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影评

时代的列车在奔驰
——评影片《十二次列车》
 苏凡
最近上映的故事片《十二次列车》,是一部热情洋溢的,充满时代气息的影片。它取材于一个真实的事件,集中地反映了我们这个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高尚的革命集体主义精神。
事情发生在1959年。从沈阳开往北京的一列客车,遇到特大洪水,前面桥塌了,后面路断了,通讯联络也遭到洪水破坏。上级派出飞机侦察,又因为云低雨大,一时找不到目标。在这种复杂情况下,列车党支部发挥了核心领导作用,把全车八百多名素昧平生的旅客紧紧团结在一起,互相帮助,向困难作斗争,井然有序地坚持了两昼夜,终于获得上级的援救,不仅保证了所有旅客的安全,而且还增添了人口——旅客中的一名产妇在大家的帮助下平安分娩了。
影片以朴素的风格,在原材料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概括,合乎逻辑而又富有戏剧趣味地把人物关系编织起来,塑造了英雄的群象,在银幕上再现出这次斗争的广阔规模。我们看到跳进惊涛骇浪抢修桥梁、点燃了自己的衣服向列车报警的养路工;当洪水淹平了办公桌,仍抱着电话机坚守岗位的老站长;亲自乘着木筏寻找列车的铁路局党委书记;涉着齐腰洪水,扛着粮食去援救列车的公社农民;冒着险恶气候条件起飞的空军驾驶员……以及许许多多舍己为人的先进人物。紧紧围绕着与洪水斗争这一中心矛盾,从列车上的小集体,到列车之外的大集体,都反映出一人有难、大家支援的精神,反映出党和国家对人民群众的无限关怀。
给我印象最深的,也是我认为刻划得最好的人物,要算旅客当中的一位大校。他是解放军某部队的政治委员,参加过万里长征的老红军。这位数十年南征北战,指挥过千军万马的高级干部的出场动作,不是叱咤风云的威武、也不是超乎常人的机智;他,坐在普通旅客当中,正在和一位农村打扮的老大娘进行亲切的谈话:
“找了你十年,没想到在这儿碰上了!”
老大娘是大校在战争年月里认识的,如今是某人民公社的副社长、养鸡能手,应中国科学院的邀请,带着她自己培育出来的大得出奇的鸡蛋,到北京去做学术报告。两位老朋友坐在那里谈话,看来是一个比较静止的场面,但却十分激动人心,可以唤起观众极其丰富的联想。
大校的第二个动作,是当他登记卧铺之后,车长有些抱歉地通知他:“首长,软席卧铺没有了,只有硬席卧铺。”大校说:“什么都一样嘛!”提起行李走进硬席寝车。而正当他收拾铺位的时候,听见车长和列车员研究,如何为一位刚刚上车的、为了救护别人而身负重伤的工人解决卧铺。大校立刻提出:“把这张铺让给他吧!”
车长为难地:“首长,那你……”
“我回到老地方去。”提着行李就走了。
就是这位享受在后的鬓发斑白的老干部,在同一影片中也表现出吃苦在前的高尚风格,当发现铁路旁边浸在茫茫大水中的受灾群众,他第一个打开车窗跳出去抢救。
大校与影片的主人公——女车长孙明远的关系也设计得很好。孙明远解放前是在铁路旁检煤渣的小姑娘,她的父亲是铁路工人,被国民党匪军抓去了。大校带着一支部队追击敌人,小姑娘曾向大校控诉国民党的罪恶,并向大校指出敌人逃遁的方向。事隔十多年,彼此都不认识了,但坐着自己的火车,重新经过当年浴血战斗过的地方,大校很自然地勾起这段回忆;而列车长孙明远,这个在党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姑娘,始终记得大校当年对她的鼓励。
孙明远,热情、勇敢、果断,她虽然还不够成熟,还缺乏斗争经验,但她相信党、相信群众,因此在任何困难面前都充满信心。
当列车遭到洪水围困时,旅客当中一度产生波动,各有各的困难,各说各的主张,一大堆问题提到这位年青姑娘面前。怎么办呢?这时,我们看到了党的力量。列车党支部迅速召开了支委扩大会之后,孙明远沉着地说:“旅客们……你们乘坐的是人民的列车,它有能力克服一切意想不到的困难,因为我们的列车是党所领导的列车。我们列车上的八百多人,可以结成一个强大的集体。只要有列车上的党支部在,我们就能战胜洪水,转危为安!”
当孙明远接着要求所有在车上的党员同志,站到旅客前面,和洪水搏斗的时候,第一个响应号召的就是那位大校,他严肃地站到孙明远面前:“我是共产党员,请支部分配给我最困难的任务!”
这场戏是十分激动人心的,许许多多的人站出来:“我是党员!”“我是党员!”“我是共青团员!”看到这个场面,观众可以相信,哪怕是天塌下来也能够顶得住。
困难还没有结束,但在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有觉悟、有组织的人们,接连地战胜了一系列的困难。戏的高潮,是旅客中的产妇面临着危急,全列车只有一支可以挽救母子安全的针药,是女医生为她护送的重伤工人准备的,这位工人已经晕厥了好几次,但他忍受着极大的痛苦,坚决要求把这一针药转让给产妇。在女医生难以决定的时候,他说:“我只是一条腿,那里是两个人的生命!”就这样,使母子转危为安。接着,飞机空投下大批干粮、药品,公社社员送来粮食,铁路也在铁路工人的苦战下修通了,十二次列车开向祖国伟大的首都北京。
十二次列车,是时代的列车、英雄的列车,在党的领导下飞驰向前,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住!


第8版()
专栏:

“傻”和“精”
唐小丁
看了邢燕子的文章(《中国青年》1960年第十八期),特别想到她的“傻”。
“你是识文断字的,为什么在家里扛锄把,不出去找个工作做?”“现在咱村这么困难(遭了水灾),为啥不出去享福。挺精个丫头,怎么傻起来了!”对这种诱动人心的话,该怎样回答才好呢?邢燕子很干脆:“我就愿意当这样的‘傻’丫头。”
能识文断字,留在农村,已经够“傻”了,还说自己愿意当这样的“傻”丫头,也许是“傻”上加“傻”吧?
要做“挺精”的人,怎么办呢?据说,应该离开农村,到城市去。然而,邢燕子偏偏有一股“傻”劲,不愿意那样。
这个“傻”的责难,反映了社会上一部分人的观念。他们用了各种词令,来责难知识青年留在农村。什么“没有前途”呀,“没有出息”呀,“人材可惜”呀,“大鱼落在小塘里”呀,“拿了小笔杆为啥还拿大笔杆(锄头)”呀,“读了书当庄稼汉,还不如一直当黑眼窝(文盲)”呀,诸如此类,不一而足。社会主义社会不是存在着资本主义残余吗?这就是表现之一。
“傻”与“精”,该有个客观的标准,标准不一,就会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认为知识青年中的“傻子”才肯留在农村的人,口头上也许是承认“劳动光荣”的,实际上却十分轻视劳动,尤其是体力劳动。体力劳动,是人类生活的第一需要,也是脑力劳动的基础。没有体力劳动,就没有任何生产事业,没有任何物质财富,人类社会就无法生存下去,那还有什么知识分子及其知识呢?在阶级社会里,体力劳动同脑力劳动带有对抗的性质,“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剥削阶级轻视体力劳动,轻视从事体力劳动的工农群众,尽力宣扬“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体力劳动同脑力劳动的对抗已经消失,它们之间的差别也会逐步地缩小。但是,轻视体力劳动、视体力劳动为下贱的思想,还残存在一部分人的头脑中。这正是剥削阶级遗留下来的污秽。
“读书当官,当官发财”,是旧社会里许多人送子弟入学的目的。如今,没有那样的“官”了。革命干部不是什么“官”,而是人民的勤务员。做革命工作不是为了个人发财,而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干部无论在机关、在基层、在群众中,都要参加体力劳动,种地、养猪、担粪、打柴、拉车、使牛,什么都可以干。文艺家和科学家,都要参加体力劳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许多学校也办了工厂,这些识文断字的人,都是既拿小笔杆,也拿“大笔杆”。工农群众知识化,知识分子劳动化,这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的特点和趋势。那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夫子”,在现实生活中只能是可笑的古董了。把知识青年在农村从事生产劳动,一口咬定“傻”,未免太不识社会主义的时务。全中国六亿多人口,有五亿是农民,还有很多人不是农民,但也参加了农业生产,或者自动要求从城市调到农村去,这么多的人都“傻”吗?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有的“聪明人”却把这一点忘记了。马克思说:“超越于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有的据说是大有知识的人,却往往不理会这个意思。粮食、许多工业原料、发展工业必须补充的劳动力、工业品的市场、工业建设的很大一部分资金、以及不少外贸物资,都要靠农业,都要靠农业的发展,难道农业还不重要吗?邢燕子认识到了农业的重要,所以她有勇气说:“我就愿意当这样的‘傻’丫头。”
中国农民中绝大多数人祖祖辈辈都是“黑眼窝”。共产党和毛主席领导全国人民,闹了几十年的革命,打倒了反动派,实现了社会主义,才开始出现了知识青年当农民的局面。中国农民,将由“黑眼窝”的农民,逐步变成新型的具有现代文化科学知识的农民了。农村人民公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在农村的不断胜利,农业的技术改造,人们生活的富裕,文明和幸福,都需要像邢燕子和“燕子突击队”那样的有革命“傻”劲的广大知识青年的努力。
农村不是“小塘”,而是大湖、大江、大海、大洋。它不仅能容下“大鱼”,而且能容下任何蛟龙。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青年们只有不够用的知识,只有获得无限知识的可能,只有又红又专的可能,绝没有用不了的知识,除非是脱离实践的假知识。农村需要知识青年,知识青年要学习邢燕子,要带着邢燕子那样的不怕别人说“傻”的革命坚定性到农村去。“傻”和“精”的分界线,在于对真理的认识:懂得真理,才是精;不懂得真理,才是傻;一心为社会主义的才是精,一味追求个人生活享受的才是傻。安心农业生产,像邢燕子对党支部书记说的那样,“决心在农村干一辈子”,不是傻,而是极大的真正的聪明,是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觉悟,是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新农村的热忱,是对于人民的忠心。硬说知识青年参加农业战线是有几分“傻气”的人,自以为聪明,实际上是“言不及义,好行小慧”。


第8版()
专栏:

小营巷
越人
小营巷是杭州城里一条普普通通的小巷子。然而,自从1958年1月,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来到这里视察卫生工作以后,它成为全国人民熟悉的地方。小营巷居民沐浴在党的阳光里,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把这条巷子打扮得异常洁净秀美,并且正把她的光辉延伸到四周围的每一条巷子、伸到上城人民公社小营巷分社所属的每一条街道里去。
你看,从巷口到巷尾,依旧是窄窄的古朴的石板小路,但却是那么笔直崭齐,没见一星半点的纸屑垃圾;两旁沿着一幢幢住屋的高高的白粉墙脚,一溜栽下冬青、松柏各式灌木和各色花朵。巷里每隔二、三十步就出现一个公园,有小营公园、三八公园,以及一些无名的街头小公园、后花园等,都是在一片废墟、一堆瓦砾或路边小块空地上筑成的,都小巧玲珑。最大的要算小营公园了,亭台楼阁、假山小径、池塘溪流、花草树木,也还曲折有致。其中几个花坛,樱花、茶花、紫荆花、腊梅花、菊花、蔷薇花……,五彩缤纷,真是花团锦簇。全巷屋前房后,见缝插针,一寸土也不让闲置,栽了白菜、油菜和其他蔬菜,一片葱绿。
江南秋日,午后的阳光斜照着小营巷的屋角树梢,使得它们更加艳丽动人。巷里行人不多,几个放了学的孩子正在拾掇路边花草,间或从食堂和办公室里传出阵阵人声,那是公社和居民委员会干部们在学习和开会。走在石板小路上,闻着不知从巷里哪个街头公园飘送出来的一阵阵桂花的醉人甜香,我不禁产生一个强烈的愿望:“要是毛主席再来一次看看,该有多好啊!”
其实这个愿望岂止参观的人才有,小营巷的居民人人都有,他们日思夜想,更加强烈。只是他们把它化作了百倍千倍的干劲,热情沸腾地投进城市人民公社的建设中去。几千双勤劳的手不仅保持住卫生水平一贯先进的称号,而且不断加以提高、美化,每年用优异的成绩向毛主席报喜。
我们走进56号。这是一幢值得纪念的瓦屋,毛主席曾在这里检查过院子里的水缸和菜园。在这里,我们遇到小营巷居民委员会主任杨培山同志,这个瘦瘦高高、朴素诚恳的青年人兴奋地告诉我们:小营巷分社正向“健康居民地区”的目标迈进!他们随时随地保持卫生的习惯,使得他们人人身体健康。自从毛主席来过的两年多当中,全巷居民没一个进过医院,连患伤风感冒的都少见,传染病更是绝了迹(每个居民都常作体格检查,建立了健康档案)。而身体健康的结果,又使得他们达到“人人有事做,家家无闲人”的地步。公社办起了六个工厂,办起了各种集体福利事业,办起了一所业余卫生学校。居民的精神面貌蒸蒸日上,共产主义风格日益形成。小营巷居民还挤出时间去帮助四周围的巷子搞卫生,搞绿化。影响所及,许多巷子看样学样,达到了先进的卫生工作水平。
杨培山同志非常遗憾他没有赶上毛主席来到这里的时间,他是后来调来的。但他像是亲眼目睹过的一般,一面引导我们沿着毛主席走过的地方去参观,一面具体而准确地叙述毛主席进巷以后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他的脸容虔诚严肃而激动,带着无限向往的神情。
小营巷的居民,无论男女老幼,几乎人人都能够细致入微地描绘出这一切来。幸福的时刻已经过去二年半了,但人人都觉得仿佛才是昨天的事。他们也许已经不止千百次地向参观的人们重复介绍过了,但每次都抑止不住强烈的激动、兴奋。他们惋惜着事先一点不知道毛主席竟会到这个小巷子来检查卫生,以至好多人当时都愕住了。他们清楚地记得毛主席关怀地问起人们的健康,称赞他们卫生工作搞得不错。当时小营巷的卫生工作确实已经搞得不错了,要知道解放前这里赛过北京的龙须沟,号称“鬼世界”,一次痳疹流行要死掉四十多个孩子,全巷“粪尿满街、垃圾成山、污水满地、臭气熏天、四害猖獗、百病俱全”。但是他们说,毛主席来的时候,他们还只做到治标程度。自那以后,巨大的力量鼓舞着他们,他们发愤图强,着手治本,增强人民的体质,改变整个居民区的面貌,如今已经大翻新了。
为着纪念,人们至今情不自禁地把毛主席到过的屋子,接触过的东西按原样布置、摆设。61号里走道边上的小锅小灶,毛主席曾经揭开看过,如今吃食堂不再使用了,主人却把它们擦拭干净依样陈列着。42号居素吾老太太家的一间堂屋时时都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当时桌上一只空酒瓶里插着的腊梅花早已谢了,现在用了做得栩栩如生的纸花代替着。巷里好多地方贴着这么一句话:“永远不要忘记这是毛主席到过的地方!”
依依难舍地从巷尾走出告别时,夕阳已经西斜。整条巷子笼罩在落日的余辉里,房屋、树木、花卉、石板小路、人影,交织成一幅瑰丽的图画。


第8版()
专栏:

我骄傲
〔朝鲜〕朴钟烈我汗流浃背守卫电气炉,几年如一日守卫这红红的炉口,它呀,就像那初升的旭日。啊,这是全国人民,火热团结的心,这是祖国滚沸翻腾的心。我骄傲:手握钢钎好几年,我紧挨着祖国坚强、亲切、温暖、巨大的心脏!把我铁水般沸腾的心献给你——电气炉!越过五年计划的高峰,迎接充满光荣的年月……猛回头,阵阵欢喜涌上心头,献出一切忠实地战斗,我们响应了党的号召。只有一个愿望——创造再创造,一座座高峰踏在脚下,有如金字塔,灿烂夺目,啊,我骄傲,这里也有我一份劳
动!人人赤胆忠心,干劲冲天,铁水滚滚流出炉口,在那响彻天地的建设歌声中,钢铁之歌何止千万首。到处在欢唱,在分秒必争的机器上,在吐着碧绿江水的抽水机上,在耸入云端的高楼大厦上,在驰骋田野的“铁牛”上。我更加握紧钢钎,永生永世也不把手松,直到攀上辉煌的社会主义高峰,直到跨进光芒万丈的共产主义大
门!我们要架起美丽的虹桥——钢铁的天桥,让千千万万的人载歌载舞,从上面走过。
冰蔚译


第8版()
专栏:

下乡曲
李学鳌一条人龙长又长,派出所里闹嚷嚷。户警同志满脸笑,又写字来又盖章——农业生产是基础,城里居民争下乡!队伍前面头一名,来自我们印刷厂。别看是个印刷工,修造农具也在行:“请你给我转户口,我到农村办工厂!”队伍前面第二名,管理局的赵科长。南征北战二十年,满头白发尽染霜:“全家搬到农村去,农业战线去打仗!”队伍前面第三名,人人尊敬的王大娘,去年才从乡下来,勤俭持家受夸奖。“我早就想回老家去不干农活手发痒!”队伍前面第四名,胸前带着校徽章。别看个子长的小,嗓门却比谁都强:“我要学习邢燕子,地球上面写文章!”……一条人龙长又长,户警同志多繁忙。笔笔写出姓和名,章章印出红思想。喜看锦城百花飞,朵朵落在田野上!


第8版()
专栏:

叶落而知秋 华君武


第8版()
专栏:

农忙服务队〔中国画〕 郭公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