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1月5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全面革新养猪技术
群力公社不加饲养员,不增饲料地,养猪数量翻四番
寿张县饲养工效提高四倍,劳力节省劳动强度减轻
本报南昌4日电 群力公社全面地革新养猪各工序的工具和操作技术,实现了切碎饲料半机械化、运送饲料车子化、用水自流化、种植饲料高产化、青饲料青贮化,在生猪一年翻四番的情况下,没有增加一个饲养员,没有增加一分饲料地。
群力公社是江西省养猪红旗——玉山县养猪最多的一个公社。到去年底为止,全社办起了养猪场一百五十一个,养猪二万五千五百多头,比去年年初翻了四番;平均每户养猪十二头,每人养三头,每亩田有猪二点四头。随着猪的数量的增多,按照常规,饲养员、饲料地也要相应增加。公社党委发动群众采取穷办法,步步革新切料、用水、运料等工序的工具和技术,提高了饲养效率四倍至八倍,解决了养猪业与农业争劳力的问题。现在,全社二百四十个饲养员,平均每人养猪已由去年年初的二十五头提高到一百零五头,而且养得很好。同时,饲料地仍是七百多亩,平均每头猪三厘地,为过去的三分之一多,完全能满足需要。
早在去年4月间,群力公社就成立了有技术人员和铁、木工人参加的养猪技术革新委员会,党委第一书记亲自挂帅,组织全社开展养猪技术革新。首先革新花费劳力最多、效率又低的切料工具。铁木工人和技术人员创制了铡草机、切片机、刨丝机、磨粉机等十多种工具。这些工具比人工切料提高效率十来倍。一个养猪一百头至二百头的养猪场,只要一个人操纵一部机子,就可以完全解决切料的问题。现在,全社已推广各种切料机一百七十多部,实现了切碎饲料半机械化。
接着,群力公社实现了运送饲料车子化,他们一面利用旧木料制造了一部分土车子,一面把兴修水利遗留下来的土车子、土火车和木轨道加以整修利用,沟通了各个猪圈的交通。全社已有一千五百多部饲料运输车,铺设了木轨道二千多米。每部车子一个人推,每次可运送饲料三千斤,比过去人工挑抬提高了工效三十倍。
为了改变挑水、抬水占用许多劳力的情况,全社养猪场用毛竹做水管,用三合土砌水沟,引水进场,节省了大批劳动力。如第五生产大队的十九个养猪场,过去挑水、抬水的劳力二十七个,实现用水自流化后,由饲养员兼管就行了,原来的二十七个劳力全部转入了农业生产。
群力公社采取了实现饲料高产化的多种措施。首先选种高产饲料作物,如蕉藕、红薯、莙达菜、萝卜等。一亩蕉藕从种到收,可以收七次茎、叶,加上块根,产量高达五万多斤。其次,实行玉米割青。在玉米嫩苗期多次割青作饲料,边割边长,亩产量可以提高到三、四万斤。再次,增加轮作次数。过去饲料地只种一季,亩产三、四千斤;现在春种莙达菜,夏种红薯或蕉藕,冬种萝卜,全年亩产达八万至十万斤,比过去提高三、四倍。由于改革了饲料作物耕作方法,去年全社播种的七百多亩饲料作物,一般亩产量达到五万斤至十万斤,比过去增加四倍至六倍。
这个公社还大力推行饲料青贮的技术措施,实现了青饲料青贮化。过去,人工煮料,既花劳力又费燃料。现在,全社挖了青贮窖二千个,每窖青贮饲料三千斤至五千斤。青贮饲料,不仅可以直接喂猪,节省了大批煮料劳动力和燃料,还可以长期保存,供淡季需要。
目前,群力公社正在大办新式养猪场,进一步革新养猪技术,力争实现送料、关栏自动化,同时准备利用水力作动力,逐步实现饲料加工机械化。这样,就可以用比现在更少的劳力,饲养比现在更多的生猪。
本报济南4日电 山东省寿张县在高速度发展养猪业中,大力改革饲养工具,使全县饲养员由平均每人养猪十二头提高到六十头,提高了工效四倍。这个县1959年养猪六十七万多头,比1958年多五倍多。
寿张县养猪事业的大发展,一度出现了占用劳力较多的现象。中共寿张县委及时发动了一个养猪工具大改革的群众运动,从去年7月到年底的半年中,创造和改良了各种养猪工具四十二种,共二万六千八百件。全县有二千九百七十三个养猪场,全部实现了饲料切碎机械化或半机械化、用水自流化、饲料和肥料运输车子化、蒸煮饲料一灶多锅化、喂养工具半自动化,大大节省了劳力。
各级党委具体细致地领导了养猪工具改革。各社队养猪场和工厂都设立了饲养工具改革研究小组。县委先后在石门宋、台前、大布等公社召开了养猪工具改革现场会,推广了技术革新经验,还规定了奖励表扬的办法,激发了群众的积极性,四个多月共提出合理化建议四万二千多条。
寿张县创造改革养猪工具,首先从改革饲料粉碎、用水、运输等花费劳力较多的工具入手,并采取由简单到复杂、由土到洋的办法。如饲料粉碎机,就先后创制和改革了人力、畜力、水力和电力等多种。乐镇公社养猪场,开始创造的手摇粉碎机一天可粉碎饲料二千斤,后来用柴油机带动粉碎机,一天可粉碎饲料一万五千斤,比原来用碾轧提高工效五十倍,比手摇粉碎机提高了七倍多。在用水自流化方面,有砖的就先用砖砌水道,有竹管的用竹管,有瓷管的用瓷管。这样就地取材,修建容易,收效很快。工具革新,工效提高,劳力节省。石门宋公社石门宋大队养猪场,过去养猪一千二百头,饲料粉碎需要三十人,担水需要二十人;现在发展到二千二百头猪,采用电力粉碎机,粉碎饲料仅用十人,用水实现了自流化,一人、一畜就满足了猪洗澡、喝水和洗刷工具、蒸食、积肥等的用水。
改革工具,提高工效后,饲养员能够抽出更多的时间来研究改进饲养技术。石门宋大队养猪场采用人工哺乳器喂仔猪,不仅仔猪长得好,而且每个哺乳器能保证五十头母猪热配,提高繁殖率三分之一。李台公社关门口养猪场改革工具后,每个饲养员平均养猪一百三十七头,还抽出时间研究出饲料“四变”调剂法,即粗变细、干变香、生变熟、凉变热,使全场一千一百多头猪,头头生长肥壮。


第1版()
专栏:

天津市小站人民公社饲养员创造了自动饮水器,这种饮水器经常保持一定的水位,猪随喝随流,不喝不流
克章摄(河北日报稿)


第1版()
专栏:

缅甸驻华大使举行国庆招待会
周恩来总理等到会祝贺
新华社4日讯 缅甸驻中国大使叫温今晚在北京饭店举行招待会,庆祝缅甸联邦独立十二周年。
周恩来总理等国家领导人员出席了招待会。周总理在招待会上举杯致词,祝中缅两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我们的友好关系,巩固我们的友好关系,祝叫温大使和夫人身体健康,祝出席招待会的各位朋友新年健康,祝缅甸驻中国大使馆全体朋友身体健康。
在招待会开始的时候,叫温大使首先致词感谢客人们光临招待会,他提议:为缅甸和中国人民的永恒友谊,为中国人民的繁荣和取得更多的成就,为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健康,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刘少奇主席的健康和国务院周恩来总理的健康,为世界和平和各国之间的友谊,干杯。
陈毅副总理接着致词,他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向缅甸政府和缅甸人民致以衷心的祝贺,他提议:为中缅两国的友谊,为亚非各国的团结和世界和平,为缅甸联邦的繁荣和人民幸福,为缅甸联邦总理奈温将军阁下的健康,为缅甸联邦吴温貌总统阁下的健康,干杯。
叫温大使和陈毅副总理致词以后,招待会上分别奏起了中国和缅甸的国歌。
出席今晚招待会的,还有国务院副总理贺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郭沫若、黄炎培、陈叔通,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李四光、包尔汉,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傅作义,外交部副部长章汉夫,中缅友好协会会长张友渔,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喜饶嘉错,以及中国各方面的人士。
各国驻中国的使节和外交官员也出席了招待会。


第1版()
专栏:

三十万职工奋战严寒 林海雪原新年新胜利
黑龙江木材产量开门红
河北党政领导人上第一线铁煤产量破纪录
新华社哈尔滨4日电 战斗在大小兴安岭和完达山脉林海中的三十万林业职工,以冲天的革命干劲,在零下三十度左右的严寒里,夺取了开门红。1日、2日两天木材的平均日产量,比去年1月同期增加一点七倍,比去年12月初的平均日产量也高68%,改变了历年来年初产量低于上年末的状况。
去年超额、全面完成国家木材生产计划的黑龙江省各林区,在胜利的基础上,坚持政治挂帅,大搞群众运动,在元旦期间普遍加强了生产第一线的领导,各林业局的党、政领导干部深入各林场与工人并肩作战,同度新年,大大鼓舞了职工的生产热情,使生产一跃再跃。伊春林区十三个林业局的党委书记、部长、林业局长和科室干部等四百多人,深入各林场参加生产指导生产后,大大激发了职工的干劲,使全林区1日、2日的平均日产量超过原订计划36.7%,比去年1月同期提高三点八倍多。
为实现今年开门红、日日红、全月红、首季满堂红,各林区早在去年10月就开始各项准备工作。各林区应进行检修的机械都基本作到了检修。同时,还加强了山中冬季集运木材的工作。把山上伐倒的木材大量运到森林铁路和汽车公路旁边,为今年开门红奠定了物质基础。
各林区在大抓开门红的同时,还发动职工讨论了第一季度国家计划,使职工人人心中有数。牡丹江地区林业职工在讨论计划时,还提出了按日按旬按月完成计划的具体措施,保证了今年开门红、全面红。
新华社天津4日电 “一夜春风过,遍地红花开”。河北省的炼铁、采煤工人,从元旦零点开始掀起的“开门日日满堂红”大面积高产竞赛,使生产继续跃进。
1日至3日,全省生铁平均日产量比去年12月份平均日产量提高19.8%;小高炉利用系数达到一点一三,每炼一吨铁耗用焦炭比去年12月份平均降低15.45%;全省煤炭平均日产量也比去年12月份提高了5.1%。
河北省炼铁、煤炭工业的职工,年前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就以“1960年能不能继续跃进”、“如何保证开门日日红”为题,展开了鸣放辩论,进一步鼓足了干劲,开展以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骑年跨月大面积高产竞赛。临水铁厂职工在竞赛中,对小高炉进行技术改造,实现了强风高温重负荷操作,1至3日天天超额完成生产计划,全厂小高炉平均利用系数达到二点五以上,焦比降到零点七以下,所产生铁全部是一级品。峰峰煤矿职工推行了三十七种先进经验,1至3日的原煤产量比去年12月份提高5.9%。这个矿的红旗掘进队队长张恩孝,和工人一起研究推广了扛钳子打眼和水力运输,一班就完成了三班的任务。邯郸钢铁公司的准备工作做得好,原料充足,设备检修的好,职工干劲很足,1至3日的生铁日产量因此比去年12月平均提高28.8%。炉前工王永禄在炉前写了一首诗:“我是党的钢铁兵,炉前过年喜盈盈,多产好铁庆新年,今后定保日日红。”
这几天,中共河北省委书记处书记,各地委、市委书记,以及各厂矿的党、政负责干部,都到生产第一线,与工人一道奋战在高炉炉旁或矿井下,发现问题立即解决,大大鼓舞了职工们的干劲。


第1版()
专栏:社论

养猪也要大搞技术革新
在养猪高潮日日高的大好形势下,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大量多、快、好、省地发展养猪事业的先进单位,比如四川重庆市江北区中苏友好人民公社的五里店畜牧场,1956年还只有八头猪,1959年就发展到六千零六十三头,短短的三年时间,猪的头数增加了七百多倍。现在,这个养猪场的四千头肥猪,只有五十多人负责饲养、管理和医疗工作,平均每人负责八十多头猪,而且把猪饲养得十分好,最大的肥猪有八百多斤,一般的也有二、三百斤。该场的袁永明青年队五个人养一千零五十头猪,平均一人养二百一十头,猪长得同样出色。山东省寿张县1959年养猪六十七万多头,猪的头数比上一年增加了五倍;江西省玉山县群力人民公社猪的头数1959年也比上年增加四倍,但这两个养猪先进单位,都没有增加饲养管理人员。为什么五里店畜牧场等养猪先进单位的猪能增长得这么快?为什么他们一个饲养员能喂养几十头甚至二百多头猪?为什么许多先进养猪单位猪的头数大量增加,饲养员没有增加甚至还大大减少?原来,他们紧紧抓住了养猪工作中的两个主要环节:实行先进的科学的饲养管理和大搞工具改革。
技术革新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发展养猪事业的一个根本的措施。有人会问,工农业生产复杂,可以大搞技术革新,像养猪这种简单的生产劳动,也需要搞技术革新吗?需要,非常需要。经过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提倡,广大农民群众对于“猪多肥多,肥多粮多,粮多猪多”的道理是认识得更清楚更深刻了。很多省、区、县和人民公社都制定出了高速度发展养猪事业的规划,广大干部和社员也正以冲天干劲,决心使本地区本公社的养猪事业实现一个大发展。这就必须对旧的配种、繁殖、喂养、育肥、防疫等方法,加以改革;要努力做到全配、全准、全产(不死胎、不流产)、全活、全壮和全肥,就是要把配种、繁殖、喂养、育肥、防疫等等工作都做得又快又好。还要努力实行先进的饲养管理方法。比如许多养猪先进单位推行了先进的选种育种方法,采取适龄繁殖,适龄配种,不让近亲杂交,以及提早配、双重配、人工授精等先进的配种方法,不少猪场作到自繁自养,不仅克服了从外地购买小猪容易带来传染病的现象,还改良了猪种,并且基本解决了猪源问题。许多养猪先进单位还实行了先进的分圈管理,分群喂养的方法;实行了定时、定量,先粗后细,冬温夏凉,喂饱喂匀的方法;此外,又作好猪圈的环境卫生,预防疾病的发生。这样就基本上做到全活、全壮和全肥。所以养猪这件事并不像某些人想像的那样简单,不需要技术革新。要在养猪方面,真正做到多快好省,必须实现技术革新。大规模的集体饲养不仅可能而且更迫切需要实行先进的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这是因为原来的适合家庭私人喂养的方法不适合今天大规模集体饲养的需要了;原来有许多并不重要的问题,如隔离防疫,现在在养猪场里却变成了重要的问题;特别是我们要高速度发展养猪事业,就得有高速度发展的办法。如果全国各个养猪场都能实行先进的配种、饲养、管理方法,使全国各养猪场的繁殖率提高10%,或把发病率和死亡率降到最小限度,全国几十万以至上百万的养猪场,将会增加多么巨大的财富。生得多、长得快、死亡率大大降低,才能使我们的养猪事业高速度发展起来。
从目前情况来看,技术革新中,应特别注意工具改革,现在已有少数人民公社的养猪业开始高速度地发展,饲养管理方面的劳力不足的问题也随之出现。这将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现在各地饲养员一般每人养三十头猪,有的还不到此数。如果全国发展到两人一头猪,就是养三亿头猪。其中一亿头作为私养,还有两亿头公养的猪,如果按一个饲养员养三十头猪计算,就需要七百万左右的饲养员。如果要达到一人一头猪,集体饲养的猪多至五亿多头,就需二千万左右饲养员,这就几乎占全国农村精壮劳力的20%左右,如果要达到一亩地一头猪,则更要占农村劳力的50%左右。我们怎么可能拿出这样多的劳力呢?因此,非提高饲养工效不可。现在,有一些先进养猪场已经作到一个人饲养管理一百头、二百头甚至更多的猪。这些先进单位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不外两条:一是改善劳动组织,加强劳动管理,贯彻责任制度,实行包产量、包人工、包成本和超产奖励的“三包一奖”制。一是大闹工具改革。重庆中苏友好人民公社袁永明青年队所以能够一人养二百多头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他们把养猪花费劳动最多的工作,如饲料加工,饲料、粪肥的运输,用水等都进行了工具改革。天津市工农联盟畜牧场初步改革了饲养工具和饲养方法,每人养猪三百头;现在正在作进一步改革,他们的努力目标是一人管理七百头。这样看来,只要认真发动群众动脑筋、找窍门,大闹工具改革,养猪工效是可以提高的,一个人平均饲养一百头、二百头以至更多的猪是完全可以逐步作到的。
我们有没有条件在养猪业中大搞技术革新呢?不仅有条件,而且条件还好得很。集体养猪就是第一个最有利的条件。人民公社的集体养猪业的大发展,几百头、几千头甚至上万头的集体养猪场出现了。这就容易推广先进的饲养经验,容易改革饲养工具。例如实行分群喂养、定时喂养、培育优良品种和推行先进的配种方法,等等。由于集体饲养,也由于人民公社人力物力雄厚,就可以使养猪业与公社的其他生产事业更密切地结合起来,从而互相配合、大搞技术革新,比如同社办工业结合,养猪业的工具改革和工具制造就更加容易了。有的公社畜牧场由于发挥了这种有利条件,在场内设置了土铁轨、土自来水、电动磨、饲料切片机、饲料搅拌机等半机械化设备,在饲养过程中实现了半机械化,在养猪场周围设立了饲料基地、人工授精站、兽医院、兽药厂、饲料加工厂等,因而大大提高了饲养水平和劳动效率。
几年来的农村的工具改革运动,已经创造了好多工具,其中许多是可以直接用到饲养工具方面来的。养猪最费劳力的是饲料的粉碎、加工和饲料、猪粪的运输以及用水的供应这几方面,这些都有现成的工具可以搬用。饲料的粉碎与加工可以利用农产品加工工具和炊事工具,譬如铡草机、切片机、切菜机等等。运输饲料、猪粪的工具更多,有各种各样的车子、轨道、土火车;运水则有提水工具和土自来水等等。当然,这些工具的搬用还须结合各地公社的具体条件,根据集体养猪的需要和可能,加以必要的改装。同时,许多地方饲养工具已有不少改革,只要很好地组织推广就能解决问题。例如湖南省最近在岳阳县广兴洲人民公社召开了饲养工具改革的现场会议,大力推广这个公社的切料半机械化、用水自流化和运饲料车子化的经验。结果,全省很多的人民公社很快实现了饲养工具的全面改革。
各地经验证明,只要我们充分发动和依靠饲养员和管理人员,结合社办工厂的工人,根据当地的条件,大搞技术革新,是完全能够很好地实现养猪业中的技术革新任务的。现在,全国饲养员已经数以百万计,他们热爱养猪事业,他们有丰富的经验,他们最知道哪些工作最需要革新,哪些工具最需要改革。只要我们把广大饲养员动员起来,人人动脑筋,想办法,养猪业中的技术革新运动是会迅速地开展起来的。
现在,全国养猪业的形势极好,各地人民公社已经普遍行动起来,形成了群众性的养猪热潮。应当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政治挂帅,抓住养猪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及时加以解决。要在养猪业中广泛进行技术革新,将养猪工作的水平大大提高一步,为高速度地发展养猪生产奠定有力的基础。


第1版()
专栏:

充分利用冰道 提高运输效率
北方广泛开展冰上运输
许昌专区自力更生大造船只实现水利航运化
新华社4日讯 北方各省交通战线职工充分利用冰封的河道,开展冰上运输。
目前,河北省已经新造和整修了两万多张爬犁,开辟冰道一千多公里。在冰上运输工具中,有马拉的、人拖的,也有机器牵引的。怀安县用爬犁运输,一部爬犁一天能运四十吨物资,运输效率比起人力肩挑要提高几十倍。承德专区的隆化县在12月初召开了一千多人的誓师大会,发出了“向冰凌要运力”的战斗口号,半个多月就开辟了二百五十八公里冰道,为干线集运了四千多吨物资。
吉林省已经造好两万八千多张爬犁,为短途运输增添了新力量。吉林地区航运公司制造的二千多张大型爬犁,用拖拉机牵引,在松花江上开展冰上运输。黑龙江省依兰至佳木斯之间一条长达一百多公里的冰道,已开始运输。辽宁省组织了三千五百多张爬犁,三天内就运出物资三千七百多吨。甘肃省也已造好一万多台冰上运输工具,陆续投入运输。
内蒙古自治区交通厅计划去冬今春通过冰道运输四十万吨左右的物资。最近,他们在扎赉特旗召开了冰道运输现场会议,大力推广这个旗广泛开展冰道运输的经验。扎赉特旗利用冰道不仅运输了大量外运物资,而且当地厂矿、工地运输,田间积肥运输也都利用了冰道。这些冰道有的是自然河道,有的是人工浇水修筑的。用人工浇水修筑冰道,简便易行,一夜之间就可结冻。现在,扎赉特旗工厂内部车间之间,仓库、商店之间都用冰道搬运,成本很低,收效很快。
新华社郑州4日电 河南省许昌专区东部平原地区,最近开展了群众性的赶造各种船只、千方百计扩大航运能力的运动。到目前为止,这个专区的扶沟、鄢陵、西华、许昌等县已经造起拖轮、木船、苇席船、荆条船、帆布船、羊皮船三百三十四只,总载重量一千四百九十吨,等于增加了一百四十八辆解放牌汽车的运输能力。
这四个县群众性的造船运动,是结合河网化水利建设运动开展起来的。入冬以来,这个地区已经开挖河网一千九百四十四华里,长一百零六华里,底宽二十米、深三至七米的许(昌)扶(沟)运河也在最近建成。这些河运网的初步建成,为这个地区发展航运事业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各县因此提出“开挖运河千里,赶造帆船万只”的口号,开展起县县社社的造船运动。
这四个县在造船运动中,都是书记动手,全民行动,自力更生,就地取材,土法上马,因地制宜,做到造船速度快、质量好、种类多,材料省、成本低。每只载重三吨的苇席船,长六点四米,宽一点七米,深七分米,用半立方米木材做架,二十五条苇席做壳,涂沥青三百公斤,用铁钉四十公斤,十七个工,就可造成,造价二百八十二元。这种苇席船比同等载重的木船节约木材一点五九立方米,省工七十二个,降低造价一百二十点五元,而且行动灵活,吃水浅,坚固耐用,船速也比同等载重量的木船快37%。
开始造船时,各县和人民公社的党委都提出“大干一冬天,社社队队都通船,实现水利航运化,生产交通两方便”的口号,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中共扶沟县委提出1959年底制造帆船一百五十只的任务后,以县委书记王殿安为首成立造船委员会,没有物料,就发动群众筹集;没有技术人员,就从各公社抽调一批木匠、铁匠,同机械厂的修配工人一起,组成一个有一百六十人的造船厂;造船缺乏器材,县委就号召有关部门大力支援。结果只二十多天,全县就造出拖轮三只,苇席船、荆条船等一百九十九只。


第1版()
专栏:

坚持干部下放劳动锻炼的制度
中央国家机关今年将继续下放干部
新华社4日讯 中央国家机关党委最近决定,各机关在1960年要继续下放一批干部到基层进行劳动锻炼,机关内党的组织要把这个制度坚持下来,争取在几年内,使应该下放锻炼的人员全部轮流下放锻炼完毕。
在1959年内,中央国家机关下放劳动锻炼的干部共有六千四百多人,80%以上下放到农村人民公社,他们分布在二十七个省、市和自治区,下放时间已将近一年,绝大多数都在劳动和基层工作中受到了很好的锻炼,他们虚心向农民学习,做到了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受到群众的赞扬。现在,各机关正准备陆续调回他们继续工作。
为了作好1960年下放干部的工作,中央国家机关党委要求各部门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特别是注意对下放劳动锻炼的干部在农村社会主义革命运动中的实际表现进行系统的分析,以便把组织和指导干部下放劳动锻炼、改造思想的工作提高一步。党委认为,农村人民公社最能全面地锻炼干部,今后应成为干部下放劳动锻炼的主要方向,特别是应该有计划地分布到那些工作比较薄弱的地方去,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地方工作,而且对锻炼改造干部有很大益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