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从小处着手”值得大大提倡
紫万
最近从各地报刊上读到这样一些发人深思的消息:
辽宁大虎山车站的共产党员、老火车司机王仁同志,从解放后直到现在,只要见到一个螺丝钉、一个小开哨、一个废闸瓦……,都当宝贝拣回来,天长日久,算起来,再加上他平时工作中精打细算所节约的,其价值可以造一台“建设型”的火车头。
上海大同绸布店的工作人员,千方百计打主意,创造了一套节约用布的办法,做一条裤子少用一尺布,七个月来,他们为国家和消费者节约了八万多尺布。
广东南海县西樵财政所,从1957年起,设立了一个“信封节约箱”。每天,收发员和全体同志都把已用过的信封放进箱里,要用时从节约箱里把旧信封取出来翻用,三年多以来,这样节约下来的信封基本上满足了所里的需要。
一个螺丝钉,一尺布,一个旧信封,看起来很小很少,往往为人们所忽略;其实细细算一算,却是很大很多。这就告诉我们,小和大、少和多是对立的统一。小是大的基础,大是小的发展;多是少的积累,少是多的开始。没有小的也就没有大的,没有少的也就没有多的。古人说:“集腋成裘”,“涓涓之水,汇成江河”。现代的谚语是:“一人省一寸,百人省一身”,“粮是一粒一粒上石的,钱是一分一分上万的”。都是说的这个道理。一个螺丝钉,并不等于火车头,一尺布并不等于八万尺布。但是,王仁同志“拣”的火车头,却是从拣一个螺丝钉开始的;大同绸布店在七个月内节省的八万多尺布,却是由做每一条裤子节省一尺布所积累起来的。自从党中央发出开展以粮、钢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号召以后,许多单位提出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既抱“西瓜”,又拣“芝麻”。这样做是完全正确的。
在对待节约的问题上,有些同志认为,拣一个螺丝钉,节省一尺布是区区小事,微不足道,何足挂齿。说什么“我们现在家大业大,多花几个钱也不在乎”。甚至讥讽从小处着手的同志是小里小气,太吝啬。这些同志除了没有正确认识大和小、多和少的关系以外,已经沾染上剥削阶级思想的灰尘。他们的思想感情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逐渐地不同起来。“拣”火车头的王仁同志,一看到别人有浪费就进行斗争,他说:“人家拣,你倒扔,这是啥意思,都像你这样大手大脚的,咱们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参加农业劳动的知识青年邢燕子,有一次去公社参加干部会议,队里给了她一元钱的伙食费。她到饭馆里,菜、汤什么都没有买,只花九分钱买了点吃食,把剩下的九角一分钱交回队里。有人问她为什么不买菜吃,她说:“队里还有困难,能少花一文,就应该少花一文。”我们认为,像王仁、邢燕子这种勤俭朴素的优良品质才是劳动人民的本色。劳动人民创造世界上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他们深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任何劳动成果都是自己血汗的结晶。因此,他们事事节省,处处节省,珍惜一粥一饭、一针一线。在旧社会,劳动人民眼看自己所创造的财富,被剥削阶级掠夺去任意挥霍浪费,而自己却被迫过着糠菜半年粮的生活。在我们今天的新社会,劳动人民当家作了主人,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为了建设社会主义,为了更美好幸福的生活,他们仍然以“勤俭节约为荣,奢侈浪费为耻”。他们使用一元钱,特别是使用国家或集体的一元钱,都要费一番心思,怎样才能使这一元钱对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剥削阶级同劳动人民正相反,因为他们不劳而获,所以他们对获得的东西毫不爱惜,任意挥霍,往往以奢侈浪费炫耀于人。晋代贵族王恺和石崇斗富就是例子。王恺购制紫丝布屏障四十里,石崇就购制锦绸屏障五十里;石崇把王恺高三尺的珊瑚树一击粉碎,拿出自己的珊瑚树比王恺的还高。资本主义社会的浪费就更加惊人了,资本家和他们的家族,荒淫无耻地大肆挥霍劳动人民用血汗挣来的财富。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老板亨利·福特,去年年底仿效十八世纪法国贵族的风尚,为介绍他刚成年的女儿进入“社交界”,举行了一个宴会,就花了二十五万美元。
有的同志借口要“慷慨”,要“大方”,花公家的钱大手大脚,自己的生活也不注意节约。这些同志应该用以上的事例对照一下,自己的思想感情是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相近,还是和剥削阶级的思想感情相近?
当然,我们提倡节约,这和吝啬完全是两回事。只有在剥削阶级之中才会产生守财奴,他们认为金钱是万能的,他们是拜金主义者。他们四体不勤,专事剥削,一心捞钱,爱财如命。过去就有不少地主,把一个铜钱看作磨盘那么大,舍不得花,却一堆堆地往土里埋。像《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临死的时候还舍不得点两根灯芯,非要懂得他的心理的人替他挑掉一根灯芯才闭上眼。这些人才是真正的吝啬鬼呢。我们主张勤俭节约,并不等于一文钱也不花,必要花的钱就花,不必要花的钱就坚决不花;并且就是必要花的钱也要花的得当,尽量做到少花钱,多办事,使每一文钱都花在刀刃上。我们不仅要看到眼前,而且要看到将来;为了建设社会主义,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自己的生活应该艰苦一些,把尽可能多的钱节约和储蓄起来,这不仅对自己有利,而且也支援了国家建设。驻在旅大市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通讯连的同志,就是具有这种高度共产主义觉悟的人。五年来,全连没有一个人下过一次饭馆,衣服破了一次次地缝补,鞋子坏了一次次地换底。这在那些具有剥削阶级思想的人看来,也许太吝啬了,可是他们却毫不吝啬地把自己的积蓄支援了农村人民公社。这个连的战士常常这样说,“只要通向共产主义的大路一天没修好,我们的肩上就应该多扛两根枕木。只要人民生活好了,我们艰苦点,也觉得是最大的幸福。”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向这个连的同志学习,从而在以粮、钢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中,大兴勤俭节约之风,不断地同奢侈浪费现象作斗争。人人都要本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精神,从节约一粒粮、一寸布、一滴水、一度电做起,能省的就省,把千万点点滴滴的财富汇集起来,这对加速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将起很大的作用。


第7版()
专栏:

正确处理森林采伐与更新的关系问题
修国翰 陈伯贤
森林采伐与森林更新的问题,是林业生产和林业科学中最根本的问题之一。
在林业生产中,森林的采伐与更新是对立的统一。采伐,是将成熟的林木采伐下来,供应人民生活的和建设的需要,而更新是把采伐过的森林恢复生长起来,二者是对立的;但是,它们又是统一的,不进行采伐也就无法更新,没有更新也就不能进行再采伐。因为森林生长到一定年限,就必须实行采伐,否则,森林将自行衰亡、腐朽。只有正确的采伐森林,才可能在新的情况下迅速使它更新,而更新之后的森林才能够迅速成长起来,满足下次采伐的需要。正由于采伐与更新的这种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才推动了林业生产不断向前发展。
正确地处理森林采伐与更新的关系,使它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必须找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我国森林分布不均,蓄积量较小,而国家对木材的需要量却很大,木材的采伐量也相应地迅速增长。采伐以后是否能及时更新,多快好省地扩大森林资源,这是关系国家的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问题。因此,在目前条件下,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森林更新,不断地扩大森林资源。
采伐后恢复森林的途径有二:一为天然更新,就是采伐后不加人为的措施,听任它按照森林天然更替的规律发生发展;一为人工更新,就是采取积极的办法,用人工加速森林的恢复生长。我国主要应采用哪一种更新方式,一直是林业科学界争论的焦点。
有人认为,森林只能按天然更替的规律自然生长。他们拿树种更替的理论,用来反对森林的人工更新。他们责难说:“人工造林违背了林型的发育规律,造上林也活不成,活了也长不好。”这种只见物不见人的观点,完全屈服于自然,否定了人对自然界的能动作用。我们是辩证唯物论者,既尊重客观规律,同时又重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我们认为,人们对于自然界,绝不是消极被动地适应,更主要地是能动地把它改造得适合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充分发扬人的自觉的能动性,这并不意味着否认客观的规律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它是独立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外而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人们能够经过自己的艰苦努力,正确地认识客观规律,并且正确地掌握客观规律和运用客观规律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实践证明,人们认识和掌握了森林的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就可以改变对森林生长发育的不利条件,积极发展有利条件。进行人工造林,可以根据具体条件,有计划地配置树种,严格选择种子或苗木,人为控制树株的行距,实行林粮间作;充分发挥机械效能,有效地改良土壤,大大加速森林培育的过程,保证树种的生长,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和单位面积的生长量,多快好省地完成扩大森林资源的任务。以红松为例,若不采取人为的措施,任其天然生长,整个更替过程一直到能提供较大径级的工业用材,需要一百六十年左右。可见,天然更新的林木生长十分缓慢,成活率与保存率也都很低,而且有的林地甚至为杂草、灌木所代替,变成荒山。但是,采用人工更新,却与天然更新不同,采伐后的当年就可以进行人工造林。根据辽宁省草河口造的人工红松林(尚未完全采用速生丰产措施),生长三十年的树高达十二米,脑径十七厘米,每公顷蓄积量一百五十三立方米。而生长二十五年的天然红松林的树高仅二米半,直径三厘米,每公顷蓄积量与人工林相差六至七倍。如果采取速生丰产措施,人工林的生长还会更快,完全有可能使红松从现在的一百六十年成熟期缩短到三十至四十年。
我国中南林区,已经营造了大面积的杉木人工林,由于采取了速生丰产措施,杉木在十五年或者更短一些时间就能够成材。上述事例,充分说明人在自然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肯定能够在实践中根据森林生长的规律,有效地加速林木生长,达到高额丰产。
真理的标准是实践。毛主席说:“许多自然科学理论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不但在于自然科学家们创立这些学说的时候,而且在于为尔后的科学实践所证实的时候”。我国劳动人民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在林业生产的高速跃进中,在人工造林方面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其基本经验就是:适地造林,良种壮苗,细致整地,适当密植,抚育保护,改革工具。这些从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才是真正科学的理论。我们今后必须进一步深入地总结群众经验,摸清林木速生丰产规律,并应用现代科学成就,如同位素、生长刺激素等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的新技术,更充分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促进林木生长,实现林木速生丰产化。
持有森林天然更新论点的人认为,森林更新时的树种不能改变,只能模仿自然。这正如毛主席所说:“他们认为一种事物永远只能反复地产生为同样的事物,而不能变化为另一种不同的事物”。因此,他们过分强调乡土树种,认为小兴安岭只能搞红松,不能搞速生树种。这种看法是错误的。红松等珍贵树种固然有其优点,但最大的缺点是生长缓慢,即使用人工更新的方法,红松的成熟至少也比其他速生树种多费二、三倍的时间。况且,由于社会主义建设高速度发展的需要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人造纤维板、压缩木的出现,为速生树种的利用开辟了广阔的途径。速生树种的木材经过人工处理后,它的木材物理性能又远远超过珍贵的树种。
反对人工更新的另一论据,是认为人工更新成本高,在经济上不合算;而天然更新才是最廉价的。这种观点也是片面的。账是要算的,但是,算账应当全面地算,不能只算小账,更重要的是算大账。这就要把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而应以长远的和整体的利益为主,绝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从表面上看,天然更新是没花一分钱。但是,等待自然恩赐的结果如何呢?实际上是少慢差费,不仅更新的可能性较小,林木生长速度也极缓慢,材质不良,这是与总路线的要求相违背的。速度问题,这是社会主义建设中最根本的问题。高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如果不能高速度地扩大森林资源,必然会影响社会主义建设。采用人工更新,虽然花了一些钱,但最重要的是它赢得了时间。在林业生产中,林木成熟时间的缩短是最大的节省。马克思说:“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人工林不仅生长快,而且材质好,产量高,因此人工更新完全符合总路线的精神。
建国以来,特别是大跃进以来,在党的“以人工更新为主,以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或者天然更新为辅”的方针指导下,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个声势浩大,规模宏伟的群众造林运动。1950年到1959年末,全国造林面积达七亿三千多万亩,等于国民党统治时期二十二年间造林面积的三百六十多倍。仅1959年的不完全统计,全国就营造了速生丰产林一千六百多万亩。这将为加速社会主义建设,迅速地扩大我国的森林资源,大量地供应木材和其他林副产品,防止水旱风砂等自然灾害的侵袭,为保障农业生产的高额丰产,提供极为有利的条件。
在林业科学战线和其他科学战线上一样,两条道路、两种观点和两种方法的斗争,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继续存在。为了使我国的林业生产高速度的发展,使林业生产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大跃进相适应,必须彻底地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观点,批判自然主义,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占领阵地,指导实践。


第7版()
专栏:

我国治沙科学上的一个成就
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所长 朱济凡 副研究员 李鸣岗
连接华北和西北的包兰铁路(包头至兰州)由兰州到银川一段,因黄河南岸水泉至大营一带地震严重,所以取道北线。但要六次跨过腾格里沙漠,延长路线达四十公里,其中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西部沙坡头一段沙丘起伏最大,长达十六公里。人们称沙坡头为“裸沙丘”。有人称它为“世界沙漠的首都”。过去许多人都认为这是一块天生的不毛之地,非人力所能改造。在这貌似海洋的沙丘上修筑铁路,是难以设想的事。在我国人民掌握了政权的今天,人们不但敢想,而且敢作,包兰铁路终于在这巨大的沙漠上通过了。
在沙漠上修筑铁路在我国还是一个创举。从工程技术来说,当时还没有成熟的经验。1954年铁道科学研究所(现为铁道科学研究院)在沙坡头附近做的路基试验研究结果证明:修筑沙漠路基在工程上不但是可能的,而且还有它独特的优点,如沙质疏松,施工容易,筑路经济,且沙土没有径流不受雨水冲刷,管理方便等等。但如何能使路轨不受沙粒淹没的危险,保证火车安全的行驶,则必须用植物将路基两侧的流沙固定下来。为了承担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1956年与铁道部第一设计局(现为第一设计院)、铁道科学研究院在沙坡头成立铁路防沙研究工作站,开展铁路固沙造林研究工作,进行生物固沙与机械固沙试验。为满足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限定三年完成研究任务,并提出铁路固沙造林技术设计方案。1957年成立了中卫固沙林场,大规模地开展了固沙造林工作。
几年来由于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劳动和工作同志们的共同努力,这项任务已顺利地完成了。火车已能安全地行驶在这大沙漠上。自1958年8月1日通车以来,从未因沙害而发生过停车事故。历来为害人民的“黄龙”(当地居民称流沙为“黄龙”),今日已经驯服,强迫它穿上了绿衣,改变了面貌。1959年铁道部在中卫县召开沙漠铁路现场会议,大家一致地肯定了沙漠中修筑铁路的可能性,承认固沙造林的成功,为铁路建筑史上写下了新的一页。
沙坡头处腾格里沙漠之东,南端面临黄河,一望无际的黄沙,犹如大海中的波浪。平时浮沙没腰,人畜惮行,遇大风时沙粒飞扬,遮蔽天日。沙粒经常移动,地形随时变更,以致沙丘上面几乎没有植物生长。这里属半荒漠地带,环境条件比较恶劣,气候干燥,年平均降水量约一百七十毫米,风大而频繁,气温夏酷热而冬酷冷,尤其是沙面温度最高可达摄氏七十度以上。所有这些气象因素都不是一般植物所能忍受的。沙丘高大,层层相叠,岗峦重重,流沙覆盖在三叠纪的紫红色沙岩夹页岩交互层上,厚达十米至百余米。在这历来就很少生长植物的流沙上,要用植物来固沙,开始时有些人不敢相信,以为是违反自然规律的事情。我们依靠了党的领导,在战略上藐视困难,在战术上重视困难,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仔细研究了流沙上控制植物生长的主导因子。经过反复的试验和多次的失败,终于摸索出了一条道路,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自然规律。
固定流沙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植物固沙,一种是机械固沙。在固沙措施中应以植物固沙为主,机械固沙为辅。
植物固沙是一种最基本最可靠的永久固沙方法。流沙一经生长植物,它的基本性质就要改变,形成固定沙丘。在植物固沙过程中,选择适宜的固沙植物科是关系工作成败的一个关键。荒漠和半荒漠地带环境条件特殊,对植物生长不利。在选择固沙植物时,一方面要研究植物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凡能耐干旱,耐贫瘠,抗风性能强,生长快,根系发达的多年生植物为最好的固沙植物;另一方面要研究自然固沙过程中植物的演替规律,认清什么是流沙上的先锋植物,即能首先在流沙上生长的植物,什么是继先锋树种而生长的植物种类。植物的种类繁多,沙丘地面情况千变万化,如果不掌握它的规律,抓住主要因子,则难以使植物固沙成功。在沙坡头的流沙上,影响植物成活及生长的因子很多,而主要的有下列几个:1、沙内的水分情况,2、沙的松紧度,3、沙的流动性。
沙漠中能不能生长植物,主要决定于它的水分状况。沙漠中的水分像黄金一样的宝贵。无论是沙漠或是戈壁,那里有水,那里就可以变成绿洲。沙坡头的沙丘高大,沙层深厚,地下水埋藏在深达数十米以下,不能被植物根系利用。在这样干燥条件下,生长植物的水分是否够用成为最重要的问题,所以对水分测定的研究成为重点项目之一。
研究水分的结果表明:一、沙漠水分状态虽差,但也有它的优越性,在干沙之下层有一层稳定的湿沙,干沙还能起到保水作用,阻止湿沙层的水分蒸发。二、沙内的含水量虽少,但有效的水分较多,因为它的雕萎含水量较小。根据测定数字,沙坡头流沙的含水量经常为2%—3%,雕萎含水量为0.7%,可见有效含水量经常有1.3%—2.3%(即含水率减雕萎含水率),可供植物应用,事实证明,在沙坡头所栽植的抗旱性强的固沙植物在最干旱的1957年(降水量为83.3毫米)也没有大量死亡的现象。
沙的松紧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也很大。沙丘上生长的固沙植物和乔灌木树种的根系虽有深浅不同,但一般都集中在沙丘的表层,这与沙子的松密度有密切关系。沙坡头历年在流沙上栽种的植物,有的生长旺盛,有的生长不好,这些都与沙的松紧度有关。在沙丘上植物生长情况常依沙丘部位不同而各异,在落沙坡低处生长的植物旺盛,在向风坡中部植物生长极少,在向风坡上部近丘顶处植物生长茁壮。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较多,但根据水分、养分、温度、松紧度的调查和测定的结果指出:在上述三种部位上差异最大的是松紧度。
由于沙的流动性,植物无立足之地,种子没有机会发芽,幼苗无法扎根。要克服这个困难,首先就要采取机械固沙的办法。事实表明,凡是作好了机械沙障的地方,许多植物都能生长起来,种子也能顺利地成苗,所以停止流沙移动是保证植物固沙成功的一个主要措施。
经过试验,目前有下列几种植物适于流沙生长:花捧,黄柳,拧条,头状沙杨枣,籽蒿及油蒿。其中花捧和籽蒿是流沙上的良好的乡土树种。它们能在自然状况下稀疏地生长。如经人工栽培,可以形成大片灌丛。上述各种固沙植物,无论栽植或是播种,都要有机械沙障的保护,才能稳定地成活与生长。有了机械沙障的保护,它们的成活率很高,有的达80%以上。因此,沙漠可以生长植物,流沙可以被植物固定,经过几年来的研究和实践,已经完全证实了。
机械固沙是暂时的固沙法,为固定流沙不可缺少的一环,更是植物固沙的一种必要的辅助措施。机械固沙有人工沙障、沥青固沙、粘土固沙、高分子聚合物固沙等。人工沙障为机械固沙中最普遍采用的一种。沙障结合生物固沙,效益很大。自1958年中卫固沙林场大规模地展开固沙造林工作后,路基上从未有过大量积沙现象,也没有因沙害而发生事故。可见流沙貌似强大,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顽强的革命精神,就能把它驯服。
今后的固沙研究工作,一方面要巩固以往的成就,即机械固沙和植物固沙所取得的经验;另一方面又要步步深入,使固沙工作得到发展并提高到新的阶段。
在机械固沙方面,格状草沙障是一种繁重而复杂的工作,需要大批的人力,大量的材料,因而限制了推广。应研究简而易行的新的固沙法,如沥青固沙、化学固沙等,为大规模地消灭沙漠开辟途径。对于风沙的移动,我们已初步摸到了一些规律,如起沙风与沙粒大小的关系,沙丘愈高,移动愈慢,低沙丘则移动快,对铁路的危害性更大。我们应该深入开展这方面的研究,达到在沙漠中修筑铁路不使路基积沙的效果,为发展沙漠铁路创造有利条件。
沙漠地区降水量少,气候干燥,限制了植物生长;但据调查资料,沙漠中的地下水量是很丰富的。腾格里沙漠有百余个大小不同的干涸湖泊,一般地下水埋藏不深。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都有大量的地下水,埋藏在沙漠里面。如能开发利用,则不但可以供给植物生长、固定流沙,而且还可以发展农垦和畜牧业,综合利用沙漠,在经济上具有重大意义。
风大是沙漠中的特征。风在沙漠中本来是一个有害的气象因子,如果我们能把它驯服起来,利用它作为发电的动能,或为开动机器的动力,则可变有害因素为有利因素。太阳能在沙漠地区比一般地区充沛,有人估计如果把太阳能利用起来,要比世界上煤的能量大五倍。如何控制它,使它为人民服务,是研究工作中尚待解决的问题。
在植物固沙方面,现在可以采用的固沙植物还不多,不能满足较多数地区的固沙要求,因此驯化或引进优良的固沙植物种,或定向地培育新种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工作。固沙植物都具有抗旱性能,一般认为抗旱性能强的植物,用水量少,在生长期间不需要多的水分。根据研究证明,事实上生长在干旱地区的植物,它消耗水分的数量并不比一般地区的植物少。因此植物的抗旱性能要用什么性质来衡量,怎样能提高它的抗旱强度,这些生理现象,都有待于今后深入研究。
沙漠分布的地区较广,自然环境条件各异,社会经济情况亦不相同。在治沙科学研究工作中,我们必须综合开发利用沙漠,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治沙在我国还是一门新的科学,要研究的东西很多。应根据人力物力,衡量轻重缓急,既要符合国家经济的长远利益,又要照顾人民的当前利益;既要完成任务,又要发展科学,丰富治沙学内容。我们相信,在党的领导下,一定能够创造与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治沙科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