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8月21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一个好党员、一个好领导者的重要标志,在于他熟悉人民的生活状况和劳动状况,关心人民的痛痒,懂得人民的心;他坚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同人民同甘苦共患难,能够接受人民的批评监督,不在人民面前摆任何架子;他有事找群众商量,群众有话也愿意同他说。只要我们的党是由这样的党员组成的,我们就永远有无穷无尽的、不可征服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


第6版()
专栏:

走在前头给群众鼓劲
北京起重机厂结构车间党员事事做榜样
本报讯 北京起重机器厂结构车间的共产党员们,坚决执行党的决议,事事走在前头,人人做群众工作,有力地推动了车间生产和各项工作。
结构车间共有六十名共产党员,他们坚决执行党的决议,并且用实际行动带动群众贯彻执行。最近这个车间的职工因为原料供应不足存在着松劲情绪,没有更积极地想办法在现有条件下克服困难。这时,工厂党委传达了中共北京市委的指示,提出批判松劲情绪,鼓足干劲,掀起增产节约的新高潮。结构车间党支部首先开会进行检查,然后召开支部大会。在车间各小组会上党员提出许多利用废料和节约原材料的建议。会后各小组纷纷行动起来,订出了具体措施,组与组之间展开了热烈的竞赛。皮带运输机小组党员崔殿林经常注意利用废料,他不怕麻烦事先到废料堆按着图纸找原料,他的行动带动全组工人都来找废料。这个小组7月份节约原料和利用废料共十吨多。汽车吊小组党员郝起淼提出了改变双梁吊司机室设计的建议,经集体研究被采纳后,每台节约钢材三百公斤,提高效率一倍。双梁吊小组的党员利用业余时间审查图纸,安排利用废料,并提出改变设计的建议,7月份也利用了两吨多废料,节约了钢材。在党员的带动下,经过车间全体职工的努力,7月份结构车间共利用废料十六吨多,节约钢材三十六吨,超额完成了月生产计划。这个月职工干劲更足,他们提出8月份要利用废料一百七十五吨,节约钢材一百四十吨。
这个车间的党员在生产中都能坚决地完成任务,特别是碰到关键性的问题,更是挺身而出,做到哪里有困难就到哪里去。今年6月,这个厂的双梁吊小组因搬运钢板的问题不能解决,影响小组生产计划的完成。这个小组每天最多需搬钢板十几次到二十次,每次用十五个人,而且效率不高。加上每隔一会儿就要把正在进行生产的人叫过来搬钢板,因此影响整个的生产。这时党支部号召党员改变“苦干多于巧干”的情况,带头想办法,大闹技术革命。共产党员左树文苦思苦钻,想了许多办法,最后研究出在龙门吊上安悬臂吊的方法,使搬运钢板工作机械化,结果节省五分之四的人力,提高效率五倍。悬臂吊的全部材料除一个马达以外都是利用废料做成的。最近车间接受了生产八十三台皮带运输机的任务,任务紧,特别是担负这个生产任务的两个小组之一汽车吊小组生产这种机器还是第一次,但是这个小组的党员们积极带头改进了十一种胎具,结果五天完成了半个月的任务。
在平时,凡是党的利益所要求的,这个车间里的党员总是主动想办法去完成。工厂开展提高质量运动以后,共产党员英洪恩首先动脑筋想出了访问用户来提高质量的办法,车间领导方面立即接受他的建议,访问了车间的主要用户——钳工车间,结果钳工车间一次就向他们提出了五十条有关质量的建议,大大促进了结构车间产品质量的提高。工厂党委号召职工们充分利用废料,共产党员崔殿林、赵哲等马上成为跑废料场最积极的人。崔殿林怕切板机工人嫌麻烦不愿切废料,他就亲自跑到废料场把废料运到切板机小组,积极帮助切板机工人想办法切废料。
这个车间的党员不仅坚决执行党的决议,事事走在前头,而且还能在工作、思想、生活上关心群众,和群众一道前进。汽车吊小组工人刘富奎下料总下不好,一块钢板应切成三块,而他常常只能切成两块,党员吴士禄主动教他下料的办法,帮助他划线,现在刘富奎已经能比较熟练地掌握住下料技术了。党员们随时和群众交心、交换意见,已形成了一种制度,如工人孟启生本来有些错误思想,共产党员赵哲、左树文和其他同志经常找他谈心、交换意见,使他政治觉悟迅速提高。
结构车间党支部十分注意对党员进行模范带头作用的教育。他们一方面组织党员学习党的政策、党的历史,提高党员的觉悟;同时通过一些党员的具体事例教育大家。去年车间里有一个党员因为计较个人利益,工作干劲不大,在群众中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支部立即组织全体党员讨论这个典型事例,大家不仅帮助他改正了错误思想,有的党员还联系实际,检查了自己在群众中模范作用不够的缺点。这个车间支部每当接受了新的任务,首先向党员交底,提出要求,使党员做到心中有数,有具体奋斗目标。由于结构车间每个党员都能主动自觉地起模范带头作用,使车间全体职工都能团结在党的周围,经常出色地完成生产任务,因此,这个车间去年被评为全厂的红旗车间。
(沈骊珠)


第6版()
专栏:

模范党员申长林
在革命圣地延安附近的一个山村——马家沟,有一位白发银鬓,受人爱戴的老者。他就是模范党员申长林。他入党二十四年来,一直忠心耿耿、勤勤恳恳,把全部精力贡献给光辉的共产主义事业。他曾经几次当选为人民代表。现在担任着中共延安地委委员、蟠龙人民公社党委会的常委、马家沟生产队的支部书记。
申长林已经六十五岁了,可是,现在,他的劳动热情很高。每天早晨第一个起床,起床以后,就叫生产队长吹哨子,让社员下地生产,等到社员开始生产的时候,他已经锄了二垅地了。
去年大跃进以来,申长林的劲头更大了,无论修梯田、造林和修拦河坝,他都和年轻小伙子一样干。他一年所得工分和一个年轻人一样多,但是,他仍然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一件单衣修修补补穿了五年。他直到现在还是用羊骨头烟管。他对队里的开支抓得也紧,多点一个灯,多用几张纸,他都要过问。
        新华社记者 姜国宪摄(附图片)
右上图:模范党员申长林
右图:马家沟生产队的干部,在申长林的影响下,遇到什么困难,总是自己带头去克服。关于工作和生产的问题,申长林总是仔细和别人商量。这是申长林(左)和马家沟生产队干部在研究生产。
上图:申长林经常找饲养员和羊倌谈心,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今年3月以前他自己拦羊,不管天热天冷,他都要把羊赶到山上去吃草。这是他放羊归来


第6版()
专栏:

共产党员的本色
  孙祖年
共产党员是积极、热情的无产阶级战士;党的政策、决议和各项事业是经过党员带动广大群众实现的。因此,要求每一个共产党员在工作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求成为群众的模范。北京起重机器厂结构车间的共产党员们,真不辜负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你看!当车间因材料供应不足,职工们在生产中存在松劲情绪的时候,共产党员崔殿林、左树文、赵哲等首先挺身而出。他们不怕麻烦地拿着图纸到废料堆里找原料,积极地提出技术革新建议,业余时间也在研究、创造。利用废料创造出的悬臂吊,提高搬运钢板效率五倍,节省人力五分之四,从而鼓舞了职工群众的干劲,克服了原材料不足等困难,出色地完成了生产任务。他们不仅在生产战线上走在群众的前面,而且在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生活,帮助群众提高政治思想、技术水平方面,也都发挥了共产党员的模范作用。
这是共产党员的本色。所谓共产党员的本色,就是说共产党员是与众不同的。这种不同,不是特殊,不是高人一等。而是把党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勤勤恳恳,老老实实,艰苦奋斗,团结广大群众,战胜一切困难;应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吃苦在先,享福在后。北京起重机器厂结构车间的党员们,对待党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真正是具备了这种革命者应有的品质。因此,他们的干劲冲天,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向前跃进。
坚决执行党的决议,主动地创造性地完成党所分配的各项任务,这是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但在实际生活中,对待党的决议和党所分配的各项任务,往往也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主动的、积极的态度;一种是被动的、消极的态度。毫无疑问,应当以前一种态度对待党的决议和工作,也就是像北京起重机器厂结构车间的党员们一样,不论在顺利的或是困难的环境下,不论是在有党的监督或没有党监督的情况下,都应当自觉地有坚定、勇敢、顽强、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来完成党所交给的各项任务。那种萎靡不振、得过且过,不肯动用脑子,在困难面前畏缩的人,是永远也不会做好工作的。我们应该向前一种共产党员看齐,时刻以他们忘我的模范行动,作为自己的表率;并帮助后一种人克服畏难情绪,鼓起劲来,一同前进。


第6版()
专栏:

党委书记苦钻科学知识
曾瑞光采取多种办法提高生产水平
新华社贵阳20日电 贵州金沙县城关公社党委书记曾瑞光,从1950年起,一贯坚持科学研究和试验工作,改良和培育成功十多种动物、植物新品种,成了当地有名的“农业专家”。
曾瑞光的科学研究活动是从1950年开始的。那时,毕节专区各机关响应中共毕节地委的号召,都种了一些马铃薯。在专署工作的曾瑞光为了把马铃薯种好,积极翻看米丘林的著作,按照书中讲的办法,试验蕃茄嫁接马铃薯初步成功。后来,在党委负责同志的鼓励下,他又认真地读了科学小册子二十多本,作了冬小麦春化试验,并且获得初步成功,使小麦的成熟期从二百四十天缩短到一百多天。
1953年,曾瑞光被调到金沙县大水农场工作,他发现当地的鸡生蛋少、长肉不多、抗病力差,就积极钻研,选择一只当地的芦花凤头母鸡和澳洲黑公鸡杂交,育出一种新鸡。以后每年都选择良种作定向繁殖,经过五、六年的不懈努力,使这种鸡初步定型。这种鸡每年能生蛋二百七十多个,一般一年能长到四、五市斤以上,阉过的公鸡能长到十三市斤,抗病能力也比较强,被取名为“红光凤头鸡”。
金沙县是贵州烤烟产区之一,但是当地烟叶品种很杂。为了培育良种,曾瑞光曾经连续不断地作了三年钻研试验:把云南产量高、质量低的多叶烟和贵州质量好、产量低的“四零零号”烟进行无性杂交。培植成一种产量高、质量好而且成熟期较早的“金农一号”新烟种。现在这种烟已经初步定型,一般亩产三百多斤,最高达到七百斤。
曾瑞光在农业科学研究中,取得的这些成就,曾经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科学院贵州分院生物研究组认为他培育出的“红光凤头鸡”,是一种有价值的创造。广西、河南、浙江等省(区)都有人写信祝贺他,并要求购买种蛋。这些反应,进一步鼓舞了曾瑞光的干劲。他继续努力地学习科学知识,百折不挠地研究和实践,在改良畜牧业生产方面作出不少新成绩。如曾运用杂交办法,把当地的一部分粗毛羊变成细毛羊,把普通的山羊改变成每头每天产奶三斤多的奶羊;还研究出油枯去毒的方法,用油枯作主要饲料,喂肥八百多头猪,没有耗费一粒粮食。
曾瑞光原来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他在农业科学研究上能取得许多成就,是和党的关怀与培养分不开的。几年来,贵州省各级党的负责同志都给了曾瑞光许多支持和鼓励,如曾经把他从行政部门调到农场工作,以后又调到人民公社去领导林牧副渔等各项生产,使他有从事科学研究和进行试验的良好机会,还送他到北京学习了三个月。曾瑞光不辜负党对他的教育培养,除自己积极研究农业科学外,并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别人,帮助和培养别人。每次进行试验的时候,他都是和几个助手一同去做,获得成果以后,就交给助手们继续完成,自己再去作新的试验。


第6版()
专栏:

你真像我的亲女儿
中午,武汉市百货公司儿童商店里,营业员忙碌地接应着顾客。一位五十来岁的老太婆走近柜台,两眼落在小人衣上不停地转动着。
“太婆,喝杯茶吧!”女营业员、共产党员陈佩容将一杯开水送到了老太婆的手里,继续问:“您要什么样的衣服?”
老太婆说了她所要的东西。陈佩容转过身取出了衣服,不禁大吃一惊——老太婆的神色突然变了!脸上泛起了痛苦的皱纹,身子弯下去了。
“您怎么样啦?哪里不舒服?”陈佩容边问边拿把椅子请老太婆坐。
“胸口很疼。”老太婆无力地回答。
“您住在哪里?”
“我是从乡里到城里姑娘家来看看的。”
“好,我先送你到医院去看一看病。”
陈佩容把她的任务向旁人交代了一下,把老人要买的东西包好,就扶着老人到了医院,挂了急诊号,又扶着老人上楼看病。
起初,医生和在这里看病的人都以为陈佩容和老人是母女,后来从她俩的说话、从陈佩容衣服的号码上发觉是一个营业员送顾客看病,大家就纷纷议论开了,许多敬佩的眼光投向陈佩容身上。一位医生仔细地看着陈佩容衣服上的工作号码,饶有风趣地说:“我还以为我们的服务态度很好啦!现在看来,你们的服务态度比我们更好呵!”
医生很快地给老人打了一针。不久,老人脸上的痛苦表情逐渐消失了,连声说:“轻松了些,轻松了些。多谢姑娘。”
一个钟头过去了。陈佩容扶着老人走下楼梯,问清了老人要去的地方,便雇来一辆三轮车,扶着老人坐在车上。当车子走动的时候,老人真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鼓起力气,放高嗓门说:“你真像我的亲女儿,改日来接你到我姑娘家去玩一玩吧!”(附图片)
  赵志方插图


第6版()
专栏:

降伏旱魔的人
  ——记朱官成领导群众抗旱的模范事迹
  本报记者 田庄 胡烈斌
在这里,我们为读者介绍一位这样的人:从外表看,他几乎没有惊人的地方——矮小的身个,削瘦的脸盘,肤色黝黑而发亮。但是,就是他,一个充满着热情、浑身闪耀着干劲的人,领导群众降伏了旱魔,夺得了早稻、中稻的丰收。
他的名字叫朱官成,是湖北省江陵县马山人民公社马南生产队的党支部书记。这些日子,老朱领导群众战胜干旱的英雄事迹,就像一阵风似地几乎吹遍了全公社、全县、全专区的每个角落。许多地方的干部和群众正在掀起“学朱官成、赶朱官成”的热潮,决心以他为榜样,做到旱一天抗一天,确保今年农业大增产。
这是早稻抗旱丰收以后的事。
7月天,烈日似火,干旱越来越严重了。刚刚领导群众从旱魔那里夺来早稻丰收的老朱,终日寻思着:早稻虽说丰收了,但是,中稻和一季晚稻面积大、产量高,俗话说得好,“老鼠拉木锨,大头还在后头哩!”
当时,老朱把全队的塘堰排了下队,发现塘堰现存的水,顶多能灌两餐水,而根据中稻生长的需要,起码还得七餐水。这个长工出身的支部书记,凭他多年的生产经验,认为现在必需把湖水翻上来,塘堰里仅存的水暂时蓄起来,以便在干旱最严重时救急。当他把这主意在一次生产小队长会议上说出来时,他以为会得到大家的支持,谁知他的话音刚落,第二生产小队队长小易就开腔了:
“朱书记,现在塘堰里多少还有点水,我看不必忙着花那大的劲翻湖水。哪有不落雨的天!”
另外几个小队长虽说没有开口,但可以看出来,他们对小易这番话是有几分同意的。就连生产队长黎昌林心里也是这样嘀咕着:“早稻抗旱已经弄得人困马乏,现在放着近水不用,反而去车远水,将来落下雨,不是白费力气。”
老朱有这样一个特点,大家思想不通的事,他从不勉强大家去做。但是,他也有这么股劲,只要在他看来是正确的而又有利于大家的事,哪怕天大的困难,他也总得设法把它做成功。他清楚:抢救中稻和一季晚稻(特别是中稻),并不是大家反对,而只是大家对旱情估计不足,思想麻痹,缺乏长期与干旱作斗争的决心。为了帮助大家认识旱情的严重性,消除等天下雨的思想,他决定找与干旱斗争有经验的老农,通过他们把群众发动起来。有一天,他到第七生产小队去找高昆华、王传富和王成烈几个老农。高昆华是队里有名的善观气象的“土专家”,他凭几十年的老经验,什么时候刮风下雨,能够猜上个八、九成。所以老朱一看见就问他:
“这几天有雨吗?”
老高头好像知道老朱的心思似的,回答道:“老朱呵,中稻再不抗旱非丢不可啦!”
老朱跟老人们闲扯中,勾引起一连串的往事。就拿乙亥年说吧,这一年的雨哟,直下到六月六才住点,塘满堰流,但是后来连干了二十多天,还是把大片大片青乌乌的青禾,活活地旱死了。闹得人们东逃西散,讨饭度日。老人们说:“俗话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现在不翻湖水救中稻,将来准吃大亏啊!”
老人们的这段经历给人们很大教育。原来准备等天下雨的第七生产小队队长王良万,立即带领社员在靠太湖港的李家垱,架了四部水车,三天工夫灌了四、五十亩中稻,还把八口塘灌得满满的。但是,与这个队相邻的第九生产小队,十七口塘就把十六口的水用得一干二净,结果还有五十多亩中稻没灌上水。老朱抓住这个典型,立即召开现场会,并提出“长期抗旱还是短期抗旱?”“大抗还是小抗?”让大家鸣放辩论。这一来,全队的干部和群众很快就丢掉了等天下雨思想,一场与干旱争夺中稻的斗争便开始了。
把湖水翻上来是有许许多多困难的。湖水地势低,路程远,特别是这个队劳动力和工具都十分不足。因此,在那些不寻常的日子里,为了帮助各队发动群众克服困难,老朱每天从早到晚不住脚地跑来跑去。7月中旬的一天中午,老朱刚刚在七、八、九队检查完毕,又顶着太阳到了第二小队,这时队长小易和社员们在湖边上架水车,小易见老朱来了,老远就喊了起来:
“朱书记,我们的中稻算是无法保住啦!”
老朱顺口“嗯”了一声,就朝着小易走去,一问原来是这样的:这个小队的塘堰已经干涸了,一百二十多亩中稻,只有靠七部水车翻湖水。他们计算了一下,即使不分日夜地车,一天也顶多灌六亩,一百二十亩中稻全部灌上水,就得二十多天。老朱一听,心里着实慌了。因为他知道这个队能用的水车都拿出来了,能车水的人也都出动了。从来在困难面前不肯低头的老朱,这时突然感到“困难”这两个字,就像一块千斤重的石头压在心头,越来越重……。他猛地一想:为什么不到群众中想想办法呢?趁中午休息的时候,他特地找到了外号叫“参谋”的符全名和楚正华、谢传先几个社员,根据他们的意见,把原来需要经过三个塘堰的车水路线,改挖一条五、六百米长的渠道,这样就可以把七部水车减少到三部,同时,原来一部水车出水,现在增加到三部,这样一来,一天就灌了四十亩,全小队一百二十多亩中稻,只三、四天时间,全部都灌上了水。这就是被人们传颂的“以沟代车”的车水经验。这以后,老朱还依靠群众采用“穿田挖沟”的方法,使水不再经过一大块一大块的干渴的土地,直接而迅速地流进急需抢救的稻田里。亲爱的读者,在此刻滴水滴金的情况下,这样到底节约了多少水,同时,由于及时地灌上水而能增加多少粮食,没有人算过这笔账,但是,人们永远记得,老朱,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一个党的工作者,在这场同干旱的斗争中,他花费的心思和精力却是不能用数字表达的呀!
8月,我们来到了老朱领导的生产队。尽管时间那么短暂,但他浑身闪烁着的冲天干劲却给我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他是个永不知疲倦的人啊!我们到的第二天,为了访问他,我们曾找了好几个小队,最后在第二小队碰上了他。没说上几句话,一下他不见了。结果在第七小队又找到了他。这天,他戴着草帽,赤着脚,在火热的太阳下正跟小队干部研究抗旱问题。陪同我们访问的老周同志关心地问他:“老朱,吃过饭了吗?”“没有。”老朱漫不经意地回答着。我们看了看表,这时时针已指向三点半钟了,他还未吃中午饭哩!我们突然想起刚到的时候,就有人告诉我们,老朱忙起来忘记吃饭已是家常事了,特别是7月间,中稻正在抽穗灌浆,而干旱也更加严重了。老朱每天顶着炙人的太阳,赤背光脚,哪里有困难就到哪里,常常几天几夜不进家、不洗澡、不换衣服。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他在第二小队跟社员一道车了两天水,到了夜晚,社员们都回家睡觉去了,他却披着月色赶到八、九队,到了九队李家牌坊村,他发现村后有一块三亩多中稻干涸了,其中大约有三、四分田已经“炸茎”倒下来了。当时,南风呼呼地吹得稻禾直不起腰来。他看到这种情况,心里寻思着:如果不灌水抢救,一夜工夫准会全部吹倒。于是,他拔腿就朝村里走去,但又想,社员们已经干了一天,现在正睡得香甜,怎能叫他们起来呢?折身又转了回来,去到田边,已经抽了穗的稻禾,随风左右摇摆,好像求救于老朱似的,这时他想:能眼看着快吃到嘴边上的稻米丢掉吗?不能,不能!他立即下了决心,跑到村里叫醒了小队长和一个社员,在蒙蒙月色中,三个人从老远的一口塘里提水灌田,不知怎的,这件事一下被社员们知道了,没有一袋烟的工夫,又来了十多个社员,大家七手八脚地终于把这块田的稻禾救下了。
老朱就是这样的人,在抗旱的日子里,他是没日没夜地工作着,有几次差点昏倒在车水架上,但是,当发现有人不注意休息的时候,他却常常以严厉的口吻批评别人。例如,队里为了让社员在大热天劳动好、休息好,曾经决定早上工,晚收工,中午一定要休息,但是,由于社员劳动热情高,常常对队里的决定“阳奉阴违”。有一次,老朱在十队开罢干部会,已经是深夜十一点了,这时八小队的张家杨岭还是锣鼓喧天,他摸着黑赶到那里一看,原来是小队长尤金相和二十多个社员还在车水,老朱老大不高兴地说:
“十一点多了,怎么还在车水?”
小队长还未开口,社员张继成和张继松就接过去说:“朱书记,你看谷子快给干死了,现在还差两、三线水,车完了就休息。”
老朱看看稻禾也确是干枯得厉害,再没说什么,就走到小队长尤金相的那架水车跟前,把身体较弱的社员张继发换了下来,一面车水一面对尤金相说:“以后可要坚持制度呀!到时间一定休息!”过了两天,当顶的太阳晒得大地直冒气,老朱又来到了第八生产小队,碰巧小队长正在田里检查田缺,老朱带着责备的口吻说:“看你,该休息又不休息。”其实,老朱就是个带头不休息的人呵!社员们每每看到老朱赤背光脚到处跑的时候,都是这样说:“我们不休息有你照顾,可是你太不照顾自己了!”老朱每逢遇到这种场合,只嘿嘿地一笑,说:“我这已经成了习惯了,没有关系!”
我们离开这里时,这个队一千四百多亩中稻已经黄熟了,社员们正忙着抢收。目前,虽然这里的干旱更加严重了,水源更加困难了,但是,在老朱的领导下,人们的干劲却像燃烧起来的火焰一样,越烧越旺。为了争取晚稻的丰收,现在,这个队参加抗旱的人数已由原来的三百多人增加到六百多人,水车由六十多部增加到一百多部,日日夜夜,田野里到处响着车水的哗哗声。(附图片)
朱官成(站在水中者)与老农符全名、谢传先等人,在研究如何挖渠道
  朱官成(左第五人)在抗旱斗争中经常与社员一起车水
本报记者 田庄 胡烈斌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