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9月4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战鼓鼕鼕 陈涛
窗外锣鼓喧天,由远而近。这鼓声节奏和谐,充满欢乐,激人心弦;这鼓声一阵紧似一阵,好比嘹亮的军号,一声声催人上阵。从鼓声里可以听出人们的自豪和决心,可以感觉得到人们的脉搏在飞快地跳动。伸头窗外一望,一大群人正高举着标语和图表,扭着秧歌步子走来,人人脸上都焕发着光彩,嘴角挂着微笑。行人止步了,他们的心也随着鼕鼕的鼓声而频频跳动。
这就是中共八届八中全会公报和决议公布那天北京街头出现的动人景象。
鼓声不仅在北京响着,它在全国各地,工厂、农村、机关、部队,在每一个角落响着。这鼓声,我们在广播里听到,在报纸上读到。千百面战鼓的声音,千百万人的欢乐和决心,织成了金碧辉煌的四个大字:欣欣向荣。——这是形容目前我们国家面貌最恰当不过的四个大字。
欣欣向荣!情况正是这样。就在不久以前,当公报和决议还没有发布以前,我们就从报纸上读到了那么多激动人心的消息:在灾区,千百万人民在烈日下,挥汗苦战,与旱魔搏斗,大家的口号是:人定胜天!战胜旱魔,夺取丰收。而在那没有天灾的地方,人们更是精神百倍,磨拳擦掌,为争取更大的丰收而奋斗。在工厂里,在矿山里,夺钢夺煤的大战正在热烈展开,英雄们一个个都在各显神通,大展奇才。……这一股股的热劲啊,这种勇往直前的高贵的气质啊,真使人感动万分,钦佩不已!人,就是力量!我们有这么多的人,而这又是一些怎样的人啊!一个个生龙活虎,干劲十足!
在党发出了战斗的号召以后,千百万双手高高地举了起来,拥护党的号召,千百面战鼓鼕鼕地响了起来,响应党的号召。我的心啊随着鼓声飞到了远方,我仿佛看见一支支的风镐高举,一炉炉的钢花飞溅,一股股的河水滚上了高山。……
鼓声鼕鼕响着,在昂扬的鼓声里,右倾机会主义分子们显得多么渺小,多么卑鄙!他们口口声声污蔑我们的大跃进是“小资产阶级的狂热性”,是的,我们是“热”的,可是这是社会主义的热,是工人阶级的热。我们热烈地响应党的号召,热烈地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战不懈;而他们自己,对人民的事业,却是冷冰冰的。
我们的国家大踏步地前进了,我们大跃进取得的成就使朋友欢呼,使敌人丧胆。而这些右倾机会主义分子们,却不和人民站在一起,和党站在一起,为全民奋战所取得的伟大成绩同欢乐,同歌唱,他们站在人民之上,指手画脚,专门找寻缺点并扩而大之,闭着眼睛,假装没看见这些小的和局部的缺点我们早已纠正或正在纠正之中。他们附和国内外敌人的污蔑,向党和人民射来一支支的毒箭,企图抹煞成绩,阻止我们继续跃进。结果呢,只是螳臂当车而已!
跃进的战鼓在敲着,它将越敲越响,在鼓声里,六亿五千万人民在迈步前进!


第8版()
专栏:

巨人的步伐
蔡天心
静静的夜,
劳动了一天的社员们,
围坐在扩音机旁边,
静静地听着:
庐山会议公报。
多响亮的声音呵!
它向全中国全世界庄严宣告:
1958年全民大跃进辉煌成果;
和六亿人民摆脱“一穷二白”的壮志雄心。
听完公报,
扩音机旁突然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灯光映照:
人们脸上洋溢着激情和欢笑,
“好啊!”
一个小伙子兴奋的大叫,
“我就说,
早该狠狠回击这些挑鼻子捏眼的家伙了!”
走开!
你们这些软骨头
——右倾保守分子,
别在我们旁边指手画脚,
说什么,
“这也不是那也不行”吧!
为什么?
你们总是向人民雄伟的事业吐唾沫,
像散布细菌似的散布失败主义空气!
难道我们不应该艰苦奋斗建设自己的生活;
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
难道我们能让时间白白地溜掉;
让帝国主义再来横行霸道?
我们六亿人民曾经在党的领导下缔造了国家;
我们就一定能用六亿双手创造美好的幸福生活!
看,人民公社,
青春磅礴;
巍然屹立,
击退了洪水和旱灾的侵袭,
发出灿烂的光辉,
粉碎帝国主义恶毒污蔑和破坏。
中国迈着巨人的步伐,
坚定不移地从胜利走向胜利!


第8版()
专栏:

时间呀,前进!
海稜
钢水在奔流,
机器在吼鸣,
拖拉机在田里歌唱,
森林里传来伐木的斧锯声,
江上的船队来往穿梭不停,
时代的列车在飞奔,
晨钟在有节奏地滴答摆动,
时间呀,在前进!
从黑龙江到海南岛,
从昆仑山到东海之滨,
到处红旗飘飘,
到处热气腾腾,
江山如画,英雄如云,
人们在做着惊天动地的事业,
各条战线传来一个接连一个的喜讯,
昨天的荒野今天出现工厂新村,
城市和乡村手携手儿并进。
在这里一切都显得富有生命,
铁树开花献礼,
顽石点头成金,
人民发挥着无穷的力量和智慧,
人们在改变着一切,
改变着自己的灵魂。
好像欢乐的交响曲在演奏,
六亿人民一个方向一条心。
好像一部大发动机运转不停,
每个人都是少不了的螺丝钉。
昨天我们攀登上峻岭,
正如我们打了胜仗谁个不欢欣?
然而未来的路程还遥远,
决不能有半点儿懈怠和骄矜。
党在召唤着我们,
举起开天辟地的英雄宝剑,
越过高山,越过大河,
用幸福的钥匙去打开天门!
战鼓在震天价响,
东方的天空放出万道光芒,
祖国在高歌猛进,
迎接丰收的季节!
迎接伟大的十月!
时间是无价之宝,分秒必争,
长江后浪推前浪,东流滚滚,
时间呀,在前进!


第8版()
专栏:

荒滩玉露
苏方
我们漫步在徐州七里沟果园的一条小土路上。这条笔直的小路全部被葡萄架复盖着,宛如一道绿色的长廊。外面,正午的太阳灼得人皮肤发痛;里面却是清凉清凉的。透过阔大的叶片飘洒进来的一丝丝阳光,变得白洋洋的,完全失去威力了。成串的珍珠般的葡萄粒在我们头上悬挂着。带有卷须的嫩枝像调皮的孩子的小手,不时攀住我们的头发,牵住我们的衣角。我们不得不小心地闪躲着。主人那样精心地培育它们,我们又怎能损伤它们呢!
转过葡萄廊,便进入苹果树、桃树丛中了。果树一行行地排列着。行间的空地上,种上了低矮的豆类作物。黄色的土地被掩盖得几乎看不见了。放眼望去,是一片无边无际的绿色的海洋。暖洋洋的南风吹过,送来了瓜果浓郁的芳香。绿色的海洋掀起了波浪,隐藏在浓荫中的累累成球的果实,便露出了它们粉白的、淡黄的或者微红的嫩脸,羞怯地向我们瞥视、微笑。
多么美妙的图画,多么丰盛的景象!置身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你一定难以想像出过去这儿的贫瘠荒凉的面貌。那么,请听听果园负责人的介绍吧!
这儿是黄河改道后遗留下来的一片沙荒地。这样的沙荒地江苏、河南、山东、安徽几省都有。长期以来,这种土地被荒废着,寸草不生。可是,在今天,热爱祖国每一寸土的人们怎么能看着它废置不用,怎么能不千方百计地利用它来为祖国增加财富?于是,在1952年,徐州市的人民作出了大胆的决定,要在自己境内这片沙荒滩上建立果园,种植苹果、梨、桃等果树。
沙荒滩上建果园,这是个新的课题;果园里要种上苹果树,这同样是个新的课题。一般人都以为:苹果是北方的落叶果木,在徐州这气候相当炎热的地方不宜于栽种。过去,整个徐州市只有一个私人小花园里长着几株细条条的苹果树,偶尔结出几个小疙瘩苹果,嚼起来也像棉花一样软泡泡的淡而无味;可是因为苹果的栽培价值高,现在人们却要在果园里大量种植了。
人们干起来了!
第一步工作是平地。大风把沙土一堆一堆地卷起,有的地方形成了丘陵,有的地方出现了洼地。要建果园,先得把沙丘削平,洼地填满,而且土质特别坏的地方,还需要从附近地里抬土来揉合进去。工人们嗬唷嗬唷地抬着沙土奔走着。为了多抬一些,他们把两根扛子并成一根用。狂风呼喇喇地刮着。工人们赤着脚在沙地上工作,而脱在身边的鞋子,一转眼就失踪了。那儿去了?原来被风刮起的黄沙掩埋起来了。捉弄人的风沙不但藏起他们的鞋,还向他们的身体袭击,堵住了他们的鼻孔,迷住了他们的眼;吃饭的时候,嘴里嚼起来咔嚓咔嚓的响,原来沙子也钻了进去……人们挺着胸脯,无畏地跟大自然搏斗着。好容易平整了土地,好容易种下了梨桃,好容易种下了第一批苹果苗!树苗啊,人们耐心地给你浇水施肥,你快快长大吧;可是,那最使人关心的苹果苗却无声地枯萎了!失败了,没有灰心。人们探索着为什么苹果苗不能成活,终于找出了许多原因,譬如,这批果苗是从远地运来的,包装不好,根须掉了,缺少水分;譬如对土壤的性质不够了解,在不适合种苹果的地方种上了苹果苗……接受了失败的教训,人们又种下了第二批苹果苗。幼苗像健壮的婴儿一样成长着。春天来了,开花了。淡白的梨花,粉色的苹果花,娇红的桃花,一球球,一簇簇,在阳光的照耀下闪射着耀眼的光芒;秋天来了,结果了,肥嫩的果子喷吐出醉人的芳香。人们兴奋地异口同声地嚷出:“成功了!成功了!”
人们多么珍惜自己用双手栽培起来的果实,多么心爱自己用双手建立起来的果园啊!果子成熟的季节,工人都把床搬到林子里,夜间便在那里睡觉,为了便于看守、照扶自己的小宝贝:香蕉、苹果、巴梨、玉露桃……一个叫张恒君的工人,成天在林子里游转,哪棵树上结了多少果子,他心里都有数。丢失了一个果子,他就像丢失了一颗夜明珠一样心疼。
漫步果林,处处感到新鲜有趣。你看到过桃子穿衣裳么?一个个小果儿都被薄薄的纸袋套了起来。这是为了防止食心虫,怕它从外面钻到桃子心里去偷吃果子。为什么那些树上系着红色的飘带?原来那是才喷过杀虫药水的果树,为了便于检查虫子死亡的情况,特地给它做了标记。经过苗圃的时候,茁壮的苹果苗在微风中摇摆着向我们点头。它的稚嫩的叶片像翡翠一样莹泽美丽。苹果苗一般要过三年才能出圃。七里沟果园的苹果苗却已提前为两年出圃,现在又在试验提前到一年出圃。这批提早嫁接的苹果苗长得很快,现在已经有十八厘米高了。果园负责人一面指点我们看这看那,一面谦逊而又自豪地对我们说:“我们没有经验,只是一面摸索,一面创造,总之要千方百计为国家增产。”
太阳偏西时,我们坐在瓜田旁边憩息。果园主人捧来西瓜、甜瓜招待我们。我们一面啜饮着西瓜的蜜汁,一面闲谈着。果园负责人告诉我们,七里沟果园的建成,证明黄河故道的沙荒地是可以利用的。现在安徽、河南和山东也已经着手在这废弃不用的地上建立果园了。将来黄河故道上会出现几千里长的果林带。谛听着他的话,我们眼前好像出现了一道果树筑成的绿色的围墙,它绵亘着,绵亘着,一直伸到天边……我们不禁振奋得高声欢笑起来。枝头蝉鸣鸟叫,它们似乎也在为美好的未来唱着赞歌哩。


第8版()
专栏:

颂歌
〔波兰〕尤·斯洛伐茨基
圣母呀!圣处女呀!
上帝的母亲,倾听我们歌唱吧,——
这是我们祖先的歌声。
自由的光芒正在辉煌照耀,
自由的钟声已经响彻四方,
自由的树木正在坚固成长。
圣母呀!
让自由的人民的歌声,
高飞到云霄中的上帝的宝座旁。
骑士们,高声歌唱吧,
好让自由的歌声,
一直传到莫斯科的城墙!
我要用自由的颂歌,
把?瓦河上的坚冰摧毁。
?在那儿有许多人,
他们也有着崇高的灵魂。
?黑夜来到了……
一只双头的老鹰?
沉睡在皇宫的屋脊上。
它的利爪里紧握着的是沉
重的锁链。
倾听吧!警钟已经敲响,
警钟已经敲响,这只该诅咒的老鹰
在教堂屋顶的十字架上面翱翔。
看起来,它再没有勇气
注视着为自由而斗争的人民,
它被自由的光辉照耀得头晕目眩,
它想寻找掩蔽的阴影……于是就在夜色朦胧中飞向北方。
哦,可耻呀!可耻呀,立陶宛人民,
假如在格德明的古城中,?
树梢要让这只老鹰栖息隐藏……
人民将永远不会宽恕这样的罪恶,
在那儿直到如今,
还对被鲜血染红了的皇冠致敬。?
你们在外国人的面前卑躬屈膝,
但我们却相信自己的力量;
我们要生活在自己的国土上,
我们也要在自己的坟墓里长眠。
弟兄们,拿起武器来!
我们准备好啦!
人民复兴的日子已经来临,
正像新的凤凰从灰烬中重新再生,
人民已从压迫的深渊中抬起头来。
上帝呀,开开恩吧!
让我们的威严的颂歌唱得更外响亮!
圣母呀!圣处女呀!
上帝的母亲,倾听我们歌唱吧,——
这是我们祖先的歌声。
自由的光芒正在辉煌照耀,
自由的钟声已经响彻四方,
在愤怒的激战中血流成河。
圣母呀!
让自由的人民的歌声高飞到云霄中的上帝的宝座旁。
(戈宝权译)
??瓦河在彼得堡,此处系指沙皇俄国的专制统治。
?可能系指1825年在彼得堡起义的十二月党人而言。
?双头鹰是俄罗斯帝国的国徽。
?格德明古城系指立陶宛的首都维尔诺。
?1831年春天,立陶宛在华沙起义的影响之下也爆发了反对沙皇俄国统治的革命起义。


第8版()
专栏:

纪念波兰大诗人斯洛伐茨基150年诞辰
今年的9月4日,是波兰十九世纪前半叶的伟大诗人尤利乌斯·斯洛伐茨基诞生的一百五十周年,同时今年的4月3日,又是他逝世的一百一十周年,因此波兰就将今年确定为“斯洛伐茨基年”,通过各种活动来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
尤利乌斯·斯洛伐茨基和他同时代的伟大诗人亚当·密茨凯维支一样,是波兰文学史上最为辉煌的名字:他们都用自己的充满革命激情的诗歌,来为波兰人民的民族独立和解放而斗争;他们同时又都是波兰的革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斯洛伐茨基是1830年12月华沙革命起义的参加者,当时他曾用“自由颂”和“颂歌”等诗,激励波兰人民起来参加斗争。1830年华沙起义失败后,他就侨居到国外去。当1848年波兹南人民的起义爆发时,他不顾重病决然返国,投入战斗,这时他又写成了“波兹南人万岁!”的战斗诗歌。但是这次起义不久也遭到失败,他不得不重返巴黎,第二年就死在当地。他的灵柩直到1927年方迁回波兰,现在他和亚当·密茨凯维支都一同长眠在克拉科夫城瓦维尔宫的地下墓室里。尤利乌斯·斯洛伐茨基的一生虽然是短促的,但他却留给我们不少的作品,其中有短诗、长诗、剧本和书信多篇。对于我们中国的读者们,他的名字也不是生疏的。鲁迅先生远在1907年发表的“摩罗诗力说”一文中,就提到他的名字,并评介过他的作品。当今年诗人诞辰一百五十周年纪念时,中国波兰友好协会、中国作家协会和北京图书馆在昨晚联合举行了纪念会,会上由戈宝权作了“斯洛伐茨基的生平及其创作”的报告;北京图书馆举办了诗人的生平图片及其作品的展览会,此外,“世界文学”上发表了他的诗歌作品,人民文学出版社还将出版他的选集。我们现在特将诗人的代表作品“颂歌”发表于此,以示纪念。
——编 者


第8版()
专栏:

炉前的战斗
王盛烈 周秀青等集体创作
〔东北三省美术展览会作品〕


第8版()
专栏:

造船厂工地 颜文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