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1月1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制服穷山恶水 创造幸福美景
固原七十万回汉人民治水治山
本报讯 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固原专区的七十万回汉人民,目前,正以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开展着治水、治山运动,使一向被人们称为穷山恶水的山区,如今迅速地改变着它的面貌。
这个山区从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以后,在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方针指导下,兴修水利和治山运动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清水河、葫芦河、泾河三个水系兴修的十一座大、中型山地蓄水库,已经全面竣工。同水库相连的总长四百五十多公里的十二条灌溉干渠,有一半已经完工。这些水库从1959年夏季陆续竣工以来,就开始拦蓄洪水,灌溉农田,一个综合利用的山区蓄水灌溉网正在全专区逐步形成。兴修的这些蓄水工程,加上其他各种水土保持措施,已经基本上控制了各个河系的流域面积一万四千二百多平方公里,占全专区总流域面积的77%。这些河流每年大量输入黄河的泥沙,已基本上得到控制。目前这个地区的治山治水运动正在持续跃进,投入这一战斗的民工已有六、七万人。全区今年内治理荒山、荒沟一千多平方公里的水土保持工程,已经全面动工。兴修二百多公里的数十条山地渠道工程,也正在加速施工。计划继续新修的五座水库,已有三座动工兴建。水库工地上的数千民工正在日夜奋战,加快工程进度,争取在今年夏季拦洪蓄水。
固原专区境内山多川少,大部分地区都是干旱山区。每年降雨量只有二百五十毫米到三百毫米,而且多集中在7、8月间,这里几乎过去每年都发生程度不同的旱灾,各种作物产量很不稳定。因此,发展蓄水灌溉,彻底治山,就成为建设山区、改变干旱面貌的主要途径。中共固原地方委员会在领导群众开展兴修水利和治山运动中,提出以兴修水利为纲,以蓄水为主;三河齐治(清水河、葫芦河、泾河),三水齐抓(天上水、地面水、地下水),和“蓄水如蓄粮,每人蓄水三百方”的战斗口号,大力开展了以兴修水利和水土保持相结合的群众运动,加速改变山区面貌。
在这样干旱的山区,大规模地兴修水利工程和治理荒山,是一项非常艰巨的改造自然的斗争。所修的水库,拦洪大坝一般都有四、五十米高,有些水库的输水洞、溢洪道都是从石山中开凿的。著名的六盘山的引水上山渠道老龙潭渠,是引水上山工程中的艰巨工程之一。老龙潭两岸是九十多丈高的悬崖绝壁,中间是数丈深的潭水,白浪滚滚,触目惊心。但是,英雄的回汉人民立下了“水不出龙潭,人不下石山”的誓言,腰系绳索吊在树上,沿着绝壁开劈人行小道,迅速地在半山腰凿通了输水洞,削平了“老虎嘴”,劈开了“龙王砭”,打通了四百多米长的“青石崖”,终于修成了可以灌溉四万多亩地的引水上山渠道。在干旱的黄土高原沟壑区兴建水库有着不少的特殊的困难。冬季,天寒地冻给施工带来严重困难。但是回汉人民发出“不怕高山远,困难挡不住英雄汉,踏过高山翻过天,刮风下雪也要干”的豪语,开展劳动竞赛,仍然保持着同往常一样的劳动工效。春天随着天气的转暖,冰河解冻了,消冰水却给主坝的施工增添了麻烦;夏、秋季节山洪暴发会有溃坝决口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采取的战略是:往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要攻,又要守。攻,就是尽最大的努力,同时间和洪水赛跑,分秒必争,突击主坝;守,就是要增加防洪设备,确保主坝安全。就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使各种水利工程进行得又快又好又省。许多可以蓄水几千万立方米到上亿立方米的水库,只在几个月或一年多的时间里就完成了。海原县石峡口水库蓄水近一亿方,原计划投资一千多万元,需要三、四年才能建成。群众在与洪水作斗争中,一边设计,一边施工,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只投资九十多万元,用一年零四个月的时间就建成了。这座水库在去年经历了十九次十年不遇的大洪水的考验,拦洪大坝仍然稳如泰山。在改变干旱面貌的斗争中,回汉人民依靠人民公社的威力和进一步发扬亲密团结的共产主义风格,山上和山下,上游和下游,受益地区和非受益地区,都团结成了一条心,拧成了一股劲,互相支援战胜困难。
全专区在集中力量修建大中型水利工程的同时,还根据综合治理、全面发展的方针,充分利用人民公社的优越条件,发动更多的劳动力,组织了上万人的常年治山基建队和五、六万人的突击队伍,把常年治理与季节性的突击治理结合起来,在荒山上大量植树种草,山坡上修梯田,沟壑中兴修川台阶地,治理干山枯岭,促进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目前已经兴修的十一座水库都放养了鱼。比较大的水库还建立了发电站。过去的荒山秃岭,两年多来共营造林二百二十八万多亩,很多原来十分干旱、被称为“一年遇旱两年歉,暴雨来了三光蛋”(土光、肥光、种子光)的“穷山村”,现在已呈现出耕地水利化,坡地梯田化和荒山荒沟绿化的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新景象。(附图片)
六盘山下隆德县三里店水库的施工景象
  本报记者 王新著摄


第5版()
专栏:

宁夏民歌
改变山河修水库胜过海洋,把河水引上山岗,向荒山索取粮油,把山村变成天堂。
绿化荒山一根针千条线,拧成一股拉不断;群众力量大无边,荒山变成花果园。


第5版()
专栏:

六盘山是万宝山
气势雄伟壮丽的六盘山,横亘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的固原专区。海拔两千五百米左右。登上六盘山顶峰,俯视山下,公路蜿蜓而上。1935年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率领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即将到达陕北时,曾经在这里写下了气壮山河的诗篇: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旄头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六盘山是一座万宝山。在它的主脉和支脉上,有一百五十多万亩森林,其中竹林有三十多万亩。树木品种约有一百五十多种,有用材林,也有经济林。如华山松、油松、圆柏、桦树等,是优良的建筑用林,目前正在开发。银杏、山桃、山荆等是嫁接果树的优良砧木。这些树木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披条,犹如藤萝,柔软细长,可以编制工具、农具等,所以这里生产的山货编织畅销很多地方。
六盘山上还出产药材一百二十多种。山下的回汉人民都利用农闲空隙上山采药,经过加工,供应国内外需要。1959年元月到10月,全专区共收购药材二十七万四千多斤。山上出产的野生植物和野果,还可以制造淀粉、纤维和酿酒。这里珍禽异兽也很多,其中有獐、鹿、水獭等。每年春夏,山上百花争艳,有各种奇异的花草四十多种。
这里地下宝藏也很丰富,已发现的有铁、煤、铅、油页岩、粘土以及稀有金属等十几种。1958年固原专区在这里掀起了千军万马的大炼钢铁高潮,现在,六盘山下已建立县办和社办的各种工厂几十个。六盘山地下丰富的资源,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逐步被利用起来。山区的回汉人民利用人民公社的优越性,大力开展多种经营,“靠山、吃山、养山”。六盘山在人们的经营下,将变得愈来愈富饶美丽。


第5版()
专栏:

黄土高原变化多
夜明珠照亮了三关口
三关口传说是北宋杨家将中的杨六郎北拒辽夏,率兵镇守的地方。所以“杨六郎镇守三关口”的传说,几乎人人皆知。三关口山峰陡峭,峡谷隘险。1949年人民解放军解放大西北时,马鸿逵匪帮曾企图依此天险,抗拒人民解放军的进攻,结果被人民解放军在几小时内就打得鼠窜而逃。
可是,过去三关口除了住着十几户人家外,什么都没有。1958年大炼钢铁时,这里才热闹起来。现在这里已经办起了水泥厂,利用六盘山丰富的石灰石,大量制造水泥。水泥厂的工人们又利用峡谷里的河水,开了一条两华里的水渠,在山坡上建立了一个小型水力发电站,解决了水泥厂的动力和照明问题,使三关口的峡谷里大放光明,并且还准备给附近村庄安装电灯。当地回族农民把水电站叫作“夜明珠”。他们喜悦地歌唱着:夜明珠不用油和炭,山沟小河当电源,社会主义力量大无边,它照亮了三关口的山和天,旧社会白天也黑暗,新社会夜晚如白天。
高原水库成鱼田
“千沟万壑修水库,清水碧波逐鱼泛,大坝巍峨锁蛟龙,座座水库成鱼田。”这是位于西北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固原专区回汉族人民兴建山区水库后,为黄土高原增添的江南景色。过去这里的许多回汉族农民从来没有看见过鱼。发展养鱼业也是他们多年来的想望。他们在修建水库时,一边打坝,一边蓄水,一边就派人到外地购买优良鱼种。现在十多座水库里已经放养的鱼苗有数百万尾,其中有从江南运来的草鱼、鲢鱼,也有产自“塞上江南”宁夏平原的黄河鲤鱼。有些水库从去年5月放养的鱼苗,现在已经长得有二、三斤重。水库附近的有些回汉族农民,已经吃到了自己亲手养育的鲜鱼。现在各个水库已经结上了晶莹的冰层。每天清晨,社员们冒着高原寒风,出动在“银湖”上,敲打冰眼,让鱼安全过冬。
苹果树上六盘山
高高的六盘山上已经出现了第一个人工培植的苹果园。这个高山苹果园建在六盘山拔海二千米的二龙河山坡上,其中培育的苹果树有四千九百多株。
六盘山区是拔海二千五百米左右的高寒山区。去年,关山森林管理所的工人发扬敢想敢干精神,从东北调来优良苹果接穗,用野生果树作砧木进行嫁接。嫁接以后,在多次风雪和寒霜的威胁下,工人们采取了各种防霜、防寒措施,战胜了山高天寒的各种困难,终于使苹果树的成活率达到90%以上,目前嫁接的苹果树已经长出二、三尺高的新枝。当地回族人民这样赞美着林业工人的这一创举:
林业工人英雄汉,干劲高过六盘山,
智慧多似泾河水,荒坡尽成苹果园。
长白山下剪接穗,嫁接六盘万里遥,
苹果园林人人爱,党的领导功劳高。(附图片)
赵志方插图


第5版()
专栏:

让千山万水听使唤
中共固原地方委员会第一书记 罗文蔚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专区,是西北黄土高原沟壑区的一个回汉族人民杂居的山区。1958年大跃进以来,由于人民公社化的实现,七十万回汉族人民,在改变干旱山区面貌的斗争中,以坚毅不拔的意志、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接连不断地夺取了辉煌的胜利,使这个干旱山区的面貌正在迅速改观。
固原专区原来几乎没有水地,十年九旱,水原缺少,有些地方甚至连人畜饮水都有困难;而且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经过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全专区已修成大、中型水库十一座,并有五座水库正在施工或即将施工。兴修大小渠道七百五十多条,打水井、水窖五千九百三十多个。使可灌的水地面积扩大到一百多万亩,平均每个农业人口有了一亩半水地。各地在大规模治山、治水运动中,还造林二百多万亩,治理大小沟壑一千多条,修梯田七十多万亩,使许多地方出现了园林满山、梯田层叠、水不下山、泥不出沟的新景象。大规模的治山治水的结果,还使人们连续战胜了1958年和1959年两年各一百二十多天的严重旱灾,和去年秋季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涝灾、雹灾,获得了农业生产的继续跃进。去年全专区粮食总产量比大跃进的1958年增加12%,油料增加15%,羊只增加30%,为继续跃进奠定了更加良好的基础。
随着山区面貌的改变,和回族人民废除封建宗教特权与封建剥削斗争的胜利,这里回汉人民的团结已空前加强。特别是实现了人民公社以来,由于党和国家大力扶助,回族人民在经济上已发生了显著变化。全专区原来九百二十一个生产大队中,比较贫穷的二百九十二个回民队和回族人民占相当比重的回汉联合队,已有一半以上分别赶上了当地较富裕的队或一般队,使“穷队”由以前占总队数的31.7%下降到9%。目前,全专区七十万回汉人民,在已获得的辉煌胜利的鼓舞下,更是干劲冲天,意气风发,一个以水利、水土保持为中心的大规模的冬季生产群众运动,正在汹涌澎湃的发展着。投入水利和水土保持运动的劳力,最高时已达到十五万人以上,约占全专区总劳力的50%左右,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完成水利工程土石方一百一十五万立方米,新修和整修渠道七百零四条,完成控制水土流失面积一千三百平方公里,平整田地、兴修简易园田三十五万多亩,造林五十三万多亩。规模之大,质量之高,速度之快,干劲之大是空前未有的。我们在改变山区干旱面貌的斗争中,深刻地体会到:广大回汉族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只要坚持放手发动群众和依靠群众,就能战胜山区建设中的各种困难,使山区面貌迅速改观。在1958年地委提出了苦战三年、改变干旱贫穷山区面貌的奋斗纲要,和三水齐抓,三河齐治,把一切水源都利用起来,蓄水如蓄粮,每人蓄水三百方的号召。在这个口号的鼓舞下,全专区迅速地掀起了大规模的兴修水利众运动。我们兴修了十一座水库,蓄水达到两亿方左右,提前一年实现了每人蓄水三百方的要求。这个运动直到现在,还在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着。
两年来,大搞群众运动建设山区的过程,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过程。如去年春耕时节,大部分地区遭受历年未有的严重旱灾,当时既要采取临时措施抗旱播种,确保二百多万亩夏田作物按时下种,又要保证许多大中型水利工程正常施工。在这个紧要关头,摆在固原地区党组织和七十万回汉人民面前的问题是:战胜一切困难,加快水利建设速度,保证作物按时下种呢?还是向困难屈服,放慢水利发展速度,使严重干旱造成赤地千里呢?我们在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一方面动员了七万二千多人大兴水利,另一方面动员了二十万人积极投入抗旱播种斗争。结果不仅战胜了严重的干旱威胁,完成了播种任务;而且加速了水利工程的进展,使原计划三年才能修成的有些水库在几个月或一年多就修成了。当夏秋季节雹灾和洪水来临的时候,一方面急需集中劳动力抢收夏田,另一方面为了保障水库安全,防止洪水危害,又需要加快水库工程的进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充分发动了群众,开展了全民性的抢收夏田与战胜洪水的运动,经过连天连夜的突击奋战,不仅确保了水库安全,而且较任何一年提前收完了夏田作物。为了解决建设山区中的劳动力不足问题,我们除提倡人人献计、个个献策,把农业常年基本建设与突击运动结合起来,把自力更生与共产主义协作结合起来,利用地区之间农业季节性差别互相支援外,同时还开展了群众性工具改革运动,人民公社化以后,兴办了以食堂为中心的集体福利事业,使广大回汉族妇女得到解放,使我们战胜了劳动力不足的困难,使山区建设得以顺利进行。
在大搞群众运动、兴修水利战胜干旱的斗争中,为了解决资金、材料、技术力量不足的困难,坚持执行了依靠群众、因陋就简,就地取材、自力更生,争取外援的方针,开展了群众性的自勘测、自筹资金、自献料、自修建的“四自”运动。在克服材料不足方面,我们建立了土法生产的水泥厂、石灰厂、工具制造修配厂、砖瓦厂,除木料、钢材外,基本上做到了水利工程所需要的材料自给自足。在技术力量方面,一面在群众中挖掘大批人材,一面以工地为学校,采取干部、群众、技术人员三结合的办法,在水库工地上培养了一千二百多名技术员,并建立了一万人的常年水利基建队伍。两年来,我们就这样克服了各种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这些胜利,进一步鼓舞了我们建设山区的信心,使我们更加体会到坚持政治挂帅,大搞群众运动的威力。
但是,大搞群众运动,充分放手发动群众,战胜一切困难的过程,是一个激烈的、广泛的、深刻的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过程,也是无产阶级世界观战胜资产阶级世界观的过程。过去有些人一直认为固原地区地广人稀、劳力缺乏,干山秃岭、水源不足,文化技术落后,对山区能否迅速改变干旱面貌始终表示怀疑。这些人由于不懂得愈是干旱,回汉人民改变干旱面貌的愿望就愈是迫切,而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就更需要两步并作一步走。有些人虽然口头上承认山区干旱面貌能够改变,但他们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党和国家的扶助与外地的支援上。也有人把大搞水利和水土保持等农业基本建设与当年的农业增产对立起来,认为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大搞水利与水土保持会影响当年农业生产,因而主张农业基本建设要慢慢来。他们这些主张同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背道而驰的。要放手发动群众,大搞群众运动,就必须经常不断地同这些错误思想展开斗争,使人人树立起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让千山万水听使唤的雄心壮志。大跃进以来,广大群众所以能够表现出大无畏的精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所以能够一浪高一浪,正是由于我们根据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指示,按照“思想解放——工作跃进——思想再解放——工作再跃进”的规律,在党内外广大干部和群众中始终不断地开展了政治思想战线上的斗争的结果。
为了使群众运动持久地并且一浪高过一浪地不断向前发展,我们还紧紧抓住了以治水为纲、以蓄为主,综合治理,和根据不同条件因地制宜地全面发展建设山区的方针。在干旱严重的半山半川区,主要是按水系,山系,充分利用洪水、自流水为人民造福,并且采取兴修水利与水土保持相结合的办法,以兴修水库为主,集中治理了清水河、葫芦河、泾河等主要河系。这些河系上的许多水库工程,不仅起到了拦蓄洪水灌溉农田的作用,而且还能发电、养鱼,做到了综合利用。在水源十分缺乏、水土流失极为严重的黄土丘陵山区,以水土保持为纲,采取打坝地、修梯田、治理毛沟、植树造林等综合措施,进行了集中治理和连续治理。在少数阴湿山区,以水为纲,大力提高粮食产量,同时综合开发利用山区资源,发展多种经营。事实证明,这样不仅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山区面貌,而且又能够促进当前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从而把广大群众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有机的结合起来。


第5版()
专栏:

枯山开鲜花
攀登上宁夏海原县城东拔海约两千米的牌路山,四下眺望,山腰里梯田和带子田层层叠叠,如栉似比;山顶和山坡上牧草与林木争艳,条条沟壑形成了整齐美观的台阶田、花果园。
这是海原城关人民公社回汉族社员们以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在短短的几年内,对一座面积四十平方公里,过去被风雨浸蚀得千疮百孔、草木不生的干枯的荒山治理以后的景象。传说,这座枯山原是海原县的“八景”之一,后来由于水土流失严重,连“山神”都蹲不住了,所以才遗害于后代的人们。“山穷显英雄,志大山低头”。现在,这座千年的枯山,经过毛泽东时代的人们的治理,开出了鲜花。
巧绣荒山的女英雄
说起治理牌路山,妇女们始终高举着鲜艳的红旗,昂首阔步地走在最前面。她们是治山的先锋队,也是巧绣荒山的能手。1958年春天大跃进开始,这里大面积的治山治水运动开始了。当时,春耕生产很紧迫,治山劳动力调动不开,党组织就提出一个口号:青年找水源,老人去种田,妇女上荒山。在这个口号的鼓舞下,妇女们蜂涌而来,成了治理荒山的主力军。她们没有治山治水的经验,也不懂得水土保持的技术,可是她们都天不怕、地不怕,带着治山的决心,雄鹰般地飞上了山岗。二十三岁的回族妇女法兰英,率领了二十名男女青年首先上阵。有些老年人不相信枯山能治好,说这些年青人是瞎胡闹。她们没理睬这些话,而以“治不好山心不甘”的豪语作了回答。她们每天天不明就上山,星满天才下山,在山上挖水平沟、培地埂、修梯田、植树造林。牌路山的支脉大梁山是这里有名的“硬山头”,地硬得把镢头、铁锨都挖坏了,手上也磨起了不少的水泡,但是每个人的斗志越来越坚强。植树时,天旱不下雨,山顶上挖几尺深不见湿土,山上又没有水源,她们为了保栽保活,白天挖好树窝,晚上就下山从几里路以外把水弄上山来,植一株,浇一株,不让一株树苗干枯。在她们顽强和辛苦的奋战下,新植的树苗一株株发出了嫩绿的枝叶。同时,她们还从外地弄来了当地从来没有种过的西红柿、黄瓜等蔬菜种,种在自己兴修的台阶田里。当山上刮起了五、六级的狂风,或者下起了雨,她们就互相勉励,坚持在山岗上顶着狂风、冒着雨同水土流失灾害作斗争。雨下得再大,也难不住她们,她们采取“雨前作准备,雨后大突击”的抢墒兴修的办法,反而加快了治理荒山的速度。经过七十多天的苦战,她们共治理了大梁山水土流失面积二千多亩,植树二千多株。当年秋天虽然下了一场暴雨,大梁山的洪水并没有下山,泥土也没有出沟,山上树木绿油油,黄瓜长的尺把长。大梁山的干枯面貌,在她们双手的巧绣下改观了。法兰英和许多回族妇女姐妹,都被评为治山能手。不相信枯山能治好的人们服贴了。一位马尚海老汉,走上大梁山一看,惊讶地翘起大姆指赞不绝口,连忙回去把自己园里的一棵果树挖出来,移植在山上。
牌路山上最高的一个山头被命名为“三八山”,它是妇女们包下来治理的。十几岁的姑娘和六、七十岁的老太太都参加了治理这“三八山”的活动。十六岁的姑娘张桂花一连跑了好几次,申请上山治山。人们看她年纪小,不让上山,她不服地说:“年纪小也能治山”。她从1957年11月上山以来,一直和大伙生活在山上。去年秋天,她母亲有病,别人劝她回家住几天,她总怕耽误了治山的事,因此白天在山上修水土保持工程,下午收工后再跑回家侍候妈妈。在治山过程中,她从不在男社员面前示弱,经常和他们挑战竞赛,许多人都赶不上她。现在,她已经学会了各种水土保持技术,会测看地形,会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地做各种水土保持工程。七十多岁的杨青老太太在1959年秋天,看到青年人治山的劲头很大,她也热腾腾地坐不定,和大伙一起爬上山去植树。大家劝她歇息,她说:“别看我年纪大,别人能办到的我也能办到,我一定要在山上亲手栽活树,叫这干山变成花果园”。她和大家一起干了七天,有一天山上刮起大风,山腰里连人都看不见,她仍然在“三八山”上坚持植树五十多株。公社治山指挥部特地表彰了杨老太太的这种精神,社员们还把她评为治山特等模范。
巧绣荒山的女英雄们迅速地成长着,她们的英雄事迹不断地被传颂着。
跋山涉水采树种
干旱的牌路山,原来几十个山头仅有一棵干榆树,过去人们称它为“风脉树”,意思就是唯有这株“风脉树”能在这里成活,要植树造林是不可能的。在全县九千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树木也很稀少,年雨量也只有二百多毫米,并不比农民每年流的汗水多。人畜的饮水,也都是打窖蓄起来的雨水和雪水。因此,要绿化这座干枯的荒山,不仅树木不容易成活,就是树种和树苗也很奇缺。但是,人们并没有在困难面前低头,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解决了缺树种、树苗和缺水的问题。在大规模的绿化荒山、荒沟一开始,治山英雄们就不避艰苦,带上锅灶和干粮,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到几百里路以外的关山林区和近千里路的甘肃子午岭林区采集树种。采树种的时候,山林中的荆棘刺破了双手,挂破了衣衫,大家并不气馁,而是更加顽强。林区内有时吃不上饭,狼虫虎豹很多,他们就吃野果充饥,互相在林中呼哨联系。树种采到手以后,由于山林交通不便,运不出来,他们就一袋一袋从几十里路以外的林区,把树种背到交通线上。有的社员到上百里路以外的阴湿山区挖树苗,为了不让树苗干枯,他们就用草和湿土把树苗根包起来,然后一个一个用毛驴驮回来。
在干旱山区植树,同是一座山,阳山比阴山更干旱。春夏季节,人们先在山上挖下树窝和水平沟,蓄水保墒,到了秋后植树。有时,这个办法还行不通,他们就干脆在阴山上搬土,在阳山上植树,保证树木成活。树苗栽上以后,又从七、八里路以外的山下,把蓄下的水用人担、驴驮、车拉的办法,一桶一桶运上山来浇树。后来,治山的规模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这种办法也不行了,治山基建队队长高永兴就带了二十名男女队员,大战了一个冬天,绕过七、八座小山头,修筑了一条十五华里的盘山渠道,把南华山下的泉水引到干旱的大梁山上。同时,又在山上打许多窖,蓄水备用。新植的树木大都成活了,现在有些树苗已经长到一人多高了。
建设山区的常胜队
治理这样干枯的荒山,是一个艰巨而长期的改造自然的斗争。人们为了下决心把荒山治好,从1958年开始,就建立了长年治山基建队。人民公社化以后,由于人民公社的优越性,这个治山基建队队伍又迅速扩大。他们好像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野战军,披寒露、戴炎阳,转战荒山。许多人在上山时就立下了誓言:吃在山住在山,思想上了山,治不好牌路山不下山。他们在山上挖了窑洞,住山治山。过去厌恶这些荒山的人,现在也爱上了荒山。有的夫妇还一起上山,在山上安家落户,常年与荒山展开搏斗。回族青年马发荣和回族姑娘马生月,在常年的治山过程中,互相竞赛,互相帮助,建立了爱情,他们就在山上结了婚,成为治山的新夫妇。
治山基建队住山治山以后,根据历年来治理荒山的经验,又提出了“山头修花园,缓坡带子田,沟湾台阶地,耕地修梯田”以及治山养山、自给有余的方针,开展了声势比以前更加壮阔的大面积治理荒山和荒沟的运动。1959年,他们在山上共种草木栖四百九十多亩,种小麦、糜子、莞豆、洋芋和油料等作物二百一十多亩,平均产量都在二百斤以上,比山下的田地产量还高。10月间,山下的五个生产队又抽调了九百多劳动力组成突击队上山支援。长年基建队和突击队互相展开了治山竞赛,在一个多月内就治理了水土流失面积一万一千多亩,植树十五万多株。有一条沟一直被人们称为“害人沟”,从1949年到1951年,就因为道路被沟水冲毁,行路的车辆和牲畜曾经多次摔伤或摔死。1953年国家在这里修了一座公路桥,没到两年又被洪水冲坏了,山上的公路也因为被洪水冲断而改线多次,所以人们又称这条沟为“断路沟”。1959年秋,治山队员用两天半的时间把这条沟全部治理好,栽上各种各样的果树。青年们在沟里还植了四季常青的柏树,并把这条沟命名为“五四沟”。
从这些新的一山一沟,一草一木,可以看出治山的能手们有着多么灼热的心情。
荒山的面貌改观了,但是人们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人民公社根据这座枯山治理情况,又进一步作出了新的远景规划。这个规划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更加美丽的图景:南山是牧场,东山花果山,平川米粮川,南滩是油田。社员们正在为缔造这美丽的生活而更加勤奋地劳动着。人们相信,在党的领导下,这美丽的图景即将变成活生生的现实。 本报记者  马玉平,王得温(附图片)
赵志方插图
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牌路山经过全面治理后改变了面貌
  本报记者 王新著、王文玉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