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9月10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家大业大勤俭为上 精打细算能省就省
新建大队勤劳节俭蔚然成风
本报讯 湖南南县长厚公社新建大队,克勤克俭,发挥实干、苦干、巧干精神,处处精打细算,事事讲究勤俭,注意降低成本,增加生产,增加收入,取得很大的成绩。
这个大队经济条件不怎么好。今年3月底,除了种子和一些固定资产外,没有现金。但是在人民公社的统一领导和帮助下,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奋战,广辟财源,不仅解决了全部生产费用,而且还按月发放工资六千一百多元。
人人勤劳 处处节俭
这个大队开始制订千斤丰产计划和“三包”方案的时候,有部分干部和社员对公社化后继续坚持勤俭办社的意义认识不足。他们说:“公社家大业大,多花点钱不算什么。”“白手不能生财,本少就干不出千斤来”。但是,多数社员却认为公社家大业大,更应克勤克俭,一个钱要当两个钱用,要量入为出。他们说:“成家好比针挑土,败家好比水推沙,不勤不俭不能成家。”这两种不同的思想针锋相对,引起了一场激烈的辩论。大队总支研究了这一情况后,在全大队干部群众中开展了“为什么要勤俭办社?怎样勤俭办社?”的讨论。首先举出去年勤俭与浪费的典型事实算账对比。去年新安一队平均亩产粮食七百三十斤,比往年大大的增产了。但是由于生产不计成本,生产费支出占总收入的43.5%。同样生产条件的新安十一队,水田亩产七百四十一斤,由于非生产费用开支少,生产费只占总收入的16.8%,保证了增产增收。通过事实的对比教育,普遍认识到了勤俭办社的重要。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制定了千斤生产计划和“三包”方案。全大队“三包”粮食总产量五百二十八万斤,比去年亩产增加46.3%。农副业总收入五十五万元,比去年增加85%。农副业生产费总支出七万六千元,占总收入13.72%,比去年减少了17.3%。为了保证生产计划和“三包”的实现,大队成立了增产节约委员会,提出了“人人勤,日日勤,处处俭,事事俭,不夺千斤不罢休”的口号。群众性的增产节约运动火热地开展起来了。
因陋就简 以旧代新
非生产开支严格压缩,生产要精打细算,花少量的钱办更多的事。这个大队从干部到社员共同遵守了这一原则。他们广泛地采用了因陋就简、就地取材、以旧代新、以土代洋、以废物代新品、一物数用等方法,节省大批物资。
人们从大队部就可以看出一种勤俭朴素的风格。纸张用了一面翻过来又用反面;会计账簿,除公社统一发了几本新账外,他们利用了一千多页旧账空页和十四个旧账夹;每十天公布工分、财务账目时,用门板代替纸榜。在积肥方面,提倡勤积、勤拾、勤扫、勤锄、勤种、勤沤、勤制,经常收集家肥,尽量少买商品肥。他们除自造土化肥十六万多斤外,每个食堂都设有氨水灶,每月能产氨水二千多斤,烟熏土一万多斤。同时,对社员家肥采取了按质论价的办法,使点滴家肥都为生产服务。目前全大队平均每亩商品肥料开支只一元二角八分。全大队到目前止,农业生产费用支出二万二千多元,只占总计划支出的32%。
因地制宜 广辟财源
为了增加产量,增加收入,这个大队克服各种困难,积极发动社员勤劳生产,把有利于增加收入的窍门都挖掘出来。首先,本着多种多收的精神,大力扩种粮食,除扩种了一千亩湖田,还组织了三十人的远征队,到二十里外的益丰垸,围湖堵口、排水移苗,扩种粮食四百亩,预计共可增产粮食九十五万斤。其次,根据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因地制宜的原则,通过找增产门路,查技术人员,组织了捕鱼专业队,三个月收入现金三千二百元。第三,利用大通湖天然水藻饲料和湖坪牧场,组织两个牧业队,养猪一百八十头,牧湖鸭三千八百只。目前已收入现金七千三百多元。第四,利用村头岸旁、路边田塍等空闲地,种植向日葵、瓜菜和豆类等。第五,运用专业技术人员抓现金,大队组织木篾联合工厂、缝纫、织蓑衣、编斗笠、运输等共收入现金一万一千元。全大队共收入现金四万二千六百元,平均每人收入十三元七角,一季就完成了全年工业和副业收入计划。
建立制度 民主管理
“钢火上在刀口上,该花钱的不吝惜”。他们正确认识到了节约为了增产、增产必须节约的关系。因此,在生产上当用的钱不吝惜。全大队三个月来添购耕牛十五头;购买六百四十元的捕鱼工具;兴建一座节制闸,使四千亩稻田增加自流排灌能力。这些都为生产大跃进奠定了物质基础。他们在用钱时却又把一个钱当两个钱用,如购耕牛是派人到产区购子牛,比在本地购牛便宜一半;捕鱼工具只买原料,自己制造比买成品要节省得多;修水闸用自产水泥和三合土。
除了对干部和社员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外,这个大队还有一条经验是:充分发动群众,民主管理财政,逐级建立和健全了财务制度。在开支上严格审批手续,在各项生产费用上,逐层实行了节余留用、超过不补的财务包干。农具实行了“三包”(包损耗、油洗、使用年限),工业、副业实行了按月成本核算等制度。在现金管理上贯彻执行了生产队不存钱,大队少存钱的原则。为了把勤俭办社方针经常坚持下去,在建立和健全财务制度的同时,发动小队和社员订立增产节约计划,并在队、组之间开展了比勤俭办社、比节约开支、比爱护公共财物、比遵守财务制度的“四比”竞赛。
现在,一种可贵的勤俭风气已在全队形成。(附图片)
广东花县新华公社毕村大队的社员们为了节约开支,自己动手修补旧谷箩。   新华社记者 罗淼伦摄


第6版()
专栏:

甘薯增产潜力大,后期管理要加强
本报评论员
从目前作物生长情况来看,中稻和早秋杂粮即将成熟,一般地说,只需要注意防护,加工施肥已不是迫切需要的了。甘薯、晚稻、晚秋作物等还正在发育生长,加工施肥还可以大大提高产量。因此,把人力物力较多地用在这些作物上,加强田间管理,对于完成全年的粮食生产计划有重要的意义。
在秋收作物中,收获期较晚、增产潜力最大的莫过于甘薯。从甘薯的生物学特性来看,它与一般谷类作物不同,不受早期形成的穗数和粒数的限制,只要温度够,水肥条件好,直到收获的时候,薯块都可以不断膨大。目前,春甘薯距收获还有一个多月时间,夏甘薯收的更要晚些,南方秋薯还足有两个多月的生长时期。这个期间正是甘薯地上部和地下部迅速生长、需肥需水最为迫切的时期,也是田间管理最重要的阶段。
有些干部认为甘薯是粗粮,又容易腐烂,放弃了对甘薯生产的领导,不注意加强薯田管理。这种看法和作法是错误的。生活实践告诉我们,甘薯不但吃法多、用法多,而且产量高,是不少地区农村的“半年粮”。在甘薯种得比较多的地区,谁如果不注意甘薯生产,势必脱离群众。
有些人认为,甘薯是“懒庄稼”,无肥无水,不用管理,也一样有收。诚然,甘薯是适应性强的作物,产量比较稳定;但是,不可忽视它是增产潜力极大的作物,如果管理得好,特别是在生长的关键时期,认真执行重要的增产措施,常常可以成倍增产。既然加强主观努力就可以得到更高的产量,为什么不干呢?
还有些人认为,甘薯增产潜力固然大,但是产量的高低主要看基础打的如何,如基肥多、耕地深、密植适宜,都决定于插植时期;插上以后就大局已定,管与不管关系就不大了。这种想法也是非常有害的。固然,种的好坏十分重要;但是,打好了基础并不等于万事大吉。我们知道,薯块的形成和膨大是地上茎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向根部输送的结果。有旺盛的茎叶,甘薯才能高产。谁也知道,地上部的生长和田间管理有密切关系;追肥浇水、中耕锄草,三类苗可以变为一类苗,生长慢的可以大大加快生长。说田间管理不起作用,实际上是右倾保守思想在作怪。
加强田间管理是甘薯丰产的重要环节,已为无数事实所证实。如前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甘薯插后四十一天追施速效肥料,每亩增产一千四百多斤。在生长后期根外喷磷,还可以增产11%—14%。山东省莱阳专区调查,每亩施硫铵五斤至十斤或草木灰二百斤,增产在7%—15%之间。田间管理对甘薯特别重要,这是它的生物学特性决定的。甘薯插植以后,最初形成的是很多幼根;以后,分化成为块根(即食用的部分)、吸收根(细根)或“牛蒡根”。有适宜的土壤温湿度、通风透光,再加上以钾肥为主的充足肥料,幼根就向块根变化;反之,土壤干旱、板结,就形成“牛蒡根”;而在氮肥过多、日照不足、湿度过大的情况下,就只长细根,不能结薯。总之,甘薯结薯的多少、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插植后的生长条件,如土壤肥力、土壤温湿度和通风透光情况等等。可见甘薯不仅需要管理,还要讲究技术。只要根据甘薯生长习性进行田间管理,就可以事半功倍,显著增产。
当前甘薯的田间管理,应该抓些什么?今年的甘薯虽说种得早、种得好、长得好;但是,8月份以来,旱涝交错,威胁着甘薯生长。因此,不断向自然灾害作斗争,是当前甘薯田间管理的中心环节。水是甘薯薯块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薯重的65%—75%,干旱对甘薯生长是极不利的。因此,在干旱季节及时的进行灌溉,可以显著增产。据安徽省滁县专区农场试验,在干旱的情况下,浇水比不浇水的甘薯增产27.5%。土壤水分过多,又会窒息甘薯呼吸作用,影响薯块生长,甚至发生腐烂。去年江苏省宿迁县7、8月份多雨,薯块停止生长达四十天之久。因此,在多雨地区或多雨季节,开沟排水是甘薯正常生长的先决条件,不可忽视。
抓紧时机追肥对甘薯增产有重要意义。今年甘薯种得早,生长期又长,长的繁茂,对肥料的需要量大大增加。部分夏秋甘薯为了争取早插抢时间,基肥施的较少,有的白地栽插;还有一些地区在突击夏收时一度放松甘薯管理,田间杂草较多,消耗了部分养料,影响了甘薯生长。因此,抓紧时机,给甘薯补施一些速效性肥料,是十分必要的。
麦收以后,各地对甘薯管理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突击消灭甘薯田间杂草。目前,杂草丛生和草荒现象已经消灭。但是,如果认为消灭了杂草就无须中耕,那是不对的。中耕的作用不仅在于消灭杂草,它还有疏松土壤、抗旱保墒、促使薯块迅速生长的作用。对于没有满垅的甘薯,应当抓紧时机,结合追肥,再中耕培土一两次。
去年斜纹夜盗蛾普遍发生,对甘薯危害很大。目前,有些地区反映,斜纹夜盗蛾又开始发生,个别的地区已经盛发,值得引起严重警惕。各地要作好预测预报,随发现随防治,及早扑灭。
争取甘薯超产,必须加强领导。必须妥善安排各项农活,把甘薯田间管理工作放在它应占的重要地位。


第6版()
专栏:

秋甘薯要赛过夏甘薯
宁远县以追肥为中心加强田间管理
据新华社讯 湖南宁远县广大社员掀起了秋红薯赛夏红薯的超额增产运动。目前,全县有七万多人正在进行以追肥为中心的培育管理工作。全县十四万五千多亩秋红薯,现在普遍追施精肥两次以上。平均每亩施三十多担,并且进行了两次中耕除草和杀虫。现在秋红薯长得特别好。蔓长五尺,藤蔓满垅的有十余万亩,试挖结果,一般的每兜红薯已有十两到一斤重,最差的也有四两到半斤。
多山的宁远县,群众一向有种植秋红薯的习惯。今年,为了增加粮食总产量,中共宁远县委号召全县人民扩大秋薯种植面积,特别是力争单位面积产量赛过夏红薯。这个号召得到广大社员的积极拥护。各公社统一安排劳力、规划土地,在立秋前三天就种了十四万五千七百亩秋红薯,超过去年种植面积五万五千亩。栽种的质量也很好,所有红薯田都普遍深耕,每亩还施了四十担底肥。
全县十五个公社在抢种秋薯的同时,还抽调了两万多个劳力,采取上山刨草皮烧火土灰和刈青草采树叶沤绿肥等方法,为秋红薯准备了大量的肥料。过去不久,全县各个公社又安排了七万多个劳力,组织了七、八千个培育管理秋红薯的专业队,着重地给秋红薯增施追肥和进行其他田间管理工作。在这一工作中,各公社、大队、作业组、社员个人都选择了与自己条件大体相同的对象,热烈开展了红旗竞赛。


第6版()
专栏:

加强经济核算保证增产增收
小寨公社今年生产费用将比去年减少五万多元
本报讯 河北衡水县小寨公社东兴生产队,在超产竞赛运动中,加强经济核算工作,大力降低生产成本,以较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消耗,取得更大的增产效果。
东兴生产队的一千六百多亩粮食作物和二千七百多亩经济作物,生长情况都超过了去年。最近公社组织的产量联评,这个队的粮食亩产预计将比去年增长55%,棉花亩产将比去年增长43%。可是生产成本却比去年低得多。全队1至7月份实际开支二万七千八百五十元,占计划成本的66.7%。预计今后在作物后期追肥、浇水等方面,需要再开支一千七百七十元。总计全年每亩土地的实际成本只合六元零四分,占全年成本计划的71%,比去年减少了五万五千多元。按全大队一千四百六十一人计算,只这一项,每人能多收入三十八元多。
成本核算是在今年春季制订生产计划时提出来的。党的支部委员会计划通过成本核算,促使生产队的全部经营活动,从原料到成品、从人力到工具、从管理到使用、从收入到支出、从生产到分配等等,都按照一定的计划进行。可是当时人们的思想认识大不一致,有的说:“反正肉烂在锅里,羊毛出在羊身上,搞不搞成本核算不吃劲”。为解决这一问题,党支部组织队干部对去年的生产进行了总结:全队收入十四万多元,成本合九万四千七百多元;和1957年相比,收入增加了14.3%,开支却增加了15%,开支增长的速度超过了收入的增长速度。事实批判了那种错误思想,使群众认识到只有降低成本,才能更多的增产增收。
降低成本的首要一环,是贯彻勤俭办社的方针,发挥社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少量的支出获得较大的效果。这个队坚持了土洋并举、自力更生的精神,积极发动社员苦干巧干,大搞发明创造。社员自己动手建立了化肥、农药制造厂,制造出十四种土农药和二百多万斤土化肥。只农药一项就比去年减少开支一千多元。
提高劳动效率,及时管好各种作物,也是降低成本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个队始终注意了劳动管理,推行各种包工制和责任制,大大调动了群众的劳动积极性。全队男女半劳力6、7月份全勤人数达到97%多,平均一个劳动力一天做一点二个劳动日。
严格财务开支,能不花的坚决不花,能代替的坚决代替,也是降低成本的重要方法。在这方面,特别抓住了开支费用较大的农业机械项目,组织机械手开展高速、安全、节约竞赛,成绩十分显著。


第6版()
专栏:

一手抓增产 一手抓节约
陈井公社由缺粮变余粮
本报讯 甘肃临夏市陈井人民公社坚持勤俭办社的方针,改变了缺粮现象,其它各项生产也都飞跃发展。
这个公社境内高山毗连,深沟交错,全社六万二千多亩耕地中,山地占95%,经常遭受干旱的威胁。解放前,粮食产量极低,一直靠外地供应口粮。解放后,粮食产量虽然逐年增加,但仍然没有摆脱口粮不足的局面。1958年,陈井地区党组织,领导全体干部和群众,以“人定胜天”的决心,向自然进军,向干旱夺粮。同时,四个乡、十七个高级农业社合并组成了陈井人民公社。通过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和改进农田耕作技术,使得1958年粮食生产获得大丰收。经过打收和最后核算,粮食总产量为一千四百五十多万斤,比1957年增加了113.7%;每人平均有粮一千零五十三斤,从此改变了缺粮局面。1958年给国家交纳公粮五十八万多斤,超额19.7%,出售余粮一百八十七万五千多斤,超额88.9%;出售油籽七万一千余斤,超额148%。
在粮食大丰收的鼓舞下,公社党委领导群众高举红旗,制订了今年每人有粮一千三百斤以上的奋斗计划。经过半年多的努力,这个计划已经具备了超额完成的条件。占粮食播种面积56%的三万多亩小麦,总产超过九百四十多万斤;占播种总面积20%的一万六千多亩洋芋,也普遍生长良好。与粮食生产展翅高飞的畜牧业,也出现了槽头兴旺的景象。今年新产的羊羔共有六千四百多只,相当于1958年羊只数量的50%强,全社羊只总数已达到一万九千三百余只,平均每户有羊八只。大牲畜达到了四千五百余头,比去年增加了10%。猪、兔、鸡等家畜家禽,因为贯彻执行了公养私养并重的方针,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社办工业蒸蒸日上,1月至7月总产值达三十五万元。在副业生产方面,各生产队都成立了专业队,固定专人,上半年的收入达到十万零一千余元。随着生产的发展,社员的收入不断增加,生活不断改善,存款额比1958年上升了33%。
陈井人民公社取得跃进的成就,首先是因为公社党委坚持政治挂帅,坚持执行了增产节约方针的结果。在抓增产的同时,公社党委还特别重视节约工作,把“开源”和“节流”结合起来。例如在大丰收之后,就立即组织群众讨论,根据有备无患、细水长流的精神,作好了粮食消费的统筹安排。从去年10月到现在,公社党委又专门召开了十七次会议研究节约粮食的问题,用回忆、对比、展览、现场会、树红旗等方式教育社员,十个月内节约粮食二十三万九千余斤。
由于人民公社组织规模大,可以统一筹划全社的生产,合理使用土地,发挥了增产潜力。公社党委结合土壤普查,把姚家庄到徐家湾、徐家湾到中山一带的黑土和砂质土耕地,全部由原种荞麦和豆类改种成小麦和洋芋。这样,小麦播种面积比去年增加了50%,为今年粮食增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由于公社大量举办集体福利事业,因而使社员能集中精力投入生产,发挥更大的积极性。陈井公社的社员全都在食堂吃饭,全社受托儿童两千多名。这样一来,占公社总劳力43%的二千二百二十六个妇女劳力,便投入了生产活动。
中共八届八中全会的公报和关于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决议,给正在奋战中的陈井公社广大群众带来了极大的鼓舞力量。社员们修订了原来1959年粮食平均亩产三百五十八斤的计划,提出平均亩产五百斤的奋斗指标。目前,全体社员正积极开展轰轰烈烈的增产节约运动。


第6版()
专栏:

台风、暴雨和海潮摧不毁增产的决心
福建灾区掀起农渔盐超产运动
新华社福州8日电 福建省连续遭受台风暴雨和海潮袭击的地区,灾民生活已经得到妥善安置,灾区各项生产正在迅速恢复,被损坏和受淹的农作物,大部分已经抢救过来,恢复了生机。目前,灾区人民公社,在党的八届八中全会决议的鼓舞下,掀起了声势壮阔的超产运动大高潮,广大社员决心大战9、10月,力争秋季渔、盐、农业全面丰收。
在8月23日到9月6日的半个月中,福建沿海各县和部分内陆地区,连续遭受了三次台风暴雨和一次大海潮的猛袭。在这些自然灾害袭来时,由于党政军民奋力抵抗,损失大大减轻。但是由于狂风暴雨和海潮接连袭来,来势太凶,不少地区仍然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据统计,受灾地区被风刮坏和大水淹没的晚稻、甘薯、甘蔗等共达八十多万亩,果树被风折断和落果的面积有十多万亩。
在台风暴雨和海潮袭击中进行了英勇抵抗的灾区人民,灾后,在党的领导下立即掀起了恢复生产和生产自救运动。各地对倒伏和受淹的农作物,都进行扶苗洗苗和追施肥料,促进作物生长;对被海水淹过的田地,大力进行洗咸,不使返咸成灾。8月23日遭受强台风袭击的重灾区之一龙溪县,十天来经过灾区人民英勇顽强的战斗,全县受淹的十五万多亩晚稻都已进行了开沟排水,被海水浸过的六万多亩地,都用淡水洗苗二次以上,并在十万多亩的晚稻田里追施了一百三十多万担精肥。现在全县各公社社员正抢种甘薯、高粱等晚秋作物,他们信心百倍地表示,要重灾争丰收,轻灾保超产。福清县渔溪公社新厝大队有一千七百八十亩晚稻、甘薯、甘蔗遭到台风暴雨危害,估计要损失一万五千元,但社员们仍然鼓足干劲,他们分析了有利条件,全力抢救受灾作物,并开展了多种经营,预计这样不但不会减产,还可比原订产值增收三千五百元。福鼎县白琳公社开展水稻损失补甘薯、甘薯损失补蔬菜、黄麻损失补大豆、甘蔗损失补马铃薯、秋季损失冬季补、重灾损失轻灾补等“七补”增产运动,现在社员正满怀信心为夺回全部受灾损失而奋战。
受灾的经济作物区的广大社员也积极投入抢救工作。福建省甘蔗主要产区的仙游县,台风过后,各公社社员立即投入甘蔗扶正整株补肥工作。经过两天苦战,全县七万多亩甘蔗及时排干了水,两万多亩倒伏的全部扶正。龙溪县九湖公社为了弥补台风中造成的果树落果损失,台风过后,五千八百多名社员,立即投入了柑桔加肥、加工、加管理和争总产量、争粒重、争质量的“三加”“三争”运动,决心确保柑桔总产量达到原计划七万五千担,并力争超额完成。经过三天苦战,全社扶起倒树一万九千多株,完成柑桔园除草两千五百亩,施肥一千三百亩,犁荔枝园五千多亩。
沿海鱼盐产区也搞得热火朝天。“乘跃进之风,破灾害之浪,以顽强的斗争意志,自力更生,克服困难,誓把台风夺去的财富夺回来!”这是沿海灾区渔民提出的战斗口号。现在沿海渔民们正全力抢修和添置渔船渔具,有的已扬帆出海生产。平潭县两天来在一万多渔民日益苦战下,基本完成了推船出沙(因防风用沙袋装在船舱里)等下海准备工作。芬尾、裕建、沃前、小痒等地的定置网和缯仔,在风后第二天即挂网生产;芬尾的三部缯仔,风后首战告捷,一个傍晚即捕鱼一千八百多斤。晋江县灾后出动了一万多人抢修被风浪刮倒的蛎石,现在大部分蛎石已经翻好。厦门市渔具厂厂房被台风刮倒了,工人们就在露天里生产鱼钩、绳索,支援渔民出海生产。
灾区人民公社在恢复生产的紧张战斗中,得到了国家和非灾区的热情支援。灾情发生后,省领导机关已拨出二百三十万元农业贷款,支援受灾公社恢复生产。鹰厦铁路和南福铁路沿线山区人民公社、手工业社和其他部门,都积极组织人力抢割竹叶、抢砍毛竹、抢运柴炭和调出现有库存的救灾物资,火速运往灾区。非灾区的东山、诏安、云霄等县的沿海渔区,还纷纷抽调自己的渔船、渔具和三十多万斤桐油、黄麻、棕片和四万多根竹竿,支援灾区兄弟渔民迅速恢复生产。福州市和郊区三明公社并组织一批手工业工人和建筑工人,赶赴厦门市帮助灾民重建家园。福清县受灾居民在公社帮助和各方面支援下,一天中就抢修了两千二百多家被损坏的房屋。
在党和政府积极领导和大力帮助下,灾区人民战胜灾害的信心大增。他们干劲十足地表示,要以顽强的斗争意志,自力更生,克服一切困难,誓把台风夺走的财富全部夺回来。


第6版()
专栏:

回娘家
本报记者 张安南
往常,媳妇们回娘家,总是急急忙忙地先跑到自己家中,和母亲、父亲一家人团聚一番;现在,情况可不同了。
这一天,王玉爱从她的婆家——赵镇人民公社北屯生产队,回到她的娘家——烽火人民公社烽火生产队,连家门也顾不得进,就往王保京的试验田里跑。
王玉爱的婆家离娘家很近,是陕西乾县相离不远的两个村庄。这位姑娘是前年嫁到北屯村的。去年,她和队里的妇女在一块旱地上种的玉米试验田,亩产达到一千五百斤,这已经不算低了;可是她并不心满意足,今年还要寻办法再增产。她想把每亩的玉米株数由去年的三千株增加到三千五百株。可是去年种的并不过密,阳光还不太足;今年再增加株数,通风透光可就有问题了。“噢,有办法!”她猛然想起王保京,他不是早就在研究通风透光问题吗?她决定赶回娘家去看看。
王保京,烽火人民公社的社长,是全国著名的农业劳动模范,陕西省农业科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由他具体领导的烽火生产队,早在几年以前就开始做玉米、小麦、棉花的各种丰产试验了。
王玉爱跑到王保京的试验田畔,展眼望去,嘿!过去自己熟悉的这片地,现在简直认不得了。在一百四十亩地里,插着几十块大大小小的木牌,上面用红字写着:棉花捎种玉米试验;玉米深翻、施肥、灌溉、播种期、播种方法、密植、品种对比试验;还有各种各样的耕地地形设计试验,什么园坡式啦、阳坡式啦、凸形式啦等等,五花八门,看得她眼花缭乱。在这些试验中,使她最中意的还是那个“文武行”的播种法。这个办法,就是把原来均匀的行距改为两行靠紧,两行大隔开。她恍然大悟:这不就增加了阳光的照晒吗?她马上从衣袋里掏出尺子量,又赶紧记在本子上。
王玉爱嫁到北屯村,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哩!这几年来,烽火生产队的姑娘们,跟王保京搞丰产试验,闹得热气腾腾,什么“四女玉米试验田”、“四女棉花试验田”,名堂多得很,名声也大得很。方圆几十里的青年小伙子实在羡慕。他们常常跑到烽火生产队,站在姑娘们的试验田边,长久地站着看个不够。有的伸出大姆指直晃;有的竟暗自打下了主意:要是能娶烽火队的姑娘做媳妇,连人带技术一伙都娶过来了,该多美!
北屯生产队的青年小伙子史凤义,听说队里要派人到烽火生产队参观,便恳求队长让他去。参观时,他看见姑娘们扳住扬花的玉米头往纸兜兜里摇晃。他一个箭步跑上前去问:“这是搞啥?”“准备给玉米人工授粉。”“啥用?”那个姑娘详细告诉他授粉的道理。回家的路上,他想:“姑娘能弄,咱也能弄。”一到家,他找了一张旧报纸,折成纸兜兜,到玉米地里照样去作。从那次起,他对新技术学得更勤快了,一有空,就到烽火生产队去看。如果遇见那位姑娘,他总是抓住时机,一一领教;慢慢地他就知道那个姑娘叫王玉爱。从她那里学到了选育玉米良种的新技术,也从她那里获得了爱情。
近三年,像这样和烽火生产队的姑娘成亲的,在史凤义的家乡北屯生产队就有八对。
北屯生产队的妇女都认为烽火队的姑娘们思想进步,有新技术。因此,她们中有六个被大家选成妇女队长,二人担任了技术员。一次党支部召开会议,讨论玉米增产问题。党支部书记高光锐说:“如果能把王保京的玉米丰产经验取回来,咱们增产玉米就有把握了。”在场的烽火队的姑娘们马上说:“这好办,我们走娘家取‘经’去。”
提起回娘家“取经”,烽火生产队里的人也曾有过议论。姑娘们一个个出嫁,队里人手少了,有的人就嚷嚷说:再不要培养姑娘啦!人嫁走了,技术也带走了。当时,王保京却有不同的意见,他说:“账,要看怎样算哩!咱一亩地要打千斤粮才是一个队,少的很;要是别的生产队都打这么多,全国就能增产多少粮食?”这一下可把大家算清醒了。从那以后,他们毫无保留地把新技术和好经验统统教给来“取经”的姑娘们。
烽火生产队的科学技术种子,随着姑娘们的嫁出,已经播种到很多地方了。在北屯生产队的土壤上长着的一五○六玉米新品种,就是王保京培育出来的;采用的“文武行”播种方法,也是王保京设计出来的;用药粉防治玉米钻心虫……还是从王保京那里学来的。这些新技术,已经在更广阔的土地上开花、结果。前年,北屯的一亩棉花丰产试验田,产量高出队里平均产量一倍;去年,一亩玉米打了一千五百斤;今年,各种丰产试验田……一块块都出现了。
有一次,县上开先进生产者会议。上台介绍经验的有三位是烽火生产队嫁出的姑娘。王保京高兴的把袖子一挽,给县委书记孙明才说:“你看,这都是咱们烽火生产队嫁出去的姑娘。”孙书记说:“对,就这么搞,一定要给别的公社、别的生产队培养人才,叫你们烽火生产队桃李满天下!”
现在,烽火生产队办了一所农业技术学校,专门给外队外社培养人才。第一批学员经过一年学习将要毕业,第二批学员将要从全县各地来到这里。


第6版()
专栏:

养猪 (山东潍县木版年画)
农民 吕学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