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9月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谁说小高炉成本高质量低
太平里厂一吨铁成本一六七元
合格率达到百分之百 焦比利用系数都很先进
本报长沙31日电 钢铁生产能不能做到高产、优质、低成本三者同时跃进?湖南新化太平里铁厂利用系数高、质量高、焦比低、成本低的事实作出了肯定的回答。
这个铁厂在轰轰烈烈的厉行增产节约的群众运动中,出现了“人人搞增产,个个管节约,产量日日升,成本月月降”的新局面。高炉利用系数由零点六提高到零点九四,8月中旬一号高炉的利用系数达到一点二。生铁合格率达到100%,其中94%是高矽低硫的铸造生铁。焦炭消耗量大大降低,由原来炼一吨铁消耗一点一吨下降到零点九一四吨,每吨生铁的成本由二百多元降低到一百六十七元,扭转了亏本现象,二季度以来,共盈利四十四万多元。
太平里铁厂是在去年大跃进中诞生的一个新厂。全厂有二十七立方米的小高炉二座,二点九立方米的矮高炉三座,职工二千零八十六人。燃料来自一百三十多公里以外的邵东县五个地区,经汽车、水运到厂,运输费用很高,等于每吨焦炭本身价格的二分之一强。铁矿石离厂也有十六公里,40%由汽车运输,60%靠人力(板车)搬运。运输成本也高,相当于铁矿石本身成本的三至四倍。在这样的生产条件下,这个厂能够在提高铁的产量和质量的同时,使生铁成本也迅速下降,主要是由于全厂职工在和右倾保守思想进行斗争的过程中,树立了经济核算观点,加强了成本管理和原料材料、劳动力的管理。
为了调动全厂职工参加成本管理的积极性,这个厂将原来的一级核算,改为厂、车间、班组三级核算。由于实行了三级管理,每日的生产情况为工人所掌握,因而激发了工人参加成本管理的积极性,进一步树立了经济核算观点。翻砂车间加强了经济核算,很快使废品率由50%降低到15%,每吨铸件的成本就由六百三十元降低到三百六十元。在资金管理方面,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使每一元流动资金都能发挥应有的效用。
在加强财务成本管理的同时,这个厂还发动群众,加强了原料和燃料的管理,千方百计降低原料和燃料的消耗定额。在原料和燃料的管理方面,焦炭入棚,不受雨水淋湿,同时提高碎焦操作技术,减少粉焦,保证粒度符合标准,并且把粉焦也全部用来烧锅炉。矿砂方面,推行粉矿烧结入炉,做到点滴不丢,在降低焦炭消耗量方面采用多咀分段快速燃烧的办法提高热风温度,使风温经常保持在六百度以上,同时将鼓风机的转速由每分钟五百六十转增加到六百二十转,风量由每分钟八十立方米加大到一百立方米,以加强冶炼强度。
充分挖掘劳动潜力,加强劳动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也是这个厂降低成本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劳力使用上,厂里将全部劳动力进行了一次摸底排队,根据技术、体力强弱进行合理安排,按生产任务分配劳力,确定劳动定额。并尽量压缩非生产人员。运输队过去劳动管理不善,窝工浪费现象严重,厂党委采取措施整顿组织,加强思想教育以后,实行工具到人,任务到人,结果出勤率由59%提高到95%,人员由七百二十人压缩到三百二十人,每天的运输量却由八十多吨上升到一百二十多吨。采矿工区通过劳动组织的调整,出勤率由80%提高到98%,每吨矿砂的成本由七元四角一分下降到五元五角三分。采用这些办法以后,全厂劳动生产率比过去提高了52.9%。
太平里铁厂的职工们已经树立了勤俭办企业的良好风气。现在不管是炉前工或炉顶工,也不管是运输工或碎料工,他们一上班总要关心产量、质量,关心自己的经济效果。炉顶工为了降低焦炭损耗,主动地配合碎料工,把过去抛弃在仓库里不用的八公厘以下的焦炭,统统过筛,把五公厘以上的都用起来,使焦炭入炉率由70%提高到85%。这些,对于降低成本都起了不小的作用。  廖道维


第2版()
专栏:

树立勤俭办企业思想加强生产管理
盂县铁厂七个月盈利百万元
本报太原31日电 山西省盂县铁厂发动群众改善生产管理,坚持勤俭办企业的方针,全厂小高炉的生产成本逐月下降,1至7月共盈余一百一十七万二千多元。已成为全省(小洋群)铁厂中高产、优质、低成本的一面红旗。
盂县铁厂是在1958年大跃进中发展起来的,原来是两个小铁厂,开炉最早的也只有一年多时间。1958年全厂小高炉平均每吨生铁的成本高达二百十九元以上。年终共亏损了一万四千九百多元。为了改善这个情况,工厂党委认真分析了成本高的原因,在采取一系列改进措施的同时,并发动全厂职工展开了以降低成本为中心的高产、优质竞赛。经过了一番努力,今年上半年全厂每吨铁的成本平均降低到一百九十三元,比去年年底降低了六十六元。从4月份开始,虽然矿石、焦煤等原料和运输的价格都比第一季度提高了,但是5、6、7月份的成本仍然是逐月降低。到7月份,全厂每吨铁的成本由上半年的一百九十三元降低到一百八十九元。
在高产、优质的竞赛运动中,厂党委一边帮助各车间具体算帐大抓生产管理,一边组织工人加速提高生产水平,有效地促使成本逐月降低。他们在具体算帐中发现,全厂利用系数每提高零点一吨,每吨铁的成本就可以降低六点三二元;劳动效率提高一倍,每吨铁的成本就可以降低三点五九元。针对算帐中发现的材料,党委及时组织工人展开讨论,把降低成本的中心放在高产、优质、高效率的方面。紧接着,一个以高产优质高效率为中心内容的社会主义竞赛运动在全厂蓬勃开展了起来。
在产量、质量、效率迅速提高的同时,党委又及时采取措施纠正了企业中日渐滋长的不计成本的浪费现象,发动工人把厉行节约,勤俭办企业,作为竞赛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他们先从加强原料管理入手,努力降低耗损率。采矿场工人采取“贫矿不上坑、不下山、不进厂”,在矿区实行了坑口选样化验,精选细挑,保证把合格矿石运到工厂;粉碎车间工人加工成成矿和矿末,分别入炉。大大克服了原料、运输等各方面的浪费;在燃料管理上,注意教育装卸工人和粉碎工人,采取轻装、轻卸和改进粉碎方法,尽量减少损耗,过去一吨焦炭要损耗30%以上,现在仅损耗20%左右,每吨铁的成本费因此就减少了三点九元多。同时,厂里并严格建立了领发料制度和制订了消耗定额,从而堵绝浪费现象。此外,这个厂并在机构人员上实行了合理调配,减少了开支,贯彻了勤俭办企业的方针。对降低成本起了重要作用。


第2版()
专栏:

太原广大职工开展对手赛
戚墅堰车辆厂一千多人二十个月完成三年左右工作量
据新华社太原31日电 到29日止,太原市已经有六十四个厂矿和基本建设单位分别提前两天到八天完成和超额完成了8月份的计划。
8月初,太原市各工业单位职工学习了人民日报“反对右倾情绪,厉行增产节约”的社论以后,革命干劲一鼓再鼓,生产蒸蒸日上。已经提前超额完成月计划的太原钢铁公司第一和第三炼钢厂,晋生纺织厂,太原锅炉厂、线材厂、机车厂,晋西机器厂,以及水电安装公司等单位,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都有了显著的转变。他们都深入生产第一线,扎扎实实地领导生产,同工人一道研究攻打生产关键。广大职工群众展开了车间、班组、机床、工地,以及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对手竞赛,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西山矿务局通过全局范围内的对手赛,使8月份上旬煤炭产量比上月同期提高2.3%,中旬比上旬提高8%,下旬比中旬又有提高。晋西机器厂职工8月份提出技术革新建议一百七十二条,实现后都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全厂提前四天半完成了全月任务。
党的八届八中全会公报和决议公布后,全市职工个个欢欣鼓舞,决心在关键性的9月份继续打个漂亮仗,以完成和超额完成第三季度计划的实际行动来迎接国庆十周年。
新华社南京31日电 戚墅堰机车车辆工厂有一千一百名先进工人,在执行第二个五年计划以来的一年零八个月中,已分别完成了两年到三年以上的工作量。这些工人中,有机床工、钳工、铸工、锻工和铆工等十多个工种。其中,完成两年以上工作量的有一千零九十三人,完成三年以上工作量的有七人。
这些先进工人以英勇豪迈的气概,大搞技术革新,走在时间前面。从1958年1月到今年8月20日完成四十一个月工作量的钳工张金龙,今年以来提出了四件重大的合理化建议,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他创制的三头自动淬火机,就使加工新货车三号缓冲器由手工操作改变为机械操作,效率提高三倍。锻冶车间工人刘老大提出锅炉螺撑圆头改平头的建议,使每台机车可以节约一百二十八公斤钢材,全年可以节约钢材七千五百六十公斤。被称为“巧裁缝”的货车车间工人杨福金,不但生产效率高,而且从不浪费一寸钢材。他负责新造货车配件下料工作,今年1月至7月共节约了钢材七十七吨。
党的八届八中全会公报和决议公布后,这些先进工人个个劲上加劲,订出了更高的奋斗指标,决心创造更光辉的成绩,来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号召。在这些先进工人的倡议下,全厂铸工、锻工、机床工、铆工、电焊工等都在本工种之间展开了对手竞赛,卷入了热火朝天的增产节约运动新高潮。


第2版()
专栏:

沈阳水泵厂按九月份计划开始行动
新华社沈阳31日电 正在赶制采煤、农田机械的沈阳水泵厂,在27日提前四天超额完成了8月份的生产总值、产量和新产品试制计划。8月份可比的产品成本比7月份降低了11%:质量显著提高,废品率比7月份降低了22.6%。
党的八届八中全会公报和决议公布后,沈阳水泵厂的工人们纷纷集会座谈,提出竞赛倡议和保证条件,决心以更好地完成生产计划的实际行动响应党的伟大号召。二车间一、二两班的工人提出提高生产效率的具体指标,向全厂职工倡议开展竞赛。他们随即更加热烈地展开了你追我赶的“对手”竞赛,大搞技术革新,充分发挥设备的能力,使两个班的生产效率双双提高,做出的活件件优质,消灭了废品。共同使用一台机床的吕世滋、毕重贵、韩其胜三人,互相协作,互相帮助,在加工过程中不断地改进操作方法,使生产效率提高30%。四车间工人陈志新,过去加工水轮往往不能完成计划,26日夜班,他综合利用了两种吃刀的先进经验,一跃完成日计划160%。
现在,这个工厂全体职工正在乘胜猛进,已经开始执行9月份的计划了。


第2版()
专栏:

群众运动力大无穷  楚雪
去年今日,党向全国人民提出了全年生产一千零七十万吨钢的伟大号召。各地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立即风起云涌,到处铁水奔流,钢花飞溅。这个波澜壮阔的群众运动,保证了钢铁产量的飞跃增长,带动了整个工业战线的群众运动和生产全面大跃进,同时“炼钢又炼人”,使广大群众学到了技术和知识,使广大干部取得了经验,为今后钢铁工业和整个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就在星罗棋布的钢铁“小土群”的基础上,现在全国建起并开工生产的小高炉总容积已达四万三千立方米,几乎等于全国大高炉总容积的两倍。这一运动真是好得很!
“好得很”!这是广大劳动人民对大炼钢铁的评价。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同广大劳动人民的评价相反,硬说大炼钢铁运动“糟得很”。他们的“糟”的“论据”是所谓质量低,成本高。在初办钢铁的时候,由于缺乏炼铁经验,在某些炼铁基点中确实存在质量低成本高的情况,然而在钢铁企业进一步开展群众运动以后,就迅速改变了这种状况。群众运动力大无穷,它既能创造灿烂辉煌的成绩,又能迅速扫除前进中的局部的暂时的缺点。太平里铁厂的全面跃进就是例证之一。
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倒霉之处,就在于不能正确地对待革命的群众运动。他们不是站在群众的前头领导他们,而是站在后头指手划脚地批评他们,甚至站在对面反对他们;他们不承认群众运动中难免出些偏差,而是要求新事物一开始就尽善尽美;当着群众运动遇到某些曲折和困难的时候,这些人不是把它看作前进中的曲折和困难,他们不但丝毫没有克服困难的信心,而且采取讥讽嘲骂、幸灾乐祸的态度。这种对待群众运动的错误态度,就使他们掉进右倾机会主义的污泥坑中去了。
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抓住某些土高炉、小高炉质量低、成本高的暂时的缺点,疯狂攻击大炼钢铁运动,并且以此为“本钱”企图进一步否定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然而许多像太平里铁厂这样的小高炉质量不断提高、成本不断降低的事实,却给他们来了一个无情的打击。党的总路线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永远闪烁着同日月争辉的光彩。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只好在事实面前认输!


第2版()
专栏:

转炉英雄 本报记者 徐风池
唐山钢厂王益元转炉炼钢小组,战胜高硫,连续炼出了三百一十四炉合格钢,扬名河北,成为河北省钢铁战线上的一面红旗。
99%的故事
在河北省召开的群英会上,王益元刚听完胡开明副省长的报告,就一鼓劲地走上了主席台,代表他们的小组向全省炼钢工人挑了战:保证钢锭合格率达到99%。这个数字,只差“1”就说绝了。他走下主席台,满头大汗,心跳动得很厉害。心想:现在的钢锭合格率还在90%上下晃荡,在家做的计划是96%,自己一咬牙说出了99%,万一大家被“高指标”压住,兑不了现,咋办?
4月29日刚散会,王益元连夜由天津赶回厂来。见到车间支部书记,开口就把“99%”说了。支部书记笑了笑,拍着他的肩膀说:
“好,有志气”。只是这么一句话,王益元的胆子可壮多了。他深信,自己的伙伴也会像支部书记那样,支持这个计划的。
王益元刚想拔脚往车间跑,小组里的工人们却围了上来:组长,快说说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
“99%”!
多么高的指标呵!然而,在工人们的心里却有个“总路线”。每逢接受新任务的时候,心里就像有一面闪闪发光的红旗,在来回晃动,使他们干劲倍增。
闻名全厂的虎将——第一助手高振兴拍着胸膛说:“干!高硫土铁是咱们的手下败将,谁怕它‘99%!’”
“对”!
大家接着他的话音,也齐声地说:“组长在外边喊出去了,咱们就坚决搞出个样儿来,说到做到。”
有党,有这些虎将,还怕啥!王益元的心像一块石头落了地。
“五一”这天,当头一声雷——没有矽铁了。矽铁和卤水点豆腐一样,没有它,怎能把含硫较高的铁水炼成钢!车间里一排排吼叫的转炉,都熄火了。人们蹲在炉旁,瞅着转炉发楞。真倒霉,刚挑了战,矽铁就不给作主。
困难,在王益元面前,从来就是败将。今年春天,他领导小组的工人和高硫土铁拚了几百个回合,终于打败了土铁,炼出了好钢。这次,没矽铁就不炼钢吗?他对大家说:“我们不能一棵树吊死人呀!”王益元发动大家想办法,没有矽铁也要炼钢。一助手高振兴在冶金报上看到过上海钢厂用白煤代替矽铁的消息,他说:“咱们也来试试!”白煤含有炭,也含有矽,有道理,王益元就果断地决定:开炉!
哑叭一时的转炉,又怒吼起来了。人们提心吊胆,把一块一块的白煤扔进炉里。开始火焰由黑红变蓝光,炉温渐渐上升。可是,刚刚加完二批料,炉子突然发起脾气来了,像人呛了饭,炉口噗噗喷起渣来。炉温又急剧下降。
“不行!”有的人想打退堂鼓。但是,王益元却不动摇。他想:加白煤后,炉温上升,这证明白煤有脱硫效果;喷渣,那是炉腹囤食,消化不良,只要想办法把渣炼好,就不愁不出合格钢。因此,他对大家说:“加白煤以后,咱们还用矽铁炼钢的方法怎行?眼前,炼渣如炼钢。我看,要是改进一下炼渣方法准行。”大家认为有道理,就采取了快扒渣,勤扒渣,扒渣后,面吹不动炉的操作方法,果然医好了喷渣的病症,浇注了一炉合格钢。
干劲出条件,钻劲出方法。王益元小组的工人,战胜一个接着一个的困难,5月和6月两个月没往炉里加一块矽铁,炼出了四百五十一炉合格钢。钢锭合格率达到了99.43%,实现了挑战计划。
一级钢
几个月来,国家对钢锭质量的要求,含硫量先是零点三,后是零点二,再是零点一二,质量要求步步登高。在这些关头,王益元小组总是一马当先,闯头阵。党今天要含硫量零点二的钢锭,他们今天就炼出零点二的钢锭;党明天要零点一二的钢锭,他们明天就炼出零点一二的钢锭。千难万难,自己克服。
6月30日,厂党委给王益元小组一个任务:要炼出60%的一级钢,给土铁不能炼一级钢闯出一条路来。一级钢,含硫量要求在零点零五五以下,一夜相隔,含硫量降低二分之一,这是多么艰巨的任务呵!在党委书记面前,共产党员王益元毫不犹豫地说:“党给的任务,坚决保证完成。”
当夜,王益元代表全组,向全厂炼钢工人提出了挑战:从7月1日起,保证炼出60%的一级钢。
拂晓,王益元小组的转炉吼叫了。党委书记、技术员、兄弟炉的工人,都来到了王益元炉上。
第一炉炼出了一级钢,人们不死心,第二炉又是一级钢,人们还要看下炉。下炉,怎么样呢?
铁水装进炉的时候,含硫零点一二。扒渣后,含硫量迅速降到零点一,人们展开笑脸满锹满锹地往炉里加第二批料。就在这个时候,一助手刚刚一按风闸,炉口就像火车头的烟囱,噗噗冒出了团团炭气。这是不祥的预兆呵!人们的脸色刷地变白了,炉温开始下降。取钢样的化验员,急忙跑来,吃惊地说:“含硫量上升到零点二二,‘回硫’啦”。
铁水“回硫”,十炉有九炉是废品。一助手,二助手……,有些慌了神,眼睛直勾勾地瞧着组长。王益元在这节骨眼上,像身经百战的指挥员,沉着、果断地指挥着:“快,给风!”一助手迅速把炉摇起来,开始深吹。五分钟之后,他一摆手,转炉又摇下来,人们冲上去扒渣。渣,已经粘得像块胶板,几个小伙子挥汗如雨,一块也扒不掉。头次不行,再来二次。渣,像块龟盖,用铁勾都勾不动了。
三次吹炼,三次扒渣,没有效果。有些好心的人就劝王益元说:“老王,这炉钢舍了吧!”“不,我非让转炉吐出一级钢来”。他抹了抹脸上的汗珠,喊道:“加二批料!”这样干,使二助手吃惊地问:“温度这样低,行吗?”其实,王益元经过再三思考才这样决定的。他认为不扒渣就下二批料,虽然是打破常规的作法,但是有道理。三次吹炼,炉腹空空的,再吹炼,渣会变得更硬。
这个大胆的尝试,使炉温开始上升,炉渣渐渐熔化了。“不出没把握的钢”这是王益元小组降服废品的光荣传统。在出钢前三分钟,他们第三次取出钢样,来不及化验,就用铁锤砸钢块,砸了几下,钢块裂开了几道细纹。钢块裂纹,凭着炼钢经验,就知道硫还在零点零七左右,不合一级钢的要求。机不可失,王益元小组的工人又急忙进行大面吹,加石炭。终于迫使硫降到了零点零四四,夺得了一炉一级钢。
炉旁,兄弟组的工人们个个点头称赞。党委书记说,学习王益元小组什么呢?钢铁的意志,钢铁的决心。
这天,王益元小组炼出了66%的一级钢。接着,75%、92%,势如破竹,直线上升。赶到15日,王益元小组的一级钢达到了100%。
少用铁多炼钢
向高硫的土铁夺钢,节省原料,降低成本,那是多么不容易啊!党委关于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号召发出以后,王益元小组的虎将们一马当先,向全厂提出降低原材料消耗的倡议以后,立即开始了战斗。
在战斗里,他们人与人竞赛,互相促进。原料消耗,下炉比上炉,今天比昨天,只许降不许升。有一次,炉温低,二助手王连元拿起锹来想往炉里加矽铁,当时,王益元一把按住锹把说:“不能加矽铁!”“温度低呀,不加矽铁怎么办?”
下班后,大家在民主总结会上讨论这桩事情。二助手思想搞不通,他说:“斤是斤两是两的,谁像咱们这组卡的这样死呀!”王益元恳切地说:“小王,你比我小几岁,怎么知道
‘柴米’贵?我从十四岁就给地主扛活,扛到解放。那年月,我在地主家累死累活,我妈还在家里挨饿。有一次,给地主干了半年,只给二升玉米,我妈还乐得不得了。……你们想,没有共产党哪有咱们穷小子的活路。现在,咱们是国家的主人,众人拾柴火焰高呀!……党要求多快好省,咱们如果不拿日子当日子过,怎么对得起毛主席?说心里话,想起这些,浪费一块矽铁,比割我的心还痛。……”王益元说着,大家的眼窝也湿润了。王连元抓住王益元的手,抽泣着说:“组长,我错了。今后坚决改……”。
从此,王益元小组的工人,对降低消耗更是从心眼里引起了重视。他们在加料、喷溅、扒渣三关,关关设卡,人人精心把关。省铁增钢形成了风气。第二季度,这个小组的吨钢成本只三百七十四元,比国家计划成本降低了29%,比车间实际平均成本低27.8%;吨钢生铁消耗一千三百七十一斤,比国家计划低10%,比车间平均数低9.3%。
在对手赛当中
5月份,厂党委把王益元小组职工的先进思想、事迹、操作方法进行了总结,画成图片,在厂里展览。接着,全厂掀起了学、赶、超王益元小组的竞赛。王益元小组的职工,一面提出“别人追得紧,我们跑得快”的口号,始终保持了质量、产量、消耗的冠军;一面到各兄弟组传播自己的先进操作方法,帮助竞赛对手赶上自己。
段跃庭小组是王益元小组的竞赛对手。两个小组炉挨炉。炼钢时,王益元时常不断观测着小段炼钢炉的火焰变化,深怕出什么事故。一天,小段炼钢炉忽然喷出了黑红色的火焰,这是温度低的表现。王益元一看,“这温度不行呀!”他对段跃庭说:“快加矽铁!”“没货呀!”段跃庭说。“拿去吧,我们炉子上还有一百公斤矽铁”。
矽铁,这对炼钢工说来是多么宝贵的东西呀!当炼钢中发生了问题,它就是“仙丹妙药”,所以炼钢工们总是一块一块地把它节省下来,解救危急。因此,段跃庭犹豫着不肯去。“拿去吧,挽救这炉钢要紧”。王益元再三催小段,小段含着感激的目光看了看王益元,把矽铁取来了。
王益元小组里节省下来的一百公斤矽铁,解救了段跃庭小组的一炉钢。段跃庭拉着王益元的手说:“老王,多亏你们的帮助呵!”
炉和炉的竞赛,一天比一天上劲。6月中旬,赵宽小组的钢锭合格率直线上升,眼看就要超过王益元小组。可是,他们的生铁消耗却很高,经常“超支”。为这事,赵宽小组的工人都很发愁。王益元便主动找到赵宽帮助商量办法。
他来到赵宽的炉上,赵宽感动地指着炉子说:“你看,铁水老喷溅,是不是风压掌握得不稳的毛病?”“对,应当很好研究风压。”王益元果断地把自己炉创造的经验告诉赵宽:“……比如铁水装的角度大,风压就要小点……等石灰石熔化以后,再给大风……,你试一试看”。
按着王益元小组创造的方法做了以后,赵宽小组吨钢生铁消耗降低了一百多公斤,在车间里占了优势。
在评比会上,赵宽和段跃庭小组都得了红旗,这两个小组的工人说:“我们小组得红旗,应该有王益元小组的一份功劳。”
其实,哪只是段跃庭和赵宽小组呢?全车间十五个小组,谁不说王益元他们是“有共产主义风格”的小组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