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10月6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社论

多调煤,多产铁;多调铁,多产钢
开展以粮、钢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以来,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基本建设战线上的形势,越来越好,钢、铁、煤等工业产品产量,继续稳定上升。9月份,鞍钢、上海、天津、北京等地的钢、铁、钢材的产量,都比8月份有了大的增长,产品的质量也有所提高,品种也有增加;许多企业的生铁、焦炭的消耗量也有显著下降。这些情况说明,一个生产大幅度增长的新局面已经开始形成。为了把钢铁生产战线上的这个良好局面持续发展下去,以便更好地完成和超额完成今年的钢铁生产计划,所有担负外调煤炭任务的企业和地区,一定要争取增产更多更好的煤炭,调出更多更好的煤炭,支援重点产铁企业和地区的生产大幅度增长;所有担负外调生铁任务的企业和地区,一定要争取生产更多更好的生铁,调出更多更好的生铁,支援重点炼钢企业的生产大幅度增长。
煤是炼铁的原料,多产煤才可以多产铁。铁是炼钢的原料,多产铁才可以多炼钢。但是,仅仅多产煤、多产铁还不行,必须同时多调煤,多调铁。道理是很容易明白的。煤和铁,是两个不同的生产系统。在一个企业里,又采煤,又炼铁的,至今还是极少的。就是在一个省、市或自治区范围内,采煤和炼铁能力,也是不平衡的。许多主要的生产焦煤的煤矿,往往担负着供应好几个省的钢铁企业的任务。所以,煤炭不只要调出自己企业,还要调出自己的地区。炼钢和炼铁能力的分布,也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在一个企业内存在,在一个省、市、自治区范围内也存在。今年国家计划生产的二千七百五十万吨铁中,有一半以上是由分布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成千个中小型炼铁厂生产的。一部分重点炼钢企业所需要的生铁是靠各个省、市、自治区的支援。这就说明及时地把煤和铁调给重点钢铁企业多么重要。给重点钢铁企业调的煤和铁越多、越好,就越能炼出更多更好的铁和钢来。所有担负外调煤、铁任务的企业和地区,在抓高产之后,必须抓多调。这是关系着提前完成和超额完成今年钢铁生产计划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保证明年工农业继续跃进的重要一环。
要多调煤、多调铁,必须多生产,不多生产就不可能多调。增产了铁,增产了煤,还要发扬共产主义风格,首先满足外调需要,首先完成外调计划任务。现在许多企业和地区都是这样做的,这种把全局放在第一位的精神,值得大大发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地方,无论是制订生产计划、确定建设项目,或者是制订分配计划,都要把全局需要放在第一位,把局部需要放在第二位,处处从六亿五千万人口出发。全局需要大幅度增产煤和铁,就千方百计地保证大幅度增产,而且争取超过,争取提前。为全局而增产,为全局而节约。有了煤,有了铁,先重点后一般,先外后内,克己为全局。这就是照顾全局观点,就是全国一盘棋原则。
决定性的第四季度已经到来了,让我们及时地、充分地按照煤铁外调计划,切切实实采取具体措施,多调煤、多调铁,保证我们在第四季度的钢铁生产有一个更大幅度的增长。


第4版()
专栏:

三班为一炉 协力增产钢
太钢第二炼钢厂班班大协作产量大增长
据新华社太原5日电 太原钢铁公司第二炼钢厂以“三班为一炉,互相大协作”为中心内容,在炉与炉之间展开了你追我赶的竞赛热潮。在这场竞赛中,职工们普遍树立一切为多出钢、出好钢的整体观念,各班组紧密配合,使生产全面高涨。9月1日至29日,钢的日产水平比8月份同期提高61.36%;钢的质量有显著提高;每炼一吨钢的生铁消耗也大大降低。
“三班为一炉、互相大协作”的竞赛形式,始创于这个厂的七号炉。这个炉三班二十一个人都是一些青年人,几个月前还在十一号炉当徒工。他们在虚心学习十一号炉老师傅吹炼技术的基础上,又针对转炉生产连续性强、周转快的特点,提出“人人抓吹炼、个个管维护、三班为一炉”的口号,并且建立了组与组交情况、交关键、交任务、交措施的“四交”制度。不只交接班清楚,而且互相创造条件。如乙班小组在自己班上就清完渣、准备好工具,使丙班一上班就能连续吹炼。为了缩短冶炼和周转时间,他们和化铁炉、脱锭、吊车、砌砖各工种紧密配合。旁人忙不过来,他们就组织炉前工去帮助,因此使周转时间缩短了一半。七号炉由于“三班为一炉、互相大协作”,今年5月以来各项指标遥遥领先,获得了公司十炉竞赛红旗。
在这里深入第一线领导生产的中共太原市委工业部长赵力之和厂党委共同研究和总结了七号炉的作法后,认为他们的经验是发动职工迅速提高钢产量的重要途径。9月份,全厂各炉和班组制定出增产节约计划和措施后,立即掀起了“学七号、赶七号、超七号”的竞赛热潮。各炉的班、组纷纷组成观摩团、技术表演队到七号炉前学习、表演,很快形成了“一旗高举万旗扬”的你追我赶热潮。从9月中旬到现在,全厂已有一、三、五、十、十一号炉赶上或超过了七号炉。三号炉在9月上旬炉与炉评比竞赛中,由第三名一跃而为第一名。
随着新标兵的不断出现,领导干部及时总结新的经验,进一步充实和发展了“三班为一炉”的经验。一向在操作技术上耐心帮助七号炉的十一号炉老师傅们,在竞赛中又认真学习七号炉的先进经验。他们把班班为一炉建立在人人为一炉的基础上,健全了班前会议和炉前会议,使小组成员人人责任明确,工作起来有条不紊。十一号炉由于认真学习并发展了七号炉“三班为一炉”的先进经验,日产水平稳定上升。9月中旬,班班作到了高产优质,超额完成了计划,产量比上旬提高42.5%,夺得全厂竞赛冠军和全公司十炉竞赛冠军。(附图片)
鞍钢第二炼钢厂15号平炉工人在紧张的攻关赛中,大兴共产主义协作之风,抽出主要力量去帮助14号炉赶上和超过自己
新华社记者 萧野、苗明、于肇摄


第4版()
专栏:

书记、干部、技术人员集体上山 原煤、焦炭、矿石迅速下山
云阳县狠抓备料生铁产量激增
据新华社成都电 四川省云阳县钢铁战线职工正在开展一个书记、干部、技术人员三上山,原煤、焦炭、矿石三下山,炉边煤焦、矿石、运输三有余的群众运动,使炼铁小洋群出现了蓬蓬勃勃的跃进新局面。自从开展这一运动以来,全县各铁厂库存“粮草”充足,生产不断上升,投入生产的小高炉已由原来五十八个增加到八十三个;9月1至20日,生铁平均日产量比8月份增长23.8%,比7月份增长40%。
云阳县是四川省供应重庆钢铁公司炼钢生铁的重点县之一。这个县在增产节约运动中,因为炼铁生产水平提高很快,需要的原料、燃料越来越多。为了增产更多的生铁支援重点钢厂,各级工业交通部门的党委书记亲自挂帅,率领80%的干部和技术人员,把技术革命中的先进经验带上矿山,千方百计增产原煤、焦炭、矿石,并把这三大原料燃料及时运到炉边。
领导干部深入矿山后,首先是狠抓技术改造工作,改变矿山生产面貌。他们在矿山基地建设中,从矿井布局、开拓、通风、照明、井下和地面运输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现在全县三百多个煤、铁矿山,一半以上都已改造完了一个到两个产量较大、生产正常的主井,改进采掘方法。增添了通风、照明设备;井下运输普遍进行了三改:改小巷为大巷、改弯巷为直巷,改木轨道为铁木轨道或小铁轨,改小车为大车、两轮车为四轮车,许多日产二十吨以上的主井还实现了畜力牵引列车化、自动滑行和自动装卸。在进行技术改造的同时,全县三十多个区属以上煤铁厂矿也根据增产节约的精神,进一步挖掘企业内部劳动潜力,合理调整劳动组织,精打细算,陆续抽调出二千五百多名精兵良将加强了采掘第一线。
在增产和调运煤、焦、矿石的运动中,全县掀起了一个以掘进保回采,回采保出井,出井保运输,运输保高炉,以及原煤保炼焦,炼焦保冶炼的连环协作大竞赛。各级领导干部在竞赛中,深入到每个矿井,同工人一道围攻生产关键,突破薄弱环节,切实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具体问题。鱼季铁厂在运动中,还从股室、车间、地面工人和勤杂工中抽出二百多个劳力,组成一支突击队,由党委书记率领,重点解决煤焦和矿石下山问题。他们一面参加生产,一面采取创制和修旧相结合的办法,添置了各种运输车九十辆,新建架空索道五百米、铁木轨道一千七百多米,使运输适应了生产的需要,集运到高炉边的原煤、焦炭、矿石逐旬增加,使生铁产量比原来增长了二倍多。


第4版()
专栏:短评

齐心大干四季度
第四季度开始了。工业战线的广大职工满怀雄心壮志,决心在最后的三个月里实现生产更大幅度的增长。太钢第二炼钢厂为夺取这一胜利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经验。这就是:大兴共产主义协作之风,“三班为一炉,互相大协作”。首先实行这一作法的七号炉,从今年5月份以来,各项指标一直在厂内遥遥领先;全厂推广这一经验以后,钢的日产水平提高61.36%。平炉、电炉、转炉、高炉、炼焦炉、煤矿等都是连续生产的,如果都进一步加强各班之间的协作,钢、煤等的生产水平必然会大大提高。
企业内部各个环节之间要发扬这种协作精神,各个有关企业之间也要发扬这种精神。第四季度钢产量定将大幅度地增长,这就要求煤、铁、矿、运等所有环节的生产也都大幅度地增长,要求这些企业的职工同钢厂紧密协作。钢厂需要多少铁,就送去多少铁;铁厂需要多少矿石、焦炭,就送去多少矿石、焦炭;焦厂需要多少煤,就送去多少煤;什么时候要,就什么时候运到。所有和这些环节有关系的企业,像机械厂、耐火材料厂、生产坑木的林场等,也都要以大协作的精神安排自己的生产。这样,炼钢厂就可以放手增产,大踏步地前进。四川省云阳县生铁产量上升得这样猛,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矿山、焦厂和运输部门的职工发扬了大协作的精神,保证了小高炉“粮草”充足。
怎样才能搞好企业之间、企业内部各环节之间的协作呢?关键在于树立集体主义的思想,树立全局观点。协作是社会主义经济优越性的一种具体表现。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我们各个企业之间、企业内部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是兄弟般互助协作的关系。当人们的思想越是正确地反映了这种关系、当人们的集体主义思想和全局观点越是大大发扬的时候,社会主义经济的优越性就越能充分发挥。而且,只有当整体的工作搞好了,局部的工作才能搞好。当各个班都从全炉的利益出发,在争取本班高产的同时,又处处为下一班创造有利条件的时候,全炉的生产上去了,每个班的生产也就更加顺利了。当我们整个国家钢的产量提高了以后,煤矿、铁矿就可以拿到更多的机械设备,运输部门就可以拿到更多的钢轨、车辆和轮船,各行各业都可以更快地提高自己的技术装备水平,扩大自己的生产能力。
我们企业之间和企业内部各个环节之间的协作,一向是很好的。在第四季度力争钢产量更大幅度地增长的时候,大家一定会协作得更好,共产主义大协作的精神定将发挥更大的威力!


第4版()
专栏:

党小组在支部领导下全面抓思想、抓生产、抓生活
东风钢厂乙班多快好省全面红
本报讯 在长沙市东风钢厂,一个学乙班、赶乙班的竞赛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炼钢乙班已经成为这个厂全体职工学习的榜样,也是长沙市炼钢战线一面持续优质高产的红旗。炼钢乙班在从去年10月到今年9月十二个月的竞赛中,在同样设备、同样人力、同样技术条件下,他们这一班比东风钢厂其他班多产了一百多吨钢。钢锭合格率从去年12月以来也一直名列第一,平均稳定在97%以上,还创造了连续一百六十一炉无废钢的优异成绩。他们不但产量高、质量好,而且原料材料消耗低、各种事故少,与其他班比较,
1至9月每炼一吨钢的成本要低18%左右。
东风钢厂炼钢乙班创造这样辉煌成绩的主要原因,是这个班的党小组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使这个班以党小组为核心形成了一个坚强的战斗组织。炼钢乙班党小组在厂党委和车间党支部的领导和帮助下,全面地抓思想、抓生产、抓生活,在班内具有很高的威信,成为全班战斗的组织者、鼓舞者。
党小组抓思想,首先是组织全班工人认真学习毛主席的著作,用毛主席的思想武装全班工人的头脑和指导生产。今年以来,全班学习了毛主席的《介绍一个合作社》、《矛盾论》、《实践论》、《愚公移山》等著作,并且以理论联系实际,经常运用毛主席的思想来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党小组长、班长杨正球和党员、副班长罗斌初,在厂党委办的党校学习了《矛盾论》以后,回到班里就领导大家学习分析矛盾的办法,找出生产中的主要矛盾,组织力量围攻提高化铁炉生产水平的关键。今年5月份,班内生产一度不够好,什么原因呢?主要是有些自满松劲。党小组组织大家学习毛主席著作,树立了不断革命的思想。大家觉悟提高了,干劲更足了,6月份以来生产更加出色。这个班的党小组还特别注意培养工人们同困难顽强斗争的革命意志,工人都能勇敢、机智地去战胜各种困难。
党小组抓生产,主要是统一认识,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他们每个月都召开党小组会或党小组扩大会,检查分析生产情况,讨论任务、措施,作出决议后由班长具体抓,由全体党员带头,发动群众贯彻。这样,就办法多、行动快、效果好。党小组会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加强党组织的战斗性。对某些看法不一致的问题,一定在党小组内争得水落石出,求得一个统一的认识。
这个班的党小组和领导干部还善于和群众一起,从生产实践中不断地总结正面和反面的经验,摸索和掌握生产规律。例如,他们在转炉吹炼中,根据每班每炉不同的实际效果,总结出了转炉“掌握角度,看准火焰,以吹为主,勤摇少动”等一套操作经验。他们还摸索出了一套在每一个战役科学地组织生产的办法。
党小组的同志很关心群众的生活,把群众的痛痒看成是自己的痛痒。前些时候,工人卢宗平因为爱人生病,家里又有五个小孩,生活一时比较困难。副班长、党员罗斌初去进行了慰问,又帮卢宗平算账,按勤俭精神安排了生活,并及时向工会反映情况,给予适当补助。卢宗平感动地说:“党这样关心我,真比爹娘还亲。”他的生产劲头更大了。
炼钢乙班党小组善于团结群众。党小组周围团结了一批强有力的骨干。这批骨干中最得力、最有本事、在群众中最有威信的是八名虎将。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听党的话,谋勇兼备,遇难而进,钻研技术,各有专长。他们还善于影响和带动群众,与群众保持着水乳交融的关系。他们遇事同群众商量,倾听大家意见,各自又团结了一批得力的左右手。这样,全班就形成了一个坚强的团结的战斗集体。


第4版()
专栏:

为祖国生产更多更好的钢   范一辛


第4版()
专栏:山西通讯

师徒炉
太钢第二炼钢厂炉群竞赛的旬评比揭晓前,像一场精彩的运动会到了决战时刻那样紧张、动人。厂房前的“战斗快报”上揭示着:到下午三点半,八号炉和十一号炉累计产钢量相等,七号炉拉下二十五吨。究竟这一旬谁来领先,要看最后八小时的决战。
这时,厂房里八号炉的炉火正旺。工人们知道再过两个小时就要修炉了,都忙着加料、清场,抢着多出几炉钢。十一号炉刚修好,正在准备开炉。七号炉工人们正爬在炉身上抢修炉子。按照转炉运转规律,此刻八号炉虽然产量和十一号炉持平,并且正在吹炼,但它快要修炉了;十一号炉、七号炉没有吹炼,可是正站在起跑线上,只要铁水一来,在最后八小时都有超过八号炉的希望。
下午四时整,七号炉抢修完毕。究竟是七号炉,还是十一号炉能赶过八号炉,全看铁水来了以后,谁家吹炼得快。工人们都在摩拳擦掌,严阵以待。可是,不一会,化铁炉上传来消息:现在,铁水只能供应一个炉吹炼。照例十一号炉先修好炉,铁水应该优先供应,于是有人急于为这一场竞赛下结论:“十一号炉领先了。”正在决定关头,忽然十一号炉司炉王富官老师傅摆开手势,指挥吊车工,把一包铁水从自己的炉顶上转倒进七号炉去了。他又跟着铁水包健步跑到七号炉前,向七号炉司炉郭家兴说:“新开炉可要稳些。”他又盯着火色指点说:“摇的角度浅些、再浅些……”
王富官把他们十一号炉争夺冠军的权利让给七号炉,又亲自帮助七号炉操作,顿时引起人们的议论。有的说,这是王富官偏爱徒弟;有的说,人家十一号炉尽是些老师傅,不和青年人比高低。
十一号炉和七号炉是“师徒炉”,并排在厂房的两端。现在七号炉三个班的二十一个人都是青年小伙子,几个月前还都在十一号炉前当徒工。领班的三个司炉郭家兴、义生典、任完印,都当过十一号炉司炉王富官、王虎山等的助手。今年4月间分炉以后,七号炉的小伙子们像刚出嫁的姑娘,操作上一有困难,都随时回来请教。十一号炉的老师傅们对七号炉十分关心,除了从技术上细心帮助外,凡是遇到两个炉子共用一个吊车倒铁水或铸锭时,总是尽先让给七号炉。在十一号炉老师傅们的指导下,七号炉这帮小伙子很快就能独立修炉、开炉了。但是,他们没有拘泥在老师傅的现有技术水平上,在学习十一号炉的吹炼技术的同时,又大胆创造出“三班为一炉,吹炼、周转一齐抓”的一整套经验。从今年5月份以来,七号炉连续被评为全公司的红旗炉。9月上旬,全厂各炉、班、小组都制订出增产节约计划,掀起了“学七炉、赶七炉、超七炉”的竞赛热潮,挑战书、决心书、应战书像雪片似地飞到党委办公室。
十一号炉的老师傅们看着大家都在热火朝天地赶七号炉,也不甘落后,但又不好意思给徒弟们下战书。一天,车间党总支副书记陈兴旺拍着王富官的肩膀说:“老王,你们的徒弟真不得了,现在把你们抛在后面了,你们怎么应付呀?”这句话提醒了王富官。下班以后,他就同另两班的司炉王虎山、杜道荣召开了个三班联合会议。大家分析了七号炉的优点,对照、检查了自己的缺点。共产党员王虎山说:“过去我们老觉得自己吹炼技术有一套,青年人不容易一下学到,可是这帮小伙子们是‘一手抓吹炼、一手抓周转’,不只吹炼技术提高很快,修炉时间也比我们大大缩短了。咱们得快马加鞭赶上去!”王富官激动地说:“人家七号炉是三班为一炉,互相创造条件,我们有时只为本班多出几炉钢,到交班时转炉、化铁炉都空了不说,有时渣子也清理不完,给下班造成不方便。”越议论,热气越高,老师傅们都放下师傅架子,要和七号炉比高低。他们当场商定超七号炉的三个步骤:头五天产量上赶上,后五天超过,再过五天把高产、优质的红旗牢牢地插在自己炉顶上。这还不放心。他们像打篮球一样,按炉、按班、人盯人和七号炉展开对手赛:甲班王虎山对任完印,乙班王富官对郭家兴,丙班杜道荣对义生典。末了,又都提出保证:“决不能在自己班上拉一吨钢。”
十一号炉研究赶七号炉的对策时,正当丙班杜道荣小组修炉。散会后,大伙说:周转时间缩短一小时,就能多出六吨钢。我们要学七号炉三班大联合作业的办法抢修炉子。他们适当调配了人力,加强了修炉力量,并且改进了操作方法,本来修炉时间计划用三十个小时,实际只用了十五个小时。
炉子修好的第二天,正碰上十一号炉、七号炉同时吹炼。王富官和他的徒弟郭家兴准时来到各自的炉前。他们两人没有当面挑战,但内心里都蕴藏着争第一的炽热的雄心。两个炉的设备、原料条件一样,可是操作技术各不相同。素称老练、沉着的王富官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致胜,每一炉装的生铁比往常多了一吨;号称“快炼闯将”的郭家兴装的料虽然不如王富官多,但二十分钟就能出一炉钢。他们一方面紧张地摇炉、加料,一方面抓紧空闲时间到铸锭台前算计自己的产量,询问对方的出钢炉数。这一班七号炉多做了两炉钢。下班后,王富官觉得自己班上拉下了产量,心里怪不舒服,决心要把拉下的赶回来。他总结了这天的教训,第二天采取了扩大装入量和缩短辅助时间并举的方法,一上班就组织全班工人和化铁炉、铸锭吊车工开展了协作赛。这一班,王富官班做到了多装又快炼,产量超过了郭家兴班。
王富官带领着十一号炉的工人,连续几天超过了七号炉。郭家兴有些着急。9月20日,两个炉又碰上同时吹炼。这天,铁水含硫较高。王富官炼钢一向是根据原料条件的变化,随时变更操作技术。他知道铁水含硫较多,就得多造渣,因此一上班就组织大伙勤加石灰。但是郭家兴仍是满风、快吹,炼的炉数多,但是有的不合格。在同一个时间里,王富官班虽然只炼了两炉,可是全部合格,一算产量,超过了郭家兴班。这时,郭家兴急忙跑到十一号炉前问:“王师傅,怎么今天的废品多?”王富官赶紧跑到七号炉前,告诉他:“像今天铁水含硫高,就得勤造渣,适当延长点吹炼时间。”这一班,王富官一会在十一号炉指挥工人们操作,一会跑到七号炉前指导郭家兴班操作。直到彻底杜绝了废品,他才离开七号炉。
一旬一次的炉与炉评比迫近了,就剩下最后八小时了。当《战斗快报》揭示出他们之间的战果时,七号炉正在修炉。七号炉工人紧张的心情,王富官完全能理解。当铁水不能同时供应两个炉子吹炼时,他立刻同全班工人商量:“七号炉是我们全厂的红旗,是我们的标兵,为了保持我们全厂的红旗,我们把铁水让给他们怎么样?”当时个别工人说:“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赶了十几天,临到紧要关头,把铁水让给他们,不是白搭了。”王富官耐心地但坚定地说:“我们是争钢,可不是只为争红旗呀!”全体组员都同意了王师傅的意见。
 子夜零点,全厂炉与炉竞赛评比结果揭晓了。七号、十一号两个炉互相激励,互相帮助,钢产量都比上旬提高20%左右。大家都为七号炉保持红旗而喝彩,同时为十一号炉工人们的高尚风格赞不绝口。
太原日报记者 梁肇唐 岳永昌
本报记者 范银怀(附图片)
徐启雄 插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