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9月9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积极办好食堂 群众自愿参加
江西资溪县委从多方面加强具体领导,全县食堂日益巩固
四川蓬溪县红旗区联队各食堂两个月节约粮食三十万斤
今年夏收以后,各地方采取了粮食分配到户、各人自愿参加、口粮依人定量、节余全部归己等办法,就使大多数的食堂巩固起来了。我们认为,对食堂只要采取积极办好、自愿参加的原则,就可以达到便利生产、便利群众的目的,广大劳动群众是会热烈拥护的。
——摘自周恩来总理8月26日在人大常委会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本报南昌8日电 中共江西资溪县委积极加强对人民公社食堂的领导,不断与右倾思想作斗争,使全县三百五十四个食堂全部巩固了下来。
资溪县是个山区,地广人稀、劳力不足。去年夏季“双抢”运动中,创办了一百二十多个农忙食堂。公社化后,发展成了二百九十一个常年性食堂。以后,根据山区村落分散的特点,又调整为现在的三百五十四个。全县农村99%以上的人口都在食堂吃饭。
加强党的领导、贯彻群众自愿的原则和大力发展多种经营、逐步改善社员生活,是资溪县各人民公社公共食堂得到巩固提高的主要原因。
去年,开始大规模办食堂的时候,少数干部看不清公共食堂对大跃进的促进作用,错误地认为摊子大、人多嘴众,既麻烦又复杂,不好领导,因而对食堂采取放任自流的消极态度。一些不法的坏分子也趁机造谣破坏。在这种情况下,中共资溪县委采取了坚决的态度和积极的措施。在今春整社期间,以第一书记为首,组织了十八名县委委员和一千多名整社干部,深入各食堂,从参加生产、组织生产入手,领导社员总结公共食堂的优越性和办好食堂的经验,广泛开展鸣放、辩论。这样,大大地提高了干部和社员的认识,树立了办好食堂的信心,批判了某些干部的右倾思想,有力地打击了坏人。接着,全县各公社、大队都确定了专人领导食堂,并抽调了一批党团员和积极分子到食堂担任管理员、炊事员,积极办好食堂。
在贯彻自愿原则方面,各级党委经常登门访问群众,广泛征求社员意见。半年来,各级党委根据社员的意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了食堂工作:一、食堂的规模,以生产队或自然村为单位,把原来的二百九十一个食堂划分为三百五十四个;二、为照顾社员的传统习惯,采取了自备桌凳,一户一席的办法,做到了便于照顾孩子和全家团聚;三、社员的口粮,采取了以人定量、以户计算、分配到户、节约归己的办法,病号和产妇可以领粮回家做饭;四、社员交一百斤口粮(稻谷)可向食堂领回十五斤左右的细糠,作为私人养猪饲料。其他在菜饭品种、茶水供应、人来客往等方面,也都根据社员的意见和要求合理处理。
为了解决食堂的吃菜问题,全县各公共食堂都设立了饲养和蔬菜组。现在全县三百五十四个食堂共养生猪一万一千多头,家禽七万四千多只,种蔬菜三千七百八十亩,利用水库养鱼一百四十万多尾。全县各公共食堂平时除能吃到足够的蔬菜外,在农忙和节日还可以吃到猪肉和鲜鱼。
采取以上积极措施后,克服了食堂工作中的缺点,全县食堂面貌一新。全县办得好的一类食堂,由五十九个增加到一百四十六个,较差的三类食堂由一百零三个减少为五十三个。
由于公共食堂适合群众的需要,受到了广大社员的欢迎,特别是劳动妇女的热烈欢迎。社员们纷纷贴出大字报,以自己的亲身体会赞扬食堂。有人说:“食堂办得好,拖我也不走。”
兴办了食堂,使全县从家务琐事中解放出来的妇女劳动力达九千多名。她们由厨房走向田间,学会了犁田、耙田和插秧技术,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妇女劳动力的解决,男劳动力的增加,促进了山区生产的全面发展。今年,资溪县一季晚稻面积由去年的四万亩扩大为五万六千亩,扩大45%;大豆扩大55%;棉花由去年试种的三百亩扩大为九百五十亩。早稻单位面积产量比去年增长37%;油菜增长90%以上。工业由无到有,今年上半年的工业总产值达一百九十四万元;副业生产七十三万元,比去年增长四倍以上。
本报成都8日电 四川省蓬溪县红旗人民公社红旗区联队各食堂,本着细水长流,瞻前顾后的精神,在两个月中共节约粮食三十万斤。目前各食堂的社员又订出了今冬明春的节约吃粮计划,从8月到明年2月,预计每人平均可节约原粮四十斤,全队节约三十多万斤。
这个联队共有八千五百多人,九十二个食堂。6月份以前每人每日平均吃粮定量标准为原粮一斤,由于没有认真执行“节约归己”的原则,社员节约粮食的积极性不高。个别食堂还超出吃粮定量标准。党总支书记和七个区的支部书记分别深入各个食堂发现这些情况后,立即同群众研究,明确规定各食堂都要凭票吃饭,炊事员按每户每顿在饭票上填的吃粮数量下锅;社员节约的粮食为社员个人所有,五天一结账,节约什么退给社员什么等制度。
广大社员在深入讨论节约粮食的意义后,根据农忙吃干,农闲吃稀,粗细搭配,掺吃蔬菜的办法,纷纷订出节约吃粮计划。为了多节约细粮,各食堂又大量栽种蔬菜,保证每人每天能吃到三斤鲜菜。钟庆植大队八个食堂,在细粮中搭配蔬菜,一月吃了四万多斤蔬菜,节约细粮一万零七百多斤。这些节约出来的粮食,全部都归社员个人所有。
在管好生产又管好生活的原则下,每个支部都有一个食堂试验田,不断总结经验,然后普遍推广,那个食堂有问题,支部书记就去那里解决问题。为了进一步办好食堂,节约粮食,党支部除了经常对社员加强俭勤节约教育外,还特别加强了对炊事员的政治工作。6月份全队评选出一百六十个勤俭办伙食的优秀炊事员;同时撤销了混入食堂工作的不纯分子,改选了不称职的炊事员。各个区队还每十天召开一次炊事员会议,总结检查工作,交流经验。因此,各食堂的炊事员都热爱食堂工作,他们大鼓干劲,要使社员个个满意。(附图片)
河南郑州市南郊公社荆胡大队群众食堂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这是女社员们高兴地从食堂领来饭菜。 新华社记者 唐茂林摄


第7版()
专栏:

晚年的幸福
本报记者 马启智
一条大车道的北侧,果树环绕的山丘上,有几座青砖瓦房,显得那么宁静、安逸。走进院里,看不到一点杂草,院子周围,是各种果树;院子中间,有两个花坛,盛开着各种鲜花。几十间房子,都向着太阳,每间都是窗明几净;屋内粉刷得洁白反光,墙上挂的红缎锦旗,写着“旧时代无依无靠无人管,新社会有衣有食有人敬”。这里是沈阳县八一人民公社红菱管理区的八一敬老院。这个敬老院是沈阳县八一人民公社所建立的六个敬老院中的一个。在这里住着六十位无依无靠的老人。其中有十四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妇,还有几个有残疾的老人。敬老院里有专供老夫妇白头到老的单间,也有鳏寡老人分别居住的男女宿舍;还有澡堂、俱乐部。老人们在这里无忧无虑地欢度晚年。
记者在访问敬老院的时候,正好碰见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张殿芳,乘坐社里给套的一辆大车,去几十里以外的地方看望外孙子。在这里,老人们真是吃穿不操心,生活得自由自在。六十九岁的老人刘永发,有趣地告诉记者:“今年正月,我和我的老伴到哈尔滨去看女儿,原来打算住上几个月,可是在那里怎么也呆不住,没住到一个月,就又一块回来了。”老人们总觉得在亲戚家,不如在敬老院这个自己的家生活的更随便。在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妇的房间里,记者见到一位七十五岁的老人侯万灵,他俩坐在整洁的炕上,旁边还坐着几位老人。他们吃过早饭后,聚在一起快活地闲谈。侯万灵老人兴奋地对我说:“从前我们自己过日子很难,老伴眼睛看不着,我身板又不好,常年闹病,还得料理家务。我们到敬老院以后,不仅吃穿不用愁,连我的病也给治好了。”在他有病的时候,管理区卫生所的医生,每天都来给他看病,炊事员把热气腾腾的面汤,亲手端到他的面前……老人家多年的老病,很快就养好了。公社党委对老人们生活是无微不至的关怀,特意派生产队党支书任安禄来敬老院具体地照顾和安排老人们的生活。在建院的当时,社里就把老人住的房子选择在生产队办公室的旁边,便于干部们随时都可以过去看望。老人们入院不久,社里给每位老人添置了必需的被褥和衣服,并且每月还发给老人们一些零花钱。管理区的医生还经常来给老人们检查身体;社里的年青妇女们时常帮助老人们拆洗衣服和被褥;供销社、商店、粮站,都把敬老院需要的东西送上门,并优先照顾老人。逢年过节,社干部、社员、当地驻军、学生都前来敬老院慰问。但是,敬老院里的老人们,都还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今年春天,一些还有劳动能力的老人们,见到公社里掀起热火朝天的农业增产高潮,他们便主动地组织起来,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种青菜、土豆、窝瓜、黄烟和甜瓜,还饲养了十几口母猪、小肥猪。现在,老人们种的蔬菜很茁壮,自己都吃不了。在今年8月1日这天,老人们穿上敬老院给做的新衣裳,兴高彩烈地举行建院周年纪念会,还杀了一口自己养的大肥猪,办了八大碗的席,邀请社里各方面的领导干部去吃饭,表示老人们对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和照顾的感谢。老人们在敬老院里所过的幸福生活,都是公社化给带来的。原来,这些老人们都是农业社的“五保”户,在旧社会他们多是从小就给地主扛大活,受了一辈子苦。解放后,这些老人常年享受政府的救济,组织农业合作社后,他们又享受了“五保”的待遇。尽管农业社想出各种办法照顾他们,但是由于居住分散,生活仍然还有些不方便,比如做饭、烧炕等一些家务活,都得自己去操管。随着公社的建立,社里给老人们办了敬老院,这样他们才能生活得更加舒适、安逸。


第7版()
专栏:

坚持政治挂帅 发挥公社威力
江苏战胜三十年来特大干旱
本报南京8日电 江苏省农村群众性的抗旱运动,经过全省人民六十天来的顽强斗争,已经取得了重大胜利。8月30、31两日各地先后得雨,全省两千多万亩受旱的中、晚秋作物基本解除了旱象。
江苏省今年遇到了三十年来最大的一次干旱。六十天内全省平均降雨量只有三十毫米左右,比历史上特大干旱的1929年(苏北)、1934年(苏南)的同期降雨量还少70%左右。江苏的两条大水源——淮河、长江由于上游来水量减少,也出现了与历史上最旱年(长江是1928年,淮河是1936年)相同的枯水位。苏北最大的灌溉水库洪泽湖水位日渐下降。内地塘沟水库的存水量更是日渐减少。8月中旬全省丘陵山区的五十多万个塘沟水库有一半干涸见底。整个夏季,江苏全省一直处在热带高压控制下,出现了几十年来少有的奇热,温度最高达到四十度以上。全省受旱面积在7月底仅七百万亩,到8月中旬即达一千四百四十多万亩,不到十天又激增到两千多万亩,占秋熟作物总面积二分之一左右。这次干旱正发生在秋熟作物拔节、孕穗、扬花结实时期,对作物生长威胁很大。据历史记载:1929年和1934年江苏发生特大干旱,大片大片的庄稼颗粒无收,成百上千的村庄断了炊烟;千家万户离乡背井,逃灾避难,卖儿鬻女,沿街求乞,农村是一片凄惨景象。而今年干旱,江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靠人民公社的雄伟力量,以“人定胜天”的坚强意志,开展轰轰烈烈的抗旱保苗运动。
人民的意志终于战胜了旱魔,占受旱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一千多万亩土地重新获得了灌溉。除少数旱情严重的地区庄稼受到部分损失外,大部地区的秋熟作物都从“虎口”中抢救出来。长江两岸和里下河地区的中稻,已经开镰收割,据典型调查,一般都增产一成到二成,作到了受灾仍然保证丰收。全省的晚稻也因得到灌溉,生势很好。这是千古未有的奇迹。
江苏人民所以能够取得这次抗旱斗争的重大胜利,首先是因为有了党的坚强领导。在群众性的抗旱运动中,江苏省委和各级党委始终站在运动的最前列,积极领导全党全民与干旱作斗争。当旱象初露苗头的时候,省委和省人委经过分析,立即联合发出紧急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打破侥幸心理,树立“人定胜天”思想,做好长期抗旱打算。从7月下旬到8月上旬,徐淮等地区受到了干旱威胁。为了进一步动员全党全民与干旱作持久斗争,省委书记陈光、许家屯和省委几个常委同志都深入各个专区去现场指挥抗旱斗争。各地党委都接连发出紧急指示和召开电话会议,将抗旱工作迅速部署到生产队。旱情严重地区,各级党委第一书记亲自挂帅,大批党和政府的负责干部深入到生产队和田头,大讲形势,大鼓干劲,进行“人定胜天”的思想教育,坚定了基层干部和群众持久抗旱的信心和决心。在这次抗旱斗争中,共产党员们的临难不惧、身先士卒的英雄气概和发动群众、组织群众运动的才干,又一次显示了巨大的光辉。句容县二圣桥公社南沟生产队队长、共产党员王忠根就是其中的一个。他所领导的抗旱突击队,主动包下了全队水源最缺的八十亩高垛田的抗旱任务,起早摸黑,顶着烈日,挥汗奋战,坚持抗旱七十天,不仅保住了八十亩中稻的正常灌溉,还挤出时间帮助兄弟生产队车水抢救了一百八十多亩水稻。
“没有人民公社,就没有抗旱的重大胜利”,这是江苏广大农村干部和群众总结抗旱斗争后的结论。江苏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以后,各人民公社便迅速组织劳力,兴修了大批的大、中、小型水利工程,使全省增加和改善了灌溉面积达一千二百多万亩,基本上改变了丘陵山区和高亢地区“十天不雨小旱,半月不雨大旱”的局面。更重要的是增强了长期抗旱的能力。例如:南通专区在公社化以后,组织了南通、如东、启东三县十四万民工,半年就完成了二千多万土石方工程,建成了九圩港大闸、大河,从长江引进了二亿多方水,使沿九圩港大河两岸的南通、如东等六个县市三百多万亩水稻和旱作物都能保持正常的灌溉。在旱情严重的地区,各人民公社发挥了大集体、大协作的雄伟力量。公社统一调配了成千上万个健壮劳力,千百部抽水机、水车等吸水提水工具,组织了大兵团作战,突击修筑拦河坝和引水渠道,把几里甚至几十里路开外的江湖河水引来,灌溉了大片断绝水源的农田。广大群众在人民公社巨大威力的鼓舞下,抗旱必胜的信心大大加强了,人们顶着四十度左右的酷热,歇人不歇车,夜以继日地车水抗旱。小塘车干了车大塘,翻山越岭节节盘引江水湖水灌溉。在旧社会,上游与下游、东庄和西庄为争夺水源而发生械斗,甚至闹得世代不和的事例到处都有。在今天的人民公社里,人们都主动地热情地互相支援,协作之花到处盛开。江宁县谷里公社的花岗生产大队的社员们,主动将本队水库的水,全部让给缺乏水源的新明大队,自己架起几道水车盘水抗旱。
现在江苏省已经解除旱象的地区,正积极加强晚秋作物的田间管理,争取超产一、二、三成,以夺回干旱所受的损失。(附图片)
湖南岳阳荣家湾公社为了弥补旱灾带来的损失,社员正在碎土整地,抢种秋红苕。 殷本岳摄(新华社稿)


第7版()
专栏:

温州宁波等地大力排涝
受涝地区正在洗苗补种弥补损失
据新华社杭州电 浙江省温州、宁波两专区和金华专区一部分县的抗洪排涝斗争,已经获得巨大胜利。这些地区的洪涝灾害,是在8月4、5两日,下了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发生后,各级党委立即领导数百万人民奋起排涝、洗苗和补种。到6日止,温州专区受涝的一百五十多万亩农田,已有一百多万亩排出积水;其余的五十多万亩正在突击抢排。宁波专区除个别重灾地区以外,已普遍转入正常生产。金华专区的缙云、永康、东阳、遂昌四县在一天内就排出二十二万多亩受淹农田的积水,还抓紧补种、套种了一部分蔬菜。
在抗灾排涝斗争中,人民公社统一领导,展开协作,显示了巨大威力。余姚县郎下公社童家生产队有一千二百亩晚稻受淹,附近二十个生产队出动八百人,带了抽水机、水车,赶来支援抢排,经过三小时,就把全部受淹稻苗抢救出来。
广大非灾区也大力支援受灾地区的抗洪排涝斗争。慈溪县得知上虞县曹娥江两岸被洪水冲开四个缺口的消息后,各公社立即拿出三万只草包,抽出三辆汽车,连夜把物资运到出险地区。绍兴县也派了两只汽船,五只轮船,抽调了一部分劳力,带了两万只草包,支援上虞县童镇公社的抢险斗争。
在排涝抗洪斗争中,许多县委负责同志和公社党委书记,以及广大干部,都到抗洪前线与群众一起战斗,他们高涨的劳动精神,大大鼓舞群众的斗志。
6日,人民空军飞机出动七架次,到灾区空投食品,同时给灾民送去了中共浙江省委和省人民委员会的慰问信。杭州地区的医务人员也组成了医疗队,分赴平阳,黄岩、温岭等地支援抢救工作。


第7版()
专栏:

妈妈争夸公社好
——记合肥市郊一个幼儿园 本报记者 董瑛
在安徽省合肥市郊淝河公社江淮大队,有一至七岁的儿童一千多个。但这些孩子的母亲没有一个受拖累,都能和男社员一样全天参加生产。在我和母亲们谈起这件事的时候,她们总是对人民公社办的幼儿园称赞不绝。
这个大队以生产蔬菜为主,季节性强,劳动力很缺。在成立公社前,一些劳动力比较强的妇女,都给孩子拖住了腿。
去年人民公社成立后,公社首先为妇女们成立了全托的幼儿园。不到一个月,幼儿园就接收了三百多个孩子,这样就使母亲们摆脱了羁绊,能够安心参加生产。过去两个月还种不完一百七十五亩麦子的“三八”生产队一个月就种完了三百五十亩;该五天起完的山芋,两天就完成了任务。妇女用大部分时间参加生产后,劳力不足的现象有显著改变,各项生产都有发展,收入也增加了。
很多妇女向记者诉说过去为孩子拖累不能参加生产的苦处。两个孩子的母亲王琳英说,她因为孩子没人照管,过去她下田生产只好把孩子也带去。孩子到菜地里,不是拔了茄子秧,就是把刚结的西红柿摘了,她只好牺牲中午休息时间给队里补种。五个孩子的母亲王应棠说,她三个孩子上学,两个在家,过去一个月总要误半个月工,只能收入十多元,口粮不够,月月要透支。公社成立后,原来在家的两个孩子,一个送托儿所,一个送幼儿园,可以同大家一样出工,收入比过去多了一倍。今年不仅解决了吃饭的问题,给五个孩子每人都做了几件新衣服,冬天还要给孩子们做新棉衣。
谈起孩子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母亲们你一言,我一语,同声夸奖人民公社好。独生子胡克明的母亲说,孩子初进幼儿园时,她放心不下。有一天晚上放了工,她偷偷地到幼儿园去看自己的孩子冻着了没有,饿着了没有,受屈了没有。当时,她看到自己孩子哭着不肯睡,幼儿园主任正耐心地哄他。第二天,她就告诉其他的母亲们,幼儿园的老师待孩子真好。另外两个社员说,他们在半夜看到老师们一个个拉孩子起来把尿,孩子们比在家还舒服。在家时,有些年轻的母亲因为白天劳累一天,晚上睡得死,早上起来孩子的被褥就像水淋的一样。幼儿园对生病的孩子照顾得特别周到。这一点,吴大珍的感受特别深。她去年有三个孩子同时出麻疹,大的在幼儿园,经医治和细心照顾,很快就好了;另两个小的因为在家里照顾不好,后来死了。吴正兰说,她的孩子在幼儿园不到一年,懂规矩了。过去在家吃饭时常发脾气,经常把饭洒在地上,现在吃饭时看到有饭粒掉在桌上就捡起来吃,还说这是爸爸妈妈劳动得来的,不能糟塌。
记者参观了这个被母亲们同声称赞的幼儿园。几十间房子连成一片,孩子们在这里生活、学习和游戏。这里有浴室,还有医务室和隔离室。幼儿园主任向记者说,幼儿园特别注意孩子们身体健康,经常教孩子们养成卫生习惯,预防疾病。市儿童保健站也经常派人来给孩子们检查身体或医治疾病。孩子有了病就住进隔离室。由于讲卫生,医疗预防工作做得好,今年夏天没有什么疾病流行,孩子们都很健康。我们又参观了孩子们的寝室,看到床上都挂着蚊帐。幼儿园还自己养猪,一个小水塘里养了鱼,使孩子们能够吃到鲜鱼和猪肉。(附图片)
重庆市红旗人民公社的孩子们在幼儿园愉快地玩积木。 新华社记者 刘诗临摄


第7版()
专栏:

一个农家十年激变
本报记者 文英
王洛香这个家庭在旧社会像飘摇在风雨中的孤树,现在变成人民公社一个富有生命力的细胞。由千百万个这样的家庭构成的农村,正在公社化的道路上,充满了活力,迈向更美好的未来。
从王洛香家告别出来,兴奋激动的心情,许久不能平静下来。这位摆脱了饥寒生活的老人告诉我,他活了整整五十岁了,“前四十年是爬着走,后十年是站起来跑,一苦一甜,滋味大不一样。”他深深地感到,不真正懂得早先的苦,就不会真正体会到今天的甜。
王洛香家是河北定县韩家洼公社南会同生产队的普通一家。我去他家访问的时候,正碰上这个家庭在全管理区秋田管理竞赛评比会上得了奖。这是他家今年第三次享受“模范家庭”的荣誉了。这一次得奖的原因是这样:8月上旬连落两场大雨,公社有一小部分庄稼被淹了。公社党委号召“有灾不减产,涝了也丰收”,办法是排水、松土、追肥。因为小队里肥料不够了,他就发动儿子、媳妇连夜拆了家里的三条旧坑,当作肥料。白天,他和儿子、媳妇整天在地里突击排水、追肥,连吃饭都不愿回家吃。这种干劲,这种风格,对抗灾保收运动起了推动作用。
老人话今昔
村南头,在绿树掩映中,有一排门窗向阳的新砖房,这就是王洛香的家。院子里,有一个小菜园。绿韭菜、紫茄子、丝瓜、豆角、西红柿等等应时的菜,应有尽有。另外,还有十多棵枣树、桃树、杏树和花椒树。引人注意的是那棵茶杯粗的苹果树,初次结了一个大苹果。这儿真像个小公园,散发着诱人的清香。
老人喜欢谈谈老话。王大伯向我谈到他难以忘记的过去。六岁他就变成了孤儿,从九岁开始,白天给地主作活,晚上住在破庙里。他指着对面的一所房子说:“破庙原来就在那儿,现在修起了俱乐部。”提起过去,就想起挨饿来,王大伯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他二十岁那年,姨母把女儿嫁给了他。几年后,他们有了几个孩子。一年秋天,收成很不好,租的几亩地也交不出租。全家在四十天内,只吃了二十斤菀豆。当时,只好依靠树叶充饥。采树叶成了孩子妈妈的主要事情。他指着正在做饭的王大娘说:“她是个有本事的人,好些树都被她采光了,‘爬树王’这个外号,就是那时候人们送给她的。”
中午,下地劳动的儿子、媳妇们回来歇晌了。这家人集在一起,热闹、欢乐,洋溢着幸福的气氛。这一家有十多口人,大儿海水在建筑公司工作,有时回来看看,带给全家很多建设事业大发展的好消息。二儿江水,新当选为生产队党支部副书记兼小队副队长,他常念道的是党的政策和他自己在农业技术上的新试验。三儿正上小学。姑娘小缺在公社发电厂工作,她说的话里,常带着一些难懂的机电名词。银果、俊琢两个儿媳妇,都是生产队的积极分子,她俩常常谈起社员在生产竞赛当中的一些故事,大家都很感兴趣。对于活泼健壮的三个小孙儿,王大伯说这是准备将来参加共产主义建设的小将。这兴旺的一家,集聚在一起,真是有说不尽的幸福。
当我们议论到当前生活的时候,王大娘说,现在吃的、穿的、用的,比她结婚那会儿不知要强多少倍。她说:“过去,三天两头揭不开锅;现在,一天三顿米面。这会儿年轻人常穿洋袜子、细布衣,洗脸用香胰子。我结婚的时候,也没享过这个福。”她捏着指头算了算,穿的、戴的、零花的,现在一年就得二百多元。儿子刚买了一辆自行车,姑娘又要买个耳机子(矿石收音机)。说到这里,王大娘对着一家人又训起话来了:“我常说,日子从容了,也要省细着过。”
初升的日头步步高
按照王大伯的说法,他家的光景像是刚出来的日头,步步高升。1949年,是单干的最后一年,全家总收入是三百七十元;1951年,互助组时期,收入四百零三元;1953年,入了初级社,收入四百九十二元;1956年,高级社时期,收入七百零八元;1958年办起人民公社的第一年,收入七百八十二元。
这些数字表明了这个家庭和整个农村生活,在十年间、五个发展阶段的变化。王大伯讲到这些变化的时候说,土地改革像推倒了压在身上的一座大山,从分了地那天起,他就觉得站起来了。穷人有了地,像鱼儿见了水,拼命的刨种土地。富裕中农施细肥,他就加倍地施粗肥。因为缺牲口和车,人单力薄,他说:“这当儿,心里觉着还是没有底,腰板不硬。”
毛主席给全国农民指出了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互助合作的道路,这正好能治王洛香当时的“症候”。他和六户贫农搞起一个互助组,水帮鱼,鱼帮水,比单干强多了。但是,组里只有个把小牲口,生产上还是有困难。后来,他们这个组和马保山的组合起来,组成了一个十六户的初级社。大伙凑钱买了个大牲口,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喜事。王洛香看到了组织起来力量大,对合作社充满了信心,只要有利于社的事,他就干。社里要搞副业,他带头把轧花车交到社里;为了解决搞副业的资金、原料问题,他又拿出两石麦子和棉花籽、农具。一个冬春,就挣回了两个大牲口,农业生产也提高了。水涨船高,生产发展了,收入增加。这两年,王洛香连修带盖添了六间新砖房。但是,王大伯说:“因为社小,总是增产不快,大家都觉得这么干不尽兴。”到后来,九个村子组织了一个高级社,力量更大了,社里打了机井,买了锅驼机,添了壮牲口,制了新农具,生产愈闹愈红火。去年一闹大跃进,大家感到要想全面发展生产,光靠生产单一的农业社还是不行,于是就办起了人民公社来。
说到公社,王大伯特别兴奋。他说:“现在,有了公社,锅驼机也嫌落后了,我们已经用电力抽水浇地了。”
原来,这个公社已经办起一个火力发电厂,一排排新竖的电线杆子伸向远方,一座座水泵房里传出了马达的声音,井台上不见牲口不见人,渠道里的水就哗哗地流向田间。公社还有了拖拉机站。土地经过了平整、划方和深翻,产量就来了个大跃进。王大伯的姑娘小缺,就是在这大跃进的形势下,跑出学校,到公社发电厂去工作的。仅仅一年多,这个十八岁的农村姑娘,就已经熟练地掌握了操纵、检修发电机、检修线路等技术。
种地、灌溉,由人力、畜力到使用拖拉机和电力;平均每亩产量由1949年的二百斤、1951年的二百五十斤、1953年的三百四十斤、1956年的三百九十一斤,直到去年的五百四十五斤。
“说来说去,没有共产党,没有毛主席,也就没有今天的好日子。”王大伯攥着拳头说:“坚决跟着共产党和毛主席走,不会错。”他和其他农民一样,得到了这样一条最根本的结论。
热爱集体人人向上
王大伯的话,也说明了这一家人为什么干劲特别大,热爱集体的心思特别强。干起活来,王洛香是不吃不觉饿,不睡不觉困。对于公社的大小事情,许多社员说他格外好操心。今年麦收的一个午夜,一场暴雨袭来,他绕街呼唤社员们到麦场去护垛。盖麦垛没有席子,他赶忙跑回家去,把炕席揭了来。儿子江水从父亲那里学习了舍己为公的品德,无论工作、劳动,哪里有困难,就到那里去。最近因为大雨,村南孟良河告急,他不避危险地跳到急流里,坚持堵口工作,……。
这个家庭的每个人,都想对社里的增产有所贡献。他们不光积极劳动,还积极学习,钻研农业科学技术。去年,就发生过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江水和几个小伙子搞了三亩甘薯高产试验田。他的媳妇俊琢知道了,也约了几个青年妇女搞了三亩试验田。不宣而战,暗地里比赛。女青年们看男青年们怎么作,她们就怎么作。结果,江水他们的试验田每亩产了两万多斤,俊琢她们的试验田每亩只收了一万七千多斤。她很纳闷,问过了江水,才知道他们是按照甘薯生长期的不同,加施氮、磷、钾等不同性质的肥料。而她们施的肥虽多,但是不合科学。江水告诉她:“要想高产,得学点科学知识。”现在,她也常常看些农业技术的小册子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