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9月18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一批新作品献给伟大节日
作家出版社印行“潮汐集”、“乘风破浪”、“赶车传”等著作
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创业史”、“太平年月”、“颂歌”等作品
本报讯 新中国建国十周年之前,作家出版社将出版一批新书的作品:有郭沫若的新诗集“潮汐集”,是收集作者“新华颂”以后发表的新诗和一部分未发表的新旧体诗。草明的新作长篇“乘风破浪”,以一个钢铁厂为中心,通过整风和大跃进,细致而生动地描写了现代化钢铁企业中宏伟的战斗场面和先进工人的形象。田间的“赶车传”,包括在解放区时期所写的第一部和今年所写的二、三、四部,合为上卷,是写中国农民斗争的规模宏大的长篇叙事诗。刘白羽的“早晨的太阳”,是作者新写的包括“万炮震金门”在内的散文集。高士其的“科学诗”,是作者历年来所写的科学诗的选集。此外,小说方面还有1958年短篇小说选和陆俊超写国民党海员起义的新作中篇“九级风暴”,浩然的短篇集“苹果要熟了”。革命回忆录有杨尚奎的“红色赣粤边”。集体创作有四川新繁县新民人民公社的“绿树成荫”,以及写长江流域水利工程建设的“万里长江”,编写得都比较成功。评论书有王朝闻的新论文集“一以当十”,吴晗的“投枪集”,李希凡的“管见集”,以及亚非作家会议文集“塔什干精神万岁”。“一以当十”是作者“论艺术的技巧”一书的姊妹篇。着重论述生活与艺术的区别及欣赏艺术与反映生活的问题。“投枪集”收集了作者在解放前发表的抨击和揭露国民党黑暗统治的六十多篇评论和杂文。诗歌方面还有西藏民间的长歌“密色协惹”和1958年诗选。以上共十七种,都印有较好的版本。除上述新书外,还将出版一批有插图和精装的重版书。其中长篇小说有赵树理的“灵泉洞”,周立波的“山乡巨变”和杨沫的“青春之歌”;长诗有李季的“五月端阳”和“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革命回忆录有陈昌奉的“跟随毛主席长征”,民间文学有“玉仙园”、“中国民间故事集”和“召树屯”等十七种。
本报讯 中国青年出版社将在国庆节前后出版一批新的文学作品,作为向国庆的献礼。
为广大读者所熟悉的作家柳青同志和杜鹏程同志,将拿出他们的新作:“创业史”和“太平年月”。
柳青的“创业史”是一部描写我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长篇小说,从互助组、初级社一直写到合作化高潮前后的斗争。全书共分三部四卷,小说的第一部约三十万字,将先出版。杜鹏程的“太平年月”是一部描写修建宝成铁路的英雄们,征服巴山蜀水的英雄事迹的长篇小说。此外,还有曾秀苍描写我国第一次大革命时期江西农民运动的长篇小说“太阳从东方升起”,吴源植描写我国云南佧佤山佧佤族生活与斗争的长篇小说“金色的群山”,马云鹏反映东北抗日斗争的中篇小说“夜奔长白山”。
短篇方面,除杜鹏程的短篇小说“华山的散文集”外,还有柯岗的“这是发生在北京”和王以平的“山谷风雨”。此外,由北大荒文艺编辑部编辑的,以反映北大荒生活面貌与建设生活的选集“荒野里响起号角声”,和昆明军区宣传部编辑的反映云南边疆地区敌我斗争的选集“云岭战歌”。
诗集方面,有贾芝主编的各族人民歌颂党、歌颂毛主席的民歌集“颂歌”;有诗刊编辑的由各族作家和诗人歌颂祖国、歌颂党、歌颂伟大十年的诗集“祖国颂”。在长篇叙事诗方面有马肖肖的“石牌坊的传说”,顾工的“火光中的歌”和梁上泉的“红云崖”,有傣族著名的民间故事诗“葫芦信”。这些诗集都附有插图,其中尤以“葫芦信”的彩色插图,最为引人喜爱。
又讯 在庆祝伟大的建国十周年的时候,中国青年出版社还将出版“开国十年文学创作选”,其中包括小说选、散文特写选、诗选、曲艺选)、剧本选五种,都将分册出版。目前各选集的编选工作基本完成,各集的主编人正在作序,选集都将在10月间和读者见面。(附图片)
民间故事诗“葫芦信”中的一幅插图


第8版()
专栏:百花齐放迎国庆

各路文艺大军将向国庆献百花
全国著名艺术团体从21日开始在京演出成百优秀节目
本报讯 为欢庆建国十周年,从21日开始,将有一百多个不同风格的艺术节目,在首都舞台争芳斗妍。这是艺术界向建国十周年献出的最好的礼品,是艺术单位经过整风运动和去年大跃进的丰收产物。
将要演出的节目,包括了我国戏剧、音乐、舞蹈、曲艺、杂技、木偶、皮影等方面的优秀作品,其中有许多是歌颂我国气壮山河的大跃进的作品,有反映革命斗争历史的,也有历史题材的传统戏。外国节目中,包括了世界著名剧作家、音乐家的古典的和现代作品。演员中大部分是我国的最优秀演员。
这些,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党的“百花齐放”方针的正确,和文艺界的团结合作。
参加演出的有北京市直属二十四个艺术团体和艺术院校,有外地来京的戏曲剧团,有解放军系统的文工团,有产业系统的工人文工团。
广东粤剧院,上海戏曲学校,四川省青年川剧演出团,上海市越剧院二团,武汉市汉剧团,陕西省戏曲演出团,湖南省湘剧团,河北省河北梆子剧团都云集北京。来自南北各地的著名演员有俞振飞、言慧珠、陈伯华、刘毓中、马师曾、红线女、徐玉兰、王文娟等。将要演出的有粤剧“关汉卿”“搜书院”;昆曲“墙头马上”;川剧“白蛇传”“拉郎配”;越剧“红楼梦”“则天皇帝”“追鱼”;汉剧“二度梅”“穆桂英智破天门阵”;秦腔“游西湖”“三滴血”;湘剧“生死牌”;河北梆子“断桥”“挡马”等。
京剧演出,有十八个整出戏和很多优秀传统折子戏。梅兰芳主演“穆桂英挂帅”,著名演员李少春、李和曾等人,都将和他同台演出。尚小云新排的“双阳公主”,荀慧生加工整理的“荀灌娘”,马连良、谭富英等演出的“赵氏孤儿”,以及中国京剧院和北京京剧团合作排演的“赤壁之战”和“西厢记”,都将陆续演出。程派戏“英台抗婚”也将演出。京剧界后起之秀——在解放后培养出的一批青年演员,将要演出京剧各流派的拿手戏。
北方昆曲剧院,中国评剧院,北京曲艺团,也都要演出优秀剧目,如昆曲“红霞”、评剧“金沙江畔”、“秦香莲”,曲剧“野火春风斗古城”等。
二十五部话剧中,包括我国和世界著名剧作家的作品。像反映大跃进的“降龙伏虎”、“比翼齐飞”,以及“全家福”、“烈火红心”,歌颂革命斗争历史的“东进序曲”、“三八线上”、“二七风暴”、“革命的一家”、“红色风暴”,我国“五四”以来的优秀剧目“雷雨”,历史剧“蔡文姬”,童话剧“马兰花”等。在世界享有盛名的剧作家莎士比亚,奥斯特洛夫斯基,莫里哀,易卜生,哥尔多尼,吉·菲格莱德,包哥廷等人的作品,也都在这时期演出。如:“带枪的人”、“大雷雨”、“第十二夜”、“娜拉”、“一仆二主”、“悭吝人”等。
我国年轻的芭蕾舞演员,将以他们排出的第二部大型芭蕾舞剧“海侠”,参加国庆演出。根据毛主席词“蝶恋花”创作的舞剧“蝶恋花”,讴歌黎族人民英勇斗争的“五朵红云”、神话剧“宝莲灯”等不同题材的作品都将与观众见面。
中央实验歌剧院新排出的歌剧“春雷”、“青年近卫军”和几年来倍受欢迎的歌剧“刘胡兰”“草原之歌”“小二黑结婚”“槐荫记”等也都将参加演出。
新疆、西藏、宁夏和贵州、云南、江西、四川、福建等十三个省、自治区近四百多名演员,将演出的歌舞节目,包括了汉、蒙、藏、维、回、僮、苗、彝、侗、傣、朝鲜、瑶、哈尼、柯尔克孜等各民族的歌舞。演员中,有各民族的优秀演员。歌舞节目中,还有兄弟国家和其他外国舞蹈节目。
几个盛大的音乐会,也是过去少有的。在音乐会上演奏演唱的有我国青年作曲家罗忠熔的“第一交响乐”,著名作曲家马思聪的“山林之歌”,金帆、瞿希贤的“红军根据地大合唱”,林树安等人的“人民公社大合唱”等大型作品。在世界享誉极高的贝多芬“第九交响乐”,柴可夫斯基的钢琴协奏曲,萧斯塔科维奇的“第十一交响乐”,以及著名歌唱家俞宜萱、郭兰英等不同风格的合唱,也将在音乐会中表演。
这次空前规模的文艺演出,将生动地显示党的文艺方针的伟大胜利。党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鼓舞和指导我国文艺工作者大力发掘祖国民族艺术的珍宝和发展多种形式,它鼓励艺术家们进行大胆的赏试、创造,勇往直前。十年来党对祖国艺术花朵的辛勤培植,出现了今天百花齐放的兴旺景况。
国庆期间全国各省市都将演出最好的文艺节目庆祝建国十周年。(附图片)
彩色故事片“青春之歌”中的几个主要演员(从左至右):林道静(谢芳饰,武汉歌剧院青年演员);卢嘉川(康泰饰 上海海燕制片厂演员);林红(秦怡饰,海燕厂著名演员)江华(于洋饰,北京制片厂演员)


第8版()
专栏:

绿树成荫
四川省新繁县新民人民公社社史编写委员会在四川省文联协助下,编成了一部文艺性的社史——“绿树成荫”,作为建国十周年献礼。
这部社史曾经在四川省的文艺刊物上选载过一部分,之后又经过较大的修改、补充,已交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社史共收集了二十六篇文章,约十多万字。它概括地、系统地记述了新民人民公社在党的英明领导下,十年来逐步成长、壮大的光辉历程——从解放,到土改,到成立互助组、合作社,直到转为人民公社;叙述了广大农民在党的领导下,所经历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斗争过程,以及广大农民在社会主义建设大跃进中所表现出来的冲天干劲和英雄气概,以及人民公社的无比优越性。文章大都是新民公社的骨干、先进分子口述的,内容具体、形象,语言朴素、生动,读来亲切感人。
(新华社)


第8版()
专栏:

水银灯下的教育
——“青春之歌”演员谈演出感受
本报记者 周建英
青春,是一支美丽的歌子,为了唱好这支歌,多少觉醒了的青年曾付出了头颅、热血,离开了亲人、挚友!现代的中国儿女,生活里充满了幸福和希望,他们钦佩前辈青年的革命精神,感激前辈青年为创造今天的幸福生活付出的代价。但是,他们不一定熟悉前辈青年的战斗。电影“青春之歌”的演员们用精心的刻划,在银幕上再现了前一代青年的形象和他们的斗争,它教育和鼓励着当代青年们更勇猛地前进,而首先受到教育的却是演员自己。
谢芳认真地向林道静学习
电影把我们带回到二十八年以前。
银幕上,红烛照亮了林道静纯洁的面部,她眨动眼睛在领会着“老师”卢嘉川的启示。这个不久前自恨“苦命”跳海自杀未遂的女青年,正在揭开人生和真理课本的扉页。在卢嘉川等良师益友帮助下,在党的栽培下,几经风霜,这枝柔苗毕竟长成了劲草。随着镜头的转换,林道静眼睛里哀怨、惆怅、空虚的神情消失了;逐渐地闪耀出颖悟、明朗、坚定的光芒。在严峻的革命斗争中,她承受了成败、生死的考验,心越来越红,终于在党旗面前举手宣了誓……。
要刻划出这个知识分子心灵中复杂的斗争和巨大的转折,对演员确是一个艰难的课题,何况饰演林道静的又是一个第一次上银幕的青年人。
好不容易,才找到饰演林道静的谢芳。我们相逢在摄影棚内一所陈设得富丽的“客厅”里:只见两名士兵拖进来一个血渍斑斑、奄奄一息的女子,扑倒在桌上。她听见“国民党党部书记长”胡梦安嬉皮笑脸的声音,就颤动着抬起头来,怒视敌人……。这里正补拍受刑后的林道静顽强不屈的一场戏。拍摄完毕,这个二十四岁的共青团员对记者说,她在新社会里成长起来,不可能有林道静那样苦难的遭遇。但在这次拍摄工作中,她也好像参加“一·二九”运动那样,经历了一次严重的考验。谢芳笑着指指自己的眼睛说:“光是它就给我出了许多难题,一到水银灯下,困难就毫不留情地列队而来。”有一次,当拍林道静看苏联小说“激流”后有所领悟的镜头时,试排了十几次,演得总是不深刻,眼睛的神态也不够理想。导演反复启发,她仍然掌握不准。人们焦急地看着,突然,她流下了眼泪,但这不是林道静的眼泪,而是谢芳自己的眼泪。导演和其他同志劝她休息一下,鼓励她不要气馁。这时谢芳激动地想:大家为什么如此热心地帮助我这个新演员?是为了党的事业。而我也应该这样,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她再度聚神凝息,果然“情绪”上来了,林道静的眼睛里终于闪耀出激动、兴奋的光芒。谢芳谈到这里,松一口气说,意志和毅力是这么重要,我们应该和先辈青年一样不懈地斗争啊!以后拍片时,谢芳每逢遇到困难,就严格地约束自己:不许退却,不许脆弱。在拍卢嘉川教导林道静认识群众力量那场戏时,谢芳自己也在领悟着这意义重大的一课。她说,自己过去性格沉静,不合群。在这次演出中,得到导演、摄影师、化装师以及其他演员耐心的、认真的帮助,真正体会到依靠群众这句话的深刻涵义。谢芳说:“参加拍片的半年来,我发现自己内心深处的感情正在起变化,我决心更进一步和群众打成一片。”
不久以前,谢芳接到了武汉歌剧院寄来的“六好”演员奖状和贺信。谈起这件事,她腼腆地表示:真惭愧,由于政治水平差,我对戏中许多矛盾分析得不深刻,给表演带来一些困难。今后要认真学习,否则就无法做一个好演员!康泰卢嘉川两代青年合成一体
在一间明亮的寝室内,我访问了扮演卢嘉川的青年演员康泰。他深邃的眼神不时凝视窗外,如今他看到的已不是当年苦难深重的国土,而是正在欣欣向荣的北京城。卢嘉川和康泰,这两代青年要在银幕上合为一体,用演员自己的话说,是有较大困难的,观众要求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外表英武的卢嘉川,而是一位充满革命热情的青年共产党员。康泰牢牢记着一位观众来信提出的希望:要演出一个不死的卢嘉川来。他白天黑夜地嚼着小说中的章句,贪婪地读党史,看“红旗飘飘”等书;并且找当年参加学生运动的老同志谈心。他还在日常生活中处处注意学习共产党员的作风。当他日益被那些英雄人物的气质所感动时,戏也就来了。我们的话题就转到卢嘉川就义前的一场表演:卢嘉川饮弹后挺立不屈,他猛然转过身来,镜头特写出他充满希望的眼光,他威严地举起带着镣铐的双臂,用全身力量喊出了:“中国共产党万岁!”康泰激动地说,拍这场戏时,他忘记了一切,只是想:“你毁灭了我的身驱,却毁灭不了我的信仰和理想!”
稍稍宁静后,康泰又语意深长地说:卢嘉川已经成为我精神生活中一个最敬爱的知己,我总觉得他在我身边,像帮助林道静一样在帮助我、督促我,我深深体会到,要演好一个共产党员,自己必须有崇高的灵魂和火红的心。而要炼成一颗火红的心,却又是无止境的。
新党员秦怡演党的领导人
秦怡今年5月刚入党,这次她扮演了地下党的领导人林红。她才从苏联参加国际电影节回来,喜气洋溢,兴奋地和我谈起莫斯科的盛况。但当话题转到林红的塑造过程时,她不禁热泪盈眶,沉浸到庄严肃穆的感情中去,竟不自觉地用林红第一人称口吻讲起了这位革命战士的身世和心情:“我在狱中知道自己就要被处死刑时,虽然毫不恐惧,可是心中万感交集,回忆起过去和爱人在苏联求学时的幸福生活,在苏州监狱斗争情景,想到就要和眼前的‘小妹妹’——林道静和俞淑秀永别,和心爱的同志,甚至和党的事业永别时,我真不甘心去死,要好好地斗争下去,但是,看守打开了牢门,最后时刻到来了……这时我反而更镇静了,梳理了最后一次头发把红色的梳子和毛衣留给两个‘小妹妹’。只想再多看她们一眼,想到她们将来一定能过幸福生活时,我就十分安心地走出狱门……。”秦怡在拍这场戏的过程中,每一遍试排,她的感情都升华到最高潮,同志们劝她稍为安静一下,她总是抑制不住自己。也正因为这样,秦怡的戏虽然只是短短几场,但是却在观众头脑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秦怡说:在演林红时的那一股强烈的感情,是党给我的。这几年来,在党的培养下,我有了崇高的理想,思想、性格都开朗起来,这就为体会林红的革命气节提供了可能。
于洋塑造了活的江华形象
壮士血洒刑场,他们把重任放到继续斗争的同志身上。工人出身的江华,肩起红旗,无畏地前进。艰苦的地下斗争,使这个年轻的战士变得老练、沉着,炼出了一身的胆量和机智。在城里,他是学生运动的领袖,冲锋陷阵,面对面地和敌人作斗争;敌人搜得紧了,他深入农村,变成了庄稼汉,在农民群众中发动麦收斗争;敌人的爪牙又伸到他身旁,他又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工人走在北平的街道上了。每到一处,他就像一股强大的磁力,把群众吸引在自己的周围,和敌人进行着不懈的斗争。
江华,这个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在电影里被于洋塑造得很鲜明。当大学生时的彬彬风度,当农民时的淳朴、耿直,做工人时的沉着、机警,演来都恰如其分。为了做到这一点,于洋曾经注意了首先领悟江华那颗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的心,他说:在探索江华这个角色时,深刻地感到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的内心世界远比自己想像的要丰富、完美得多。在当初阅读“青春之歌”小说时,我就热爱着江华身上的淳朴、踏实,不露锋芒的气质。但自己平时工作中就多少存在着不踏实的缺点,尤其是在工作稍有成就的时候。他说:这对一个革命者,特别是一个共产党员来说是不允许的。今后,我们的电影中,将有更多的优秀共产党员出现,而作为一个演员,只有不断地鞭策自己,加强党性锻炼和艺术修养,才能创造出真正工人阶级先进战士的形象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