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10月12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书记包片 部门包社 常年固定 一包到底
盖平改进领导方法加强基层工作
及时发现和妥善解决生产中的关键问题,同时推动了各部门的业务工作
本报讯 辽宁省盖平县普遍推行“书记包片,部门包社,常年固定,一包到底”的领导工作方法,切实加强了对农业生产的具体领导。在秋田管理、生产自救和消灭草荒虫害斗争中,县、社、队、小队四级干部会师田间,和广大社员一起大干苦干,一举完成了作物三遍铲趟和追肥任务,基本上消灭了草荒虫害。
盖平县推行的这种领导方法,概括来说,就是把全县十三个人民公社划成四个片,县委五名书记除分管工业的书记以外,其余四名书记各包一片,每片三至四个公社,片中设点,以点带面;县委各部、委和县人委各科、局,每两、三个部门合包一个公社,由县委指定组长和副组长,带领本部门干部到社、队落户,常年固定,一包到底。包社各部门的任务,一方面要组织和动员本部门的干部参加生产,和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另方面又要参与公社党委对生产的领导,当好社、队参谋。同时,还要做好县委助手,及时反映情况,向人民群众宣传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各个时期党的中心工作,搞好本部门业务。为了加强对各部门下乡干部的领导,县委规定:一、每半月召开一次包社工作组组长会议,汇报下边情况和问题,同时,抽出一天到一天半的时间,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研究上级党委对当前工作的各项指示。在这期间,县委也召开会议(或扩大会议),根据下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措施,布置下段工作。二、工作组组长根据党委的布置,回去向公社党委传达,协助公社党委贯彻执行。工作组组长参加所包公社党委会议,在公社党委统一领导下进行工作。三、所有下乡干部,都参加公社或大队理论和政策的学习组织,结合学习研究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四、县委定期检查各包社部门的工作情况,把所包公社的生产好坏,做为衡量各部门工作的标准之一。
盖平县推行这一领导方法后,切实加强了生产第一线的领导,及时地解决了生产中的许多关键问题。县委第一书记魏民,在重点包干的熊岳公社汤池生产队里,和社员一起劳动,发现农村劳动力不足,春耕、夏锄活计忙不过来,他就用解剖麻雀的办法,一方面帮助合理调整了劳动组织,另方面,帮助生产队改革了十多种春播和夏锄工具,促进了生产。接着,他又在这里召开了工具改革现场会议,向全县大力推广,使全县在春耕和夏锄期间,有65%以上的土地都实现了半机械化。县委书记张旗,5月间在所负责的片内发现有些社员有忽视全苗的思想,便及时向县委汇报,在全县发出“全查、全补,一苗不丢,一亩不漏”的号召,使全县十八万多亩缺苗地,基本上达到了全苗。
盖平县实行“部门包社”以后,保证了大多数干部深入基层,集中力量搞好党的中心工作。过去,县委组织干部下乡,有些部门总是强调业务忙,把做中心工作看成是额外负担;有些干部即使下去了,工作也不大深入。现在,这种情况完全改变了,深入生产,领导生产,和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风气,已经在全体干部中逐渐形成。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活跃在生产最前线的干部,就有三千多人(包括部分参加开荒人员在内),半年时间内,共做劳动日十八万多个,比去年同时期增加五倍多。
实行“部门包社”以后,不仅加强了中心工作,也推动了部门的业务。因为县委安排部署工作时,将各部门工作也统一做了安排,使中心与部门有机地结合起来,给部门工作以大力支持;同时,各部门下乡干部除了做好中心工作以外,还结合着开展部门的业务,实行“下乡一把抓,中心带其它”的办法,做到中心与部门工作两不误。如县委财贸部和县银行的干部,在他们包干的杨运公社,一面领导农业生产,一面还帮助公社安排了伏杂果收购工作。他们根据当时农活和采果工作的需要,通盘调整了劳动组织和劳动报酬,结果这个公社农忙未误收果,共卖给国家伏杂果十二万多斤,超额完成了收购计划。他们的这一做法,在全县广泛推广后,使全县伏杂果收购量达到了一百一十五万多斤,比1959年增长十倍。县委组织部在芦屯公社杨氏生产队,总结了这个队党支部组织“学、比、赶、帮”一条龙大竞赛的经验,经县委同意,又在当地召开了全县农村党支部的工作会议,树立榜样传播经验,带动全县三百多个农村支部展开了对手赛、对口赛等多种形式的大竞赛,使得全县支部工作面貌焕然一新。


第4版()
专栏:

同劳动
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作


第4版()
专栏:甘肃通讯

你听群众的群众听你的
——一个生产小队长在贯彻群众路线中的体会
王一平
李俊清原来是甘肃徽成县成川公社枣儿沟第七小队的队长,不久前才调到第三小队当队长。人离开了,但第七队的社员却总是想念着他。社员们说,一天不见李俊清,就有点想得慌。特别是老年人,提起来就说:像是身边的好“闺女”出了门,真不惯啦!李俊清在七队的时候,是个好当家人。他领着大家埋头苦干,把一个穷家变成了富家,由减产队变成了超产队。
李俊清当这个家,确实有一套。七队有二十九户,一百多个社员,李俊清把他们当作自己的父子兄弟看待,处处都替他们考虑到了。他了解每个社员的家庭身世、脾气,分配庄稼活,都能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办事。就拿麦收前那段排工来说吧。稻田里要整地插秧,山坡上玉米、洋芋要锄草,还要查苗补苗,几样农活赶在一起。当时有的队是男女一起上阵,今天全去锄草,明天全去整稻田;有的队是妇女锄草,男的下稻田;也有的队是分小组作业。李俊清把七队劳力也分成几个小组,不过他不是单纯按男女来分的。根据几年的经验,李俊清知道,锄苗、间菜这样的活,体力稍差的人去,一天锄一亩,能顶得上一个全劳力用;让体力最强的人去,一天也锄不了一亩半。而稻田里却需要强劳动力,年轻力壮的有劲,正好伸展得开。查苗补苗的活不重,需要心细一点,分配给几个老汉正合适。还有些零星杂务活,让半劳力去做。这样分工,不误农时,不浪费劳动力,又适合每个人的需要,没有一个不满意的。分好工,讨论好定额,李俊清又让社员自愿结合分包地块,这个办法社员最欢迎。几个合脾气的人在一起谈谈笑笑,干得又快又不觉累。
一次安排五天到七天的农活,每天不用队长催,社员一早便下地。但是李俊清也并不清闲,他今天在这块地里劳动,明天到那块地里劳动。在劳动中,发现哪个社员精神不好或是脸色不大对,就劝他早点去休息。下雨天,有的妇女身体不好或是月经来了,李俊清就劝她们不要下地,说:今天雨大,会淋坏身子,你在屋里坐上个热炕,把鞋脚针线活做做,天晴再出工,衣裳鞋袜也齐全。这话算是说到社员们的心上了。农家妇女,世世代代没有受到过人们这样的关怀和体贴,如今在这个大家庭里,处处得到细致入微的照顾,怎能不感动,怎能不爱这个大家庭?
李俊清今年才三十岁,干活是一把好手,可是要论起生产经验来,毕竟不是最在行的。他所以能把生产搞好,除了坚决听党的话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窍门:虚心向群众学习,听群众的话,不管上级布置什么任务下来,他都拿去和群众商量,种地尤其如此。山坡地,阴坡和阳坡土质不一样,同一片坡上半截和下半截不一样,同一块地,边上和中间有时候也不一样。这些土地在老人们手里盘了大半辈子,他们全知道哪块地种什么肯长,种什么不长,哪块地喜欢什么肥料。李俊清想:当队长的不光要摸清社员的脾气,也要摸清土地的脾气。他一有空就蹲下来向老人们请教,老年人也就像对后生们说故事一样,把肚子里的经验都掏出来传给他了。有了这些“传家宝”,再加上新技术,安排生产就有了把握。现在队里订生产计划的时候,李俊清就把大家召集在一起讨论,一人献一条计,一个完整的计划很快就产生出来。
李俊清从这几年的工作中,得到一个体会:要先听群众的话,群众才肯听你的话,你相信群众,群众就支持你。这个道理党老早就提出来了。李俊清也不止一次听说过。但是,他真正懂得这句话的意义,却是花费了代价的。过去上级布置下任务,李俊清回来就找几个党员订个计划,叫社员去做。社员想不通的事,提了意见他也不大注意。那时,他没有觉察到有什么不好。但工作起来很费劲,有时候费了很大力气,群众还不大满意。“为什么社员不听我的话呢?”李俊清夜里睡不着觉,翻来复去地想,也想不出个道理来。一次,他到县里去开会,听了一次报告,谈到要走群众路线,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这次报告正说在节骨眼上,真正开了心窍。他回来就仔细回想,平时社员有哪些意见自己没听的,有哪些事情自己独断独行的。有一件事,他想起来心中一直不安。那是在1957年春播的时候,正要种高粱,李德贵老汉提出意见说洋湾那块地种高粱不合算,只能收一季,种玉米可以收两季。收了玉米能种红麦,高粱茬地不能种麦,只能种莞豆,而那块地是不长莞豆的地。当时李俊清没有考虑他的意见,只强调玉米面积已经完成了,高粱没完成,一定要种高粱。结果那块地平均每亩只收了二百七十多斤高粱,荒了一季,种玉米就可多收回二百多斤红麦。从那以后,社员们再很少向李俊清提什么意见。“对,毛病可能出在这里。”找到病根子,就好治病了。不久过春节,李俊清趁这个机会,便挨门逐户去征求社员的意见。走到李德贵家里,李德贵果然又提起这件事。李俊清立即向他作了检讨,表示今后一定虚心听大家的意见。
说到做到,从那天起,社员提了意见,他立即研究,做什么事也都找大家商量,照群众的意见去办。社员们看见自己讲的话起了作用,慢慢地有话也愿意说了。去年春天防旱抗旱运动中,公社党委要求在五天内把玉米地普遍浇一次水,李俊清领了任务回来,认为劳力少,耽心完不成任务。他跑去和社员们商量,谁知社员反倒安慰起他来,说:“能行,我们起早一点,晚回一点,保证不落在别队后面。”每天天一明,社员就担水上地,晚上黑尽了才回来。结果五天真浇完了。这两件事使李俊清非常感动,他真正懂得了群众路线的重要,看见了群众的巨大力量。这以后,他越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群众干劲就越大;群众劲头大了,他也就越关心群众,爱护群众。就这样,一个生产小队结成了一个同心合力的大家庭。


第4版()
专栏:

培养各民族建设人材的新学府
新疆第一所综合大学成立
新华社乌鲁木齐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所综合大学——新疆大学已经在10月6日正式成立。一千多名维吾尔、哈萨克、汉、柯尔克孜等民族的学生和教师在新校址举行庆祝大会,欢庆这所为自治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各民族建设人材的新学府的诞生。
新疆大学是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与大力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它标志着自治区科学文化事业跨进了一个新的阶段。解放初期,新疆只有一所新疆学院,教学人员不过十名,学生仅有三百多人。解放后,党和政府拨出大量款项,建筑校舍,购买仪器设备,培养教师,大力发展新疆高等教育事业,先后建成了八一农学院、新疆医学院、新疆师范学院等八所专业院校。1956年,根据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指示,在新疆学院的基础上,开始筹建综合性的新疆大学。到今年上半年,新疆学院的学生人数已增加到一千多名,教师人数达到二百九十多人,特别是一支当地民族的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经过近十年的培养,已经成长起来。各科系的教学、实验的设备也从无到有建立起来,为现在成立新疆大学奠定了基础。
新疆大学是一所多民族的高等学校,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塔尔等当地少数民族的学生占学生总数75%,他们当中大部分是来自农村和草原上的农牧民子女。这所新型的综合大学以理工为主,并设文科各专业,现有机械、电机、化工、建筑、数理、生化、史地和中国语文等八个系,分设十五个专业。全校有各种设备完善的实验室,有工厂、农场、牧场、植物园等作为教学、劳动和科学研究活动的园地。
新建的新疆大学座落在乌鲁木齐市西郊鲤鱼山下新市区的中心,环境幽美。在建校过程中,内地各高等院校从教师、教学设备到教材资料曾给予了多方面的帮助。几年来,北京、上海、西安等地的高等院校为新疆大学培养的少数民族教师即达一百十四名。


第4版()
专栏:

中共上海市委和上海市人委举行宴会
热烈欢迎阿尔巴尼亚贵宾
陈丕显在讲话中热情地赞扬阿尔巴尼亚人民对敌斗争的坚强意志
凯莱齐副主席说阿尔巴尼亚将要斗争到马克思列宁主义彻底胜利
新华社上海11日电 中共上海市委员会和上海市人民委员会10日晚上举行宴会,热烈欢迎以阿卜杜勒·凯莱齐副主席为首的阿尔巴尼亚中国友好协会代表团的全体贵宾。阿尔巴尼亚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主席米斯托·特雷斯卡、阿尔巴尼亚作家艺术家协会秘书长谢夫卡特·穆萨莱和阿尔巴尼亚驻我国大使帕里夫蒂也应邀出席了宴会。
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阿友好协会会长蒋南翔,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刘明夫,以及陪同贵宾前来的中央有关部门负责工作人员,也出席了宴会。
宴会上洋溢着亲密无间的兄弟友谊,宾主不断举杯祝贺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上的中阿两国人民的友谊万古长青,祝贺两国人民在反对帝国主义和现代修正主义斗争中所取得的胜利,祝贺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伟大团结。
宴会开始时,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陈丕显讲了话。他代表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和上海人民向凯莱齐副主席和全体阿尔巴尼亚贵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陈丕显在讲话中热情地赞扬了阿尔巴尼亚人民在以恩维尔·霍查同志为首的阿尔巴尼亚劳动党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陈丕显在谈到阿尔巴尼亚人民坚决反对帝国主义和现代修正主义的英勇斗争时说:“英雄的阿尔巴尼亚人民,不畏强暴,不怕困难,对敌人从来不抱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坚决反对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并以巨大的热情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正义斗争给予了积极的支持,从而为维护欧洲和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说:光荣的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和阿尔巴尼亚人民一贯高举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光辉旗帜,忠实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原则,为维护和加强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为捍卫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纯洁性,同以南斯拉夫铁托集团为代表的现代修正主义进行了毫不调和的斗争。
陈丕显说:从亚得里亚海岸到东海之滨的上海,虽然远隔万里,但是上海人民和全国人民一样,和阿尔巴尼亚人民是心连着心的。在反对帝国主义和现代修正主义的共同斗争中,我们互相支持,互相鼓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共同事业中,我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我们深信,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们两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我们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团结必将日益巩固和增强。
凯莱齐副主席在宴会上讲了话。他首先向上海人民转达阿尔巴尼亚人民和恩维尔·霍查同志的热烈问候。他说:阿尔巴尼亚人民和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对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抱着深情厚谊。你们全心全意地热爱我们,我们也全心全意地热爱你们。我们的友谊是深厚的,是根深蒂固的。我们的友谊是战斗的友谊。我们的友谊是纯洁的。在我们两党以及两国人民的领袖毛泽东同志和恩维尔·霍查同志的领导下,我们这种友谊将日益巩固。
凯莱齐副主席在谈到中国人民所取得的成就时说: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经济上有一条正确的路线,这条路线使中国人民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我们在工厂和农村,到处看到中国劳动人民高高地举起了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三面红旗胜利前进。
凯莱齐副主席说:在反对和揭露帝国主义、特别是美帝国主义的斗争中,在坚持一贯地反对修正主义、特别是南斯拉夫现代修正主义的斗争中,我们阿尔巴尼亚人民将要一直斗争到马克思列宁主义彻底胜利,一直斗争到我们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彻底胜利。
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中央委员、党中央工矿部部长普罗科·穆拉,阿尔巴尼亚驻华大使帕里夫蒂,阿尔巴尼亚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主席米斯托·特雷斯卡等也在宴会上讲了话。他们的讲话受到了全场热烈鼓掌欢迎。
出席宴会的有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马天水,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处候补书记、上海市副市长刘述周,上海市副市长赵祖康,上海驻军负责人周仁杰中将,政协上海市委员会副主席刘靖基,中共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各部门、上海市各人民团体的负责人,中阿友好协会在上海理事以及曾经访问过阿尔巴尼亚的人士和先进生产者。
阿尔巴尼亚在上海的实习生也出席了宴会。


第4版()
专栏:

民主改革的果实
——记拉萨铁朋岗居民委员会的变化
本报记者 景家栋
西藏民主改革的胜利给城市居民带来了新的生活,拉萨市东城区铁朋岗居民委员会的变化,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一个阴雨天,我们来到了铁朋岗居民委员会,委员们正在开会,研究街道居民怎样用人力、物力和技术支援农民们迎接民主改革后的第一个丰收年。
委员曲登卓玛为了说明这个居民委员会的变化,首先介绍了过去在农奴制度下的情况。她说:“铁朋岗和市区其他的居民区一样,过去充满着肮脏、饥饿和黑暗,五百多户居民中多半是半失业的手工业工人、小摊贩和小工,另外有卖酒的四十五户,吸卖鸦片的十户,赌场十二户,娼妓六户,小偷、乞丐一百多人,那时候,每天要发生汹酒、打架的事情,青年妇女天一黑就不敢出门。”
接着她兴奋地讲述着现在的情况:“民主改革后,街道居民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工作,成年人个个参加生产,户户都有收入。”
整个居民委员会共有铁工、运输、纺织、缝纫、制革、熬胶和做鞋等十五个行业,二十八个互助组,手工业的工人有八百多人,今年上半年生产了价值约十万元的农具和各种产品,供应城乡人民的需要,使这个居民区由消费变为面向生产。
在这个居民委员会里,所有过去的流浪者和不务正业的人都有了工作。另外有二十四个流落街头的孤老和残废送入了拉萨市收容院,十几个孤儿进了公立第三小学。在高原纺织生产互助组里,五十五位妇女安详地踏着毛纺机在纺织,她们都是半劳动力,过去多是乞丐。从去年10月成立互助组以来,生产不断上升,收入逐渐增加,由手工捻毛线改进到用脚踏纺毛机,成为红旗生产互助组,全国妇女联合会还赠给她们一面锦旗。
汹酒、赌博在这里已经绝迹,新的社会风尚代替了过去的打架和仇视。生产互助组成了友爱团结的单位,组员们互相照顾互相帮助,节日里大家集体到林卡游园,谁有困难就进行协作解决。例如居民委员会的民办小学在开展勤工俭学时,熬胶互助组主动派出老工人教学生熬胶技术;铁木互助组的组员听说纺织互助组要进行技术改革,就连夜帮助赶造十多部脚踏毛纺车送去。
学习文化成了居民的普遍要求,整个居民委员会的学龄儿童,几乎全部入了民办小学和公立小学,许多不识字的成年人入了夜校,各个生产互助组都成立了读报小组和学习小组,学习党的政策方针和时事。
妇女们要求从繁琐的家务中解放出来,在一些母亲的倡议下,最近这个居民委员会办了一座日间托儿所,一下子就送来了六十多个小孩。有些互助组的组员还自动办了集体伙食。各个互助组从成立以来,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帮助下,生产不断有所发展,工人的社会主义觉悟大大提高,为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前提。西藏高原上第一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七一”铁木生产合作社,首先在这个居民委员会开始建立。


第4版()
专栏:

凯莱齐副主席在上海参观访问
新华社上海11日电 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中央委员、部长会议副主席、阿中友好协会主席阿卜杜勒·凯莱齐和他率领的阿尔巴尼亚中国友好协会代表团,以及阿尔巴尼亚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主席米斯托·特雷斯卡、阿尔巴尼亚作家艺术家协会秘书长谢夫卡特·穆萨莱等,今天在上海分别参观了上海革命历史纪念馆、上海市工业展览会、马陆人民公社、鲁迅纪念馆等处。
凯莱齐副主席等首先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上海革命历史纪念馆参观。他们在这里仔细地听了馆里负责人的介绍,参观了有关史料,凯莱齐副主席并在参观后题词留念。在上海市工业展览会,贵宾们参观了机电、冶金、化工、纺织和轻工业等馆,凯莱齐副主席赞扬了上海工业建设的成就。
下午,贵宾们访问了嘉定县马陆人民公社。凯莱齐副主席仔细地参观了这个公社综合利用厂的粉丝、味精、纤维、竹器、酿酒等车间的全部生产过程,对这个公社大搞综合利用,化一用为多用的做法表示很感兴趣。
阿尔巴尼亚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主席米斯托·特雷斯卡和阿尔巴尼亚作家艺术家协会秘书长谢夫卡特·穆萨莱,今天下午并拜谒了鲁迅墓,参观了鲁迅纪念馆和鲁迅故居。


第4版()
专栏:

伊朗亚非团结委员会访华代表团到京
新华社11日讯 应中国亚非团结委员会邀请前来我国访问的伊朗亚非团结委员会访华代表团一行四人,今天乘火车到达北京。代表团成员是:格西·伊兰·埃特巴尔夫人、德黑兰大学教授阿卜杜勒·侯赛因·哈利利、德黑兰商会会员阿里·阿斯加勒·皮尔扎德和伊朗高级经济委员会顾问阿里纳吉·阿里汉尼博士。
到车站欢迎的有中国亚非团结委员会秘书长朱子奇、委员王明远,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秘书萧方洲等。


第4版()
专栏:

国防部举行晚会招待缅甸军事代表团
新华社11日讯 国防部今晚举行歌舞晚会,欢迎来我国访问的以貌貌准将为首的缅甸军事友好代表团贵宾们。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大将陪同貌貌准将等缅甸贵宾们,观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演出的合唱“东方红”、“中缅友谊之歌”、“中缅两国是‘胞波’”和舞蹈杂技等节目。
陪同贵宾们观看演出的,还有萧华上将、萧向荣中将、杨秀山中将、赵一萍海军少将、陈熙空军少将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驻京陆、海、空军部队军官。
演出结束时,貌貌准将在罗瑞卿大将陪同下,走上舞台和演员们一一握手,缅甸军事友好代表团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的演员们赠了花篮。


第4版()
专栏:

叶季壮欢宴缅甸贸易代表团
新华社11日讯 对外贸易部部长叶季壮今晚举行宴会,欢送以缅甸国会议员吴妙为首的缅甸贸易代表团。缅甸贸易代表团即将离开北京去我国各地参观访问。
叶季壮在宴会上讲话说,缅甸贸易代表团这次来我国访问,不仅对中缅两国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巩固两国的友好关系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叶季壮在谈到中缅双方举行的贸易会谈时说,我们双方就进一步扩大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充分地交换了意见。我们的会谈是友好的,令人满意的,达到了我们共同预期的目的。叶季壮对缅甸朋友们在谈判中的友好合作精神表示感谢。
吴妙团长在讲话中热情表达了发展缅中两国友好关系和贸易关系的愿望。他说,缅中两国的友谊将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巩固下去,缅中两国的贸易关系也将在这种良好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吴妙团长谈到访问我国的观感时,盛赞中国在工业、农业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他说他们因此感到十分高兴。吴妙团长说,缅甸贸易代表团对中国主人的热情接待表示衷心感谢。
缅甸驻中国大使叫温应邀出席了宴会。
出席宴会作陪的,有对外贸易部副部长雷任民、卢绪章,外交部第一亚洲司副司长沈平,我国驻缅甸大使馆商务参赞彭金波,以及对外贸易部各有关局和进出口专业公司的负责人。


第4版()
专栏:

参加中印官员会晤的我方官员回京
新华社11日讯 根据1960年4月25日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公报的规定而举行的中印官员会晤,从8月19日起在德里进行的第二次会谈,已于10月5日结束,完成了实质性的证件审查工作。我方官员外交部第一亚洲司司长章文晋、西藏外事处处长杨公素和顾问等,于10月7日离开德里,已于今日返抵北京。
我方官员曾于10月6日在我国驻印度大使潘自力的陪同下拜会了印度外交部秘书长拉·库·尼赫鲁。我方官员离开德里时,印方官员印度外交部北方司司长梅达和历史司司长戈帕尔,以及印度外交部礼宾司副司长德贾等曾到机场送行。
中印双方已协议,中印两国官员将举行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会晤,以完成他们给两国政府的报告。


第4版()
专栏:

中国新闻工作者代表团赴奥地利
据新华社11日讯 出席10月中旬在奥地利巴登举行的世界记者第二次会见的中国新闻工作者代表团一行十一人,在团长金仲华率领下,昨天乘飞机离开北京。


第4版()
专栏:

昂季准将离上海去杭州
新华社上海11日电 中缅边界联合委员会缅甸首席代表、缅甸联邦国防军副总参谋长昂季准将和缅甸代表团的代表、顾问们,在中缅边界联合委员会中国首席代表姚仲明和中国代表团代表们的陪同下,今天上午乘专车离开上海前往杭州。
到车站欢送的有上海市副市长宋日昌、政协上海市委员会副主席胡厥文、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警备区负责人何振声大校等。
昂季准将等缅甸贵宾在上海期间,参观了闵行一号街、新建的工人住宅区、上海市工业展览会、少年宫、发昌机器厂等,并乘船欣赏了浦江景色。
10日晚,上海市副市长宋日昌曾设宴招待贵宾。


第4版()
专栏:

中国学生坚决支持非洲民族独立运动
全国学联电贺第一次全非学生大会
新华社11日讯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今天打电报给12日将在伦敦举行的第一次全非学生大会,热烈祝贺大会的召开。
全国学联的电报说:“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有如风起云涌,非洲人民和非洲学生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英勇斗争,有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中国学生坚决支持你们的正义斗争。
“帝国主义是不甘心于自己的失败的,他们正千方百计地维持它的殖民统治。美帝国主义正在侵入非洲,它一方面以‘援助’不发达国家为名,加紧掠夺和干涉,另一方面策动非洲人打非洲人,以便瓦解和镇压非洲的民族民主斗争,取代老殖民主义。最近美帝国主义利用联合国名义侵略和干涉刚果的罪恶活动,更进一步证明了它是非洲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在全世界人民广泛团结、坚决斗争的形势下,它已经处于空前孤立的境地。我们相信,只要非洲学生和人民同全世界人民紧密团结,坚持斗争,提高警惕,就一定能击败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赢得和维护民族独立,保卫住世界和平。
“祝中国和非洲学生之间的友谊在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共同斗争中日益发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