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8月14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管天小组”赞
冀仲仁
湖南省南县长厚公社的一些社员,在气象站帮助下成立了很多个“气象哨”,他们自己称之为“管天小组”。他们每天都要观察天气,帮助社里安排生产。8月13日的人民日报上,登了一张有关的照片,一个带草帽的老农民,用一只手指着天空,像是对旁边一个青年讲说什么,那个青年含笑地听着,仿佛还在记录。这大概就是“管天小组”正在管天吧。
管天,是人类同自然斗争的一个部分。人类同自然作斗争,以前大多是管地、管山、管水,由于天高莫及,人们管的还比较少,但也逐渐管起来了;现在,人类自然还不能像神话所说的那样呼风唤雨,但却可以依靠科学知识和器械的帮助,来掌握天气的变化,并设法利用风雨等来为人类服务。科学愈发达,人们对天管的就会越多,越严。至于长厚公社社员们的管天,当然更简单一些,还只不过是凭了老农的经验,把天象显示的变化收集起来,帮助人们同“天”作斗争。
但是,这种管天的思想,却是极可贵的。
人靠了征服土地来吃饭,但天却常常要施作用于大地。风、雨、冷、暖,莫不影响庄稼的生长。于是人们便不得不来同天作斗争,比如说,天不下雨地便要旱;目前人不能硬要天下雨,但是人可以设法利用地面上的或地下的水来防旱、抗旱。天要下大雨、暴雨,庄稼要涝;目前人不能硬要天不下雨,但是,人可以设法蓄洪、排水,不使它涝。人对地的这种作用,大过了天的作用,就叫作战胜了天。从持续不断地斗争来看,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我们才有“人定胜天”的信念。
人类在同天争夺对地的“领导权”的过程中,对天会产生两种思想。一种就是管天思想。尽管管天的能力有大有小,对天管的范围有广有狭,但人们始终都坚持对天的斗争,他们认为人力可以回天。“人定胜天”是他们始终不渝的信念。他们在斗争中节节取得胜利,用自己的行动,写下了和正在写着许多壮烈的史诗。尤其在今天,更尤其在目前,打开报纸来,我们能看到多少关于这种英雄事迹的记载;拧开收音机,我们能听到多少关于这些英雄行为赞颂的声音。在这数以亿计的人中也就包括有长厚公社管天小组的那些人们。
另一种就是靠天思想。这种人对天过于迷信,以为种不种在人,收不收在天。这种人在没有旱、涝之前,有靠天下雨或求天风调雨顺的思想,一等有了旱、涝,便会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总之是对自己的力量缺乏自信,却一味的让天摆布。在人民彻底翻身以前,当人们同天斗争的能力还很微小、很分散的时候,产生这种靠天思想,原也是不可避免的。今天,在人们当中这种靠天思想已经大大减弱了,但是却还没有完全消灭,所以各地人民在惊天动地的抗旱救灾运动中,还要不时地同这种靠天思想作斗争。以便使所有的人用管天思想更好的武装起来。
人一定会战胜天,管天思想也一定会完全战胜靠天思想。但愿那些有靠天思想的人,也能认识在党的领导下人的伟大集体力量,赶快树立起管天思想来!


第8版()
专栏:

  溪边的造船厂
  郭风
有六棵高高的棕榈树,生长在造船厂前面的广阔空地上。
在这临溪的山村,每一家的门前屋后和公共食堂的土墙边,都种植着棕榈树。棕榈树梢,一大丛扇形的宽大叶子,在风中轻轻地摇摆。
仲夏的明朗的早晨。灿烂的阳光。村公共食堂的屋顶上升起袅袅的炊烟。村后,起伏的山峦,苍郁的森林,仿佛在吐着淡蓝的烟霭。
造船厂里传来金属敲击的声音,清脆而悦耳……。山村的造船厂,它和这里的许多村屋一样,前面种植着棕榈树。没有看到船坞,也没有看到起重机。哦,造船厂是去年大跃进时,刚刚成立的。村里原来有三位造船的师傅,大家合计合计,公社党委批准,又从各生产小队里,调来几位学过一点木工的社员,便把村里临溪的那座临水娘娘的宫庙改造成为造船厂了……。
山村的造船厂,从成立以来,这里已造出多少只木船呢?有那在溪中撒网捕鱼的小渔船吗?有那船身宽大、两端尖削的货船吗?能造出三桅的大木船吗?那过溪的渡船也是这里修造的吗?
沿着慢慢倾斜的溪岸走下去,一直走到铺满浅黄色细纱的溪滩上,那里停放着两只新造的木船和一只已经修补好的旧木船。那溪滩上,有八九个人围着木船,有站着的,有蹲着的。他们在谈论着一些什么呢?
看呵。溪岸上,从造船厂的棕榈树后面,好几个人抬着什么来了?哦,哦,他们抬着一只新造的木船沿着溪岸走下来了;在沙滩上的那些人,都涌上前去,一起帮助他们把木船抬下来,又一起帮助他们把这只新木船,和那三只木船安放在一块了……,这里是造船厂的船只下水的地方吗?
沙滩前面,碧绿而清澈的溪水,好像刚刚涨潮的海水一般,冲刷着沙滩。
看呵。溪滩上,许多人在推呵,推呵;有的人涉水站在溪中,在推呵,推呵;那四只木船:三只新造的木船,一只刚修补好的木船,便这样下水了。进入溪流中了。有人跳到船上,把竹篙撑着;有人跳到船上,掌起舵来。四只木船:三只新造的木船,一只刚修补好的木船,便结成队伍,在这碧绿而清澈的溪流中航行了……。
是哪个公社到这里来订购这些木船呢?是邻村的生产大队来订购和委托修理这些木船吗?四只木船,一只跟上一只,在这溪流中,结成队伍航行了。……
不知什么时候,村里的许多小孩子也跑来了。他们在溪滩上,跑来跑去,拍手欢呼,仲夏的明朗的早晨。灿烂的阳光。村公共食堂的屋顶上,升起袅袅的炊烟。村庄的门前屋后,许多棕榈树,树梢一大丛扇形的宽大叶子,在风中轻轻摇摆,好像在欢送这些新下水的船只,欢送它们的初次航行……。


第8版()
专栏:

  海上暴风雨
  马德本
这是十年以前的事了。
海面上,雷声接二连三地当头劈下,闪电,不断地划破漆黑漆黑的夜空。在雷的轰鸣,电的闪耀中,九级狂风伴着倾盆骤雨,发出猛烈凄厉的呼号,已经是十分凶恶的海浪,更加嚣张咆哮。
就在这万分险恶的惊涛骇浪中,一条三桅木帆船在艰苦顽强地搏斗。
这是解放军某部炮兵团的一个加强排,他们是在一次夜航演习中,距离基地十浬左右的海面上遇到这一暴风雨的。
开始,虽然由于风浪的阻拦,前进速度缓慢,但在船老大的熟练操纵下,还是在不停地向基地前进着,继而,狂风撕裂了主帆,喀嚓一声断了前桅,船身被恶浪高高地抬起又狠狠地摔下。靠岸是不行了,锚也无处可抛,船身过度倾斜,失去平衡,海水已经滔滔不绝地涌进船舱。五十多个人员的生命,眼看着遭到死神严重的威胁,人们只要稍一慌乱,立刻就有全船复没,葬身鱼腹的危险。事实上,一些入伍不久、没有经过海上风险的新战士,已经显得神色慌张了。看来,要想挽救这一危局,不仅需要船老大精湛的操纵技术,而且迫切需要一位临危不惧,方寸不乱,能够将全船人员置于统一行动之下的当机立断的指挥员。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透过风浪的呼啸,从船尾传来连长的坚定、严峻的不容分辩的命令:“同志们,不要乱!眼下的情况虽然危急,但暴风雨只是暂时的现象,况且有船老大精湛的操纵技术,我们只要保持镇静,听从指挥,行动一致,危局是可以扭转的,在我们面前没有不可战胜的困难……!”这声音是如此的坚定,又是如此的自信,仅管只有短短的几句,但给同志们带来了一股锐不可当的战胜死亡的信心和力量!顿时,全船人员的慌乱停止了,除过船尾不时传来的坚定有力的“左舵”,“右舵”,“降帆”,“倒桅”,……的命令外,便是各种金属和木器用具的有节奏的戽水声,战士们由于紧张的劳累发出的喘息声。……
经过两个小时的顽强战斗,暴风雨停息了,船身又恢复了平衡,重新竖起了桅,扯起了帆,按着罗盘上指定的方向破浪前进,在一片响亮、雄浑的“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的乐曲声中,慢慢地驶进了灯光通明的港口。
时间不觉已经十年了。每当忆及,心情总是激动而又振奋,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一次不同一次地使我从这一回忆中得到新的启示和引起广阔无垠的遐想。
我想:当遇到困难时候,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善于观察和分析形势,临危不惧,当机立断,率领群众,全力以赴地向困难和危险作斗争,应该是任何一个好的领导者必须具备的条件。在那次海上遇险中,我们的连长如果也和有些同志一样的慌乱无措,那是无法转危为安的。连长的这种临危不惧,大胆沉着的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是我永远也忘不了的。


第8版()
专栏:

  贺墨西哥电影周
  中国电影工作者联谊会主席 蔡楚生
太平洋上的万里浪涛,阻挡不了中国和墨西哥人民的友情。今天,中国人民以无限的喜悦,欢迎墨西哥电影周的开幕,欢迎从远方来的嘉宾——墨西哥电影代表团。这是我国人民和拉丁美洲民族文化交流中的非常有意义的喜事。
中国人民对墨西哥电影片是很熟悉的,我们都还记得“生的权利”、“命根子”等优秀影片所给予我们的艺术上的享受。我们也知道,在拉丁美洲国家中,墨西哥电影是有着比较悠久的传统的。早在无声电影时期,墨西哥就有了自己的民族电影。现在,墨西哥电影年产百余部,其中不少优秀的影片,接触了一些社会问题,在电影艺术表现形式上也进行了新的探讨,受到了国内外广大观众的赞扬和欢迎。这次电影周放映的三部影片,也证明了这一点。
“偷渡的苦工”是由墨西哥进步电影工作者加林多(代表团团员)导演的。在这部影片中,作者通过失业工人卡普桑诺在美国的种种遭遇,终于毅然回到祖国的描述,具体、真实而生动地揭露了美帝国主义的面貌,并且表现了最初对美国生活有着幻想的主人公卡普桑诺认识提高的过程。这是很有代表意义的。活生生的现实使他醒悟过来,意识到他当前的第一个敌人是美国的大资本家和他们的代理人。影片相当有力地显示了人民的力量和强烈的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情绪。编导者的画龙点睛的手法,把影片的主题引申到更高的境界。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拉丁美洲人民思想认识提高的过程,是今天蓬勃发展着的拉丁美洲人民反对帝国主义、要求民族真正独立自主运动的侧面写照。
影片在艺术上也有许多成功之处。导演手法是简炼的。导演并没有在某些场景中追求廉价的效果,而是非常巧妙地强调了环境的气氛来衬托人物的内心情绪,结构严谨,演员的表演也都较自然、生动。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欣赏和学习的。
从“躲藏的激流”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的墨西哥人的优良品质。一个乡村女教师不辞辛苦来到偏僻、落后的村庄,与封建势力展开斗争,兴办教育,促进社会进步。她怀念着墨西哥的总统(1858—1872年)华莱士。他是墨西哥具有进步倾向的政治家。在他的领导下,墨西哥人民曾战胜了法、英、西班牙的武装干涉(1861——1867)。他也曾和教会、地主等封建势力展开了斗争,企图使墨西哥得以进步。她宣扬了华莱士的思想。
影片的主题是值得肯定的。它细致地表现了一个有理想的知识分子,追求进步的信念和坚定不移地对她的事业的热爱。这个女主人公的性格也是墨西哥知识分子中的一种要求民族进步的理想。
影片在艺术上的成功首先表现在画面上。影片摄影师承继了墨西哥造型艺术的传统,运用了突出一点,衬托或强调出其它的表现手法,取得了成就。其次,影片在塑造人物形象上也有独到之处。例如另一个女教师梅丽达,她只有很少几句对话,但是,通过演员的卓越表演,使观众具体地看到一个被侮辱的、成为恶势力牺牲者的妇女形象。
“被遗弃的人”是一部1944年的作品。这部影片的导演、演员和摄影师都是墨西哥电影界颇有成就的电影工作者。例如导演费南迪兹不仅从事导演,他还是一个杰出的演员,也是墨西哥电影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饰演女主角的陶乐珊·德·里奥在1925年就从事电影工作。摄影师费居罗阿是墨西哥最著名的摄影师,他的艺术的特点是时常从墨西哥一些名画家的作品中吸取灵感,使影片画面富于民族特征。影片宣扬了人道主义的思想,揭露了资产阶级的伪善与黑暗。影片的题材、故事在那种特定的社会环境里是常见的,但是,由于电影作者的努力,特别是饰演女主人公的陶乐珊·德·里奥高超的技巧,使这部影片富有艺术魅力。
在墨西哥电影周期间放映的三部影片,在艺术上有着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中国的电影工作者,将会从这些影片里得到很好的借鉴。对拉丁美洲人民的民族民主运动表示莫大关心的中国广大观众,更是会热爱这些影片的。我们衷心地祝贺墨西哥电影周获得成功!


第8版()
专栏:小常识

  奇怪的雨
  王燮山
东汉建武三十一年(公元55年)的某一天,乌云密布陈留郡的上空,暴风袭击着这个城池,霎时间大雨倾盆而下,可是降下来并非是普通的雨水,而是一种黑色的谷子。惊慌的人们纷纷奔走相告,卜算着吉凶;年老的人顶着香烛,跪在地上向天作着祈祷……。这个怪异的消息,加上很多迷信的渲染,很快地传遍全国,朝庭的官员们乘此机会大肆宣扬“天人感应”,说这是上天降瑞于大汉,是上帝赐予汉黎民之恩惠。独有哲学家王充,认为谷“雨”根本不是天神所降,而是一种自然现象。他说道:“夫谷之雨,犹复云雨之亦从地起,因与疾风俱飘,参于天,集于地。人见其从天落也,则谓之天雨谷。……此谷生于草野之中,成熟垂委于地,遭疾风暴起吹扬,与之俱飞,风衰谷集,坠于中国。中国见之,谓之雨谷。”(“论衡”:“感虚篇”)
在这里,王充说得很正确,“谷雨”并不是天上生就的,而是巨大的风将它们从地面上带到空中,又从空中吹到了别的地方。
类似这样的例子,在别的国家里也发生过。1804年在西班牙沿海某地,突然降下漫天的“麦雨”,那里的居民们很快地从地上捡到了不少的粮食。事后查明,原来是龙卷风破坏了摩洛哥某处的一个巨大的粮仓,又把它们挟带到西班牙。
地球上很多奇怪的“雨”,大都是飓风,特别是龙卷风造成的。龙卷风很像一支巨大的直立的象鼻,空气以极大的速度回绕着它的垂直轴旋转,造成巨大的旋涡。这种旋涡的吸吮力很大,能把地面上的尘土和物件席卷而去,带到很远的地方,因而造成各种古怪的“雨”。
1608年,法国的一个小城中降下一次稀罕的雨,雨的颜色是血红的。全城到处发现鲜血般的雨点,引起了极大的惊恐,人们以为世界末日将临……过了很久人们才调查清楚,这种“血雨”实际是非洲沙漠中的红色尘土和雨水的混合物。它的降临自然是飓风的恶作剧。
在海上产生的龙卷风,有时把海里的鱼群和海生物卷起来,因此有些沿海地区,常常可见到各种“鱼雨”,大批的鱼儿自天而降!
还有一次最奇怪的“雨”,是“银币雨”。那发生在苏联的高尔基州巴甫洛夫区的一个村庄,1940年的一个夏天,随着大雷雨,忽然从天上泻下了很多的银币。雨后,人们捡到了数千枚中世纪的银币。这是因为暴雨把古代埋有银币的泥土冲走,大风又把它们带到这个地方来的。


第8版()
专栏:

  无花果
  文淑
△人们虽然看不到无花果的花,但却得到它的实惠;无名英雄虽无名,他们的辛劳,人民将永远记忆。
△海洋能载舟,也能复舟,善驶者“看风转舵”,虽逆流而能前进;群众的海洋,能拥戴好人,也能惩治坏人;好的工作者“顺乎人心”——走群众路线,虽有困难,也能胜利完成任务。
△大鹏冲空而去,展翅千里;蚯蚓钻入地下,把硬地翻松;人应该有大鹏的“冲天干劲”,又有蚯蚓的“入地钻劲”,既能一日千里,又能扎扎实实。


第8版()
专栏:

  舵手(木刻) 姜维常 杨宝诚


第8版()
专栏:

  海鱼(油画)
林风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