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1月4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运输线上形势好
长江航运线上第一天货运量超额25%
大连港吞吐量超过计划二千二百多吨
沈阳铁路局提前运输四千三百多车物资
据新华社武汉1日电 长江航运战线上的七万职工,胜利地夺得了开门红。元旦假日,他们个个坚守工作岗位,干劲冲天。这一天,完成了七万三千多吨的货运量,超过1960年元月份计划平均日产量25%,比1959年元月平均日产量增加一倍多,比12月平均日产量增长12.65%。这一天的货运周转量达到四千五百六十六万多吨公里,超过1960年元月计划平均日产量9%,比1959年元月平均日产量增长64.5%。
新华社旅大2日电 大连海港职工元旦赢得开门红。这一天,海港吞吐量超过了日计划二千二百多吨。
元旦早晨,大连海港的水面碧波如镜,停泊在码头旁边的货轮,桅杆上悬挂着庆祝节日的各色彩旗。全港职工从一开始工作就展开了船与船、车与车、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赛,纷纷提前完成班组计划。全国先进集体荆信友装卸小组,在第一班里创造了每小时往船舱装货一百三十五吨的新纪录,超过计划两倍多。他们在提前完成自己的计划以后,还抽人支援其他三个小组,使全货船提前四十分钟装完。东区赵玉全和韩玉川两个装卸小组,在为和平三十三号轮船装货时,提出“快速摘钩,快速挂钩”的口号,带动其他七个小组,一起加快了装船效率,使轮船能够提前开往上海。
大连海港的职工在过去一年里,创造了开港以来最高的吞吐量纪录。年底以前,全港职工就为今年的开门红、满堂红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30日,全港职工举行誓师比武大会,决定展开新的以快装快卸快运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并与铁路部门、生产部门展开一条龙协作大竞赛,使火车、轮船都能加速周转,提高运输效率。
据新华社沈阳1日电 沈阳铁路局千方百计提前装运1960年生产建设物资,确保厂矿企业开门红。全局已经提前运输了各厂矿1960年1月份所需的燃料、原料、材料和设备四千三百九十四车,以及一批新年和春节供应物资。
为了组织提前运输,这个局的党委最近派出五个工作组深入铁路地区站段帮助工作,贯彻“保证重点,全面安排”的方针,对当前急需运输的物资进行排队。各主要车站都组织货源调查小组,由货运员分片分线包干,深入厂矿组织货源,帮助克服装运困难。
全局职工在这期间还大挖运输潜力,组织空车捎脚装运货物,装运大批日常生产必需的货物。如小屯车站就利用由鞍山站回到大官屯站的运煤空车,给抚顺水泥厂装运了四百多车石灰石。沙河口车站利用排空棚车装运了大连玻璃厂的玻璃。全局还利用捎脚运输的方法,提前为各厂装运了1960年生产所需的物资一千六百一十五车。


第2版()
专栏:

凯歌连奏 二日红过一日
鞍钢各路英雄连续全面超额完成生产计划
新华社鞍山3日电 鞍钢各路英雄连奏凯歌,继元旦全线大捷之后,在联合技术表演竞赛周的第二天,又全面超额地完成了钢、生铁、钢材等主要产品的日计划。2日,钢比计划超产一千七百八十五吨,生铁超产三十八吨,钢材超产一千二百九十九吨。
在轰轰烈烈的联合技术表演竞赛热潮里,广大职工大搞技术革新,不断创生产新纪录。全国红旗高炉——炼铁厂九号高炉的职工们,从1日起将高炉原来的小风口改为大风口,增大了热风量,两天来共比计划增产生铁三百三十二吨,占全厂增产生铁总量的66%以上。全国红旗平炉——第三炼钢厂二十号平炉的工人们,1日超额完成了计划后,2日在技术表演中把装料时间缩短了半小时,使整个炼钢时间大为缩短,继续超额完成了生产计划,对保证全厂两天来增产一千六百多吨钢起了重大作用。
分布在各厂矿的成千上万名先进生产者和劳动模范在夺取生产开门红的战斗中,不仅自己创造了出色的成就,还热情地把自己的先进经验传授给别人,帮助其他工人也创造出出色的生产成就。全国著名劳动模范、第一炼钢厂快速炼钢能手李绍奎和陈效法,在1日开展的对手表演赛中,曾经用快速炼钢方法创造了优异的成绩。2日,他们又到九号平炉表演快速补炉,帮助九号平炉的工人缩短炼钢时间。第一中板厂轧钢丙班的先进生产者赵文林等人,为了帮助乙班工人创造高产纪录,在休息时跑到轧钢机旁,向乙班工人传授自己先进的轧钢方法。结果,乙班工人连创生产新纪录。
各厂矿近两千名科长以上的领导干部,1日以来连续深入现场,同工人一起解决生产关键问题,发现先进人物和先进经验后,立即加以传播、推广,使更多的工人赶上先进水平,对保证生产开门红起了很大作用。
目前,连战连捷的鞍钢钢铁大军,正在继续深入开展联合技术表演竞赛,力争今年的第一个联合技术表演竞赛周获得全胜,为提前完成1月份和第一季度的生产计划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2版()
专栏:

新年创造新纪录
青岛自行车厂小转炉产量质量成本品种齐跃进郑州一座先进小高炉利用系数达到五点七七
据新华社青岛3日电 全国小转炉的红旗单位青岛自行车厂炼钢工段的全体职工,打响了1960年继续跃进的第一炮,夺得元旦开门红。
元旦这一天,这个工段的容量为零点五吨的小转炉,钢产量达到了五十一点零二吨,比去年的最高日产量还多零点三六吨;产品合格率为99.05%,比去年12月份的平均合格率高1.05%,一级品达到99.64%;产品成本比去年12月份平均成本降低2.64%。
青岛自行车厂炼钢工段,原计划在1960年第一季度试制九种新产品,而在元旦这一天,就已经试制成功三种新产品。
据新华社郑州3日电 荣获全国先进单位称号的郑州自来水公司钢铁厂容积八立米的小高炉,继新年前夕创造日产生铁三十六点六四二吨的新纪录之后,在1960年的第一天,日产量又猛增到四十六点一四吨,高炉利用系数达到五点七七;生铁合格率为百分之一百,焦比为零点七零三;生产全面开门红。


第2版()
专栏:

“三结合”加速技术革新
第一汽车制造厂发动机车间技术科科长、工程师 李刚
沿着党指引的方向,我们在跃进的道路上,送别了1959年,迎来了1960年。过去的一年留下多少不可磨灭的光辉事迹,新的一年又展现了一幅美好的图景。
1959年,我们第一汽车厂发动机车间,和其他兄弟单位一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产品品种方面,由一个专门制造“解放”牌汽车发动机的车间,变为制造“解放”牌汽车、三轴越野汽车、“红旗”牌高级轿车等三种不同型号的发动机的车间;在生产能力方面,一年来比原设计能力提高了一倍,也就是在“三不增加”(不增加面积、机床和工人)的条件下,等于又增加了一个车间;在生产性质方面,由一个生产车间,变为一个既生产又试制,既制造工业装备又制造简易设备的万能车间。人们的精神面貌也有了改变:政治觉悟空前提高,领导干部、工人和技术人员“三结合”,已经贯彻到经常的生产活动当中。这一切,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大搞群众运动,大闹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胜利。
在制造“红旗”牌轿车的八缸发动机的过程中,我们车间在党总支的领导下,运用普遍发动群众和组织专业化“三结合”突击队的方法,解决了一千二百多项大小工艺问题,四百多项产品结构问题,突破了十五项复杂的综合性的技术关键,有的还是具有尖端技术水平的重大项目。由于在党的领导下工人和技术人员紧密结合,全车间形成了人人有建议,台台机床有革新,事事有表演的热潮,终于战胜重重困难,取得了胜利。事实生动地说明,只要发挥了工人的智慧,技术水平就会大踏步提高;事实也教育了技术人员,搞技术工作必须走群众路线。
今年是继续跃进的一年,也是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深入发展的一年。在今年,我们车间将要广泛采用各种先进工艺,进一步提高机械化、半自动化和自动化水平。要实现这些美好的愿望,必须坚定地走群众路线。在这一斗争中,我们车间将成为培养各类工艺、设计、制造专家的园地。在工人同志们中,将出现更多的工艺师和设计师,参加到技术干部的行列中来;技术干部也要在“三结合”的洪流中,不断改造思想和提高觉悟。
在这新的一年,对我来说,也将是思想和技术取得更大进步的一年。我将同车间全体技术人员和工人同志一道,为实现1960年的宏伟计划而积极贡献力量。


第2版()
专栏:

永远作林业生产的尖兵
黑龙江铁力林业局依吉密林场伐木工组长 马永顺
1959年胜利地度过了。在这一年里,我们小组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苦干巧干,生产月月超额完成任务,提前三个多月完成了年计划。我们小组的同志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中,改进成功了“大齿锯”、“油锯起动器”等工具,改进了几种操作方法,平均提高效率15%到20%。我们还为本局和兄弟林业局培训了一百多名新工人。
一年来,我们小组能在生产上作出一些成绩,是党的英明领导的结果。我们要坚决把总路线、大跃进的红旗高高举起,永远作林业战线上的尖兵,在1960年里保证做到月月红、满堂红,实现继续跃进。
在1960年内,我们小组要以元条采伐为中心,大搞林产化学生产和多种经营,使小组由单一木材生产逐步走向多品种生产。我们小组十五个人提出的指标是:在木材生产方面:元条采伐九万立米,元木采伐十万五千立米。在多种经营方面:采松明子三十吨,采松脂一吨,采树籽一吨;种菜地两垧,养猪十五口。另外要生产农具材一千八百件(锄杆、刀把、锤把等),支援农业生产。
为实现上述指标,我们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一、坚持政治挂帅,思想先行,不断提高觉悟,永远听党的话,坚持经常性的政治学习和民主生活会,互相帮助,增强团结,共同前进。二、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进一步研究改革工具,要在机械化、半机械化作业的基础上,全部实现机械化作业。坚持业余技术研究等方法,在1960年内培养一百名新工人。三、积极参加增产节约红旗竞赛运动。按月讨论和制订增产节约计划,在组内开展大比大赛。竞赛中继续发扬共产主义协作精神,要带动三个后进的工组达到先进水平。加强油锯、机械保养工作,贯彻执行林业采伐政策,作到增产节约。四、认真贯彻执行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制度。五、大搞多种经营。开展不空手运动,采取上班找、下班捎等办法,大力采集松明子、松脂。发动家属参加多种经营,充当饲养员或参加采饲料工作。六、积极参加业余文化学习,在1960年2月末扫除本组的文盲,人人争取作个具有文化修养和高度政治觉悟的劳动者。
我们愿与全国各兄弟采伐工组手携手,肩并肩,高举总路线的红旗,为实现1960年的继续跃进而努力奋斗。


第2版()
专栏:

辩论增信心 全厂皆上游
天津染织厂为继续跃进打下牢靠的思想物质基础
本报讯 “生产能不能持续跃进?”天津市染织厂经过一场大辩论,得到了肯定的回答。
这个厂是出席全国群英会的先进集体,1959年月月超额完成计划,一季高过一季。到去年12月5日提前全面完成了国家计划。在全面跃进的基础上,这个厂制订了今年的继续跃进计划,提出旬旬增加1%、建立生产步步上升的新常规。但是这时候却有人提出了“潜力到头”的说法。有的干部认为连年跃进已经把潜力挖得差不多了;在劳动力、原料材料和设备不足的情况下,只能按照现有水平进行均衡生产,很难作到旬旬上升。党委针对这些思想情况,立即发动全体职工展开大鸣大放大辩论。
辩论中,很多人回忆了过去。有人说:“如果提困难的话,去年第一季度的困难可多啦!”当时这个厂曾因为缺少煤和火碱等原材料,生产上发生了暂时的困难。结果呢,党委书记和厂长领导全厂职工到处去搜集废弃在各个角落里的焦炭渣、棉籽皮、锯末、煤核、煤砖等进行代用;组织工人从废坑中挖白灰渣子来提炼火碱。经过千方百计地克服困难,第一季度反而变减产为增产,提前一天完成了季度生产计划。有人又说:“翻过去的账,不等于解决了生产跃进问题,二百七十多种原料材料的储备怎么办?光火碱一天就需要五吨,如何解决?”提到原材料,供销人员作了权威的发言:经过彻底清仓和细致的测算,认为储备足够的原材料是有把握的,问题在于是坐在家里喊困难呢,还是积极采取措施。供销人员在参加辩论的同时,他们连夜开会,积极行动。经过和有关部门联系挂钩,现在已经签订了棉纱、棉布、工业用盐等主要原材料的供应合同。有的在外地采购,还发现了可以利用的液体碱;这种原料每月可保证供应一百二十四吨;他们又听说钢厂采用火碱去硫,当即请技术人员试验用废钢渣提炼火碱,现在已试验成功。大量的废钢渣又给他们开拓了新的原料基地。目前,除了有九种原料材料正在继续联系外,其他二百六十多种原料材料已经有了充分的保证。经过具体分析,摆清一桩一桩的事实以后,认为原料材料供应不足不能持续跃进的观点站不住脚了。
困难在劳动力上吗?大家又算了一笔账,答案是潜力无穷无尽,经过两年生产大跃进的锻炼,他们找到了节省人力的最大窍门——大搞技术革新。有人统计了一下,去年1到11月份,全厂职工共提出了九千多件技术革新建议;经过整理采纳的六千一百多件,实现了五千
七百多件。结果1至11月份的劳动生产率比前年提高了11%。有人又举出最近的一件事实:稍微调整了一下劳动组织,并改进一些设备和操作方法,全厂一次就节省了5%的劳动力。车间工人边参加辩论,边结合生产,短短几天就提出了一百七十九项革新建议。染化车间看水洗机台的工人改进了一下设备,由原来一个人看两台扩大为看三台,这道工序马上就节省了三分之一的劳动力。压染组工人提出只要加大化色箱和加个自动搅拌器,就可以把十五名化色工人全部节省下来。烘干小组的工人只在烘干机上安了个小轴,就使原来由一头进布另一头落布改为同时在一头进落,这一来,两个人看管的烘干机,一个人就能操作。把这一经验普遍推广以后,又能节约二十六人。经过这样摆事实、算细账,全厂今年不但不需要再增加劳动力,而且第一季度还可抽出二十多名技术工人支援外地。
“设备不平衡的困难怎么解决呢?”经过辩论,许多人谈到1953年这个厂绝大部分是手工操作的时候,设备就不平衡,现在机械化以至将来的自动化,仍旧需要不断平衡设备。有的人还列举了目前的情况,根据全厂的生产关键,由干部、技术人员和老工人组成的“三结合”科学研究组,这个组已经制订出今年实现五十四项生产自动化的研究项目,十二项重大的技术革新措施;现在有三项已经实现了。
原来被认为力量薄弱的火碱蒸发设备,通过改装真空管,不仅解决了跑碱的问题,而且提高蒸发效率5%—20%;工人们自制的三台土造水洗机和简易的蒸碱设备也正在安装。配合着设备平衡工作,保全工人也一改过去只利用假日进行检修机器的老规矩,细致地安排了检修计划,利用产品变化等一切机会进行检修。12月上旬他们和挡车工人一道检修了机器,完成了一百三十多项计划安排的重点检修项目。
这些事实都成了辩论中的有力材料,认为人力、原材料、设备困难不能持续跃进的观点破除了。
一场辩论使全厂职工树立了生产持续跃进的信心,就连曾强调困难的一些人,现在也投入力争上游的行列。现在从科室到车间、从生产工人到辅助工人,全部订了新措施。全厂大小关键人人心中有数,个个都有着落,为今年的继续跃进打下了牢靠的思想、物质基础。


第2版()
专栏:

满怀信心跨进一九六零年
王朴
新的一年开始了。这新的一年,将是继续跃进的一年,我们将夺得更好更全面的胜利。天津市染织厂的职工,用他们切身的体验和实际行动,宣告了这个坚强的信念。全国许许多多企业的职工,也都宣告了同样的信念。我国工人阶级意气风发地迈着英雄的步伐跨进了1960年。
我们对1960年必然实现更好更全面的跃进所以满怀信心,是因为1958年大跃进和1959年继续跃进的事实,雄辩地证明了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和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这条总路线和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最集中地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我国人民迅速改变“一穷二白”面貌的愿望和意志,所以它最能充分地调动六亿五千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它给我们解决的不是建设中的个别问题,而是高速度建设社会主义的最根本的问题。所以,它不是只在一年两年内起作用,而是长期地起作用,而且作用会越来越大。坚持这条总路线和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就不会是一年两年的跃进,而是年年连续的跃进,而且会一年比一年跃进得更好更全面。
我们对1960年继续跃进满怀信心,并不是说,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完全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具体困难。
原材料、设备、劳动力等等所谓“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的问题,在1958年的大跃进中遇到过,在1959年的继续跃进中遇到过,在1960年的继续跃进中也免不了。然而事在人为,鼓足了干劲,这些问题又算得什么呢?天津市染织厂在开始制定今年跃进计划的时候,不是也遇到这些问题吗?鼓足了干劲,充分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大闹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以后,所需要的二百七十多种原材料,不是二百六十多种都有了充分的保证吗?劳动力不足和设备不平衡问题,不是得到了解决或者可能有解决的眉目了吗?生产潜力,正像工人们讲的,不是一杯水,越喝越少,而是一口井,源源不断。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工人的思想觉悟一天天提高,生产经验一天天丰富。人们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全面,因而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本领也越来越大,克服困难的办法也越来越多。有些技术革新项目,在去年还想不到的,今年就想得到了;有些事情,在去年还办不到的,今年就办得到了。所以,生产潜力不是因为连续两年的跃进而挖尽了,而是因为连续两年的跃进而更多了,我们对1960年的继续跃进,不是因为已经连续跃进两年而没有信心,而是因为有了连续两年的跃进,而信心更足了。
1958年的大跃进和1959年的继续跃进,给以后的连续的跃进奠定了基础。1960年是铁定的新跃进年。我们永远满怀信心地迈着英雄的步伐前进。


第2版()
专栏:

第一个黎明
本报记者 白林材 孙铭惠
夜半,当报告新年降临的钟声敲响了的时候,鞍钢的钢铁战士们,又精神奋发地投入了新的一年的战斗。
今天鞍钢的夜,洋溢着更加炽烈的战斗气氛。离上班还有一个多小时,工人们就像潮水一般涌到了生产现场。一炉一炉的钢水铁水,把天空染得通红,弥漫在空中的浓黑色的、米黄色的、乳白色的烟雾分外美丽。“炼出了新年的第一炉快速炼钢”、“提前炼出了第一炉钢水”、“创造了快速轧钢的新纪录”——一个接着一个的捷报伴随着震天的锣鼓和鞭炮声,从各个厂房里传出来,使钢都之夜充满着一片胜利和欢乐的景象。
两英雄炉前大比赛
从午夜零时起,鞍钢各厂矿1960年第一个联合技术表演竞赛周开始了。第一炼钢厂夜班工人在投入竞赛前举行了誓师大会,下了钢铁般的决心,一定要在本班内实现开门红,为全厂班班红、日日红作出榜样。
七号平炉总炉长李绍奎和平炉车间副主任陈效法,他们本来是白班,可是为了打响今年的第一炮,在忙累了一天之后,又一同跑到炉上比赛快速炼钢了。
陈效法所在的二号平炉,为了争取在新年的第一天能炼出二炉钢,他运用了快速炼炉的先进方法,使炼炉时间缩短了一半。接着,在喷着蓝色火舌的平炉前,他的高大的身影不时的闪动,熟练地指挥着工人的操作,结果装料、补炉、熔炼时间都大大加快。这消息一传到七号平炉,李绍奎也不示弱,他在其他工人的密切配合下,冒着烤人的火焰高温,一会儿观察炉内情况,一会儿调整煤气,并且运用同时用两根管子吹压缩空气加快熔化的经验,结果操作时间也大大提前。你追我赶两个人忙得连汗水都顾不得擦。
夜战的结果,两个炉子都比计划提前了一个多小时,打响了新年的第一炮。
书记和工人在一起奋战
巍峨的第二炼钢厂的厂房里钢水和灯火互相辉映,夜战正在紧张进行着。今天,这个厂和鞍钢其他几十个厂矿一样,领导干部们都在现场里同工人一起用出色的战斗迎接了新的一年。
在14号平炉前,穿着粗帆布工作服的党委书记金铎,正在透过蓝眼镜观察炉内熔炼情况,为了加快熔炼速度,他立刻叫工人增加压缩空气。接着,金书记同工人一起又拿起锹,冒着高温的气氛,满头大汗的补起炉来。炉前立时呈现一片紧张的景象。14号平炉的工人们在金书记具体帮助下,实现了快速炼钢,熔化时间比计划缩短了一个小时,打响了新年第一炮。
运用革新成果创高产
在第一初轧厂里,夜战更热烈。夜班轧钢工人乔荣先正在紧张地操作,今天,乔荣先运用了不久前本厂工人创造的双锭轧钢法,一次轧两个大锭,使效率提高了8%左右。轧制速度的加快,需要供应更多的热钢锭,著名的烧钢能手宁长增也运用起他的快速烧钢的经验,采取了勤看火勤调整煤气的办法,大大提高了烧钢速度,使热钢锭一块接着一块送到了轧钢机前,保证这个班超额完成了轧制计划。
从今年零时开始,鞍钢许多厂矿工人在生产上运用了过去大跃进中创造的先进经验,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
炼铁厂里一座座高耸云空的大高炉,在夜间的火光里,显得更加雄伟壮丽。
著名的九号高炉的职工这天夜间决心要打个胜仗。可是开始并不太顺利,炉子大盖不太好使,影响了一个多小时的生产。全炉工人没有泄气,他们决心要把损失的时间夺回来。一场紧张的战斗开始了,他们同原料工人协作,马上改变了装料方法;采取了快速放渣的措施,他们冒着高温用钢钎和铁锤巧妙的猛打出铁口,加快了打出铁口的速度,结果这一个班生产了八百五十多吨生铁,比计划增产一百多吨。实现了夺取开门红的誓言。
英雄的九号高炉的职工在1959年获得了显著的成绩,全年平均利用系数达到二点零七八,其中12月份更高达二点三七四,成了全大型高炉的旗帜。新年前,全炉工人经过讨论,决心作好准备工作,创造高产水平,为1960年开门红打下基础。现在,他们实现高产的决心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我们离开鞍钢厂区已是早上七点多钟了。升起了的太阳洒下了一片金光,把鞍钢的厂区点缀得更加美丽庄严。上白班的工人们从四面八方奔向厂区,接替夜班工人去继续夺取胜利的战斗。


第2版()
专栏:

鞍钢初轧厂第一班工人,以比计划多轧了八十九块钢的成绩,赢得了元旦生产开门红。这是在给第二班运送钢锭。
新华社记者 孙丕永摄


第2版()
专栏:

好大的钉子!
 方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