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8月11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昔日东坡流放地 今日早稻大丰收
中和大队总产单产齐跃进
干部作风好,群众干劲高,产量成倍增,誉满海南岛
本报广州10日电 历来低产的海南岛儋县新洲公社中和生产大队在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全部早稻单位面积产量比去年翻一番,取得了当地从来没有过的特大丰收。
中和大队地处海南岛西北部海边的古儋州故城所在地。这里是我国著名文学家苏东坡被皇帝放逐的地方,现在还留有他讲学的东坡书院古迹。今年入夏以来,从县内县外各地来参观访问的人,络绎不绝。人们今天来这里不仅是参观诗人的古迹,更重要的是向取得早稻特大丰收的中和大队学习丰产经验。
中和大队早稻共一千亩,最近已经收刈了八百亩,平均亩产量比去年增加一倍多,总产量也大大增加。现在家家户户喜气洋洋,异口同声感谢共产党的领导,一致要求多卖余粮支援国家建设。中和大队全年征购粮任务共二十二万斤,目前已经完成十八万斤,并且决定再卖七万斤余粮给国家。这个大队将成为全海南岛半年超额完成全年征购粮任务的红旗。
古儋州濒临大海,到处是沙滩,经常受干旱威胁。解放以前,人民向来靠天吃饭,每年只能播种一造,产量低而不稳定。例如东坡书院面前的三百多亩“东坡田”,遇雨即涝,无雨即旱,有九十亩积涝荒废。解放后,这里才初步解除了旱患的威胁。1958年,这个大队挖了两条横贯全队田野的大渠,引天角潭水灌溉农田。后来又陆续挖了十一条小沟,构成了一个排灌水网,使全队三千多亩水旱田坡地有二千多亩解除了旱灾的威胁,开始改单造为双造。今年种早造时,又挖了一条六百米长、二米宽的水沟,使三百亩“东坡田”实现了自流灌溉,而且把九十多亩被称为“东坡塘”的地方的积涝排干,第一次种上了水稻。
中共中和大队党支部在早造技术改革工作中,发挥了坚强的领导作用,既认真倾听群众意见,又大胆领导群众前进。春天备耕时,发动群众讨论,社员一致主张早造要在争取高产的同时尽可能多种。结果,早稻面积不少于去年,连中造一起,共增加了三百多亩,使总产单产一同跃进。这个大队推广先进技术既积极又能因地制宜。例如公社原来要求各队在春节前三天内一批育完早稻秧。当时干部群众意见纷纷,有人主张一成不变地执行公社的决定,有人主张分五、六批育秧。支部集中研究了各种意见,认为分三批育秧的意见既先进又适合主客观条件。分五、六次育秧,必然耽误季节;而一批育完对这个队的情况也不适合,因为插秧时劳力紧张,就会产生耕作粗糙、基肥不足、插老秧、弱秧以及插管两不好等恶果。中和大队向公社请示后,便实行三批育秧,结果比去年提前了一月插完秧,而且质量良好。此外,如实行合理密植,抓紧田间管理、消灭三类禾,开“东坡田”水沟,都注意倾听群众意见,发扬了群众的干劲。特别是田间管理,抓得很好。插秧初期出现成片的三类禾,禾苗普遍发黄,长不起来。老农认为这是受“北风”的影响,说“南风”一到,立即返青。这时,党支部在公社党委的指导下,立即组织干部、技术员、群众三结合的田间大检查大评比,实行田头会诊,抓住好坏典型,进行鸣放辩论。结果,找出病源是缺肥;支部立即组织专业队伍,大搞肥料基本建设,三天内便挖田头粪坑二百零九个,每二十户建厕所三间,每个生产队设有家肥收购站和加工队伍,根据禾苗生长的不同情况合理追施了各种肥料,禾苗迅速返青、分蘖。每亩原插十七万多条苗,分蘖以后有的多达三十多万条苗。在早稻生长后期,又结合合理排灌,防止了倒伏。在整个田间管理过程中干部一直扎寨田头和群众一起猛干苦干巧干。经过一场一场的奋斗,终于取得了早稻丰收的胜利。
中和大队现在正吸收今年早造的经验,千方百计扩大晚稻播种面积,提高耕作质量。(附图片)
  福建云霄县东厦公社船场大队的社员们在犁田,准备栽插晚稻。
新华社记者 戴 星摄


第3版()
专栏:编后

  “东坡田”今昔
中和大队党支部和队干部充分相信群众,群众也就充分相信党支部和队干部。早稻播种前充分商议,在田间管理中干部又“扎寨田头”同群众一起奋战。人和人一条心,地也就和人一条心——要它大增产,它就大增产。
这个队在海南岛西北部海边上,宋朝的文学家苏东坡在这里住过,是被放逐到那里去的。他迭次被放逐虽是因为守旧、反对王安石的新法,但放逐的生活却使他有机会同人民生活接近一些,说了些同情人民的话,做了些同情人民的事。因此,人民还是喜欢他的。在那个时代,他即使想为人民多做一些事,也不可能。“倦枕厌长夜,小窗终未明。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衰鬓久已白,旅怀空自清。荒原有络纬,虚织竟何成!”这就是他住在儋州(就是现在中和大队所在的地方)的时候写的一首诗。在那个时代,他只能有这样的悲哀。他只能在漫漫长夜自比为“络纬”(即“纺织娘”,秋虫的一种),空有纺织之声,却织不出什么布来。
千百年来,儋州荒凉依旧,生产落后依旧,人民悲哀依旧。直到解放后,无雨即旱,有雨即涝的“东坡田”才开始改变面貌。公社化后第一年,早稻产量就成倍增加。诗人如果活在今天,该再也不会“倦枕厌长夜”了吧?


第3版()
专栏:

  路在人走 事在人为
  土壤贫瘠的楚镇大队实干苦干早稻亩产五百五十斤
  条件较好的中心大队放松努力早稻亩产三百八十斤
本报零陵10日电 “路在人走,事在人为”,湖南零陵县楚江圩公社的楚镇大队和中心大队,今年早稻增产幅度不同的事实充分证明了这句话。土壤贫瘠、历年低产的楚镇大队,在认识了自然客观条件后,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增产创造了新的条件,改变了低产面貌,今年早稻单位面积产量比去年增产五成。条件比较好的中心大队,由于没有积极地为早稻增产创造更多有利条件,早稻单位面积产量比去年增产很少。
楚镇大队秃山秃岭,全队四千零四十五亩稻田大都是小块的梯田,土质也比较坏,1957年以前亩产平均二百多斤。去年经过多方努力,亩产才达到三百六十六斤,这在当地说来仍是较低的产量。为了改变这个低产面貌,今年开春时,大队党总支组织群众细致地研究了这里的自然条件,让大家对客观条件有个全面的了解和新的认识,然后集中讨论如何改变它。讨论中党总支有重点地引导大家总结了去年经过改变条件而获得高产的典型。例如土质较差的坝边大丘,社员想了很多办法在田里下了三百担精细的底肥,深耕到六寸,便由浅瘦的鸭屎泥变成了肥沃的河沙泥,三亩三分田平均亩产六百斤。这样分析以后,群众思想得到启发,一致认为“路在人走,事在人为”,人是自然的主人,能够掌握大自然的规律把自然改变过来,从而树立了“变低产为高产”的信心。一个改造自然条件的群众运动掀起来了。春耕时,党总支针对这里的土质差、土层薄和无肥源、肥料少这两个关键,集中群众的力量猛攻。第一个战役是改造土壤。这里表土一般只有两寸多深。党总支书记唐建容与群众一起采用“双牛套犁”的办法,把土深翻到五至六寸深。接着就猛攻肥料。群众破除了旧习惯,每户建立了一口两用窑,把石头装到底层,把屋前屋后刨回来的地皮泥装到上层,日夜不断地烧;同时每家搞了个热水沤肥凼,将小溪边的嫩青刮回来拌地皮泥沤在一起。此外,他们做了大量的新土砖,把能换的老陈砖全部换出来作肥料。用这三种积肥办法积制了大量的肥料,加上猪牛粪,每亩备足了二百八十担精细底肥,比过去多了一倍多。下到田里后一经拌混,原来土质不好的田都变成了土壤较好的田。稻秧插下田后,他们又适时地搞了四次中耕、五次除虫和两次追肥,每亩追精细速效肥四十多担;并加强了田间后期管理,防止了风灾和倒伏。就这样,全队一千五百四十一亩早稻由去年亩产三百六十六斤,提高到平均亩产五百五十斤。
中心大队与楚镇大队土地毗连,地势平坦,土质虽然也不太好,但比楚镇大队的好一些,历年产量在三百二十斤左右。在当地,历来也算作低产地区。但是,这个队的干部在对待低产区的态度上,与楚镇大队不相同。他们也想提高产量,增加收入,但又认为条件差,有困难,增产受限制。他们认为,只要保持去年亩产三百七十来斤的水平就不错了。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大队领导上虽也号召社员大积肥,搞深耕改良土壤,但是他们只是停留在一般号召上和会议上。耕田时强调深耕土硬有困难,仍然保持原来的三至四寸深;积肥时强调肥源不太多,每亩只搞了一百五十担底肥,并且精细肥还不到一半。在中耕除草、追肥、除虫等工作上,开头虽作了重大努力,但到禾快封行的中期,就以“禾密了”为借口,只在田边搞了几下,田中就没认真搞,工夫质量比楚镇大队要差。秋收时,全队一千一百一十二亩早稻,平均亩产只有三百八十多斤,比去年只增产了十多斤。
早稻收割以后,公社党委指示两个队的党总支,发动群众认真地总结了经验和教训。通过总结,楚镇大队的干部和群众干劲越来越高,当前抗旱工作做得很好,没有旱坏一兜中稻和晚稻。中心大队从楚镇大队也学到了一条最宝贵的经验,就是“事在人为”。他们急起直追,表示要和楚镇大队一样,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争取晚稻单位面积产量超过早稻。现在这个队的社员不仅抗旱搞得好,而且晚稻田普遍中耕,并追了四十担速效肥,晚稻苗普遍长得一片碧绿。 (石特、周荣)


第3版()
专栏:

  在天灾面前应该怎么办?
  请看来龙公社三个队生产情况的对比
本报成都10日电 四川泸县来龙公社有三个相邻的生产队,在早稻生产中虽然土壤水利、密植程度、施肥状况等大体相同,但由于防灾抗灾功夫深浅不同,实收结果相差很远。这证明了多一次斗争就多一分收成。
这个公社的卫星生产队结合改革耕作技术,在对待“与天争粮”的问题上贯彻了“一开始就抓紧,自始至终都抓紧”的精神,战胜了各种自然灾害,保证全队早稻平均亩产六百六十五斤,比去年增产66%。明星生产队曾一度放松与灾害斗争,因而受了一些损失,但后期及时接受教训,全队早稻每亩仍然比去年增长15%,平均达到五百七十斤。跃进生产队则由于始终没有抓紧防御自然灾害的斗争,一百多亩早稻因灾少收好几千斤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还比去年降低了一点,平均亩产四百三十斤。
这三个队对防御灾害的不同做法,是由于他们有不同的看法。跃进生产队认为“种庄稼一半靠工夫,一半靠运气”,他们靠天吃饭思想严重,放松了对自然灾害的斗争。明星生产队原来的看法是:只要庄稼做得好和战胜一些主要灾害就能保丰收,轻微的灾害损失不了多少粮食。卫星生产队则认为种庄稼需要“又改又防”;不改革耕作技术就很难增产,不防御灾害好比“破缸盛水,添一瓢,漏一碗”,到头来增加不了多少粮食。因此他们从早稻育秧、出苗、秧田管理、插秧到田间管理等采取了一系列的防灾抗灾的措施。同时他们认为像本地早春的寒潮、扬花期中的霪雨、山地风大、苗架灌浆后容易生虫等都是经常重复出现的灾害现象,完全可以采取措施环环抓紧,加以克服。


第3版()
专栏:

  信心百倍要把灾荒消灭在秋后
  增城力争晚造丰收
  夺回早造受灾损失
本报广州10日电 广东省增城县灾区人民对于把灾荒消灭在秋后充满了信心。在生产和生活秩序迅速恢复后,一个力争晚造大丰收、夺回早造受灾损失的生产自救运动,已经在这个地区蓬勃展开。
增城县在一个多月前遭受了洪水灾害,损失是严重的。全县的六十万亩早稻,有二十八万多亩受淹,十一万多亩完全失收。经济作物和杂粮被浸死的,也有五万多亩。沿江大小堤围,大部分被洪水冲崩,还有六万多灾民的房子被洪水冲塌。但是在党的坚强领导和各方面大力支持下,仅仅一个多月,灾区人民就把生产和生活秩序迅速恢复起来。现在,灾民的粮食供应已经有了切实的安排,大小口平均,每人每月约有二十五斤稻谷左右,农忙的时候,每个劳动力一天一般可以吃到一斤左右大米,其中干重活(如堵口复堤)的劳动力还可以吃到一斤半左右大米。此外,他们又种下了早熟杂粮作物二万多亩,作为口粮和饲料的补充。房子倒塌了的灾民,也迅速得到了安置。
随着生产和生活秩序的迅速恢复,灾区人民对于生产自救的信心也大大加强。为了实现晚造的大丰收,夺回早造的受灾损失,全县的晚稻准备扩大到七十五万亩,即比早稻多种十五万亩。现在晚稻的种子已经全部播下去,犁田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增城县目前正集中劳动力抢插晚稻秧苗,从7月27日开始,每天投入插秧的劳动力达七万多人。干部群众的干劲很高,对晚造生产的信心很强。他们认为夺取晚造丰收有很多有利条件,首先是洪水给受淹区的农田带来了几寸厚的肥泥;同时,犁田和沤田的时间也大大提早了。现在集中力量及时把秧苗插下去,并加强管理,晚造就一定可以大丰收,单是那扩大的十五万亩面积,就可以把早造损失的稻谷拿回来。
增城县准备在插完晚稻以后,修复和新造一批房屋,大秋后到明年春节前后,把全部倒塌的房子修复。现在已准备好十万条木材,四百多座石灰窑也恢复生产了,已烧出石灰十一万多担,砖瓦也计划大烧。房子的样式、颜色也正和广州派来的专家研究。


第3版()
专栏:

  农业部通知
  抓紧季节多种大白菜
  要做好家禽秋孵工作
  青贮饲料要及早准备
据新华社讯 农业部9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内蒙古、辽宁、山西和北京、天津等省、区(市)的农业部门,加强对大白菜播种工作的领导,抓紧时机,完成抢种大白菜的任务。
通知说,现在正是抢种大白菜的重要时节,如果错过播种季节,就会影响产量。目前,有些地区下雨过多,有些地区旱象严重,影响适时播种。因此,出产大白菜地区的农业部门必需大力发动群众,妥善安排劳动力,积极抗旱、排涝,千方百计的完成大白菜的播种工作。
通知说,有些因干旱或水涝而暂时无法播种大白菜的地区,现在要选择排水良好和靠近水源的地方先行育苗,准备移栽。已播种过的地区,也要充分估计到今年气候多变的情况,培育一部分菜苗,准备补栽。
据新华社讯 秋季正是孵化家禽的旺季,为了使下半年家禽生产有更大的发展,农业部8日发出开展家禽秋孵工作的通知。
通知指出,今年家禽春孵工作已经取得很大成绩,许多地区的家禽数量都成倍的增长。为了给今年冬孵和明年春孵打下更好基础,必须在今年春季孵化的基础上乘胜前进,继续大抓家禽的秋季孵化。
通知要求各地人民公社大力整顿和增建社、队的各种孵房,扩大生产。所有孵房都要大力改进技术,提高孵化率。开展千家万户的孵化家禽运动,广泛发动和组织社员进行秋孵,力争下半年每户再孵一窝。
通知指出,认真解决种蛋不足问题,仍然是开展家禽秋孵的中心环节,要继续教育社员“先孵后吃”,多留种蛋。商业部门也要先满足秋孵种蛋需要,再收购外调。要积极组织社员串换公鸡,调剂有无,以提高种蛋受精率。
同时,要注意保护优良禽种,以便明年扩大繁殖。
新华社10日讯 农业部在8月8日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各省、区
(市)的农(畜)业部门抓紧时机,作好安排,在今年秋季开展一个大规模的青贮饲草运动。
通知说,几年来,由于各地领导的重视,青贮饲料由点到面逐年增加,对于解决牲畜饲草不足问题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青贮饲料的推广速度,还远远赶不上牲畜发展的需要。因此,今年各地必须把青贮饲料的工作切实作好,所有种植玉米、红薯、花生的地区都要尽可能的把这些作物的秸秆、藤蔓青贮起来。同时,今年有些地方雨水多,野草繁茂,许多地方又有青贮经验,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大量青贮野草,力争每头牲畜和猪都能在冬春季节吃到一定数量的青贮饲料,以保证家畜满膘、满怀。
为了保证作好青贮饲料的工作,通知要求各地和各人民公社根据家畜头数和青贮原料的多少,立即制定青贮计划和具体措施,逐层布置,落实到包产单位。同时,凡是过去还没有开展青贮饲料工作的地区,都要抓紧进行技术训练,开办短期训练班或组织参观,传授技术。凡是过去已经大量开展这个工作的地区,也应该在青贮饲料开始前以公社或县为单位组织青贮技术员现场交流大会,对过去工作加以总结,切实推广好的经验。作到技术普及技术熟练,保证贮一窖成一窖,窖窖青贮饲料质量好。
通知指出,青贮饲料是时间性很强的工作,而青贮时期又是三秋农忙季节,因此,各地和各人民公社必须统筹安排青贮饲料所需要的劳动力,作到三秋和青贮饲料两不误。
关于青贮饲料的准备工作,通知要求各地马上动手整修和开挖青贮窖,并且准备好青贮切碎工具和运输工具,对坏了的应即进行补修,不足的迅速添置。并改良原有青贮工具和推广新的青贮工具以提高青贮工效。


第3版()
专栏:

  与天争时 与地争利
  山西掀起超包产运动
本报太原10日电 山西省广大农民和干部再鼓干劲、决战8月份,主攻秋田加工管理,全省范围内轰轰烈烈地掀起了确保丰收、力争更大丰收的超包产运动。
目前,盛产杂粮的太行山晋东南地区,玉米天花盛开,谷子普遍抽穗,晋南平川的棉花结桃累累,晋北塞上地区山药蛋花朵怒放。全省四千六百多万亩秋季作物大部分秆壮叶茂,开花孕穗。各地农民劳动情绪高涨,面临着已经呈现出的良好的丰收基础,各级领导根据中共山西省委和省人民委员会关于超额完成丰产计划的指示,普遍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一切可能增产的潜力,提出了与天争时、与地争利、多超产粮食的新指标新措施。
8月份是山西省秋作物丰收的关键季节。各地领导部门普遍把这一时期作为实现秋季大丰收的决战月,检查总结了前一时期秋田管理工作,通过现场看、和过去比等办法,破除部分干部和群众中的右倾保守情绪,普遍发动群众,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增产措施,并因地制宜地提出了超包产的指标。晋东南专区不少县、公社、管理区提出要在实现原生产计划和包产指标的基础上,增产一成或二成。晋中专区各地要平均每亩超产十斤到二十斤。晋北高原左云县十一个公社秋田播种面积比去年扩大了20%多,施肥量增加了一倍,灌溉面积迅速扩大,田间加工普遍比往年早、细、多、好。在这有利的基础上,经过县委普遍发动掀起超产竞赛。除了提出保证超产的田间管理措施,并在全县范围内评比出在肥料、水利、夏锄、劳动管理等方面工作先进的十多个公社、管理区和生产队,作为竞赛的标兵。另外,在各公社还建立了超产运动检查评比委员会和生产责任区。
各地开展超产运动以后,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克服一切困难,有力地推动了当前农村生产工作。现在,全省投入秋田管理的人数已急剧增加到四百多万人,农村70%到80%的劳力卷入了超产运动。各地大积大制肥料,积极扩大追肥面积,加快追肥速度,除草、治虫、培土以及水利工作,都得到了全面发展。目前,山西省晋东南和晋南专区有十九个县久旱不雨,从目前看旱象仍在发展。这些地区的广大群众和干部已紧急动员起来,奋力抗旱,力保丰收。
(杨义)


第3版()
专栏:红旗谱

  开辟“山上运河”的英雄们
  本报记者 顾雷
石门峡到九甸峡,一连十八峰,一峰比一峰高,一峰比一峰险,鬼门关、野虎崖、鹦哥嘴、玉皇峰、老虎嘴……听着都吓人,不要说到跟前看啦!这是古老河州的深山密林地带。靖远人,在这里摆下战场,看惯了黄河惊涛骇浪的人,要经历经历高山上的暴风雨了。
这个工地长四十二公里,只有四五个村庄,一百户大小人家,自古是一片偏僻荒凉的地方。这里,有的是:奇峰险壑、断崖深谷、无常的风雨、树丛和猛兽、穿山越峡的鹞鹰。对飞禽有研究的人,都知道河州的鹞鹰生就一双犀利的眼睛、凶猛的性格、持久的撕杀能力。这种鹰就出在九甸峡两边的大山上。人们只身走过这里的峡谷时,会感到毛骨悚然!过去,这是一条由兰州过岷县去四川的道路,一条危险的道路。洮河水从峡里出走,奔黑甸峡,水咆哮着,像群虎怒吼。当地群众对九甸峡的形容是:神仙尿尿,阎王放炮,崖羊过道!
“山上运河”的河道设计在山崖上,渠底拔海高度二千二百三十三米,离洮河水面一百八十米。最艰险的工程是九甸峡,河道长六点二公里,中间有两段大斜劈工程,要劈下玉皇峰二百二十米,劈下鹦哥嘴一百二十米。去年6月,靖远人来到这里,当他们察看地形的时候,当他们烧起篝火度过夜晚的时候,当他们顶着油布遮蔽风雨的时候,就知道这是一场不平常的战斗了。
爬到悬崖上去!这是对征服九甸峡人们的决心的第一个考验。
站在九甸峡谷口燕子坪,眺望鹦哥嘴,你简直不敢想像人可以攀上悬崖。鹦哥嘴是个大的山嘴,从九甸山中间突出去,上面是隆起的,往洮河上空伸着,山嘴的尽头向下弯,像鹦哥的嘴。就在这个嘴底下,悬崖直立到洮河里,高达四百五十多米。人要爬到离洮河水面三百五十米的崖上,凿开一条小路,才能让更多的人站在上面打眼、放炮,把这个山嘴的一部分劈掉,再开出河道来。爬悬崖这件工作,对每个来自靖远的人都是生疏的,他们熟悉的是黄河的水,一望无边的黄土。
最先爬上鹦哥嘴悬崖的,是共产党员康映辉、共青团员李珍。两个生龙活虎一样的青年,还不满二十三岁呢!两个人,腰拴一根长达一百多米的绳子,从上往下滑向悬崖。他们像壁虎一样贴在崖上,两手抓住崖上突出的石块,……。有时,他们贴住崖站在那里,有时,手脚都落空了,身子被绳子吊在空中旋转。他们每下降一寸,都要使出全身的气力,每下降一寸都存在着死亡的危险,而每下降一寸都在接近胜利!下到河道线了,没有办法打眼。脚不能踏实,人变的没有力量。放上了钎子,每打一锤,人都被抛开岩崖一次,而且摇晃的利害。不得已,他们又爬上了山嘴。怎么办呢?大家研究的结果,接受了张生福的意见:用两根绳子放下去,拴上一根木棒,横吊在悬崖上,人站在棍子上面工作。只能有这条路可走了。康映辉、李珍二次被吊下悬崖,拴上木棍,站在木棍上,开始了打眼工作。多么困难的劳动啊!棍子在空中来回摆动,站在上面的人时刻要保持身体的均衡,一不小心,身子向前倾头会碰在石头上,身子往后倾会掉在半空里,轻轻地打锤钎子进不了岩石,如果使上全身力气,一锤打下去,身子要摇动许多次才能打第二锤。从石崖的这边到石崖的另一边,有一块十二米宽的绝壁,那末人怎样才能横着通过这段石崖呢!康映辉、李珍在崖中间横拴一根绳子,人手抓住绳子,两脚登空,身子吊在绳子上,两只手倒换着从一边向另一边挪动。一次,李珍从绳子上过,刚挪到中间,一只手滑了,身子在空中旋了一个圈,几乎掉在洮河里,看见的人都出了一身汗。李珍怎么说呢:
“我没有害怕过!”
在这危险的环境中,人们从容地爬上爬下,抡起过千万次铁锤,出过多少次惊恐的汗,身体被许多次吊的麻木了,战胜过一次又一次要摔下山涧的危险。半个月的时间,才在悬崖的腰里劈开一条不到一尺宽的小路。接着更多的人被绳子吊着,站在这条小路上,开始了紧张的打眼工作。
打眼,不是一件复杂的劳动,不过是一个人扶钎子,一个人打锤而已。可是,在这不到一尺宽的地方就特别困难了!人们不得不坐在那里,面对着脚下滚滚的河水,面对看去令人眩晕的深渊从事这种劳动。在这里打眼,没有比打脱了锤更危险了!一锤打不上,不是把扶钎子人的手打烂了,就是把钎子打到崖下去了,再不然就把打锤的人闪出悬崖了!每一锤都得一个小心。坐着,不是轻松的,会过早地给人带来疲劳。李珍受不了这个气,索性站起来,背紧贴着石壁,面对空中,把锤抡来抡去,锤锤都不落空,换来了“石壁虎”的绰号。打的眼大了,人可以坐在洞子里,继续往里面掏。可是,照李珍的说法:“更难了,头抬不起,锤举不起,腿伸不直,要受委屈!”他们还是干了!全体分三班,昼夜不停,轮流下洞子。铁锤的声音,在山谷中回旋,将洮河的水响声压下去了。这时,人们不知道苦,不知道困难,只想到节节取得胜利!一群青年人,为削平鹦哥嘴不惜余力。小小年纪的李珍,坐在洞子里,挥动八磅重的锤,一口气可以打五百六十次不停,工地上传为美谈。
登上鹦哥嘴的英雄们,用勇敢的行动,给大家铺好了通向所有悬崖峭壁的道路。在他们的身后,人们登上了玉皇峰、野狐嘴、马宗山、黄风岭。九甸峡上空,腾起了铁锤的声音,悬崖上插满了红旗,爆破开始了!九甸山被摇撼着,烟雾塞满了峡谷,洮河的水每天承受成千上万吨石头的冲击,狼、豹子、鹞鹰那些深山密林的统治者都远走高飞了!
这不是困难的结束,而是困难的开始。现在需要炸药、雷管、装药和点炮的技术。开始,九甸峡工段只十八个炮手能放小炮,半天炸一次,轰不掉四五公方石头。一会钎子没有了,一会炸药不够了,一会雷管用完了,困难一个接一个,像是故意考验靖远人的意志似的。大战九甸峡的一千五百名青年,展开了人人学爆破技术的运动。钎子少,想法改进钎头,想法提高凿进的效率。只是钎子头,就创造了两个棱的,三个棱的,月牙形的,荞麦粒形的,品字形的……无奇不有,每次改进,等于延长一次钎子的寿命。起初打的是干眼,后来改成湿眼,用水,浇温水、浇碱水、浇盐水、浇尿,每一种试验,都给打眼的人带来新的速度。放小炮、放大炮、放裂缝炮、放葫芦炮、放梅花排炮,由小到大,由单个到成群,每次的爆破都给人们带来新的记录。装黄药、装黑药,掺食盐、掺马粪、掺方解石……,寻找各种各样节省炸药、提高爆炸威力的方法,而每种方法都能从大山上剥掉更多的石头!人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人的意志是无法估量的,人的创造是无比大胆的!九甸山,遇见无法敌挡的对手了!
二十一岁的何春保,二十六岁的关振才,一直走在无数个创造者的前面,令九甸山发抖!何春保,曾经因为尽放小炮苦闷过。“炸一点点,怎么行呢,干到那年去了!”那时,他和关振才两个人,几乎是装药、放炮的职业家了。到处装药,到处点炮,最紧张的时候,在山上一住四十天不下来,到处点火。一天,何春保攀着悬崖去点炮,看见石头中间有一道大的裂缝。灵机一动:在石缝里塞上炸药,不知怎么样!回来和关振才商量。关振才在炸石头上,从来不怕把事情闹大,一口赞成:“行,试试去”两个人选了一个石缝子,何春保腰拴一根绳子下到石缝里去装药,关振才拉住绳子保险。装上药,点不着了。两个人你上我下,检查了好几回,找不出毛病。天黑了,两个人跑下山,把电话机背上去摇,还是不响。这一夜,他们都没有睡好觉,天刚亮,带着一盒电池又上山,终于炸响了。一共装十斤药,炸下了二千四百公方。裂缝爆破在整个九甸山工地传开了,人们一面打眼,一面去寻找石头缝子。
这两个人,从来不放松任何一个提高爆破动力的机会,从来都在设法创造。那时,雷管很缺。当何春保拿着手电筒上山的时候,突然有一种力量使他对着灯泡发呆了。他想:能不能利用灯泡做雷管呢?这是没有先例的,可是何春保既然想到,就能做到。他把灯泡卸下来,将前头的玻璃磨开一个小孔,撒一撮黑药在钨丝上,再撮上一点黄药,通上电流,利用钨丝的燃烧点炮。试验竟然成功了。这两个人,一直在创造中前进。我和他们见面时,他们已能装三点五吨炸药的大炮了。关振才笑着说:“只要有药,一炮能把九甸山掀掉!”
大战九甸峡的几个战斗小队,他们的名字是东风、火花、钢铁、星火、红旗。他们工作的地点是:鹦哥嘴、玉皇峰、野狐嘴、狼嘴、马宗山、黄风岭。队名和山名门当户对。他们,全都是英雄,而每一个人都有一段传奇式的战斗故事。共青团员李敬顺,曾经创造过一口气打一千零五十锤不脱一锤的新纪录。八磅重的锤,每一锤都要举的很高,每打一锤都要使上全身的力气,这需要多大的决心和毅力啊!共青团员孟庆林,测量九甸峡修正的渠道线时,带着六个人,背着仪器爬遍了悬崖峭壁,九天的时间完成了任务。最后一天,正在一个悬崖上工作时,记录所有测量数字的笔记本子掉到崖下面去了。本子里装的是六个人的全部劳动成果。他毫不犹豫,被绳子吊着,坠下悬崖寻找本子。多么凑巧,笔记本被卡在从山崖伸出去的一棵小树上。这时,一阵微风,树枝微小的摆动,都可能使笔记本掉在洮河里。孟庆林轻轻地滑下崖,又轻轻地爬上小树,把笔记本拿了回来。这需要多大的冒险精神,需要多么沉着的心情,需要多么轻盈的动作,又需要多么坚强的意志啊!
过去,洮河从九甸峡流过的时候,十几米宽的水流,拍击着悬崖,凶恶地咆哮着。现在,英雄们炸掉的石块,日夜不停地倾泻在洮河里,水流愈来愈小,声音愈来愈微弱了,它只剩下轻轻的喘息。在九甸峡,再听不见流水的轰鸣了,只能听见炮声和歌声,九甸山驯服地低下了头。(附图片)
  苗地插图


返回顶部