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8月18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按图索骥”新解
  天青
熟识马性、能辨认千里马的伯乐有个儿子。有一天,这个儿子拿了伯乐所作的“相马经”去找千里马;结果,千里马没有找到,找回来一匹不堪驾驭的悍马。伯乐说:这就叫做
“按图索骥”。意思就是说,光按着图象去找千里马是不行的。其实,伯乐的儿子找不到千里马,并不在于他不该按照图象去找马,而在于他只看现象,不看实质,不了解千里马跑得既快又能持久的真正原因在哪里。如果他掌握了千里马的实质,然后再“按图索骥”,就能够找到千里马了。光看表面现象固然会发生错误;可是,只了解千里马的其它特点而不了解它的形象,也还是很难找到千里马。就认识好马的外形这一点来说,听一千句话也不如看一张图那样清楚。
在农业生产上,能不能运用图画帮助我们找到“千里马”——取得更大的丰收呢?看来这是可以办到的。宁夏金积县双闸公社马家湖大队已经在这样作了。马家湖大队的干部感觉到现在生产队大了,土地比过去多得多,农业生产愈来愈发展,内容愈来愈复杂,光凭几个队干部的记忆来计划生产、指挥生产,难免丢东忘西,顾此失彼。于是,他们想了一个办法:按照全队的土地情况,画一幅生产指挥图,用这张图来计划生产、指挥生产。这个生产指挥图,是在马家湖大队的干部们对本队的土地分布情况、土壤性能、地势、水源,以及近年来深翻、施肥、改良土壤等情况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制定的。因此,在它上面画的就不是一些死板的简单的线条和块块;每一块不同的颜色,每一个不同的符号,都反映着他们对实际情况的了解。按照这样的图画寻求“千里马”,其结果必然和伯乐的儿子所做的大不相同。一看图,对全队的土地就一目了然,既看到了土地的形象,又看到了土地的实质。这样,就可以因地制宜地确定对每块田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每块田应当种植什么作物,每块田在每个时期需要多少劳力畜力去耕作、管理,等等。这样,也就可以合理地使用土地和劳力、畜力,使全队的土地、人力、畜力都能充分发挥作用。看了图,还可以发现生产战线上有哪些弱点,主动地灵活地调配人力物力去加强薄弱环节。
当然,要取得丰收,要找到农业生产上的“千里马”,更重要的是密切联系群众、了解实际情况。不了解实际情况,画出图来也不切实际。实际情况在不断变化,图还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改。要经常地了解实际情况,就必须经常地参加生产、深入群众。在这里,如果光看着指挥图“运筹于帷幄之中”,是不可能“决胜”的。


第3版()
专栏:

  安排生产 了如指掌
  马家湖大队设置生产指挥图
本报银川17日电 宁夏回族自治区金积县双闸公社马家湖大队在田间管理中,创造性地建立了生产指挥图,对合理使用耕地,有计划地安排生产,起了很大作用。
生产指挥图,就是以生产队为单位,把全队的土地画成一张地图,用不同颜色的各种图案,标明每块土地的等级、土质,去年是什么槎子,今年种的什么庄稼,用文字注明地号、亩数、亩产指标、管理人姓名等。有了一张一目了然的耕作图,队干部就可以据此来有效地安排生产,调配劳畜力。
马家湖大队建立生产指挥图,是根据生产需要逐步摸索出来的。这个大队共有九千八百多亩地,其中有黄土、砂土、黄胶土、红棉土、白碱土等十几种性质不同的土壤。以往由于土地管理制度不健全,领导上心里没有底,抓一片,丢一点,顾了东,忘了西;有的地没有调槎;有的地没有种上适宜的庄稼;有的地没有进行必要的改良,不能充分发挥土地的潜力。特别是公社化以后,队的范围扩大,耕地增多,加上实行了基本农田制,土地划分为三四级,情况就更复杂。每块田是什么土质,是啥槎子,种什么作物,种上以后又怎样因地制宜采取加工措施,都要进行细致的研究。过去干部单凭记忆安排生产,往往不能地尽其用,精耕细作。
怎样解决这些困难问题呢?大队党总支进行了研究,认为第八生产队在1956年用过的看图指挥生产的办法很好,便组织力量,丈量了全大队土地,查清了土壤性能,再结合规划土地进行复查、画图,然后根据每块地的地势、土质、水源,和历年深翻、施肥、土壤改良和产量等情况,确定等级和不同的加工措施,在图上注明。这样,整个生产指挥图就绘制出来了。
运用生产指挥图以后,马上就起了推动生产的作用。首先是领导心中有数,指挥生产灵活,便于检查工作。对社员来说,可以看图耕作,十分方便。今年各生产队一般都做到了根据每块土地的土质和前槎,种上了适宜的作物,做到了槎口顺,土、种适宜。这个大队的小麦在今年取得大丰收和合理使用耕地有密切的关系。目前马家湖大队正在结合总结小麦丰产经验,研究生产指挥图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打算再进一步改进,使生产指挥图发挥更大作用。


第3版()
专栏:

  农业部通知
  开展大家畜秋季配种运动
据新华社讯 农业部14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开展大家畜秋季配种运动。通知要求各地抓紧8、9、10三个月畜膘好,母畜发情旺盛的有利时机,在全国范围内,有力地开展秋季配种运动,使所有空怀的母畜全配种,并且力争配种的母畜全部受胎,孕畜不流产,仔畜全成活,为明年增殖更多的牲畜打下稳固的基础。通知要求各地和各人民公社立即采取以下各项有效措施:
  (1)发动群众进行突击配种。不让有一头可繁殖的母畜空怀。
(2)迅速整顿配种站和调剂种畜。
(3)坚决贯彻执行配种繁殖的包产和奖励制度。
(4)秋配时间很短,各地应切实加强对配种工作的领导。(附图片)
河南汝南县和孝公社王集大队有一匹母马已经生了六匹小马,现在又怀胎了。右边人牵的就是这匹母马。图后的六匹小马全是这匹母马生的。 新华社记者 刘传勋摄


第3版()
专栏:

  损失一斤 捞回两斤
  安徽、河南、四川抗旱抢种晚秋
本报合肥17日电 安徽省今年有三千多万亩作物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干旱。为了不致因干旱而影响生产任务的完成,中共安徽省委要求各地采用一切办法扩大晚秋作物面积,补偿因干旱带来的损失。原来全省计划种晚秋一千二百万亩,根据目前旱情的继续发展,省委又重新作了安排,如8月中旬还不下雨,要求各地扩大晚秋面积到两千万亩以上。截至7日止,全省已栽种晚秋作物八百多万亩,其中抢插晚稻四百多万亩,抢种荞麦、晚玉米、绿豆、泥豆等四百多万亩。
安徽各级党委重新安排了晚秋作物的播种计划,力争多种多收。如芜湖专区今年计划种植晚秋作物达四百五十万亩,比去年晚秋作物面积扩大一百七十万亩。桐城县还采取有水的地方扩大晚稻面积,无水的地方种植旱粮的办法,因地制宜地扩大晚秋作物面积。凤台县一百六十万亩春夏作物,有一百四十多万亩受旱,8月2日全县落了小雨,县委即决定除继续大力抗旱外要发动群众乘墒抢种晚秋作物。全县根据早种作物茬口和旱死无收作物的情况,计划增种晚秋六十多万亩。 (韩国珍)
据新华社讯 河南省各地在抗旱斗争中大力抢种秋菜。现在,全省已播种白菜、萝卜和大葱等各种蔬菜六百十三万亩。
最近,全省各地都把抢种秋菜作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农民们连日来成群结队地在沟边、路边、村边、地边、房前屋后或缺苗断垅的庄稼地种植秋菜,他们力争在近十天内突击完成每人种菜三分地到五分地的计划。目前,新乡、洛阳等四个专区每天播种的蔬菜达八十一万亩。南阳专区参加种菜的有三十五万多人。一个声势浩大的种菜高潮已经在全省范围内形成。
近一个多月来河南旱象严重,受灾面积甚大,为了增加社员收入,消除干旱带来的影响,全省秋菜播种计划又较原先扩大了一点七倍。
为了解决蔬菜种籽不足的困难,河南省商业部门已经给各地调剂供应了九十多万斤菜籽。粮食部门在上月底也给各地调拨了四百多万斤油菜籽。
本报成都17日电 四川积极开展增种、补种、改种、套种、间种晚秋作物运动,进展迅速。到目前为止,全省十六个专区、市不完全统计,增种、改种、补种晚秋面积即达六百七十多万亩。绵阳专区因干旱应改种的三十万亩田土,已全部改种上晚秋作物。所有缺苗的庄稼,也绝大部分补齐,还在早玉米、绿豆等地里,间种、套种上蔬菜三十多万亩。涪陵、万县等专区劳动大军正在积极找水源,挑水、车水,加紧增种、改种晚秋作物。涪陵专区尽管一个月未落雨,灌水保苗面积达到一百万亩,抗旱增种各种作物十一万亩,每日进度比前段时间提高两倍以上。增种蔬菜的突击运动,更在广泛开展。
“菜当三分粮,六月无粮心不慌”,种植蔬菜是农民历来的习惯。增种蔬菜,不仅弥补了今年受旱损失,而且为搞好食堂生活,淡季不缺菜,旺季有储备,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最近全省各级党委根据省委“大抓蔬菜生产,争取每人每天有一斤到一斤半蔬菜”的指示,在最短时间里,发动群众突击增种蔬菜。
现在各公社都把蔬菜种植地规划出来,并彻底落实到各个生产队和食堂。旱灾严重的万县天城公社根据见缝插针的精神,各食堂规划不荒一寸土,掀起了以食堂为中心,每户增收千斤粮、万斤菜运动。绵阳专区各公社食堂,抓住旱象解除的有利时机,大力增种蔬菜,平均每户增种一亩,每人可多收六百斤胡萝卜,做到每人每天能吃鲜菜二至三斤。(附图片)
山西太谷候城公社张北管理区二千八百多亩大秋作物因雹灾受到严重损失,社员们积极扩大晚秋播种面积,以弥补大秋作物的损失。目前,全管理区已播种了近一千二百亩晚秋作物。这是社员们在荞麦田里追肥,力争晚秋丰收。
新华社记者 花 皑摄


第3版()
专栏:

  经过一场辩论 认清有利条件
  邓家塘公社掀起晚秋丰产热潮
本报长沙17日电 湖南省郴县邓家塘人民公社通过对于部分干部右倾保守思想的批判,很快掀起了一个轰轰烈烈的晚秋丰产运动。晚秋作物播种面积由受旱前的五千一百亩扩大到一万三千亩,保证完成和超额完成全年三千二百万斤的粮食生产计划。
邓家塘公社受旱前的晚秋播种计划是五千一百亩,但随着干旱的迅速发生和发展,水田受旱面积很快达到五千多亩,占总田亩的11%多,九千多亩旱土作物受旱更严重。面临着这个情况,大部分干部、群众精神奋发,干劲十足,决心战胜干旱,扩大晚秋作物播种面积,保证完成和超额完成今年粮食生产计划。但是,在一部分干部中,产生了一种畏难、松劲情绪和“靠天吃饭”的消极等待思想。
公社党委认为这是一种非常有害的右倾情绪;有这种情绪的人,过分夸大了工作中的困难,忽视了克服困难的有利条件,特别是没有看到搞好生产、增产粮食,是广大社员群众最迫切的要求。公社党委接着组织群众鸣放辩论“要不要扩大秋种”、“可不可以扩大秋种”。辩论中,社员们认为扩大秋种,当然有困难,但有利条件是更主要的一方面。他们算了算具体的有利条件:第一,有劳力。全公社共有一万三千个评级劳力。只要进行合理的安排,可以抽出七千劳力投入秋种运动;第二,有土地,这里是一个半山半丘陵的地方,可以利用的土地较多,早稻田和部分早、中稻田可以复种,很多屋前屋后的空闲隙地可以利用,大量的山坡可以开垦;第三,今年比去年提早季节十五至二十天,可以保证秋种作物有足够的生长期;第四,群众有秋种习惯;第五,肥料、种子问题,只要做好工作就可以解决。
通过辩论,摆出有利条件,有右倾保守情绪的干部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干部、群众的生产热情迅速高涨,晚秋播种计划由原来的五千一百亩扩大到了一万三千亩,一个轰轰烈烈的晚秋丰产运动就在全公社范围内开展起来了。九十多个大队以上的干部都深入到生产的最前线,与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带头大干,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了做到种一兜活一兜,各个大队在水田抗旱的同时,开展了旱土抗旱运动,他们采取了开沟引水,打井吊水的办法。没有水源的地方,就采用种一丘用茅草盖一丘的办法。上冲大队包谷开始种下去成活率低,他们就事先把包谷种用尿水浸一下午,晚上再种到土中,每隔一天就浇尿水一次。这样,二百一十七亩包谷种下去不到十天,就都长出了青嫩的芽子。
(欧阳贤)


第3版()
专栏:

  接受教训 弥补损失
  跃进生产队奋起抗旱
本报成都17日电 四川泸县来龙公社跃进生产队吸取早稻生产期间不注意向自然灾害作斗争,以致少收几千斤粮食的经验教训,在当前的严重旱象下,奋起苦战,与天争粮。他们一面抢插晚稻,一面灌田保苗,并千方百计地加强田间管理,力争把早稻歉收和被旱灾夺去的粮食从秋田中夺取回来。
这个生产队在早稻收割之后就遇上了旱象。当地7月份仅降雨三十毫米,而需雨量却在二百七十毫米左右。队上的许多水田,曾因为过于干涸,一度无法翻犁插秧;已经插秧的晚稻田,也有不少发生泥土开裂、禾苗枯萎的现象。在旱地作物中,红薯苗枯死了三分之一,其他如棉花、花生、芝麻等也迫切望雨。这个生产队的干部,通过本队今年在早稻播种阶段不注意防灾抗灾以致少收粮食的事例,对社员进行了“人定胜天”的思想教育,号召大家不靠天,不等雨,抗旱抢插,抗旱保苗,并立即行动起来。在各兄弟队的协作支援下,分别装置在各个水库和塘堰上的几十部水车昼夜不停地车水灌田、保证了翻犁、插秧工作的顺利进行。仅仅十多天时间,他们就把85%的早稻田插上了晚稻,并随即给一切可以车水浇灌的晚稻田普遍灌了一次水,实在无法车水浇灌的晚稻田,他们就用提前薅秧的办法,增强禾苗的抗旱能力。对于那些枯死缺苗的红薯地,则抽出人力突击补种红薯苗。现在补种的红薯苗大都已经成活。
这个生产队在抢插晚稻、保苗的同时,还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抗旱措施。例如:对于某些确实无水可车,不能插秧的梯田,坚决改种红薯。据计算,这些田改种红薯后,基本上可以弥补未种晚稻的损失。有少数榜田,已经干涸到不能开挖改种的程度,就决定留下早稻桩,培育再生稻。这些再生稻只要在追肥等管理工作上做的认真,每亩可产稻谷一百多斤。此外,队上还把所有的田边地角都划给社员,让他们利用工余时间增种粮食,这样,秋后每人就能多收二百斤粮食,可以弥补旱灾造成的一部分损失。
经过初步核算,旱灾已经使这个生产队损失了约三四万斤粮食。但是社员们坚信,只要把增种、改种、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和抢插保苗紧密配合起来,不但被旱灾夺去了的粮食可以补上,连早稻少收的几千斤粮也可以拿回来。目前,他们正在抓紧晚稻、红薯的田间管理和晚秋作物栽种的准备工作。(附图片)
  河南扶沟县城关人民公社社员利用贾鲁河引来的黄河水浇灌棉田和豆地 本报记者 张青云摄


第3版()
专栏:编后

  正气驱“旱鬼”
 本报八月十一日发表过四川泸县来龙公社跃进生产队的一个消息:这个队今年种早稻的时候在自然灾害面前松劲退却,早稻因灾减收了几千斤。今天本报又发表了跃进生产队的消息:他们接受早稻减产的教训,奋起抗旱,与天争粮。他们立了大志,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力争从秋田中要把因旱灾损失了的粮食拿回来,还要把在早稻生产中少收的几千斤粮食也补上。这是何等的英雄气概!在这样的气概面前,“旱鬼”只能低头掩面而逃。
跃进队的事实说明:“旱鬼”也像一些谈“鬼”的故事中说的别的“鬼”一样,只要你不怕它,它就没什么可怕;你越怕它,它就越叫你害怕。


第3版()
专栏:

  过日子要作长远打算
  金县柳家管理区家家算细账节约粮食
  博白五一大队户户订出勤俭持家计划
本报讯 辽宁省金县杏树屯公社柳家管理区党支部,善于领导社员勤俭过日子,夏秋便注意多方面增产节约,为冬春备粮和其他“用度”,大家长年生活得都比较富裕。全区80%的户数在公社信用部里有储蓄,每户平均储款四十七元。
这个区的党支部很重视帮助社员从长远打算安排生活。去年秋天粮食一登场,党支部就向社员宣传
“囤尖好省,囤底难省”的道理,帮助社员想法为冬春两季节约粮食。支部委员、管理区妇女主任高金枝领导妇女讨论怎样才能吃得又饱、又省、又好。她们研究出许多好办法,如多捞海菜,多熬菜汤,干的稀的互相调剂着吃,忙的时候多吃干的,闲的时候就多熬点稀的,多蒸菜包子,多夹菜饼子吃等等。今年一开春,党支部又号召社员多种菜,发动社员在苞米地里套种土豆,土豆地里套种小白菜。当社员自己在小块园地种土豆缺种子时,管理区就帮助社员解决了一千多斤种子的困难。这里的群众都说,这才是真正的“过日子之道。”
在勤俭过日子方面支部的干部们起到了带头作用。今年这个管理区下炕的地瓜母子(即育出地瓜秧以后的地瓜)有五万多斤。往年因为没找到一个好吃法,地瓜母子常常吃一半糟蹋一半。怎么做才好吃呢?党支部书记马吉宽同志琢磨了很多日子,先在自己家里试验出一个好办法,把地瓜母子切成片蒸着吃,或是切成丝掺在面里糊饼子吃。这个办法很受群众的欢迎,既调剂了生活,又节约了粮食。
这个管理区党支部对一些不大会过日子的社员,特别注意具体帮助。张美荣家有六口人,吃粮不大注意节约,孩子们整天拿着饼子满街跑着吃,因此日子过得有点紧。党支部委员、妇女主任高金枝帮助张美荣算了细账,研究怎样多吃菜,怎样叫小孩养成不零吃干粮的习惯。通过细算细安排,张美荣找到了一些治理家务的门路。
经过千方百计地节约,全区90%的社员粮食作到了自足或有余,没有“冬春荒”。在这一带经济作物较多、从事工业劳动的人较多的情况下,能达到这样高的粮食自给率,是一个很大的成就。
这个管理区的家庭妇女,不仅注意节约,而且积极参加劳动,在不影响社里生产的情况下,还大力发展家庭副业生产,从多方面增加实际收入。全管理区有五十一户社员共养活五十四头猪,三百一十五只鸡,还饲养了很多兔、鸭、鹅、羊等。杨金玉全家五口人,今年养活一头大猪,十六只鸡、九只兔。家里两个劳动力,从来不肯耽误一个工,早晚抽空饲弄家禽。这里的人们由于时时注意勤俭,几年来也养成了节约储蓄的好习惯。现在80%的社员在公社信用部有存款,平均每户储蓄四十七元。
(李新敏)
本报讯 广西博白县龙潭公社“五一”大队贯彻增产节约精神,户户订出勤俭持家计划。全队九百四十三户,已订好家庭计划有八百十六户,其中节约余粮户占订计划户的83.9%,共有余粮二万零八十九斤;有余款户占已订计划户的99.3%,可储蓄九万九千多元。还计划私人养猪到年底平均每户二点八头,家禽每人六只。
这个大队是玉林专区有名的勤俭持家的榜样。过去曾涌现出许多勤俭持家的模范。在他们的影响和推动下,今年5月全队又大力开展了节约储蓄运动。到6月底统计,私人存款七百六十七户,共存余款三万三千多元。其中一部分借给生产队买肥料,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今年上半年这个队收成很好,早稻普遍丰收。丰收后,大队拿出一万二千元现金和五千斤稻谷还给社员过去的节约贷款。这就更鼓舞了社员增产节约的积极性。
最近,“五一”大队党支部结合制订夏收分配方案,继续领导社员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帮助各户制订勤俭持家计划。计划包括每户出工、收入、支出、用粮等几个方面。要求中上劳动力每月出工男二十八个劳动日,妇女不少于二十三个劳动日;充分发挥半劳动力的作用,利用屋前屋后的零星土地种植瓜、豆,多饲养家畜家禽,有条件的户可做些家庭手工业生产。同时精打细算,计划用粮,紧缩开支。各家的果树收下的各种水果,也尽量供应城市。计划订好后,各家接着召开了家庭座谈会,讨论执行计划的措施。
通过订计划,社员普遍反映,这样精打细算,不愁今后没有余钱余粮。这个大队夏收早在7月上旬就结束了,可是直到7月中旬,二十九队的各户社员仍吃着陈粮,并且主杂粮搭配着吃,把分到的新粮储备起来。 (刘远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