想,永远是我们打败任何强大敌人的战无不胜的法宝。我们应当认真地学习和掌握这一法宝,来对付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一贯爱好和平,一贯努力争取和平,主张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实行和平共处,但是我们也警惕着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的阴谋。在挥舞着核子武器的美帝国主义的面前,恐惧畏缩无助于和平而只能助长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乞求和平也永远不能使帝国主义发出善心。唯一的办法就是同它进行坚决的斗争,无情地揭露和打击它的战争阴谋,使它在全世界人民面前处于完全孤立的境地;同时,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准备在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的时候给予坚决的回击。只有这样,才能使帝国主义不敢轻举妄动,才可能防止战争,维护和平;只有这样,当帝国主义疯子胆敢进行战争冒险的时候,才能给敌人以粉碎性的打击,直到把帝国主义从地球上消灭!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630页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629页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179页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169页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251页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185页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223页(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