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9月14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
专栏:

阔步迈进的新中国气象科学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 赵九章
解放后的十年,是中国人民在共产党和毛主席英明领导下向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英勇迈进的十年,也是我国气象科学蓬勃发展的十年。
解放以前,由于反动政府不重视科学,气象科学不能与广大人民生产、生活相联系;因此,纵使有少数科学家多方提倡,也不可能得到什么发展。一直到解放前夕,我国没有一个像样的气象台站网,也没有一套完整的气象服务系统。全国从事于气象研究工作的人数还不过几十人,二十多年中发表的研究论著仅仅四百多篇。内容是脱离生产实际的,而且多半停留在经验描述的阶段,缺少天气演变和气候形成的物理过程的分析。大部分的气象仪器需仰给于国外进口。至于利用现代物理新成就来研究气象微观过程的一套实验技术,则完全处于空白状态。
解放以后,随着国防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气象学开始了新的阶段。首先,通过党的教育和知识分子的自我改造,绝大多数的气象工作者,拥护党所提出“理论联系实际,科学为生产服务”的方针,科学研究机构、大学和气象业务部门密切地配合起来,打基础,建台站,培养干部,学习苏联,建立日常业务,从而推动了与我国的实际天气相结合的研究工作,使我国气象事业的面貌焕然一新。到1955年,我国的天气学研究已有了较全面的开展,气候学在基础资料的统计整理和区域区划方面打下了基础,农业气象方面,也与热带资源开发结合起来,开始了综合性的考察工作。
1956年上半年,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制订了我国十二年科学远景规划。发展中国的气象事业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科学技术任务。为了完成这项任务,在总述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科学中心问题,以及具体措施、大体进度和干部培养方案,这样,就把我国气象科学的发展正式纳入了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轨道,使全国气象工作者有了宏伟壮丽的前景。这是我国气象发展的重要关键。
1958年春季,在整风运动和反右斗争的胜利基础上,全国掀起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大跃进。在工农业大跃进迫切需要科学技术革新的形势下,我国气象科学又走上一个新的飞跃阶段。根据大形势预告和区域预告并结合了当地的地理、地形特点,天气、气候规律和群众经验,云南镇雄等站创造了补充预报方法并在全国范围推广,使地方天气预告准确率有显著的提高,这是气象科学广泛深入结合生产的创举。此外,为了配合全国大跃进,气象科学研究机关也走上了跃进的道路。天气图的长期预报有了新的发展,西北干旱地区的气候改造,人工降雨等空白科学部门以及为解决西北干旱而开展的祁连山的融冰化雪工作也都提上日程,有实践意义而又有高度理论性的问题也开始注意研究。
十年来我国气象科学研究的成就,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天气学
天气学在“天气分析必须结合中国天气实际”的方针指导下,我国气象工作者发展创造了一套适用于我国西部高原地区的天气分析方法,发现了中国锋面和气旋活动的特殊性,批判了简单套袭挪威学派的天气分析方法。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工作,我们对于东亚主要天气系统的物理过程和统计特征,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这些研究成果是在我国天气预报业务迅速发展的条件下获得的,对于提高我国天气预报的准确率起了很大作用。
在天气预告业务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危险性天气的预告。其中寒潮、霜冻、台风、暴雨,是气象工作者研究的重点。许多研究从大范围环流型式变化、天气过程着眼,通过实例和统计分析来研究寒潮的爆发,以及由于冷空气活动而产生的降水。这些研究对于预告寒潮有实践的意义。另一方面的研究,则集中于夏季降水预告。1954年6、7两月江淮流域出现了百年来最大的洪水,1956年夏季松花江流域洪水对于人民生命财产都引起了损失。我国气象工作者,为了协助防汛和调节水利工程枢纽,在解放初期就注意到降水预报的研究工作。在这些研究工作里,对于雨区移动、华北雷雨和冷空气活动,冷锋、阻塞高压和冷涡,季风、热低压、暖锋和台风天气系统以及太平洋大型天气与中国降水的关系进行讨论,不少论著还发表了关于长江流域的中下游6、7月里所发生的梅雨的降水过程、暴雨性质、气团活动等的研究结果。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我国的夏季降水预告从1953年起逐渐建立起来,对生产实践起了重要作用。由于台风在夏秋两季侵袭我国东南沿海,常造成很大的损害,气象工作者特别重视台风的研究。在大量研究工作里,讨论了台风移动路径和台风活动与大气环流的关系,台风生成的过程,统计性的规律以及台风的结构和分析方法。此外,还对霜冻、大风、冰雹等危险天气也进行了不少研究工作,为提高天气预告准确率创造了条件。
在航空气象方面,对于凝结尾迹,空中能见度的预报,中国上空急流分析,积冰条件,高原地形颠簸等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资料,进行了一些理论研究。
中长期天气预告
中国短期天气预告水平的迅速提高,对于保证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任务的完成起了很大作用。但是,一到两天的预告还不能满足企业部门工作部署上的需要。因此,中长期预告在解放以后就逐渐提到气象工作的日程上了。在学习苏联中长期预告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它的结果是:确定了亚洲自然天气周期的存在,并指出它比欧洲的自然周期短和移动性系统多的特点;提出划分自然天气区域的论证,指出自然天气区域可因季节不同而使天气过程有所改变;分析寒潮爆发的过程,作出了路径的分类;得出我国夏季自然周期中的降水分布和周期降水的预报规律。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各级气象业务部门已经建立了中期天气预告的业务。
在长期预告方面,解放初期曾经有一些研究工作,从大气环流的范式以及海水温度分布等方面,来研究过去特大水旱灾年月的情况。这些研究对于长期预告虽然十分需要,但还不足以建立长期预告业务。此后,研究工作者根据多年气候资料,从气象要素的历史变化的统计特征,提出了一个一年以前即可作出的月平均值预报方案。预报的准确率在趋势方面约为75%,对农林水利部门起了一定参考作用,但对于天气过程发展的本身及其因果关系并不了解。此外,一些学者在苏联穆尔坦诺夫斯基学派的基础上,从东亚自然天气周期分类着手,找出各类周期的韵律及其前后演变序列的关系,提出一个季节内自然天气周期演变序列长期预告方法。中央气象科学研究所已采用这个方法发布1959年季节预告,效果尚待考验。
1958年在大跃进基础上,全国气象台、站和研究单位大量开展了中长期预告的研究。从当地气候资料出发,或者从天气图资料出发,或者从劳动人民的经验出发,提出了多种多样的中长期预告方法,在1958年10月中央气象局召开的兰州会议上集中讨论,互相观摩,为今后进一步提高中长期预报的效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外一些气象工作者根据大气环流季节变化的各种特征所表现的规律性,提出了一个长期降水预告方法,在1959年用这个方法试作了十天到半年的预告,效果也有待考验,方法也有待于考验后修正补充。
数值预告
在掌握了天气演变的物理过程和区域的特征的基础上,对天气方程进行数学计算,是把天气预告从经验和定性的范畴引导到客观、定量阶段应走的道路。中国气象工作者在国内台、站建立一般天气预告业务有了基础以后,及时地把一部分注意力放到了这个方向。
大气的环流
天气系统的演变,是天气预告中的主要研究对象,同时也是大气环流组成部分。研究大气环流对于天气服务以及基本理论都有重要的意义。解放以后,大量探空和地面气象资料的积累,使我们有条件并用高空等压面和垂直剖面图等工具弄清楚东亚大气环流的结构。东亚上空冬季存在着两支急流,南支急流在季节变化中突然的出现和消逝,显示出大气环流动力结构的非线性,这种跳跃性的季节转换控制着中长期天气过程演变的程序,使我们有可能把它应用于中长期天气预告。西藏高原是地球表面上的最大障碍物,它对于中国天气和气候以至整个北半球大气环流,有极深厚的影响。十年来,我们对高原方面的研究投入不少人力,取得相当好的成绩。最近写出的西藏高原气象学,是我们对于西藏高原影响大气环流的研究的一个总结。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不但有学术价值,而且是有实际意义的。
气候学
解放以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我国气候学的研究。气候是许多建设事业中需要考虑的自然因子之一。所以,各个生产部门对于气候资料、图集和气候学的研究的要求越来越普遍。在新中国建国以后的最初几年,对于整理气候资料、编绘气候图集投下了相当大的力量,同时在新的气候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气候学问题的研究。我国气候学的成就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各类新的气候图集,这些新的图集一方面对生产部门提供了气候资料,另一方面也是气候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第二,是我国各个地区的气候特征与基本建设有关的气候分析以及各流域规划的气候特征和暴雨分析的研究,这方面工作的数量很多,中央和各个省都有不少工作;第三,是气候区划的工作,作出了我国比较细致的二、三级气候区划;第四,是东亚季风问题的研究,解放后这方面的工作也不少,其中一部分工作是弄清楚东亚季风的特点,另一部分工作是研究在季风和地形影响下东亚大气环流的特征,这方面的工作和大气环流有着紧密的联系;第五,是有关气候形成问题的研究,在热平衡和水分平衡等问题上我们作了一些工作。
农业气象
对华南特种经济作物引种中的气候适应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从小气候控制的观点,提出了防护林带的营造方案,北移的气候和地形条件的调查以及宜林地点的选择。创造了多种农业气象仪器,初步定出了农业气象观测方案,提出了稻、麦、棉、大豆、油菜生长发育期间的温度指标鉴定,并对它们的主要发育期以及收获期的预告进行了研究。对于流传于我国农民中的流冻水、风障、早春顶凌耙地、镇压田地等农业技术措施,通过小气候观测证明,这些都是可以提高有利的气象效应的措施。此外,还进行了农业灾害天气防预方法的研究。在农业气候方面,有许多省已经初步作出了全省农业气候区划。
大气物理
在国际地球物理年期间,我们已开始了臭氧的观测,并为观测夜光云准备条件。又如,在近面层大气物理方面,对低层大气层中的气象要素分布特征,进行了理论计算,取得了一些成果。应该提出的是人工降水和云雾物理工作的开展。这项工作是大跃进的一个具体的成果,在敢想敢干的行动下,吉林开始了我国第一次人工造雨的试验,取得了成效。随后甘肃、河北、武汉、安徽和江西等省也先后作了人工降雨试验,并已初步建立了两个高山云雾台,这是我国人工降水工作的良好开端。
气象科学研究的特点
回顾十年来中国气象研究的进展,我们认为以下几点应该特别提出来。
第一,十年来中国气象学研究的最大特点是密切地和国民经济相配合,中国气象工作者虽然密切地注意全世界气象学必然的趋势,但我们研究的对象是解决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气象学问题。因此,我们的气象学是在中国的土壤上滋长繁荣起来的。更确切点说,中国气象学迅速的成长,是中国气象工作者坚决拥护党的“科学结合生产需要,理论联系实际”的号召的结果。在解放初期,我们看到必须建立新中国气象业务,通过业务的建立来带动研究。当时研究机关以大部分的力量投入联合天气分析预告中心和联合资料室。我们大部分的问题是从气象业务当前需要和今后的发展而提出来的。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推动了气象业务的发展,也提高了我国气象科学水平,开辟了气象研究的阵地。十年来许多气象研究工作的开展,都标志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实际问题的解决又带动和发展了理论研究的特点。今后,科学的发展可能随着客观情况而有所不同,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不会改变的。
第二,1956年国家制定了十二年科学远景规划,使中国气象学纳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同时,通过科学计划的规定,使业务、教学、研究三方面结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便于保证当前科学研究重点任务的完成,也便于布置基本理论长远发展的步骤。所有这些是和党的领导分不开的。没有党的领导,要使科学的发展和国家经济计划协调一致,是不可能的。
第三,广大群众的发动,是推动中国气象科学的一个大动力。在去年工农业生产大跃进中,为了高额大面积的丰产,气象条件的保证是一个重要关键。人民需要气象学,几乎每个公社里都有群众自办的气象站或气象哨;气象学也的确为人民解决了一些问题。这样就使几百万劳动人民的生产活动和气象工作结合起来了。去年各地台、站的天气补充预告、农业气象、局部天气控制等工作与广大群众的推动支持都是分不开的。这样高速度的发展,如果没有党的总路线的光辉照耀,大跃进的号召,以及党的群众路线的指导思想,要取得这样的成就是不可能的。这一事实就彻底粉碎了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对大跃进的诬蔑。
第四,近代气象学的发展,是和运用物理学的新成就分不开的,但十年来利用近代新技术来研究气象微观过程的一套试验技术,在我国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缺乏这一套工具就限制了我们在气象科学领域内向纵深的方向发展。因此,今后必须努力于这一套技术系统的建立。再一个问题,我们过去对于天气系统描述性的工作做了不少,对于国民经济建设起了很大作用,今后我们仍需要进一步揭露大、中、小各种尺度天气过程的物理特征,从而掌握规律,把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提高,在较长的时期以内就能对灾害性的天气作出了正确的长期预告。这是我们当前的最大问题,也是我们应当努力的方向。但气象学总的趋势是向运用新技术和加强物理基础的方向发展。因此,今后通过理论研究、模型试验、天气分析等方法来进一步揭露天气变化的物理机制,运用近代新技术在了解云雾物理的微观过程的基础上,来掌握自然降水的法则,是我们今后气象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第11版()
专栏:

谈谈耳针疗法
北京中医研究院
在我国医学遗产中,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医治人民疾病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针灸疗法是其中的有效方法之一。耳针疗法就是针灸疗法的一种。
耳针疗法,顾名思义,就是利用针刺耳部来进行治疗疾病的方法。人的耳朵分内耳与外耳两部(后者称为耳廓)。针刺的部位就是头两侧的外耳部。整个耳廓外包皮肤,除了血管神经,结缔组织及少许肌肉纤维以外,上三分之二里面主要是软骨(为构成耳廓外形的主要部分),下三分之一主要是含有脂肪组织的?襞。整个耳廓都是外包皮肤内含血管神经。
在我国的医学中,不仅认为耳是听觉器官,而且,还认为它和全身的经络有着密切的联系,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皆上于面,而走其空窍……其别气走于耳为听。”素问缪刺论说:“邪客于手足少阳、太阳、足阳明之络,此五络皆会于耳中,上络左角。”素问热论说:“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灵枢口问篇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因此,针刺外耳,就可以通过经络反应到全身,而治疗周身的若干疾病。
关于针刺耳部治疗其他部位的疾病的记载,溯自晋朝葛洪的时后方中,早有介绍。本草纲目中引唐朝陈藏器方说:“疟正目黄,取蛇蜕塞两耳。”清朝的吴可先在他的理论骈文中,记载了用半夏、蛇蜕塞耳治少阳疟疾。明朝杨继洲在他的针灸大成中,曾记载用艾炷灸耳炎,可以治目生白翳。
在我国民间也普遍流传有以针刺耳朵来治疗其他部位疾病的方法。如针刺耳背出血治疗眼病,针刺耳轮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等。在清朝,在山西运城有一位姓孙的老中医就专门用这种方法治病,很受群众欢迎。法国医学博士欧格尔氏对于我国的耳针疗法也进行了研究。他确定人体各部和内藏器官在耳廓上的反应点或反应区,并指出机体的体表部分或内藏器官有病变时,针刺这种反应点,就可治疗某些疾病。近来,我国上海、山西等各地医务工作者,根据过去国内外对耳针研究已获得的成果,又进行了进一步钻研,充补了一些有效的针刺点;创造了适合耳部留针用的环形针;有的地方还进一步研究利用经络测定仪来探找反应点。这种疗法,在治疗疾病方面,各科都有它的适应症。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发表利用耳针治疗的疾病,约有四五十种以上,如急性炎症所引起的疼痛,外伤性疼痛,胃脘症,急腹症,哮喘,高血压症,神经衰弱症,皮肤病等。特别是对于疼痛有显著的疗效。一般是它治疗急性疼痛的疗效比治疗慢性疼痛的效果好,对于外伤性疼痛的效果就更为显著。此外,在消炎、消肿、解热等方面,也有一定的效果。到目前为止,各地对耳针疗法的实际应用,大体上采用有毫针刺法和皮内留针法等两种基本形式。目前我们只使用一般医针。但皮内留针法是我国医务界的新创举,是用螺旋形针留于皮内。两者都可以用于各种适应症,不过需要长期留针治疗的,则以皮内留针法较为方便。有时两种针法要结合起来应用。毫针刺法一般可留针二十分钟到六十分钟,皮内留针可由一天留至到七天。必要时,两者的留针时间均可延长,以巩固疗效。
反应点的性质,虽以疼痛为主,但也有发麻或胀或串走者,应该注意,在测定时不可拘泥一端,总以反应最敏者为是。
通过我们的实践,认为耳针疗法简便易学,容易掌握和推广,对于某些疾病确有一定的疗效。且也经济省钱,是适合多快好省的一种治疗方法,更适于基层医疗单位使用。
我们在4月下旬,曾组成针灸医疗队到某工地去,就用很短的时间把这种疗法介绍给当地医务工作者以后,他们也一样地能掌握运用。有急性结膜炎和急性泡疹性结膜炎患者各一名,眼痛不能见物,其中一人走入诊室时还跌了一跤。经一次针治后即痛止,且能开目视物,冲血也减轻,针二次后泡疹也消失了。有一急性胆囊炎患者,用毫针刺法后,不到数分钟,即述腹痛消失,留针期间未再发,夜间毫针脱落,病人又腹痛,当时即在原有的针刺点上刺入毫针,腹痛又立即消失。有一外伤患者三天前由高处摔下,腰跌在石头上,剧痛,走路困难,不能工作,服止痛药无效,而用毫针针刺,二十分钟后腰痛显著减轻,二小时后即用手压迫腰部,患者已无所苦,为了巩固治疗效果,遂改用皮内留针,次日已完全恢复劳动力。采用耳针疗法,不但不影响其他疗法,且能起辅助作用。如治疗风湿症时,耳针疗法和传统针灸并用,其效果更为显著。据对四百多病例治疗的统计,对三十多种疾病的有效率占87.3%,而其中多在一两次后奏效。
耳针疗法除了临床治病外,在诊断上也有一定价值。有时诊断尚未明确,也可在耳廓上探找反应点。根据反应点出现在那个脏腑,分布区或那个体表部位,再反而推及相应的脏腑或体表,从而可以做为一种辅助的诊断法。当机体有某些病变,但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时,在耳廓上进行全面的检查,可以发现有无疾病,对早期治疗上也有一定的作用。此外,对预防哮喘病的发作,也可事先针刺于曾经证实过的反应点上。
耳针疗法能治病的道理,还不太清楚,这是目前应该加以研究的课题。但是,就在目前来说,如果更广泛地运用它去治疗已为实践证明了可以治疗的一些疾病,对于解除更多人的疾病痛苦和保障人民健康是会起一定作用的。


第11版()
专栏:

江苏省话剧团积极开展排演活动
江苏省话剧团全体工作人员学习了中共八届八中全会公报和决议以后,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人人干劲倍增,一致表示要以实际行动响应党的号召,排演好戏,迎接伟大的国庆十周年。
在8月31日上午的全团大会上,剧团领导宣布了今年最后四个月的工作计划之后,大家意气风发,情绪高昂,表示要再鼓干劲,保质保量完成和超额完成这个计划。
在今后四个月内,江苏省话剧团将要加工整理三幕七场惊险话剧“无名岛”、报告剧“敬老院”、古典喜剧“柜中缘”、独幕剧“苏州夜话”,排演“文成公主”向国庆献礼。此外还要排演“最后一幕”、“太平天国”等多幕剧在南京演出。
除了排演、整理以外,准备在今后四个月的时间内,演出八十到一百场,相当1到8月份的演出量。
最近,江苏省话剧团的红旗宣传队也积极活动,创作、排练了有关中共八届八中全会公报和决议精神的活报、相声、双簧、演唱等节目,除敲锣打鼓去街头宣传演出外,还准备在剧场幕前加演。(附图片)
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在京公演“降龙伏虎”
新华社记者 唐理奎摄


第11版()
专栏:

越剧“秋瑾”将上演
上海越剧院正在积极排练新剧“秋瑾”,迎接国庆十周年。
越剧“秋瑾”共分九场,由著名越剧演员袁雪芬饰演秋瑾,其他重要角色如徐锡麟、王子芳、徐寄尘等大都由青年演员分别担任。
这个剧是在秋瑾的革命斗争史迹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创作的。参加排练这出戏的男女青年演员大都是刚从戏曲学校毕业不久的学生,他们不仅是第一次同袁雪芬等老演员一起同台演出,而且正努力地作加强男女合演的尝试。 (何其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