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1月6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用两条腿走路大力培训师资
辽宁大办函授教育 青海采取措施就地取材
新华社沈阳5日电 辽宁省教育部门以两条腿走路的精神大办函授教育,培养训练中、小学教师,取得了显著成绩。
随着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辽宁省教育厅,除了在各级正规师范学校里培养师资外,同时大办函授教育,使散在全省各地的广大在职教师,都有机会学习,提高政治、业务水平。到目前为止,在全省范围内已经形成了一个以辽宁函授师范学院和辽阳函授师范教学研究部为教学业务指导中心的业余函授教育网,绝大部分的高等师范院校和中、初级师范学校都建立了函授学校或函授部(班),全省成立起来的函授高等院校(部、班)达五十所,有九万多名中、小学教师参加学习。今年寒假,将有二百一十名教师自高级师范院、校本科毕业,有五千多人自初、中级师范学校毕业。他们经过几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相当水平的教学知识。
函授教育可以节省大批教师和教学设备,便利于各地在职教师把学习和工作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所以函授教育在辽宁省获得了稳固的发展。各级函授教育组织,为了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也根据实际情况改进教学方法,有的学校曾采取了假期讲习,骨干学员带动一般学员等作法,使教师尽可能直接和学员见面,从而使教学工作获得了良好效果。许多过去文化水平不高的工农教师,经过学习已经掌握了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有一些由初中或高中毕业的教师,由于参加函授学习,使教学工作水平不断提高。鞍山市工农干部学校有50%以上的教师参加了各级函授学校,有一部分已经由高等师范函授部本科毕业,成为教学上的骨干。
辽宁省由于函授教育迅速发展,几年来,全省已有两千多名教师在高等师范学校的函授部毕业,有一万五千多名教师分别在中、初级师范学校函授部毕业。
新华社西宁5日电 青海省积极采取措施培养训练扫盲和工农业余学校教师,取得了很大成绩。
青海省1959年工农业余教育有很大发展,到目前为止,全省参加扫盲和各类业余学校学习的青年和壮年已达六十一万多人,其中农业区入学人数占应入学的87%。原有教师,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不能满足需要。为了保证扫盲和业余教育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各地党委和教育行政部门一直重视业余教育的师资培养问题,除由省里主要培养业余中等学校的师资以外,各地还根据“以民教民,能者为师,就地取材,自力更生”的原则,一面积极发动转业军人、下放干部、回乡参加生产的初中学生等担任业余教师,一面通过办业余师范、短期轮训和由中、小学教师“带徒弟”等办法,大力进行扫盲和业余学校的师资培养工作。乐都县通过轮训办法,在短期内就培养出五百一十名业余教师。湟中县通过以上办法,使全县每一个生产队都有了一名以上经过训练的骨干教师。
在进行业余教育师资的培养工作中,各地都很注意提高业余教师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西宁市郊区各公社党委都有一名书记专门负责业余教育工作,并采取定期组织学习、巡回辅导的办法,帮助业余教师树立热爱教育工作的思想,熟悉教学业务。化隆回族自治县除每周抽出一到二个下午给业余教师专门进行备课和学习外,还通过组织听课、示范教学等活动,使许多新教师迅速地提高了教学能力。大通县各公社的业余学校教师,也纷纷以生产队或大队为单位,成立教学研究组,集体进行备课,随时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互相帮助,提高了教学水平。
采取了这些措施后,有些地区已经基本解决了大办工农业余教育的师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仅西宁、湟中、乐都、大通、化隆等市县(自治县)新培养的业余教师就有八千多名。这些教师,大部分人在讲课时能做到概念明确,重点突出,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第4版()
专栏:

长葛县形成师范教育体系
全县业余教师数量已基本满足需要
新华社郑州5日电 河南省长葛县在培养和提高全县中、小学教师方面,做出了很好的成绩。全县一千五百多名公立中、小学教师和近万名不脱产的业余学校的教师,98%左右参加了不同形式的师范学校和函授组织,全县自上而下地形成了一套师范教育体系。
中共长葛县委会为系统地培养和提高全县中、小学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加强了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县的有关部门,集中十几名专科以上水平的教员,成立县的函授站和讲师团,定期巡回全县农村,向小学教师系统地讲授初级师范的课程。全县三所公立中学,根据县委指示,成立了包括校长、教导主任和优秀教师在内的三个辅导点,每周分别向辅导点以内的小学教师和民办中学的教师,进行教学方面的辅导,了解他们一周来在教学上产生的各种问题,帮助民办中学的教师进行备课等。县的函授站还对已经具备初级师范水平的优秀小学教师,加以特别的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特别困难。经过三年辅导,现在这些教师都已补充到中学教师队伍里。
全县二百多名中学教师,有八十名参加省的高等函授学校。县委和县的函授站把其余的一百多名中学教师,也组织起来,划定辅导点,并和省级函授学校取得联系,供给他们同样的讲义,由县里进行辅导。另外,县立高中又附设了师范班。经几年来的培养和提高,1958年经过严格的毕业考试,全县小学教师98%以上达到初级师范或初中水平,县公立中学教师也已达到高师或高中文化水平。
这个县培养提高业余教师的工作成绩尤为显著,目前全县需要的业余教师在数量上已经基本解决问题,而且正在为今后业余中学培养教员。全县人民公社举办了三十九所红专师范,两千四百名学员都是高小和初中文化水平的学生或相当于这个水平的青年农民,他们准备经三年学习,毕业后担任业余中学教师。各生产大队党组织也采取不同方法,培养业余教师。如集中一批教师,利用三、五天或一个星期的时间,结合先进夜校现场会,着重解决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等问题,或者每星期六下午或星期日上午,按辅导点向业余教师系统地讲授文化课程。
中共长葛县委非常重视教师中的政治思想工作。县委和各人民公社党委举办的党校,每期都分别吸收中、小学校的党员负责干部参加学习。现在全县一千五百多名公立中、小学教师中,党、团员占60%以上。


第4版()
专栏:

四川人民印刷厂聘请中学教师来厂,进行示范教学和教学辅导,帮助本厂教师提高业务能力。这是成都市第二十六初级中学数学教师郭成菊在给业余学校的教师作初中代数示范教学
 新华社记者 金勖琪摄


第4版()
专栏:

徐家庄公社逐步实现农业机械化的一项重要措施
自力更生培养大批技术人材
农业中学设立技术专科;拖拉机站等附设技术训练班;建立技术传授站和辅导站;多派人到外地学习,多请人来社传授技术,老技术人员多带徒弟
本报讯 河北省衡水县徐家庄人民公社自力更生大办技术教育,干部带头学习生产技术,积极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准备技术力量。
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大量的农业技术人员。技术力量从哪里来呢?在徐家庄人民公社有两种意见。有的干部、社员主张向国家要人,有的干部、社员主张自己动手培养。公社党委发动全体干部、社员就这个问题开展了鸣放辩论。讨论的结果是,不能单纯依赖国家,应该自己动手培养。徐家庄生产队1958年买了十九部排灌机械,队里举办了一个技术训练班,两个月就培养了二十五名机械手。漳淮生产队买了十几部排灌机械,光等县里拨给技术人员,结果大部排灌机械没有开动起来,使生产受到影响。这些事实使广大社员、干部,坚定了自力更生培养技术人材的信心。
这个公社在培养技术人材的过程中,采取了“一校”、“三训”、“两站”、“三多”的方法。“一校”是建立农业中学。1958年秋天,公社办了一所农业中学,设有机械、化学、电力、水利等六科,共有学生五百三十多名。一年的时间,这所学校共给公社培养了六十名排灌机械手、二十名拖拉机手和汽车司机,二十名电力技术人员。“三训”是公社拖拉机站、汽车队、机械站分别附设技术短期训练班,老技术人员担任教员,每月培训一期。自1959年7月下旬开始到年底,已经培养了二百六十多名技术人员。“两站”是建立技术传授站和辅导站。全社五个管理区都建立了技术传授站,每十天吸收各队干部、组长、技术骨干力量等,到传授站听取管理区技术指导小组传授技术。辅导站的任务是帮助各队技术人员解决生产当中的技术困难。由公社拖拉机站、机械站抽出了十二名技术人员,组织了一个辅导组,定时、定点到各生产队帮助解决生产当中的技术问题。“三多”是多派社员到各地学习技术;多请各方面的技术人员来社传授技术;老技术人员多带徒弟。不久前公社派出了七十多名社员,到衡水县机械训练班、天津化工学院、石家庄动力机械厂等地学习;还请了衡水发电厂、衡水机械厂的老技术人员来社传授了机械、电力技术;给开动排灌机械、拖拉机、汽车的老技术工人,分配了带徒弟的任务,实行了包教保学。拖拉机手杨文、姜文森,半年内就培养了三十多名拖拉机手。
公社党委和各级党组织,对技术教育十分重视。公社建立了技术指导委员会,由第一书记刘立存亲自领导;管理区、生产队也都以支部书记为主,建立了技术指导小组。公社还抽出了三名党委委员和十二名干部,分别到农业中学和拖拉机、汽车、排灌机械训练班去担任校长、班长;公社和生产队的干部并且带头学习技术、掌握技术。公社党委第一书记刘立存晚上住在机械站,有时间就跟技术人员学技术,现在他已经学会了开拖拉机、排灌机械和汽车。公社党委副书记吕丙举,每天晚上到技术训练班去听课。据不完全统计。全公社已经有一百二十名队长以上的干部,分别学会了开拖拉机、汽车和排灌机械的技术。干部学技术、掌握技术,带动了广大社员学习技术的积极性。徐家庄生产队队长张世荣学会了排灌机械的操作技术以后,五十多名社员提出向他学习,争取提前掌握排灌机械的操作技术。从1959年7月到12月5日,这个公社已经培养了八十多名拖拉机手、二十二名汽车司机、三百名排灌机械手;有三十二名社员懂得了电力的基本原理,二百二十多人学会了制造土化肥。这不仅给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培养了技术力量,还充分发挥了现有机械设备的潜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4版()
专栏:

短期训练、师傅带徒弟和函授同时并进
陕西为农业技术改造培植新军
本报讯 陕西省农业机械领导部门,组织各地拖拉机站、水力动力站、农业机械厂、农具修配厂等单位,用师傅带徒弟、短期训练班、函授等办法,多快好省地培养农业机械技术人材。据不完全统计,从1958年4月到1959年年底,已培养技术人材一万三千多名,占全省农业机械技术人员的95%以上。目前,他们正驾驶着八百多台拖拉机、四万多马力排灌机械,积极为当前的农业生产服务。
陕西省实现人民公社化以来,农业机械骤增。仅柴油机、煤油机、锅驼机和电动机,就由原来的一千多马力增加到四万八千多马力,今年还计划增加十万马力。拖拉机及其他大型农业机械,也都增加了一倍多。据有关部门初步计算,今年全省大约需要三万名农业机械技术人员。这一大批技术人员,若单由学校来培养,需要好几年的时间。为此,陕西省领导部门除了增办农业机械化院校外,着重发动各拖拉机站、水力动力站、农业机械厂、农具修配厂,自力更生,迅速培养农业机械初级技术人才。1959年以来,各站、厂先后举办了一百多次训练班,建立了四十多个函授点,并普遍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法,培养了一万一千多名农业机械技术人员。目前,各站、厂正乘胜前进,又吸收了一万五千多名农村青年,利用冬季农闲时间,进行训练。
各站、厂培训的形式多种多样。第一种,开办拖拉机、收割机、柴油机、深耕犁等驾驶员、修理工短期训练班,请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任教师,自编通俗教材讲课。学员边学习边操作,农闲集中上课学习理论知识,农忙跟车下田学习实际操作。学习期限一至六个月。韩城县坊镇人民公社拖拉机站,自办了两期训练班,就培养出四十一名拖拉机手,解决了人手不足的问题。第二种,师傅带徒弟。每个驾驶员、修理工,包干带领一至二名徒弟,师徒订立包教保学合同。教和学都以实际操作为主。三原县云阳人民公社拖拉机站驾驶员杨振义,白天带领学生到田间学习操作,晚上给学生讲解拖拉机原理,边作边学,效果很好。他在九个月中,就帮助青年农民张永德、何朝国、何守明,学会了驾驶技术。第三种,函授。不少站、厂都办有函授,向群众传授技术。华山机械厂、茂陵拖拉机修配厂等,曾经抽调技术干部组成工作组,分别到长安、乾县等地传授有关检修柴油机、拖拉机等方面的技术,很受群众欢迎。第四种,举办在职技术人员轮训班,分批集训驾驶员和修理工。他们互教互学,共同总结技术经验,系统学习“拖拉机的构造和使用”、“柴油机的性能”等原理,不断地提高技术水平。
实践证明,各站、厂举办短期训练班、函授、师傅带徒弟的方法,是培养大批农业机械技术人员的有效办法。实行这种办法后,可以多快好省地培养农业机械技术人员。一般只要经过半年学习,就会驾驶拖拉机。如三原县高陵人民公社拖拉机站从前年冬天至去年春天,就培养了五十三名拖拉机手、四十五名柴油机手。同时,便于联系实际,学员学习完毕,即可单独地进行工作。例如三原县西阳人民公社拖拉机站翟保才,在师傅董永福的帮助下,边学边做,从保养、检修到驾驶,都亲手做过几百遍,实际工作能力大为提高。一结业,他既能单独驾驶拖拉机,又能进行修理,开车一年,从未发生过停车事故。


第4版()
专栏:

西礼农业中学遍设技术课程
学员既学到了文化知识又掌握了农业技术
本报讯 甘肃省西礼县各农业中学正逐步走向巩固健全的道路,学生既学到文化知识又学到农业技术,为公社培养了技术人材。
西礼县在1958年里,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大跃进,先后办起了六所农业中学,有学生三百九十二名。各农业中学根据本地具体情况,普遍设有一项专业技术课程,以便在短期内,能够更多地为公社输送大批农业技术人员。如红河农业中学根据当地需要,设立了水利专业课,在以工地为课堂,实物做教材的原则下,为配合当前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抽调三十七名学生分赴黄江、昆仑等重点水利工地,帮助做简单的工程设计和测量工作,解决了技术人员不足的困难,受到了群众的欢迎。洮坪农业中学根据当地适宜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特点,设立了畜牧专业课程,采取边教边学,边做边学的办法,大部分学生已学会了给牲畜、生猪治疗疫病。
各农业中学,由于贯彻执行了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普遍获得了思想、学习、劳动三丰收。各地农业中学的学生在入学前,尽管有部分程度尚不足高小,但在他们刻苦学习和教师认真教导下,所学的政治、语文、数学等主要学科的质量,一般都基本达到了普通中学的要求。如南峪农业中学在去年学期测验中,各门功课平均在八十分以上的学生,就占60%以上。在生产劳动方面,各学校所取得的成绩更是显著。南山农业中学已开荒一百二十多亩,每人平均两亩多;今年种植的四十多亩荞麦、燕麦、洋芋和蔬菜等,都获得了大丰收。二十二亩大黄平均亩产鲜货两千四百四十五斤,比当地一般产量高两倍,其中一亩高产田达到了三千零七十八斤。西礼县所有的农业中学,都建立了生产劳动的基地——农场,一般每人平均种地一亩左右。同时,各农业中学结合学习课程,进行副业生产,建起了饲养场等。随着农副业收入的增加,现在这些学校普遍达到了自给,学生生活费、教师工资、办公费等都可自行解决,有的学校还有节余。如上坪农业中学已建起猪、蜂、砖瓦、石灰、面粉加工等场(厂),仅去年的副业收入就达一万九千八百多元,每人平均收入一百七十七元多,除供给学生伙食外,每月还能给每个学生发一元左右的零用钱。(附图片)
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分院于1958年11月创办了一所农业红专学校,为江苏省人民公社培养农业技术人材。这是农业机具专业的学生们在进行拖拉机操纵练习 新华社记者 周庆政摄


第4版()
专栏:

自力更生
赵基
在农业技术改造这个伟大变革的过程中,我们不但需要制造大量的农业机械、化学肥料,建设更多的水电站……更重要的,还要有开动机器掌握技术的人。因此,大量培养农业技术人材的任务摆在眼前了。
怎样培养呢?国家办技术学校,用正规方法按部就班地培养,这是办法之一。但是人材的需要是这样紧迫,全国需要的农业技术人材以百万计,单靠国家在学校中培养,在短时期内难以满足需要。怎么办?今天本报发表的陕西省农业机械部门和河北省衡水县徐家庄公社的新闻,提供了另一个好办法,这就是自力更生。眼睛不能只向上看,等待上级派人来,自己要动手想办法。
自力更生培养农业技术人材不但办得到,而且可以多快好省。陕西省农业机械部门在一年多时间里,就培养了一万三千多名技术人材,占全省农业机械技术人员的95%以上。徐家庄人民公社在1959年下半年中,就培养了八十多名拖拉机手,二十二名汽车司机,三百名排灌机械手。这些技术人员及时地在工作中发挥了作用,比较在学校中培养节约了大量的经费。像这样多快好省的事应当大办特办。
在培养技术人材的过程中,当然会碰到一些困难。问题在于有没有克服困难的勇气,要知难而进,顽强地战胜困难,不是知难而退,畏缩不前。何况有困难也只是问题的一方面;还必须看到另一方面,也是主要的一方面——有利条件。如果详细地分析了各种情况,找出有利条件,就自然会增加克服困难的勇气。当前全国农村的大好形势,给培养农业技术人材带来许多有利条件。例如,人民公社一大二公,有力量举办短期训练班和建立技术传授站或辅导站;劳动力统一调配,可以抽调一部分人员学习技术;公社里已经有了少数技术人材和一部分新式农业机械,这就可以用师傅带徒弟的办法边教边学边用,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城乡关系日益紧密,还可以和工厂、学校挂钩解决师资问题。农村中大批青壮年摘掉了文盲帽子,有了一定的文化程度,为学习技术打开了大门;特别是广大农民在八届八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意气风发,干劲冲天,他们学习技术的迫切要求将是冲破一切困难的巨大力量。看清这些有利条件,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有困难,摆出来,走群众路线,同群众商量,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困难是可以解决的。
我们有党的领导,有群众的支持,又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充分条件可以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地培养出大量初级农业技术人材来。


第4版()
专栏:

一个藏族女拖拉机手
汪伯琦
丹增错毛从西宁拖拉机驾驶员训练班学习回来了。当她背着行装跨进家门的时候,妈妈、奶奶和两个妹妹,一齐迎上来接她。好奇地问这问那。
“拖拉机是啥样子?”
“有没有牦牛干的活儿多?”
这些问题,把丹增错毛问得格格地笑起来。在她详细地回答了这些问题后,妈妈急切地问道:“拖拉机的用处这样大,你学会啦。”
“学会啦!”
“学会了可要好好干哪,这是托毛主席的福啊!”
这天晚上,丹增错毛久久不能入睡,童年时代的痛苦岁月,半年来的学习生活,又一幕一幕地在她的脑海里呈现了出来。这个今年刚满二十四岁的藏族姑娘,在她十一岁时,就已经给牧主放羊了。那时候,严冬下雪天,她依然披着破烂的老羊皮袄,光着脚为牧主放羊,而且还经常遭到牧主的无故打骂,这样的苦日子真是难熬啊!每当她饿着肚子跑回家向母亲哭诉,母亲含着泪把讨饭要来的炒面给她吃时,丹增错毛就强烈地幻想着有那样的一天,自己能够用劳动让贫苦的兄弟姐妹都吃饱肚子。
1958年9月,她代表玉树县结古和平路农业合作社去西宁参加青海省妇女积极分子代表会议时,省畜牧厅的领导同志告诉她:要她去拖拉机驾驶员训练班学开拖拉机,这个消息使丹增错毛高兴得简直跳了起来。几年以前,还在玉树刚刚有电影时,丹增错毛看到梁军驾驶拖拉机开荒的场面后,心里就种下了理想的种子:学开拖拉机,把玉树的荒滩开出来种庄稼。如今,日日盼望的实际驾驶拖拉机的时刻终于来到了。
经过半年的勤学苦练,在党的教育下,丹增错毛终于在1959年夏天学会了驾驶拖拉机,并且拿着优秀学员的奖状,来到了玉树县拖拉机站上巴塘滩开荒来了。巴塘,这一大片草滩,可以开垦的荒地有二十多万亩。当她登上驾驶台,第一铧把二十公分厚的草皮翻开,看到一尺以外的草皮都颤颤抖动时,她内心的激动该怎样描述啊!仿佛展示在她眼前的并不是大片新翻的土地,而是一望无际的青稞、油菜……,那时,玉树的粮食将会吃不完,用不尽,再也不要由西宁往这里运粮了。
在紧张的开荒战斗中,为了抢时间,她们有时一天要劳动十二个小时。但是,丹增错毛在劳动罢后,每天都认真细致地检查和保养拖拉机,工作往往到深夜,别的同志已经休息了,她还在细心地打黄油,一遍一遍地擦机器。她们四个人驾驶的一台拖拉机,两个多月就开了四千多亩荒地。丹增错毛被全站同志评选为先进生产者;她们的拖拉机也在最近被评选为红旗车。
丹增错毛不仅自己努力工作,同时在学技术、文化和生活上也尽力帮助别人。只要有空,她总是主动地帮助其他同志修车。为了帮助藏族拖拉机手提高技术,站里开办了业余技术学习课程,没有人能当翻译,丹增错毛虽然自己才开始学汉话,说不流利,但是她还是勇敢地把这一工作担当了下来。拖拉机站成立不久,一时没有炊事人员。每天,丹增错毛总是第一个起身,把水背足了。有时由于工作忙,工地远,要派人回站做饭往工地上送。大伙儿都很疲倦了,这时,丹增错毛总是抢着跑回去,烧好开水,把饭送到工地。下班回来,同志们打的柴火,也总是数她最多。男同志的被子、衣服,也常常被她悄悄地代为拆洗了。在丹增错毛身上,好像有着使不尽、用不完的力量。


第4版()
专栏:

全国冰上运动会揭开序幕
两场冰球比赛齐齐哈尔和哈尔滨队告捷
据新华社吉林电 1960年全国冰上运动会5日下午在吉林市以两场精采的冰球赛揭开了序幕。5日吉林市天气晴朗,雪后银装耀目。下午一时许,吉林市区和从外地来的八千多名观众,就来到了吉林市江南冰球场,争看冰上健儿的比赛。
冰球比赛,第一场齐齐哈尔队以五比零胜解放军队,第二场哈尔滨一队以六比零胜火车头队。
这次运动会的竞赛项目,包括男女成年组和少年组的速度滑冰、花样滑冰以及男子冰球等。速度滑冰和花样滑冰比赛预定10日开始。
参加这次运动会冰球比赛的都是全国甲级冰球队,包括:哈尔滨一队和二队以及吉林、长春、齐齐哈尔、牡丹江、沈阳、北京、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中国火车头体育协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等地区和单位,共十一个代表队。
速度滑冰、花样滑冰比赛将在吉林市北山运动场举行。参加的将有中国人民解放军、黑龙江、吉林、河北等十三个地区和单位的代表队。我国优秀的速度滑冰选手、黑龙江队的男选手王金玉、杨菊成和女选手孙洪霞等人都将参加比赛,预料他们将同新手们展开激烈的争夺。
运动会开幕式定9日举行,全部比赛将在17日结束。


第4版()
专栏:

蒙古造型艺术展览会闭幕
新华社讯 蒙古人民共和国造型艺术展览会在北京展出三周后,已经在2日闭幕,前往参观的有一万六千多人。
首都的美术工作者和美术爱好者对这个展览会给予极高的评价。他们对蒙古艺术家们在油画、雕塑和宣传画方面所取得的优异成就感到鼓舞,并且认为这次展览对两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了有意义的贡献。


第4版()
专栏:

朝鲜造型艺术展览会闭幕
新华社讯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造型艺术展览会2日在北京闭幕。这个展览会是由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的。
展览会的三百多件展品中,包括朝鲜画、油画、雕塑、版画和工艺品等。这些展品反映了朝鲜人民在革命斗争中英勇不屈的性格,以及他们以“千里马”速度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豪迈气魄,受到了广大观众和美术工作者的热烈欢迎。
在为期三周的展出期间,有艺术家、美术工作者和艺术爱好者共一万八千多人参观了展览会。展览会即将在上海展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