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8月3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工人阶级的“心事”
敢峰
每一个活着的人,总有他的心事,透过一个人的心事,就像通过纯净的晶体一样,可以清楚地看见他的思想品质。
7月12日人民日报上有一篇通讯“三万度电哪里来?”写的是沈阳电缆厂的事情。去年冬天,东北地区严重干旱,丰满水电站巨大的水轮机无法转动了,依靠国家电网供电的电缆厂,生产眼看就要受影响。“电从哪里来”就成了全厂工人们的心事。在厂党委领导下,全厂迅速开展了办电运动。有个老工人、老党员徐锡昌,更是心事重重,心里整天像压着一块石头,沉甸甸的。一天早晨,他没到办公室,却一个人呆呆地望着煤气站放出的煤气出神,想到用剩余的废弃煤气代电力的办法,经过多次的试验,克服各种困难,终于成功了,每天节约的电力相当于一座二千瓩发电能力的电站,使电缆厂在电源不足的情况下提前完成了去年和今年头五个月的国家计划。
这不过是工人阶级队伍中无数动人事例中的一个。一个有高度革命觉悟的人心里所想的是工人阶级的革命事业,他心胸坦荡,从无个人的忧虑与得失,以劳动人民之乐为乐,以劳动人民之忧为忧。他们的心事就是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在他们心中的反映,像一面镜子一样,你只要看见了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你只要看见了他们所面临的生产斗争,你就看见了他们的心。在生产上遇到了困难的时候,他们的心“像压着一块石头,沉甸甸的”,废寝忘食,去和困难斗争,想一切办法来制服它;当困难被制服时,他们的心又随着机器的飞快的旋转和歌唱而高兴起来。这是一颗多么伟大的心啊,正是这颗心在许多无产阶级好儿女的普通躯壳中,放射着勇敢和智慧的光芒。
对于我们某些知识分子出身的人来说,心事就复杂得多了,什么个人得失、个人名利、个人威信呀,占去思想上的不少地盘,这和工人阶级胸怀坦荡、大公无私的心事比较起来,又显得多么渺小啊!我们要向工人阶级学习,就要首先学习他们这种关心工人阶级革命事业的心。
我们要想真正得到不断进步,需要从很多方面进行锻炼,多想一些工作上的问题、少考虑一些个人的问题,就是锻炼的方法之一。对革命事业想得多,对工作想得多,对生产斗争想得多,那我们的共产主义思想、集体主义思想就会多一些,个人主义的东西就会被挤得少一些。对革命的事业不关心,而对个人鼻尖下的小事想得多,革命的朝气和热情就要衰退,种种个人主义的思想就要抬头。我们除了加强马列主义学习和关心整个国家的大事以外,工作之余,经常在脑子里装上一、两个重要的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或理论上的问题,一有时间就考虑这些问题,慢慢地就会养成一种兴趣和习惯,久而久之,无论在思想修养和工作上,都会感到有很大益处的。


第8版()
专栏:

女飞行员空投记
刘沃钧
傍晚,刚到广州地区不久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女飞行员施丽霞、林淑玉和薛文淑接到上级命令:立即给受水灾地区空投物资。
执行这个任务是光荣的。可是自然条件很不利:云层低、风速大;低空飞行,气流不稳定;洪水特大,目标不容易找到,真是困难重重。但是任何困难,也阻挡不住人民战士。二十二岁的共产党员薛文淑激动地说:“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人民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我们一定要完成空投任务。”
清晨,乌云盖满天空,低气压使人气闷得直流汗。机长施丽霞、领航员林淑玉和副驾驶员薛文淑,提着航行图和飞行帽,和其他空勤人员跨进了两架飞机。
“不管什么样的云都要冲出去!”面对着通往受灾区上空的浓云,有着八年飞行经验的施丽霞发狠地说。
当飞机吼叫着进入三百米的上空时,施丽霞透过座舱玻璃向外望去,只见一片蒙蒙的云雾。一股股逆气流不断向机身袭来,使机身颠簸不定。在飞机左右和下方的群山,时时威胁着飞机的安全。突然机身一阵震抖,原来碰上急雨了。一心飞往灾区的施丽霞全神贯注,以她熟练的技术,凭借着仪表的指示,继续前进。领航员林淑玉紧张地站立在她右后方,指引着方向。
七分钟后,光亮骤然掠过她们的座舱,飞机越出云层了。施丽霞和林淑玉焦急的眼光,立即投向地面。凶猛的洪水吞没了村庄和稻田。就在这一刹那间,施丽霞将飞机由三百米高度、穿过云层下降到一百五十米。呵,看清楚了!在那高出水面的山头上、楼房上、公路上的人群,便是受灾的同胞,是用辛勤劳动哺育我们军队的乡亲!施丽霞手中的驾驶杆握得更紧了,舵踩得更稳了,随着林淑玉指给的航向,飞机驯服地开向第一个空投点——博罗县的东边山上。施丽霞屏住气,准确地做了个进入动作,林淑玉眼明手快地一按电铃,空投员抛出的炒米袋便准确地落到那个山坡上。
她们一个半小时完成了十多个空投点的空投任务。这一天,她们在复杂气象条件下,连续低空飞行了五架次,将近八个小时,空投的命中率达到了百分之百。
两年前才进航校的副驾驶员薛文淑,在另一架飞机上进行了同样的战斗。她在机长的指挥下,勇敢而沉着地驾驶着飞机。这位年轻的共产党员只有一百多小时的飞行经历,抢救灾民的责任感,促使她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她的机长徐绍三称赞她是个好样的飞行员。
空投到第三天,天转晴,可是气候愈来愈热了。中午时分,施丽霞、林淑玉进入密不通风的机舱时,气温表正指着“四十度”。这次起飞,她们接受了一个新的任务:寻找铜湖南边一个尚未空投过的灾民点。根据有关方面的报告,那里的灾民已经有几天没有吃上东西了。她们非常焦急,恨不得马上就能找到它。飞机上闷热得很,施丽霞和林淑玉的飞行服都湿透了,但是她们仍然专心地边飞边搜索目标。突然,施丽霞和林淑玉差不多同时发现几缕青烟,在惠阳县的铜湖附近升起,可是看不清人在哪里。施丽霞立即指挥飞机降低高度,在发出青烟的地点上空连绕了两个圈子,终于看到一个像小孤岛似的山头上,聚着一大群人。但是这和地面报告的位置可不同。“救人要紧!”她们就迅速而准确地在那儿投下了物资。事后证实,由于联络中断,地面的报告错了。她们空投的正是那批急待抢救的灾民。
飞机只剩下最后三包物资了,可是她们又发现在不远的一段公路上,有好几百个灾民。不过,她们找不到空投联络的标记,地面指挥也没交代过这里的情况。怎么办呢?她们睁大了眼睛向下望;灾民们对着飞机挥舞着衣服,他们多么需要援救啊!看到这种情景,施丽霞、林淑玉心中非常激动,她们和同机的几个人简单交换了意见,认为很可能是尚未发现的灾民,应当赶快空投。但是问题又来了:公路很窄,四周是水,人又多,物资很可能投到水里,或者砸坏了灾民。这时机长施丽霞以她多年的飞行经验,很快就沉着地指挥飞机尽量减低速度下降。当飞机对准目标下降到五十米左右低空的时候,下面灾民招手和欢呼的动作已看得清清楚楚。“铃——铃”的空投信号响了,最后三包物资抛出机舱,不偏不倚,刚刚投到公路的斜坡上。这时候,机上的人都噙着泪花笑出了声响,舱里的闷热似乎也减退了。
飞机着陆后,驻广州空军部队的首长高兴地说:“要大大表扬女飞行员!”薛文淑按捺不住心头的激动说:我们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啊!她记得第一天空投了物资和省领导机关号召灾民齐心抗洪的信件后,第二天在飞机上便看到,有些空投过粮食的山头上,出现了白色的标语:“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她的眼圈红了:“人民多么热爱我们的党和领袖,他们相信只要在党的领导下,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


第8版()
专栏:知识小品

插翅高飞
邹盛铨
鸟类是自然界最优秀的飞行家,它们能自如地扑动着有力的翅膀,随意做着各种特技动作,准确地判断着方向和高低,上下盘旋。
任何飞行器的飞行都必须要有升力和拉力(或推力),鸟的飞行也同样如此。飞机的拉力是由发动机供给的,而升力的来源,则是由于机翼上下表面不对称,相对气流流过上下表面时,就产生一个向上的举力,把飞机举在空中。如果机翼和迎面气流偏斜一个角度,这种力的方向也就发生改变,这时在铝垂方向的分力叫升力,水平方向的分力叫阻力。同样,鸟的翅膀也和飞机类似,上表面凸出,下表面凹平,因而也能产生升力,并且随着翅膀的姿态不同而改变。鸟翅和机翼不同的地方在于鸟翅还能够产生拉力。为了产生拉力,鸟上下挥动着翅膀,鸟翅的真实运动是上下挥动和前进运动的合成。
此外,鸟还善于找寻上升气流,这时候,它的翅膀不扑动也能上升或维持原来的高度而作翱翔飞行。有时候,鸟也能张开翅膀像滑翔机一样沿着斜线,向下滑翔。
鸟类飞行的原理既不复杂,那么人能不能造出一种翅膀,像鸟那样利用上下扑动的反作用力来飞行呢?据说王莽时代,曾经有人把羽毛绑在身上当双翼,飞行了几百步。外国也有人作过类似的试验,但是都没有得到成功。自从第一架飞机发明以来,飞机一直沿着另一个方向发展,所有的机翼都是不动的。目前,以鸟类的生理结构和飞行方法作为基础的飞机等飞行器,已经发展得十分完善了,不论速度高度和航程都是鸟不可比拟的。然而只有一点,却还不如鸟儿。那就是飞机推力只及飞机重量的6%到20%。鸟儿却可以达自身重量的几倍。可见扑翼还是有它的优越性的。因此它又重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现代高度发展的航空技术基础上来研究扑翼机,就具有很大的现实性了。
世界上第一架扑翼滑翔机,是苏联制成的,它的名字叫“奥立格·柯歇伏”。苏联自从1948年开始这项研究以来,已经作成了各种型式的这种扑翼机或模型。它们有的像飞鸟,有的如昆虫、有单座双座或多座,有大马力也有小马力的。有扑翼式的飞人或空中摩托。
试验证明,扑翼机结构轻便牢固,起飞着陆速度小,不需专用机场或长跑道,升力比普通飞机大几倍,经济性、可靠安全性等都是普通飞机所不及的。目前扑翼机还处在试验阶段,主要的问题是要制造马力特大、重量较轻的发动机和解决扑翼飞行的空气动力方面的问题。人类的理想是无止境的,插翅高飞的时代已为期不远了。


第8版()
专栏:

听完向秀丽的故事
戈振缨
孩子们屏住呼吸
听我讲完你舍身救厂的故事,
眼睛里饱含着泪珠,
但却忍住了哭泣……。
孩子们肃穆的沉默片刻,
突然,贝贝跳起来把手一拍:
“爸爸!让我去把向阿姨救出来,
看!我一下子就能扑灭大火!”
巧巧说话一向十分文静,
她要求将来学习做一名医生,
她保证能救活向秀丽阿姨,
还要抢救一切好人儿的生命。
啊!
孩子们的保证提醒了我,
我们的向秀丽仍然活着、活着,
而且你还在坚持、等待,
等待着孩子们去把你救活!
不,不,
孩子们的真诚提醒了我,
你仍然在坚持为党工作,
你正在把工人阶级品德的种子
向孩子们心的深处撒播、撒播
……!


第8版()
专栏:文风杂谈

关于摘章引句
文边
关于作文章摘章引句的事,作为一个编辑,终于要向作者们呼喊几句了。
我不反对作文时摘章引句,即使最好的文章,有时也免不了摘章引句。但是摘章引句,第一,应该绝对准确;第二,应该详细说明引文出处。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经过查对,许多作者的引文,总是十引九错,甚至每引必错。
既然认为所引的是“名言”,用来警世益人的,为什么又要任意篡改(从实际效果看)?自己首先就对之不尊重,如何能让读者对之尊重!
编辑的职责之一,就是要去查对引文。但是,难题发生了。有些引文后面,只有被引者的名字,作者却秘而不宣他这话出自何处。比如,一位作者引了列夫·托尔斯泰的一段话。语末注道:“(请查对原文:作者)”。敢问作者:“原文”又是谁呢?我们又从何查起呢?如果引文出自报刊,也不注明日期或期数。编辑于是不得不去推敲,运用联想,作种种估计:这句话可能是在某一书或某一文中的吧?于是便作种种书籍或文章的翻阅,直到精疲力尽,头晕眼花。幸而查到了,至少也需花去半天以上时间(有的要花两三天);不幸而查不到呢?只好访师问友,打扰别人;再不然便只好打扰到作者头上去了。
有些是注明了书名的,然而语焉不详,却未注明页数。洋洋数十万或百万余言的一部大书,要从中查出一句没头没脑的话来,岂不也像只说张三在北京,而不说居住那街那巷门牌多少号一样,一时从何查起呢?编辑如果清闲,倒不妨因此读一部巨著,但可惜编辑是极少这样从容时间的。
每当大汗淋漓又查而未获的时候,便不免抚书长叹:我们是多么盼望着把有限的力量,尽多的用到实际有效的工作上去呀,但是,由于碰上了暗礁,我们便仿佛一只搁浅的航船,耗尽了汽油,却未能前进半步。
因此,我们向作者呼吁:准确地摘章引句,并注明引文的详细出处吧。这不仅是向人表明自己作事的认真、严肃、精细、负责,而且免得虚耗别人的精力,更有益于我们全体。对于作者,我想这并不是困难的事。


第8版()
专栏:文风杂谈

不光是字和词的问题
李吾田
最近在报刊上看到了一些提倡“口语化”的文章。有人就几个字提出了意见,有人就几个词进行了分析。今年第十二期“新闻战线”还发表了河北日报总编室的“一个建议”,报纸在这个建议中提出了五十个字,要求它的通讯员“尽量不用”,等等。这些出发点都很好。
但是,要整顿文风,是一桩巨大、细致、复杂的任务。不是提出几个、几十个字和词就能解决得了的问题。就像河北日报提出了五十个字也不一定个个恰当。要完成这个任务还要采取更好一点、更全面一点的手段:把“语法”、“修辞”教育抓起来。首先在汉语地区已经消灭了文盲的机关、部队、厂矿、团体中突击一段时间。然后在高小以上的业余学校和初中以上的正规学校,把语法、修辞列入重要课程之内。取得经验后再在全国推广。
作为运动来搞,文风是会很快整顿好的。这方面我们有办法、有经验、也有信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