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8月6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重庆二十六万职工大闹对手赛
本报重庆5日电 为了8月份在工业战线上夺取更大胜利,近几天来,重庆市钢铁、煤炭、机械、搪瓷等几个主要产业的二十六万多名职工兵对兵,将对将,你追我赶,大力学习、推广先进经验,热火朝天地掀起了同工种对手竞赛新高潮。截至目前止,全市几个主要产业分别树立了个人先进“标兵”三千五百多人,同时树立了大批集体先进“标兵”。这些“标兵”树立以后,使各厂矿、车间、工序以至每个工人都有了学习、追赶的榜样,进一步把这些行业的广大职工普遍发动起来了。
重庆第三钢铁厂转炉车间以重庆钢铁公司先进的葛老溪转炉车间作为自己的竞赛对手,在8月份的第一天,就以日产一百七十三吨钢的新成绩超额完成了日产一百二十吨的国家计划,比7月份平均日产水平提高147%。这个车间原来生产水平很低,职工们为了赛过他们的对手,认真学习、推广了对方的先进经验,生产大有起色。他们撤装一座炉子已由原来的七、八小时缩短到二、三小时,7月份这个转炉车间的利用系数因此比6月份提高了32.16%,质量也有提高。重庆几个钢铁厂共有六个转炉车间,原来先进的生产水平与一般水平距离很大,如转炉寿命,有些炉子已达到五十炉到七十多炉,而多数炉子还停留在三十炉左右。7月份这几个条件基本相同的车间展开对手竞赛以后,炉子寿命、钢的质量和转炉利用系数都显著改进了。在煤炭系统,原来重庆天府煤矿三井十六采煤小组生产最好。这个小组今年1月份采煤两千多吨,4月份提高到八千多吨,为全市各薄煤层采煤小组树立了榜样。天府煤矿就把它立为“标兵”,全矿六十个采煤小组纷纷推广他们的经验,以它为对象开展竞赛。现在,这个矿已经有四个采煤小组和两个掘进小组达到了“红旗工作面”的水平,八个小组接近“红旗工作面”的水平。全矿采煤水平最低的三十八组,也由原来日产煤六十吨提高到日产煤一百二十吨。
个人之间的竞赛更是热烈。许多厂矿的职工几乎人人为自己树立了一个对立面,谁都不甘落后,哪里有先进人物、先进经验就风起云涌地去学,去赶。重庆钢铁公司大平炉厂有个进料司机刘映华,创造了安全进料多开关操作经验,以九十五分钟突破了原来一百二十分钟进一炉料的纪录,对缩短冶炼时间起了很大作用。另一个进料司机周君朝和刘映华同时进厂,跟同一个师傅学的技术,生产成绩却相差很远。于是,他就向刘映华提了竞赛条件,以他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积极研究刘映华进料快的经验,结果既发现了刘映华的优点,又发现了自己操作中的缺点。他就想法努力克服这些缺点,终于赶上了刘映华。刘映华又反回来积极向他学习,改进操作方法,终于创造了进七十七斗料只用八十七分钟的新纪录。后来,周君朝又创造了六十九斗料用七十分钟进完的更高纪录。就这样,两师兄弟,你追我赶,推动了彼此的进步。
重庆市工业战线上普遍开展赶“标兵”的对手竞赛以后,显著的效果是变少数人、少数单位的高产优质为“大面积”丰产。重庆几个钢铁厂的六个转炉车间,开展对手竞赛后的十天内,钢的质量比竞赛前提高了5.18%,产量稳步上升。重庆建设机床厂在制造转炉设备过程中,原来按厂里现有大型设备核算,差二十多部。工厂领导方面组织全厂四十六部大型设备开展同工种对手竞赛,大力推广先进经验,结果提高生产能力58.53%,弥补了机床的不足。为了加强竞赛的领导,市级领导机关和大部分厂矿都建立或健全了指导竞赛和总结推广先进经验的组织机构,有如打仗一样,订出作战计划,针对生产上的关键问题把一些主要“标兵”的先进经验分别排队,定期推广。为了在8、9月份掀起更大规模的新的生产竞赛高潮,市里还召开了1959年上半年度先进生产者和先进工作者代表会议。


第2版()
专栏:

立志赶先进
王朴
重庆市钢铁、机械、煤炭、搪瓷等几个主要行业的职工真有志气,二十六万多人找先进的“标兵”作对手,开展同工种竞赛。竞赛才几天,就掀起了一个轰轰烈烈的生产新高潮。
找先进的“标兵”作自己竞赛的对手,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为的是共同提高,扫除落后,更快地发展社会生产力。以先进的“标兵”作竞赛对手,就是给自己树立一个对立面——学习的活榜样。这里不但有奋斗的具体目标,还有达到目标的具体办法。整个竞赛的过程,就是学习“标兵”的先进经验和技术的过程,就是由落后(比较地说的)向先进转化的过程。一批“标兵”的水平被大多数人突破了,又会有一批新的“标兵”出现。永远以先进“标兵”作对手,我们的眼睛就会永远朝前看,攀登一座高峰再攀一座高峰。
先进和落后,是在比较的意义上讲的,并非先进的样样都先进,落后的样样都落后。先进“标兵”中,有某些方面可能是落后的,非先进“标兵”中,有某些方面可能是先进的,只不过比较起来,一个先进的东西多一些,一个少一些吧了。因此,在开展同工种对手的竞赛的时候,我们眼睛首先要看别人胜过自己的东西,别只看人家不及自己的东西,使自己妄自尊大起来,觉得先进“标兵”
“也不过如此”,没啥了不起。妄自尊大,不愿向别人学习,是没有志气的表现——满足现状。所以,即使是被立为“标兵”的先进人物,也应该虚心,首先看别人的长处。我看到你的长处,你也看到我的长处,彼此虚心学习,取长短补,使“长”者愈长,“短”者变长,才能共同提高一步。
当然,我们也不必妄自菲薄,把先进生产者的水平看作是高不可攀的,不敢找他们作竞赛的对手。在生产活动中,那能人人都时时刻刻走在一条线上?今天你走在前头,我追你,明天我走在前头,你赶我,这是合乎规律的现象。先进“标兵”并非天生的。他们所以成为先进,只不过是他们在生产活动中,比别人多用心,多学习,对生产规律掌握得比较快,比较全面吧了。古语有云:“人皆可以为尧舜”。我们说:人人皆可为先进生产者。况且先进“标兵”已经为我们开拓出一条道路来,他们能够达到的生产水平,我们也能够达到。方向对头了,路只会愈走愈近,绝不会愈走愈远。只要我们有志气,既不妄自尊大,又不妄自菲薄,像重庆市二十六万多职工那样,以先进“标兵”为师,虚心地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和技术,不屈不挠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就一定能够赶上他们,走进先进生产者的行列。
千百万职工奋起找先进“标兵”作对手,自觉地投入你追我赶的劳动竞赛的洪流,这是我国工人阶级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普遍提高,劳动热情普遍高涨的标志。我们国家的社会生产力,必将在这种你追我赶的竞赛中,迅速发展起来。
时间已进入8月,现在正是争取完成和超额完成今年国家计划的决定性的季节。各个地区、各个战线都涌现许多先进的人物和单位,他们在完成产量计划、质量计划、成本计划以及生产安全方面,都不愧为同行的“标兵”。我们很需要像重庆市那样,把这些“标兵”在广大的职工群众中树立起来,把他们的经验总结起来,组织大家向他们学习,开展一个学先进赶先进的生产新高潮。这样,我们便能在8、9月份更好地按时、按量、按质、按成本而且又安全地全面完成国家计划,迎接伟大的国庆十周年。


第2版()
专栏:

前进中的故事
本报记者 田良耕 金雨困
姑娘的苦恼
云南光学仪器厂有一位姑娘叫岳玉仙,这些天来心里老是苦恼。
不久前,她采用了“快速抛光法”创造了日磨四十五盘玻璃片的新纪录,质量全部合格,成了工段的“标兵”。车间领导上就要她摆起擂台,擂台一摆,小伙子刘建秀和她应了战。小岳一看应战的对象是小刘,从此心事重重。
原来小刘和小岳是一起进厂的,还在一部机床上干过活。小伙子的底细姑娘摸得清楚,这个人,干劲很足人又聪明。这就引起了姑娘的担心:总有一天要给他赶上的。真给他赶上了,我这个标兵不就垮了么?
越是担心人家追上来,人家就越是追得快。一天,小岳刚踏进车间,就听见工会主席拿着喇叭在喊:同志们注意,刘建芳已经超过了岳玉仙!今天创造了日磨七十五盘的新纪录!
人丛中,刘建芳带着大红花,满面春风地走到小岳面前,伸出了手。小岳勉勉强强说出了几个字:“向你学习……”就掉身走开了。
小岳真是难过极了……工会主席似乎一眼看到了她的心底,热情和关心地问她:“怎么,真是灰心丧气了么?”这一说,姑娘眼眶里的眼泪,就再也忍不住啦,十分委屈地哭起来了。
“哭是不行的,还得拿起勇气来呀!”工会主席热情地安慰她:“刀不快,石上磨,人不会,世上学。小刘不是学习了你的经验,才赶过了你吗?现在你为什么不能去学习呢?”
相形之下
第二天,小岳就真去“取经”了。
小刘确是真心实意,什么机床管理罗,怎么用副料和改进零件研磨的经验罗,都介绍得详详细细,而且当场作了表演。
不久,小岳也开起了两台机床,产量马上到了八十六盘。可是,第二天刘建芳又到了一百零八盘。这下子小岳又泄了气。她想:开了两台也做到了八十多盘,可是人就紧张得要命,怎么能够再赶过人家呢?人家小刘做到了一百多盘,问问他还讲是
“不忙”,不是奇怪吗?
好些天,小岳又是连半句话都不想讲。
你不问人家,人家可来问你了:
“小岳呀,你打算什么时候超过我呀?”小刘这么一问,小岳不免有些激动,就问小刘:“你为什么能够干得这样从容?”
小刘就把自己的窍门全部告诉了她。
原来窍门是:小刘开两部机床时,把时间一前一后交叉开了,因此开的虽是两部,但实际上是此紧彼不紧,彼紧此不紧,因此看管起来比较从容;而小岳却相反,两部机床一起开始,不紧张时都不紧张,一紧张时都紧张,这样一个人当然无法应付。这样一点破,小岳才恍然大悟。
这次小岳不久就赶过了小刘。
“一个巴掌拍不响”
傍晚,小岳一个人在湖边静思默想。
她想了很多很多,她想到了小刘也想到了车间许多的人和事。
“就拿小刘来说吧,每当他赶过了我时,他总是那样地谦虚、热情和毫无保留地把全部经验教给我,而且总要嘱咐我:‘你要准备快点超过我,把更好的经验创造出来,我也准备再向你学习。’每当我超过他时,从不见他有半点气愤和嫉妒,而总是高兴地说:‘在你的帮助之下,我一定要超过你的!你准备着吧。’人家关心同志的进步超过了自己,把别人的进步当作自己最大的愉快。为什么我总是只想到自己?
“党和工会不是经常这样教育我们:光是一个人先进是不够的。如果仅仅个人先进,不能把集体带动起来,整个任务完不成,那还不等于零吗?”
“俗语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一点也不错。”
当这样考虑的时候,小岳的思想就像她刚磨出来的晶莹透明的玻璃片一样……。
淘出的金子
这一天,小岳心头说不出的轻松。她在研磨胶在夹具上的玻璃的时候想,为什么不可以四块胶在一起磨呢?一试果然很好,马上创造了一百五十五盘的最高纪录。各个工段都又来给小岳祝贺……下班以后,小岳还一个人在那里等待刘建芳,把自己的经验更详细地向他介绍。以后刘建芳又超过了她。当她听到这些消息时简直高兴得比什么都喜欢。想想过去的情形,小岳连自己也觉得实在太可笑了。
岳玉仙和刘建芳就这样你帮我我帮你,由四十五盘跃到七十五盘、又进到八十六盘、一百零八盘、一百五十五盘、一百九十六盘、二百零六盘,最后两个人都达到二百一十三盘,比原来提高了七倍多!都是合格品。整个工段有一半人赶上了他们的水平,这个车间的抛光工序生产能力比过去提高了50%左右。人们的共产主义风格,就在竞赛的进程中,党与工会的教育下成长起来了。
这使我们想起了阿·托尔斯泰在“苦难的历程”三部曲中写的一首俄罗斯民谚:
“在清水里泡三次,
在血水里浴三次,
在碱水里煮三次。
我们就会干净得不能再干净了。”
他们是金子,但是也夹杂泥沙,有的人多,有的人少,在党的培养下,在竞赛的熔炉中,人们更快地成熟了,终于闪出金色的光辉。


第2版()
专栏:

给半成品安排出路
上海大隆机器厂清理出大批机器部件支援兄弟工厂
太原矿山机器厂制订处理方案使积压物资各得其所
新华社上海讯 上海大隆机器厂最近清理出了总重量达一千多吨的半成品和在制品。这些过去积压下来的物资,经过清理,一部分用作本厂配套产品的材料,一部分已经调出支援其他工厂的生产,充分地发挥了积存物资的作用。
大隆机器厂在进行这一清理工作时,首先组织了生产计划、检验等科室人员、车间工段长、调度员和一部分工人,按产品分组清点,一边清点,一边处理。经过清理,6、7月份这个厂已经调出本厂用不着的四百九十六吨钢锭和一万四千七百多件拖拉机配件,不仅支援了兄弟厂的生产,同时也回收了三十五万元的资金。在清点半成品和在制品当中,大隆机器厂还特别抓紧了正在生产和即将投入生产的产品的配套工作,给这些产品增拨少量材料,补足缺件。6、7月份这个厂曾先后根据升降台、锻造操纵机、鼓风机、压砖机等几种主要产品成套的需要,补足了二千一百八十件缺件,保证了这些产品的成套生产。
为了切实加强在制品、半成品的管理工作,这个工厂在清理在制品、半成品的基础上,已经恢复和建立了一些必要的管理制度,如金工车间已经规定了投料指标,领用毛坯必须根据投料指标办理手续。他们还加强了毛坯管理上的分工负责制,重新建立账册等。
新华社太原讯 太原矿山机器厂开展了群众性的物资普查和清仓工作。不但摸清了家底,处理了大批积压材料、在制品和成品,并且建立和健全了必要的管理制度,为进一步堵塞浪费漏洞、更合理地使用流动资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个厂从6月份布置物资普查和清仓工作以后,由于领导重视,发动了群众,从厂部到科室、车间,都制定了具体的清查工作计划,有专人负责,有时间进度,加以在清库工作中贯彻了党委提出的边清理、边处理、边建立制度的指示,因之行动迅速,收效很快。仅供应科一个单位就处理了四百四十五万元的积压器材和物资,其中有三百匹马力柴油机一百台,生铁五千余吨,石棉板十一吨,轴承五千余盘,电动机三百四十台,多余的钢材一百吨。
这个厂对清理出来的成品和半成品处理方案是:待成套的产品,抓紧时间配套出厂;废次品和多余的零件,组织鉴定,能利用的尽量利用,不能用的作废料回炉或者调剂给有关部门。
在清理仓库的基础上,全厂已经建立和恢复了限额发料制度、材料分类分质保管制度、材料入库检验制度、材料领用预计制度等必要的管理办法。


第2版()
专栏:

增产更多日用玻璃玻璃
工业会议要求生产优质产品满足人民需要
上海两个月内供应了各地四十万只竹壳水瓶
据新华社上海5日电 轻工业部最近在上海召开的全国玻璃工业会议,讨论了增产更多更好的日用玻璃制品,适应人民生活需要的问题。会议号召全国玻璃工业职工迅速开展以高产、优质、低耗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继续鼓足干劲,力争完成和超额完成今年国家计划。
今年上半年,各地玻璃工厂在去年大跃进的基础上,生产又有了新的发展。据二百八十六个工厂统计,各种玻璃制品的总吨数比去年上半年提高34%以上,不少工厂产品质量也比过去有所提高。但是,由于社会购买力的提高和生产建设的发展,目前玻璃产品仍然不能适应各方面的需要。
会议指出:当前玻璃工业首要的任务是努力增产各种人们日用的玻璃制品。玻璃日用品包括范围很广,其中如日常必需的保温瓶、玻璃杯,农村点灯用的灯罩,医院装药用的药瓶,以及酒瓶、香水瓶、墨水瓶等等。这些日用玻璃器皿虽然产值很小,但需要量很大。各地在安排生产计划时,必须首先发展这方面的产品。
会议要求各地玻璃工厂努力降低原料、材料的消耗定额,厉行节约。会议指出,目前这方面的潜力还很大。如以纯碱为例,同样一吨玻璃液的用碱量,高的达到三百公斤,低的只要一百五十公斤左右。如果都达到一百五十公斤这一先进水平,用同样多的纯碱就可以生产更多的产品。在燃料方面,有的厂生产一吨玻璃只要用一吨煤,有的却要用三、四吨以上,节约的潜力更大。会议认为,玻璃工厂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产品使用寿命,是最大的节约。特别是当作包装材料的各种玻璃器皿,质量提高后还可以避免许多物资的损坏。
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共有八百多人,代表们在会议结束以后,一致表示下半年要以更大的干劲,增产更多的日用玻璃。
据新华社上海5日电 以质量好著称全国的上海竹壳热水瓶,今年第二季度的产量比第一季度高出一倍多,7月份一个月的产量比整个第一季度还高。从6月初到现在,上海供应全国各地的竹壳热水瓶已有四十多万只。
今年以来,上海竹壳热水瓶的销路大增。为了扩大竹壳热水瓶的生产,上海市玻璃工业公司和上海市百货采购供应站,在第二季度联合组织了一个竹壳专业小组,深入各地采购竹壳材料,得到了各地大力的支援。当全国第三类物资交流会在上海召开时,浙江、福建、江西等省,都帮助上海扩大了毛竹货源,保证了增产竹壳热水瓶的需要。(附图片)
重庆钢铁公司有一支人数不多的宣传鼓动队。他们在炼钢炉、化铁炉、煤气炉等重要生产关键工段,进行宣传鼓动工作,为工人们传播先进经验,给生产上出现的标兵、好人好事送喜报、推动更大的生产高潮。
图为鼓动队队员正在利用生产班的班长会,采集宣传鼓动材料,编排节目。
新华社记者 刘诗临摄


第2版()
专栏:

砖造多用炉
哈尔滨市妇婴旅馆创造成功一种“砖造多用炉”。它可以同时蒸饭,炒菜,热水,烤面包;还可以通过火墙供两、三个房间取暖。
这种“多用炉”烧火时,烟火除冲向锅眼外,还经过烤炉,进入火墙,再顺着火墙的烟道进入水箱底部,最后由后面的烟囱排出。热量可以充分利用。
这种炉子全部建造费用只要五十多元。它适用于幼儿园、医院、机关和学校等。


第2版()
专栏:

锅炉过热器
哈尔滨市龙江橡胶厂的职工在三台锅炉上安装了过热器,利用烟囱里的废热提高蒸汽的热度,发挥了五台锅炉的作用。这样不但一年能节省一千吨煤,而且使锅炉蒸汽由一百一十度上升到一百八十度,缩短了车胎的硫化时间(过去三十分钟,现在二十分钟),同时因为供汽充足硫化彻底,提高了车胎的弹力和耐磨力,大大降低了次品率。多余的蒸汽还可以供宿舍、办公室取暖,节省一批取暖用煤。(附图片)


第2版()
专栏:

跃进式火墙
哈尔滨市煤建公司节约用煤小组研究成功一种快热、保温、省煤的跃进式火墙。
这种火墙长二百六十六厘米,宽三十厘米,高一百九十八厘米,有五个火洞(旧火墙中空,不分火洞)。火炉设在火墙的正面。火炉左右两边设有出火口(旧火墙只有一个出火口),对着两边火洞。一烧火炉,烟火就从两边出火口顺着火洞由两面向中间集中。一小时左右,就能暖热火墙的每个角落。根据科学鉴定,每昼夜烧三次火(八小时一次),平均每小时散热量可达四千仟卡,室内温度可保持十五度以上,取暖面积达三十五平方米。
这种火墙已经在哈尔滨市推广了一千八百多个。每个火墙每天平均耗煤量,已由五十一斤降低到三十六斤。(附图片)


第2版()
专栏:

抽屉式蒸笼
解放军驻哈尔滨某部医院食堂的职工们,创造了一种既省煤又能减轻体力劳动的砖造抽屉式方形笼屉。这种适宜大食堂蒸馒头、使用的笼屉,现在已经在哈尔滨市二百九十四个单位推广,很受欢迎。
用这种笼屉蒸四袋面粉的馒头,一个炊事员操作,只要烧七十五斤煤,四十分钟就可以蒸熟。过去这个食堂,使用圆形蒸笼蒸同样多的馒头,要用一百八十斤煤,蒸三个钟头,两个炊事员抬笼屉常常累得满头大汗。
抽屉式方形笼屉原来用木制,每个需要一百五十到二百元,还不耐用。现在用砖砌在锅台上,里面抹水泥或彻水磨石;墙的一边靠锅台处留一进水孔,以便馒头上屉后用胶管加水。屉顶用苇席编成圆形盖,留一个出气孔;屉的正面有两扇木门,笼屉里面根据需要分成若干木制小格,每格有个能自由抽送的竹屉篓。笼屉尺寸根据锅台大小决定,成本约六、七十元,坚固耐用。(附图片)


第2版()
专栏:

访“包锅灶”创造者
本报记者 吴建民
解放军驻哈尔滨某部炊事员宋吉明去年创造成功一种吸风“包锅灶”,使五百人吃饭用的锅灶每天的耗煤量,由一千多斤降低到二百多斤。
这个出色的创造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参观者。他们来自工厂、企业、学校,甚至外县、外省。宋吉明本人几次被邀请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节约煤炭现场会上去介绍经验,做示范表演,或者被工厂、机关、学校请去指导改造炉灶。现在,仅哈尔滨市就有二千多个百人以上的集体食堂推广了“包锅灶”。
最近我们访问了宋吉明。他穿着一身白色的工作服,在整洁宽敞的伙房里为所在单位的二百五十多个同志准备午饭。他一会儿用铁钩通通炉灰,一忽儿又打开炉门往灶膛里加一小铲煤炭。我们好奇地窥探着灶膛里的奥秘。只见那呼呼直窜的白热火舌,不断在炉门边高昂起头,顺着锅的两侧直往后面喷去,萦回缭绕,正好缠包着整个锅底和锅腹。一看就知道,这就是“包锅灶”名字的由来。
宋吉明详细地给我们介绍了“包锅灶”的妙处。它的最特殊的地方是灶膛呈锅形,而且膛身很小,灶膛后部和锅肚的距离窄得连一只拳头都伸不进去;拢火台像簸箕,后面矮,靠灶门处高,这就迫使火苗从锅的前部抬头,然后顺着锅的周围包住锅底和锅腹,再奔向后部出烟口。据哈尔滨工业大学锅炉教研室的鉴定和分析,包锅灶的构造使煤炭得到充分燃烧,而且烟气在灶内停留时间长,又很快传热到整个锅上,所以火苗匀、火力强、耗煤少。经实际测定,包锅灶燃烧热量利用率比旧的锅灶提高将近两倍。
宋吉明一边跟我们谈着话,一边隔几分钟就向灶膛里均匀地添一小铲煤。他向我们解释说:有了好锅灶,还要烧得好,才能省煤。勤添,添少,添快,并且添得厚薄均匀,就能使煤既不因太厚烧不透,也不因太薄了被风抽跑而费煤。
说着谈着,一大锅饭就煮熟了。他告诉我们:从一锅水烧开到下米煮成饭一般只要四十分钟。包锅灶烧水或煮饭只要一处开了,立即全锅沸腾;它不像一般锅灶先从边上开,然后缓慢地围向中心开。所以它比一般锅灶烧饭(从放上生水到煮成饭)要快四、五十分钟。(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