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9月3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人民公社是集体经济共同跃进的组织者
苍梧县二十七个队赶上先进
缺粮队变成了余粮队 超支户变成了自给户
本报南宁2日电 人民公社成立才一年,广西苍梧县的二十七个经济比较落后的生产大队,由于生产力得到了迅速发展,改变了贫困落后面貌,赶上当地富队的生产水平。这一事实,充分显示了人民公社在组织生产方面,比之过去的合作社更加有力,更加优越。
这些落后队,有的是江心小岛,人多地少;有的处于河边洼地,经常不涝则旱;有的位于高山云巅,土壤瘦薄;有的藏在高山峻岭之间,阳光不足。这些地方,解放以来,特别是在农业合作化以来,生产情况逐年都有发展。但是,由于农业社组织规模小,生产发展和生活改善的速度还是比较慢。
在人民公社成立后的短短一年间,情况却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今年早稻有六个大队比去年同期增产了四成到五成以上,八个大队增产了两成到三成,其余的十三个大队也增产一成以上。它们都由缺粮队变成了余粮队,除了留下口粮、种子、饲料外,都完成和超额完成了夏季公粮的征购任务。这些队的多种经营也有很大发展,社员的经济收入激增。人和公社麒麟大队今年上半年的副业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2.6%,平均每个劳动力分得五十一元。新地公社四落大队发展的更快,今年上半年工业和副业总收入一万七千二百元,比去年同期增长十六倍。夏收分配最多的户收入达一百一十元之多。这个大队的社员共有一千六百八十元的存款。苍梧县这二十七个大队在过去高级社时的超支户,现在绝大部分已变成了自给户,部分队约有30%的户有了存款。由于越来越多的落后队赶上了先进队的生产生活水平,各公社出现了经济趋于平衡发展的新局面。这一新局面为将来由小集体所有制过渡到大集体所有制,打下了经济基础。
在落后队赶先进队的过程中,充分显示了人民公社在组织和领导大规模生产上的优越性。首先是各人民公社都经营了一批工业和副业。这一部分财富是公社扶助落后队发展生产的主要经济力量。例如夏郢公社,根据当地的生产条件和特点,经营的工业和副业有制造船钉、捞鱼苗、养鱼、建造木船、制造农具、开矿、生产木材等。这些生产,到现在已经收入四十二万多元。其中一部分作为无息贷款,借给落后队,帮助他们发展生产。由于公社经济的大发展,这个公社还另有一笔扶助落后队的专款,无偿的为落后队添置生产资料,支持发展多种经营。有七个落后的大队,平均每队得到价值一千多元的种子、甘蔗苗、果树苗、鱼苗及其他生产资料的援助。另外,公社今年养了几十万尾鱼,准备年底组织几个落后队去打一部分,使他们增加收入。这个公社有六个落后队位于抚河边的洼地,经常遭受水灾。它们在公社的帮助下,修建了两个防水闸、八个水库水塘,可保证一千多亩田免受干旱和水淹。
其次在公社的统一领导下,各兄弟大队发挥了共产主义风格,积极从各方面支援落后队。人和公社泗洲大队,是西江上的一个小岛。人多地少,平均每人只有五分地。以前不仅水稻种的少,其他生产也没有发展。经常有一部分群众流散到城市,在家的也得靠国家贷款帮助。公社化以后,公社党委加强了对这个大队的领导,派去干部帮助泗洲大队因地制宜地全面规划发展生产。同时,在等价交换的原则下,寺冲、正阳等大队派出了各种技术干部,长住泗洲大队,传授养鱼、养蚕、养猪、种植蔬菜、种甘蔗等技术。各大队还调配了足够的从事这些生产的工具和耕牛给泗洲大队。在各个兄弟大队支援下,泗洲大队开展了多种经营,产量也显著提高。甘蔗由亩产四千二百斤上升到一万零八百多斤;母猪由二十二头发展到一百三十二头,存栏猪达一千零三十多头。从公社成立到现在,总共收入二十多万元。夏收分配后,全大队结余二万多元,作为公共积累,扩大再生产。
公社加强对落后队的政治思想领导,不断提高社员的思想觉悟,促使这些大队发奋图强,自力更生,也是改变面貌的重要原因。
自去年大跃进以来,在公社强有力的领导下,各个落后队普遍开展“落后是不是天生注定的?”“怎样发扬有利条件,改变落后面貌”的全民性大辩论。通过辩论,打破了妄自菲薄和“地区落后论”的右倾保守思想,树立了“事在人为,人定胜天”的思想,并经常开展检查评比和劳动竞赛。因此,广大社员的劳动积极性空前高涨。例如长发公社武岭大队,原来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田经常受旱,产量很低。为了改造低产田,他们劈山引水,修了一条二十五里长的水渠,使七百多亩旱田得到了充足的水源,获得了大增产。


第3版()
专栏:

浙江妇女干劲高
积肥抗旱闹增产
浙江省农村妇女纷纷以争取秋季农业增产的实际行动,响应党的八届八中全会的战斗号召。
吴兴县二万五千个农村妇女在听了公报和决议的广播以后,当天晚上立即投入积肥和抗旱活动。这个县南浔公社西林生产队五十九个妇女,组织了五个积肥突击队,在短短几天内就捞了二万九千七百担水草。安吉县也有一万九千五百多妇女投入积肥运动。平湖县乍浦公社新建生产队胡福英妇女试验小组的女社员,从自己家里挑出畜粪为晚稻追施第四次肥料;并向全大队女社员提出倡议:把占20%的三类苗包下来,迅速使之变为一类苗。桐庐县妇女共组织了四千四百三十四个积肥专业队,这几天平均每天有二万九千个妇女参加积肥。
诸暨、余姚、上虞、象山等县也有三十五万妇女投入积肥运动,加强田间管理,保证搞好妇女试验高产畈。金华专区一万多亩妇女试验田,目前已经普遍耘过了第三遍。黄岩县海门公社著名的“七仙女”,提出了“夜里抗旱,白天治虫、积肥、力争超产丰收”的战斗口号,这几天她们正在棉花试验田里施第五遍肥,除第三次虫。
舟山县渔区广大妇女,成立了一千五百二十个小组学习公报和决议。她们提出,争取提前两个月完成自己所担负的全县十二万张各种鱼网的生产任务。她们还积极参加农业生产,仅8月28日这一天,就有一万五千名妇女投入积肥,共积肥四十万担。


第3版()
专栏:

把超产运动推向新高潮
苏州专区各公社纷纷修订生产指标
党的八中全会的公报和决议是一个巨大的力量,把江苏省苏州专区正在开展的热火朝天的超包产运动,推向新的高峰。
各人民公社和生产队纷纷提出了超包产的指标和实现指标的具体措施,决心与旱虫病害斗争到底,夺取秋熟更大丰收。昆山茜墩公社经过干部群众的充分讨论,在“人人出力超包产,个个出汗增三成”的口号下,水稻包产指标由六百五十斤提高到七百五十斤,再增产一成半。他们准备在全社内立即开展一个保穗保粒的群众运动,狠抓中晚稻的后期管理,坚决做到抗旱抗到底,块块保丰收。吴县金山公社和平大队的社员们一面学习中央的公报和决议,一面立即抽出三百个劳力,扎营灵岩山下,日夜轮班重点抗旱灌溉二百亩高田。太仓县归庄公社的社员们,在27日一天内组织了二千三百多人突击除螟卵。
全区许多地方还订出了节约用粮、多卖余粮支援国家的计划。吴县车坊公社十九大队八小队,在公报和决议的鼓舞下,27日完成了八万斤早稻出售任务,并且超额出售了六千斤陈粮。


第3版()
专栏:

保证生产八亿斤粮食五十万担皮棉
新疆建设兵团战士壮志高过天山
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响应党的八届八中全会的号召,保证今年生产八亿斤粮食和五十万担皮棉;并完成播种小麦二百万亩,开荒造田二百六十一万亩等的任务。生产建设兵团今年上半年在农业、畜牧业、工业等各个方面,和去年同期比较都有很大的发展。
为了争取更大的丰收,农业生产战线上的部队,在夏收工作结束
后,就集中兵力,加强秋田管理,力争今年棉粮丰收。同时,又抽调一批人力进行冬麦播种准备工作。现在,播种的准备工作接近完成,9月初,天山以北的一部分农场将开始播种。为了准备牲畜过冬的饲料,各农场还开展了贮料工作。


第3版()
专栏:

新动力 本报记者 古平
8月27日晚上,太湖东岸光福公社的广场上,灯光通明,红旗在晚风中习习飘动。二千多个社员代表,从山坞里的水车上,从蚕室里,从他们各自的劳动岗位上,敲锣打鼓集中到这里,兴高采烈地讨论党的八届八中全会的公报和决议。
这天早晨,人们从广播里知道了公报和决议的内容。大家奔走相告,传送着这个战斗的号召。
公社党委书记翁宗民在大会上正式传达公报和决议的内容,热烈的掌声在全场滚动。他总结了光福公社1958年的大跃进和今年上半年继续跃进的成绩。今年全社一万四千亩麦子单产比1958年增长50%;春茧增长30%;花果总产量增长17%。翁宗民接着说,第二个五年计划要提前完成,我们就要继续跃进。他分析了客观条件和群众的干劲,提出了一个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增产节约的详细计划。这个计划总的目标是每亩水稻超产五十斤粮,每张秋蚕超产十斤茧,每户再增加收入五元九角。节约方面,公社计划把二百九十五部水车整修好投入抗旱,可以代替三十部抽水机的工作。这不但能节约燃料费二万四千多元,还能解决当前机器供不应求的困难。这个增产节约计划得到了社员们的热烈响应。会场上沸腾起来了,人人欢呼,个个献计。
全公社、也是全吴县的标兵大队——香雪大队的支部书记许润庚,带着全队一千多社员的心意第一个登台发言。香雪大队在中午接到报纸后,已经利用休息时间召开了社员大会,详细讨论了大队的增产节约计划。这个大队原来的包产指标水稻单产是八百九十斤,社员大会决定修订为一千零五十斤。许润庚在大会上响亮地说:“响应党的号召,我们要走在最前面。”
接着抽水机站、农业机械厂及供销社等单位的代表也都围绕当前抗旱保丰收的斗争,提出了本单位的增产节约计划。来不及发言的许多大队和生产队写了决心书送到台上。
夜深了,社员代表们举着红旗,满怀大干一场的激情,回到各自的劳动岗位上,夜以继日地干起来了。28日,抗旱大军的人数比前几天增加了一倍。近两千人分布在环山而上的水车群上,他们打着高亢的车水号子,敲起欢快的锣鼓,把太湖之水引上山田。另外两千人在忙着给秋苗抗旱。有的用凉水泼浇蚕室的屋顶和四围墙壁,降低蚕室温度。人们的冲天干劲如今又增加了新的动力。


第3版()
专栏:

凤阳新歌
亲爱的读者,你还回忆得起那有名的“凤阳花鼓”吗?“大户人家买田地,小户人家卖儿郎,我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这是安徽凤阳县人民对旧时代悲惨生活的控诉。
解放以后,在共产党领导下,特别是1958年大跃进和实现人民公社化以后,凤阳有了翻天复地的变化。这里向大家介绍的是凤阳县小溪河公社燃灯大队几个生产小队的情况。新华社记者 张文礼摄
为了根绝灾害,争取更大丰收,燃灯大队群众继续兴修水利。凤阳人民到处流浪卖唱的日子永远结束了。姑娘们正在排练新的“凤阳花鼓”,新唱词是“卖余粮”。
水库生产队社员欧老奶奶,解放前携儿带女到处流浪,如今伴着儿孙欢度晚年。
今年,燃灯生产大队建立了养鸭场,养了一千多只北京鸭。
在过去十年九荒的土地上,今年夏季粮食平均亩产量比解放前1948年增长将近三倍。凤阳人民不仅做到了粮食自给,而且还出售余粮给国家。这是街西生产队社员准备把小麦送到粮站去。


第3版()
专栏:短评

变得快的原因在哪里?
广西苍梧县有二十七个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生产落后的大队,在公社成立后的短短一年间,就赶上了先进队,使各公社各个大队之间出现了以先进为标兵的平衡发展、共同跃进的新局面。
为什么这些队能够这样快地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呢?原因有三个:一是公社加强了对落后队的领导,用属于全公社所有的公共经济对落后队进行了经济上的援助;二是各个兄弟大队发扬了共产主义风格,积极从各方面支援了落后队;三是公社对落后队加强了政治思想教育,不断提高了社员觉悟,使这些队的社员树立了发奋图强、自力更生的决心和信心。
原因虽然有三个或者更多,但是“千条细流归大海”,归根结底还是离不了公社。没有组织规模大、活动范围广的公社这个大集体,任何生产队(原来的农业社)都不可能有这样强大的公有经济力量。没有公社,小集体的经济基础没有改变,人们的集体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风格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强这样高。过去,在合作社时期,虽然也有过互相间的支援和协作,但是,无论就支援协作的范围和程度说,都远赶不上公社成立以后的情况。
发奋图强、自力更生,对于落后队贫困落后面貌的改变,当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俗话说,人不怕穷只怕气短。气短,就会安于穷困,就会畏畏缩缩,丧失改变穷困面貌的决心和勇气。相反,人穷志不穷,人穷志气高,就可以使人不致为眼前的穷困所吓倒,就可以激励自己发奋图强、自力更生,用自己最大的努力,鼓起最大的勇气,为改变自己的穷困面貌而斗争。但是,“自力”毕竟有限。有了“群力”的帮助,“自力”才能更多更好地发挥出来。比较大的事情,一个队的力量办不了,这力量就只好闲置着;有了公社的大力支援,这个队的力量就可以充分施展。有些事情,只靠一个队的“自力”也能办,可是办起来要慢得多;有了公社的大力支援,就可以办得更快。当然,光靠别人帮助,自己不力争上游,那也是不行的。只有一方面自己发奋图强、自力更生,一方面加上公社和兄弟队的援助,落后队才能在短短的时间内由穷变富,赶上先进。
希望所有的落后队都能像苍梧这二十七个大队一样,发奋图强、自力更生。也希望所有的公社都能像苍梧县各个公社一样,充分发挥公社的优越性,从各方面加强落后队,帮助落后队,使落后队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赶上先进。


第3版()
专栏:

发奋图强 自力更生
记凰村大队由落后变先进
党委书记到落后队落户
今年春节的大年初三,节日的气氛还笼罩着广东乐昌县桂头公社,党委书记温则湘便到凰村大队落户去了。
凰村,从土地改革以来就以落后出了名。1956年合作化以来,虽然也是一年比一年增产,但是增产的幅度不大,单位面积产量几年来才增加了二十四斤,远远落在其他合作社的后面。
公社化后的第一个春天,桂头公社党委会就决定要改变凰村大队的落后面貌。解放前曾经在凰村给地主当过长工的温则湘,积极请求回到凰村大队去,决心和群众一道改变凰村的落后面貌。党委会考虑到他是凰村土生土长的干部,决心又大,便同意了他的请求,让他到凰村大队兼任党总支书记。
温则湘虽然深知凰村的落后状况,但是落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他还摸不准。
温则湘挨户访问,这里谈谈,那里聊聊,和不少群众谈了心。他感到大家都有着一股改变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群众说:“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炉香,谁个甘当落后啊!”,“人有面,树有皮,今年凰村再不能把尾了。”到底能不能够改变落后面貌呢?社员侯河养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说:“讲起来,我们是不应该落后的。论条件,凰村水源比较充足,肥源丰富,土质也不算太差;讲耕作,凰村人耕田是有考究的,过去大企岭的人都说,我们耘田连脚迹也看不到。”但是,为什么老是落后呢?侯河养说:“我们田多劳动力少,每人耕有十亩田,而且土地大部分离村很远,动不动就要走七、八里甚至十来里路。一日吃三餐,来回走路耽误了多少工夫啊!凰村工作落后,产量低,就是给这些远田、落后田累着。”
温则湘把群众的意见反映到党总支。总支开会作了研究,认为要改变凰村的落后面貌,必须动员全体干部和群众,发扬苦干、巧干、实干的精神,用田头扎寨的办法征服远田,改造落后田。同时提出了远田变近田、低产变高产、穷队变富队、落后变先进、担杆变车子的“五变”口号。党总支把这些决定交到社员代表大会讨论的时候,大家都高兴极了。群众说:“多少年来肥料都是走倒路:积肥的时候从外面把肥料挑回村里来,施肥的时候又从村里挑到田里去,辛苦的要死。党的主意好,田头扎寨,就地积肥就地施,增产就靠这个办法,要凰村不落后也靠这个办法。”第一小队长陈家彬和社员代表们算了这样一笔账:以全队的田平均离村七里的路程来计算,每人每天只能够送六担肥下田;搬出田头住,可以送肥三十多担,劳动效率提高多少倍呀!另外,社员出工、收工,一天要来回四次,共走三个钟头路,全队六十六个劳动力,一天就花去了二百个无效工时,等于少了二十五个劳动力。如果有一半人到田头扎寨,路程缩短到两三里,那么,劳动效率起码可以提高10%。这一笔账算得大家心都动起来了。侯河养还向大家提出“出工一担粪,回村一担草(垫畜栏的)”,做到走路不空肩、不空手。原来他以前耕远田就是这么做的;他妻子送饭到田头的时候,也这么做。这些意见,都被大家接受了。
沸腾的凰村
社员代表把大会的决定带到群众中去,“五变”激动着凰村人的心,全大队都沸腾起来了。大家挑着锅头、碗筷、行李,赶畜带禽,开往田头。全大队的劳动力,搬到田头扎寨的占了一大半。他们在各个田垌里,扎下十五处寮寨,一百二十多人从备耕起,一直住到禾熟弯腰的时候。
住到田头以后,社员们发扬了艰苦互助的精神。被子不够,大家就互相调剂借用,或者是挤着同被共盖,度过许多春寒之夜。仲夏来临,蚊帐不够,有的社员就躲进夹被套子里去——防蚊又御寒。生活虽然有许多不便,但是大家为着改变落后面貌,都不怕吃苦。
半年的田头鏖战,干部们实现了党总支提出的“共同苦战”的号召,始终和社员们在田头同吃、同住、同劳动,并且在劳动战线上成为突破最高定额的尖兵。备耕积肥的时候,每日割草的定额是九百斤、一千二百斤、一千四百斤三种。但是,从公社下放来当副大队长的宋维强,却总是超过一千四百斤。春耕的时候,温则湘书记听到往常最落后的第四小队反映,没有人突破日插一亩半这个最高定额,他便到这个小队来,向小队长侯丁财提出插秧竞赛的挑战。侯丁财劲头一起来,第二天从清晨五时起便和温则湘较量开了,一直插到傍晚七时,温则湘插了一亩五分五厘田,突破了最高定额,而侯丁财插得更多,达到二亩零二厘。书记和小队长比赛插秧突破定额的消息,传遍田野,鼓舞了社员的干劲。第二天,全小队六十二个劳动力中,超过了日插一亩半定额的就有十八个人。
三次夺得红旗
还没到丰收的时候,干部和群众就早已经分享着共同苦战所获得的胜利愉快了。早造生产期间,公社组织了三次田间评比,流动红旗三次都插在凰村大队里。当红旗第一次插在过去被认为老落后的凰村田头上时,群众兴高采烈的情景是莫可名状的。那天,评得红旗以后,党总支部副书记莫德才到田间去和社员插植中造禾,并且把这个令人兴奋的消息告诉大家。在场的五、六个社员听了,一齐笑起来,都说莫书记会开玩笑,红旗怎么会插到凰村来呢?社员黄贤才说:“凰村不把尾就算第一了,凰村生产哪一年不受批评啊!”莫德才说:“不骗你们,红旗真的扛来了,插在遥前那里!”社员何春福见莫德才说得认真,心动了,放下秧苗跑到高地上去看,远远望见遥前茅寮的田头上,插着一面迎风飘忽的耀眼的红旗!“啊!红旗!快上来看呀!”一招呼,大家都直起腰来奔过去。看过红旗,大家心里都亮堂堂的,插秧越插越起劲。到吃晚饭的时候,大家还不住手。晚上大队开了一个保红旗的誓师大会,党总支部号召社员们不要自满,坚决把红旗保住,并且提出“突击五天,把肥料酿到田里去”的战斗任务。酿肥,是凰村原有的先进施肥经验,办法是把精肥埋到禾科间的泥土中,既节省肥料,又提高肥效。虽然今年密植增加了酿肥工作的一些困难,但是今年酿肥的面积和用肥量都大大增加,全部田酿了第一次肥,第二次酿肥的面积占30%,每亩酿肥量由过去二十担增加到二十八担,使得禾苗整个生长期保持浓绿粗壮,不会中期黄弱和早期倒伏。因为禾苗长得好,所以第二次评比的时候,红旗仍然稳插在凰村。第三次评比是以积集晚造肥为中心内容的,凰村大队在公社党委提出号召的当天,就掀起全民性的积肥高潮,比其他大队搞得快。评比时,各大队每亩积肥三十担左右,而凰村大队却以四十九担的成绩再次夺得红旗。流动红旗不流动,稳固地插在凰村田头,迎风招展。
特大丰收
今年特大丰收啦!在夏收的日子里,金黄的谷子像山一样堆满田头,挤掉了社员睡觉的地方,人们干脆睡在谷堆上。这一造收割的结果:亩产量三百八十六斤,比去年增长46%;总产量五十九万四千零一十斤,比去年增长41%。苦战了半年的凰村,生产获得了特大跃进!
今天的凰村,已经成为各大队的学习榜样。在夏种的日子里,凰村的干部和群众为了实现晚造亩产六百斤、全年亩产一千斤的目标,日夜在田间苦战着。晚造超早造的信念,亩产千斤的信念,已经牢固地掌握了群众,群众爆发出充分自觉的劳动热情。夏种里常常发生这样的事情:干部和群众是一起住在田头寮寨的,晚上干部收工回来,常常不见社员回来睡,原来他们是在开夜工。这样的事情,事前干部是一点也不知道的。又比如,队里定出耕作的规格是一犁两耙一辘轴,但是群众唯恐达不到六百斤的产量,自动再加了两耙一辘轴。这样超额加工的田,大约有70%。质量如此,季节呢?去年在别人支援三千个工的情况下,仍然拖到“立秋”以后十一天才插完秧,而今年不用别地支援,在“立秋”前五天就结束夏种了。
·南方日报记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